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昨日恋曲

[健康] 不是很懂心理学,原生家庭到底有多可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都搞不懂这种新词出来为什么会是贬义,人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的大多数原生家庭比较正常,在正常的家庭条件下养成了比较积极的性格和人生,意识不到思想态度被从小控制局限后的生活,自然先入为主的社达、觉得别人的遭遇不值一提了。虽然我的家庭以前不太和谐但总归在正路上(也是以一种完全偏离父母预期的方式),但我跟着双教师父母见过很多离谱的家长,尤其我妈教的学生成绩都不太好,所以我对家庭这方面的感触比较深。学生轻生家长不管让老师带去医院,残疾小孩不想管扔到学校学费都不缴,学生成绩好不让上学让回去干活的,只能说现在这些现象少一些了;另外即便都是经济条件正常的家庭里,分数唯一论、认知的局限和父母天然控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一方面批评家长不用考证,另一方面又说原生家庭是无能者、矫情者的甩锅。我自始至终都觉得,人生、社会不是那样极端的,在黑和白的中间有很多被影响却没意识到也不会发声的人,不能因为黑多白少或者相反就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最后还是要打个补丁,那种正经意义上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论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锅被甩多了得怪甩锅的人,词还是那个词,甚至不是什么百年内的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sssf 于 2024-3-10 22:57 编辑

甩锅和不知福也是被什么决定的,而且甚至这个不一定是最浅薄的阶段而是在中间一层,可能是进步一段之后才会有的,只不过大家喜欢说得冠冕堂皇罢了,关键是受挫和被启迪之类的经历是必要的但是大家对于怎么做为什么做不好往往是稀里糊涂,所以不去反思这方面直接归因到”子女自身“,其实除了遗传信息不同哪有什么自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性格或者其他特征是从哪来的?不是先天就是后天。后天又分为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
所以当你看见一个人有问题,有三种解释:
1 基因不行
2 家庭不行
3 玩O神玩的

进一步说,如果人的一切不是来源于先天就是来源于后天,哪个因素能说是“我”造成的?脑内量子效应产生的随机坍塌?上帝掷色子的事也赖“我”吗?佛教讲的诸法无我,“我”根本不存在,怎么会是“我”的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compass01 发表于 2024-3-10 22:58
人的性格或者其他特征是从哪来的?不是先天就是后天。后天又分为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
所以当你看见一个人 ...

外野聊⚪,该小黑屋雅座一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小孩弱视未及时发现、未及时矫正肯定是原生家庭的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0 2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生家庭有影响
人现在的环境和处境不全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仍在被原生家庭影响并意识到问题才能主动去试图解决问题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就是让人用来分析自己的一个元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家庭作为童年时期对人影响甚大的要素,对人一生的心理影响是实际存在并且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倒是就事论事的定义变得宽泛了才对。
原生家庭自然作为一个分析因素是合理的。生长环境自然会作用人的成长。但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除了被动的接受影响,也能主动的去寻找资料参照来区分分析出自己家庭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这对于当事人本人来讲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毕竟越是年幼,获取的信息和分辨能力就越差。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现代社会要普及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是一个能拉平大部分学生受到的家庭影响,给他们另一个相对平均和容易理解的维度来审视自己收到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理解社会的结果。
当然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就像原生家庭有千万种参差一样,学校教育依然有各种各样的参差。
反过来讲,原生家庭的参差也不过是社会上巨大的贫富乃至人格和学识教育层次的一种体现罢了。把这种体现单独拎出来谈论确实有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说到底,真要甩锅,个人所有的境遇:过去代表的童年父母,现在的机遇,未来的前景。都是不公平的命运一手早就的。又哪里有什么特殊的呢?
倘若一个人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他面前是父母还是命运又有什么区别呢?原生家庭的参差不过是一个方便理解这种命运不公的极好的切入点罢了。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对于那些不能理解这种勇气的人来说,这种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奢侈的,毕竟构成这种思考方式本身就需要足够的心理建设过程,或许发现的时候才反应过来,确实是家庭环境阻碍自己走到了这一步,跌跌撞撞才能走到改变命运的起点,反而让人苦笑命运真是够不公平了。
综上所述,只有理解了原生家庭对于自己是什么的人,踏上了起跑线的人才有资格去谈论自己的原生家庭才对。
我很感谢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我也像上面的层主一样被家长吐槽像个老头子无欲无求。倒是心理明白,只不过是随着时代发展,需求的物欲和家长不一样罢了。当发现自己和父母某些地方确实还是一模一样的时候,比起毛骨悚然,更应该听从理性带来的释然感吧:既然自己也不过是自然堆砌而成的某种有机机器,那就接受它,然后去试着以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接受这个每个人都必须要接受的挑战。投入到这个人类永恒的命运之中,某种程度上来讲,未尝不是一种浪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泥潭懂哥的观点,只要今天联合国给每个人发个短信科普一下原生家庭的概念,地球上每个人都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生家庭这个词带有什么情感色彩吗,还是说只是因为在父母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的案例中常用或者说女性常用就要被评头论足批判一番
受自己爹妈所赐,童年有各种阴影导致性格上各有缺陷的人多了去了,不要觉得有些苦自己吃了,所以所有人都应该忍气吞声,到处散发中年臭味
这个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很多人在家得承担父母的精神压力,在外看起来活得好好的,只是一直憋着没有发泄口,说就会被批不感恩父母,好不容易赶上这潮流趟能有个地方多少诉诉苦,还得再被打一榔头搞苦难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bartholo4 发表于 2024-3-10 15:19
历史上那些伟人的原生家庭就很好么
比如教员

