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e89623

[读书] 三国之所以津津乐道是不是多亏了蜀汉阵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2 1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ulaoda007 发表于 2024-5-22 11:52
啊,对。刘胜。我记错了。

明明只是有一群刘姓的和刘邦没有关系,因为人挺多,猜是刘胜。

—— 来自 realme RMX3888,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头鬼作 发表于 2024-5-22 10:23
好不好不说,绝对不会有八王之乱是肯定的。

不一定,汉朝自己都闹的七国之乱,反正没到8个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的确对三国推广功不可没。这点还包括了毛宗岗父子的增补。
本身小说文字洗练、白描、角色自身的魅力在小说中得到极大张扬的同时,又不影响整体故事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而且从文学性和思想性上来说,三国演义是高于隋唐和说岳这类架空色彩过于明显、礼教说教气氛过于浓烈的小说的。
包括对曹操诸葛亮关公这几个角色的塑造,遥远比隔壁同等重量级的李世民和岳飞这些历史英豪要出彩。
毛宗岗直接往里塞出师表、临江仙、蜀相这类经典作品,极大加强了全书的文学色彩。
尤其临江仙一加,直接把全书思想性拉高了一整档。
小说本身为千古英雄人物的笑谈事,唯有长江上的春月秋风永恒不绝。和苏轼赤壁赋的旷达主张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怒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面清纯宁采臣 于 2024-5-22 14:38 编辑

通篇看了下,80多楼没人提到过大魏吴王。以后再有吴粉吹自己我就发这个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父斯大林 发表于 2024-5-22 08:40
不评价司马懿四代人的做法,只说“晋明帝耻于篡魏”这段记载的问题。

从“覆面着床”的描述看,《世说新 ...

司马绍从小以聪颖出名,怎么可能需要王导来教历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Tritia 发表于 2024-5-22 13:34
团结史观怎么评价三国的,有大手子科普下么

开发了西南,改善了民族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OVTVO 发表于 2024-5-22 12:18
为了欺骗人民群众,地主阶级一直极力鼓吹“王道”。他们说,“王道”是封建统治的“正道”,实行“王道”的 ...

一方面需要承认所有封建皇权的局限,某种程度上明君也确实是共和的强大阻碍因为给了人虚假的期望,但另一方面也要谨防某些专门钻裙底的人手里没牌了用所谓现代标准掀桌子,掀完了开始推销他自己的真爱皇权人是动物演化的/宇宙会热寂,从理论上没有错误,但下一句若是所以我干的出生事没有错/既然都会热寂所以搞破坏也不必判刑,那没错也是有错了(封建统治者和治下百姓融洽的个案没必要否认,奴隶和奴隶主的爱情都有,指明无法推广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P2 发表于 2024-5-22 14:32
司马绍从小以聪颖出名,怎么可能需要王导来教历史呢

你觉得晋朝会把指洛水盟誓后再杀人全家,然后明火执仗当街把讨逆的天子捅了个对穿,最后一边屠戮忠臣一边欺负孤儿寡母逼着禅让的事写进皇帝的教材么。。。不过王导也是没办法,他哥就是个大反贼,不拉低皇室的格调自己也下不了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一直以为刘备是主角,结局能兴复汉室,看到一半刘备死了,诸葛亮也死了,直接没继续看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弗 发表于 2024-5-22 14:50
你觉得晋朝会把指洛水盟誓后再杀人全家,然后明火执仗当街把讨逆的天子捅了个对穿,最后一边屠戮忠臣一边 ...

实录总归有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闪电旋风劈 发表于 2024-5-22 12:52
就是,何磊懂个屁的三国,我们大季国哥哥们就是被这群小黑子黑惨了

看了下何磊的三国演义序,人写的挺客观,主要批判演义小说写作格局,而不是批判历史人物本身,而且三家都一样的喷呀,扯平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EP2 发表于 2024-5-22 14:32
司马绍从小以聪颖出名,怎么可能需要王导来教历史呢

高贵乡公被弑君是没有写在三国志里的,就算司马绍能从小读到陈寿的三国志,也读不到裴注。
哪怕习凿齿,在司马绍去世时候也才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娃娃。
相反王导祖上是有直接亲历魏晋更替那一堆事情的。讲给司马绍听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reobama 于 2024-5-22 15:26 编辑
白面清纯宁采臣 发表于 2024-5-22 14:24
通篇看了下,80多楼没人提到过大魏吴王。以后再有吴粉吹自己我就发这个贴。 ...

他存在感连早早领盒饭的董卓吕布袁绍都不如,小说大部分时间都缩在南京吃鸭血粉丝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eahgiergn 于 2024-5-22 15:37 编辑
火箭布雷器 发表于 2024-5-22 14:42
开发了西南,改善了民族关系。

不止啊,曹魏统一北方,屯田制有制度性创新,为后世提供参考;大量北方人因中原战乱,逃往南方,孙吴开发南方,开启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孙权派人到台湾,是我国有记载以来第一次到达台湾,留下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夸张一点说,确实是的。
江东鼠辈,不值一提。
曹操的发家史加上建安风骨,虽然也足够让曹魏的故事留于青史,
但只有季汉这样的理想主义在历史深处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才是三国如此特别的核心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bbk_6rz 发表于 2024-5-22 15:36
夸张一点说,确实是的。
江东鼠辈,不值一提。
曹操的发家史加上建安风骨,虽然也足够让曹魏的故事留于青史 ...

不提东吴,那赤壁是谁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ieahgiergn 发表于 2024-5-22 15:34
不止啊,曹魏统一北方,屯田制有制度性创新,为后世提供参考;大量北方人因中原战乱,逃往南方,孙吴开发 ...

