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动画分镜师、导演,无锡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 制作总监
内容来自作者的微博讨论,转载整理经过作者授权同意
【】内为网友提问和发言()内为个人补充的 《》为个人起的标题
1.(所谓萌系)婴儿肥啦…日式萌系造型很多是来自少儿特征的提取变形,比如大眼睛、弱化鼻梁、五官脸部只占头部一半,以及京都式的小手小脚…几年前和杂志聊过做个类似的豆知识专题,结果懒…
2.终于赶早晨第一场看了《红海龟》(再不抽时间看都要下线了),片子里的天空是动画里最美的之一,极少有作品能准确捕捉到真实天空的微妙颜色变化。
片子的故事非常简单,且没有一句台词,对于习惯起伏跌宕感觉的观众而言,大概会觉得很单调。但如果能静下心来,它反而是一部能体会到时光缓缓流逝的好作品——快的作品往往让你去追逐故事(这仅是他者),慢的作品才便于体会到自我及时间本身。片子意在表达人生中一个个不经意的获得和难舍的离别,内敛而深情,表演细腻可信,被当年《父与女》短片打动过的观众,八成也会被这部《红海龟》打动。
总之是一部“要看就一定要去影院”的片子,原因两个: 其一是画面极美;其二是太小众,去影院基本就是包场,独自一人观影的孤独感非常契合片子主题。我看的是早场,出来时商业街一片空旷,店铺基本还没开门,恍然还在片中的感觉。
3.山下的几篇访谈都很好的,问题意识相当敏锐。不要割裂地看三言两语的夸张观点,而是要注意问题的切入角度和思考模式。不要轻易把别人的思考拉至自己的认知水平里去批判。来自@AnimeTamashii 的文章《快播能力和计算能力——山下清悟专访(四)》,详情点击:O网页链接
(这个是)很有营养的系列,即便不能完全认同,也会深受启发。顺便感叹下山下的gif,比较起国内当下作画天才的一代,看片子学出来的和看mad学出来的,一些注意点果然不大一样啊…mad有利有弊,不要太沉迷
4.在都是“天才”的时代,就没有“天才”了。口头中常说的天才,只是上一代人用过去的标准来评判新生代而已(想想很多孩子是不是常被家长及爷爷奶奶夸聪明?)。新生代获得资讯的丰富度和便利性远远超过了以往,正是意识到这种环境的剧变,我从五年前就开始说,即将迎来“天才的一代”。事实上,“天才的一代”画的(或者说模仿的)也只是他们自身这个时代的范式,周围的资讯和工具变迁都会使得这种范式是最符合直觉、最易习得的。在每个时代里,凭借努力确立范式巅峰的是大师,而去超越和开创新范式的才是真天才。新生代应该特意去接触学习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否则是很难超越自身
【最后一句,意思是要多接触历史么】
嗯,历史掩藏了丰富的可能性,当下浮于表面的仅是其中极少的部分——未必不好,只是视野太单一。互联网看似丰富了大众的视野,但事实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它更是流行观念的扩音器和小圈子的牢笼
5.看到几个月前 基本功铠甲 那条微博又转起来,补充说两句……说练基本功不是说非得先练到多牛逼了再去工作、创作,而是说即使工作之后,也要不断回去温习那些看似简单的基本问题。很多高级问题仅是多个基本问题的混合和变形,底层原理理解越透,越容易举一反三,而不会被表层的复杂花哨所迷惑。
听以前有位从hanna barbera回来的老师说: 公司里有位七十岁的老原画师,每天休息时间年轻人出去运动时,他就在废纸上练习弹球。问他为什么,他说这就像运动员每天都举举哑铃一样,让自己保持状态。
不断回到基本问题,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你只是“知道”,而远非“理解”
【我们这里对原画的基本功还没什么概念】
简单说,美式的核心在弹球,日式的核心在飘动。日式那些炫酷的根基在“金田流”,自然特效的关键在于对“送走”的理解
【现在高三。。。感觉这和做题是一个道理_(:_」∠)_回归课】
:嗯,和做题很像: 看起来似懂非懂—> 能全做对—> 能教会别人做对—> 能命题,这是理解的不同层次
【弹球知道。另外两个完全不知】
