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RedSpecial

[讨论] 什么是动画性?【献给二台的情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动画区别于电影电视剧的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动画的画面里出现任何东西都是合理的 这里是二次元 出现任何东西观众都能接受 当然这里是抛开剧情来说
但电影电视剧不同 如果你的世界观不能自圆其说 如果你的预算太低cg太烂 很多东西看起来是很违和的 观众是没办法一下子沉浸进去的
所以所谓动画性其实就是想象力 一切都取决于创作者的想象力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凉川 发表于 2023-5-29 18:21
答案是极其丰富的色彩,电影画面里只能有三个主要色彩,动画就不一样。

动画片就不遵循美学了?而且电影只有三个主要色彩是什么古早谣言,就算是三个那也应该是三个主要色系,不然哪来的层次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性就是作豚向文学理论发起的挑战,宅宅们在被文艺批评拿走的后剩下的残羹剩饭中捡起相对有价值与看上去能有价值的再拼凑起来,就成了动画性。所以动画性和游戏性一样都只用于表现其表象上的差异,而无法通过理论剥离其文学性的内核,任何文艺作品的核心都是文学性,也只能是文学性。那些所谓由“动画性”所主导的动画用文艺批评的视角便难掩盖内核的干瘪,也就不言自明的与文艺作品区分开了。

—— 来自 Xiaomi 22081212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见到这么个词儿

但可以立即望文生义

于是,我想到了黑白老迪士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FLSNZYN 发表于 2023-5-29 08:19
学术界说的动画性就是拉马尔那套理论,《动画机器》刚出翻译自己读也知道了
台长视频没看,看lz描述感觉就 ...

什么?动画机器出翻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2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别于真人电影的地方在于,可以做出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展现超现实场景的成本比较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2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奇特夸张的演出手法
sex也很重要啊,难道孤独摇滚比边缘行者还要sex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概念生造且错误。

游戏的外延包含所有的游戏,不管是跳橡皮筋、俄罗斯方块,还是PRG,而通过“游戏性”这一概念进行剥离后还能剩下最基本的游戏。
动画的外延也包含所有动画(重点!),如果类比性地通过“动画性”这一概念进行剥离,就会出问题。

问题有二;
第一:丧失画面。动画本身是一种可见的载体,比如游戏性显然是排除指排除画面的,但动画本身就是一种画面,这是不可剥离的。比如相同的内容画一个人,可以使用不同动画表现形式,所以显然,无论橡皮管动画、轨道系、web系、全动画系,它们都不是动画的核心概念或者说属性。这个说法有点绕。就是说,动画这一概念并不包含各种画风。但剥离画风,也就是剥离载体,这是不可能进行的。

第二:叙事性。如果动画也要排除叙事,即便不考虑上面提的第一点问题,即可使用任意画风。那么就会剩下一些可动的画面,也就是纯粹的表现形式。这看上去挺纯粹,但这有意义吗?动画的起源在壁画,它天生就是就有叙事性和功能性的。以文学作为类比,难道所谓文学性能剥离叙事性?剥离叙事性的文学还能叫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Nanachi 发表于 2023-5-29 00:01
游戏区的游戏性应该就等于动漫区的动画性

游戏的核心是互动交互的玩法,画面只配当游戏性垫脚石;

你在说笑,游戏区的游戏性难道不是指马赛克“满屏游戏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者杀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Sliurus 发表于 2023-5-28 21:49
动画性,anime sex,说白了就是卖肉
建议去游戏区问下什么叫游戏性 ...

但是这样理解的话还是要去漫区啊,小○游专楼在漫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29 21:30
这个概念生造且错误。

游戏的外延包含所有的游戏,不管是跳橡皮筋、俄罗斯方块,还是PRG,而通过“游戏性 ...

你的论述也有两个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文学性确实是可以剥离叙事的。除非你把抒情、描写、论证都算作一种广义上的叙事。同理你把文字剥离叙事环境后文学性依然生效,这点和“动画性”是对等的,至于它的意义自然是需要论证的话题。
其次就在于拿“外延”反证基本概念这个思路的局限以及你的论证方式有问题。游戏性能剥离画面是因为它的载体不是画面,仅是Video Game有这个限制,而外延到所有Game的载体是任何一种工具,那么我们讨论游戏性的时候剥离电子设备讨论去反证Video Game真的还具有意义吗。同理,文学性的载体甚至不是文字,外延可以是语言、镜头和肢体,那么剥离掉文字之后是不是文学性残废了一大半?外延反证的局限就在于此
动画的载体是画面与上述二者等同,画风与文风、代码、表现形式一样是可替换的必然存在的一种形式,不等于它就是核心概念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d468200 于 2023-5-30 13:31 编辑
子夜微雪 发表于 2023-5-30 10:54
你的论述也有两个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文学性确实是可以剥离叙事的。除非你把抒情、描写、论证都算作一种 ...

