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33|回复: 4

[讨论] 【旧文】西尾维新,仅此而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失眠,开始读轻小说,结果遇上了西尾维新的戏言,算得上喜欢。


于是想起当年读到的这篇文章,说得挺对的。这也可以是一篇地道的蜜文,是否成立取决于你对轻小说的看法。

——————————————————————————————————————————————————

西尾維新——仅此而已

作者:上夜





西尾维新,1981年出生,男性,轻小说作者。曾就读于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部,后中途退学。
2002年以《斩首循环-蓝色学者与戏言跟班》获得了第23届梅菲斯特奖,被称为“京都的二十岁”。同系列作品《戏言系列》获得了《这本轻小说真厉害!2006》的第一名。据说受到了笠井洁、森博嗣、京极夏彦、清凉院流水,上远野浩平的强烈影响,另外与乙一,佐藤友哉,奈须kinoko等人同作为新人作者共同活跃于讲谈社的《浮文志》(介于杂志与书籍之间的出版物)与杂志《梅菲斯特》。
他的主要作品有:戏言系列,人间系列,JDC TRIBUTE系列,《新本格魔法少女莉丝佳》,《化物语》,《刀语》,世界系列(例:《你我的崩坏世界》)等等。集英社也请他为漫画原作写作官方小说外传《洛杉矶BB连续杀人事件》与《兰德尔特环的粉尘》。
02年出道至今短短六年时间,西尾维新就发表了如此多的作品,而且每一部作品都卖得不错,而独特的文风也为其赢得了一大批固定读者与众多粉丝。
就是这样的西尾维新。
直说好了,我就是讨厌他。

1 推理失格,物语失格
用看推理小说的眼光来看西尾的作品,得到的必然是一个失望的结果。有些人把西尾的作品当作推理小说看,然后或嘲笑或批判——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误解。
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在写推理小说。
到底为什么会认为他写的是推理小说呢?其一,他的某些作品中有杀人与解迷过程。其二,梅菲斯特奖。
先来说说这个梅菲斯特奖。
梅菲斯特奖是从讲谈社发行的小说杂志《梅菲斯特》中诞生出的小说新人奖,与其它新人奖所不同,它不设定征稿时间与字数上限,主要的稿件来源是作者直接送去编辑部的稿子,然后由编辑们读了作品后来决定,若获奖就立刻出版,以版税来代替奖金。虽然《梅菲斯特》这本杂志多刊载悬疑,推理小说,但梅菲斯特奖只求“有趣”,不限制任何题材。所以历届的获奖人物可以说是“十人十色”,从第一届的森博嗣的本格推理《全部成为F》,到后来的轻小说作者获奖,无乎没有规律。
而读者看到台湾角川引进西尾维新用的宣传语说他是梅菲斯特奖得主后,会自然地联想到推理小说的原因还有一点——清凉院流水。
清凉院流水作为西尾维新所喜爱的作家,在多种层面上都对他产生了影响,后文将会提到西尾喜爱的文字游戏和对话描写都是例子。暂且不表。
这位清凉院流水的小说曾于某一年伴随着声势浩大的宣传阵容进入了中国市场。很多人也是在那时才第一次听说“梅特菲斯”这个名词的。
——而,如果读过了这位作者的得奖力作,虽然是有点失礼的说法——应该会对“梅特菲斯”的“推理”完全失望了吧?
那么,很喜欢清凉院流水的西尾维新的推理也是同样,没有逻辑,漏洞百出,只求新奇,最后指出一个毫无关系而且已经死去的路人A才是真凶也不是没有可能。像《斩首循环》的大概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ABCD困在密室里,A死了,B被怀疑是凶手,然后B被关起来,B死了,C扮演侦探的角色,在D快要被杀时抓住了凶手——竟然是死去的B!C来解迷,最后在结尾时大侦探出场,指出其实A与B在以前不但认识而且身分进行了互换,其实A是BB是A,死去的只有一人,是B,也就是真正的A。意料之外,的确是意料之外,但也超出了情理,故意想让读者惊讶一下的造作感很强。此系列第四与第五本的故事中,重复使用了这个手段,不知道应该评论说是前后呼应好还是此人想不出新花样了比较好。
他的“推理”只不过是调味料,但并不是故事的,而是人物的。总体架构在这个薄弱推理上的剧情比推理本身还要薄弱。而至少在《戏言系列》西尾本人基本上也没有想要好好写一个故事,《化物语》的故事完成性相对较好,但只能说是平平,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小说的理念的话,我想说:人物极端主义。



