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66|回复: 41

[读书]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为什么要用甲虫这一意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读了马尔克斯、石黑一雄,非常喜欢这两位的作品。外界评价对这两位的评价,共同之处是写作风格都受到了卡夫卡的影响。因此现在开始读卡夫卡的作品。

读之前了解了卡夫卡的生活背景,他从小就一直受到父亲高要求的压迫,最后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来满足家人的希望,这几点在《变形记》中都体现出来了。

我最不解的部分是,为什么《变形记》中要用甲虫这个意象。无论卡夫卡是多么自我厌恶,怎么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畸形的巨大甲虫,而且是甲壳巨大、行动不便、爬行之处会留下粘液的恶心生物。不说把自己比喻成哺乳动物这种常见的意象,至少也比喻成脊椎动物吧。光是看到文中对甲虫的描述,都感到一阵恶心。

另外文中格里高尔的妹妹反而是第一个提出要清除他的人,卡夫卡和自己的三个妹妹关系这么差吗?并没有搜到相关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要恶心人才有后面的剧情发展
要么把甲虫换成蜣螂你觉得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怎么恶心怎么写了。

失去了价值的你在他人看来就是蟑螂啊。



—— 来自 OPPO PGJM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德韦杰娃 发表于 2024-5-24 16:54
就是要恶心人才有后面的剧情发展
要么把甲虫换成蜣螂你觉得怎么样

在“一个人对自己能有多厌恶”这一点上,刷新了我的理解。
之前也看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能看出来这位作者敏感、容易自我否定,但是也没到卡夫卡这种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读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从不想工作,说话好累,不想多bb的角度去理解。非常传统,非常非哲学,但有种来自直觉的趣味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恶心,明明蟑螂更恶心一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甲虫的变态发育在文学领域本身就有转变的含义在里面,蛇蜕皮也是同样的意思。选甲虫大概是作者本身的意志在作用,要是爱手艺,就是海鲜蜕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精神状态最糟糕的时候曾经想象自己是一杯粪水,任何外界的扰动都会让沉淀的粪飞扬旋转污染上层看似清澈的液体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3 收起 理由
电动大熊猫 + 1 思路广
春秋 + 2 s1现状。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喧嚣的风酱 于 2024-5-24 18:28 编辑

我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可能就是卡夫卡本人喜欢或是讨厌甲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确的形容了极度非人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样才更有异化的感觉 而不是萌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不是蟑螂,不然那行动速度那体型在家里飞天窜地可太哈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的巨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夫卡虽然没明说,但是很多翻译版本就是翻译成蟑螂的.
就是要让家人觉得恶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地利甲虫很担心你.jpg


—— 来自 Xiaomi Redmi K30 Pro,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笨拙,不能自理的感觉。我觉得翻过来的乌龟也可以,但乌龟会可爱些。甲虫一般五彩斑斓,有些人会把珠宝镶嵌成那样子,说明还是喜欢。而没什么色彩又笨的就基本没人爱了。卡夫卡小时候大概不玩天牛,或者厌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甲虫是个不太准确的翻译,准确的翻译是“臭虫”。选臭虫当然是因为足够让人厌恶,换成什么猫猫狗狗就不会有相同的效果。

另外,为什么会觉得《变形记》是一种完全的自我隐喻,甚至还投射了作家本人的家庭关系和自我厌恶情绪呢?卡夫卡跟太宰治这类作家是不同的,他是一个悲观的人,同时也是一名斗士,一位非常有责任感的作家。卡夫卡的创作即使运用了自身的生活经历,最终也是为了描绘自己所见的时代而服务的。

实际上卡夫卡自己也明确表述过,格里高利并不完全是卡夫卡,《变形记》也不是自白。如果你读过一些卡夫卡的日记或者谈话录就会明白,自我厌恶并不符合他的生活态度。

—— 来自 HONOR LSA-AN00,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点半 发表于 2024-5-24 18:59
卡夫卡虽然没明说,但是很多翻译版本就是翻译成蟑螂的.
就是要让家人觉得恶心 ...

