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TFSHZJV

[社会] 影视作品上海话鉴别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9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老的大二 发表于 2024-1-9 14:08
上海话是上海话,本地话是本地话,一句阿拉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也一直有这个疑惑,祖孙三代都在松江青浦的人说的话不算上海话,要叫本地话;往上一溯绍兴宁波的人说的反而是上海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5:25
用普通话是大趋势啊,各地方言都在衰亡,顶多带点口音,怎么轮到上海就变成本地人被排挤了

老年人老了跟 ...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如果你在自己家乡城市每天遇到的人里面,老乡占比不到1成,而且除了父母亲戚以外,只有郊区的老头老太还在说家乡话,然后有人说你家乡排外,你是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很诧异?

可能也就长年身处异乡、很久不回老家的新疆维族人能感同身受了,也听他们说过类似的抱怨,说他们维族人排外,排外个屁。

上海滑稽戏、沪剧、公交地铁报站,是不是要把所有本地化都来一遍才不算排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Lastsurpriser 发表于 2024-1-9 15:36
我也一直有这个疑惑,祖孙三代都在松江青浦的人说的话不算上海话,要叫本地话;往上一溯绍兴宁波的人说的 ...

这其实很好理解啊,文化上是区分上海和上海市两个概念的,松江青浦只能算上海市不算上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儿的本质就是浙江失地盲流后代认为江苏失地盲流后代的上海话不正宗,然后他们双方一致认为行政区域内本地农民后代说的不是上海话。
一个移民城市吵个鸡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郊区人民当然认同啊,他们都说你们上海人,去上海玩的
郊区以及本地人很peace的,只认自己是村和县一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Lastsurpriser 发表于 2024-1-9 15:36
我也一直有这个疑惑,祖孙三代都在松江青浦的人说的话不算上海话,要叫本地话;往上一溯绍兴宁波的人说的 ...

北上移民到市区的那批宁波人,舟山人,刻板印象里的“阿拉”,就是宁波话。上海话可以说是吴语缝合怪。
本地人是祖祖辈辈一直住郊区的,两码子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角度来说,上海狭义本质是指原松江府下的一个小区域,后面不断发展才吞了原属于江苏的松江等地,所以上海话精确来说就是指市中心那块的人说的话,但是你原来一个村庄怎么可能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方言,那必然是糅杂了各地来沪人员的方言以及本地土话的集合体

—— 来自 Xiaomi Redmi K30 Pro,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5:31
我倒是想知道全国哪个学校会用方言教学生,除了早些年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不得已用一些口音特别重的老教师 ...

那我告诉你,我们小时候学校严禁说上海话,但是真有拿方言(盐城话)教学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哦,别解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1-9 15:37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如果你在自己家乡城市每天遇到的人里面,老乡占比不到1成,而且除了父母亲戚以外, ...

公交地铁报站我觉得问题不大,行驶到哪里,就用什么方言报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5:32
当时给我们讲了个笑话我记忆犹新“每个正宗上海人都应该有一个宁波外婆”

我给我上海朋友讲他们说这不是 ...

只能说大部分是真的,因为宁波裔迁入上海的一批相对条件比较好,看不起最穷的苏北人……

然后就有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了哈,亲身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sandro 发表于 2024-1-9 14:17
上海话怎么可能认市区的正宗啊

郊区的甚至不觉得自己是上海,那上海话当然是市区的正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jamboo 发表于 2024-1-9 15:49
只能说大部分是真的,因为宁波裔迁入上海的一批相对条件比较好,看不起最穷的苏北人……

然后就有了莫名 ...

当时我们那个弄堂基本都苏北过来的,还看不起苏北人呢,太正常了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4:03
我是正经听华东师范大学的某个教授跟我们闲聊讲过目前的上海话偏宁波那边多点,正宗本地上海话(比 ...

