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neroyuzhang

[讨论] 看到好些人說FZ第一話分鏡神的,到底神在哪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Q.E.D,证·明·完·了。结论就是我是loser,说神的都是winner,F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线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就是来卖肉和让你们吐槽的,至于讲故事什么的就算了,什么,庞大背景设定是什么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线/色调
非常用心,做的非常好,大量静态场景这个表现力撑起来的,
切嗣在艾因家教堂的蓝白,神父在远板在密室里的红黄,间桐家密室的暗绿,这种基本技巧就不提了
第一话让人留下印象的比较明亮的场景只有两个,麻婆神父走在意大利乡间小道时的野景,以及开始雁夜遇见凛玩耍时的公园。其他片段的光线都非常暗。和1月还是该监督执导的《放浪息子》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对光线和亮度的压抑处理非常符合这片阴郁的风格,而且所有场景里,除了近光源的地方都暗化处理了,加上细腻写实的背景CG,也是一种强调写实风格的处理方法。

音效
和光线一样做的很好,比如雁夜和樱在公园对话时背景里儿童的叫喊和鸟鸣,间桐家雁夜和虫爷对话时的时钟神,还有2人转和雁夜告别樱时的脚步声,真实录制的话,踩在地毯上其实是不会有那么大的声音的,但FZ大量夸张采用了这种细节上的音效,反而是在强调本片的写实风格

BGM
第一话里基本上都是弦乐,都是梶浦由纪擅长的史诗感的风格,且用的很有水平。高潮和煽情时用BGM渲染调动情绪,静态对话用音效强调现实感,很有水平

2人转
这段其实挺失败的,失败不在于转的莫名其妙,对话时运用人物移动和小动作消除乏味感是很常见的技巧,2人转最诡异的地方是,一是转圈半径大的像是在恶搞,二是神父的眼神和面向方向根本没有随着说话人一起移动,不知道是不是想暗示麻婆神父其实是个弱智

多线归一、前抑后扬的处理,大家都看得出来优秀之处,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S1啊

求问一下大大,按照电影镜头感做动画成本是不是很高(因该是废话)。实拍时可以一个场景都镜头拍摄或者让演员多摆几次。而动画只能一次次画了,这是原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2楼(jabal) 的帖子

请容许我用放映会后,正式播放前,11区宅的2ch留言来反驳您的部分观点
真的是焦点问题吗?

不过其他的演出都OK


既然在讨论,想再找2个茬,和分镜无关(纯粹从外行人角度看
1、有太多的远景停顿时间都过长,长到让人离开看片状态,特意去在意镜头问题的程度了
2、过于静态和写实的背景,与动画人物产生严重脱离感
如时臣和璃正在平台这段(我真不是在看ps过的东西吧?

麻婆走在小路上这段

雁夜说话这段


很担心后面第2个问题是否会愈演愈烈
记得之前看第一个预告时,呆毛王挥剑时的那个背景......你,你敢再脱离再假一点吗?敢情我们在看相馆拍艺术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5楼(cjls1) 的帖子




世田谷の「砧公園」



















































ウェイバーが聖杯戦争について調べていたのは大英図書館。



アインツベルン城内部、セイバーを降霊した場所は愛知県の明治村にある聖ザビエル天主堂。
元々は明治23年に京都に建てられた教会。



同じく明治村、帝国ホテル。
璃正と時臣が綺礼の周りをぐーるぐーる回ってたとこですw


あとは獨協大学の講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了
不是说片子本身,而是能把这片提到电影的高度。
这片就是预算有限的TV动画拍法,但拍的比较取巧,分镜没亮点可说,在摄影上有独特之处,但无论如何也提不到(有一定水准的)电影高度。有些镜头的构图和不自然的光照,人物与背景的分离甚至更接近文字AVG效果,不知是不是刻意的。

说构图,还是基本构图和三分法,没找到什么特别之处。这些构图原则不会因为屏幕大小而改变,这是构图的基础,也是摄影师用取景器,导演看监视器能够决定镜头好不好的前提。就像电影里的“卡喉”和用于小屏播放的电视剧“卡喉”在构图时不会有什么区别,最多的就是1:2.35和16:9带来的差异。普遍适用的原则是基础,就像电影校色时看的是示波器和监视器或投影,不会有谁关心观众的电视是什么颜色。

