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8|回复: 1

[社会] 转·中部的教育人口塌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临教育人口塌陷严峻挑战的,并不止东北。和人口少、生育率低的东北相比,有着全国约四分之一人口的中部六省将面临迥然不同的挑战:教育人口出现“大基数塌陷”。

也就是说,学生减少的速度也许类似,但量级不可同日而语。田志磊团队研究显示,对比2023年和2027年,中部六省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超15%,幅度与东北三省不相上下。财新据此估算,同样的降幅,在东北是减少50多万学生,在中部则意味着400万级的学生规模缩减,等于空出了5000余所18个班的小学。

从数据上看,北部的“河北以南+河南”,南部的“湖南+江西”,构成了中部两大集中塌陷区。

因全国高考人数最多、有升学“地狱难度”之称的河南,可能要面临全国最大规模的义务教育学生缩减。据田志磊团队研究,2023—2027年,河南全省小学学龄人口预计下降200余万人,在校生预计降约190万人,双双缩水超两成。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20%上的区县超过一半,预计减少30%以上的区县超过八分之一。

今年初,河南方城县一所寄宿制学校发生火灾,让大众到中部县城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鲜有人知的是,方城具每可能是河南未来学生下降最快的几个区县之一——对比2023年、2027年预测值,这个有着80万常住人口的县,小学学龄人口预计下降三分之一,初中学龄人口预计下降超六分之一。

方城县所在南阳市的未来同样令人唏嘘:作为河南南部知名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与教育大市,南阳拥有全河南近十分之一的教育人口。但经历十余年的常住人口负增长后,这座“中州粮仓”已退出千万级人口大城的行列。到2027年,南阳不仅小学学龄人口预计减少超30%,初中学龄人口减幅也超过15%,大幅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官方信息显示,过去一年里。南阳有近700所小学因人数不到20人被撤并。

紧邻河南,河北在地理上常被划到东部,人口和经济发展特点则更近似中部。2023-2027年,河北小学在校生预计下降超120万人,缩减规模位列全国第二。身处京津冀经济圈。河北六成以上的地市是人口净流出状态。

总体是净流出,河北内部分化却较河南更大。据田志磊团队研究,河北毗邻渤海、以“京津产业转移承载地”闻名的曹妃甸区还预计有小学在校生约8%、初中在校生约42%的强势增长;但另一方面,其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30%以上的区县超过五分之一,比例比河南更高。学龄人口测算则显示,河北张家口市教育人口塌陷问题突出,其赤城县、尚义县、康保县、怀安县等多个区县初中学龄人口甚至较小学下降更快,生源明显流出。

有别于少子化步程更快的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学龄人口“拐点”来得更晚,“学生荒”短期内还不会大规模蔓延至初中阶段。田志磊团队研究显示,未来三年,中部约一半区县初中在校生还有所增长,其中河南、河北初中在校生约在2025年达到峰点,安徽、湖北预计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在“大基数”的惯性下,许多中部区县仍是着眼于先应对“城挤、乡弱”的“燃眉之急”。在过去数年里,政策调整已赶不上快速变化的农村学龄人口形势。

中部另一集中塌陷区“湖南+江西”为例。两省近年都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注入了大量经费如江西2021年启动第二期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预计“十四五”期间投入超200亿元;2022年,江西发布《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更是提出“到2025年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9000所”。湖南株洲也曾在2020年时,提出坚持“不撤并一所乡村学校”的原则。

但从“七普”数据来看,江西、湖南未来三年几乎所有区县小学学龄人口均呈下降态势。据田志磊团队研究,2023—2027年,江西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60余万人,下降近两成;湖南小学在校生预计减少80余万人,降超六分之一。相比河南和河北,江西、湖南两地呈生源流出的区县比例更高,意味着有更频繁的跨县、跨市流动现象。

“江西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小学已经修得非常好了,设备配置非常完善,问题是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都提不上来。”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周新成告诉财新,“调研的一个中心小学让我非常心痛,它新建了一栋楼,配备了实验室和各种现代化设备,但还是吸引不到好的生源。乡镇学校每天要接送,学生要坐校车或家长陪读,很多家庭宁可‘一步到位’直接到县城读书。”

财新关注到,人口变局当前,政策“急转弯”已经发生。2023年后,江西、湖南的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文本表述明显变化,从“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转向强调“优化学校网点布局”“稳妥撤并”。截至2022年,江西、湖南小学教学点分别有7553个、6198个,是中部教学点比例最高的两个省份。

除上述两大片区外,湖北、山西、安徽三地小学2023—2027年在校生降幅预计在7%—11%之间,下行曲线相对较缓。但省内分化不容忽视:如安徽教育人口下降最快的亳州、阜阳、蚌埠均集中于皖北,其在校生“塌陷”程度已经与河南南部地市相当。“山河四省”中位于东部地区的山东,小学、初中在校生分别预计降0.7%、增11.5%,教育人口在短期内相对坚挺,但中长期也有相似的“大基数塌陷”风险:山东曾在2016年创下177万人的出生人口高峰,一度成为全国“最敢生二孩”的省份;但到2023年,山东出生人口已快速下滑至61万人,仅为高峰期的约三分之一。

为何人口基数最大的中部,学生减少也最多?多名学者强调,除大量务工人员外流外,另一值得关注的因素,是已经存在的中部“教育塌陷”现象——由于政策供给长期不足,中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仅和东部有较大差距,还落后于有较多政策倾斜的西部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尚伟伟等研究者基于2004—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时序数据的研究提出,在中部与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相当的前提下,2018年西部地区的生均中央转移支付(11.14万元)是中部地区(4.64万元)的近2倍。河南、江西、湖南的人均GDP与西部平均水平相当,但这三省的生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分别比西部平均水平低8.13万元、7.18万元、6.46万元。

北京大学季楚煊、黄珍、魏易针对“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的研究同样显示,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大部分区县生均财政性补助排到了全国最后的20%的位置。2019年,河南小学生均经费仅8644元,相较全国低22%,是生均经费(41743元)的四分之一不到。

“我们办学基本完全靠(公用)经费,各级会花掉一点,到手60%。”河南濮阳一名村小校长此前告诉财新,“资金是最大问题,课桌十几年都没有更新了。”财新在河南周口、濮阳等地走访中看到,乡村学校日常运转主要依靠公用经费拨款,教育信息化设备没钱维修、老旧课桌课椅难以更换等问题普遍存在,个别地区亦有教师绩效不及时发放、小规模学校经费截留、民校生均拨款长期拖欠等问题。

“教育塌陷”之下,中部城乡家庭普遍呈现出更强烈的“教育流动”意愿。“村里的跑乡镇去,乡镇的跑县里去,县里的到市里,还有到新疆、西藏去的。”河南鹿邑一乡校校长任露(化名)告诉财新。据田志磊团队研究,2027年,河南、湖南、江西、山西、湖北、安徽六省的初中在校生预计比学龄人口分别少约70万人、41万人、35万人、32万人、30万人、27万人,生源流出现象较西部更为突出。

学龄人口减少,能否以结余资源自然改善中部“教育塌陷”?情况或许不容盲目乐观。财新综合走访、采访发现,新一轮布局时期,中部仍在承受“学生变少,但大班额压力还在;撤校加速,但建设资金更加紧张”的经费、人口双重阵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7-11 1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9-22 17:34 , Processed in 0.03678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