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林熙蕾

[育儿] 从中专妹事件看,现在中考的筛选作用是不是严重失调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5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浙江很多中专挺好的,免学费而且后续也有升本科的路线(来自一个拥有学渣娃早早开始研究路线的爹)

论坛助手,iPho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⑨th_Knight 于 2024-6-15 10:44 编辑
白色的120 发表于 2024-6-14 21:37
人家考上了四星级高中,但是上中专有奖学金减免学费,很明显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才去中专的。

四星级高中也没用啊,我和她一个市的很有说服力了,这种分数考上的四星级高中加上艺考体考再去掉一百人大专单招不参加高考的,一本率只有10%左右,而且这成绩必进不来快班,能上本科的只有班里前5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例子恰恰证明了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以人度己的坛友应该掂量一下自己的成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lhito 于 2024-6-15 10:50 编辑

中考变得没有区分度和最近几年的‘减负’有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现在什么难度呢?
最近临近期末,小朋友自己觉得学校小测考得不好,我给二年级的娃搜往年中考题节选(删掉涉及没学过的概念)用来培养信心用的
有很多是只要知道概念就能写的送分题
以前送分题也没这么送分的,比如出题3a-2a这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masakaha 发表于 2024-6-15 10:46
这个例子恰恰证明了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以人度己的坛友应该掂量一下自己的成色 ...

但不该是这种形式发光啊,江浙沪一带私立高中靠竞赛打知名度的也不少了,都是全国各地挖人的,苏北这么近没挖到挺奇怪的,海亮的imo金牌我记得是河南挖的?浙江初赛一等奖十几个,也都是外面挖来的学生,这种家庭原因选择不去高中的选手应该是香饽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淮安人,表弟考试成绩一直班级前列考入四星级高中快班,分数保底六百七八,最后去南京上了二本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区分度不是一直都很低嘛,十几年前我当时就被告知中考80%是送分题,主观题也是按给分点送。

而且楼里对普高的升学率有什么幻想?不去普高去中专不见得是个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嘤嘤嘤QAQ 发表于 2024-6-14 20:25
考试没有做好筛选辨识度,最终选拔出来的就是比同龄人更细心的人

细心又有什么错呢?中考这种普选性的测试,筛选出普通的优秀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特异点的处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的课题

—— 来自 鹅球 v3.0.86-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水 发表于 2024-6-15 14:21
细心又有什么错呢?中考这种普选性的测试,筛选出普通的优秀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特异点的处理,这本 ...

中考怎么样都是选拔性测试,我不知道这个“普选性”的定义是怎么来的。

当然我们需要前50%和后50%的区分度,但考虑高考录取率的问题,做好这个与搞好前5%的区分度并不矛盾。

我还是认为,决策者的下一代都均值回归了,才是这些乱象的根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是新闻,能考上清华却考不上深中的例子就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特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czxc 发表于 2024-6-15 18:03
中考怎么样都是选拔性测试,我不知道这个“普选性”的定义是怎么来的。

当然我们需要前50%和后50%的区分 ...

决策者还需要个中考来保证自己下一代利益是吧,哪来的弱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学考研,大幅下调整体分数线,抬高单科分数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高复读率会教任何不愿改革的机制做人的,体验服又不是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涛叔 于 2024-6-15 20:30 编辑
你来搞笑 发表于 2024-6-15 10:56
但不该是这种形式发光啊,江浙沪一带私立高中靠竞赛打知名度的也不少了,都是全国各地挖人的,苏北这么近 ...

挖的前提是要能发现。现在非北上广深的,敢冲这一块的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小学、初中。大部分学校都是回避奥数一类的比赛,一来生源不好难出成绩,二来不符合素养导向教育捞了个坏名,三来人家老师本来就不是干这个的,训练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够。只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wlhlz 发表于 2024-6-15 18:40
决策者还需要个中考来保证自己下一代利益是吧,哪来的弱智

决策者的后代均值回归了,你觉得后果他们会怪自己的后代笨,还是怪别人出“偏题怪题”?

是你自己歪到保障自己利益上的,我的帖子没有提到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iczxc 发表于 2024-6-15 20:47
决策者的后代均值回归了,你觉得后果他们会怪自己的后代笨,还是怪别人出“偏题怪题”?

是你自己歪到保 ...

原来如此,你比我想的还弱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口就是学历歧视,中专妹,比起筛选的问题,难道学历歧视的问题不是更值得拿出来说道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5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wlhlz 发表于 2024-6-15 22:04
原来如此,你比我想的还弱智

既然你没有打算讨论,也没有论点,我也没法和你讨论。

不过有其他人看帖,那我还是说清楚点。

教委/教育部公务员的后代没考好,他们会:

(1) 觉得自己的孩子笨,自谋出路
(2) 考试不合理,没有做到素质教育,没有学习西方(=美国)的优良制度搞推荐制

我觉得是(2)影响了他们的决策。当然你也可以有别的看法,不过从只会骂街的情况看,显然没什么创见了。

他们搞出来的中考简单化重要指导文件《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1999)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4)命题要科学,禁止出偏题、怪题,禁止有意编拟一些似是而非的考题为难学生。试卷结构要简约。题量要适度,要扭转试卷题量偏大的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北京的中考也一样有近半的筛取,题非常简单,但是就是看你仔细不仔细。
公平吗?不公平,但是就是这样运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6 0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0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Agfykp 于 2024-6-16 01:15 编辑

刚刚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当地中考满分780?←有待求证
那我觉得中考离满分差150+的话,可能真不是中考制度的问题了。别说江苏,就是在河南,这也考不到县里最好的高中的。

—— 来自 vivo V2301A,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irinwind 发表于 2024-6-16 00:01
上海北京的中考也一样有近半的筛取,题非常简单,但是就是看你仔细不仔细。
公平吗?不公平,但是就是这样 ...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按照文件的说法,以前的“试卷题量偏大”,而且有“偏题、怪题”“有意编拟一些似是而非的考题为难学生”。

如果不是家属被为难了,我难以理解为什么教委的文件写得那么搞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0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⑨th_Knight 发表于 2024-6-15 10:39
四星级高中也没用啊,我和她一个市的很有说服力了,这种分数考上的四星级高中加上艺考体考再去掉一百人大 ...

