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60|回复: 11

[硬件] 是不是所有固态都会有冷数据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图便宜买来放游戏的鱼竿冷数据导致一些文件g了,正好5年保没过,直接送保了,然后送前试了下写0,写过的地方就好了。

于是好奇把家里三星(有qlc也有企业级mlc)、致钛、镁光、各种山寨盘、OEM、最老的mlc128g的。(没有最新的那些7000读取的型号)
然后都测了一波,特么读取波动都有问题啊

接着用DiskFresh刷一下,就都恢复正常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特性  没办法的  
老家一台电脑每年过年才回去    头一次开机都是慢的要死   重启两次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专业的角度回答:是这样没错,完全不建议用固态硬盘存储关键数据,除非定时维护通电。温度越高,翻车概率越大,而且数据没有好找回的办法。
为了稳,老实上老硬盘存要命的东西。绝对不开玩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2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时通电就没关系,长期不通电没辙

—— 来自 samsung SM-X7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in 于 2024-5-12 22:59 编辑
acalephs 发表于 2024-5-12 22:16
定时通电就没关系,长期不通电没辙

—— 来自 samsung SM-X7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

所有一直通电的ssd都有问题。

反而有两个长时间没通电没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傲腾的数据保持能力不错,不过哥们也没钱捡傲腾测试一下
其他的只能插上电看看主控的数据加热策略怎么样了吧,我印象里最逆天的应该是西数冷数据门那一批了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那种吃灰的游戏机,装了SSD的,也最好每年开一次机热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0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个说法是当年intel 530/535的写入放大问题就是因为增加数据翻新功能,只是策略可能比较激进,而且SMART信息给了NAND写入量让用户觉得不爽,现在的固态都只给显示主机写入量避免了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0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ein 发表于 2024-5-12 06:49
所有一直通电的ssd都有问题。

反而有两个长时间没通电没大问题。

那说明这些盘的固件和主控比较菜...
没通电是所有数据都一起掉速,没有冷数据热数据的区别,曲线不会波动。

—— 来自 samsung SM-X7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和NAND颗粒性质有关

比如海力士某批TLC颗粒被批漏电王,冷到丢数据,需要做数据恢复

企业级7x24一直通电,如果主控算法正常,内部偶尔巡读,就算QLC也不用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保存还是用机械硬盘吧,确实好使,我家里10年老电脑的硬盘一样可以正常读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晶体管存数据的原理是量子隧穿,没办法避免绝缘层漏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6 09:24 , Processed in 0.05044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