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7|回复: 51

[美食] 说到讲究,来看看看带英帝国的讲究人是怎么喝茶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杯好茶》

要是你在手边能找到的第一本烹饪书上面寻找“茶”这个字眼你定然会发现这个词无处可寻;或者至多找到个几行简明扼要的指导——而那指导在几个至关重要的步骤上面显得毫无章法。这使人好奇,不仅因为茶是我国乃至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借以表述本国文明的主要方式,而且更是因为怎样泡出好茶是众人为之争议的这一点。

当我回朔我那能泡出绝世好茶的食谱,我可以列出不少于十一个的要点来。其中大约有两个是众口一致的,但在其余之中至少有四个绝难调众口。下面我将呈示我那十一条被我自己奉为金科玉律的原则来:

首先,当用印度或是锡兰茶叶。中国茶叶当有即使在现今也无法贬抑之过人之处:其经济实用,且可无牛奶之助而饮之。然其中并无刺激人之成分。饮中国茶之后,无使人觉得自我变得聪颖勇猛或乐观向上。任一人用此词语“一杯好茶”当是指印度茶叶也哉!

其次,茶需是少泡少饮。那则是指每次只能一壶。从个大罐子里倒出的茶总让人饮而无味,而当兵的喝的茶——从个沸腾的大锅子里捞出一杯来——只能喝出润滑油和刷锅水的味道来。茶壶当是要瓷质,少说也要精陶。银质茶具或是陶土质的茶具使茶的味道变糟而搪瓷茶具里的茶水味道更是不堪;然而使人感兴趣的是白蜡茶具(当下可谓是珍品)泡出的茶味道却不坏。

第三,茶壶在泡茶前当要被温过。把茶壶放在壁炉旁的架子上烘暖要比原来那往壶里灌热水晃荡的老办法好得多。

第四,茶叶当要浓烈有劲。对于一个一次泡满一夸脱的茶壶而言,要是想一次差不多泡满,大约来六满茶匙茶叶就行了。在定量供给的当口,这方法可不是每天都能实行的,但我始终认为一杯浓茶比起二十杯淡茶来的还要有效。所有真正的红茶爱好者们不仅仅喜欢喝浓茶,而且想要在明年使得自己的茶来的更浓一些,这个想法在为退休老年人提供额外配给之后成了事实。

第五,茶须是直接放进茶壶去。不需要用筛检程式,纱布包或者是其他任何东西来束缚住茶叶。在一些国家茶壶嘴下面有个挂在茶壶上的小篮子来过滤掉倒茶时一起跟著出来的茶叶——在他们看来吃进茶叶对身体有害。但事实上就算吃了很多茶叶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要是茶叶不能在壶里自由移动那这茶永远泡不开。

第六,应该把茶壶拿去到正在烧开水的水壶那边去倒水,而不是正好相反。水遇茶叶的那一瞬间水应当滚开,那就意味著应当趁著水壶还在灶头上之时就著火苗倒水。还有人补充说应当在水“刚刚”开时才能泡茶,但我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同。

第七,泡了茶之后,应当搅一下,要么把茶壶摇晃一下更好,之后才等茶叶沉下去。

第八,应当使用上好的早餐茶杯来用茶,就是那种圆筒形的杯子,而不是那种又扁又浅的杯子。早餐杯能装更多茶,而用另一种杯子,还没等你来得及开始感到尽兴,茶早就半温不冷了。

第九,在往茶里加奶之前先把奶里的奶油去掉。奶油太多的牛奶总是把茶味弄得一团糟。

第十,应该先往杯子里倒茶。这是所有要点中最为引人争议的一条;确实,在这个问题上,英国所有家庭可分为两大类意见。认为“先倒牛奶”的一类人可能摆出些言辞确凿的论据来,但我却认为我的意见无可置疑。那就是,我认为先倒茶然后边倒牛奶边搅拌可以不至于浪费牛奶,而另一种做法往往倒进了太多牛奶。

