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77|回复: 27

[分享] 小黑祐一郎在アニメ様365日中的《逆袭的夏亚》专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1-1 10:32 编辑

小黑祐一郎在アニメ様365日中455回到472回关于《逆袭的夏亚》的专栏
原网址:
整个专栏翻译成中文总共3万字左右,算是小黑对《逆袭的夏亚》的个人梳理总结
这一次先放出前4期 关于小黑自己和CCA之间的故事,其实重点在于后面他自己写的影评。影评部分虽然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但是非常全面,我觉得对于看完CCA有着“懂了,但没完全懂”这种如鲠在喉感觉的朋友看一下小黑的专栏会有很好的帮助。

1楼为455到458期

11楼更新459到461期
25楼更新462到465期

27楼更新466到472期

翻译上实际是机翻为主加润色保证可读性,有日语阅读能力的朋友希望还是直接看原文


第455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前篇):
《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对我来说也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姑且不论外界的评价,我认为这是富野由悠季监督作为演出家的终点,也是他的代表作。这次想写一下自己和这部电影的关系。
  我后来迷上了《逆袭的夏亚》,到处向人讲述它的精彩,但在上映前完全没有期待,实际上也没有去路演。这部电影于1988年3月12日上映。这是《高达》系列中第一部不是总集篇的剧场作品。内容是第一季《机动战士Ζ高达》之后,描绘了阿姆罗和夏亚最后的战斗。同时上映的还有《机动战士SD高达》。
  这个时候,对《高达》系列的标题,对富野导演,业界的期待都非常低。这也只能凭印象说话了,粉丝们对《高达》系列也很冷淡。当然,从以前开始就有《高达》的粉丝,但和一段时期相比,感觉粉丝们的力量也下降了。“事到如今还在聊《高达》?”有这样的气氛。到了富野导演的下一部作品《机动战士高达F91》的时候,比起严肃的《高达》系列,模仿版的《SD高达》会不会更受欢迎呢?变成了这样的状况。以上,就是我所感受到的《高达》周边的状况。
   公映前,我从业内某个人那里拿到了一沓这部电影的票。“这个送给你,你和朋友一起去吧。”我想大概有20张票。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拿着一沓票。总之手里的票拿不动了吧。自己在那之前买了带有预告录像的预售票。从别人那里拿到了票,甚至买了预售票,却没有去电影院。我之所以没去看,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但还是无法调动我的情绪。我把得到的票都分给了朋友。 
  连预售都买了,却不去电影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自己对当时《高达》系列的复杂心境。上映时我对《逆袭的夏亚》没有兴趣,是因为《Z高达》。在《逆袭的夏亚》上映过程中,我也不想再回想起迷途中结束的《Z高达》。自己并没有在Animage负责《逆袭的夏亚》的报道。和读者一样看报道,获取信息。在动画杂志上刊登的视觉图,只能让人觉得是《Z高达》的延续,因此心情也萎靡不振。当时,我不认为《高达》系列会诞生什么新东西。阿姆罗和夏亚的终结成为卖点也很讨厌。我觉得这是在耍小聪明,也觉得他已经没有别的素材了。说是有了结局,但最后还是暧昧不清,继续制作续篇不是吗?我想。
  另外还有几件事让我很郁闷。即将上映的Animage特集也令人印象深刻。特辑的题目是《时代的“无节操”与逆袭的夏亚》。标题很厉害,采访的内容也很厉害。采访者突然开始说:“关于最近成为问题的滨田幸一众议院议员的预算委员长辞职事件,你想到了什么?”虽然是以长篇采访为主的特集,但几乎没有提及《逆袭的夏亚》的内容。作为杂志制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不明白,但制作这样的特辑,就好像Animage这本杂志对《逆袭的夏亚》这本作品不感兴趣一样,这让我很寂寞。
  我第一次看《逆袭的夏亚》是在 1988 年的秋天或年底。为了写一篇报道而不得不看。所以,最初的观看是视频软件。第一次看的《逆袭的夏亚》和预想的完全不同。我从开头就被吸引,一直集中精力看到了最后。也深受感动。虽然我觉得“这是一部有着什么的作品”,但却无法将“什么”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不知道这部作品的什么吸引了我。之所以不太明白,是因为作品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追着追着已经竭尽全力了。而且,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剧情过于独特,让人无法接受其魅力。在电视系列片中15岁的阿姆罗·雷在这部电影中29岁。20岁的夏亚·阿兹纳布尓已经34岁了。既是新人类,又是英雄的两人,变成了充满抑郁的大人,这似乎很现实,但我并不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他们没有成为帅气的大人,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
 正是庵野秀明先生的话让我对《逆袭的夏亚》这部作品到底是什么进行了自我整理。