2 人物极端主义者
他的作品的中心只有人物,只是人物,永远只是人物。每个人物都极具特点,富有魅力。
但在表现这些人物时,他主要采用语言与对话描写,形容性的描写极少,基本只用在次见面时的外表上,此外主角作为旁观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所看所想代替了几乎所有的描写。所以这些富有魅力的人物事实上又很空洞。
空洞而有魅力。
*毫无特点的主角,以最具特点的戏言系列的主角为例。主角的存在基本上是用来引起大家共鸣。那么就来看看那位半句真话没有的戏言小子阿伊,灰色少年A。他没有认真生活的意识,心中充满了莫名的黑暗,作出对一切都事不关己的态度,轻易说出“好想死”“我把一切都毁了”之类自暴自弃的言论,永远随波逐流。——这不就是当今青少年所有的共同“心声”吗,或者说是“中二病”?简单说来就是无病呻吟。做出一副“什么黑暗事情我都看过了”的样子,但事实上在他周围究竟发生过什么?……什么也没有。在故事进程中,这个主角的黑暗过去被读者当作大迷团,但西尾只把那作为一个噱头,永远也不用点破最好。因为比起造迷题来引起读者莫名其妙的同鸣,制造令人满意的迷底总是更加困难。
但是这个主角偶尔也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可以说主角,第一人称的“我”是西尾所有人物中最难以把握的一个人,因为不知道他真正在想的是什么,真正能做到的是什么。信口胡说了半天后,只要用一句“纯属戏言”结尾就将一切归于零。因为主角是“我”,那么读者的“我”应该被定义为事前完全理解并了解主角的言行。事实上西尾也经常利用这点来故意回避、减少说明成份,造成悬念。这一点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
*魅力配角:西尾维新的小说绝大多数使用第一人称,而且第一人称者的存在感都很弱,这理所当然是为了突出配角。轻小说的特点:人物与对话占的比重大——在西尾维新的小说里体现得十分充分。西尾维新笔下的人物无一例外地显示出某种极端性,为加强存在感,西尾的主角会反复提到人物特征,而对方的所有言行也都会持续贯彻、加强那个特点。经常使用固定句子,特殊称号/外号,口癖等。他的人物天生仿佛天生具备某种特点或能力,并且永远不会改变。的确,这种表现人物的手法的确很简单,但是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人物没有立体感,没有真实性,但的确具有魅力。
比如《崩坏》里病院坂黑猫那种极不自然的兜圈子说话方式,《戏言》里小友的奇怪口癖,巫女子的著名句式“就好像……可是……”。只要人物开口就可以轻易分出来是谁。
“就好象‘广播体操第二节 , 可是因为时间不够就跳胡子舞’”
“像你这么有趣的人物,居然和我的人生毫无交集——这种事情,我完完全全不能容忍。请你无论如何,一定要与我产生某种关系。”——研究“不死”的副教授木贺峰约。
“哈 , 我这个人呢 , 与其为了保全性命而疑神疑鬼 , 宁愿选择相信一切,就算遭到背叛也无所谓 , 至少痛快嘛。”——这是明知正被背叛却还在帮助朋友的“人类最强”哀川润的著名发言。
从未杀过人的两个杀手小孩,上战场前一句“经验那种东西用才能就可以填补”。强势大姐美衣子会说“我就是喜欢弱者”“保护过度,导致她们全部退学”。
特殊称号或外号也是加强人物存在感的好东西:“恶害细菌”、“二重世界”、“罪恶夜行”、“永久立体”、“操想术师”等等。多到了没有意义的地步。即使在西尾本人也很满意的作品,行文与故事相对戏言收敛很多的《化物语》里,战原木过于激烈的发言也还是更令人印象深刻,在男主角面前毫不在意的说起“生理痛”,对方惊讶时平静地说“就是字面意思的生理现象,有什么不能说的”,后来还给男主角起外号叫做“生理痛”……
这些“特殊人物”的外表也各有特点,令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蓝头发,一身红色,束缚衣,或是狐狸面具。