当时标准中等偏上吧……但是他后来会的东西也远不是原生家庭能影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w667 于 2024-3-11 04:38 编辑
aloops 发表于 2024-3-11 02:07
原生家庭这个词带有什么情感色彩吗,还是说只是因为在父母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巨大的案例中常用或者说女性 ...

因为现在谈到原生家庭基本没有什么好话,这就把一个囊括范围非常宽泛的词污名化了,例如直男,例如男性凝视,例如科技与狠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3-10 14:41
心理学是个框,并不科学,啥都能往里套,原生家庭影响性格根本没法解释同性双胞胎同样家庭环境却往往从小性 ...

因为两孩子在家庭的境遇也不一样啊。可能父母偏爱其中一个,可能一个欺负另一个

—— 来自 Xiaomi 2203121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artholo4 发表于 2024-3-10 15:19
历史上那些伟人的原生家庭就很好么
比如教员

有个啥都依着你的娘,有个虽然和你吵架,但想怎么上学怎么糟蹋钱都行的爹,不错啦

—— 来自 Xiaomi 2203121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tk59770 发表于 2024-3-10 21:03
那肯定是有影响的,以前一直觉得我爹妈这两口子是不是有精神病,后面随着年龄增长发现他们应该也没被自己爹 ...

我朋友老爸就爱自己各种爱好还出轨,我朋友选择的改变方式的是不结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幸存者偏差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网络又是一个巨大的回音壁,会放大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TM原生家庭多可怕       这个词最开始可能还是社会学之类的科学名词       现在被一些**媒体人拿来圈地站队指代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甩锅这个事儿吧,不能经常干。因为锅甩到最后,会发现甩不出去没人接了。最终只能自己接下来,承认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不愿意承认又没人接锅咋办?大概只有去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主要的问题不就是这些名词被司马媒体人滥用,被某些巨婴拿来甩锅,导致真正的受害者的声音反而被淹没了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3-10 20:38
性格说和星座说其实异曲同工,怎么绕着说都能自圆其说。当然我们讨论的原生家庭都是占比90%以上的普通家 ...

说的是普通家庭,但是普通家庭的普通父母也都是凡人,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性格问题,这些问题很大部分会言传身教给孩子。现在离婚率这么高,尤其存在夫妻都不错但离婚的情况,就是因为性格原因。

论坛助手,iPho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3-11 0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第一性原理来说,一般原生家庭不好的,对“家庭”的观念就比较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fuckingworld 发表于 2024-3-11 08:26
说的是普通家庭,但是普通家庭的普通父母也都是凡人,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性格问题,这些问题很大部分会言传 ...

那我只能说这事儿没法证伪了,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连出生前后相差不到几个小时的同性双胞胎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呈现出的性格差异都要怪罪到父母差别对待上,还能说什么呢?

知不知道很多育儿博主说得头头是道,理论一套一套的,是因为第一胎是女儿,等第二胎生了个儿子后,直接闭麦不说话了,因为儿子比女儿难带多了。

如果每个凡人都有性格问题,那么孩子也是,但那是天生的,不服生个儿子先带带看,不要被心理学那些逼逼赖赖的纯理论带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如雷霆 发表于 2024-3-11 07:53
因为两孩子在家庭的境遇也不一样啊。可能父母偏爱其中一个,可能一个欺负另一个

—— 来 ...