第456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中篇):

  从那时起,我在业界就对这样三个人有着“作为动漫迷,我比不上这个人”的认知,三人分别是佐藤顺一、井上俊之、庵野秀明。佐藤先生抓住了动画的本质,井上先生是一个超级的作画狂,而庵野先生在所有的意义上都很浓厚。既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夸张,他简直就是狂热爱好者的榜样。先声明一下,这次和下次我都用“庵野先生”和“先生”来写稿。如果像往常一样使用敬称略,感觉不太合适。
  我和庵野先生谈过几次《逆袭的夏亚》,我深受影响。最初,我和庵野先生谈论《逆袭的夏亚》,是在Animage 1990年4月号(vol.142)的采访报道中。这是《蓝宝石之谜》播出时特辑的一部分,是长达5页的长篇采访。在采访的最后,他说:“电影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事物的看法。富野由悠季在电影方面的工作非常出色。‘这个人连这种事都考虑到了吗?’在动画中想要描绘出那样的人类的行为,光是这样就很厉害了”,另外,“富野先生作品表现出它自己的裸体一样的东西吧。能把衣服脱到那种程度,很厉害哦”。庵野先生后来也对导演在作品创作中的态度做出了“脱下 内裤/不脱下 内裤”的发言,大概就是因为这次采访。报道中虽然没有提到《逆袭的夏亚》的标题,但应该是把这部当时的最新作品纳入射程的谈话。
重读一遍,庵野先生的这句话点出了富野作品的核心。对自己来说,这无疑是整理关于《逆袭的夏亚》想法的契机。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思考富野导演的个人感觉、价值观和作品的关系。不过,这些想法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另外,当时我周围没有人喜欢《逆袭的夏亚》,也没有人想重新讨论富野导演的作品。所以,庵野先生热情地谈论富野导演让我感到新鲜,也为有这样的人存在而高兴。
  同年9月号(vol.147),关于制作中的新作《机动战士高达F91》,对富野导演进行了长篇采访。采访结束后,我用一页篇幅请庵野先生谈谈富野的作品。这篇报道也是我负责的。在4月号的报道中,庵野先生的发言很有意思,所以我想把它作为延续的企划。当我再次阅读文章时,我发现自己对富野监督和《逆袭的夏亚》的尊重在提高。
  有一段时间,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逆袭的夏亚》。这个9月号的时候,应该相当着迷了。每次看都喜欢上了《逆袭的夏亚》。每次看都有发现。“这个角色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是这么想的吧”,我深入阅读,从前看的时候没怎么想过的角色的言行举止中,我有所感触。信息量极大,而且,表现了复杂的事情。解读它是一种乐趣。
 《逆袭的夏亚》是一部带有悲观色彩的作品,而且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登场人物。角色的生动性和写实主义融为一体,充满说服力地描写了某件事。那就是,人类是愚蠢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悲伤。这种消极反而让我心情舒畅。我感受到了那里的魅力。
第二年的4月号(vol.154)上,即将公开的《F91》成为了卷首特集。特集由4部构成,PART1按照主线剧情恰当地介绍作品。PART2以“THE富野主义,那是《高达》中的娱乐”这样强有力的标题,深入富野导演的作家性的采访。下面介绍这篇文章的引子。这是我的原稿。




 “高达”系列之父,也是这次的《F91》的监督富野由悠季先生。

他是在现在的动画界中,具有最强烈的作家性和与之相匹配的表现力的演出家。而且,对动画迷来说一直是令人兴奋的存在。
 塑造一个个独特而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生死的戏剧,将人应该如何做的主题放在作品中,同时作为机器人动画适当地表现娱乐。那里确实跳动着其他导演看不到的“富野主义”。 
为了更好地享受《F91》,这次想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再次确认那个富野主义。首先,结合对富野导演的采访来看一看过去作品中的富野主义。


