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impact

【学习笔记】 第41目 | 漫画自扫入门(图像修正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贴大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年末的强者战,我们全体动漫的宅都给你投票!!>: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目 Gothic & Lolita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 ... A%E3%83%BC%E3%82%BF
注意:本词条主要是Fashion、文化词条,而不是ACG词条

Gothic & Lolita是日本亚文化的一种,也表示这种Fashion。常见的简称是\"ゴスロリ(Goth Loli)\",其它还有\"ゴシックロリータ\"、\"ゴシックロリィタ\"等说法。

概要
Gothic & Lolita大体的定义
1.有着Lolita Fashion、Goth Fashion的爱好者(Goth)一样的美学感性的人→Gothic&Lolita精神(不是指Fashion,是一种人工美学价值)
2.包含了Gothic、Lolita品味的服装,以及爱好者。→Gothic&Lolita Fashion
3.Gothic Fashion、Lolita Fashion的总称
4.萌属性的一种。模仿上述Fashion的角色。OTAKU概念的Gothic&Lolita。
5.上述的服装,使人产生这种倾向的外表、设定的角色以及作品的品味。比起萌属性,爱好者的感觉更为优先。
在定义3中,(Gothic Fashion、Lolita Fashion)双方的爱好者对Fashion的感觉差异比较大,有区分开来的倾向。在爱好者中,如果没有定义1那样的感性、感觉就很难升华到定义2、5那样的表现。因此有人说Gothic&Lolita不是Fashion(服装)。

此外,与\"可爱\"、\"帅气\"等不同,Gothic&Lolita有独立的美学意识。虽然在爱好者之间有一定的定义,但是作为Fashion的类别还处于不发达、未分化状态。Gothic&Lolita的Fashion品牌在数量上远远少于Lolita Fashion的品牌。而且,即使以\"Gothic&Lolita\"为名的Fashion,其设计不仅包括了原来的Gothic(哥特)风格、Lolita风格,还加入了Rococo(洛可可)风格、Victoria(维克多利亚)风格等近代风格。但是女仆装、旗袍、和服与Gothic&Lolita的组合不受欢迎。

经常被当成Gothic&Lolita介绍的,十字架饰物加上黑色致密褶皱(frill)花边迷你裙不是Gothic&Lolita。
黑色与十字架等作为Gothic系饰物通常收到Lolita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只有这些还不足以称为Gothic&Lolita。

Gothic&Lolita的主力中的大半是10多岁、20多岁的年轻女性,是以Fashion为中心的一种文化形态。一般被认为是相当极端的文化。

据说是,1990年代以后通过喜欢乐团MALICE MIZER的Fan而被一般人知晓。

Gothic&Lolita容易被认为是OTAKU中间流传的一种萌属性。很多时候被用于指,单纯从外表上看有很多褶皱花边,或者使人有这方面联想的服装(以及角色)。但是现实的爱好者与OTAKU都各执己见。Gothic&Lolita虽然与腐女子OTAKU文化有关联,但也不能说女性OTAKU、腐女子穿着Gothic&Lolita时肯定与\"Gothic&Lolita萌\"有强烈的关联性(倒不如说与视觉系乐团的OTAKU关联性更强),几乎所有的女性OTAKU爱好者都认为Gothic&Lolita与萌没有关系。

虽然Gothic&Lolita主要与视觉系的Fan有关,但不是所有穿Gothic&Lolita的人都是视觉系的Fan,视觉系的Fan也不一定都穿Gothic&Lolita,在激烈的LIVE演唱会甚至是不适合的。

Gothic&Lolita
最能清楚地表现Gothic&Lolita特点的是其Fashion,这种Fashion感觉才是其文化的核心。

这种Fashion简单地说就是,成年人的少女服装的Lolita Fashion中,加入了较多重视Gothic文学等精神层面的Gothic Fashion的现代日本象征性的少女趣味中的一种。

精神层面的Backbone--Lolita性的少女趣味之外,还有18世纪的ROCOCO的Gothic趣味、19世纪Victoria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想(浪漫主义的废墟趣味)、神秘主义、occult、猎奇趣味、法国的世纪末思想、耽美主义、颓废、古典主义、玄学趣味、dilettantism等等。虽然谈论Gothic&Lolita的精神论的爱好者有不少,但是与从Fashion、文化中汲取精神,比起物质更加重视精神的精神论在意义上是不同的。此外,日本人对\"精神论\"这个词有心理外伤,本来就很少用于褒义。

作为这个Fashion的backbone,多数意见是1980年代的Nagom Records的Nagom Girls与Trance label的Trance Girls的影响(漫画家楠本まき是元Trance Girls)。但是上述的源流,因为在外观上与Pink House的关联性(装饰过剩),以及品牌的宗旨与Gothic&Lolita不同,所以也有很多人认为源流是其它的东西。

\"ゴスロリ(Goth Loli)\"的\"ゴス(Goth)\"是Gothic的缩写,也指Gothic Fashion的爱好者。因为有时被用于来自第三者的侮辱、萌属性等场合,有人不喜欢\"ゴスロリ\"这个简称。而使用Gothic&Lolita或Gothic Lolita的表现形式。

\"ゴスロリ(Goth Loli)\"的\"ロリ(Loli)\"在OTAKU等日本文化中指未成年的幼女。但是在海外也经常用于指代French lolita等\"年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有着coquettish的、少女般魅力的女性\"这样的成年女性。

Elegant Gothic Lolita(EGL),1999年由品牌Moi-meme-Moitie,为了与一般名词Gothic Lolita区分而创造的品牌。

Lolita Fashion
指与Gothic无关的,成年人的少女趣味的\"Lolita Fashion\"。Lolita Fashion的女性有讨厌被混同为Gothic&Lolita的强烈倾向。其原因是,过去和现在,思想上对Gothic有不好的印象等等。但是从两者的耽美性(以美为最高价值,追求、沉迷)、刹那性(瞬间)等要素考虑,将Gothic&Lolita与Lolita Fashion混淆的例子不少。加上Gothic&Lolita定义复杂,自然也就有同时喜欢Gothic&Lolita与Lolita Fashion的女性。

Gothic&Lolita与Lolita Fashion的区别点是,同样是在Alice(爱丽丝梦游仙境)和Mother Goose(主要在英国流传的童谣的总称)的故事为主题时,有意识地突出奇怪、特殊的地方。比如「本当は怖いグリム童話」(桐生操) 中登场的古典的童话中强调奇怪、猎奇、erotic等方面。

此外,关于其它主题,与Lolita Fashion的甜蜜的水果花纹、灰姑娘等中的城堡的形象相比较,Gothic&Lolita会加入白雪公主中的毒苹果、成为废墟的古城等有强烈恶意的颓废要素,这一点与Lolita Fashion表现的少女趣味大不相同。此外,Lolita Fashion也存在与Gothic&Lolita大体相同的\"黑loli\"、\"白loli\"等类别,如果只对Fashion的部分进行评价的话,可以说几乎是相同的设计。

Gothic Fashion
作为Gothic&Lolita与通常的Gothic Fashion是不同的。一面强调dark的方面,一面是以\"少女性的东西\"为基础的。虽然有以\"Goth系\"表示Gothic Fashion的要素,但是至多只是表示\"那种系统的、氛围的\"。Gothic Fashion与在Punk里引入Gothic要素的\"Punk Goth\",所引用的部分多少有些不一样。

设计的特征
下面列举一些特征,是在Fashion中经常提及的,不过是基础而已,很多实际例子可能超过了下列内容。
*虽然Lolita Fashion中也有,Gothic&Lolita与通常的Fashion的决定性区别是头上戴的Head Dress(或者mini hat、bonnet等)。有人认为这是Gothic&Lolita的基础、基准,但是根据本人的情况(与服装的设计不合)也有不戴Head Dress的。

*颜色多用黑色或沉稳的单色调,装饰以过剩的蕾丝(lace)、褶皱花边(frill)。Lolita Fashion也有喜欢黑色和白色的倾向,从外观上多数时候难以区别。蕾丝配合服装,颜色和样式多样。此外,使用白色较多时,为了与Lolita Fashion的\"白loli\"相区别,也称为\"白Goth\"。但是杂志等对于白色的\"Goth Style\"也称呼为\"白Goth\"。因为穿白色Gothic&Lolita服装的人异常的少,被认为是OTAKU性质的Gothic&Lolita商品。

*一般容易被想到的无花纹的黑布加上白色蕾丝是典型的Gothic&Lolita设计,但是因为仅施以淡妆强调比Gothic更加像孩子般的感觉,在氛围等方面容易与Lolita Fashion重叠。此外,有时也要避免使用,让人产生Gothic&Lolita的Cosplay服装加上其它常见组合。但是,不论穿着者的一般性的「黒×白」组合在Lolita爱好者中间有很高人气。想强化Gothic印象时,比起白色蕾丝,更多时候选用黑布加黑色、红茶色、葡萄酒紫色的蕾丝。除了「黒×白」组合,黑加暗蓝(dark blue)、血红色的组合也有很高的人气。

