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ongrider

[欢乐] 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汇总来了 你觉得哪个最难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7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jchemphys 发表于 2024-6-7 12:21
新课标I卷这就是欺负穷人,有钱人的小孩能知道这些,农村小孩估计都不知道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教育部 ...

你知道新闻联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Tring 发表于 2024-6-7 13:42
今年题目啥毛病啊,全是键盘对线PVP的话题。
原题来外野发个帖,谁能-200鹅就是满分作文?什么赛博话术考核 ...

作文那是写给评卷老师的
不是写给抬杠巨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不要拿GPT的信息来污染论坛了,看着真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出来了,现在喂的语料都是写公文的,根本不适合高考这个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聚二甲基硅氧烷 发表于 2024-6-7 19:35
看出来了,现在喂的语料都是写公文的,根本不适合高考这个场景

不加任何条件的话就是这样的,加点小限制效果会比较好

前面有人烦了,我贴完这次就不贴了


新课标II卷


Claude 3 Sonnet

修正:请以正在参加语文高考的高三考生要写一篇应试考场作文的情景来写


### 探索未知,我的高考之旅

2024年6月7日,我坐在高考考场里,面前是语文试卷。当我读到"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壮举时,心中不禁一震。此刻,我仿佛置身于一艘即将起飞的宇宙飞船,而高考,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太空探索"。

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每一天都像是在为这次"探索"做准备。清晨五点半,闹钟响起的那一刻,就如同发射倒计时的开始。我迅速起床,背诵古诗文,就像宇航员在发射前检查每一个系统。走进教室,我仿佛进入了训练舱,老师讲解的语法知识点如同复杂的导航系统,需要我全神贯注地掌握。

午休时,我常常放空自己,望着窗外的天空。那里,"嫦娥四号"曾经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我想起自己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作业。那些古奥的字词像月球背面的陨石坑,让我一头雾水。但我没有放弃,反复查词典,请教老师,甚至找来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经过几天的"探索",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月背发现了新的景象。

复习阶段,更像一次漫长的太空飞行。每一本复习资料都是一个星球,需要我用心探索。有时,面对众多的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技巧,我感到迷茫,就像"天问一号"在茫茫太空中寻找航向。但我记起航天人的精神:即使前路未知,也要勇往直前。于是,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把知识点分类整理,就像航天员规划每一个探测任务。

最难熬的是考前的那段日子。焦虑和紧张如同宇宙中的黑洞,似乎要吞噬我的自信。但我告诉自己,"嫦娥四号"不也曾面临着无数未知的风险吗?我调整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放松,就像航天员在发射前调整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走进考场时,内心竟出奇地平静。

现在,我正在答题。阅读理解像是在探测不同的星球,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需要解码的信号。作文题目就摆在我面前,像是一个崭新的星系等待我去探索。我深吸一口气,提笔开始写作,仿佛"天问一号"点燃引擎,冲向未知的深空。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我探索的轨迹。我写下自己在高中的成长,那些克服困难的经历,就像航天器突破地球引力。我描述对未来的憧憬,那是我要探索的新领域,如同科学家对火星生命的向往。

写作过程中,我时而顺畅,如同飞船在太空中自由航行;时而卡壳,就像遇到了未知的障碍。但我记起航天人的坚韧,调整思路,继续前进。终于,在铃声响起前,我完成了这篇文章,就像成功完成了一次太空任务。

此刻,放下笔,我感到无比自豪。这不仅仅是一篇高考作文,更是我个人成长的缩影。像航天人探索宇宙那样,我也在探索自己的潜力,挑战自己的极限。高考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太空探索",但我知道,人生还有更多未知等待我去征服。

走出考场,阳光洒在脸上,我仿佛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广阔星空。无论高考成绩如何,这次"探索"已经让我收获颇丰:勇气、毅力、自信。我期待着录取通知书,那将是我人生新航程的起点。未来的大学、职业、人生,都是等待我探索的新星系。而我已准备好,像"嫦娥"和"天问"一样,勇往直前,在未知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 发表于 2024-6-7 19:44
不加任何条件的话就是这样的,加点小限制效果会比较好

前面有人烦了,我贴完这次就不贴了

你这是写党员个人汇报的路数,依然不算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讲的就是个“见月忽指”,题干里面的提到的内容开头拉几句就行了,一句话不提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连AI都知道这材料的重点是求问无止境,而不是AI本身,懂不懂AI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样的文章基本不会获得高分的,“写作中”“此刻,放下笔”这种的完全偏了路子,不写任何和考试有关内容,但是写和学生,和家国有关的内容是正常的

