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11|回复: 94

[其他] 【不懂就要问】如何摆脱玄学进入科学的领域?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3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频哪有科学可言 就算是录音师之间自己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所以才称为玄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scholar 心理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算多少,这才是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信号理论上来说:

最笼统的就是信噪比SNR,但是这个比较能作假,所以现在用动态范围DR这个指标…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个取决与你的DAC的性能(ENOB,建立时间等等),系统电源的噪声和动态性能,线性器件的PSRR,信号的杂散耦合,空间噪声耦合(主要是工频)等等…

在audio里面比较关注的一项噪声就是谐波失真,一般用总谐波失真THD来衡量,这个决定了音色,谐波主要来自与线性器件的非线性,以及DAC的非线性;但是人耳的特点导致THD最小的系统的声音不是最讨好,相反的,混有些偶次谐波的声音听起来更“甜”更圆润,也就是音色暖…这个可以通过不同的器件特曲线性,不同的偏置,以及改变系统的频率响应来实现(也就是电路调音啦)。

还有一些完全有害的失真,比如class-b的交越失真,class-ab在从双臂导通变成单臂导通时的互调失真,负反馈系统里的一些震荡(寄生震荡,过冲,欠冲),不恰当的偏置和增益带来的截止失真等等)。


分离度就是信号(声道)之间的互相干扰,主要是来自与容性耦合,其次是使用同一个电源轨造成的轨道塌陷(如果电源的动态特性差),再耦合到线性器件 ,最后是共地阻抗上的压降耦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gearup于2013-06-03 06:56发表的  :
从信号理论上来说:

最笼统的就是信噪比SNR,但是这个比较能作假,所以现在用动态范围DR这个指标…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个取决与你的DAC的性能(ENOB,建立时间等等),系统电源的噪声和动态性能,线性器件的PSRR,信号的杂散耦合,空间噪声耦合(主要是工频)等等…

在audio里面比较关注的一项噪声就是谐波失真,一般用总谐波失真THD来衡量,这个决定了音色,谐波主要来自与线性器件的非线性,以及DAC的非线性;但是人耳的特点导致THD最小的系统的声音不是最讨好,相反的,混有些偶次谐波的声音听起来更“甜”更圆润,也就是音色暖…这个可以通过不同的器件特曲线性,不同的偏置,以及改变系统的频率响应来实现(也就是电路调音啦)。
.......
毒德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信号都一样啦,所以科学的只有从电脑出来以后的部分,电脑里面的东西,用386和用深蓝,没多大区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站和火电站发出来的电对音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需要学一门很重要的叫做数字信号处理的课。能闹出硬盘音内存音闪存音的傻逼都是因为缺了这门课。
哦对了,可能还需要再补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知识。缺了这门课有可能会搞出APE和WAVE的jitter不同的二逼言论。

之后才是乐理和心理声学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鸡蛋灌饼于2013-06-03 14:39发表的  :
你需要学一门很重要的叫做数字信号处理的课。能闹出硬盘音内存音闪存音的傻逼都是因为缺了这门课。
哦对了,可能还需要再补计算机体系结构相关知识。缺了这门课有可能会搞出APE和WAVE的jitter不同的二逼言论。

之后才是乐理和心理声学模型



果然我们这些学模拟的没人权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adrftgyh于2013-06-03 09:50发表的  :
数字信号都一样啦,所以科学的只有从电脑出来以后的部分,电脑里面的东西,用386和用深蓝,没多大区别了~~~
一般音乐采样率是44.1k
游戏电影是48k
window效果音也是48k
48k和44.1k的音频不能同时播放
所以就需要重采样
然后那些耳朵并不怎么灵敏的软件工程师们
为了开发方便或者稳定性或者自以为是什么的
对数字信号各种处理也是有的
当然什么按钮数量硬盘读取确实都是玄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gearup于2013-06-03 15:09发表的  :




果然我们这些学模拟的没人权么?
.......
搞了一辈子模电的家父教导我,靠经验吃饭的模电才是真·玄学
数电这种毛头小子都能上的货完全不能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
第一人称游戏重点是声音的定位
这就无法实现所谓的高保真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roadcross于2013-06-03 16:02发表的  :

一般音乐采样率是44.1k
游戏电影是48k
window效果音也是48k
48k和44.1k的音频不能同时播放
.......