就是下面也有人提到老中新三代口音,非市区本来就不算啊。三代也是移民组成变迁造成的。越新语调越简单。也有点像宁波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早乙女元气 于 2024-1-9 16:06 编辑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认知中的上海只包括:上海县城老城厢(南市)+宝山县南部(闸北)+公共租界+实际上比较独立的“日租界”+法租界,一圈郊区划给上海市都要解放后了,在1958年前出生的人会把这种思维传下来
所以祖孙三代是伪命题啊,祖或父祖两辈真不是“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Lyurii 发表于 2024-1-9 14:32
举例分析,铜dong锭di 草cao票piao;白ba勺zou 调diao羹gang 哪个是正宗发音

宁波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yurii 发表于 2024-1-9 14:32
举例分析,铜dong锭di 草cao票piao;白ba勺zou 调diao羹gang 哪个是正宗发音

铜钿…白灼…吧?

—— 来自 HUAWEI HMA-TL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1-9 15:37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如果你在自己家乡城市每天遇到的人里面,老乡占比不到1成,而且除了父母亲戚以外, ...

哈哈,以前对一个上海人最大的恭维是“你完全不像一个上海人嘛”

“连口音都听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来说,就是“现代的上海”和“历史上的华亭”共存了之后,有人在舆论场上学会了在这“两个上海”里各取所需的横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5:31
我倒是想知道全国哪个学校会用方言教学生,除了早些年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不得已用一些口音特别重的老教师 ...

既然上海朋友不少,可以问问几个80后的,让他们回忆一下,
有没有经历过进入校门后就不准说上海话,甚至鼓励打小报告,而且电视台本地话节目突然全部嗝屁的时段

也可以翻翻泥潭里粤语区对这种类似行为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jamboo 发表于 2024-1-9 15:56
哈哈,以前对一个上海人最大的恭维是“你完全不像一个上海人嘛”

“连口音都听不出来” ...

这是北京人觉得对上海人的恭维,背地里上海人都是破口大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有个疑问,楼主的视频是22年4月的,但在4分02s也有在说《繁花》,所以这边说的是原作小说咯?这玩意居然这么有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楼上老几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楼里这位可是活跃在22年防疫楼的黑沪急先锋,泥潭沪人买办原罪论的缔造者之一,买办帽子批发大王,各位可别汴京上头又给卞进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BILLLLIB 发表于 2024-1-9 16:00
其实我有个疑问,楼主的视频是22年4月的,但在4分02s也有在说《繁花》,所以这边说的是原作小说咯? ...

这玩意甚至获得了矛盾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3123 发表于 2024-1-9 15:57
既然上海朋友不少,可以问问几个80后的,让他们回忆一下,
有没有经历过进入校门后就不准说上海话,甚至 ...

“推普员”啦~

魔都本质上还是个包容的移民城市,无论黑或者不黑,总摆在这里。

不制造矛盾哪里来的流量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jamboo 发表于 2024-1-9 15:56
哈哈,以前对一个上海人最大的恭维是“你完全不像一个上海人嘛”

“连口音都听不出来” ...

上海人在上海算少数派了,跟特务似的,每次被挖掘出来一个,能被调侃半天,“卧槽怎么以前没发现你小子竟然是本地人?”

然后一系列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都往你头上套了,不过现在的刻板印象里,有一条是“土豪”,感觉上海人都是家里n套房的地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柔福帝姬 于 2024-1-9 16:23 编辑
fallenevil 发表于 2024-1-9 15:43
从历史角度来说,上海狭义本质是指原松江府下的一个小区域,后面不断发展才吞了原属于江苏的松江等地,所以 ...

