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freedomkought

[生活] 魔都开拆,隔壁尼姑庵已经有人财务自由了(泥潭可能看不上)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sagajytc 发表于 2023-8-6 16:55
然后下一代北漂沪漂?

—— 来自 vivo V2227A,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

哪还有下一代,都不婚不育,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棒读 发表于 2023-8-6 21:07
我爷爷是有一定级别的专家,拿国家补贴的那种。这套房子后面产权怎么变化我不太了解,不过住一直都是我们 ...

当年对这些专家的待遇其实还是不错的
这里其实还有很多分叉和其他原因导致产权纠纷
你要去翻翻其他案卷应该还是能看到不少

你这个只能说运气不错,而且家里也真的人多,而且还是国家给的待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26年前拆迁,从长宁区凯旋路拆到丰庄,400平三层的独栋变成了2套两室一厅,不过拆迁赚钱的时代确实过去了,700w改善下住房条件吧,没必要死磕市区

论坛助手,iPho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棒读 发表于 2023-8-6 21:06
邮局港剧,我办了这么多动迁案子,至今都没见到哪户拿了钱润出上海的,有点家底的贴钱就近安置,没钱的只能 ...

拆迁房一般来说都是有改善,自然也就不肯直接润出去

买房时候我是见过不少润嘉兴这种的老人,那边现在这块挺成熟的
主要还是对于老人,搬去一个完全陌生城市是个挺难的事情
其实对于一般人,生活了十年以前要搬走也是挺难的

更何况还是往下兼容,别的不说,医疗条件跟得上吗
陌生环境你了解多少,了解城市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别说什么江浙宜居,真的搬过去你对当年了解多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活久见 发表于 2023-8-6 21:36
拆迁房一般来说都是有改善,自然也就不肯直接润出去

买房时候我是见过不少润嘉兴这种的老人,那边现在这 ...

喊着润的都是同时喊着不婚不育没有下一代的,不是外地人就是对社会不满的口嗨发泄情绪,根本没有认真讨论的意思。

—— 来自 vivo V2227A,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sagajytc 发表于 2023-8-6 21:39
喊着润的都是同时喊着不婚不育没有下一代的,不是外地人就是对社会不满的口嗨发泄情绪,根本没有认真讨论 ...

我觉得吧还是那句话,用脚投票啊
鹤岗也不限购,你自己润我敬你是条汉子
泥潭也不是没有这样做的,知行合一

但是你自己要做老说别人看不穿就有意思了
那边讨论也是,非要强调1W3可以足够支撑3个成年人的房租和吃穿住用

别说1W3,1300都可以让3个人住桥洞活着,有必要吗
你能接受的东西为什么别人能接受,讨论的难道不是一般人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sagajytc 发表于 2023-8-6 19:14
固定资产700万在上海,估计都不一定能到中位数

—— 来自 vivo V2227A, Android 13上的 S1Next- ...

胡润2018年统计上海600万以上资产家庭60万户不到
整个上海可是有超过1000万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萨托斯 发表于 2023-8-6 21:41
其实很多上海老人是宁可不拿这几百万也不愿意拆迁的。
生活圈子都习惯了,这下只能搬去郊区住了,就医和找 ...

老年人搬去郊区也就算了,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上班太远,我看郊区那些安置房基本都是出租的或者老年人在住,年轻人除非失业否则很少有住那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棒读 发表于 2023-8-6 21:53
老年人搬去郊区也就算了,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上班太远,我看郊区那些安置房基本都是出租的或者老年人在住 ...

上班1个半小时以上,坚持一阵就放弃了啊……

现在上海人租房挺多的,要么子女要么工作
把远的房子租了再贴钱租一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活久见 发表于 2023-8-6 21:57
上班1个半小时以上,坚持一阵就放弃了啊……

现在上海人租房挺多的,要么子女要么工作

其实年轻人最大的问题还是子女上学吧,上班能坚持的反而容易些,毕竟不是所以企业都要求朝九晚五每天出勤,但是上学必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年代了还想靠拆迁致富除非是家有多套的拆了个城中心不怎么用的老破小那才是真的天上掉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domkought 发表于 2023-8-6 21:23
一定要和父母分成两户人对吧?
魔都石库门和这种老房子是什么家庭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认识的中年30岁 ...

扯到财务自由的是你,房子动迁大赚一笔改善生活都没毛病,但就这家人的情况和财务自由有个毛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消息 发表于 2023-8-6 21:20
按2021年胡润财富报告,上海2021年600万净资产以上的家庭数是621000户,按上海统计局的年鉴2021年上海有56 ...

你是不是对净资产有什么奇特理解

没房子的700W叫净资产?
而且你父母带着成年的你是不叫一个家庭的
要不要再去看看家庭的定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很多人是不是没意识到
这拆迁前,3个成年人人住50平已经住了20年了
在其他城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3-8-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活久见 发表于 2023-8-6 21:33
当年对这些专家的待遇其实还是不错的
这里其实还有很多分叉和其他原因导致产权纠纷
你要去翻翻其他案卷应 ...

