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伊头鬼作

[读书] 有句港句,干隆确实是我国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3 0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未读消息 发表于 2023-12-12 08:18
泥潭特有的感谢乾隆感谢慈禧左宗棠就是不感谢解放军的历史观。
真当新疆西藏都好好的呆在那里等着新中国成 ...

清庭有个后路是迎宣统西迁,汉地保不住就让伊犁将军与西安将军带清帝溥仪入疆联蒙古,这事没成因为两将军被汉军干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云萌华 于 2023-12-13 00:53 编辑

看平准的攻略水平,乾隆的水平其实也就那样,政治上别说赶不上康熙也不及雍正,然而雍正军事上实在太拉跨

乾隆能解决准部,一个是当时准部牛人都没得差不多了,二是气盛敢干(莽)

一个印象,不一定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3 00:52
看平准的攻略水平,乾隆的水平其实也就那样,政治上别说赶不上康熙也不及雍正,然而雍正军事上实在太拉跨

...

康熙不好说,雍正大义觉迷录那套就不好说政治,还是比较性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云萌华 于 2023-12-13 20:45 编辑
伊头鬼作 发表于 2023-12-13 09:08
康熙不好说,雍正大义觉迷录那套就不好说政治,还是比较性情


别光盯着大义觉迷录啊

雍正攒的家底全给乾隆用完了

别看乾隆风光,打仗要花钱的,想当千古一帝哪有那么容易

看看雍正的寿命和在位时间,看看他给儿子留的存银,再看看乾隆一辈子给儿子留下的摊子,这个政治水平嘛,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3 20:42
别光盯着大义觉迷录啊

雍正攒的家底全给乾隆用完了

康熙六十一年,银27,155,088两
雍正十三年,    银34,530,485两
平均年增567,338两
乾隆六十年,    银69,391,990两
平均年增581,025两

还是乾隆攒得更多,而且他还花得比他爹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首页就难绷啊,记得日常抨击带英殖民统治不当人,美帝噶印第安人头,合着美帝还是宅心仁厚图图的不够多啊,竟然现在还保留印第安人
轮到自己国家历史的时候一个个骄傲的不行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satsuki1029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3 2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玖琳 发表于 2023-12-13 21:25
看首页就难绷啊,记得日常抨击带英殖民统治不当人,美帝噶印第安人头,合着美帝还是宅心仁厚图图的不够多啊 ...

是指图图准格尔?因为代清是前现代蛮夷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云萌华 于 2023-12-13 22:07 编辑
森田美位子 发表于 2023-12-13 21:07
康熙六十一年,银27,155,088两
雍正十三年,    银34,530,485两
平均年增567,338两

然而烂摊子到了嘉庆手上

银子绝对数量并不能说明整个问题,数字都是相对的

嘉庆六年就断崖式下跌到1693万两了,可见这亏空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3 20:42
别光盯着大义觉迷录啊

雍正攒的家底全给乾隆用完了

行了行了,知道你是史盲了,少说两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3 22:04
然而烂摊子到了嘉庆手上

银子绝对数量并不能说明整个问题,数字都是相对的

提存银的是你,“银子绝对数量并不能说明整个问题”也是你,合着一件事的正反面都是你说了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云萌华 于 2023-12-13 22:41 编辑
森田美位子 发表于 2023-12-13 22:20
提存银的是你,“银子绝对数量并不能说明整个问题”也是你,合着一件事的正反面都是你说了算 ...

雍正死了以后,留给乾隆的基业是存银继续增长,相对来说显然比留下烂摊子的乾隆强。

我认为绝对数量不说明全部问题,应该综合来看。提存银我也没说只看绝对数量。这怎么叫正反面双标?


行啊,你非要说绝对数量乾隆强,那就说说存银绝对量。

只要不是史盲,总该知道乾隆不是乾隆六十年死的吧

乾隆去世前两年,存银就跌到3000万两以下了,都比较去世时的存银,就算绝对数量乾隆死的时候也比不上雍正十三年。这可是他干了一辈子的成果。

更别说乾隆去世两年后存银竟能跌倒2000万两以下,这烂摊子之烂也真是令人瞠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3 22:31
雍正死了以后,留给乾隆的基业是存银继续增长,相对来说显然比留下烂摊子的乾隆强。

我认为绝对数量不说 ...

