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ymic411 于 2022-11-27 14:43 编辑
我对这一集的live是十分满意的,反复循环了看了几遍后真的越看越喜欢。这场live和试音live在演出方针上是完全不同的。在试音live中,除了波奇以外,也有很多镜头细致地表现了别的队员的特质:比如凉作为熟手,动作很自然,余裕感很明显;喜多作为新手很用力地扫弦,唱完经常低头看弦和指板。作为本剧第一个小高潮,很好地展示了结束乐队四个人的风格,以及合在一起第一步小小的成果。波奇的踩一步,也是到第5话为止最明显的波奇成长的标志。即使有的人感受不到1到4话中波奇每一话小小的变化,live中这一步也是不可能被忽视的。
到了第8话,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小高潮,需要的是第二个成长的标志。角色在不同的阶段,表现自然是不同的。如果用类似的演出手法演这场live,一是审美上观众会疲劳,更危险的是会有一种几话过去了,人物又回到了原地的感觉。这是不可接受的。
现在的大危机是,乐队初次公开演出,结果遇到台风天没什么观众,还把第一首歌完全搞砸,几乎就是毁灭性的失败了。社恐的波奇往往会突然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想要博取别人的关注(也往往因此产生了各种笑点),不过这一次是用自己最拿手也是唯一拿得出手的吉他,靠着solo缓解了乐队成员不安的情绪。与之前的相比,波奇这次不仅是克服了自己的社恐, 更重要的是把力量和信念传递给了他者。就好像大家都很喜欢的伊地知姐妹特别篇漫画里的小虹夏变成了后来拯救了波奇的虹夏妈妈一样,波奇的身份也从受到别人关爱的受助者,变成了可以照亮别人的英雄般的施助者。
为了体现这一点,为剧情服务的演出自然是要特别设计的。在这一整场live中,很明显镜头的重心是完完全全放在波奇身上的。我比较喜欢的一些镜头有: 7:26凉的越肩视角 7:31 波奇背影第一次出现在镜头正中,甚至给人一种在很大的舞台正中的错觉 8:01 波奇在前被虚化,在前后摆动 8:08 喜多眼神在往波奇方向瞟了一眼 8 :14 继续 侧过头看向波奇8:21 波奇背影第二次出现,镜头的位置也一样。动作和头发的摆动很舒缓(这就是吉他英雄的余裕吗),和这一段的吉他很搭,suki 8:25虹夏打鼓的镜头,右侧是波奇,这点很重要 8:30进副歌,喜多被虚化,波奇在镜头中心,注意打光。比较可惜镜头没有往波奇那边推,不然会更有live的感觉。 8 :33 波奇的视角低头看吉他(四舍五入也是胸部的视角吧),suki 8:39 很短的一个镜头,帅帅的波奇 8:48 喜多在前景唱歌,波奇在后面被虚化,但动作很丰富画的很好 8:59波奇在镜头中心,喜多在前被虚化。到这里喜多的演唱已经结束了,吉他更明显了,可以和8:48的镜头做对比 9:07波奇在前,虹夏在后被虚化,但动作还是画的很好。眼神不知道是看的鼓还是瞄了一眼波奇 9:09波奇在左,喜多和凉被虚化,注意打光 9 :11 帅帅的Ending pose , 同样注意打光
如果你仔细点会发现,从7 :47 进主歌之后,凡是有乐队成员的镜头,其中几乎必有波奇。为什么?因为波奇是结束乐队的纽带,是带领这个小打小闹自娱自乐的乐队真正在普通的观众面前出道的人。这些镜头让观众很自然地体会到波奇起到的支撑队友的作用。最典型的就是8 :25 虹夏打鼓的镜头,哪怕其中波奇只有一小部分。那能否把镜头推得近一点只留下虹夏呢?技术上当然可以,但这样观感上就失色了许多。失去了虹夏与波奇之间的联系与共鸣。(只有喜多作为主唱,享有了两个单独的镜头,其中一个眼神还在偷瞄波奇)
无疑,波奇是这场live中串起乐队的灵魂人物,也是带领众人走出紧张、不安、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关键。波奇今天的英雄的身份,此时在观众眼中是不言自明的。其与bpart中虹夏的表白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call and response。分镜设计对观众观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这一话超高完成度的关键。
除去分镜和layout以外,波奇也是作画的重点。除了很多对吉他演奏的细致表现外,波奇的动作设计也与试音live中完全不同。试音live中,波奇从头到尾都比较安定的站在同一个位置,只有踩了一脚的动作,全身只有前后左右小幅度的晃动,整个人都显得很拘束和畏缩。而在本场live中,虽然波奇一开始也比较拘束,但随着音乐的进行,特别是进副歌之后,波奇的摇摆幅度就变大了很多,比如会弯腰向下蹲下去,还有最后扫弦的ending pose(可以对比的是试音live结尾只是安稳地抓着琴头)。显得整个人显得放松了很多,也很有乐队范儿。
试音live中,除了音乐还有波奇的内心独白,以及波奇踩的那一脚的音效。而在这一场波奇的内心独白在solo前,和之前相比台词量也少了很多。solo之后则只有演唱和乐器演奏,听感上更连贯,单凭演奏就能让人体会到所有的感情。倒不是说这样更好,毕竟所有的演出都是为剧情服务的。只是我觉得这样更能体现了波奇的坚定感,毕竟现在的波奇在之前的基础又有了新的成长。此外,也有一种默默引领着众人的英雄感,可以说体现了从“孤独“摇滚到“bocchi the rock”的转变。
单论音乐,我也很喜欢这一首,不太流行的旋律走向和不合群的歌词,以及压抑着但又有点emo的唱法,很有波奇的感觉。可惜这首的曲风似乎受众面更窄一些,大众的评价上可能不如《吉他与孤独与蓝色星球》。还有一点可能是我的错觉,似乎这场中吉他的响度更大一点,编曲上吉他也更出彩一点。我不懂音乐也可能就是我的心理作用。
瞎写了这么多和试音live 对比,并不是为了分一个高下,而是想表达两场live 在推动剧情表现人物上侧重点不同,都很好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各种细节设计都很精心。两场live 我都很喜欢。我不懂动画、不懂音乐、也不会写文章,写这些也只是因为想像波奇一样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已。感谢波奇给我勇气让我把这些po 到泥潭。以上,波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