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88|回复: 66

[读书] 少了50万,考研人数连降两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减少50万人,降幅11.42%,已连续第二年下降。

据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考研热退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研究生就业未必有优势。近两年各类招生就业的竞争加剧,越来越多考生意识到,如果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未必比本科毕业更好,考研对个人求职竞争力的提升也相对有限。大家发现辛辛苦苦读完研究生也未必有一份期望的工作,于是不得不开始考虑性价比的问题。

其次是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部分高校专硕、学硕比例的调整,客观上增加了一部分学生的读研经济成本。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报考主流。在专硕扩大的同时,一些高校正在缩减学硕的人数。有专家认为,相比于学硕,专硕的国家补贴少,学费通常也更贵。很多人计算过经济账后决定放弃考研。

最后是考公出国留学等分流了考研人群。近些年考公考编持续升温。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41.6万人,创历史新高。读研究生未必有一份期望的工作,但考公考编就可以直接达到目的,于是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有的人就直接放弃了考研。此外,赴外读研人数上涨也给考研人群带来了分流。



原标题:《少了50万,考研人数连降两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公增加80万,考研减少90万,emmm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尽头是编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naclken. 发表于 2024-11-25 09:28
考公增加80万,考研减少90万,emmmmm

两者还有可能重合,毕竟仅仅是报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吧,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现在就算考上研究生,毕业后还是面临找工作,还不如用考研读研的时间多试试考公,说不定就考上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媳妇经典言论:考完之后三年还得考公,一步到位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就不知道读在职研究生有什么用,多个研究生证能怎么样,有用也只是部分工作有用吧,那么多人读研到底在想什么

—— 来自 鹅球 v3.3.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直接考公了,考完研大概率还是卷考公,不如提前3年开始考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人考研的初心不就是为了逃避就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生扩招本来就是当年就业控不住了,延迟就业的重要举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pyjq 发表于 2024-11-25 09:50
我一直就不知道读在职研究生有什么用,多个研究生证能怎么样,有用也只是部分工作有用吧,那么多人读研到底 ...

体制内认在职研究生,读出来以后享受跟全日制一样的待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之前就听说过,当年本科生毕业时看不上的工作,如今研究生毕业时已经高攀不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尽头是编制

不过有一说一,各地真正吃香的央企分部现在基本要求都是硕士起步了,还是逃不掉

不过嘛人家要求第一学历本来就跟大部分人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斯城恶魔 于 2024-11-25 10:04 编辑

对于疫情期间通过考研来赌未来可能有更多就业岗位的学生来说,他们完完全全地赌输了,22年研究生录取人数125万,加上21年高考本科录取444万,以及24年考研的24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升学岗位并没有那么多,有大500万同学会成为失业群体,这并不是小数字
赢家是本科出来就业的同学,占住了坑,拿到了钱,不啃老还获得了社会价值
未来五年消化疫情期间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还有源源不断的新学生冲进来
研究生作为就业蓄水池的作用是成功的,但是这个水池已经快满到溢出来了

—— 来自 鹅球 v3.1.8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11-25 1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考编也是硕士学位更有优势啊,可以考选调啊人才引进啊之类的
本科直接考大概率去基层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截图这是我年初说的。很多人不了解高校的招生情况。我告诉你,现在就是211,985的大学都得主动出击去抢生源了。博士已经彻底招不满了,而硕士的冷门专业也是基本没人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出来年纪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


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rraine_Kinney 于 2024-11-25 10:12 编辑
藤岛鸣海 发表于 2024-11-25 10:04
截图这是我年初说的。很多人不了解高校的招生情况。我告诉你,现在就是211,985的大学都得主动出击去抢生源 ...

我知道的几个专业读博都得排队,基本是提前一、两年联系
从16年开始比较好的学校一直在提推免占比,学硕统考名额其实一直没怎么扩过,20扩招主要是专硕,然后是一本,今年是大量二本新开了硕士点
二本研究生出来除了考公能报研究生岗外也没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脆把生育率和考公挂钩得了,生得越多加分越多,然后根据隔壁11区经验,大多数的基层公务员门槛可以降低到18岁高中毕业,这样又增加了4年的生育年龄。生三个就能把高中学历加分加到达到清北选调生的程度,这样不比把黄金生育年龄浪费在考公补习里强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冷眼看看考公热还能持续多久,我本人和接触到的体制内/泛体制内都是又累又卷钱还变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Lorraine_Kinney 发表于 2024-11-25 10:06
大部分专业读博还是得排队

你说的是名校名师的博士吧

从整个学校的角度看,博士一年500个名额,能招到300人,已经可以给招生部门发奖了。

现在纯学术的博士,连导师都不想要,因为需要导师投入太多。导师喜欢的是自带项目资金的工程博士或者专项博士。这两个确实抢破头,但数量也是很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pyjq 发表于 2024-11-25 09:50
我一直就不知道读在职研究生有什么用,多个研究生证能怎么样,有用也只是部分工作有用吧,那么多人读研到底 ...