  这是一篇干劲十足的稿子。向读者传达富野作品的精彩之处。这种使命感在熊熊燃烧。断定他是“具有最强烈的作家性和与之相匹配的表现力的导演”,这也很厉害。想法高涨到让人断定。取名为“富野由悠季先生”,是当时Animage的约定。其实,他并不想在这里用“先生”这个词。


第457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后篇):

  Animage 1991年4月号(vol.154)的《机动战士高达F91》特辑对自己来说是非常投入的工作。我想向世人展示富野作品的精彩之处,也想在自己心中给富野作品一个了结。上次也提到过,特辑由4部构成,PART1是使用主干故事来介绍《F91》。PART2“THE富野主义,那是《高达》中的娱乐”是深入富野导演作家性的采访。这个部分也刊载了至今为止的富野作品的名场面。我很努力地选择了那些照片。PART3“以各自的视角讲述富野主义”,押井守、田中芳树、会川升、星山博之、今川泰宏、高桥良辅、远藤明范、优纪雅美等人对富野导演和作品进行了讲述。PART4“还有《F91》的富野主义”,从《F91》的分镜中选出富野导演色彩浓厚的部分,并对此进行解说。总之不是《F91》的特辑,而是关于富野主义的特辑。PART1由其他编剧负责,PART2到PART4由我负责。PART3的采访也是,8个人中有6个人负责采访。
  在《F91》的分镜中,在高潮部分,主人公西布克从大蕾西亚放出的光芒中感受到了铁假面的精神,“那不是人的劣等意识的结块吗?”他嘟囔道。在分镜的内容中,对那句台词做了注解:“右边的台词会被Cut吧。”台词本身就很惊人,特意把要剪掉的台词写进分镜里,还预告会被剪掉,这一点也很有趣(另外,在《F91》中,这种有趣的部分还有许多)。虽然知道是会被删掉的台词,但是在PART4中也刊登了那个部分的分镜。《F91》与《逆袭的夏亚》相比,不能算是多么成功的作品,但我更想把它作为《逆袭的夏亚》式的作品来看待。我认为把最尖锐的部分挑出来,才能接近富野的作品。
  特辑的核心是PART2对富野监督的采访。采访的主题大概是三个点,“生动的人性描写”、“悲观主义”、“导演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在作品中的体现”。这些对于作为娱乐作品的机器人动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里,我想请大家通读一下报道本身,但引用的话篇幅太大了。概括一下吧。关于“活生生的人的描写”,富野导演说,那是制作戏剧必须要做的最大原则,也是最小条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只把它作为制作主题是错误的。《高达》中有机器人,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对,必须创造出不输给机器人的角色和故事。这种“机器人”和“人物剧”的搏击乐趣,构成了《高达》的娱乐结构。为了构筑不输给机器人的角色戏剧,生动是必要的。
  作品之所以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大概是是因为自己的癖好中有这样的地方吧。然而,我已经努力防止厌世的东西出现在作品中。至于《逆袭的夏亚》,虽然很烦人,但还是保存下来,做成了友好的形式。作为采访者,当我说我对悲观的部分感到舒服时,他回答说我理解得很好,因为我自己也是。除此之外,在过去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可能没有机会接触到现实亲人的死亡,或者我们可能在现实中感受不到任何痛苦。至少在剧中,他说,如果他能准确描绘一个人的死亡,他就应该画出来。虽然那和娱乐没有关联,但该提供的还是要提供。
关于“导演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在作品中的体现”,我问到例如“人必须怎样”这样的主题包含在作品里的情况不是很多吗?
富野监督答:那是对自己来说的主题,它作为作品的主题表现出来。但是,我认为创作者的想法过于泛滥,对于娱乐作品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作品的细节似乎都原封不动地体现出富野导演的问题,他回答说,作家所拥有的东西会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但作品不能全部都是作家人格的反映。所以,关于自己和作品的距离,虽然有意识地努力保持,但还是会出现。但是,如果作品不能反映作家的人格,人们就不会去看。也就是说,人们想看的是别人在做的事。去年看了电视上播放的《逆袭的夏亚》,自己也觉得“哇,这个导演真能干”。如果不让别人看了也这么想,就没有人会看。我一直都在努力避免草率的台词,避免拼凑场面。他说,那个结果,和自己出演作品是有关系的吧。摘要到此结束。
  关于文章中“人们想看的就是别人在做什么”,由于字数的关系,我无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但这里再听他说几句。举的例子是电视综艺节目中介绍普通家庭餐桌的栏目。“邻居家都吃些什么”。娱乐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这种兴趣。而且在电视剧中,展现“别人在做什么”也是一种娱乐。也可以说是对他人的无聊的兴趣和娱乐联系在一起。在《逆袭的夏亚》中,在周围有人的地方,葵丝问夏亚:“上校,我是拉拉的替身吗?”我想不用多说,拉拉是夏亚以前的恋人,葵丝是夏亚身边的少女。现场弥漫着尴尬的气氛,身为观众的我不禁嗤之以鼻。听了富野监督的话,我想起了葵丝问的场面。原来如此,那个场面是富野式的娱乐,值得一笑。
  在机器人动画中,角色的剧情需要与机器人的存在相匹敌的力量。角色的剧情和机器人的战斗相抗衡的地方有《高达》(=富野导演的机器人动画)的娱乐结构。而且,为了制作强有力的人物剧,生动是必要的。悲观主义是富野导演自己的喜好,创作者的人格会反映在作品中。没有反映人格的作品,谁都不会去看。创作者的人格如何体现在作品中,也与娱乐有关。
创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也带来了娱乐性。之所以给这篇采访文章取名为“THE富野主义,那是《高达》中的娱乐”,是因为富野作品的魅力,归根结底在于他独特的作品创作,以及作品中所反映出的人格
  在这次采访中,我不认为我说出了当时富野作品的全部,但收获很大。我得到了很多可以思考富野导演工作的材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满意的采访,但对读者来说却是不友好的报道。我和很多读者之间,应该存在着相当大的温度差。因为是觉得应该做才做的报道,所以并不后悔,但客观地看,应该是跑过头了吧。然后,报道刊登后,责任编辑指出:“这不是让富野先生心情愉快的报道。”确实,只是单方面地询问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却无法展开对话。因此,作为读物变得过于生硬。我到现在为止,做了很多采访,但是关于采访本身几乎没有被说过什么,那个少数的例子就是这个采访。
  在1991年4月号的特辑里,我打算在自己心中为《逆袭的夏亚》做个了结。但是,关于《逆袭的夏亚》的活动还没有结束。今天的原稿标题加上了(后篇),但是比预想的要长。我将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第458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完结篇):