最后,除非喝俄国茶,喝茶时最好别放糖。我异常清楚的知道在这问题上我是少数派,但是,要是你真是个爱好喝茶的人,你怎能往茶里放糖而毁了茶味呢?这和往茶里面放盐或是放胡椒是一个道理。茶泡而苦之,正如啤酒酿而苦之一样。要是你往茶里放糖让它变甜,你就不是在喝茶,你只是在吃糖而已;你完全可以把糖化开在热水里,做出杯和放了糖的茶味道相差无几的饮料来。

有些人会说其实他们本身就不喜欢喝茶,他们喝茶只是为了暖暖身子,来个刺激。他们放糖把那苦味去掉。我想向那些迷途人说:试试隔半个月喝杯没放糖的红茶,你大概就不会想要去往你的红茶里放糖来把那味道破坏。以上这些并非在喝茶这个话题中会出现的仅有争议,但这些例子足以证明喝茶这事已经变得十分的微妙了。喝茶时还有著那些形形**的奇异社交习俗(例如,为什么不托著碟子喝茶就能说明一个人粗俗呢?)而且关于茶叶的其他作用也大可以来个长篇大论,如茶叶可以算运势,测来客,喂兔子,治烫伤,还能扫地毯之类的。为了确保诸位从自己的那两磅好生供奉,简直可以拿来敬神的两磅茶叶配给里挤出那二十杯好茶来,关注诸如暖茶壶和用滚开的水之类的细节也值了。

(1946年1月12日发表标准晚报,作者:乔治奥维尔)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zyupha + 1 欢乐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LZ读过红楼梦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当用印度或是锡兰茶叶。中国茶叶当有即使在现今也无法贬抑之过人之处:其经济实用,且可无牛奶之助而饮之。然其中并无刺激人之成分。饮中国茶之后,无使人觉得自我变得聪颖勇猛或乐观向上。任一人用此词语“一杯好茶”当是指印度茶叶也哉!


印度作坊的下料就是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茶里面是下了印度神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ymm1030 发表于 2025-1-8 09:39
印度茶里面是下了印度神丸了?

阿三的汗液呗..
然后经过海上运输发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纯老伦敦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茶算是英国货

—— 来自 鹅球 v3.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tory 于 2025-1-8 09:54 编辑

印度茶:被三锅香料腌入味了
英国巴子:好喝!中国茶太淡了没意思

其实看他其余文字也能看出来英国人喝茶是追求意式咖啡那样的短时间大量高浓度**摄入的,浓茶符合他们的习惯,而中国茶这种作为休闲饮品的浓度他们觉得没意思。但就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这种把茶泡得浓浓的还加牛奶糖之类调味的做法才是邪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喝的是印度茶叶还是印度大 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印度茶的茶碱和**含量确实比中国茶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米子旗是如何做到巧妙的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家伙,猜到不讲究,没想到这么不讲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waldenblue 发表于 2025-1-8 09:55
老米子旗是如何做到巧妙的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的

你想想英国美食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印度公司为了自己的茶叶生意硬吹会有人真的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ldenblue 发表于 2025-1-8 09:55
老米子旗是如何做到巧妙的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的

不加糖这条算是正确的,不过也只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佬是献祭了所有饮食天赋去换来工业革命优势吗,这tm的能叫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啥问题吧,二到八就算是中国绿茶也一样适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羽: 斯沟渠间弃水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dllplayer 发表于 2025-1-8 09:35
???
LZ读过红楼梦么?

你代入精神英国人跪舔精神母国就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tory 发表于 2025-1-8 09:49
印度茶:被三锅香料腌入味了
英国巴子:好喝!中国茶太淡了没意思



就该让他们喝唐朝茶

茶里放葱姜花椒等各种香料,保证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BGM:门楼-赵季平

我们正米旗老伦敦仁儿喝茶,那都得(dei)沿着边喝,嗨,您猜怎么着,老伦敦起来就好这一出。就这一口,那是盖了帽了,真地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没人注意这作者是谁以及发表时间是什么时候吗,你们还当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一眼落款,好家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llplayer 于 2025-1-8 10:19 编辑

zakufa782 发表于 2025-1-8 10:12
就没人注意这作者是谁以及发表时间是什么时候吗,你们还当真啊


太过恰到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喝的是红茶奶茶,和中国绿茶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乔治奥维尔