啊,对的,我只说了蜀汉的评价。忘说曹魏和孙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EP2 发表于 2024-5-22 15:03
实录总归有写的

实录也是人写的,皇帝都能当街宰掉,还会在意一个不听招呼的史官的三族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5-22 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箭布雷器 发表于 2024-5-22 15:42
不提东吴,那赤壁是谁打的

不值一提就是玩个梗。东吴就是个还算出色的割据政权,放在五代十国东周列国时代之类的不会有如今的知名度。回到标题“三国之所以津津乐道“这事,跟东吴关系不大,换一个其他割据政权来应该也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都觉得是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才流传下来。
但是罗贯中写演义前就有各种杂剧讲三国或者说刘大耳那堆人的故事了。
杂剧戏曲说书自然是底层劳动人民听故事,可以看是收视率导向。
那为什么劳动人民那么喜欢听三国刘大耳的故事?

杂剧曲目说书当然不能作为历史传记进行研究。
但是你要讨论为什么故事能流传下来,那三国故事必定是有意义大家才爱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5-2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蜀汉不是三国浪漫的可以去看看唐末历史,全他妈是曹操,不带荀彧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箭布雷器 于 2024-5-22 16:25 编辑
bbk_6rz 发表于 2024-5-22 15:57
不值一提就是玩个梗。东吴就是个还算出色的割据政权,放在五代十国东周列国时代之类的不会有如今的知名度 ...
大哥,唐诗宋词里说东吴的可不少啊。特别是赤壁这事。
也就是明朝以后三国演义流行开,才挤占了东吴的流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rofengxin 发表于 2024-5-22 16:15
觉得蜀汉不是三国浪漫的可以去看看唐末历史,全他妈是曹操,不带荀彧的那种 ...

罗贯中:我也写了残唐演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荡寇将军张嶷 发表于 2024-5-22 14:19
三国演义的确对三国推广功不可没。这点还包括了毛宗岗父子的增补。
本身小说文字洗练、白描、角色自身的魅 ...

老三国片头那谱曲太经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saraba1st.com/2b/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9234&extra=&mobile=2

一个话术隔几年发个贴,是蜀粉团建的一种形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bbk_6rz 发表于 2024-5-22 15:57
不值一提就是玩个梗。东吴就是个还算出色的割据政权,放在五代十国东周列国时代之类的不会有如今的知名度 ...

也不能把孙吴否定得这么彻底。如果没有孙的背后捅刀,季汉最后没准就成了。这背后捅刀子的魄力和准度不是随便一割据势力能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各个景区的门票来看,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懂人性光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以为近代以前所有封建政权人物都道德水平不能和近代的人物比是常识。原来真有人辩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面清纯宁采臣 发表于 2024-5-22 14:24
通篇看了下,80多楼没人提到过大魏吴王。以后再有吴粉吹自己我就发这个贴。 ...

你是说那个八百步兵破十万曹魏铁骑的天纵英才紫髯帝星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蜀粉不怪被人喷,易中天还是太少了

—— 来自 Xiaomi 2203121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OVTVO 发表于 2024-5-22 12:18
为了欺骗人民群众,地主阶级一直极力鼓吹“王道”。他们说,“王道”是封建统治的“正道”,实行“王道”的 ...

这就是照本宣科,拿现代人的思维去套古代,单纯为了贬抑而生搬硬套
维护封建统治,以现在人的眼光看当然是腐朽的,但在同时期能玩得了封建制的都是先进文明了
什么样的生产力匹配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文化决定制度,物质决定基础。罔顾唯物主义辨证逻辑关系的同时还自诩客观公正,多少有点幽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卡鲁修特 发表于 2024-5-22 17:37
这就是照本宣科,拿现代人的思维去套古代,单纯为了贬抑而生搬硬套
维护封建统治,以现在人的眼光看当然 ...

这算是传统批评封建社会局限性吧。
也不只是演义。

我记得三言二拍还是啥有个老头种花爱花护花搞花园被恶霸看上了,最后天降正义百花成精惩罚了恶霸。

后面还要写一句封建社会劳动人民无处申冤只能通过寄托神佛的方式表达不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syndrome2032 发表于 2024-5-22 17:43
这算是传统批评封建社会局限性吧。
也不只是演义。

不考虑历史进程,跳出时代来评判一个时期内的个人的所作所为如何能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呢
就像你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如果单纯以个人的好恶主导锐评一下倒也无妨,无非也就图一乐。但把其当作对一个时期内的人物功过的历史评价或总结就未免贻笑大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淑芬是真的逆天,跟乌贼一样敢说一句不好就抱团扣分,怪不得人人喊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bearYou 发表于 2024-5-22 17:56
淑芬是真的逆天,跟乌贼一样敢说一句不好就抱团扣分,怪不得人人喊打。

蜀汉有粉有黑放在娱乐圈这些争议就是这个证券最大的流量,蜀汉在古时候就是自带流量人气特别高也是很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2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父斯大林 发表于 2024-5-22 13:30
为什么愧……因为明帝把对王导的排挤写书信里,还让王导看见了啊。别让王导看见不就是对应的“不愧”。

...

那这不是相当于承认了双方正式场面本来不该发生这种隐瞒的事吗,这起码表明他们装得和睦是常态。被撤下录尚书事性质上是失势没问题,问题是这和他俩表面关系咋样实在扯不上关系吧。至于你引别的例子,这也没法直接套在这两方上啊。
我这么说吧,你的所有材料要说明他们实际关系不好没问题,但根本没有涉及表面关系怎么样。相反王导自始至终身居要职,明帝驾崩还受遗诏辅佐新帝,这些材料不是证明不论是看大族势力还是事实所趋,两者即使同床异梦但面子上并无大的冲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8 16:21 , Processed in 0.324249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