*在绘制图画或插画时,大体都是金色或黑色的长发居多。发型是\"縦ロール\"(这种发型的代表角色:ローゼンメイデン - 真紅、雛苺、翠星石、金糸雀)等长发,\"姫カット\"(这种发型的代表角色:《Kill Bill》里的栗山千明)等直发。这些发型被认为是Gothic&Lolita的理想发型。

*实际上Gothic&Lolita Fashion中将头发染成茶色的也很多。虽然多用上述发型,但是发型是因人而定的,选择起来也很困难。为了接近理想,将头发染成白色或粉红色等颜色,也有用Hair extension或者假发。

*常见的代表性的化妆与Gothic Fashion共通,使用粉底产生看上去病态的白色,同样能使面孔产生病态感的浓厚眼影,与服装的印象相配和能产生忧郁氛围的红、黑、暗蓝等dark感强的口红。总之不像Gothic Fashion那样强调恶魔性,多少有些少女性的地方。有意识的施以浓妆的原因可能是视觉系的影响。为了消除俗世的氛围,产生人偶或魔性的印象必须化妆。实际上如果不化妆多数时候会有不协调感。

*多使用银制或镀镍等的银色装饰品,或黄铜色的饰件。常见的风格有,十字架、钥匙、天使之羽、恶魔之翼、蔷薇(玫瑰)、骷髅、蝶、蜘蛛等等。此外喜欢Classical风格的人,比起银来更多用Antique Gold色等能产生高贵感的颜色。多数场合有意图的使用有古老感的造型的东西。

*其它代表性的主题有猫、吸血鬼、堕天使。Lolita Fashion中经常使用的童话Mother Goose、Alice。球形关节人偶还有bisque doll等受到喜爱。

Gothic&Lolita Fashion的派生
◎Gothic Punk
Gothic、Gothic&Lolita Fashion中加入Punk Rock Taste的Fashion。KERA!(杂志)等刊登的服装人气很高。与强调粉红的甜蜜的Lovely\"Loli Pun\"、\"Punk Lolita\"等相比,Gothic Punk更加重了Punk,Simple的东西居多是其特点。也被认为是露出度高的东西。黑色的衣服加上 tartan check的迷你裙等不拘束的东西居多。

◎Grotesque Lolita
奇异风格的Lolita、Gothic&Lolita的Fashion。原本是对Gothic&Lolita蔑称。现在多用于表示,相比幻想性的氛围更能让人产生Wrist Cutter(自我伤害者)等联想的阴郁氛围的Gothic&Lolita Style。喜欢这种倾向的人不少。身上戴着沾着血糊的饰品和小物件,施以极端和奇异的特殊化妆,使用绷带和血糊加工原本的Lolita服装。也有加入Punk等其它Fashion风格的。与其说是Fashion不如说更接近是假装、Cosplay的感觉。

◎kimono Gothic
在和服里加入Gothic、Gothic&Lolita Taste的服装。多使用蝴蝶花纹和蔷薇(玫瑰)花纹,与\"和loli\"不同,迷你裙或长度只到膝盖的和服较少。多数人认为,与\"和loli\"一样\"也不是Gothic&Lolita。虽然也有人认为\"和Goth\"属于Gothic&Lolita,但是和风的Gothic&Lolita是\"和风Gothic&Lolita\",应该与采用了和服的\"Gothic&Lolita Kimono Dress\"从称呼上区分开来。但是在Gothic&Lolita与Gothic要素上比较暧昧的\"和Goth\"服装较多。本来这两个要素是不同的。而且,到了夏季各品牌就会发售浴衣,这些不能叫\"和Goth\",这些浴衣重视设计与流行,与以往的浴衣设计相近,Simple的居多。

到此位置介绍的例子都是女性Fashion,也存在男性Fashion。特别是MALICE MIZER的mana,初期的Plastic Tree的有村竜太朗,被认为是男性的Gothic&Lolita Fashion类型。

東京的新宿与原宿、大阪的心斎橋等与アメリカ村附近,到了周末就会有大量Gothic&Lolita Fashion的人聚集。关于这种Fashion最早出现的地方据说是大阪。

思想
Gothic&Lolita Fashion与Gothic Fashion、Lolita Fashion并不相同,但是与这两者的Fashion有重叠,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它的理解因人而异。

社会看法
Gothic&Lolita虽然是一种Fashion,但是同时也建立起了一种文化。但是对这种文化是\"非一般性\"的认识很强。对于一部穿前述服装的人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因为这种文化的个性被一般人投以奇异的眼光。同时很多\"怪人\"只是为了\"醒目\"而穿这种Fashion的服装。此外因为Lolita一词起源于同名小说,很多时候被混同为\"Lolita Complex\"(很难说原作的男主人公是现在狭义上的Lolicon)。但是喜欢Lolicon作品的人对Gothic&Lolita却是以好奇的眼光来看待的。存在Goth Loli=Wrist Cutter的偏见,和抱着这种偏见开始这种Fashion的人(在活动中制造伤口、使用绷带)。

随着今年网络的普及,在2ch上\"扑灭肥猪、丑鬼的Gothic、Lolita\"的帖子的增加,在个人网站、Blog的灌水、攻击行为越来越常见。与Gothic、Lolita没有关系的一般人看到这些,认为Gothic&Lolita是\"恐怖\"、\"奇怪的团体\"。也有人觉得(灌水、攻击)有趣。看到2ch上这类发言的父母,因为偏见或者怕自己的孩子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而反对或不让孩子穿Gothic、Lolita服装。但是这种发言大体都是反对Lolita的行为(complex?)本身,一般人对于普通的Lolita是欢迎的。

在Gothic的发源地欧美,Gothic&Lolita虽然受到批判,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批评态度。但实际上欧美的Gothic&Lolita爱好者多为不精通Gothic亚文化的普通人。Gothic&Lolita相比Gothic Fashion,特点是恶魔性少,设计可爱,比Gothic Fashion更容易被一般人接受。但是很多人分不清Gothic&Lolita与Lolita Fashion的差异。当然日本爱好者喜欢恶魔性的居多。在日本的TV等媒体为了迎合观众,反而强调可爱性这一点,导致不满。Gothic&Lolita爱好者大多都支持恶魔性。

漫画、同人中的\"Goth Loli\"
萌属性
漫画、动画、同人志、轻小说等架空作品中,模仿这种Fashion服装的角色在增加。由此,通过外观特征被符号化的\"Goth Loli\"印象很多。

\"Goth Loli\"风格的服装经常与Twin Tail的角色组合。作为萌属性经常与白发、银发、金发、黑发、人偶、机械少女、ヤンデレ、ツンデレ组合使用。秋葉原的アキバ系偶像、地下偶像、网络偶像中也有穿着\"Goth Loli\"的人。

但是作为Fashion的Gothic&Lolita与其被符号化的形象之间当然是有差别的。与符号化形象相伴出现的\"萌\"的言行、事情,近年来有频繁被问题化的倾向。比如《シスタープリンセス》中的亞里亞在シスプリFan中经常被当作\"Goth Loli\"来介绍,但是其穿着的服装的基调多是深蓝(不是暗蓝)或saxe blue,严格的说不能算是\"Goth Loli\"(大概也算不上是Lolita Fashion)。按照OTAKU的概念,Loli大多数时候是指未成年的幼女,原因也许是与成年人穿少女服装的Lolita、Lolita Complex的Lolita难以区分。最近主流的Lolita品牌为『電車男』『鉄板少女アカネ!!』等电视剧提供女仆装。因为女仆咖啡店的知名度,特别是在OTAKU文化中,经常将女仆装和\"Goth Loli\"混淆使用。为此在提到\"Goth Loli\"常会联系到OTAKU文化。

只是穿着褶皱(frill)和蕾丝(lace)多的衣服或者中世纪欧洲服装的女性角色,经常会被误认为是\"Goth Loli\"。如果只是这样还算好的。还有人因为\"萌\"的原因而被盗摄、跟踪,遇到痴汉的。而且容易与女仆装、海外的传统服装、魔法少女服装等视觉上类似的服装混淆。

COSPLAY
一般而言,某个作品中绘制出的形象,与以其为蓝本制作出来的现实存在之间理所当然是有差异的(比如女仆装)。但是OTAKU感觉的\"Goth Loli\"与爱好者的\"Goth Loli\"都是有带有非现实性的文化,与护士等现实职业不同,从OTAKU等第三者的观点来看,经常被分类到相同的领域(类别)。因此将爱好者的\"Goth Loli\"与OTAKU感觉的\"Goth Loli\"混同的人很多,容易被认为是一种OTAKU文化。