关于你的的质疑;

第一:关于文学性是否可以剥离叙事,这个叙事当然是指的广义叙事,并非是指是否讲了一个故事。
这里引申一个比较远的东西,我国立国之时曾有一场大辩论,争论的一个点在于艺术是客观还是主观的,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你找到的主要的更多的观点都不是“艺术是客观的”。而在主观以及两者混合观点上,都是认为,人为塑造的“意象”才是审美的核心。从此可证,文学性是难以剥离叙事的。

关于这点,我国传统美学早有定论,我认为根本没有任何争论的必要,另外这个问题跟游戏性其实无关。


第二:“同理你把文字剥离叙事环境后文学性依然生效”
我没有说过文字剥离叙事环境后文学性依然生效。

第三:“那么我们讨论游戏性的时候剥离电子设备讨论去反证Video Game真的还具有意义吗”
我强调一次,任何载体都是不可完全剥离的。因为载体虽然不一定是核心属性(要素、先天范畴、概念,不管你喜欢怎么称呼),但也是表现形式,脱离表现形式后变成了纯抽象的事物,我想这不在讨论范围内。
因此你说的“游戏性能剥离画面是因为它的载体不是画面”实际是欠妥的。另外,我也没有任何在讨论游戏性的时候要剥离电子设备的想法。
我认为有必要厘清一点,所谓通过游戏性这个概念剥离画面,是指尽可能不考虑画面。这一点虽是妥协后的产物,毕竟是基本形式,且基本形式并不严重影响游戏体验。所以游戏性可以进行有限的剥离。

但动画性完全不同,画面就是动画的核心属性(要素、先天范畴、概念,随你怎么说),就像画面是传统绘画的核心属性一样。通过什么样的技法区表现内容,绝对严重影响对象的观看体验。

虽然不想再说了,但我认为有必要针对你说的“文学性的载体甚至不是文字”再说一次。
文学的载体当然是文字,不是什么语言、镜头、肢体,但我不想再进行进一步阐述了。

这都不是重点,我纯粹只是拿文学来举例。重点是想对动画进行独立于其他真人影视作品的想法就是扯淡。认为夸张变形就是最有动画味的,认为最动画的就是最夸张变形的,这一点是没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3:25
关于你的的质疑;

第一:关于文学性是否可以剥离叙事,这个叙事当然是指的广义叙事,并非是指是否讲了一 ...

事实上文字限制了文学的发展,文学是被迫采用文字作为载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夜微雪 于 2023-5-30 13:40 编辑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3:25
关于你的的质疑;

第一:关于文学性是否可以剥离叙事,这个叙事当然是指的广义叙事,并非是指是否讲了一 ...

存在广义叙事≠叙事性≠故事性≠文学、动画脱离不了叙事
你脱离不了广义叙事的唯一原因就是你把叙事的定义范围拓得无比之广,任何具备表达能力的作品都脱离不了
文学脱离叙事环境后文学性依然存在
文学性的载体可以且显然可以是语言
这是用来驳论你观点中关于文学性的谬误的
你用于旁敲侧击的论据一旦立不住,你论述的“动画性不在于夸张的画面表现”就无根浮萍——毕竟你本身没有其他正面驳论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面子的懒虫 于 2023-5-30 15:04 编辑

媚宅的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d468200 于 2023-5-30 15:08 编辑
子夜微雪 发表于 2023-5-30 13:36
存在广义叙事≠叙事性≠故事性≠文学、动画脱离不了叙事
你脱离不了广义叙事的唯一原因就是你把叙事的定 ...