上海是元朝设县的,所谓上海话实质就是这个老上海县地区的人说的话,说土生土长上海人不被算在上海话里也不对,这个老上海县附近区域的土生土长上海人肯定参与了目前上海话的诞生和发展各阶段各过程。
至于本地话使用者,他们以前都不是上海县的,在县域观念里,本来也不是上海人,自然说的不是上海话,也不在乎上海话包括谁不包括谁等等等等。
地级市(上海市本质是地级市级别)在文化和认同上能否压倒县级市,各地的情况都有不同,所谓江苏散装到县,就是很多强县不那么认同所属地级市,不愿意被地级市“同化”的表现。
上海还有其特殊性,上海以前在地级市这一级是属于松江府的,可以看到目前上海方言划分里,各种郊区话大部分属于松江方言,这就是以前的府城影响。但你到了今天告诉一个浦东人你说的是松江话,他肯定也会觉得怪怪的。上海市中心转到老上海县之后,也不乐见松江影响力,所以松江话只能变成本地话,还要往里掺沙子,把什么崇明、嘉定、青浦也都塞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1-9 15:37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如果你在自己家乡城市每天遇到的人里面,老乡占比不到1成,而且除了父母亲戚以外, ...

我最近坐了一次上海郊区开到苏州下面某县的公交,方言报站全程都是上海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1-9 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3123 发表于 2024-1-9 15:57
既然上海朋友不少,可以问问几个80后的,让他们回忆一下,
有没有经历过进入校门后就不准说上海话,甚至 ...

电视台的基本都没了,电台里还是有的,比如《滑稽王小毛》,每天早上边听边吃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3123 发表于 2024-1-9 15:57
既然上海朋友不少,可以问问几个80后的,让他们回忆一下,
有没有经历过进入校门后就不准说上海话,甚至 ...

这个印象太深刻了,小学时老师同学都说上海话,忽然有一天,学校宣布在学校里只能说普通话,还要求同学间互相监督,结果只用了半天大家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个新政也没在我们这个年级持续下去。但在低年级里却贯彻了下去,这之后和低年级说话都得切换成普通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猫猫猫猫 发表于 2024-1-9 16:29
电视台的基本都没了,电台里还是有的,比如《滑稽王小毛》,每天早上边听边吃饭 ...

有的,周一到五有《嘎珊瑚》,周日新闻坊有沪语节目闲话上海,不过王汝刚老师好久没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SMG里能讲一口听得下去的上海话的主持人,已经没几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achilleus 发表于 2024-1-9 16:30
这个印象太深刻了,小学时老师同学都说上海话,忽然有一天,学校宣布在学校里只能说普通话,还要求同学间 ...

没有学校会鼓励方言教学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4:03
我是正经听华东师范大学的某个教授跟我们闲聊讲过目前的上海话偏宁波那边多点,正宗本地上海话(比 ...

大学时隔壁宿舍有个崇明本地人,他跟家里人打电话说崇明话,我们听都听不懂,还有两个南汇人一说南汇本地化我们也听不懂反过来市区人说上海话,他们听得懂七七八八但也不会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ustcc88 发表于 2024-1-9 14:03
孽债的片头和片尾曲都印象挺深的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再氪一单 发表于 2024-1-9 16:54
大学时隔壁宿舍有个崇明本地人,他跟家里人打电话说崇明话,我们听都听不懂,还有两个南汇人一说南汇本地 ...

现在知道普及普通话的意义了吧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mboo 发表于 2024-1-9 16:37
SMG里能讲一口听得下去的上海话的主持人,已经没几个了。

被**一波搞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再氪一单 发表于 2024-1-9 16:54
大学时隔壁宿舍有个崇明本地人,他跟家里人打电话说崇明话,我们听都听不懂,还有两个南汇人一说南汇本地 ...

我又想起了之前帮南汇和嘉定同学互相翻译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ninini212 发表于 2024-1-9 15:05
文化基底是包容的话为啥连本地话都要排出去呢?意思是万国皆可包容本地不能包容?

而且新移民新上海人被 ...

因为博物馆不容易拿来吹

你要说本地人捐的文物建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一样是本地大户捐出来盖成的,有人在乎么?

至于一个城市不同地方口音不一样,一样不是上海独有。与其争正统不如研究一下各个口音分布和严格变化更有意思,起码能摸清城市发展脉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1-9 1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7 16:14 , Processed in 0.116121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