【美式的弹球。。是动画人生存手册上举的“一切都在于时间点和空间幅度”的弹球例子吗?对于日式的飘动没听过诶??。。对于基础我是有在练人体,但我发现我不会让它穿上衣服了而且脑子里也没有衣服样式,比高中艺考水平差多了怎么办。]】
嗯,生存手册一开始就讲的弹球。日式原画在教学上远不如美式有体系,大都是零碎的知识点,最好的教材实际上是公司内部的培训资料
【为什么是金田流……】
:对日式动画而言,“金田流”的很多特征大概就像迪斯尼十二原则对于美式动画一样,是创作者普遍的思考、感受模式,只不过日本缺少理论总结而已…
【送走?比如风力团块的流动?不懂】
:嗯,日语是那个“送り”,平时说译名多了忘改口未必是通用的译名
【感觉美式的是基本功吧,预备缓冲要做好】
预备缓冲是基础中的基础。日式也讲弹球,美式也讲飘动,只是两者各自更依赖的思考模式不同。如果要学吉成曜等人运动时的变形手法,弹球还是很有帮助的
【感觉日式特效能容易看出体积的转变……但美式特效更注重平面上的曲线运动或者弹性?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
整体来说,日本动画更注重还原 镜头拍出来的空间感 ,所以特效也会追求立体(要不合不进layout里了)。迪斯尼二维动画的特效也有体积感(尤其是九十年代那些),只不过他们追求的不是摄影机拍出来的空间,所以看着和日式不一样。美式确实更注重曲线,也更注重特效形式上的设计
【想起导师跟俺说过两个学术泰斗想和写本量子力学的书,结果写的过程中两人发现他们的理解截然不同,互有对错。仔细想来物理的根基是实验,而且几乎所有基本原理都是“猜”出来的,研究领域的基本功或许更在于数学功底和物理直觉。】
6.京阿尼教材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95820881009870
有问日式教程的,可以先看看京都这个,国内老一辈加工片公司里往往也有类似的内部教程(甚至更细致),这是块宝库,可惜年轻一代的动画人大都和加工片一代的经验断裂开了。京都这两本教材都看过,反倒是摄影那本讲到的一些细节在国内比较罕见
(另外)这个是关于原画的。书店、网上的资料很多,一个笨却挺有效的方法是:“地毯式轰炸”地都翻阅一遍,一遍遍看不同人阐述相似的知识点,再加上反复实践,对原理的理解就会越发完整和深刻
7.以前高中时想学漫画,周围又没啥相关环境,只好每周末去城里书店,坚持数周站着看完了所有漫画类的书籍(那时候大致只有十几本,不买是因为穷)。
本科时想全面地了解日本动画,就参照着当年《梦总》一份按各个年代排的日本动画重要作品名单,通过淘碟和网络,把能找到的都看一遍。对那几位著名监督的片子也基本是动画、漫画全集过一遍的。
从考研备考开始至今,动画技术方面的书籍,几乎是发现一本看一本。中文方面的从改革开放至去年,只要正式出版过的,几乎全都涉猎过。我找书的方式也一样是笨方法: 在网上、书店和各图书馆地毯式搜索。很多八九十年代的书其实不好买到(或者孔夫子上的太贵了),只能从图书馆借出来复印。
这种“地毯式涉猎”的方法很笨,但对建立整体视野而言极其有效,也有助于反复接触和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问题。至于那些已经有无数文献的领域,全看是不可能的,但真有兴趣的话也至少应该把公认的名作过一遍。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步会快得多,别对自己太自信,毕竟每个学科都是无数个比你聪明的人用几十几百年累积起来的
非科班出身根本不是问题,关键是你能不能比科班的人努力,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大量从业人员都是非科班的,科班留在业内的反而是少数。我自己理科出身,本科学的房地产,和画画也没啥关系
【配音演员也是这样,为了拓宽眼界……十年前我是多看新番,五年前是看口碑老番,现在是美国韩国也不放过。各国各年代的配音方法风格千变万化,但其中是真的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的——可这要求巨大的观影量积累才能让我摸到,最后结合上专业的表演训练……才算得上是“正式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