那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这么喝没事问题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文章谁翻译的,一股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怪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时间,1946年。那时候英国还是在配给制吧。一般人能喝的茶怕是真的跟刷锅水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厄斯沃穆 于 2025-1-8 10:41 编辑

辅助阅读:为英国式烹调辩,乔治奥威尔
近年来我们听到了不少官员吸引外国游客来英国的好处的言论。大家都知道,从外国来客的观点看,英国有两大缺点,一是我们星期天的没劲,一是买一杯酒喝之难。

这两件事都是由于狂热的少数人造成的,他们需要好好地压制一下,包括范围广泛的立法。但是有一点却是公众舆论能够促成迅速改进的,我指的是烹调。

一般都说,甚至英国人自己也说,英国式烹调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烹调。它不仅是差劲的,而且是模仿的,我最近甚至在一位法国作家写的书中读到这么一句话:“最佳的英国式烹调当然就是法国的。”

这话完全是不正确的。凡是长久在国外呆过的人都知道,有许多美味在说英语国家之外是很难弄到的。毫无疑问,这份菜单还可以添加,但是这里有一些我本人在外国到处寻觅而没有找到的东西。

首先是熏鱼,约克郡布丁,德文郡奶油,松饼,松脆煎饼。还有一长列布丁,我如一一列举,菜单就会无穷无尽。我只挑选几种特别值得一提的:圣诞节布丁,糖浆馅饼,苹果布丁。还有单子同样长的蛋糕:例如,黑梅蛋糕、酥饼、藏红花小圆面包。还有种类多得数不清的饼干,当然,饼干哪里都有,但公认英国的饼干更好吃,更松脆。

接下来还有许多种烧土豆的方法,这是我国特有的。你在哪里见到过土豆放在带骨的腿肉下面烤?这种烤法是最最好的烤法。或者说你在英格兰北部吃到的美味土豆饼。新土豆用英国式方法来烤——那就是用薄荷煮过后,佐以有些融化的黄油或人造黄油——要比大多数国家煎土豆的方法要好的多了。

接下来有英国特色的许多调味汁。例如,面包汁,薄荷汁,苹果汁;更不用说红加仑子酱,佐兔子肉和佐羊肉一样都很好吃,还有各种各样的甜泡菜,似乎比任何国家种类都多。

还有什么?在英伦三岛以外,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羊肚杂碎布丁,仅有一次是罐头的,也没有看见过都柏林大虾,牛津橘皮果酱,和其他各种果酱(如黑莓酱),香肠也是与我国不同的。

接下来还有英国乳酪。种类不多,但是我认为斯蒂尔顿乳酪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乳酪。温斯莱泰尔次之。英国苹果也特别好,尤其是考克斯的橘苹果品种。

最后,我想为英国面包说一句话。所有的面包都好,从撒了茴香籽的犹太大面包到颜色像黑蜜糖一样的俄国裸麦面包。但是,如果说有什么面包像英国乡村面包(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柔软顶部的面包那样好,我还没有见过。

没有疑问,我上面提到的东西有一些可以在欧洲大陆弄到,就像在伦敦能弄到伏特加或燕窝汤一样。但它们都是我国特产,在许多地方根本没有听说过。

比如,在布鲁塞尔以南,我就认为你弄不到一块羊油布丁。在法国,根本没有一个字能确切译出“羊油”。而且,法国人在烧菜时从来不用薄荷油,从来不用黑加仑子,除非是作为配制杯酒的材料。

可见我们没有理由为我们的烹调感到惭愧,至少就独创性而言,或者就材料而言。但是必须承认,从外国游客的观点来看,有一个严重的障碍。你在私人家里以外几乎找不到可口的英国式烹调食品。如果,比如说,你要吃一大块美味的约克郡布丁,你更可能在英国最穷的人家吃到,而不是在饭馆里,而那里却必然是游客最可能用餐的地方。