背景细不细,取决于景深和焦距,看完一遍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各种长镜头,固定画格,线条,大广角和大景深范围。
这片里有些大广角并没有在情感上起到作用,非要说的话,摄影的趣味占一部分,实地取景的限制和节省成本也占一部分。非要扯上电影的话,最近用广角用的最起劲的是《国王的演讲》,可以对比对比,同时可以对比的还有场景设计和光照,高下立现。

说到视域,人的视野跨越接近180度,分辨细节的区域大约40度,但是这跟那个转圈没什么关系。转圈的镜头整个圈属于一个整体,解释为旋转的S形线条(太极)也许更妥帖一些,是一种经典的构图工具。
这个转圈的问题并不在于屏幕大小,在于转的意义。转圈时的台词没有和转圈的意义明显的联接起来,为了转而转的感觉实在太明显,转圈时间长,景别构图单一,无论如何都会看累,如果在期间加几个比如酒杯中红酒晃动的镜头或者不相关的镜头(比如建筑局部,雕塑等)会让人舒适一些。另外,璃正开始转圈的动作也放到了那个全景固定画格里,就像在告诉你:看好,老夫也开始转了这里个人认为处理的不好。

这片值得追,但别抬太高,第一话胜在实地取景做的扎实,给华丽的背景很多方便,各种广角体现出和一般TV动画的区别,但是无论是摄影还是分镜都离电影级别太远太远,非要说的话更像建立在照片基础上的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姿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学习了,感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这么早就说神作的。。估计就是那个吧,最近流行的“虽不知,但觉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原作基本上没差,,所以神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9楼superkidx于2011-10-03 22:14发表的  :
我觉得给人大片感的更在其蒙太奇而非分镜,卫宫和言峰那段交叉剪辑尤为出彩。
镜头本身很沉稳但结合摄影的阴冷质感,传达出了紧张诡秘的气氛。
吸血鬼父子那一幕,对话开始时镜头从室内切至窗外并固定,那种带有距离感的镜头在动画中也很少见。

这些都是最基本和常见的手法。
剪接也没多少亮点,剪辑手法单一。
窗外的那个镜头也就动画可以乱用,电影里多用做无对白的对视,因为声音的关系。

非要说的话,音乐的功劳还稍大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2楼jabal于2011-10-03 04:48发表的  :
另外还有一点补充,是最近研究ing的课题。
看片带字幕的时候,对焦点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没研究完,不过初步结论已经有了:有字幕时,绝大多数情况字幕是最高优先度的焦点。转啊转再加一个字幕焦点,根本就已经乱七八糟了。
关于文字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的理由可以看别贴的这一楼: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 ... amp;page=2#16352875
.......
赞分析

这段字幕看不进应该也有这个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镜神不神看不出,只知道画质已经神了,好像看电影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85楼(cjls1) 的帖子

你的问题问的都很有趣,尤其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正是除了焦点视域和欣赏环境之外,解释FZ常用分镜给人以违和感的极好例子。
我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分析。

请容许我用放映会后,正式播放前,11区宅的2ch留言来反驳您的部分观点
真的是焦点问题吗?

不过其他的演出都OK
前面我从来也没有说过这个演出OK啊,只是从观众角度分析为什么转啊转不适合在小屏幕看。
演出O不OK?那是审美问题...选择这个分镜究竟对错,每个人意见不一样。但至少我们在主观评价前要客观满足观赏条件。
其实大部分人都看出来了,之前一贴的结论搞笑要素居多,更主要的目的在于用过程介绍一种分析分镜的方法论。
接下来我就用这个方法论再做一次分析。
既然在讨论,想再找2个茬,和分镜无关(纯粹从外行人角度看
1、有太多的远景停顿时间都过长,长到让人离开看片状态,特意去在意镜头问题的程度了
我也是作为外行人在分析。虽然会去看一些动画制作相关的资料,但是最终还是以观众的视角去谈问题。
观众的视角是啥?也就是用来说事儿的材料只能是感官实际感知到的东西。少用术语,多讲主观感觉和客观画面。
比如第一个问题,远景本身时间就是要长的。你想象下远景镜头切太快的感觉。人还没找到呢,切掉了。
但是大家都觉得这个远景镜头也太长了,超过了可以忍耐的极限。这个问题大家都在说,其原因是什么?