此外,\"Goth Loli萌\"的观点是二次元中的\"Goth Loli\"是正统的,对于现实的爱好者不友好的人很多。因为双方都坚持自己的主张,立场明确化,正如本文说的,这种差异化的表述越来越尖锐化。但是考虑到为数不少\"Goth Loli萌\"的人本来对\"Goth Loli\"的理解程度就很低,受到爱好者的批评也是难免的了。二次元的\"Goth Loli\"的露出度非常高,在实际的\"Goth Loli\"中反而是强烈避免这种倾向的。迷你裙和thigh high socks的过度出现是与Gothic&Lolita的精神相违背的,这种时候作为Fashion已经不能算是\"Goth Loli\"了,对称这种装扮为\"Goth Loli\"的批评之声不少。

\"Goth Loli\"的COSPLAY对象作品有つだみきよ的原作漫画『プリンセスプリンセス』。

虽然有上述的讨论,但是出现了同时持有两者观点的人,同时特别是COSPLAY的定义也暧昧模糊,现在相关的谈论更加复杂化了。但是,这是建立在COSPLAY与\"Goth Loli\"是不同事物的观点的基础之上。

同时持有两者观点的例子,通过漫画、动画知道了Gothic&Lolita,然后成为爱好者的人,本来不是OTAKU的Gothic&Lolita爱好者从\"Goth Loli\"了解到了漫画的魅力,成为OTAKU和腐女子的人。这数量绝对不少。或者说现在这样的人正在支持的这种Fashion。这并非过言。

但是,喜欢这种Fashion的人里也有不符合上面例子的\"非OTAKU\"的人,多数认为这种Fashion、文化是\"亚文化\"。为此,对近年OTAKU文化被大众传媒Pulic化(大众化)的现象嗤之以鼻。

2005年11月東京都文京区的鳩山会館开始禁止穿着Gothic&Lolita入馆。原因是杂志「ROCOCO別冊ブランドBOOK」推荐鳩山会館是最佳\"Goth Loli\"服装拍摄地点。在此之前就有人带着穿着\"Goth Loli\"的女性集团在馆内、庭院支起三脚架,长时间摄影的。而且带来大量的洋服在洗手间更换衣服。多次发生了影响到一般客人使用洗手间等问题。

因为馆方多次提醒也没有改善,加上杂志的推荐,来的人更多了,终于提出了入馆禁止。而且估计上述的女性不是\"Goth Loli\"爱好者而是\"Goth Loli\"服装的Cosplayer。上述行为,不论从正统的Cosplayer还是\"Goth Loli\"爱好者来看都有多很不正常的地方。这样的人在公共场合COSPLAY性质的穿着\"Goth Loli\"等行为经常被当成问题(本来在活动会场以应该禁止穿着的外女仆装,有人以是Gothic&Lolita Fashion为理由在穿)。此外,在爱好者看来,在车站等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更换衣服是不好的。

==================================================================================
【参考】
代表性Loita Fashion类别
甘ロリ(Sweet Lolita)
白ロリ / 黒ロリ / ピンクロリ / 水色ロリ
姫ロリ / 王子ロリ(Princess Lolita & Prince Lolita)
クラシカル系ロリータ(Classical Lolita)
パンクロリ(Punk Lolita)
エロロリ(Erotic Lolita)
与Loita Fashion关联的类别
カントリーロリータ / カントリー・ファッション(Country Lolita)
ゴスロリ(Gothic&Lolita)
グロロリ(Grotesque Lolita)
和ロリ(kimono Lolita)
==================================================================================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14 15: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neta用光了
以后改为不定期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5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补了.求转载.
会注明翻译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n 于 2007-9-15 02:26 发表
太补了.求转载.
会注明翻译人员

因为wiki是使用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的(有传染性),
所以这些翻译也要遵守GFDL(当然可能没有那么严格遵守)。
您可以免費
   * 拷貝,散佈,呈現本文的創作
   * 製作衍生作品
   * 將創作用於商業用途

但是必須基於以下條款
   * 您的作品也必須以GFDL的形式發布
   * 署名,您必須明確標明作者的名字。一定要提到本計畫與網址或該文最後五名作者的名字。
   * 您必須提供取得材料 “透明版本” 的方法,請在明顯的地方注明本網站的網址。
   * 二次使用或散佈,您應該讓其他人明瞭當前創作的授權條款。


因为\"翻译\"在GDFL中属于\"修改\"行为,所以我不是作者。
简单地说只要你说明来源是日文wiki(我的ID不一定要出现)就可以了(严格遵守GFDL也是很累的,这里宽松些)。
关于来源是非wiki的部分,我放弃我的相关权利,同时也不负担相应的责任(不保证信息来源真实性,对翻译准确性不负责等)。

以上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15 16: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D 看到喜好的内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6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文wiki自身的爭議和違規就夠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mpact 于 2007-9-7 17:13 发表
昨天在翻译
http://www.raitonoveru.jp/
上面的文章《轻小说的创作方法》
后来发现这种文体太难翻译就放弃了,有兴趣的推荐看看


STORY构筑法,这个虽然不是举着轻小说名号的东西,但是内容实在的多
http://storylesson.com/magazine/index.html
这里有人翻译/笔记了两章
http://cicw.org/cms/html/57/t-1757.html
lightnovel有人在接续翻
http://www.light-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14639

[ 本帖最后由 Julien 于 2007-9-16 01: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6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的翻译,Mark,慢慢看,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ulien 于 2007-9-16 01:29 发表


STORY构筑法,这个虽然不是举着轻小说名号的东西,但是内容实在的多
http://storylesson.com/magazine/index.html
这里有人翻译/笔记了两章
http://cicw.org/cms/html/57/t-1757.html
lightnovel有人在接续翻
http://w ...



这东西,还不如去看文学著作,写小说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身的文学修养

我觉得,这类翻译,还是选择比较客观、主观内容较少的文比较好

[ 本帖最后由 hein 于 2007-9-16 12:2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in 于 2007-9-16 12:23 发表
这东西,还不如去看文学著作,写小说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身的文学修养

我觉得,这类翻译,还是选择比较客观、主观内容较少的文比较好



关键应该不是文学修养,修养和能力技巧是两码事。
记得是柴文门(还是北川悦吏子?)的丈夫第一次到她家里去就有些惊讶,书架上排出来的是少女文库,而不是什么文学名著大全
与其说看,还不如说去写,通过写能得到的提高是光看不能比的。

那套书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作者似乎是很有经验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极限能写到多少页都估得出来
(当然实际是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心态又很平和,有点跟你交流文化现象的味道,而不是作为高手传授什么入门常识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smoke:  才发现这贴  Mark 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我会谨慎小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目 同人志与著作权

老帖,编辑在一起便于阅读
来源http://www.kacho.ne.jp/kacho/hou-top.htm
同人志即卖会组织者写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文字,很有参考价值

同人志有很多分类方法,我这里简单分类为:原创类和二次创作类
有著作权问题的主要是二次创作类
=================================
前言
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同人志的,特别是原作者和出版社。
当然也有支持同人活动的原作者,因人而异。

同人志制作可能会触犯到的法律
二次创作的同人志因为使用了原作的人物、设定等触犯了著作权法。
明确地说出版社不会觉得同人志是好事。自己的版权作品,被没有关系的人拿去赚钱了。
简单地说同人志卖了很多自己这里却一分钱也没有进账。
但是也存在看了同人志后想买原作的人。
衡量厉害冲突后,决定睁只眼闭只眼。
如果出版社觉得“因为同人志导致我们的作品的形象被破坏了!不希望出现同人志!”
那么出版社想怎么整你都能办的到。

同人志参与面太广而无法管理的情况也是有的。
著作权法采用“亲告罪”出版社或原作者不起诉警察就无法采取行动。针对所有的同人志采取行动是非常困难的。
著作权法本身不是为同人志而做的,所以实际裁判时要看法官的判断。
“内容健康就没有关系”,“改个名字就没关系了”这等想法是没有用的。
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原作者是很危险的(作者和出版社的想法可不一定相同)

各种法律也必须小心(儿童色情保护法之类的)
最近还出现的盗版同人志(将多本同人志印在一本里销售)

同人志是非盈利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要公开自己的成本。

什么类别的同人志比较危险?
什么类别的都一样的危险。
即使是得到作者认同的同人活动,一旦出现影响原作形象的同人作品都有可能被打击。
对于明确提出“禁止一切同人活动”的出版社、作家,最好不要碰他们的作品。可能会被告、被要求赔偿。
“没关系别人也在做”这种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临摹原作不可以吗?
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与原画非常相似的搞笑作品有不少
如果这些同人志在书店被顾客当作原作购买了会怎么样?
大概读者会很生气,向出版社抗议吧?(过去已经发生过多次了)
并不是与原画差别比较大就没有问题,只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原作相似的都要注意。
有时会有顾客要求同人作者制作和原作非常相似的作品,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同人商品
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宠物小精灵、机器猫之类产销量很大的character商品最好不要做,著作权所有者自己就在卖。同人商品会被打击。

其二,迪斯尼之类的海外(美国)知识产权最好也不要下手。动不动就要求赔偿几千万、几亿日元(同人商品上最好连名字都不要留……)