那是AC97的时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rocketboy1127于2013-06-03 19:06发表的  :

有些搞玄学的同一首歌不同设备能听出口型和情感,应该学什么?
学攒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LZ一个词,频响曲线,越直的音箱就是越好的。离中心线上下浮动越小的就是越好的。不然就是失真了。(当然不能是作假的曲线,最好有专业评测)

别信什么听人声好听音乐不好,听音乐好听人声不好,其实都是因为失真了,仅此而已。

或者就干脆认牌子,JBL LSR6系列、真力 2分频,有钱的话就3分频监听系列。不然的话你永远也绕不出来,永远在玄学里被人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他,砸钱和听。
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正常的方法。
自己有时间慢慢研究和问,涉及材料学比较多。
学数字这块学出的S13太多

说USB线没区别的先去搜搜USB线协议是啥?
另外搞清楚数字界面的供电是啥。
最后,不同材料的电阻和寄生电容是一回事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回帖能把LZ看成S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医院检查听力,木耳就别折腾了。有钱也听不到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LZ说的那些至今没有一个客观测试能够进行测量(我知道LZ的分离度肯定不是指左右声道分离度),只能凭个人的主观判断。
而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差异是十分巨大的,so…这块领域就成了玄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草加合人于2013-06-03 20:51发表的  :
无他,砸钱和听。
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正常的方法。
自己有时间慢慢研究和问,涉及材料学比较多。
学数字这块学出的S13太多

.......

一般只是说那些天价usb线没区别吧-_-|||符合规范的线需要做到上万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strike]会错意...[/stri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gearup于2013-06-03 06:56发表的  :
从信号理论上来说:

最笼统的就是信噪比SNR,但是这个比较能作假,所以现在用动态范围DR这个指标…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个取决与你的DAC的性能(ENOB,建立时间等等),系统电源的噪声和动态性能,线性器件的PSRR,信号的杂散耦合,空间噪声耦合(主要是工频)等等…

在audio里面比较关注的一项噪声就是谐波失真,一般用总谐波失真THD来衡量,这个决定了音色,谐波主要来自与线性器件的非线性,以及DAC的非线性;但是人耳的特点导致THD最小的系统的声音不是最讨好,相反的,混有些偶次谐波的声音听起来更“甜”更圆润,也就是音色暖…这个可以通过不同的器件特曲线性,不同的偏置,以及改变系统的频率响应来实现(也就是电路调音啦)。
.......
玄学里的分离度应该指的是音色的分辨能力。例如在一层又一层的电吉他音中能不能听到气流冲击歌手口水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real_zyf于2013-06-04 00:23发表的  :


一般只是说那些天价usb线没区别吧-_-|||符合规范的线需要做到上万块?



一样区别很大。
不过USB么有天价线罢了,一般用用音神的就很不错了。
而且分情况。
是数字界面自己供电的话,那么天价线很正常,系统最重要的线就是电源线。
如果是单纯的信号传输
请看以下:
The USB 2.0 specification requires cable delay to be less than 5.2 ns per meter (which is close to the maximum achievable speed for standard copper cable).
The maximum length of a standard USB cable is 5.0 meters (16.4 f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is limit is the maximum allowed round-trip delay of about 1500 ns.
USB2.0规范要求小于5.2纳秒每米的传输延迟(接近标准铜缆的最大传输速率)。标准USB线最大长度为5米,首要原因是回路延迟不得超过1500纳秒。



肯定是延迟越低越好,这也是为啥USB线普遍不长的原因,因为这长了,时钟都补救不回来。


几种不同传输的协议
USB协议(协议,请对比TCP/IP协议思考)中定义了4种传输机制:1控制传输(control),2块传输(buck),3中断传输(interrupt),4同步传输(isochronous)。

1控制传输适用于低俗,高速以及全速设备。适用于少量传输,不能保证传输速率,但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主要用于usb主机与其接驳设备之间的通信。
2块传输类型 支持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外设,这些外设与主机间传输的数据量大,USB在满足带宽的情况下才进行该类型的数据传输。
3中断传输类型 支持像游戏手柄,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设备,传输量小,无周期性,但对响应时间敏感,要求马上响应。

4同步传输类型 支持有周期性,有限的时延和带宽且数据传输速率不变的外设与主机间的数据传输。该类型要求数据的及时性,但是无差错校验,因此不能保证正确的数据传输,用于计算机-电话集成系统,音频系统,DVD等设备。

所以一般不玩pchifi,问题太多,虽然主流是转向数播,不过那个数播跟你电脑数播不是一个概念。


最后冷暖那个看情况,一般低端耳机的暖就是他妈糊,冷就是解析足够,但是生硬得要死。
高端的话,好听不同的声音很多种,很难说清楚他所谓的暖是啥,最直观的说,你自己听了就觉得暖暖的很舒服也算是,说冷清凉如山田流水的感觉也是。