如果你要证明文学性的载体可以且显然可以是语言,那么你需要给出理论支持吧。
当然,为了证明文学性的载体不是语言,我也需要给出。

文学性光从字面去理解,至少还有一个“文”字。而且你要注意的是,文字的出现晚于语言,一个没有文字的部落,也可以使用语言进行讲故事。但那是文学性吗?请你注意,文学性不同于意象,是专门针对某一类载体而言的意象,但不等同于意象。

你可以说意象的的载体是语言,但不能说文学性的载体是语言。
你如果坚持认为文学性的的载体可以是语言,我建议你给出一个理由。关于文学脱离叙事的情况,你也可以进一步阐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anime sOx,是X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5:06
如果你要证明文学性的载体可以且显然可以是语言,那么你需要给出理论支持吧。
当然,为了证明文学性的载体 ...

你这个望文生义的定义法还真是活久见啊
用一个很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解释方法,把一段文字用语言朗读出来,是否会令这段文字的文学性失色?如果会,那你的文学性到底是立足于字上还是纸上的?还是说看不到那些字长啥样,文学性就不存在了?
其次,文字,或者说叫“文本语言”,说穿了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与工具,创造之初就是服务于语言传达的,怎地反过来不承认话语的作用了呢,难道说一个故事一段文字,能写不能讲,就意味着它具有最出色最纯粹的文学性?
这一切“剥离法”,正是你对于动画性的剥离思维出现的误区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d468200 于 2023-5-30 15:41 编辑
子夜微雪 发表于 2023-5-30 15:19
你这个望文生义的定义法还真是活久见啊
用一个很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解释方法,把一段文字用语言朗 ...

你恐怕没有理解文学性不同于意象是什么意思。
你使用语言来朗读一段文字,可能不会让人觉得失色,但这个“不失”不是指不失“文学性”的色,是指的不失“意象”的色。同样的,如果我以舞蹈、绘画、音乐来表述一段文字,可能也不会让人觉得失色,但这个不失色,不是指不失文学性的色,是指的不失意象的色。

另外,我也不需要用文学来证明”动画性不在于夸张的画面表现“。
因为人类历史上前期出现的动画,无一例外,全是没有任何夸张的仿真人真事的作品,只是后来发展了才出现的夸张出现,如果你要说动画性就是夸张,那你先把那些作品开除动画籍吧。

另外,我很好奇,你所谓的文学脱离叙事环境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5:40
你恐怕没有理解文学性不同于意象是什么意思。
你使用语言来朗读一段文字,可能不会让人觉得失色,但这个“ ...

在你主张动画不能脱离叙事性之后,竟然还能主张文学性可以脱离意象,你真心没感到自己的观点割裂之处吗
同样割裂之处也存在于,平述话语的文字和完全拟真的动画,都是在探索动画性的道路中,没什么特殊性质的存在,你认可前者没有文学性,却不考虑后者是否也是没有动画性的存在吗?总该统一一下吧
更明显的一处问题,你仍然没有指出,“把文本语言替换成口头语言是否会令文学性失色”,这个核心论点你没有任何论证之前整个论述框架都是空的。
脱离叙事环境,最简单的就是截断前后语境和叙事前提之后的文字是否具有文学性——它显然除却陈述以外,仍然可以具备描写、抒情、修辞、结构作用等等等等,叙事陈述或者说传递信息是文本语言的作用但从来不是唯一作用,这也是剥离法所欠缺的。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夜微雪 发表于 2023-5-30 16:13
在你主张动画不能脱离叙事性之后,竟然还能主张文学性可以脱离意象,你真心没感到自己的观点割裂之处吗
...

服了,你能不能稍微严谨一点,什么叫文学性脱离意象,我什么时候这么说过,能不能不要一再给我塞我没有说过的话。文学性是意象进行表现后再提炼的意象,同样的意象为什么可以既是文学性,也是音乐性?你先把这个基础的美学逻辑搞清楚再说。
关于本文替换成语言,会不会失色,我上面已经回答你了,请你再看一遍。
截断前后语境就是脱离叙事环境了?
这等于是在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不要以为你单独拿几个词几段话来看觉得很美就认为是脱离了叙事的文学。你以为你看到的很美,所以你觉得它本身就是美的?在我国禅宗影响下的传统美学是根本不支持这种看法的,包括康德美学也不支持单独脱离人的美。在你产生意识的瞬间,你的先天知识和后天经验就产生了这种混合物,不准确的来说就是知识,这种混合物影响你的一切价值判断,你凭什么说你描写的是脱离叙事环境的文学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6:49
服了,你能不能稍微严谨一点,什么叫文学性脱离意象,我什么时候这么说过,能不能不要一再给我塞我没有说 ...