最后,上述以外的作品
和同人志一样,小心不要侵犯出版社的权利。

出版社没反应就没问题
不是没有问题
出版社没有反应是因为同人志的数量太多难以打击,只要有著作权什么时候都可以告你。
但是起诉是要花成本的,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因为起诉可能导致作品形象受损。权衡利弊出版社才没有采取行动。

为什么不能写@?
@的意思是“本作品的著作权由@标记之后的人拥有”
擅自将自己的名字加在@之后,将来被起诉时“自己不清楚这个符号的意义”这类的辩解是无用的。

将复制的漫画进行修改的同人志是自己的作品吧
复制漫画将其中的台词修改,这种行为非常不好。
漫画一般都写着“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擅自将本书的部分或全部复印、复制是对著作权的侵害”
也就是说对于复印、修改的同人志,出版社随时可以起诉。
对作品进行批评、探讨时需要引用原作。这是符合“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的。
但是引用要注意以下3点
1.只引用需要批评的部分
2.将引用的部分和自己评论明确地区分开(让人很容易明白那部分是引用的,那部分是评论)
3.引用时不篡改原作

演艺界人士紧张的理由
出版实际人物的同人志时,要比其它类别的同人志更加注意
因为直接关系到艺人的形象
艺人系的同人志请注意“千万不要让本人和相关的人看到”,为了避免被追查,也有很多创作者是不留联系方式的。
为了搞垮对手同人社团故意将对手的艺人系同人志送到艺人的事务所的家伙也是存在的

运营同人网站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首页上要明确标明“包含同人活动”。主题是男性向还是女性向,年龄限制也不要忘记写。
另外还要写上“对同人活动没有兴趣、不理解的人请勿入内”
男性向、女性向的内容最好不要被搜索引擎检索到
<META NAME=\"ROBOTS\" CONTENT=\"NOINDEX,NOFOLLOW\">
<META NAME=\"ROBOTS\" CONTENT=\"NONE\">
<META NAME=\"ROBOTS\" CONTENT=\"NOARCHIVE\">
最好加上以上代码
除了使用密码登录外,还可以配置.htaccess文件做访问屏蔽。
也有无视META TAG的搜索引擎,总之请小心。

下面是图像的问题
使用自己的图像、文章。转载他人网站时请遵守转载的规定。官方网站的内容不能转载。网站可能因为版权问题被删除。

链接问题
比如自己是普通网站对方是女性向时,最好连接上加上说明文。“这是同人网站”,“女性向网站有年龄限制”之类的。

密码登录制
艺人系网站经常采用。注意搜索机器人,发url时也请小心。
不看同人志的人也有可能会看到网站,请小心

出版社的警告来了!
“对于您所从事的同人活动请尽早结束……”
收到这种通知时,情况不妙了
最好尽快采取联系,问问该怎么做才好。然后遵守指示。
出版社发来警告说明还会有后续手段,对着干不是好主意。
最好确认一下同类别的其他社团是否收到同样的通知。
之前还有过这样的事件,有人假借出版社的名义向在杂志上刊登邮购广告的社团发警告信。
这种事情今后还会发生,请不要慌张进行确认。

过去的一些事件
《宫崎事件》
因为犯人喜欢读anime志,受害者都是幼女,所以媒体重点报道,导致抗议コミケット的意见不断
《某comedian事件》
某个漫才组合看到了关于自己的同人志,在电视上说“恶心”“请停止”。
受此事件影响艺人系同人志开始被盯上了
《某宗教团体事件之一》
估计大家都知道,关于某个内容的同人志的社团在即卖会现场被逮捕
《某宗教团体事件之二》
这个宗教团体在商业志和同人志的女性向漫画的内容被媒体重点报道(漫画中名字虽然做了修改,但是还是很容推测到)
《宠物小精灵逮捕事件》
制作宠物小精灵同人志的人被京都警察逮捕。罪名是违反著作权法。
实际上是因为对原作大肆贬低,于是任天堂出手了。
本来只是任天堂单方想起诉,没有合适的法律,于是用了著作权法。
接受销售委托的即卖会的组织者也接受了调查。听说负责印刷的印刷厂社长也被书面送检。
这个事件正式的提出了“著作权法与同人志”的问题
这个事前有专门网站
《游戏公司的管理》
对于要求禁止一切同人活动的游戏公司,出现了不购买的抵制活动。
《某吉祥物character事件》
有版权公司许可的关于某某吉祥物character的同人网站突然被命令关闭网站
《幕张事件》
主办コミックシティ这个活动的赤ブーブー公司,在幕張メッセ同人志即卖会即将开始时,
收到千叶县的警告“贩卖与条例相抵触的东西的话,有可能会被逮捕”,于是停止了活动的事件。
此后关于男性向的作品该公司强化了管理。
《コミケットin冲绳事件》
コミケット在冲绳举办リゾートコミケ时,有人向冲绳的教育委员会送男性向同人志。
“尽然销售这种东西。这种对青少年有害的东西应该销毁”教育委员会本来打算中止活动。
后经过コミケット的沟通,最终还是开幕了。
《CLAMP临摹事件》
这是在某个Internet杂志上看到的。有人将clamp的作品临摹后作为自己的作品销售。
clamp方面对此做出了“对这种行为感到非常遗憾”的异常评论。
这里所谓的异常是指,原作者很少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网上的插画是否可以擅自使用?
将插画保存到硬盘上并不违法。因为网站在显示的时候已在电脑里有了缓存。
但是将插画使用到自己的网站上,或者直接连接到自己网站上是不可以的。

关于海外版权
关于哈利波特的同人志活动有自我管理的呼声
其原因:
因为是海外版权,二次使用一切禁止,比日本还要严厉。
登场人物的人名以及作品中出现的所有名称都取得了商标,有可能被起诉著作权侵害或商标权侵害。
特别对于男性向、女性向的作品,在海外被认为是儿童色情,处罚相当严厉。
不管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违法年龄限制,所有的二次使用都有被告的可能性。
同人商品、网站也是一样的

关于迪斯尼
迪斯尼的事情估计大家都知道
在被称为什么类别都有的コミケット都看不到任何关于迪斯尼的东西。
迪斯尼对版权非常严格,即使是小孩的涂鸦,fan为了支援制作的产品都会要求损害赔偿。
也就是说不能做迪斯尼的同人,这是默认的规矩。
听某个印刷厂说的,这种东西即使拿来印也会被拒绝。如果被告了不仅是制作者,印刷厂、即卖会也会被起诉。
当然网站也是一样。日本的网站收到过不少这样的警告。
警告信里可能只列举了部分侵权问题,如果不认真对待全部清除,可能突然收到损害赔偿请求。

再说些事情,史克威尔和迪斯尼共同开发了游戏《王国之心》。
有人想做这个的同人,就和印刷厂确认,但是印刷厂拒绝了。
史克威尔虽然对于同人问题很严格,但是也有睁只眼闭只眼的时候。但是迪斯尼是完全禁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目 漫画家的助手(アシスタント)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 ... 6%BC%AB%E7%94%BB%29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C%AB%E7%94%BB%E5%AE%B6

助手是帮助漫画家制作原稿的职务。
因为经常与编辑、漫画家接触,容易得到对自己作品的建议。可以认为是以职业漫画家出道为目标的漫画家预备役。很多漫画家都有过做助手的经验。但是现在也有不以漫画家为目标的职业助手存在。助手的工资由漫画家支付,不太赚钱的漫画家不用助手,自己一人包办。而且最近因为漫画制作的数码化,一人包办的漫画家比例在增加。
在周刊漫画志开连载的漫画家因为每周都有截稿期,非常地忙,大多有自己的专属助手。月刊作家比起周刊作家时间相对宽裕,在需要人手的时候会相互帮助。
美国漫画中会详细记载漫画制作过程中所有的职务。日本的单行本中只是以STAFF的名称加以记载。日本的漫画家助手地位低下。偶尔会有在漫画或单行本中露脸的机会,不过那是由漫画家决定的,与本人的意志无关。

工作内容
一般而言,故事构成、草稿、主要人物的ペン入れ是漫画家自己负责,群众和背景的描写・ベタ塗り・消しゴムかけ・スクリーントーン等工作由助手负责。一般这些工作多是分工程作业的。
为此,过于依赖助手的畅销漫画家,当因为某些原因助手离开时,画风甚至会发生变化。有时助手会比漫画家画功更好。
==================================================================================
【译注】
漫画的制作过程:
①プロット[plot](ストーリーを考える)
制作故事大纲

②ネーム[name](紙にどう絵を描いていくか、台詞はどうするかを考える)
ネーム是在漫画制作时,记载了如何进行\"分格\",什么样的角色在哪里出现,角色说什么台词等的东西。类似电影、动画中的分镜,是漫画的设计图。作品的水平就在这个阶段决定。所以在业界内,负责ネーム的人(做画家、原作者)被当成实质上的作者。
首先漫画家与编辑开会,然后制作ネーム,然后在ネーム的基础上再开会……直到编辑说ok了,漫画家才能开始原稿的绘制。如果作品是有原作者的,有时由原作者制作ネーム。这种时候,多数是编辑与原作者开会决定。
宮下あきら等一些漫画家不制作ネーム就直接开始绘制原稿,但他本人说\"新人千万不要模仿\"。