—— 来自 鹅球 v3.0.0.82-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感觉天津卷的作文就突出一个克苏鲁的味道,讲究一个不可被观测,不可被定义,不可被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义与自定义:灰色的轨迹

在《轨迹》系列中,黎恩·舒华泽的人生轨迹如同《闪之轨迹》系列所展现的,是一条曲折而又充满挑战的灰色之路。他的经历充满了被定义与自定义的挣扎,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

一、闪之轨迹1:新生
黎恩作为新生加入托尔兹军官学院,他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学院生活,努力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然而,他也面临着自己的困境,如被无良学长利用进行高利贷活动,以及发现自己血统异于常人却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在这一阶段,黎恩开始了自我定义的初步尝试,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二、闪之轨迹2:内战
随着帝国内战的爆发,黎恩和伙伴们被迫撤离学院,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冒险。他们集结成第三股力量,打着中立的旗号与贵族军抗争。在这一过程中,黎恩不仅救下了被控制的小皇子,还发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复活后的BOSS宰相。这一阶段,黎恩的自定义之路更加艰难,他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敌人,还要面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三、闪之轨迹3:教官时代
毕业后,黎恩留校担任教官,负责教导新生。他带领学生们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同时与结社进行了一系列意义不明的战斗。虽然这一阶段剧情相对平淡,但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黎恩的自定义之路仍在继续。他通过教导学生,不仅传递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成长。

四、闪之轨迹4:终结与新生
在《闪之轨迹4》中,黎恩与新旧“VII班”成员一起,面对帝国中扩散的“诅咒”以及即将爆发的与卡尔瓦德共和国之间的大战。他们为了拯救被失控的鬼之力吞没的黎恩,以及解开围绕在帝国多年的各种谜团,展开了冒险。最终,黎恩虽然面临生死考验,但他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与伙伴们共同克服了困难,实现了自我超越。

黎恩·舒华泽的灰色轨迹,是一条从新生到教官、从内战到终结的曲折之路。他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被定义、挣扎、自我超越,最终成为引领时代变革的先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面对各种“被定义”的标签和束缚,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chemphys 发表于 2024-6-7 12:21
新课标I卷这就是欺负穷人,有钱人的小孩能知道这些,农村小孩估计都不知道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教育部 ...

差不多得了,一看就知道跟人工智能没有关系
重点是问题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我这次月考让写胡杨树挺直向上的身姿和向下的根系汲取营养

我也不用知道胡杨树啥样啊只要把握好向上与向下的含义并且写出向上与向下的关系就好了

—— 来自 Xiaomi 2206123S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ukacolamania 发表于 2024-6-7 12:18
求求了,写点这辈子真用得上的文体吧

说句暴论,这些题目还真都只配交给gpt写

写议论文不是为了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么

要以后生活中什么实用考什么的话,高考应该改成职业技术大赛才对啊
平常批判应试教育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怎么这个时候又开始不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了

—— 来自 Xiaomi 2206123S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什么时候能批作文啊,比人靠谱多了吧

— from samsung SM-S911U1, Android 14 of S1 Next Goose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6-8 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酷乐 发表于 2024-6-7 21:51
定义与自定义:灰色的轨迹

在《轨迹》系列中,黎恩·舒华泽的人生轨迹如同《闪之轨迹》系列所展现的,是一 ...

文章的结尾应该加一句,但没有那个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ukacolamania 于 2024-6-8 08:47 编辑
webashrat 发表于 2024-6-8 03:17
写议论文不是为了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么

要以后生活中什么实用考什么的话,高考应该改成职业技 ...

我就好奇一点啊,是什么让你觉得生活中的实用文体就体现不出语文素养的

或者说,语文素养为什么会跟实用对立起来?

—— 来自 motorola moto g stylus 5G (2022),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ukacolamania 发表于 2024-6-8 08:39
我就好奇一点啊,是什么让你觉得生活中的实用文体就体现不出语文素养的

或者说,语文素养为什么会跟实用 ...

高考中考不考实用文体?当然考啊

英语的小作文就基本上都是实用文体,什么推荐信邀请信申请信公告什么的都考,那么请问这十五分能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吗?我觉得很显然是不能的。

你写实用文体不能体现出你的思想深度与思考的高度,我们在写英语小作文的时候就全都是背好的套话和高级词汇与句型,这种实用文体写作的考察会不可避免的落入到谁炫技炫得好就拿高分,谁背的多就拿高分的陷阱中,对高中生的语文素养训练很明显没有益处啊

—— 来自 Xiaomi 2206123S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ukacolamania 于 2024-6-8 09:30 编辑
webashrat 发表于 2024-6-8 09:08
高考中考不考实用文体?当然考啊

英语的小作文就基本上都是实用文体,什么推荐信邀请信申请信公告什么的 ...