我就用你的主观感觉来分析给你看。你提到你离开看片状态,估计是因为这个分镜的情报被你看完了,所以才有余裕把注意力离开看片
这个分镜的情报是什么?除了画面,还有声音
第一话中远景保持很久的镜头多是长篇大论介绍设定的时候。换个日本鬼子,基本是不敢把注意力移开的。
这和看没看过原作无关,没看过原作的自不必说,看过原作的会害怕有什么增减和原作不同,耳朵一定是竖起来听的。
换到你,得了,画面中加了行字幕。(翻译无误的)字幕文字比起日文语音来,信息又准确,阅读又快速,有时还有亲切的注释。眼睛一扫,时臣blabla十几秒的话被你一两秒内看光了,那确实是没必要接着注意画面了。

现在应该看出一些问题来了吧。这正是之前我讲过的,字幕对于欣赏影视作品时的决定性影响之一。
这决定性比起占用画面焦点来只多不少,文字拥有浓缩且准确的信息量,同时高度地符号化,除了前文介绍过的对于画面的侵蚀外,对于声音同样占有绝对的优位。

在我实验调查过的不多的样本中,不会日语的在一句字幕出现后全是一口气看完,然后就视觉注意力放进画面,听觉则注意力较低地听声音。稍通日语的,则会一口气看完字幕后,把日语往字幕的翻译进行逐字对照,于是视觉焦点集中在画面上的字幕区域,听觉则注意力相对较高地听声音中的语言。(请注意我加粗的“声音”和“语言”的区别)而在两种人群看生肉的时候,前者在听不懂情况下听觉注意力完全涣散,眼睛倒是盯着画面盯得很死;后者则因为半懂不懂,结果进入了注意力过度集中于听觉,看画面的视觉焦点反而漂浮不定的奇怪状况。而且因为漏过不少听不清听不全的,几位样本都展现出一种焦虑感。生肉的结论虽然也很有趣,但这个小规模实验中更有趣的是对于熟肉,或许和大家的认识相反的结论:会日语的,看字幕,听声音反而比不会日语的更仔细。

于是回到你的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你离开看片状态了吧。
画面上,远景镜头里放个小人,本来就没啥值得注意的信息量。声音上,本来很重要的解说中的信息量,被你用字幕瞬间掌握了。就算你会点日语,会去做中日对照,但艰涩如zero设定的语句,人更容易选择把自己完全交给字幕从而偷懒。只要你偷懒,你就如不会日语的看熟肉的情况,注意力往画面上放。画面上还有东西可看么?没了,于是一个分镜开始没多久呢,视觉听觉两边都不剩信息量了,这可不是要离开状态了嘛。这个回答你能否接受?

而从这个回答反推,我们就可以得到为什么很多远景镜头停顿过长的原因:
对于日本本土观众以无字幕欣赏为主体的看片方式,监督有意在介绍设定的分镜中通过减少画面信息量,从而让观众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聆听台词理解设定上。简而言之就是这类分镜中重声音轻画面。轻画面,所以选择了远景。选择近景特写啥的话观众会去看时臣的脸啊嘴啊衣服啥的,就是要用远景把画面主体缩小到没啥可看,背景扫了一眼也马上知道没东西可看。OK,没东西了吧?现在你可以静下心来靠台词学习型月宏大的设定世界观了。
换中国观众,加了行字幕,自然如之前所说,这通过信息量控制让人着重聆听台词的手法不好用了。这时候制作方想了啥办法?按之前看过的帖子,做官方字幕的兄弟本身不是很熟悉作品,又是开播几小时前才拿到繁体机翻脚本和时间轴,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字幕。造成啥结果呢?翻译不准确,行文晦涩,于是得对着字幕语句琢磨半天才能大概齐猜个意思。现在明白官方的苦心了吧?官方字幕这么差的原因,是为了让中国观众在注意力无法放在聆听台词的情况下提供一个注意力的去处,以解决画面信息量不足带来的欣赏弊端。结果可好,一个个看盗版违法字幕,反过来还要说三道四。

