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53|回复: 25

[生活] 春晚小品之父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严顺开,王景愚,还是陈佩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央视,你换个人试试有没有央视说的有用

—— 来自 鹅球 v3.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是为了给吃面这个节目下个定义, 才有了小品这个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24k纯帅 发表于 2025-2-2 18:16
当时是为了给吃面这个节目下个定义, 才有了小品这个词

第一届就有小品这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吃面条是一只很漂亮的“鸡”,但是变成这只“鸡”的蛋,和它究竟有多大差距,或者说,吃面条的创新程度该如何界定,这是很有意思的部分,不能略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吃面条,陈佩斯、朱时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ccq 于 2025-2-2 19:13 编辑

《吃鸡》、《淋浴》还都可以用“哑剧”来称呼,到了《吃面》就只能用“小品”了。应该说“小品”这个词和相应表演形式其实很早就有了,但是原本的地位只是一些正式表演当中凑时间的边角料,或者给演员用来训练基本功用的。是从陈朱的《吃面条》开始,才在大众视野中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yyccq 发表于 2025-2-2 19:07
《吃鸡》、《淋浴》还都可以用“哑剧”来称呼,到了《吃面》就只能用“小品”了。 ...

同一届晚会,《吃面条》上场前,还有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要说形式,感觉宇宙香烟也快从蛋的壳子里面出来变成鸡了,只是还没完全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牌香烟》还是更靠近单口相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宇宙牌香烟》是现在的节目,

有个人上台兜售香烟顺便说些好笑的段子,

观众大概会把这个节目分类为,脱口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品之王可能有争议,小品之父一般都认为陈佩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品原来只是表演界的一种练习形式,作为一个节目类型确实是从陈佩斯开始的。

现在往前倒推,吃鸡,宇宙牌香烟等确实也能算进形式逐渐放开的小品,吃面条之前是没这说法的。

—— 来自 鹅球 v3.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师 发表于 2025-2-2 19:15
同一届晚会,《吃面条》上场前,还有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要说形式,感觉宇宙香烟也快从蛋的壳子里面出 ...

比宇宙烟更早的还有阿Q的独白,但都还不能完全脱胎成小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创新,无数人在吃面条的大门前只差一脚。陈朱是第一个真正的进球,但是之前的队员们,就算没踢出漂亮进球,至少也算在试探吧。

比如斯琴高娃,吃面条前一年的83春晚,没搞出小品,至少也算门前表演了配合吧: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42746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yyccq 发表于 2025-2-2 19:42
比宇宙烟更早的还有阿Q的独白,但都还不能完全脱胎成小品。

所以都是蛋,还没变成鸡。陈朱是第一个变成大公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d指导回答

关于小品这种表演形式的创始人,需要结合具体文化背景来分析:

**中国现代小品的发展:**
1. **起源背景**:中国现代小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训练体系,最初是作为戏剧学生的课堂练习短剧。

2. **定型与推广**:
   - **陈佩斯与朱时茂**:1984年春晚《吃面条》被视为中国电视小品的奠基之作。这两位演员通过生活化的表演和喜剧结构,确立了小品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地位。
   - **赵本山等后续艺术家**:90年代后,赵本山、宋丹丹等人进一步将东北二人转元素融入小品,形成更具地域特色的表演风格。

3. **发展特点**:
   * 时长:通常10-20分钟
   * 结构:包含起承转合的完整叙事
   * 元素:融合相声"抖包袱"技巧、戏剧冲突和方言特色

**西方Sketch Comedy对比**:
- 起源于19世纪英国音乐厅表演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卡罗尔·伯纳特秀》确立现代模式
- 特点:更碎片化,侧重概念而非完整故事

**值得注意的演变**:
1. 80年代:注重社会现实批判(如黄宏《超生游击队》)
2. 2000年后:逐渐偏向纯娱乐化
3. 近年:出现先锋实验小品(如贾冰团队作品)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电视小品是传统戏曲丑角表演、西方戏剧教育体系与电视媒体特性共同作用的产物,陈佩斯、朱时茂作为关键奠基人,而非单一创始人。这种艺术形式的集体创作属性,使其难以归属于某个特定个体。

—— 来自 S1Fun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为师 + 1 给大海豚D指导加1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面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1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家都认为今年那个镇长的小品让赵本山演老板将是绝杀。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 发表于 2025-2-2 19:58
我们一家都认为今年那个镇长的小品让赵本山演老板将是绝杀。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

这个作品的底子和当年赵本山的三鞭子是一样的。当年老赵演的就是拉微服私访县长的农民。而三鞭子在老赵那只不过算他二线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品表演这个词儿在小品文章/科学小品之前还是之后呢

—— 来自 鹅球 v3.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是陈佩斯和朱时茂,陈佩斯后来被央视恶意封杀掉之后的话剧也好看,这两年重新出现在互联网上,我心情还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小品的经典之父,非陈佩斯,朱时茂两人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隰有苌楚 发表于 2025-2-2 20:20
小品表演这个词儿在小品文章/科学小品之前还是之后呢

—— 来自 鹅球 v3.3.96 ...

表演的小品出现的晚,而具体的“喜剧小品”这个名字,是姜昆随嘴取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小品之父通常被认为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他们于1984年央视春晚表演的《吃面条》是春晚历史上第一个以独立小品形式呈现的节目,开创了春晚小品的先河。

背景解析:
《吃面条》的意义:

这部作品通过幽默的剧情和夸张的表演,展现了演员试镜时的滑稽场景。它没有复杂的布景或道具,完全依靠两位演员的表演张力,奠定了小品“短小精悍、笑点密集”的特点。

该小品一经播出便引发轰动,成为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标杆,直接推动小品成为春晚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何是“之父”:

在《吃面条》之前,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以相声、短剧为主,尚未形成独立的小品形式。陈佩斯和朱时茂将戏剧学院的表演训练与生活化幽默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形态,被公认为春晚小品的奠基人。

他们后续的《主角与配角》(1990)、《警察与小偷》(1991)等作品进一步巩固了小品的地位,影响了赵本山、黄宏、宋丹丹等后辈演员的创作方向。

其他早期贡献者:

1983年春晚已有类似小品的短剧(如《虎妞阿Q逛厂甸》),但未形成固定模式。

严顺开等演员在80年代也有喜剧表演,但影响力不及陈朱组合。因此,“春晚小品之父”的称号仍归属陈佩斯和朱时茂。

总结:
陈佩斯和朱时茂通过《吃面条》将小品确立为春晚的独立艺术形式,其开创性与持续影响力使他们被誉为“春晚小品之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是喜剧创作的经典范本。

-----------------------------
AI出来的感觉说的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品有父这一说法吗,如果是评goat还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品本来就是艺术学院平时教学的演出科目。。。。是朱 陈 二人搬上春晚 一炮而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22 11:37 , Processed in 0.13795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