嘉庆元年起那是因为有白莲教起义,虽开川楚事例扔不足以供用,不得不大量使用库存。即便是乾隆鼎盛时期,无论是打大小金川、准格尔等,库银都会下降。等白莲教起义被扑灭,库银也慢慢回升到3000万两以上。战时库存下降和平时期上升,这不是很正常?
十全武功+修园子+4次普免全国钱粮+3次蠲免漕粮+大量形成惯例的蠲免+治水和赈灾,累计至少有6、7亿两支出和少收的赋税。就这样没掏空国库,还能结余近7000万两。乾隆的政治水平怎么就呵呵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abianbian + 1 好评加鹅,有理有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总也就黑水营和打缅甸那次算严重失误吧,其他情况基本都能后勤安排妥当,人员调动正常,说他水平就那样,那天朝历史也没多少皇帝叫有水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森田美位子 发表于 2023-12-13 23:34
嘉庆元年起那是因为有白莲教起义,虽开川楚事例扔不足以供用,不得不大量使用库存。即便是乾隆鼎盛时期, ...

打仗哪一代都打,雍正打的也不少,大部分还都打输了

查查史料就能知道各朝银库年收入水平

康熙 910万两 (估算)
雍正 1436万两
乾隆 1242万两
嘉庆 1105万两
道光 990万两

雍正经济状况评价是清前期最高水平

嘉庆道光就是入不敷出,空前拮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呐 发表于 2023-12-9 12:27
最近这一波感觉都跟以色列相关
章总灭绝准噶尔,以色列就可以说你看你也干过。 ...

灭绝这个说法就扯,包括某站某个up主,我是不打算在下面怼。

准噶尔是一个部,又不是民族概念,他们都是属于蒙古族的一支,至于蒙古族内部也是互相攻伐,部族也是说没就没,拿西方灭绝的概念去特么套乾隆,怕是真没沐浴过“皇恩浩荡”的蛮子。

说到底灭准噶尔部是灭的他那个部族和直属的人口还有贵族,和特么民族概念有个毛关系,就这么说吧,乾隆当时一下命令,蒙古其他部落新仇旧怨过去杀的其实比乾隆直属的汉军都积极,也有不少部落抢人口去的,和西方那套魔怔的按血统搞颅相学的破玩意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abianbian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afer 发表于 2023-12-14 02:24
灭绝这个说法就扯,包括某站某个up主,我是不打算在下面怼。

准噶尔是一个部,又不是民族概念,他们都是 ...

就和给洪武汉和永乐汉效力的蒙古人可能不比给黄金家族的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顺改籍那就不算准噶尔人了啊,没问题啊,不肯归顺又跑路了去了别的国家也不是准噶尔了啊,字面意义是不是灭了?灭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lyWhite 于 2023-12-14 09:57 编辑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4 02:05
打仗哪一代都打,雍正打的也不少,大部分还都打输了

查查史料就能知道各朝银库年收入水平

跟这玩什么统计学小魔术呢?

雍正年户部银库存银最高是雍正八年62183349两,然后逐年下降到雍正十三年只有34530485两,神特么清前期最高水平。你所谓的康熙年年收入910万两,换成户部银库实在银口径就是康熙元年的2488492两到康熙六十年的32622421两。你看看雍正玩了十三年给户部银库实在银加了多少?而乾隆六十年户部银库实在银是多少呢?69391990两。

继续玩你的统计学小魔术啊,拿着七弯八扭的统计口径断章取义很好玩是吧
康熙年间户部银库实在银最高是康熙五十八年47368645两,到康熙六十年下降了13018160两,减少27%,雍正十三年相比最高的雍正八年减少了27652864两,减少44%,乾隆六十年相比最高的乾隆四十二年81824044两减少了12432054两,只比最高点下降了15%。这爷三就雍正玩出了户部银库存银近乎腰斩的天坑,真不知道是什么脸皮能说出雍正年经济水平最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abianbian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afer 发表于 2023-12-14 02:24
灭绝这个说法就扯,包括某站某个up主,我是不打算在下面怼。

准噶尔是一个部,又不是民族概念,他们都是 ...