行动不便爬都困难可不像蟑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游戏体验 发表于 2024-5-24 17:03
要说恶心,明明蟑螂更恶心一点吧

蟑螂和其他害虫有点用力过猛了。比恶心更暧昧的不气味之感更加压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eflni 发表于 2024-5-24 19:42
甲虫是个不太准确的翻译,准确的翻译是“臭虫”。选臭虫当然是因为足够让人厌恶,换成什么猫猫狗狗就不会有 ...

真是臭虫?怎么看过的几版外文插图都是鞘翅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甲虫不够恶心,改成蛞蝓或者半蛞蝓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型大的昆虫很可怕,记得我不小心看到过一张P图,将一个蝉P的和旁边的成年人一样大,简直吓死我了,做了好几天噩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eflni 发表于 2024-5-24 19:42
甲虫是个不太准确的翻译,准确的翻译是“臭虫”。选臭虫当然是因为足够让人厌恶,换成什么猫猫狗狗就不会有 ...

想象一只一张床大的臭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盏鸣尊 发表于 2024-5-24 19:58
真是臭虫?怎么看过的几版外文插图都是鞘翅目

倒不一定是专指臭虫这一个种类,原文是德语Ungeziefer,大概是对臭虫、蟑螂这一类害虫的笼统叫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形计虽然是第一人称并且取材自现实,但仍然还是篇小说,角色都是设计过的啦,应该不能直接当成是作者自传来理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有把小说跟作者自己直接对应的,话说看楼里讨论我才想起来,当年看的时候就觉得卡夫卡的描述其实不太像甲虫,的确是更像臭虫蟑螂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翻了一下卡夫卡写的《致父亲的信》,发现两处细节可能对楼主的问题有所帮助。卡夫卡选择让格里高利变身为虫类,可能并非是心血来潮。

第一,卡夫卡的父亲喜欢把卡夫卡的朋友贬低为“虫子”。第二,在卡夫卡的一段想象中,卡夫卡的父亲也把卡夫卡形容成“吸血的甲虫”。这样来看,卡夫卡大概是选择了父亲特别讨厌的生物。


—— 来自 HONOR LSA-AN00,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评分

参与人数 6战斗力 +7 收起 理由
loka + 1 好评加鹅
Vacuolar + 2
Tutto + 1
从心, + 1 一种带有揶揄的自我贬低,感谢指导.
保罗赫伯特 + 1 好评加鹅
nagitoY + 1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德国小蠊不够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奥地利没有美洲大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他对你这不是目的达到了吗,
我确实也get不到,但我是觉得甲虫萌萌的又很帅,但看来对你很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5-2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甲虫是一种拒绝沟通的,低智能的,不通人性的东西
跟现实中的长期抑郁的,在自己阴暗房间里度日的neet基本是一个形象(而且同样很脏,不穿衣服,起不来床)

(既然"在天花板上爬"是长期甲虫化的产物,那么其在现实中的对应可以认为是长期neet后出现的不可见人的奇异扭曲怪癖,比如性瘾/guro fetish/向二刺猿手办上发射甲虫粘液之类的)
("食性改变"的对应,可能是以前是读正经文学的,neet之后只看媚男废萌二刺猿了!见不得人的原因找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妹妹与格里高尔应该不是私仇,只是那个时点家庭已经无以为继了,格里高尔是事实上的重大负担,家里人都明白这点,妹妹只是第一个说出来的
所以除掉格里高尔以后全家人去happy ever after了,完全没在悼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eflni 发表于 2024-5-24 23:03
翻了一下卡夫卡写的《致父亲的信》,发现两处细节可能对楼主的问题有所帮助。卡夫卡选择让格里高利变身为虫 ...

《变形记》里格里高尔的父亲向甲虫化的格里高尔丢过苹果,结果其中一个苹果直接砸陷了格里高尔的甲壳
照理来说,现实里,那么大个甲虫的甲壳应该是不会被苹果击穿的,而且这个苹果后续还没消失,一直嵌在格里高尔的甲壳里
这个苹果可能是真实伤害,代表着他父亲对他的否定,所以能击穿甲虫看似坚硬的甲壳,而且伤痕一直不会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eflni 发表于 2024-5-24 19:42
甲虫是个不太准确的翻译,准确的翻译是“臭虫”。选臭虫当然是因为足够让人厌恶,换成什么猫猫狗狗就不会有 ...