绝大多数乐器在中频,所以中频决定纹理和质感,绝大数乐器是在中频,就只有中频重要。而是人耳在识别频段的时候会自动判断为基调,可实际上还有很多更高频段的谐波在同时灌输进你的耳朵,而这些谐波,就是乐器音色的组成。在这种情况下,高频就变成了掌握决定性的东西了。

同样还有不少乐器是低频乐器,如果低频不好质感很容易出问题,并且衔接之类的问题。


至于声场一类的........自己拿着合格的大耳跟塞子AB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belatedeffort于2013-06-04 02:54发表的  :

玄学里的分离度应该指的是音色的分辨能力。例如在一层又一层的电吉他音中能不能听到气流冲击歌手口水的声音。



这个应该叫做“解析度”吧?


其实只要满足三点就能做到:


1.音源有足够高的有效分辨率


2.激励和响应的动态范围能满足(1)---人耳的极限是140db(个别人声称自己能达到),目前半导体器件的极限是132db(量产型都没问题)。


3.你的线性器件(无论是不是工作在深度负反馈模式下)需要足够高的压摆。


由于noise floor厚度的原因,要实现(2),输入/输出电压范围愈大愈好,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申称自己是“耳机”的耳机的感抗大的吓人,手持设备根本驱动不了........


至于LS有人提到的频率响应,只要整个工作带宽内的响应曲线平坦度在-3db以内,人耳就听不出区别,而耳机频率响应不平坦主要是来自于线圈的等效直流阻抗分压,除了某些烂耳机以外,目前做到听不出来很容易。


而且如果PA是容性耦合输出(绝大部分两灯机--胆机都是这种)的,那么负载的频响不平坦主要是由那颗耦合电容决定的~~


退一步来说,现在也很容易通过采样负载电流来实现深度负反馈,把任何负载的频响压到-0.5db@0--50k Hz,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听起来和电压采样的基本没区别。


所以好的耳机,虽然需要一个好的线圈,但是振膜,共鸣腔等等机械结构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草加合人于2013-06-04 06:53发表的  :




一样区别很大。
.......



我都没看懂你到底想说啥,但是我肯定你不是读电子工程的     


有种东西叫做“眼图”,只要能满足USB2.0模板的线,无论是10k usd一条的还是10 rmb一条的,都没区别了。


数字信号传输无非就是两条:时序和阻抗,你说的延迟就是时序上的要求,但是这也仅仅是满足USB2.0的应用层的最高要求,仅仅从信号传输角度来看,时序差一点也无所谓,就算满足不了应用层的要求,完全可以只用USB接口的物理层,自己做变形协议,把clk也变为数据异步传输,只要能满足数据带宽,不误码(这也用眼图,一看就知道了),就绝对是无损传输了。


至于interface供电,你就更搞笑了,USB供电经过了电缆以后无非是有杂散信号耦合和压降,电流容量绝对是有保证的,只要肯多花1 USD,就算你线上压降再大,我用boost也可以把电压升上来,至于噪声也会被推到人耳识别不了的带宽后面去了~~


大不了设备可以不从USB接口上取电呗,又没有哪条规定说USB传输的设备一定要用USB供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8楼(gearup) 的帖子

LZ,DCS需要你去参与,真的。
233
时序和阻抗,你说的延迟就是时序上的要求,但是这也仅仅是满足USB2.0的应用层的最高要求。

我知道你肯定没玩过器材,我当然不是学信息工程的,不是你要啥USB接口就是啥接口,主流都是你2.0,,3.0接口试过几个比如QB9,A8直接没反应。我不知道你说的理论有啥用?有啥器材可以满足?
我说的综合起来要试很简单,买台带USB的器材,打印机线和丰达线一AB就行。
玩线和电可不是单单的电压,也包括次波谐波等各种干扰的元素。单纯升压...你要听一耳朵的XXXX么?
4同步传输类型 支持有周期性,有限的时延和带宽且数据传输速率不变的外设与主机间的数据传输。该类型要求数据的及时性,但是无差错校验,因此不能保证正确的数据传输,用于计算机-电话集成系统,音频系统,DVD等设备。
我觉得我字打多了。就这么简单,无错差错校验这点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进入玄学领域的最好方法是不信国产,多听,不信便宜有好货,不跟那些所谓理论党,啥都没玩过的人说,因为你说不出你的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只能听到,复杂得多的情况他也不知道,他只能YY。