有一说一,乾隆第三次平准时确实图图得非常狠,各种奏报批复里各种嫌弃图图的不够多。但是要说种族灭绝也谈不上,大部分还是迁给喀尔喀等蒙古各部了就不算准噶尔部了。要说的话后来兆惠黑水营被围那会还是个准噶尔人拼死救了他一命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亚尔迪8424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克萨斯 发表于 2023-12-14 09:44
归顺改籍那就不算准噶尔人了啊,没问题啊,不肯归顺又跑路了去了别的国家也不是准噶尔了啊,字面意 ...

问题就在这,准噶尔是部落不是民族,准噶尔是可以归顺改籍,不会因为你皮肤是啥颜色就得追到死或者打成奴隶。准噶尔往前追还是卫拉特部,卫拉特部也不是准噶尔一部,所以某站讲啥准噶尔民族被灭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亚尔迪8424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章总平准不过尔尔的,麻烦看下地图,封建时代的内地到新疆的距离,通信交通运输难度跟近代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也别提他爷爷他爹都在对西北作战上屡次吃瘪,搞得朝堂上保疆和弃疆的拉扯一直都没停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fer 于 2023-12-14 10:05 编辑
LilyWhite 发表于 2023-12-14 09:49
有一说一,乾隆第三次平准时确实图图得非常狠,各种奏报批复里各种嫌弃图图的不够多。但是要说种族灭绝也 ...

是的,就是灭部落,狠是狠,但和灭绝不挨边,种族灭绝是按照民族语言文化肤色特性灭的,准噶尔一堆降清的顺手就划别的部了,完全部落战争封建战争的概念,别的不说,紫光阁挂着画像的阿玉锡那就是准噶尔出身,特么西方匪类搞种族灭绝的早期画的南北战争的油画都没几个黑人,一对比乾隆正经皇恩浩荡,人家小兵出身敌营,立不世之功都能上紫光阁。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abianbian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errantry 发表于 2023-12-14 09:57
......说章总平准不过尔尔的,麻烦看下地图,封建时代的内地到新疆的距离,通信交通运输难度跟近代都不是一 ...

说个冷知识,干隆第二次平准后准噶尔再叛,兆惠孤军在外被围,最后一路杀出生天突围到**的里程比华沙到莫斯科还远拿破仑见了都得夸一句NB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abianbia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White 发表于 2023-12-14 10:06
说个冷知识,干隆第二次平准后准噶尔再叛,兆惠孤军在外被围,最后一路杀出生天突围到**的里程比华沙到莫 ...

那次逃出去获救之后立刻杀回去,一来一回这个路程很变态的,特别是建立在以军马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兆惠真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12-1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洛克萨斯 发表于 2023-12-14 10:11
那次逃出去获救之后立刻杀回去,一来一回这个路程很变态的,特别是建立在以军马作为交通工具的时 ...

兆惠在新疆几次来回奔袭,评一个戴青固伦超人一点毛病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4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战争 发表于 2023-12-14 10:13
乾隆那里好用的都是往死里用,这个你去看李正的视频都知道的,我感觉网上这股重新评价乾隆的风潮就是李正 ...

带清也要有自己的当年明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战争 发表于 2023-12-14 10:13
乾隆那里好用的都是往死里用,这个你去看李正的视频都知道的,我感觉网上这股重新评价乾隆的风潮就是李正 ...

没吧,兆惠主动杀回去的啊,好用往死里用的代表是乾隆朝的帝国双壁傅恒福康安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有一点好是有错他真认,自己错了就是自己错了绝不甩锅,就凭这点这领导就值得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lyWhite 于 2023-12-14 10:19 编辑
洛克萨斯 发表于 2023-12-14 10:15
没吧,兆惠主动杀回去的啊,好用往死里用的代表是乾隆朝的帝国双壁傅恒福康安父子 ...