我也没觉得《变形记》完全是自我隐喻,多少有点艺术加工的成分。
但是我认为,一个优秀作家最打动人心的作品,那一定是来源于他自身最真切的体验。否则没法把如此细腻的感情传达出来,引起读者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eflni 发表于 2024-5-24 23:03
翻了一下卡夫卡写的《致父亲的信》,发现两处细节可能对楼主的问题有所帮助。卡夫卡选择让格里高利变身为虫 ...

之前了解卡夫卡的时候查找了相关资料,有提到他和父亲的关系

弗朗茨·卡夫卡越来越沉溺于文学当中,这与他的父亲关系甚大。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他早期的生活却非常艰难。赫尔曼·卡夫卡来自于一个农村家庭,在服完兵役后,他在布拉格开始慢慢积累财富。他是一个毫无温情可言的暴君,经常肆意的使唤和责备他的店员。即使是他自己的孩子,也每天都被他训斥,他认为他们应该表现得更好,并且应该感恩于他。此外,他一直对他的儿子们有一个明确的期望,即像他自己一样,坦诚、坚强、并且努力工作。


典型的控制狂父亲,对自己孩子极力训斥并且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在阅读《变形记》一书中,看到对格里高尔父亲的描写,很容易就联想到这是以卡夫卡父亲为原型的角色。

只不过实在是没想到卡夫卡的父亲会用臭虫、甲虫来形容自己的孩子,真是越是了解细节越觉得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怒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中显示卡夫卡在捷克参加了一个无政府主义、反军guo主义的俱乐部,后来卡夫卡信仰社会主义。在《变形记》中,很清晰得反应了资本对人的异化。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虫子,但并他不哀叹自己的样子;由于身为家中唯一的财务支柱,他反倒是开始担心该如何去工作。

这点卡夫卡确实深有体会,他一生中换了几次工作,每次都要抱怨工作占用了自己太多时间,导致他无法专心写作。哪怕他把工作做得很好,他也丝毫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就感和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形记》不像《城堡》那样,是一个直观的对抗性矛盾或敌我矛盾的具象化。读者们在小说中目睹的由人到虫的转变,第一眼看上去是没那么普遍的、带有萨迦的或者寓言性质的东西,但是这个转变实际上触及了相当核心的部分,隐喻地揭示了哲学中“现代性”的方面,也就是异化。换句话说,是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剥离,变身成甲虫就意味着它失去了(而非放弃,卡夫卡之所以以突兀的变身开头,估计是因为他本身也不清楚,故而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别的篇章中频繁地追寻这个行动是如何产生的)社会性,可以用不太概括但较易理解的比喻来简单地说明一番:劳动使人区别于动物,但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却失去了人的体验;只有如动物般沉浸于肉体或精神上的享乐时才能体会到身为人的感觉。
当然我不赞同将卡夫卡的异化和德里达所谓的“马克思的幽灵”简单等同起来,毕竟作家择取的意象除了是他内在世界的反映之外,还能是别的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1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甲虫不会翻身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为了凸显出形象的恶心啊,家人的一开始因为亲情等原因可以接纳到无法忍受的转变才更加合理一些;如果用其他哺乳动物或者脊椎动物的话反差就没这么大了。
一个很有趣的但是相反的例子,有一个漫画叫做《大叔转生成猫猫》,讲的是一个中年地中海大叔转生到了猫身上的故事,但是在读者眼中,除了眼前可爱的猫猫,还能看到在做同样动作同样表情的大叔。在xhs一开始营销号转这个系列的时候底下不少人表示不能接受看不下去,经过这么几个月的洗礼已经有人看着大叔说可爱了如果变形记这么写的话后续可能就不是原作展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26 20:43 , Processed in 0.15357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