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6|回复: 0

[原创] 《时光巡逻队》第一季——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1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光巡逻队》或许已经被时代抛弃了。

作为一部尘封已久的冷门漫画,《时光巡逻队》算不上多么优秀,简单粗糙的剧情设计与少有惊喜的人物塑造轻易就将大部分读者拒之门外。尽管如此,这部作品动画化的消息仍让我兴奋不已——我坚信,《时光巡逻队》独特的风格能让当代观众耳目一新,领略到藤子老师独有的、跨越时代的魅力。

与绝大多数涉及时间穿越的作品不同,《时光巡逻队》的主角凡与莉姆穿梭时空不为改变历史、改变全人类的命运,只为拯救那些蜷缩在历史角落里的普通人。宏伟的金字塔下埋藏着“贱民”的血汗,伟大的天竺之旅上布满了同伴的尸骨,欢庆的雅典城外横躺着战士的残躯……当我们赞叹于人类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之时,又是否曾留意过这些被时代的洪流吞没的灵魂?站在当下回望远方,这些尘埃般渺小的生命早已不知被冲刷至何处,留不下一丝踪影。可他们又切实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着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有着渴望活下去的理由。我想,藤子老师正是怀着对这些生命的恻隐之心,才创造出了时光巡逻队这个以拯救生命为目的组织,让历史的漫漫黑夜闪烁起点点人性的微光。



如此看来,《时光巡逻队》虽然披着科幻的外衣,骨子里却是一部饱含藤子老师人文关怀的作品。而本次动画改编忠实还原了原作,虽然未能完全填补剧情和人物上的缺憾,但在核心思想上与原作漫画一脉相承。我从未怀疑过观众是否能接受这部作品朴素而宏大的内核——人道主义。毕竟,尊重生命这种事,对当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吧?

事实并非如此。



当我在某主播直播间重新观看这部作品时,弹幕的内容让我大吃一惊。在对剧情和人物的吐槽之外,一阵阵“该死”的声音席卷而来:在台风逼近之时仍留守在家等待儿子归来的老太太该死,因为她的儿子曾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的一员;为了建造金字塔而不愿离开王城的设计师该死,因为他轻信宰相的谎言而不听“神明”的劝阻;独自漂流到大洋另一边的古代人该死,因为这种需要他人喂饭的人不如让他自生自灭……既然他们是死是活与历史进程无关,又何必费心费力冒着生命风险拯救他们呢?



仔细想来,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说到底,时光巡逻队的行动不仅与功利无关,也无法对当代社会产生任何正面影响,仅仅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所谓“生命本身的意义”。这种极为理想化的人道主义思想,如何说服他人不是圣母心泛滥,不是单纯的自我满足呢?《哆啦A梦》面向儿童,用这种思想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无可厚非;而《时光巡逻队》本就是少年向作品,在创作数十年后的今天所面对的观众大多已经成年。在这个信息飞速蔓延、文艺作品多到泛滥的时代,他们早已听这些大道理听到耳朵起茧,早已接受过无数对生命意义的探讨的洗礼,也早就见证过所谓“人道主义”在现实面前有多么软弱无力。“生命是平等的”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救,为什么不去拯救那些更无辜、更痛苦、更值得同情的生命呢?

是的,如今的观众或许更希望在拯救生命的行为中寻找到更现实的意义,希望被拯救的角色背后铭刻着让人不得不信服的理由。很可惜,《时光巡逻队》虽然尝试着作出了回答,但显然不能让观众完全信服。比较成功的例子是第五集的瑟琳娜:她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却因小人的诬陷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对世界有所留念。几乎没有人说她“该死”,因为她遭受的苦痛与求生的欲望切实地传达到了观众内心。而第三集的达达则走向了反面:他被多次劝阻却仍然坚持要完成金字塔的建造,让观众产生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的想法。“为梦想牺牲生命”的情节本应带有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但金字塔的伟大之处被一笔带过,托托执着于金字塔的缘由也如雾里看花般模糊。观众除非对这段历史有所涉猎,否则既看不到他强烈的生存意志,也无法认同他置于生命之上的梦想。