他这个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我以前就听说过明确不能买卖,只能他们一家子住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domkought 发表于 2023-8-6 22:46
泥潭财务自由标准是米其林侠这种对吧?既然这个帖子里有人200万就能财务自由辞职过很舒坦的日子,而有些人 ...

有700w能申请廉租房 什么世界线里的?

—— 来自 Xiaomi 22041211A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ΚULD 于 2023-8-6 22:52 编辑
Snaky 发表于 2023-8-6 22:40
扯到财务自由的是你,房子动迁大赚一笔改善生活都没毛病,但就这家人的情况和财务自由有个毛的关系 ...

拆迁以后导致工作距离变长,甚至可能要换工作,现在的情况换工作等于失业。

这些他们都不算,天天叫着鹤岗鹤岗,呵呵,什么居心我不好说。
更何况这个一家三口分到的也就看上去勉强能在上海郊区买两套的状态。一点都没看出什么提升,生活下降倒是看到了。

主要还是很多人觉得拆迁拿到钱了属于土豪了,要打土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domkought 发表于 2023-8-6 22:46
泥潭财务自由标准是米其林侠这种对吧?既然这个帖子里有人200万就能财务自由辞职过很舒坦的日子,而有些人 ...

700万就申请不到廉租房了啊,廉租房的前提是没享受过分房福利,拆迁后廉租房经适房就都不能申请了
而且两代人的房产700万真的算不上舒适生活了,你要说不买房,靠租房;那能下这个决心,上海能做到的也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泡茶 发表于 2023-8-6 22:51
700万就申请不到廉租房了啊,廉租房的前提是没享受过分房福利,拆迁后廉租房经适房就都不能申请了
而且两 ...

而且要考虑一点,超过一定年纪租房是非常困难的。

都怕老人走在自己借出去的房子导致贬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domkought 发表于 2023-8-6 22:46
泥潭财务自由标准是米其林侠这种对吧?既然这个帖子里有人200万就能财务自由辞职过很舒坦的日子,而有些人 ...
上海廉租房申请条件包括:

1、上海廉租房的保障对象为本市城镇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以非沪籍不可申请。

2、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且共同生活。

3、家庭成员在本市实际居住,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连续满3年,且申请时在户口所在地连续满1年。

4、家庭人均住房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含7平方米)。

5、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50400元、人均财产低于150000元,3人以下或经认定的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55440元、人均财产低于165000元。

6、家庭成员在申请前5年内,未发生过因出售或赠与住房而造成住房困难的行为。


看看清楚申请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务自由本来就是很高的要求,是少数人才可以做到的,并不是“放弃生儿育女,严格规划支出后,根据眼下的日常消费之后70年够用”就行的。
物价不去说,疾病是很难避免的,虽然车不算必需品,但连车也养不起的生活似乎也谈不上什么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棒读 发表于 2023-8-6 21:06
邮局港剧,我办了这么多动迁案子,至今都没见到哪户拿了钱润出上海的,有点家底的贴钱就近安置,没钱的只能 ...

润出去的年轻人倒是有,不多,知道俩带V,一个去了厦门还在那里结婚生女儿

一个军事博主去的广东三线城市,拿魔都的工资享受三线物价(不过好像是一个人去,父母依然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3-8-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domkought 发表于 2023-8-6 23:21
你是没申请过或者没了解过申请廉租房的人群和这次拆迁房子的人群情况?
魔都大龄人士>28周岁以上是优先申 ...

装什么啊,是有很多方法可以绕过,但是拆迁是绕不过的
必须在拆迁之前搞定廉租房/经适房,拆迁结束就申请不了

当然理想情况是拆迁前刚好申请成功


但是指望兜里拽着拆迁700万再申请,那是想也不用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3-8-6 21:22
整栋石库门新里or老洋房属于一家人没啥奇怪的,有不少是自己出钱把邻里全部动迁掉,然后独占了。这种房子有 ...