③下書き(原稿用紙に描いていく)
用铅笔绘制草稿

④ペン入れ(インクで下書きの上からなぞる)
在草稿上用墨水绘制正式的线条。
墨水干燥需要一定时间,这对就快到截稿期的漫画家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工程。「サザエさん」的作者長谷川町子生前在赶稿的时候曾经用小炉子烘干墨水。现在的漫画家经常用电吹风。
传统的笔尖+笔身的普通笔虽然还是主流,但是油性的漫画笔也开始普及了。也有用Rotring和millipen的。根据笔的不同画出来的线的质感也不同。也有像宮崎駿那样不做ペン入れ,直接用铅笔的线路印刷的。这样做的原因是体现铅笔画的擦掠感等质感,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漫画家赶稿来不及了,直接就用草稿印刷了。

⑤消しゴム[eraser](下書きの線や描いているうちにすれて出来た汚れを消す)
ペン入れ后墨水已经干燥,将不要的铅笔草稿线条用橡皮擦掉。

⑥ベタ(黒く塗ること)・スクリーントーンを貼る
ベタ是之将原稿中的指定范围涂黑。不仅用来表示黑色的部分、头发或者影子,也有心理描写的作用。(是由手塚治虫的编辑命名的)
スクリーントーン(screentone,网点?),带有一定图案的薄膜,剪下来贴在原稿上。
基本上用于表现黑白印刷的中间色、背景、服装的图案、书籍、报纸等图案。看黑白印刷的漫画时,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像灰色的小水滴一样的规则图案,衣服的布料上也有规则性图案不断重复。在screentone出现前,这些地方都是由漫画家在原稿里写上指示,由印刷所按指示印刷。

⑦写植部分を鉛筆で書いて完成
写植(台词等文字部分)用铅笔书写。
==================================================================================
一般来说根据助手的经历,工作内容的水平也会随之变化。新人做消しゴム、ベタ塗り这种一般人也能做的工作。有一定画功后画一些简单的背景和mob(群众)。有了和职业相当的水平时就画大的背景,赶稿没有时间时也做主要人物的ペン入れ。

还有被称为chief的助手,相当与现场监督。一般是在现场工作时间最长、最能理解现场气氛、漫画家作画速度的人。

有参与故事制作、角色设定、资料整理等,相当与作家的经纪人和智脑的助手。
也有负责做饭,或者不画画时打扫房间、洗衣服、买吃的等与漫画无关的工作。

收入
==================================================================================
【参考】
漫画家的收入:
容易被误解为书卖不出去就没有收入,基本上只要被印刷了就有版税(价格的5%)收入。漫画家之间收入的差距很大。赚的少的连助手都雇不起。作品热门的年收入过数十亿日元。
==================================================================================
根据J.A.C.的求人掲示板行情大约是8000~10000日元/天。漫画家作品被单行本化、动画化、电影化等时,助手不会有额外的收入。有能力的专业助手,通过同时做几份工作,月收入可达40w日元以上。还有与某些漫画家签署专属契约不职业出道的人。这种情况下也有年收入几千万日元的。

成为助手的方法
漫画杂志上刊登的助手征集广告(这是最一般的方式)
编辑为了锻炼在漫画赏上获奖的新人和漫画家打招呼的;由熟人介绍的;漫画家之间相互当助手的;原先是漫画家,因为业绩不好转为做助手的。

工作情况
一般在漫画家的家里工作。工作量由漫画家的工作情况决定。但是严守截稿日期是这个业界的铁则,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的工作经常发生(这种情况俗称\"修羅場\")。也有在最后赶工时才来的help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同人出现最多的就是迪斯尼的吧: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目 久米田康治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4 ... 0%E5%BA%B7%E6%B2%BB

久米田 康治(くめた こうじ、1967年9月5日 - ),日本漫画家。神奈川県出身。和光大学人文学部芸術学科毕业。代表作『行け!!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かってに改蔵』、『さよなら絶望先生』等。

简历
    * 1967年、神奈川県横須賀市出生。
    * 1990年、『行け!!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获小学館新人コミック大賞,职业漫画家出道。翌年同作品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连载。这个作品最初是体育恋爱喜剧,后来下流neta用的太多变成搞笑漫画了。
    * 1993年、在「ヤングサンデー」上连载『ルートパラダイス』。
    * 1994年、『ルートパラダイス』连载结束。在「少年サンデー増刊」上『だんな様は小学生!!』发表(单话)。次月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超」上改名为『育ってダーリン!!』开始连载。
    * 1996年、『行け!!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连载结束。3周后、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上连载『太陽の戦士ポカポカ』。
    * 1997年、『太陽の戦士ポカポカ』连载结束。
    * 1998年、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上连载『かってに改蔵』。这个作品是使用电脑创作的。开始阶段和『南国』一样下流neta使用较多,渐渐地变为对世间现象、一般常识进行讽刺的negative作品。时事性的话题之外还有动画、galgame等maniac话题与作者的私生活经常被拿来作neta。
    * 2001年、『かってに改蔵』被第25回講談社漫画賞少年部門提名(那年获奖的是『ラブひな』:赤松健)。
    * 2004年、『かってに改蔵』连载结束。
    * 2005年、在「週刊少年マガジン」上开始连载『さよなら絶望先生』。
    * 2007年、『さよなら絶望先生』获奖2007年度(第31回)講談社漫画賞少年部門。
          o 同年6月21日、举行本人生前葬礼。(講談社漫画賞受賞聚会的二次会)
          o 同年7月7日『さよなら絶望先生』的TV动画开始放映。

作品风格
以『太陽の戦士ポカポカ』为分界线『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与『かってに改蔵』以后的作品风格有些变化。
『南国』是重视下流neta的搞笑漫画,所有的话题都与下流neta关联使读者发笑。但是也有一些片段性的\"社会讽刺\"、\"作家嘲弄\"的neta存在。
之后,在『ポカポカ』中开始摸索\"选取某个主题,从这个主题扩展neta\"的创作形式。在『改蔵』的中盘开始确立了\"每回沿着1个主题,夹杂着嘲讽与社会讽刺一边进行思考\"的形式,一直延续到现在的『さよなら絶望先生』。相反地,从『改蔵』的中盘开始下流neta出现频率开始减少,『絶望先生』中几乎看不到下流neta了。
在杂志、后记中可以看到作者自虐性的、negative的言论。作者的自画像在『改蔵』的连载中开始稳定下来。过去在『南国』、『改蔵』初期的自画像戴着是平安时代贵族使用的帽子(通称:下流neta帽)的negative形象。『南国』的单行本上刊登过他自己的裸照。
此外,画风根据时期有很大不同,『南国』初期与『改蔵』后期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从『改蔵』开始,直到现在『絶望先生』的画风,在角色、服装、构图方面的设计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人物
    * 大学期间向『サンデーまんがカレッジ』投稿,作品『地上げにスマッシュ!』获得努力賞。是大学的漫画研究会成员,与松本大洋是同期(不过久米田入会时,松本已经离开了。和岩明均是同一大学出身,不过应该不认识)。毕业时打算做漫画编辑,不过入社考试没有合格。有教师资格。
    * 作者似乎是考虑了太宰治而制作了negative的角色。据说『さよなら絶望先生』的主人公是以太宰治为模特的。
    * 作者关于太宰治的自杀,持\"被周围可怜而发疯\"说的意见。
    * 经常蔑视自己为卖不动的作家,不过也有单行本销量在排行榜靠前的时候。
    * 『かってに改蔵』时代自费全额负担,带着助手去希腊的米克诺斯岛(Mykonos)旅游。『さよなら絶望先生』动画版每次后期录音时向声优送西式糕点作为慰劳品。印象虽然negative,但是感觉人很好。
    * 作为neta,称\"自己是久本康+米田治(两个架空人物)合起来是久米田康治\"。这是在parody藤子不二雄。
    *在作品中加入「どよんど」「にょんたか」「ずももも」等独特的拟音词,特别是发手机邮件时的拟音词「めるめる」,自从在『かってに改蔵』中宣布\"著作权自由,请多多使用\"以来,的确是在漫画家中传播开来了。いしいひさいち先生在朝日新聞连载的4格漫画『ののちゃん』也使用过。
    *根据『さよなら絶望先生』第2卷卷末的\"纸blog\",米田支持櫻井よしこ(新闻播报员,自由撰稿人)。『さよなら絶望先生』每话的背景里都有与櫻井よしこ相似的面部画。
    *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上连载『ハヤテのごとく!』畑健二郎原先是久米田的助手。虽然久米田跳槽到对手杂志,但是似乎现在2人也继续保持联系。\"WEBサンデー\"上的「まんが家バックステージ」的『ハヤテのごとく!』的栏目中久米田经常登场。
    *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进行的『ハヤテのごとく!』角色人气投票中比作者畑健二郎(21位)排名更高(14位,得票数是畑健二郎3倍以上)。
    *『かってに改蔵』在第25回講談社漫画賞少年部門被提名,但是当年获奖作品是赤松健的『ラブひな』。后来,『さよなら絶望先生』在第31回講談社漫画賞少年部門获奖。
    *在講談社漫画賞的二次会上,举行了久米田康治的生前葬礼。在「千の風になって」的BGM中,进行了入棺、烧香、週刊少年マガジン編集長与週刊少年サンデー編集長致祭词、出棺等正式的生前葬礼。根据几个参加仪式的漫画家的blog的说法,生前葬礼在笑声中进行。西本英雄的『もう、しませんから』里有相关报道。
    *根据「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读者投稿栏目,久米田有教师资格,有童子军(Boy Scouts)经验。
    *关于『かってに改蔵』未能被动画化,作品中多次出现自虐的neta。为此『さよなら絶望先生』动画化时,单行本的第七集、第八集的卷末刊登了关于动画化的neta,并排记载了角色名与担当的声优。体现了久米田对动画化的欢喜之情。
    *在TV动画『さよなら絶望先生』的第4话~第9话的OP中,以黑白影像方式演出。其中的照片就是生前葬礼时的遗像。