综上分析就可看出,官方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什么注意力容易离开啊,远景拖太久啊,转啊转好奇怪啊,最终问题都在我这样的没大屏幕又只配看盗版的loser本身,F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6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7楼(jabal) 的帖子

只能直说了,编一套自己的理论前要先看点基础的东西,你这些理论实在太发散了

屏幕大小和观众距离是没多少参考意义的变量。
真正能起参考作用的是宽高比这类实际的数值。

转圈那一场有各种问题能让人看烦,不仅仅是那一个镜头,小到“时臣衣服和地毯同色”这种问题,大到整个场景设计,但是跟屏幕大小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小屏幕对于缓解不适还有点作用,屏幕越大越糟。
还有那一场里是有近景的,但莫名奇妙,那几个焦外光鲜花哨,背景线条细节丰富的长焦摇拍是想干嘛,教科书式的反面教材么,还有那特写镜头的景深是怎么回事?这就跟你说的信息量有关了,那些运动中的华丽背景和明亮光线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信息,只能加重观众的负担,在人物不停运动并伴有大段台词时,还用这种拍法不分散观众注意力才奇怪了。

至于字幕,非要讲的话甚至可以分析出那个远景镜头“字幕位置是米色石栏,和字幕反差太小”这种看上去合理却无意义的结论。
不注意节奏的大段对话和字幕的确会有影响,至于“字幕对于欣赏影视作品时的决定性影响之一”,如果说的是底部字幕,这个就是在胡说了,不好意思说的有点直。
另外景别越大信息量越大,你搞反了。

这个片子以语言为主导是对的,或者说完全就是以文字来主导,第一集里语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看下来整个感觉更类似于文字AVG,没这本子他们也别想这么省钱。40分钟的片子镜头数恐怕不足350,这还包括了大量静止和重复镜头。再对比下制作认真的TV动画,比如精灵守护者第一话,20分钟怎么也有250个镜头吧,就算不说镜头数,机位,景别,构图都很少重复,摄影机的运动,包括声音的远近处理全都能看出用心和水平,相比起来FZ就弱太多了,更不用提到什么电影级别了,一点边都沾不着。

让观众离开观看状态只是拍得差,没有借口。哪个导演能讲出“你走神是因为你屏幕不够大”这种话就无敌了。
很多过长的镜头和无趣的分镜也不用找任何借口,就是省钱。
当然省钱是好的,后面动作戏能拍好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厉害的分镜?麻烦去看看吸血鬼猎人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6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和背景脱离不是作画外包的结果么,我印象比较深的有祝福的钟声和十字路口,因为片子情节看起来没什么意思,注意力就放到这方面了。祝福的钟声还好一点,因为大部分场景的背景明亮,人物整体也比较鲜明,稍有违和感,但是很多场景不太细究的话可以放过。十字路口就非常明显了,因为在长廊里背景比较灰暗,背景人物也是相同的色调,但几个主角一出现色调鲜亮,明显就和背景格格不入,两个层面的东西。

85楼图截的不好,要举例子,时臣大段解说之后,他们转圈之前,镜头:绮礼在画面右侧,切换,时臣在画面左侧,然后大段镜头给言峰父子。就这一段明显人物和背景是脱离的,尤其是言峰父子那里,背景光影效果做多了,父子俩死活挤不进背景,突出于背景之外。

这些主要人物和背景融合效果还不如ps的呢,ps精雕细琢能毫无痕迹,后补的这些人物全是痕迹。关键是花多少时间金钱精力合适的问题,像ef那种崩的一塌糊涂肯定被喷,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精雕细琢观众肯定是没意见,但是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8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16 11:16 , Processed in 0.155950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