你强调了“文学性不同于意象”,“意象不失色不等于文学性不失色”,那文学性到底包不包含在意象之中你自己理得清吗所以我先前明明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同一段文字换成话语表述到底还存不存在文学性,如果不存在那丢到哪里去了,纸上还是字形上,如果存在那语言是否可以是文学性的载体呢——这个问题你上文是只字未答呀,不会以为复读一下就当过去了吧
奇怪,我脱离的是叙事环境,什么时候变成脱离主观审美了,你差的是美学逻辑还是基础逻辑呀?抛开叙事性不谈,动画、文学、绘画等一切艺术载体脱离不了审美环境这是必然的,如果你的“叙事性”定义能扩大到整个美学含义,那还真是令我闻风丧胆,也不知道依的是何理论。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既然同时认为“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那截取画面同样也存在,且如你所说更为纯粹,大家的先天知识后天经验有且仅有用来审美于画面表现力,截取文字你能认同其美与意义,截取画面你应该也能呀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宅宅都过上动画性生活,完善动画性知识刻不容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夜守望者 发表于 2023-05-29 23:45:08
你在说笑,游戏区的游戏性难道不是指马赛克“满屏游戏性”
话语权战争的一种把戏而已
当代电子游戏作为一种高度复合的工业产品,画面音乐演出剧情角色平台优化甚至程序都是评价的一环,后来被游戏婆罗门解构到只剩玩法才能衡量游戏质量,最后得出的话术就是:
“玩游戏关心什么画面啊,图画面不会去看电影吗”
“玩游戏关心什么剧情啊,图剧情不会去看小说吗”
“玩游戏关心什么音乐啊,图音乐不会去听专辑吗”
俄罗斯方块游戏性是高,游戏区的大伙是不是天天盼着出续作呢?为什么说这是话术,因为:
《王国之泪在switch上的游戏性被四千年前中国人用木头做成的围棋完爆》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台放个屁也要津津有味嚼半天,好爱啊,鉴定本楼是献给二台的情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性,就是抛开画面不谈,玩起来是神作,比如掌机的塞尔达

动画性,就是抛开画面不谈,看起来是神作,比如画面崩坏的素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忍者杀手一定有很高的动画性比如南希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5:06
如果你要证明文学性的载体可以且显然可以是语言,那么你需要给出理论支持吧。
当然,为了证明文学性的载体 ...

前岛蜜.《汉字御废止之义》、言文一致运动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如果⽤⼀句话为故事盖棺定论,可以说故事就是声⾳的仓库。正
是由于这⼀点,⼩说家的作品才要求⼤声朗读出来,它不像⼤部分散
⽂作品那样要吸引眼球,它要吸引的是⽿朵;在这⼀点上它的确跟演
说有众多相通之处。它并不提供韵律和节奏。对于韵律和节奏,虽看
似有些奇怪,事实上只要有眼球就⾜够了;眼球因为有⻓于转化的⼼
智做后盾,轻易就能抓住⼀个具有美学价值的段落或对话的⾳调,成
为我们的赏⼼乐事——没错,它甚⾄能够将其浓缩,使我们⽐听⼈诵
读更快地将其融会贯通,正如有⼈看乐谱的速度要快过⽤钢琴将其⼀
⼀敲打出来。可是眼睛却⽆法同样快地抓住⼀种语⽓。


理论支持多的是嘛,多读书少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0 1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喷了,这改的什么逼标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比起动画性大伙还是更关心性动画,或者动画里的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DRI 于 2023-5-31 11:50 编辑

何为动画性?

动画性——Anime S⚪X,是二次元伟大先知,中二电波台的神,十万三的缔造者,和解和解超人高中生的电饭锅播音姬,动画区最后的不能被AI重现的破锣嗓子ganeid在2023年5月28日在新番大爆炸(中)评论《无神世界》时模仿游戏性创造出来的一个词语。

(是的,这个词全中文互联网都没有相关的词条,是首创)

那么,在研究何为动画性之前,我们先了解下这个模仿的对象——何为游戏性

游戏性,在中文互联网上的说法是众说纷纭,而中文wiki上对其的定义更是只有费拉不堪的一句话。
但是,把同一词条的语言改为日语之后,瞬间天地宽。
通过对日文词条的简单中文机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游戏性的定义虽然很模糊,但是其本质还是导向了可玩性,而衡量可玩性的指标中,包含有那么一些个词条:
满意度:玩家主观的概念,重点是对于游戏能给自己带来多少乐趣。
学习:这个游戏是否有不错的上手曲线,让玩家玩到最后都有一个流畅的掌握新东西的体验。
效率:玩家是否能够保持玩家娱乐和娱乐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量。
沉浸感:就是玩家能否将自己放在享受虚拟世界的能力。
Motivation:玩家是否能从头到尾保证足够的积极性。
情绪:玩家是否能够根据游戏的推进感受到开发者想给其传递的感情。
社会性:针对多人游戏的一个术语,我们这里不进行赘述。