“你写实用文体不能体现出你的思想深度与思考的高度”

实用文体就只知道个邀请函/推荐信?但凡好好读过语文书上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呢?这里面体现不出思想深度与思考的高度?

高考普遍考的实际上是议论文,偏文藻修辞而不是逻辑推理,这才是它不实用的地方。至于这些文藻修辞,有语文素养的人写实用文体的时候就发挥不出来吗?还是至少多读读语文书吧



—— 来自 motorola moto g stylus 5G (2022),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ukacolamania 发表于 2024-6-8 09:21
“你写实用文体不能体现出你的思想深度与思考的高度”

实用文体就只知道个邀请函/推荐信?但凡好好读过语 ...

你说的对,但是百度搜索实用文体,第一条就是
「实用文体,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个人简历、调查报告、实习报告、思想汇报、工作总结、求职演讲、合同样本、申请书等。」
能不能找到哪里说记叙文是实用文体我真的很好奇这个

说高考考的是议论性散文说实话有些失之偏颇了,高考作文也不怎么限制文体啊,除了诗歌之外爱怎么写怎么写,考生偏向于议论性散文不是因为好拿分么

而且就算是按你说的,记叙说明议论都算作实用问题,那你所谓高考考察的「议论性散文」被你开除议论文籍了吗如果议论性散文也算作议论文的话,考察议论性散文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实用文体的考察呢

—— 来自 Xiaomi 2206123S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ukacolamania 于 2024-6-8 10:09 编辑
webashrat 发表于 2024-6-8 09:48
你说的对,但是百度搜索实用文体,第一条就是
「实用文体,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个人简历、调查 ...

“实用文体”好像是你自说自话提出来的吧,我20#原话是

求求了,写点这辈子真用得上的文体吧

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就是掩耳盗铃了,题目一出出来,文体基本就已经定好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这倾向性不要太明显


另外,议论散文是归入散文而不是议论文的,望周知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webashrat + 1 思路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ysy语文正经有用的还就是逻辑学和应用文 然后这俩都不考
现行的语文古文和阅读理解应该和英语一起合并成语言学
至于文学 这玩意应该和欧式几何一起滚去和音乐美术一起给艺术生考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心一言

在智能时代,我们如何面对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答案之海”中,任何问题只需轻轻一点,便能得到详尽的解答。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种快速解答的便捷中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问题真的会越来越少吗?

互联网的普及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库。从前,人们为了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翻阅厚重的书籍,或者长途跋涉去请教专家学者。但现在,只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便能在瞬间得到数以万计的相关信息和解答。这种便捷性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会因为过于依赖互联网而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是将这种便捷性推向了极致。无论是复杂的数学问题,还是繁琐的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都能迅速给出精确的答案。这种能力让我们惊叹于科技的进步,但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担忧:如果连最复杂的问题都能由机器来解答,那么我们还需要思考吗?

然而,我认为这种担忧是多余的。首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虽然能为我们提供答案,但它们并不能代替我们的思考。因为思考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更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其次,问题本身并不会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答案而减少。相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例如,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就业、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和研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问题和答案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有了问题,我们才会去寻找答案;而正是因为有了答案,我们才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我们不应该害怕问题的出现,而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它们。

在这个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的便利,但同时也要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对答案的批判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来自 鹅球 v3.0.0.82-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回帖目不忍视,真感兴趣的、或者家里孩子未来面临高考的,可以找到半官方性质的教育类微信号“京城教育圈”-视频号-直播回放,看看高三一线教师的解读

虽然主要围绕北京卷作文题在聊,但总体来说对语文教学与学习方面还是有些帮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新课标二我脑中浮现的是之前才重新联系上的旅行者1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ooon 于 2024-6-8 10:40 编辑

这。。北京上海天津这不撞车了。。
本质上不都是同一个课题。。
这没点社会心理学的底子光刷题的小鬼估计写不好。
另新课标和全国卷不出意外又抛出了一堆毫无意义的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标1跟AI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使劲往求知上带就行,现在的高中我不知道,但是我二十年前读高中的时候还是学过芝诺的那句名言的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把这句套进去,起码能拿个5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8 20:30 , Processed in 0.12316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