以前论坛我提过这事,读书时候大学老师专门讲过历史流变。这些和花园洋房一样,大致一般是属于私房,专门有私房办(2010年前,以后不知道),证件不一样的,82改宪后依然承认但交易只能走私房办。近几年这类私房证全换产权证了

不过现实里就很复杂了,历次运动以后这类房子往往有别的人搬进来(比方说以前的帮佣占了一个楼梯间之类)**时候往往能够全都算承租人或者是公住,又或者给你证件面积少算。一般经历过运动后没几个人纠结这些

真到拆迁时候算产权就非常头痛了,我记得上海有个94年的规定一刀切,以94年为界之前证件上的名字都能分钱和分利(也需要一致同意,而不是户主)之后的只要户主就行(还是别的),导致此类房子出售时候产权非常的头痛

老外和香港人抛售我记得是16-17年第一波,然后是疫情时期第二波。主要是当年利用物价差买便宜,现在这些独栋石库门或者小别墅都改成loft之类高价出租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们老师说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通用的高管一千万买了个什么路的花园别墅(房子祖上是明珠人士样子)现在否过亿了,搞笑的事卖家卖房子给子女移民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家就在龙华这次拆了个老房子,是700+没错,但原价肯定不止300w的,街道征询的时候算过,也就是原本的价值乘了个1.5。然后家里准备顺着再买一套里现在住的地方近点的房子,预计贷个600w要的,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要因为拆迁要开始背上贷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参考消息 于 2023-8-6 23:40 编辑
活久见 发表于 2023-8-6 22:41
你是不是对净资产有什么奇特理解

没房子的700W叫净资产?

胡润那报告关于家庭的定义和净资产的算法如下,我觉得我对他这定义应该没理解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6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23-8-6 23:34
以前论坛我提过这事,读书时候大学老师专门讲过历史流变。这些和花园洋房一样,大致一般是属于私房,专门 ...

不在上海,前阵子也遇到个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给他的产权证上期限写的是长期。于是他一家子拆迁的时候就非主张自己和一般的7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不一样,要更多补偿,现在打到高院再审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参考消息 于 2023-8-6 23:54 编辑
活久见 发表于 2023-8-6 22:43
而且很多人是不是没意识到
这拆迁前,3个成年人人住50平已经住了20年了
在其他城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

十年前我读书的的时候做课程调研,去的成都一环路以内的老旧职工居民区,十几平米的单间两世同堂,解决方案是父亲在楼道搭个小棚子,让小两口住原来的单间,类似情况在那个居民区不是孤例。

相信国内大城市多少都存在类似情况,比例各有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lalalandndnd 发表于 2023-8-6 23:50
不在上海,前阵子也遇到个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给他的产权证上期限写的是长期。于是他一家子拆迁的时 ...

理论上82改宪后所有土地归国家和集体,但之前发的土地证和房产证依然承认,只是换证,你的案例应该是历史遗留(听说帝都四合院也有这情况)

已知案例是按土地出让价格和补充收的,反正多给点打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消息 发表于 2023-8-6 23:53
十年前我读书的的时候做课程调研,去的成都一环路以内的老旧职工居民区,十几平米的单间两世同堂,解决方 ...

都这样的,魔都亭子间啥的都是私搭乱建,就地解决。
尤其是知青返城以后结婚难,衙门也算是默认,但是当时额外会对此收取罚款,注明情况和面积,这个罚款证明在拆迁时候就成折算面积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7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23-8-6 23:34
以前论坛我提过这事,读书时候大学老师专门讲过历史流变。这些和花园洋房一样,大致一般是属于私房,专门 ...

这些老洋房真正还有原主人居住着的其实反而是少数,因为大多是抗战前建造的。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很多资本家或外国人跑路了,再也没回来,房子其实就没有主人了。解放战争结束后,这些空房子收归国有,就分给工人阶级住了。房子里住着原主人的也有,比较少,而且运动结束后,**的时候有些房子还真就物归原主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

房改的时候,这类已经分给人住的公租房,虽然叫不可售房,但其实都是可以交易的,但不是在房产交易中心交易,而是房管所转让,其实现在也是这样,至少2000年初的时候肯定是可以交易的,因为正是这个时候我家买了这类房子,但当时交易是正常收税的,现在公租房交易(转让)是完全免税的。

90年代上海专门有人去做这个动迁生意的,就是出钱把老洋房里的人都“动迁”掉,转手再卖给大买家,当时的买家主要是港台明星。这批明星什么时候套现出手的不清楚,但是201x年在炒这类房子的炒房客大多是散户,当时这类房子也不限购,租售比极高,还有动迁补偿的价格托底,太适合上杠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7 0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7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3-8-7 00:02
这些老洋房真正还有原主人居住着的其实反而是少数,因为大多是抗战前建造的。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很多资本 ...

应该说房管所才是主战场,交易中心很后面的事情了,之前都是房管所

无主的房子后来基本被人分干净,原主人及子孙只有一份的才是常规操作(我记得还有电视剧将这个)
我的例子是特例,类似本帖里的小法官他家,因为户主是明珠人士在X协有座位所以房子还算完整

实际上就算是七八十年代,依然可以以相互换房子的方式交易房产,也是两家同意后在房管所登记。衙门并不阻止,甚至发展出自发的房产互换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7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3-8-7 00:02
这些老洋房真正还有原主人居住着的其实反而是少数,因为大多是抗战前建造的。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很多资本 ...

不过这类房子不限购的漏洞好像已经被堵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7 11:42 , Processed in 0.127720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