从上可得,游戏性的基本概念就是,玩家作为一个参与者,TA是否能够享受在游戏里的过程,是否因为游戏得到了充分的娱乐,游戏有没有太难让其过早弃坑,会不会因为坐牢而导致过于疲劳,是否能够体会到游戏世界的情绪。

So,游戏性的本质就是——你是否在游戏里,通过游戏这个载体,得到了玩游戏才能体会到的快乐/愉悦/刺激。

那么,我们再来反观动画性是什么。

是低成本么?
NO!
确实有高成本的电锯人和甲铁城这类屑作,也有兽娘1悠哉日常大王这样的低成本神作。
但是同样也有EVA高达SEED孤独摇滚赛博朋克攻壳机动队这样的高成本神作,而烂大街的手机侠超人高中生这样的低成本厕纸也是数不胜数。
成本,不是衡量动画性的要素。

那是马赛克么?
NO!
从出现动画这个载体到现在,从来就没有以像素/马赛克为主的动画,因此马赛克根本不存在于动画性。
是灵魂演出,是天才的剧情,是声优撕心裂肺的出演么?
YES!but not all of it!
电视电影同样可以有灵魂演出和演员撕心裂肺的出演。
小说也一样有天才的剧情。
这些都不是动画性唯一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定义动画性。

首先,在定义动画性之前,我们先切割3D动画。

3D动画那都是什么玩意儿!千篇一律的模型,毫无张力的表演,丝毫不具备想象空间的形体,被牛顿定律和俗世物理规律限制的画面,这玩意儿都能叫动画那布袋戏和银魂真人版也能叫动画!

切割!

所以今天讨论的动画都是2D动画,不接受反驳。

我们来看看阐释动画性的几个要素

崩坏:崩坏可以有多种含义,故事的崩坏,战力的崩坏,物品的崩坏,而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画面的崩坏,或者说是对现实的一种乖离,一种抽象。
画画这个行为从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工具时就开始出现了,当时人们的画可谓是一点都不真实,一个椭圆上画两个翘翘就是牛,一个椭圆上有一根长管那就是象,一个站着的椭圆上有四条火柴那就是人。绘画打一开始就是抽象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技术开始进步,人类对世界的刻画日进成熟,所以绘画开始往写实的方向走,堪称人肉照相机,油画上滴了一滴白色颜料那都是珍珠耳环,此时的人类确实在让绘画去反馈现实。
但是好景不长,照相技术的出现让这种写实入微的技术不再是门槛,也不再是潮流,因为没有比照相机照出来的东西更能反应现实了。所以现代艺术重新走回了崩坏的道路,印象画派,抽象画派,现代艺术派,无不在用最简单夸张的线条进行表达。
跟绘画同源同宗的动画也一样,是一种对现实的崩坏,对现实的乖离。无论是摇摇天国,还是卷心菜,甚至是狮身人面妹非妹,那都是动画才能出现的东西。在现实里,或者在电影里,你能接受比头大的大奈⚪么?你能接受一双占了半张脸的卡姿兰大眼睛么?你能接受一个长得像萝莉听着像萝莉实际上大概也是萝莉的人对你说出那些大人间肮脏不堪的隐晦之语么?
NO!你只会觉得恶心!下作!恐怖!
但是在动画里那就是性感!那就是可爱!那就是一种XP
因为动画就是崩坏的,就是乖离于现实的,所以你可以接受,因为它就应该存在于动画里。
所以动画性就是崩坏!