交友
    *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连载的时候起,就时常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其它漫画家及其作品为neta,有对藤田和日郎、青山剛昌、北崎拓、猪熊しのぶ、万乗大智等同行的开玩笑式的描写。但是多数时候久米田与被拿来做neta的漫画家之间关系绝对不是不好,算是某种圈内人的相互交好。反倒是对没有交流的漫画家和作家毫不留情的讽刺。
    *与高橋留美子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的卷尾有过\"一起去看歌舞伎了\"、\"下次再一起去吧,久米田先生\"这样的私人交流。TV动画第7话放送结束时的End Card是高橋绘制的(每1话的End Card都是不同漫画家绘制的)。
    *在『週刊少年サンデー』时代与赤松健的关系很有名。『かってに改蔵』、『さよなら絶望先生』以赤松健的『ラブひな』、『魔法先生ネギま!』为neta,后来赤松健在自己的官方网站的日记上(http://www.ailove.net/diaries/diary.cgi)称\"久米田の野郎\"(部分fan以为赤松健真的生气了,后来赤松健说那是非敌意的joke,是\"再多恶搞一些\"的意思)。现在久米田与赤松健都在『週刊少年マガジン』开连载,据说两个人并没有见过面。
【详情请见】
http://www1.odn.ne.jp/cjt24200/yamada/text/m/index2.html
    *因为『ハヤテのごとく!』而出名的漫画家畑健二郎原先是久米田的助手。在助手时代就在久米田的漫画中客串出场。『ハヤテのごとく!』中也有以久米田为原型的漫画家出场。

执笔方法
自从『行け!!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后期为了处理screentone而导入了iMAC,之后依赖电脑的部分越来越多,『かってに改蔵』以后全部工程都使用电脑作业。
久米田在周刊少年志中是最先采用全数码作业的人。使用的电脑一直都是Apple公司的产品。
各话主要人物最初登场时,使用\"ページ4段ブチ抜き画法\"描绘人物。这是出道时的特点。但是在使用上意外的困难,畑健二郎在初期也经常使用,因为难所以使用频率降低了。
虽然是长期连载容易出现的事情,、『行け!!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かってに改蔵』初期与结尾的作画、风格大不相同。

执笔环境
1995年8月時点         会社名         機種
PC         アップル         Power Macintosh 8100
MO         会社不明         80MB
HDD         会社不明         500MB
スキャナ         ニコン         ScanTouch
タブレット         ワコム         機種不明


2000年8月時点         会社名         機種
PC         アップル         Power Mac G3
MO         会社不明         230MB
プリンタ         OKI         MICROLINE 902PSII
スキャナ         エプソン         ES-800


2007年3月時点         会社名         機種
PC         アップル         Power Mac G5
OS         アップル         Mac OS X
使用ソフト         アドビ         Photoshop CS
タブレット         ワコム         Intuos3

助手
    * 畑健二郎
  * 前田君(『さよなら絶望先生』里出现的光头,以「MAEDAX」为艺名参与了部分配音)

作品列表
読み切り
     * だんな様は小学生!!(1994年 少年サンデー増刊増刊)
    * 幽良物件仲介します(1996年 週刊ヤングサンデー)
     * いいがかり姉さん(2005年 ヤングガンガン)
     * 特に負けても構わない戦いがそこにはある~サレジオ落穂によろしく(仮題)~(2005年 週刊ヤングサンデー)

[編集] 連載作品
    * 行け!!南国アイスホッケー部(1991年-1996年 週刊少年サンデー)
     * ルートパラダイス(1993年-1994年 週刊ヤングサンデー)
     * 育ってダーリン!!(1995年-1996年 少年サンデー超増刊/2001年(完結篇) 週刊少年サンデー)
    * 太陽の戦士ポカポカ(1996年-1997年 週刊少年サンデー)
     * かってに改蔵(1998年-2004年 週刊少年サンデー)
     * さよなら絶望先生(2005年- 週刊少年マガジン連載中)

[編集] その他
    * STREET FIGHTER15周年最強読本 イラスト寄贈(2003年)
    * トゥインクルスターのんのんじーEX イラスト寄贈(2004年)
    * げんしけん第6巻 特装版 別冊付録 漫画寄贈(2005年)
    * 僕たちの好きなガンダム―永遠に残したい名場面100 カラーイラスト寄贈(2006年)
    * くじびきアンバランスDVD-BOX III アンソロジーピンナップ イラスト寄贈(2007年)
==================================================================================
【译注】
ページ4段ブチ抜き画法:
一般1页漫画在分格的时候,大约可以分成4段。
举个例子,1页的左侧2/3部分按照通常方式分格。
右侧的1/3没有格子,从上到下放入角色的竖立的画像。
这种构图就是\"ページ4段ブチ抜き画法\"。
不把1个页面完全分格,在保留段的基础上,部分的排除格子,是这种构图的关键。
最初ゆうきまさみ用的比较多。
最近是久米田康治用的比较多。

示例图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18 17:2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单行本上登裸照的家伙…久米田不错嘛。LZ辛苦了:D

[ 本帖最后由 冨樫義博 于 2007-9-18 16:4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久米田
我也很喜欢改藏:smo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目 夢オチ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A4%A2%E3%82%AA%E3%83%81

夢オチ(ゆめオチ、夢落ち)是落ち(落ち的基本意思结束、收尾)的一种,故事在最后\"到此为止的事情,其实全部都是梦\",以这种方式挑明的结局。夢オチ也指这种手法。

概要
基本上是一种古典而且传统的手法,作为例子《邯郸记》的黄梁一梦广为人知。
原本是必须在作品中安排伏线、理由或者误导等手法的高度技巧,做为短篇或一话完结的作品的surprise ending的一种,受到高度评价。在梦中见到的、得到的东西,醒来时就在身边,也有这种变形的夢オチ。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各种原因夢オチ被用于强制结束故事或者单纯用于制造surprising等低层次的应用。从根本上颠覆了到此为止的世界观与故事的流向,对此总体的评价很差。

特别是常年持续连载、读者众多的故事如果突然采用这中手法,多半会遭致猛烈批评。对于作者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禁忌的手法\"(在杂志上连载的漫画等因为没有人气被腰斩的时候,为了在短时间内强行收拾局面,经常使用这种手法。此外,对于一话完结的作品,作为这回的结尾使用这种手法)。

为此,对夢オチ的一般negative的印象很强,现在做为故事展开的手法已经用的很少了。

作为广义定义,即使不是梦,将到此为止构筑起来的世界、世界观、前提在最后一下子推掉的手法也叫夢オチ。

有着negative的印象的夢オチ虽然与上述的广义定义类似的\"在最后发觉是梦\"的构造,在设定上,作品中的人物从最初或者中盘开始就明确意识到是梦的metafiction(故意让读者明白是fiction)构造的脚本有很多。在这种metafiction性的夢オチ世界中,经常使用将世界观、设定变为合理的表现方式(作品中的人物的思考、记忆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个世界吻合,但不做完全性的自由化、变质、改定)。

作为上述的变形,作品中的人物在脑子不清醒的状态下,将世界认为是梦,在这种认识下采取行动。清醒过来时,行动的影响在现实中体现出来等,可以称为逆转型的オチ。使用这种构造的恐怖、悬疑作品有很多。这种手法比起夢オチ,在构造上更加接近metafiction。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20 11:4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居然没提到脑残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リュウセイ 于 2007-9-22 19:40 发表
上面居然没提到脑残星?


