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厨具战士

[欢乐] “若有破此禁忌者,必将毁于天之车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扯了三页都没人查下字典么
lathe: III 2c. A machine for ‘throwing’ and turning potteryware, the article being placed upon a revolving horizontal disc. (More explicitly potter's lathe.)
钧:2.制作陶器时所用的转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12 发表于 2024-1-24 21:54
是不是就和相濡以沫差不多,总说前一句,但其实庄子想表达的是下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 ...

总结的道理也许有偏差,但观察的现象是值得思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厨具战士 发表于 2024-1-25 09:03
sunless sea。
西方传说中蒙古地下世界的巨大海洋。一般是和西藏的地下世界agartha一起说的。
这个代称来 ...

从藏区到蒙古,
北裂境这是被虫族挖空了地下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LaZier 发表于 2024-1-25 14:00
................克系讲究的是不可知论,庄子讲究的是行知止足,这两者在某些点上确实是有些重合的[f:067 ...

对吧行知行足,那要是不知足呢哈哈哈.......感觉就克了起来了。想想还还他妈挺带劲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缪斯替 发表于 2024-1-24 21:26
看起来就是那种很常见的神秘主义观点吧,认为人的理性和智慧是有极限的,强求自己去理解过于奥妙的知识反而 ...

突然克苏鲁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 当学习/学理到达认识的边界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 否则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意思?扩展一下是期待后人的智慧?差不多得了 硬来必吃瘪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克拉苏 发表于 2024-1-26 00:16
怎么说 当学习/学理到达认识的边界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 否则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意思?扩展一下是期待后人的智 ...

..............然而老庄的想法里并不存在什么明确的边界啦。知止者,知道何时停止也。譬如吃饭,有的人胃口小,吃两口也就八分饱了;有的人胃口大,吃两桶也才饱了五分。那让后者一顿只吃两口,就是最合适他的饭量了吗?显然不是。吃饭嘛,七八分饱是最好的,吃到十足也就有些撑了,但有些人总要贪图飨宴,哪怕吃到十足也仍要想尽办法地往里咽,那便又相当有害了。故而曰行知止足。套用道德经的说法:上士哪怕面对一桌山珍海味,也知道吃得八分饱便该足矣;中士或许贪口,但塞到十分满足也就撑了;下士不然,只晓得吃,哪怕吃噎了吐,吐了又吃,也始终不知厌倦,终归得害了自己。话虽如此,大家都是吃东西。同样是八分饱,可每个人的饭量总归是不同的。故而曰行知止足。行者应知何时为止,方得满足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oudskate 于 2024-1-26 12:55 编辑

此为常世之善、亦常世之恶

此为天平之守護者,是抑止之輪

此即圣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这里的钧是因为“钧”是量词,表示重量,而国家的政务是关乎全民的大事,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钧”用来比喻国家政务,执政称为秉钧
因此天钧其实指的是当政者的意志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求知只能限于知道你所能知道的,当你知道的太多了,专政的铁拳就会狠狠的败了你吔!
这句话讲的是保密规定要牢记,密级不同别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zionius 发表于 2024-1-25 16:08
扯了三页都没人查下字典么
lathe: III 2c. A machine for ‘throwing’ and turning potteryware, the arti ...

巧了,钧的释义之一就是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如此这般,汉译英的时候洋人没误读,人家就是把天钧理解为天意的转轮,而人就是其上的胚土,能不能成器,除了自身天赋外还得配合天钧运转,若是做超出自己极限的尝试,就会be destroyed on the lathe of heaven,一下子就说通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止乎其所不能知 这句是化用了庄子的齐物论,“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依然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不劝学,还把学者行者辩者都贬低了一顿,意思是这些人都不足取,前文的“宇泰定者,发乎天光”说的很明白了,要做心境安泰的人,自然有光辉,而不是刻意去追求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9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cxn 发表于 2024-1-26 13:12
巧了,钧的释义之一就是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如此这般,汉译英的时候洋人没误读,人家就是把天钧理解为天 ...

这么看来天之车床反而非常精确,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9 0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差點看錯成天之聖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9 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堂铸造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cxn 发表于 2024-1-26 13:12
巧了,钧的释义之一就是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如此这般,汉译英的时候洋人没误读,人家就是把天钧理解为天 ...

感觉越来越fate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厨具战士 发表于 2024-1-24 21:36
我找了一下这句话常见的翻译:
学习的人是学了,他学不了的东西;实行的人实行了,他做不到的事情;辨别的 ...

这段直译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极限的,学习不但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也是一个辨别认识该不该学,是否保生全身合道的过程。如果辨别到某些知识是不合道的,就不应该去追求它,要停止在不该知道的知识的边界。这是消极的思想,认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有禁区,有些知识一旦被人掌握了会违背自然均平之理。

庄子另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在求知劝学上,这两句是一致的,都是消极的思想,知识有禁区,求知当有所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1-30 0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就是机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厨具战士 于 2024-1-30 16:56 编辑

还是你们有文化,这个帖子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受教了,感谢!
容我补充一点,这种“误解”并不只限于国内。即使是在英语世界,也有人将“lathe of heaven”理解为“天之车床”,并认为这是一种“误译”。
包括《lathe of heaven》原作小说的作者本人。
以下摘自wiki原作小说词条,GPT3.5翻译
《庄子》中的其他题辞也出现在小说中。勒·格温选择这个标题是因为她喜欢这句引语。然而,这句引语似乎是对庄子的中文文本的错误翻译。在2000年DVD版1980年改编的采访中,勒·格温澄清了这个问题:

“...显然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翻译,我当时并不知道。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车床。约瑟夫·尼德姆给我写信说‘这是一个美丽的翻译,但是是错误的。’”

她发表了她对《道德经》的诠释,《道德经》是道家传统的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在这本书的结尾附注中,她解释了这个选择:
某些《道德经》的版本语言晦涩难懂,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范围。(詹姆斯·雷吉的版本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在雷吉的译本中找到了我的一本书《天梦机》的标题。多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学者约瑟夫·尼德姆以最和善、最无怨恨的方式写信告诉我,雷吉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失误;当庄子写作时,车床还没有发明。)

翻译版的标题有所不同。德语和第一版葡萄牙语的标题《Die Geißel des Himmels》和《O flagelo dos céus》字面上意为“天堂的鞭笞[或鞭子]”。法语、瑞典语和第二版葡萄牙语的标题《L'autre côté du rêve》、《På andra sidan drömmen》和《Do outro lado do sonho》则翻译为“梦的另一边”。

可见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古老、晦涩的翻译,别说中国人,老外一般人也搞不明白,但也确实具有古意与美感。
就是这些,感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1-3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你的极限了就该停了,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妄图去追溯什么叼毛根源,赶鸭子上架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下何人 于 2024-1-30 18:21 编辑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2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咋感觉单凭这句意思可以是,老师:“学东西学相关的就完了,别整天举一反三瞎琢磨些不着边的东西还跑来问我,(我又不是啥都知道答不出我不要面子的吗?)如若再犯,老天会收拾你!(吃我手中戒尺打手板板啊╰(‵□′)╯)”

—— 来自 HUAWEI OXF-AN1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3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怪叔叔木易 发表于 2024-1-25 08:54
天之压路机
天之塔吊

天之盾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6 20:35 , Processed in 0.172463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