  在Animage做了关于富野主义的特辑之后,我也思考过《逆袭的夏亚》,也和别人聊过。因为动不动就拿这部作品当话题,所以有人说“小黑的《逆袭的夏亚》又开始了”。在一系列关于《逆袭的夏亚》的活动中,达到顶峰的是同人志《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友之会》。这本书出版于1993年年末,作者是庵野秀明先生。其实,这本书已经不在我手边了。虽然有2、3本书,但借给想看的朋友之后,已经10多年没有回来。要是还了就好了,可我想不起来借给了谁。原以为不管他也会被还回来,结果还是没有被还回来。看了这个专栏的小黑的朋友,如果还记得借过“逆袭的夏亚友之会”的话,请不要生气,把它放回去吧。
  我请还拿着书的人确认了一下,内页写着有发行人・责任编辑/庵野秀明、编辑/小黑祐一郎、小川。小川是“WEB动画风格”的工作人员B君。内容上虽然有投稿,但主要是采访。
参加的有會川昇、あさりよしとお、幾原邦彦、出渕裕、井上伸一郎、内田健二、大月俊倫、押井守、岸川靖、北爪宏幸、ことぶきつかさ、此路あゆみ、サムシング吉松、鈴木敏夫、鶴田謙二、永島収、早見祐司、ふくやまけいこ、藤田幸久、美樹本晴彦、むっちりむうにい、山賀博之、結城信輝、ゆうきまさみだそうだ。包括参加《逆袭的夏亚》的工作人员在内,业界各种各样的人都向我讲述了《逆袭的夏亚》和富野由悠季导演的故事。当然,富野导演自己也有登场。对我来说,“逆袭的夏亚友之会”是Animage富野主义特辑中“以各自的视角讲述八个人的富野主义”的升级版。
  庵野先生和B君一起到处进行了采访。当时庵野先生已经在《飞跃巅峰!》和《蓝宝石之谜》中做过监督。我和庵野先生一起去角川书店,采访了井上伸一郎先生。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的经历。这本书中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对押井先生和山贺先生的采访也很刺激。而且对富野导演的采访成为了我一生难忘的回忆。或许是因为我们以粉丝的形式面对这部作品的缘故吧,富野导演愉快地讲述了这部作品,还说了相当生动的话。
  虽然还记得为了编辑工作住在GAINAX的事,但不记得为什么要成立“逆袭的夏亚友会”。制作这本书的1993年正是《机动战士V高达》播放的年份。《V高达》,和《逆袭的夏亚》的感觉不同,不过,还是富野导演的古怪的部分强出来的系列。随着播放的进行,内容变得过激,我们满心欢喜地看着,但当时的动画月刊杂志并没有把《V高达》的古怪、过激捡起来。我当时不是在Animage,而是在Newtype工作,但没有机会在该杂志接触到《V高达》。既然动画杂志不做,那我们就自己表现出对富野导演的尊重吧。考虑到这一点,我才决定办同人志的。
在《V高达》播放中,业界和粉丝对富野导演的作品还是很冷淡。不只是富野导演,在那个动画界或许不太需要作家的时代。例如,我在动画杂志的编辑面前热烈谈论《逆袭的夏亚》《V高达》时,可能会被当成“怪人”。在业界和粉丝之间,富野监督开始被重新评价之前,还需要几年的岁月。“为什么大家不明白富野导演作品的魅力,《逆袭的夏亚》和《V高达》的优点呢!”至少我有过这样的焦躁。
  然后,1993年是《美少女战士R》播出的那一年。许多动漫迷对“美少女战士”系列感到兴奋。我也非常喜欢《美少女战士》,虽然看得很开心,但我觉得与之相对的是“稍微这样就好了吗”。单纯地开朗快乐就可以了吗?有这样的疑问(实际上《美少女战士》也不光是明快快乐的,但也暂且不提),我觉得是为了确认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追求《逆袭的夏亚》。
  听到很多人谈论《夏亚的逆袭》和富野监督很有趣。谈论“那句台词难道不是对这种事情的隐喻吗?”也很有趣。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关于《逆袭的夏亚》,不是剧情好,也不是人物刻画好,而是作品中直接反映了“富野监督”这一点好。这是一部为了享受蕴含在作品中的富野导演的“心情”的电影。这种情况下的“心情”,就是创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终于达到了那样的地步。也许并不是加深了理解,只是成为了核心粉丝。那时候,我沉浸在《美少女战士》中,同时也沉醉在《逆袭的夏亚》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3战斗力 +20 收起 理由
gaosf + 2
akiji + 1 好评加鹅
Rebellionx5 + 2 好评加鹅
xwr + 2
恋叶梦境 + 1 感谢
suke + 1
saevey + 2
蒼穹のカルマ + 2
wzk3232 + 1 好评加鹅
Richardsw + 1 好评加鹅
红都剧院24排4号 + 2 欢乐多
Oida322 + 1
abbccc200 + 2 好评加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了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感谢搬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0-16 17:37 编辑