平大小和卓那次就有点好用就往死里用,差点真给兆惠用死了
不过看看乾隆年间历次大小战事,其他领兵大臣各种辣眼睛操作层出不穷,还真就傅恒父子、兆惠等这几个人好用。你说不用他们几个吧,其他人那是真的没几个堪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White 发表于 2023-12-14 10:18
平大小和卓那次就有点好用就往死里用,差点真给兆惠用死了

黑水营那次章总自己都认了是自己的过错,正常补给人员的话其实没那么多事,还是帝国双壁和阿桂那种到处救火比较符合好用就往死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明月的东西情绪输出太多了。
李正的东西很多是把当时实际提了出来。
章总的十全武功虽然后世调侃的居多,但是你真代入当时的情况。封建天朝这么多统治者九成以上连一全武功都做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White 发表于 2023-12-14 09:45
跟这玩什么统计学小魔术呢?

雍正年户部银库存银最高是雍正八年62183349两,然后逐年下降到雍正十三年只 ...

原来真的是啥都不懂的史盲,少说点儿吧,越说越跌分

照你的理解,是不是嘉庆道光银库回复到3000万两比雍正康熙还牛啊?何着清朝中兴是嘉庆道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4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4 13:17
原来真的是啥都不懂的史盲,少说点儿吧,越说越跌分

照你的理解,是不是嘉庆道光银库回复到3000万两比雍 ...

你不是史盲,你拿你的统计学小魔术给大家解说一下细节嘛,让大家看看你所谓的年收入是最高年收呢还是平均年收呢,是净收呢还是实收呢,你不是史盲,来科普嘛,明细账目列出来给大伙开开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White 发表于 2023-12-14 14:27
你不是史盲,你拿你的统计学小魔术给大家解说一下细节嘛,让大家看看你所谓的年收入是最高年收呢还是平均 ...

太可笑了,银库收入是清朝银库的收入记录,你家银库入银记录还分净收实收,何着银库入银记录还能是负的呗?

只要上过初中,总该知道干隆是清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嘉道中衰而不是嘉道中兴。

道光8年银库存银恢复到约3300万两,康熙末年约2700万两,雍正末年3400万两。众所周知嘉道两朝内忧外患,川楚起义声势浩大,白莲教义军甚至打进了紫禁城。拿干隆末年乃至于嘉道中后期的库银和康熙雍正比较,干隆简直就是天降神君,嘉道分明是中兴明主!

显然,这根本是一个初中历史都没学懂的史盲级结论。

干隆由盛及衰,嘉道中衰是史家定论,不容置疑!

那么这个银库存银“丰盈”的记录怎么回事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但史盲因为根本不读史料根本想不到。

原因就是通货膨胀!

干嘉道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白银大量贬值,购买力严重下降。


相关历史记录如下:

到18 世纪中,米价腾贵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至干隆帝在干隆十二年(1747年)特降旨令各省督抚陈奏原因和对策。地方大吏遵旨覆奏时,多提到各地物价上涨趋势。云贵总督张允随说号称“天下沃野”的巴蜀,米价原本极贱,“雍正**间,每石尚止四五钱,今则动至一两外,最贱亦八九钱。”贵州按察使介锡周奏称雍正四年(1726 年)黔省“京斗米一石不过四钱五分及五钱有零”,“现今丰收之年亦须七八九钱一石,岁歉即至一两一二钱至二两不等”。 湖南巡抚杨锡绂是江西人, 他谈了亲身经历:“臣生长乡村,世勤耕作, 见康熙年间稻谷登场时每石不过二三钱,雍正年间则需四五钱,今则必需五六钱”,他还提到了田价的暴涨:“向日每亩一二两者,今七八两;向日七八两者,今二十余两”。除田价、粮价上涨外, 山东巡抚阿里衮还奏称:“凡布帛丝棉之属靡不加昂”, 两江总督尹继善也奏称:“年来百物腾涌”,“无不价增”。