原点:动画是什么,是通过画面对故事进行连续的叙述。古代的壁画上原始人挑战猛兽的过程,那是动画。敦煌莫高窟上的飞天,那是动画。绘本插图,那是动画。8090后小时候看的小人连环画,那是动画。动态漫画,那也是动画。
通过连续的画面去讲述故事,这就是动画的原点。
那你可能会说,电影电视剧也有连续的画面,话剧有更连贯的表演,那也是动画?
当然不是!这就要回到开头所说的yes but not all of it 里的演出上。
是演出,是分镜,是电影电视所做不到的夸张画面,构成了动画性的原点。
你想下那些动画史上那些世界名画,什么白学名场景,什么JOJO对决图,什么巨大的绫波丽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什么猫和老鼠的各种场景,什么扳机社的超强废燃战斗画面,那都是你通过人物场景的配置,摄像机的调度就能表现得出来的么?
NO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通过特效也想尝试表现出在动画里才能表现的各种名场景,包括霓虹的各种漫改动画真人版,包括迪⚪尼那些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白雪公主真人版。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那都不过是对动画的拙劣模仿!正式这些模仿的拙劣体现出了动画的不可超越不可替代性!
就好像你在手机上搓玻璃板,你就是把玻璃板搓出花来,你就是在玻璃板里搓出一个开放世界来,那也没办法搓出一个有游戏性的游戏一样。手游本身也是一种对游戏的拙劣模仿!
原点,那就是人类最基础的,最纯粹的,最原始的对于想象的表达,而这个表达,就是动画的原点,也就是动画性。


神迹:我们都在叙述神,什么真正的神,什么漫画之神,什么绘画之神,什么诗歌之神,什么纪实文学之神,什么科幻文学之神。你大概看到这个关键词脑子里都能浮现出一些人物,甚至拿去关键词搜索,都能搜出一些相对公认的人物。但是你说到动画之神,那大概是100个人里有1000个答案,就算中山龙哥哥那都可能是答案。而你拿去搜索关键词,那更是众说纷纭。
因为什么?因为动画就没有神,动画本身就是神迹!
神迹是什么,就是一种将本来只存在于描述中,只存在于人们想象里的内容化为肉眼可见的,连续可动的,让人沉浸下去仿佛真实存在的场景。
那些什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你可以在动画里看到。那些什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落霞孤鹜长天一色,你可以在动画里看到。那些什么违反了物理学原理的超级巨构,你可以在动画里看到。
无论是原创,漫改,小说改,厕纸改,游戏改。优秀的动画总在给你创造一个神迹,一个将一个人或者千万人想象中的东西变成可以看到的现实的神迹!
三体动画为什么是屑。因为他是3D,因为他没有还原原作小说创造的神一般的奇迹,因为他没有投入,因为他没有想象。所以他根本没有动画性!
动画性,就是神迹!


未定:动画是未定的。无论是长篇连载动画还是一下子播完的剧场版。动画总是存在未定因素。
首先是人物的未定。因为动画人物是通过绘画创造的,因此可以各有各的特点。这个跟电影电视就不一样,因为你再怎么未定,你再怎么找契合,再怎么运用特效,人就是一鼻子俩眼睛一嘴巴,就算是长成安康鱼那样他的五官也是固定在那里的。而文学作品通过文字塑造的人物,读者在想象的时候也会按照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的形态去进行想象。但是动画就可以做到你没把人物画出来之前你都没办法确定这个人物是什么形态。这就是人物的未定。
其次是走向的未定,这里不单单是剧情的走向,更是画面的走向。电影电视无论是剧情怎么崩坏,最终人还是那个人,手还是那个手。但是动画,你可以播到最后突然变成黑白画面,突然变成草稿,突然变成一坨史莱姆,突然就一袋米扛几楼,突然就五话寺。
动画,知道他画出最后的句号之前,甚至画完了最后的句号之后,你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他就长薛定谔的猫那样,你都不知道那猫是什么样。
这就是动画的未定。未定就是动画性。


绝境:动画是一个从单体到群体的无限创作。虽然其他文学艺术创作也会出现赶死线,万策尽的情况,但是加班加点的总归只是单一的创作者。你再赶稿作者就一两个人,你再补拍主演就是那个主演,就是套个绿幕换脸也还是那个主演。但是动画不一样,你万策尽的时候,你是可以拉上一堆原画师,一堆作监,一堆动画师,甚至是一堆监督来填坑的。这是一个可以把无限量的人投入火坑的创作环境,这是一个可以把一群人逼入绝境的创作环境。
所以绝境,就是动画性!





崩坏,原点,神迹,未定,绝境。
这是什么?
这就是动画性。
这也是掌控了当今二次元执牛耳者mihoyo创作的所有作品的title!
所以!动画性,就是台长献给miHOYO的情书!