3 全部归于零
西尾维新非常喜欢文字游戏。他所喜爱的作家清凉院流水就是一个文字游戏爱好者,首先清凉院流水就是从“清凉饮料水(日语音近)”而来,而西尾维新这个笔名则是利用了“回文”,
写作:NISIOISIN,以O为圆心,从正反两个方向读都是同样的音。不只是自己的名字,他笔下的很多登场人物的名字都特别到“事实上不可能存在”的地步。比如七七见奈波,听上去没有什么,但是日文读音是:NANANANAMI NANAMI。章回名也经常使用两个同音不同义的词汇,有时是日文与英文,比如“不一致,which”。同音与同义词近义词的叠加与替换也是常用手法。
红如火焰赤如华莲。
地狱般染血的绯红。
——比如这段形容“人类最强”的文字,原文是利用日语的粘着性,使用近义词进行反复修饰,效果强烈。
台版翻译的《戏言系列》被读者指责说有多处软硬伤。硬伤上:比如被动主动译反,单词意思弄错等低级错误等。而软伤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无法避免,除去上文提到以外,西尾也很喜欢用文字游戏来制造笑点,比如《化物语》中出现的:打你是因为“命”字(“打”的日文汉字是“叩”)。“请好好说我的名字”——“小战场原”(“好好地”与昵称的“小”同音),这些如果进行翻译就必然失去原意。但翻译作为“二次创作”必然会失掉原作的一些内容,只要原作的大部分并不是这种文字游戏,就没有什么关系。
西尾维新肯定是自恋的,他的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与剧情,主题,人物都没有关系的说明。比如《你我的崩坏世界》里面出现的过多毫无意义的书名,突然冒出来的意大利语。除了“我知道这些啊你们懂吗”这样小孩子气的炫耀以外,我不知作何解释。
而作品中提到的看似高深的各种理论,比如时间收敛,代替可能——只不过是把名字改得更帅的“宿命论”而已。有时也会引用或改用名言当作噱头,“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但誓死反对你发言的权力”。
看到有爱好者扯出一堆文学与哲学理论来分析西尾维新的作品,这毫无疑问是浪费的。他的小说仅从普通流行小说的角度来说也远不成熟,的确可以扣上主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世界观。但小说的结构和表现方法都太过单一,而所谓“文学性”也仅表现在文字游戏上。
有人说他是设定控,这肯定也是可笑的。设定控不会写出这种极富童话色彩的“她是一个天才画家,她能画一切风格的画,她的作品谁都喜欢”的描述用语……请问那位天才的艺术创作仅在架上吗?当代艺术中架上早就不是主流了。当然你可以说西尾的作品存在于一个架空世界,但我认为至少那肯定不可能是只有架上艺术的架空时代。有人说不要轻易写出比自己聪明的角色,说得中肯。空泛地描述一堆组织但并没有余力去表现,个人认为并不是设定控的同义语。



说到底,西维的作品最不缺少的是什么呢?——商业性。
戏言系列销量超过300万本,这对于日本的轻小说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化物语》也定于今年内动画化。其理由其实很容易理解。
他的作品里出场人物中各种类型都有——可以满足所有读者,各种卖点萌点也是一应俱全:《戏言》中很多出场的女人都喜欢女人,主角也偶尔对男人说出“我会洗好澡等你”“最爱你了”这样的玩笑话,也会因为某事而穿上女装,《化物语》是女主角其实是腐女,也有说出“我不会让主人拿起比筷子更重的东西”的女仆……而且不管怎样,几乎所有人都会对主角产生暧昧感情。 
他经常使用跟动漫有关的对话,比如:“不瞒你说,其实我每星期都会变身一次超级赛亚人。”猎奇也是要素之一,有踩着尸体当梯子的配角,有故意弄断手指的主角,为保护妹妹把妹妹脚折断了的主角。
西尾维新并不是天才,但是过于聪明。他擅长把握卖点,热爱卖弄,喜欢故弄玄虚,那令人讨厌的一天写200张稿纸(日文8万字)的神功虽然很强,但是他骗稿费的能力也同样另人钦佩。虽然说到底他只是个无能的轻小说家,虽然你永远会在博客上写下“我无法认同西尾维新的这部作品的这里那里”,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有时会让你觉得有趣,有时能够吸引你,偶尔还会感动你。
对于一部商业作品,还能再要求些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文中部分言论表示:中肯。其余不做评价,特别是结尾部分。

另外,一点个人想法:“写小说的”和“作家”是不同的。至于哪里不同,我也不知道。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没什么看头,我要看西尾和荒木老师的对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2-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物語系列實在太多廢話了
愈後期的就更愈多廢話
一開始還可以說是吐槽,中後期的已經是騙稿費的廢話
感覺到只是作者賣弄自己學識,對日本時事(不是故事本身)的吐槽
無視故事主線或旁線的劇情
為寫而寫
不按常理出牌,這是他的特色
但這個不按常想,用得太多,也感覺上不是太大再特色
相反
他的字數是多啊,非常多啊,但毫無主題或旁支可言,感覺上只是將數十篇不同類型,不同文學,不同範疇的學術式議論文章
隨便亂寫套用在一起
這才是西尾的特色

和谷川那些和故事有直接和間接關係的吐槽流,或磨姑那種設定控是完全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19 15:35 , Processed in 0.05151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