最有影响的还是这3部作品
    * 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 - ゼーゼマン家の執事。
    * ペリーヌ物語 - ビルフラン家の執事。エクトル・マロの原作『家なき娘』では「バスチャン」と呼ばれる。
    * To Heart - 来栖川家の執事。本名は長瀬源四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2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白石现在的影响力也不小啊
3年B组的セバスチャン啊~:awk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目 Young Ladies &amp; Ladies Comic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 ... F%E3%83%83%E3%82%AF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 ... 3%E3%83%BC%E3%82%B9

Young Ladies
Young Ladies是女性向漫画的一种类别。描写18岁到30多岁的学生、社会女性(成年年轻女性)的恋爱故事、私生活的等(并不以X描写为主)的漫画。

Ladies Comic
Ladies Comic是以成年女性为对象的成人向漫画的类别。简称レディコミ。

Ladies Comic经常被误认为是女性向漫画的英文表记。与Young Ladies是区分开始用的。作为一种类别,Ladies Comic是以X描写为主的成人向漫画的一种。Ladies Comic杂志的封面有\"Ladies Comic\"的表记。
==================================================================================
代表性的Young Ladies作家
    * 青木光恵
    * 有間しのぶ
    * 入江紀子
    * 羽海野チカ
    * 小椋冬美
    * 桜沢エリカ
    * 魚喃キリコ
    * 高口里純
    * 二ノ宮知子
    * 陸奥A子
    * 榛野なな恵
    * やまじえび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目 超弩級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8 ... A%E6%88%A6%E8%89%A6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 ... 6%88%A6%E8%89%A6%29

超弩级战舰是指超过英国的Dreadnought级(1900年左右)战舰。\"弩\"是Dreadnought的日语发音的ドレッドノート的第一个字\"ド\"发音相同的汉字。具体而言是英国海军的Orion级(1912竣工)以上的战舰。在日本是指巡洋舰金刚(1913年竣工)以后的战舰。超弩级战舰与弩级战舰相比有压倒性的力量。

现在超弩級(也写做\"超ド級\")这个词被用来表现\"非常巨大的\"、\"非常有压迫感的\"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24 10: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目 FLCL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3%AA%E3%82%AF%E3%83%AA

『フリクリ(FLCL)』是GAINAX、Production I.G制作的OVA系列。以及以此为原作的小说、漫画。

概要
『FLCL』是2000年~2001年发售的全6卷的OVA动画。因为『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之后GAINAX没有出过原创的作品,所以受到瞩目。『FLCL』也是『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的副監督鶴巻和哉的初次担当監督的作品。

一般的Video、DVD的包装上都会有作品说明、故事概要,『FLCL』的外包装在设计上完全排除了这些,而且在电视广告上也完全没有提及作品内容。使用了这种\"不看就无法知道是什么样的作品\"的宣传手段。

非常下功夫的演出可以算是作为本作品的最大特点。突然进行完全不同的画风切换的场景、中途插入几分钟的漫画风格的画面构成、到处都可以看见可谓实验性质的演出。作为影像,动作场面的节奏感良好的分镜,设定与动画的高品质等受到了很高评价。

因为本作品只是作为OVA发售,与同社制作的『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相比,在日本国内的知名度较低。但是在国外市场取得的相当的成功,特别在美国人气、知名度都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动画专门频道Catoon Network的英语配音版的播放。此外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Fantasia Festival获得2003年度动画部门的铜牌。

『FLCL』中的插入曲很多,而且在印象和效果上很好。插入曲与主题曲全部由the pillows担当。因为『FLCL』在国外的人气,the pillows在国外的知名度也提高了。

『FLCL』中出现的机构名\"フラタニティ\",也在鶴巻和哉監督的『トップをねらえ2!』中登场。


备考
Main Title『フリクリ』原本是本篇中台词的一节(祖孙三代在一起谈话的场景),其罗马字表记『Furi kuri』在英语圈很难正确发音。为此,英语配音版制作时起用了适合英语圈的『Fooly Cooly』作为标题。

『フリクリ』这个词本身并没有意义,是拟音词变化后的造词。但是因为日语的拟音词翻译成日语非常困难,所以国外的Fan误以为,『フリクリ』是对女性胸部带有情感色彩的表现的俗语的人很多。

这部作品实验性质的地方很多,但是在实际制作上非常费功夫的地方并不多。

haruko的爱车(scooter)Vespa180ss(Super Sport)是1960年代中只生产了几年的稀有车种(约35000台),停产了40年的今天已经很难入手了。但是haruko的Vespa180ss在悬挂系统周围做了改动,车身也涂装成了Italian Yellow这种接近橙色的黄色。至于车前部为什么有「P!」mark,鶴巻和哉本人说\"为什么是「P!」已经记不得了\"。

本作品中Rickenbacker4001(haruko的吉他)、雪铁龙DS estate c182(カモン的爱车)、富士重工业的Rabbit301(アマラオ的爱车)等体现了鶴巻和哉爱好的item随处可见。因为haruko是左撇子,Rickenbacker也用的是lefty model。

担当英语翻译、配音的工作室是Synch-Point,除了本作品外也制作过『天使になるもんっ!』『デ・ジ・キャラット』

北美版以及澳大利亚版DVD的副声音收录了鶴巻和哉与美国工作人员用日语做的解说。有关于作品制作的内幕、每个场面的说明等非常有趣的内容。

==================================================================================
OVA

キングレコードからDVDとVHSで同時リリースされた。各巻1話25分(最終巻のみ31分)収録で全6話。

   1. Vol.1 『フリクリ』 (2000年4月26日発売、DVD:KIBA-478、VHS:KIVA-478)
   2. Vol.2 『ファイスタ』 (2000年6月21日発売、DVD:KIBA-479、VHS:KIVA-479)
   3. Vol.3 『マルラバ』 (2000年8月23日発売、DVD:KIBA-480、VHS:KIVA-480)
   4. Vol.4 『フリキリ』 (2000年10月25日発売、DVD:KIBA-481、VHS:KIVA-481)
   5. Vol.5 『ブラブレ』 (2000年12月21日発売、DVD:KIBA-482、VHS:KIVA-482)
   6. Vol.6 『フリクラ』 (2001年3月16日発売、DVD:KIBA-483、VHS:KIVA-483)

またこれらをまとめたDVD-BOX(3枚組)が2005年8月13日にリリースされている。

[編集] スタッフ

    * 企画・原作:GAINAX
    * 製作:大月俊倫(キングレコード)、石川光久(Production I.G)、山賀博之(ガイナックス)
    * 監修・庵野秀明(ノークレジット・DVD-BOXで明かされた)
    * 原案・監督:鶴巻和哉
    * 脚本:榎戸洋司
    *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ビジュアルコンセプト:貞本義行
    * 作画監督:平松禎史、今石洋之、小倉陳利
    * 美術監督:小倉宏昌
    * 絵コンテ:鶴巻和哉、平松禎史、佐伯昭志、摩砂雪、吉成曜、今石洋之、小倉陳利
    * 演出:佐伯昭志、大塚雅彦、安藤健
    * 色彩設計:高星晴美
    * 編集:浅野真樹子
    * 音楽:光宗信吉、the pillows
    * 音響プロデューサー:なかのとおる
    * 効果:野口透(アニメサウンド)
    * 録音調整:内田直継
    * 録音助手:伊藤晋子
    * 録音スタジオ:HALF H・P STUDIO
    * 録音制作担当:藤田亜紀子
    * 録音制作:HALF H・P STUDIO
    * プロデューサー:佐藤雅信(キングレコード)、西沢正智(Production I.G)、佐藤裕紀(ガイナックス)
    * アニメーション制作:Production I.G、ガイナックス

[編集] 主題歌

    * 「Ride on shooting star」
          o 歌:the pillows、作詞・作曲:山中さわお、編曲:the pillows

[編集] 受賞歴

2003年のファンタジア映画祭において、観客投票部門でベストアニメーション映画賞の銅賞を受賞。[7]

[編集] 関連商品

[編集] サントラCD

いずれもキングレコードから発売。

   1. 「フリクリNo.1 アディクト」 (2000年10月4日発売、KICA-518) - Vol.1からVol.3で使用された楽曲集。
   2. 「フリクリNo.2 海賊王」 (2001年7月25日発売、KICA-544) - Vol.4からVol.6で使用された楽曲集およびCDドラマ。
   3. 「フリクリNo.3」 (2005年6月8日発売、KICA-695) - the pillowsが自ら選曲した楽曲集。日米同時発売。

[編集] ムック

    * 原画集「GROUNDWORK OF FLCL」
          o ガイナックスより2001年7月13日発売。A4判、約200ページ。
    * 「フリクリズム フリクリ 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o 角川書店より2001年9月25日発売。ニュータイプ編集。2冊組。ISBN 4-04-853208-1。
    * 「フリクリ画(え)コンテ集」
          o ガイナックスより2005年9月30日発売。A5判、888P。

[編集] 小説

角川スニーカー文庫(角川書店)として全3巻が刊行されている。企画・原作:GAINAX、著:榎戸洋司、イラスト:鶴巻和哉・今石洋之。アニメでは明かされなかった設定が披露されている。