(编不下去了,miHOYO的情书的点子是从崩坏这个词开始的,但是到后面越来越有点牵强附会了,然后本来想整一个所有词写成一个anime SOX 的,但是也没找到合适的词。但是时间和热度上又不允许我再花太多时间去打磨了。就先这样了。这封献给台长的情书写到这里,下次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7战斗力 +8 收起 理由
小笠原早紀 + 1 欢乐多
Evomenon + 1 码字不易
砂雪 + 2
南有嘉鱼 + 1 思路广
萨文科夫 + 1 等你更新
RedSpecial + 1 真开始写情书了是吧
浊世臭臭泥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d468200 于 2023-5-30 19:03 编辑
子夜微雪 发表于 2023-5-30 17:15
你强调了“文学性不同于意象”,“意象不失色不等于文学性不失色”,那文学性到底包不包含在意象之中你自 ...

”那文学性到底包不包含在意象之中你自己理得清吗“,我已经懒得去解释两者的区别了,我怀疑你根本没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吧。
所以我现在不得不问你两个问题,什么叫文学性,什么叫意象,两者是什么关系,希望你能回答我的问题,不然我上面解释几遍了好像也没意义。
至于你的问题,你的问题复读几遍,我自然同样复读回答你。

那你的叙事环境是什么?广义?狭义?

我再说一遍,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往我这里灌我没有说过的话,行吗?我不知道你是故意还是无意的,总之我没有说过“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我也没有说过“画面更为纯粹”。

我说的是“你以为你看到的很美,所以你觉得它本身就是美的?”这跟“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为你三番几次完全错误的往我这里灌我没有发言,所以我这里还要问你,“你以为你看到的很美,所以你觉得它本身就是美的?”和“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有什么区别?


同时,我也不赞同“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因为这个说法我既不同意,也不严谨。“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等同于认同美是客观的。那你是否认同“截取文字也存在美/叙事”,如果认同,你那告诉我,你感到的了美,或者你说你感到了文学性,这美是客观的吗?如果客观,那截取的画面也会是客观的吗?我很惊讶你会这么看,我也好奇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NDRI 发表于 2023-5-30 18:41
何为动画性?

动画性——Anime S⚪X,是二次元伟大先知,中二电波台的神,十万三的缔造者,和解和解超人高 ...

不是已经有 AI 台长了吗还会唱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jdd468200 发表于 2023-5-30 18:58
”那文学性到底包不包含在意象之中你自己理得清吗“,我已经懒得去解释两者的区别了,我怀疑你根本没搞清 ...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字论述都没有,都是几个问题反复打滚,
既没有回答“话语表达文字是否具备文学性”,也没有支持“叙事环境就是人的主观审美”的理论,你只字未答,怎么可能光看复读就有意义呢
至于你提的问题,有两点需要澄清:首先,美不能脱离人所以截取的画面与文字不具备美,这个论述是没意义的——你真的没有意识到,“美是主观的”和这段文字与画面到底是截取还是完整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就算完整也不会超脱主观审美范畴呀,当你超脱“叙事”二字拿美做论据的时候就是无效论证了
其次,你问我对于文学性的定义也是没有意义的。打从你认为话语不是文学性的载体那一刻,这个分歧是必然有差的,所以你必须先回答那个问题。在此之前,我的一切驳论都是建立在是你的逻辑自圆其说之上,剥离法的影响和叙事的影响就建立于此。包括“画面看上去挺纯粹的”,就出自于你48L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2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在讨论动画性是什么吗?怎么后面都在争论文学性。

—— 来自 motorola XT2125-4,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miu255 发表于 2023-5-30 20:19
不是在讨论动画性是什么吗?怎么后面都在争论文学性。

—— 来自 motorola XT2125-4, Android 12上的 S1Ne ...

生造词的诞生之初当然要想办法他山之石、旁敲侧击嘛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Midnight.Coup 发表于 2023-05-30 19:27:27
不是已经有 AI 台长了吗还会唱歌
电饭锅之歌都没有电饭锅之歌的AI台长要来何用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dd468200 于 2023-5-30 21:16 编辑
子夜微雪 发表于 2023-5-30 19:31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一字论述都没有,都是几个问题反复打滚,
既没有回答“话语表达文字是否具备 ...