18世纪物价的上涨趋势,在某些笔记小说中亦有所反映。钱泳《履园丛活》详细记录了苏南一带米价变动的状况:“康熙四十六年,苏、松、常、镇四府大旱,是时米价每升七文竟涨至二十四文,次年大水,四十八年复大水,米价虽稍落,而每升亦不过十六七文。雍正干隆初,米价每升十余文。二十年虫荒,四府相同,长至三十五六文,饿死者无算。后连岁丰稔,价渐复旧,然每升亦只十四五文为常价也。至五十年大旱,则每升五十六七文。自此以后,无论荒熟,总在二十七八至三十四五文之间为常价矣。”钱泳是江苏金匮(今无锡市)人, 身历干、嘉、道三朝,他所记述的天下最富庶之区——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的米价,从时间跨度上讲,恰恰是18世纪100年。 如以制钱为价值尺度衡量的话,那里米价上涨了大约3倍有余。 较之钱泳年纪稍长,且同为苏南人的洪亮吉, 在干隆季年回忆说:“闻五十年以前,吾祖若父之时,米以升计者,钱不过六七,布以丈计者,钱不过三四十”,“今则不然,……昔之以升计者,钱又须三四十矣,昔之以丈计者,钱又须一二百矣。”他所述及的米价上涨幅度与钱泳大致吻合。干隆末汪辉祖还提到他的家乡浙江“往年专贵在米,今则鱼虾蔬果无一不贵”。

第一注意到18世纪中国物价问题的外来人士似乎当属英国人乔治•斯当东了。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他作为英国首次正式访华使团(即马戛尔尼使团)的副使,在中国短暂逗留期间曾作过相当细致的考察。斯当东说,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物价显着提高。……根据过去传教士的帐目看,过去的物价比现在低得多。现在中国有些必需品的价格已经同英国差不多了。”


雍正时虽然开始通胀,但价格尚好。从干隆时代开始通胀就一发不可收拾。

从雍正时代到干隆末年,物价至少高了3倍有余到4倍,嘉庆进一步恶化。
假如康熙雍正末年的存银乘以个4,你再比较看看?

连英国人看了物价都大吃一惊,北京物价都赶上伦敦了。


嘉道时候银两的购买力已经极度下降了。哪怕3000万两白银,购买力也比康雍时代极大减少了,所以才是财政空前拮据。

白银的贬值主要发生在干隆嘉庆和道光前期,以后随着英国人找到鸦片这个财富密码,白银开始大量外流。然而这没有解决通胀的问题,因为白银价格保住了,铜钱开始暴跌。因为农民交税是以银两为基础的,要用铜钱换成银两,铜钱暴跌就更交不起税了。结果就是整体收入进一步下跌,等到鸦片战争开打,国库存银更是跌到一个惨不忍睹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云萌华 发表于 2023-12-15 23:06
太可笑了,银库收入是清朝银库的收入记录,你家银库入银记录还分净收实收,何着银库入银记录还能是负的呗 ...

知道你蠢,没想到你能蠢成这样

洋洋洒洒一大堆,用你所谓的物价理论解释一下雍正是怎么用了五年时间给自己户部银库干几乎腰斩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呐 发表于 2023-12-9 12:27
最近这一波感觉都跟以色列相关
章总灭绝准噶尔,以色列就可以说你看你也干过。 ...

拿18世纪都没进入近代史的封建王朝和21世纪世纪所谓的现代民主国家比道德水准……
好像是蛮幽默的。
甚至乾隆在处理准葛尔的时候还是准葛尔多次背叛在先,兆惠一路杀穿后才转政策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21世纪的犹太复国实体甚至还不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Louis417 发表于 2023-12-18 10:15
拿18世纪都没进入近代史的封建王朝和21世纪世纪所谓的现代民主国家比道德水准……
好像是蛮幽默的。
甚至 ...

我还在知乎上看到过暗搓搓提扬州十日,然后试图往日本人身上引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呐 发表于 2023-12-18 10:35
我还在知乎上看到过暗搓搓提扬州十日,然后试图往日本人身上引的呢

这不也说明日本人即使进入近现代军纪水平都比封建甚至部落的差。
突出一个野蛮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战争 发表于 2023-12-14 10:13
乾隆那里好用的都是往死里用,这个你去看李正的视频都知道的,我感觉网上这股重新评价乾隆的风潮就是李正 ...

B站看过一个介绍蒙古世系的账号,把包括钦察汗国在内的蒙古世系介绍了个遍,里面还介绍过现在内蒙行政区划形成的历史。感觉挺有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4 21:06 , Processed in 0.30661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