的确,现在很难找到能吃一顿英国风味的地道好菜的饭馆了。一般来说,酒馆不卖吃的,除了土豆片和无味的三明治。高价的餐厅和饭店几乎都学法国式烹调,而且菜单也是用法文写的。如果你想要吃到一顿价廉物美的饭,你自然走向希腊饭馆、意大利饭馆或者中国饭馆。在还是有人把英国看作是一个烹调糟糕,规章繁琐的国家的时候,我们是不大可能吸引到游客的。目前,你对此无能为力,但迟早会取消配给,到那时我们的民族烹调就会复兴。并不是自然法规定英国的饭馆家家都必须是外国的,否则就糟糕。改进的第一步将是英国公众自己不再采取那种长期忍让的态度。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旗帜晚报》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UmarIbnLaAhad + 1 欢乐多
netplaying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茶我是没喝过,但就我的体感来说,红茶是真的会比其他茶更上头一些........铁观音、白茶、龙井、乌龙、炒茶、茉莉花茶、熟普洱、生普洱之类的喝下去都没什么感觉,唯独是正山小种和金骏眉这一类的,我喝完是真的会有点心跳加速浑身飘飘然的,喝黑咖啡劲都没这么大.......也难怪英国佬当年会成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teeee 于 2025-1-8 10:47 编辑

关于英国人到底多喜欢泡茶,正好最近读到这么一段,关于市场花园行动中盟军士兵坚持要在载满弹药的滑翔机里面明火泡茶:

副驾驶员比尔·奥克斯中士尽力让自己的“霍萨”滑翔机在空中平稳飞行,他回过头来查看乘客们的状况,居然看到了令他感到恐惧的一幕:3名伞兵正“平静地坐在地板上,在一个小炉灶上用军用饭盒煮茶;另外5个人站在四周,拿着缸子等着接茶水”​。这场面促使奥克斯立即采取行动。他把操纵杆交给正驾驶,匆匆向机尾走去,担心滑翔机用胶合板制造的地板随时都会着火;​“或许更糟的是,我们装在拖车里的迫击炮炮弹可能会爆炸,那个小小的野战炉发出的热量是很可怕的”​。他怒不可遏。​“我们只不过是稍微煮一下。​”一名士兵安慰道。


刚看到这段我还想着英国人刻板印象也太厉害了,结果回过去读才发现这是美军82空降师505团,并不是英国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狮心王里英国人都吐槽,地上跑的分明是pig,抓了做好放到桌上就变成了pork(法语猪肉)。
底层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大部分是农民和猎人,所以现代英语中有关动物的词语来自于他们所说的古英语;而上层的法国人通常只能在餐桌上见到已经烹饪好的动物,所以现代英语中有关烹饪的词汇很多来自于法语。
正米字旗还真就得吃法国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现在主要流行清茶,还是清初以后的事,明朝的茶是这样的
《金瓶梅》:
西门庆坐在床上,春梅拿净瓯儿,妇人従新用纤手抹盏边水渍,点了一盏浓浓艳艳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霓虹轻小说经常把英国泡红茶写得有什么高深技巧,估计本质就是茶叶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gpx234mqx 发表于 2025-1-8 10:12
就该让他们喝唐朝茶

茶里放葱姜花椒等各种香料,保证刺激

明朝也有这做法。

这些东西好像到清朝就不流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作为一个喝茶佬,不说很正规拿茶具泡功夫茶而是平时随便喝的口粮茶的话有两个很喜欢。一个是一点点那家奶茶店的清香乌龙茶5分糖(之前还有个桂花香乌龙茶不过好像下架了)以及在美国上学的sweet tea。这两种的特点都是,茶香味和糖度比例正好,又有茶味又有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5-1-8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挣钱手段包装的好像有多高格调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之前吃茶餐厅手贱点奶茶选了个走奶,端上来比中药还苦简直没法喝,在英国人看来应该是绝世好茶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7 15:33 , Processed in 0.22555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