第八集《战场上的美少女》更是因为涉及敏感的二战话题成为了观众宣泄情绪的重灾区。因为无法认同人道主义的思想,他们自然否定了时光巡逻队拯救神风特攻队队员的行为;也因为强烈的民族仇恨,他们无法接受被jg主义洗脑的青年改过自新的情节。再加上樱木少尉的塑造实在太符合观众对日军的印象,弹幕中对救人行为的谩骂之声不绝于耳。虽然本集展现了藤子老师一以贯之的反战思想,但与《哆啦A梦》中跨越时代和国籍的藩篱,得到当代中国民众广泛认可的《大象与叔叔》相比,这种思想的传达无疑是受到了来源于作品主旨的根本上的阻碍。至于有些观众将本集误读为“反战败”、“美化日军”,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当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当代观众无法认同人道主义”未免有些肤浅,何况在直播间之外也有不少观众并未对这部作品产生如此应激的反应。而这部分观众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词:“儿童向”。

乍一听,用儿童向来形容《时光巡逻队》这样一部遍地血泊的作品有些荒谬,但略一思索便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从当下的眼光来看,作为一部讲述历史的作品,本作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却浮光掠影,缺少纵深,让人不禁联想到小时候读过的成语故事;而每一集的主题也简单明了,几乎没有挖掘的空间,仿佛生怕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再加上男主小孩子般的脾气以及男女主之间毫无青春感的互动,难免让人觉得这部作品甚至比《哆啦A梦》还要儿童向。儿童向的作品配上理想化的人道主义主题,似乎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然而,凡和莉姆毕竟是中学生,大量残酷的血腥画面与对人性黑暗毫不避讳的刺探也时刻提醒着观众其少年向的定位。内容和主题站在儿童向一边,设定和表现手法却向少年向倾斜,作品的各个方面无法啮合,观众自然难以调整观看时的心态。若是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其中的血腥场景又不忍直视;可若是当作少年向动画,其浅显的内容根本无法让欣赏过当代优质少年漫的观众满足,主题的表达对于他们来说显得空洞无物。这样一部套着黑深残外皮的儿童历史故事集,其受众之窄可以想见。

此外,当“时空穿越”、“时间回溯”、“遗忘器”、“压缩记忆”等词汇一个个从莉姆口中冒出时,想必一定有观众会把本作归于科幻题材,从而对设定的合理与严谨提出较高要求。可实际上,这些科幻设定仅仅是讲述历史所需的垫脚石,用完即弃或前后矛盾者不占少数。若是把目光聚焦于历史本身,这些漏洞或许并不扎眼;可先入为主的观念难以被颠覆,从科幻的角度来说本作的确没有构建一个足够自洽的世界。





为什么《时光巡逻队》会出现这些第一印象与实际内容的错位?当我们把时针拨回1978年,就会发现这些问题背后是鲜明的时代烙印。

“少年漫画”这个概念刚刚诞生时,其受众并非完全以中学生为主。比如1959年创刊的《少年Sunday》,如今的代表作是《名侦探柯南》和《葬送的芙莉莲》等,很难想象其1964年却刊载过藤子不二雄组合的成名作《小鬼Q太郎》,一部彻头彻尾的儿童向作品。而刊载《时光巡逻队》的《希望之友》(后改名《少年World》)亦是如此,藤子老师在这本杂志上的上一部作品《叮当猫》同样是儿童向,不过《叮当猫》在同期连载的其他漫画中已经算是异类了。或许是他察觉到了这本杂志受众年龄的改变,又或许是编辑的建议,藤子老师在《叮当猫》完结后选择了开始自己生涯中第二部以中学生为主角的长篇连载——《时光巡逻队》。在1977年的《超能力魔美》和1978年的《时光巡逻队》之前,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儿童向,因此创作少年向作品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时光巡逻队》在儿童向与少年向间摇摆的原因,想必是不难理解了。



而藤子老师之所以选择在《时光巡逻队》中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历史题材,当然有一部分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他曾亲身去往埃及瞻仰狮身人面像,也曾在万里长城上留下过足迹。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大概还是对杂志本身调性的考量。《希望之友》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氛围极为浓厚的杂志,刊载的漫画一直以历史题材为主流,代表作有手冢治虫的《佛陀》、横山光辉的《三国志》等。或许,藤子老师是希望自己能在千奇百怪的历史漫画中,用相同的题材打出一片天。



陌生的受众加上不擅长的题材,让《时光巡逻队》成为了一部不成熟的缺憾之作,纵有独特的魅力,也无法抵御时代浪潮的一次次冲刷。能跨越时光撼动人心的作品终究是九牛一毛,只可惜《时光巡逻队》并非其中一员。

这部聚焦于历史角落的作品,如今也只能静静躺在历史的角落,等待着缓缓落下的尘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17 04:27 , Processed in 0.01878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