脱产读非全一般是没考上调剂没办法了
在职的非全体制内可以拿提拔门票、技术职称需要,体制外的MBA找人脉,或者方便跳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藤岛鸣海 发表于 2024-11-25 10:12
你说的是名校名师的博士吧

从整个学校的角度看,博士一年500个名额,能招到300人,已经可以给招生部门发 ...

双非的博士没什么人想读吧,也不知道现在读出来有啥意义,反正我去年申请几个985老卷了,老师基本没名额给外面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名额还是挺抢手的,反正我一个小虾米导师每年都得给n多博士申请者发拒信
但是研究生教育嘛,其实从导师到学生大家都知道它的教育作用约等于0,教给学生的既不是良好的学术素养,也不是高技术企业需要的技能,唯一的价值是那一张或几张纸装点门面

本来从上层到中层都决定了,大家就是要扭动身体装作车在前进的样子,新人底层不肯加入一起做无用功不是很正常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部分工作高中生,本科生都能胜任。
读研究生也不是为了继续科研或者喜欢研究,纯粹就是为了找工作学历高人一等啊。
现在人精了,发现学历贬值,那不如直接考公。

—— 来自 OPPO PGFM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cscn 发表于 2024-11-25 10:10
我就冷眼看看考公热还能持续多久,我本人和接触到的体制内/泛体制内都是又累又卷钱还变少。 ...

总比送外卖干货拉拉被工贼欺负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招时已经感觉到了,我是财经类专业,硕士干的活和本科一样,企业觉得你会要更高的工资就不想要了

—— 来自 鹅球 v3.0.0.82-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yjq 发表于 2024-11-25 09:50
我一直就不知道读在职研究生有什么用,多个研究生证能怎么样,有用也只是部分工作有用吧,那么多人读研到底 ...

非全研究生和成人本科一个道理,给需要晋升的人一个满足要求的学历

—— 来自 鹅球 v3.0.0.82-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Lorraine_Kinney 发表于 2024-11-25 10:15
双非的博士没什么人想读吧,也不知道现在读出来有啥意义,反正我去年申请几个985老卷了,老师基本没名额给 ...

这就是视角不同了
你申请的,显然是热门的专业和热门的导师,那啥时候都不缺人

985学校里的冷门专业和冷门导师现在惨的很。不信你去你申请学校的招生处问问。北三环那几个学校,招生部门每天都要急死了,变着花样找学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定助 发表于 2024-11-25 10:19
总比送外卖干货拉拉被工贼欺负强

我觉得是个预期的问题,千军万马独木桥进了体制内/泛体制内,发现强度大收入低还无成长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cscn 发表于 2024-11-25 10:33
我觉得是个预期的问题,千军万马独木桥进了体制内/泛体制内,发现强度大收入低还无成长空间。
...

现在的问题就是资本把35岁之后的未来预期压的太低了,才导致所有人为了求稳卷独木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到扩招前的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公人数从2021年开始这个增幅实在太恐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藤岛鸣海 发表于 2024-11-25 10:04
截图这是我年初说的。很多人不了解高校的招生情况。我告诉你,现在就是211,985的大学都得主动出击去抢生源 ...

请教下原因是什么?我本以为经济越不好读书的人越多,尤其是我国学费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定助 发表于 2024-11-25 10:35
现在的问题就是资本把35岁之后的未来预期压的太低了,才导致所有人为了求稳卷独木桥 ...

我非常明确知道你说的这些,因为我人在泛体制内,父辈做生意的算个小企业,两边的痛点和不合理之处我都能感受到。

我没什么立场批判企业的所做所为,也不会因为自己似乎有个铁饭碗而沾沾自喜或妄自菲薄。

我只能说,变成现在这样从上到下都不好受的局面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岗位没有那么多,而且未来大概率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与其再浪费三年,确实不如先提前占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定助 发表于 2024-11-25 10:35
现在的问题就是资本把35岁之后的未来预期压的太低了,才导致所有人为了求稳卷独木桥 ...

这个不是资本把预期压的低,是本来就低。
人多资源少,自然就这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7 15:58 , Processed in 0.16294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