   1. 第1巻 2000年6月1日発売 (ISBN 4-04-423601-1)
   2. 第2巻 2000年10月1日発売 (ISBN 4-04-423602-X)
   3. 第3巻 2001年3月1日発売 (ISBN 4-04-423603-8)

[編集] 漫画

「月刊マガジンZ」(講談社)に連載された後、マガジンZKCとして全2巻が刊行されている。原作:GAINAX、漫画:ウエダハジメ。雑誌掲載時とは内容が異なる。2007年には新装版が講談社BOXから発売された。新装版には、DVD-BOXに収録された書下ろしである”The Fourth Studio”が収められている。

    * マガジンZKC版

   1. 第1巻 2000年10月23日発売 (ISBN 4-06-349034-3)
   2. 第2巻 2001年8月23日発売 (ISBN 4-06-349062-9)

    * 講談社BOX版

   1. フリクリ(上) 2007年5月7日発売 (ISBN 978-4-06-283616-6)
   2. フリクリ(下) 2007年6月4日発売 (ISBN 978-4-06-283617-3)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24 17: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4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关于layout的词条?劳烦楼主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六目 表情文字(顔文字)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A1%94%E6%96%87%E5%AD%97

颜文字是用文字、符号的组合表示表情的ASCII Art的一种。特指ASCII Art中用1行表示的东西。

通过电脑、手机在电子邮件、BBS、聊天等时,添加在文字的末尾。

因为使用的文字(单字节或多字节字符)的关系,欧美等使用字母的地区以横躺着的颜文字为主,东亚的日语圈、韩语圈以正常位置(竖立着)的颜文字为主流。

历史
虽然颜文字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但是据说发明\":-)\"(笑)、\" :-(\"(怒)的是IBM公司的Scott Fahlman。从当时的数据库的备份数据中,找到了1982年9月19日11:44,Scott提议使用颜文字的消息。

虽然与现在的颜文字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在1972年时的PLATO IV(伊里诺斯大学开发的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上颜文字就已经日常性的被使用了。因为在这个系统上几个文字可以重叠起来显示,多个文字组合起来可以产生多种颜文字。

加上在19世纪的杂志上发现了\" ;)\"这个颜文字,颜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没有电脑的打字机时代。

虽然是闲话,1321年完成的但丁的《神曲》的炼狱篇中,表示人类的词语omo,可以看成是由M连接2个O构成的表示人面部的颜文字。M是眼窝的凹陷与鼻子,O表示眼睛(具体如下)。
/\/\
◯∥◯

虽然现在日本主流的正常位置的颜文字的诞生时间不明,但是可以认为是在1986年前后在ASCIInet上产生的。

目的
表现文章无法传达的感情。也有与颜文字目的相同的『(笑)』『(泣)』『(怒)』『(爆)』等表现方式。

日本的颜文字
因为日本使用双字节字符,所以颜文字种类丰富。但是因为使用环境(操作系统等)不同,有可能在海外无法正确表示出来。

即使在日本国内普通的网络社区(ネットコミュニティ)、ギャル文字中使用的颜文字也与2ch等BBS上使用的颜文字不同。颜文字大体属于这两类中的一类。

两者的区别点:
普通的网络社区风格中,以半角文字(单字节字符)以及ASCII符号为主体(避免乱码,为了让外国人也能看懂),避免使用双字节字符的倾向很强,而且表现嘴巴的部分很多时候被省略了。
2ch风格中,(为了更加视觉化的表现)毫不犹豫地使用双字节(日语字符和符号)、半角片假名等依赖使用环境的文字。作为特征,经常使用Cyrillic文字的『Д』、逻辑符号的『∀』、希腊文的『ω』、长音符的『ー』表现嘴巴。

『Д」是张开的嘴巴、『∀』是半开的嘴巴、『ω』是猫科动物那样的嘴巴、『ー』是微笑的嘴巴。

作为倾向,2ch中使用的颜文字,与网络社区中的区别多数是在嘴巴部分。网络社区中也有使用『Д』、『ー』表现嘴巴的,但是『∀』、『ω』与半角片假名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来说难以接受。有对于2ch风格的表现形式感到非常不快、甚至感到侮辱感的人,请加以注意。

欧美型的颜文字
欧美型的颜文字被称为emoticon或smiley。emoticon是emotion(感情)与icon(图标)的合成语。一般是正常位置,逆时针旋转90°的形态。代表鼻子的部分有是被省略。

此外\":-(\"是美国Despair公司的登录商标。

欧美与日本颜文字的差异
1.日本的颜文字主要以眼睛的形状表现感情
2.欧美的颜文字主要以嘴巴的形状表现感情
北海道大学的社会心理学者結城雅樹等人指出,这个差异与日本人与欧美人的实际表情的表现方式的差异以及相对应的表情感觉的差异有关。在日本和美国进行的实验中证实,通过表情判断别人的感情时,日本人以他人的眼睛的形状,欧美人以他人的嘴巴的形状为主要线索。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24 17: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mmel 于 2007-9-24 14:04 发表
有没有关于layout的词条?劳烦楼主指点~

layout是原画的工作之一,详细的说明要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layout(缩写为L/O)
因为分镜只是一个很粗略的东西(草样),L/O是将分镜具体化的东西(设计图)。
L/O要准备好的东西是,镜头的运用、背景草图、cel(人物等要运动的物体)草图。
L/O是按cut为单位绘制的。

下面是一个原画家写的东西
http://www4.ocn.ne.jp/~kagi/various.html
原画的作业首先是边看分镜边与演出、作画监督、制作进行作画会议。
会开完后,就开始L/O作业。参考分镜的画面,决定背景、角色的配置(位置关系)。如果有PAN、TU、TB等镜头运用,也要画下来。
画L/O时,有时考虑好了角色的运动后再画背景,有时画好了背景后再把角色放上来,方法根据内容而变。面部特写时使用前者,用远景表现角色在各处运动时,当然必须先把背景画好。决定背景、角色的配置,大体上也要画出角色的演技。可能的话详细地画出动作的细节,这样容易向演出传达我的意图。如果关于角色的演技与演出不同理解,在L/O可以修正。这样画原画也会轻松。

日本有专门的动画分镜/layout集卖,看到实物就很容易区分了。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24 17:5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啥时候把声优的条目翻译一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瞳 于 2007-9-26 10:10 发表
楼主啥时候把声优的条目翻译一下,呵呵

内容比较长 估计要两三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share)
【アニメ】[DVD] Kanon Vol.1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1回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設定」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95,879,963 3c973254bfd385f99ee9a38f7b0b155ef6bb7840
【アニメ】[DVD] Kanon Vol.2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2回 絵コンテ」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116,157,545 e983038cfb3e8dd86fe341e56786239eb88625d7
【アニメ】[DVD] Kanon Vol.3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3回 作画打ち/レイアウト」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112,144,655 8c95c1510a63f332f37d3a320c11549b3715c114
【アニメ】[DVD] Kanon Vol.4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4回 原画/原画チェック」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103,313,261 6ea602de546f0746f85961dddb8899a2a6abe45c
【アニメ】[DVD] Kanon Vol.5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5回 動画/動画検査」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80,099,138 a278c4e8174d9da3992ecafa024fbdbbae0ce81c
【アニメ】[DVD] Kanon Vol.6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6回 美術/色背打ち」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105,187,673 254cc6445a9cccbe523a1075ce4a92c462060019
【アニメ】[DVD] Kanon Vol.7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7回 色彩設計/ペイント」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75,864,437 481f3517bdc81161399b48cb6a57a1f4d4a45d5a
【アニメ】[DVD] Kanon Vol.8 映像特典 「アニメ制作現場密着リポート 第8回 撮影/CG」 (704x396 WMV9).wmv pcT6OjjAFE 109,316,081 7cc7894a0cb84989e67926a971dba6af9ce12566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9-30 23:1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mmel 于 2007-9-25 13:16 发表
非常感谢~

事实上没实际画过构图,只看这些文字介绍的话对这个的概念还是不会很清楚的,就像上面举例的那张所谓动画构图来说,就很不规范,既没有摄影框、安全框,也没有写卡号、秒数。总之画L/O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序,要确定正确的透视关系;大致画出背景和人物的位置关系;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大小关系也要按照比例表确定好;主要动作要画出参考;指示好哪里是背景,哪里是塞璐,哪里是CG,哪里是BOOK,要用几层BOOK;是否要拉背景,是用流背还是FollowPan还是CG处理;镜头怎么拉,用PAN还是T.B、T.U,还是付PAN作画;是否要用淡入淡出效果,这些都要在画构图的时候确立,是一项很费脑细胞的工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BOOK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mpact 于 2007-10-1 00:21 发表
你说的BOOK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动画术语,说白了覆盖的意思,比如背景是一片树林,做最底层,然后上面一层是人物,再上面一层矮灌木作为BOOK,这样就成为人物在树林里的感觉了,之所以要分出来就是因为背景和BOOK都是要交给背景去画的,而不是作为塞璐要原画来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21 13:40 , Processed in 0.489443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