父母之所谓会产生“偏爱”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两个双胞胎性格的差异吗?如果两个双胞胎天生完全一模一样,如何偏爱?应该连分辨都困难吧,然而父母基本上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wjsif 于 2024-3-11 09:40 编辑

只能说“原生家庭”的对立概念不是什么幸福美满衣食无忧快乐成长,“原生家庭”的对立概念是“重组家庭”和“无家庭式童年”。
流浪儿童、童工和雏妓群体较社会主流群体的行为偏差值更大。只不过这两年国内过于现代化组织化,这些个群体我不敢说没有,但肯定是极少极小概率出现。但世界上其他国家,我国的过往历史时期上都有这些问题。
我觉得这些个社会边缘群体,相较于各种“原生家庭”来说,更可怕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华火华火 发表于 2024-3-10 11:18
问题是抱怨这种事是没有意义的,大学招生办才不会在意你原生家庭怎么样,成绩不好去拧螺丝害得还是自己

— ...

“大学招生办才不会在意你原生家庭怎么样”你确定?不是精神问题,是物质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LaZier 发表于 2024-3-10 11:46
.................譬如说吧,我爸我妈,自小就反对一切物质享受,从未试过带我们去旅游、去游乐场、去电影 ...

加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kzf 发表于 2024-3-10 11:57
感觉和家教没啥区别啊,所以为啥要用四个字代替两个字

—— 来自 Xiaomi 23078RKD5C, Android 13上的 S1Ne ...

狭义的家教是社会化礼仪,除了社会化礼仪还有一些关于孩子自己的抉择又是另外一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境 发表于 2024-3-10 12:09
楼上好多人的而发言快笑死我了,那些说“都是因为社会宣传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孩子才会不听话”的层主,和主楼 ...

牛逼,确实就同一套话术,但就认为自己是大人就高人一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的说家庭教育问题不就好了,

除了少数天才和混蛋,绝大多数人都是后天教育能深刻影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bartholo4 发表于 2024-3-10 15:19
历史上那些伟人的原生家庭就很好么
比如教员

那个年代能读书识字的原生家庭都很不错了,我老公的外公外婆都是不识字的,哪怕后来我公婆只有初中毕业,教员还上大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遇到过原生家庭很烂,但是孩子超级好的案例(极个别)
周围也有原生家庭很普通,孩子比较优秀的
也有原生家庭很烂,孩子很普通,但不烂

极少遇到原生家庭很烂,孩子也很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3-10 20:35
双胞胎出生时间差顶多几个小时,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之称只是代号,而且性格完全随机,并不是先出生的一定啥 ...

性格肯定不是随机的,性格由基因环境控制的,但无关家庭精神教育,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基因,但精神教育的共识是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中人不论什么年龄,只要一天还在依赖父母的金钱和劳动力,一天就脱不开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至于这种影响是好是坏,看个人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3-11 09:09
那我只能说这事儿没法证伪了,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连出生前后相差不到几个小时的同性双胞胎在四五岁的时 ...

你最后的假设很奇怪,为什么你自信的觉得你的假设成立

论坛助手,iPho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destroyworlder 发表于 2024-3-11 09:47
性格肯定不是随机的,性格由基因环境控制的,但无关家庭精神教育,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基因,但精神教育的共 ...

同卵双胞胎,基因一样,性格天差地别,不是差一点点哦,我从小到大见过很多例子。

绝大部分心理学家还认为男性和女性的性格差异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我很怀疑这些心理学家有没有亲自带过皮儿子。带孩子可太不容易了,就这些心理学家一天到晚逼逼赖赖,不干人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fuckingworld 发表于 2024-3-11 09:57
你最后的假设很奇怪,为什么你自信的觉得你的假设成立

论坛助手,iPhone

你把我说的“如果”、“那么”去掉也行,那不是假设。每个人性格都不完美,如果你觉得完美,只是因为你跟ta还不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henvelleng 发表于 2024-3-11 10:01
同卵双胞胎,基因一样,性格天差地别,不是差一点点哦,我从小到大见过很多例子。

绝大部分心理学家还认 ...

你确定基因一样?生物学家也只能说基因百分之99.9相符合,因为百分之百的基因是克隆人,更别说克隆人也会被精神教育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destroyworlder 发表于 2024-3-11 10:07
你确定基因一样?生物学家也只能说基因百分之99.9相符合,因为百分之百的基因是克隆人,更别说克隆人也会 ...

所以说无法证伪,性格到底是不是基因决定的,人类的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已经是哲学问题了。现在唯一已知的是,同卵双胞胎的性格100%不是由父母差别对待造成的,而是生来就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2-7 15:10 , Processed in 0.24628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