以上,LZ就记得那些所谓的高端玄学厂商,比如DCS啊。音乐丝带,全是专业背景,都是一些前沿技术来的,肯定比各种空炮大学生,火车侠级别的专业人士来得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28楼(gearup) 的帖子

引用第29楼草加合人于2013-06-04 09:26发表的 回 28楼(gearup) 的帖子 :
LZ,DCS需要你去参与,真的。
233
时序和阻抗,你说的延迟就是时序上的要求,但是这也仅仅是满足USB2.0的应用层的最高要求。

我知道你肯定没玩过器材,我当然不是学信息工程的,不是你要啥USB接口就是啥接口,主流都是你2.0,,3.0接口试过几个比如QB9,A8直接没反应。我不知道你说的理论有啥用?有啥器材可以满足?
我说的综合起来要试很简单,买台带USB的器材,打印机线和丰达线一AB就行。
.......


满地打滚了不是?


悲剧啊,原来人的耳朵是工作在频域的,听声音是按正弦波叠加的方式来听的......哈哈哈哈


声音信号是摆幅(电压或者振膜)对时间的函数,实际上自然界只对其时域特性(dv/dt)有感知,只是时域函数的偏微分方程过于复杂,所以按照傅立叶级数展开为频域以方便计算(三角函数的微分变换容易),这才有了“谐波”这个东西,它是一个由于数学才才产生的概念,频域分析才用得着。


你所说的“谐波”实际在大信号模型上来看,就是压摆,严格的说,也不能算是“高频”谐波,只能算是低频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根本和声音的高频部分无关,它只影响低频信号的上升/下降沿特性而已。


所以看得出来,你的高数学的不好(级数),电路分析学的不好(时域-频域),模电也学的不好(正弦稳态),信号理论更是书都没看过。


至于USB协议,是你先提出来的,我就着你的思路说而已,你就开始指责我没玩过器材了...orz,


你最后贴的那些是针对于实时通讯的,音频信号是基于”数据传输“的,根本不同好吧,您也就别继续贴那些有的没的了,USB做通讯bus我可能玩的不溜,但是用各种interface传输数据,我还真是靠这个吃饭的。


我说的变形协议也是针对于时序不能满足USB应用层需求时退而求其次来满足数据无损传输的手段,你问用什么器材能实现的话,我就告诉你,我从抽屉里随便拿2根导线,剪成一样长,对绞,利用USB的物理层,至少5米距离内,传输24bit 192K Hz的采样数据,绝对无损~~ lol


我们这些学电的帮你们这些玄学家驱动喇叭发出的声音,玄学家回头就指责学电的什么都不懂......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也不想多和你争了,具体谁对谁错,我肯定各位看官都门儿清 X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为玩USB线的那都是段子,没想如今S1也能看到野生的了,嘿嘿。

难道现在玄学界潮流是这个?

话说自古以来,黑玄学就是不客观,不懂的都是没玩过器材的,玩过那还不懂那肯定是木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dcs都成高端“玄学”厂了。。s1真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gearup于2013-06-04 08:15发表的  :




这个应该叫做“解析度”吧?
.......
好像是我弄错了
果然我不是玩玄学的料2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草加合人于2013-06-04 06:53发表的  :

一样区别很大。
不过USB么有天价线罢了,一般用用音神的就很不错了。
.......

一码归一码吧,下面理论上那些已经有大大说完了,我就告诉你真的有奸商卖几千上万的USB线,如果你觉得这对于usb线来说不算天价,那就如你所说“USB没有天价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照s1的观点 包和服装更加“玄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6-4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包和服装不是摆明了告诉你老子是卖牌子的不爽不要玩的节奏么,和音频玄学不是一个等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让我感到很奇怪的问题,既然存在一个无校错的实时通讯协议和一个可纠错的能够保证数据无损的数据传输协议,为什么要用前者而不是用后者来对音乐进行回放?
简单点说,就是一种方案音质可能会变差,另一种必然是无损。为什么玩玄学的人会希望采用前者而不是后者?那你为什么不用mp3而用无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9楼belatedeffort于2013-06-04 18:39发表的  :
我有一个让我感到很奇怪的问题,既然存在一个无校错的实时通讯协议和一个可纠错的能够保证数据无损的数据传输协议,为什么要用前者而不是用后者来对音乐进行回放?
简单点说,就是一种方案音质可能会变差,另一种必然是无损。为什么玩玄学的人会希望采用前者而不是后者?那你为什么不用mp3而用无损?  



decoder/FIFO到DAC必须是实时同步传输的,不过那是最后一步,谁也不会蠢到用USB协议来传输这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4 17:03 , Processed in 0.320127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