这个“不失”不是指不失“文学性”的色,是指的不失“意象”的色。同样的,如果我以舞蹈、绘画、音乐来表述一段文字,可能也不会让人觉得失色,但这个不失色,不是指不失文学性的色,是指的不失意象的色。
这是关于之前的一直提的问题。

审美活动跟截取或完整的当然没有关系,美不能脱离人不能证明截取的画面与文字不具备美,应该说美不能脱离人,完整的画面和文字也不自然的具有美。这个论述从基本上就是错的,两者完全不能互相证明,同时也不是我的观点。

还有,你总不会是以为我在说没有狭义的叙事(截取的几句话)就有什么变化吧?这是我之前反复强调的,当你以这一点质疑我时,就证明你完全没看懂我在说什么。

不管你是否理解,我这里以更简单的方式再重复一遍,免得继续鸡同鸭讲。

人的审美活动是主客观叠加行为,严谨的说法是被动式主观的接受外部信息,采用先天知识(康德范畴)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混合加工,得出我们一般说的知识或经验。因此,不存在任何客观事物的美,不存在任何天然具备美的事物,一切美源于人的参与。因此,不存在任何天然具备美的文本和画面。我国传统美学主要讲究的就是这种点亮世界的美学观点。不管你是完整的,片段的,跟是否是美的毫无关系。如果你在截取的本文或湖面感受到了美,那跟截取的也没有关系。比如你在“一条大河向东流”7个字上感觉到了美,这跟你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上感受到了美是没有任何区别的,甚至极端一点,这与你看一群北欧海盗打草谷感受到的美也没有本质区别。因为他们虽然看上去大相径庭,但整个审美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上述观点是很容易查证的,属于典型的古典的看法,不属于现代美学,由上述观点可以引申出其他观点。

审美审的到底是什么,是文字之美?画面之美?这一点牵涉到何为艺术何为艺术品的定义问题,虽然这些东西没有绝对的正确回答,就像我上面那一大段,都是某一种理论,但我不妨继续展开这种理论。首先说,审的主要是意象,这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说审的主要是意象,因为总人强调本文之美,虽然按照一段的原理,本文是不存在任何客观的美的。但我姑且勉强这么一说。如果审的意象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对任何事物都可以进行审美,因为审的是意象,而非作为表现形式的表象。比如你可以对梅兰竹菊进行审美,你也可以对两件合在一起的牛仔衣进行审美。用罗兰罗兰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我从来没有打动任何人,所有人都是被自己打动的”。如果你有进行过任何文学创作并且打动过读者,那么你应该能深有体会,读者的审美活动甚至可以跟作者毫无相关。所以说,审美的核心在意象,不管是作者的意象还是读者的意象。既然明白了审美的核心在意象,那么就可以得知表现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一句国破山河在,你既然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舞蹈的。所以,你问语言是否会让会本文失色,我回答不失意象的色,虽然没有对语言和文本的关系进行论述,但这个回答是勉强合理的。基于上述理论,我认为是可以的。
至于剥离实际不就是游戏性在干的事吗,谈游戏性的时候尽可能剥离画面难道不是实际在发生的吗?因为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谈到游戏性的时候,所谈到都是不去看画面本身,所以尽可以说游戏性。但动画不一样,动画的画面就是载体,它就是动画本身,如果要用游戏性的方式来谈动画性,那动画还剩下什么?难道跟游戏一样,撇开画面不谈?你确定你有搞懂我在说什么?似乎你以为是我生造的动画性?还是说误以为我支持动画性这种说法。如果说再现实一点,非要认定夸张是不是才是动画性,那不管是作为动画的那些鼻祖或者一大票偏真人的动画恐怕是不能同意的。

至于仿造游戏性对文学进行剥离叙事性,这里是叙事性是广义的叙事,你可以理解为意象,因为艺术品的核心就是意象。所以剥离叙事性的文学就不能叫文学,只是一堆文字。根据这一点,脱离广义叙事(意象)也就不存在任何修辞、结构的美。当然,这里我不太严谨的断言动画的本质是动画本身,动画的本质当然也是背后的意象,只是依托于不同的形式。但没有区别的是,游戏动画文学它们都由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又有区别。游戏撇开画面(形式)还剩下游戏性,这看上去还比较纯粹。(这里我回答你我48楼的关于纯粹的地方,我说的不是画面纯粹,而是摆脱画面后的游戏性看上去更纯粹)但文学和动画的表现形式就是画面和本文,游戏谈游戏性会变得只有游戏性,但动画和文学,如果要用这种方式来谈,就什么也不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3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开始背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1 14:56 , Processed in 0.09439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