那感觉比上海的区重点还差点?(区重点考上来的同学说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6 0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T3To 发表于 2024-6-14 22:05
别扯了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仅仅是扫盲教育

就像前边潭友说的,问题是当前中考智力筛选度不够。家里约束着读书或有资源卷补课,细心一点的更容易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毒菇 发表于 2024-6-16 11:43
细心和专注本来就是智力的维度,“很聪明就是粗心”怎么看都是技不如人之后找补的空话 ...

在想有没有为了弥补这个吃非法药物的

—— 来自 Xiaomi 23117RK66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你没发现中国的小初中教育早就变态化了吗?现在才发现选拔机制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ocklabor 发表于 2024-6-14 22:49
现在这个体系对普通人是利好,对偏科天才确实很不公平。但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说,任何体系都是不可能照顾到所 ...

不是对普通人利好,而是对卷王利好,正是因为该难的不难,让天赋略微欠缺的可以靠努力来凑,所以导致了现在的教育,家庭之间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要我说还不如提升理科类难度,让那些喜欢抢跑的发现,自己站起来还没有坐着的人高,没准也就消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docklabor 发表于 2024-6-14 22:49
现在这个体系对普通人是利好,对偏科天才确实很不公平。但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说,任何体系都是不可能照顾到所 ...

说是对普通人利好,但是实际上,这个体系的运行已经变态了,所有体系内的人都非常难受。特别是中不溜那档家庭的中不溜水平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rpotato 发表于 2024-6-16 12:08
不是对普通人利好,而是对卷王利好,正是因为该难的不难,让天赋略微欠缺的可以靠努力来凑,所以导致了现 ...

说的不错,整体难度降低就意味着刷题战术越有效,在这种情况下考试不再是选拔优秀而是在考验学生刷题量和时间,这种考试方法和明清八股文真没太大区别,难度再低下去的话,搞不好AI都比觉得大多数学生考得好,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国家大部分初中生不如AI,那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水 于 2024-6-16 13:23 编辑
GeForce256 发表于 2024-6-16 12:34
说的不错,整体难度降低就意味着刷题战术越有效,在这种情况下考试不再是选拔优秀而是在考验学生刷题量和 ...

中考只是初选啊,而且初中范围的知识个人认为哪怕是刷题刷成本能也是很必要的。再说过去的初中生比ai强?我看未必。国家的未来,你们高等教育人士不担,要初中生打宿傩,真的假的?

—— 来自 鹅球 v3.0.86-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6367749 发表于 2024-6-16 07:04
那感觉比上海的区重点还差点?(区重点考上来的同学说的印象)

你别说,20年前保送的区重点,那时候没有信息来源,以为区重点和市重点差不多,进去了才知道原来只有头部的重点班才能保一本率,而且只是一本率,每届能有一个两个上复旦交大的就烧高香了。现在上海甚至已经变成除了四校八大,剩下的市重点也是这个鸟样,区重点=过去的普高,市重点=过去的区重点,进普高=进大专。毕竟我家门口的普高现在已经是区重点,以前上的区重点现在也是市重点了,但是升学率和当年没什么变化。每次看到那些鸡娃的家长说,只要孩子上高中然后考个大学就满足了就想笑,真的进了高中,但是普高 然后上大专,他们会甘心吗?

—— 来自 Xiaomi 23127PN0C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千君 于 2024-6-16 13:22 编辑

新闻里讲的是第一类。说她中考在江苏考了621分。这个成绩可以上一个所谓的“四星高中”。她是自己选择去上了中专,同时遇到了一个数学好老师,作为金子在数学竞赛中发光了。

但是问题是互联网上江苏人太多了。这个说法一出来就爆掉了。因为621分的中考成绩在江苏最多只能算中间段。基本上是考不进好学校的。也就是说她哪怕有天赋,因为“偏科”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是没有办法进入好的大学读数学系的。

相关的新闻里面玩了很多的文字游戏。她的成绩整体只能算中等,算典型的偏科生。但是新闻里要说她是属于:“她的各科成绩都是数一数二,但相对于数学的断崖式领先,其他比较平均,跟别人的差距不是很大。”坚决不承认她这种数学成绩特别优异但是其他成绩一般的人不是偏科生。她不是因为偏科才上不了好学校。

这种文字游戏真的有意义吗?

====================

站在政策层面很简单,你的孩子是你的唯一,但是不是社会的唯一。从方便管理的角度来讲,埋没人才根本不可惜。因为真正需要的研究型人才数量并不多,筛选出一部分合格的就够了。

那么对家长来说什么样的事情是他们肯定能做,并且肯定能做对的呢?

就像一些评论里讲的,如果她生在大城市的富裕人家。家长发现了就可以带着她去走竞赛的路子。她不仅能通过数学竞赛上好的学校,人生也会完全不一样。


要多赚钱,自己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给她购买教育资源。千万不要对公立教育资源有太高的预期。因为录取率整体就那么点。每年出生人口也就1%能进985,而你的孩子大概率不是那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16 2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7 15:52 , Processed in 0.168013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