做一点小的补充:
1.小黑本人不喜欢z高达 具体情况在アニメ様365日系列里面有提及(241回到245回)
顺便提一句,小黑除了CCA之外评价最高的富野作品应该是《Ideon》 所以80年代中后期,他的感觉差不多是对富野作品不信任感越来越强,俗称"跌落神坛"
2.庵野秀明的脱下 内裤/不脱掉 内裤理论:
  庵野:"《红猪》不行了。那个好像是宫崎先生的私人电影,但是不行。就我的感觉来说,我认为是没有脱下 内裤。怎么说呢,虽然有挪到膝盖的感觉,但是接下来是不是要把裤子从脚上取下来呢。如果扔掉内裤赤身裸体地跳舞的话,我想宫崎先生终于决定引退了吧。"(1996「QuickJapan Vol.9」・「スキゾ・EVA」
  押井守:  樋口真嗣所思考的“内裤理论”,简而言之就是“电影导演通过作品展现了多少自我?”的指标一样的东西,宫崎骏是“好像要把内裤放下来,但绝对不会放下”,庵野秀明是“放下来却是奇怪的丁丁”,押井守是“放下来是假的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宫崎骏要是拍汉斯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这种古董都有翻出来,我都忘记多少年前看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suke 发表于 2021-10-16 18:23
没想到这种古董都有翻出来,我都忘记多少年前看的了。

我也感觉泥潭很多老人应该看过,不过因为后面的影评里有着用语言恰切地表达出来我自己所想的内容的部分,所以还是决定搞一下这个专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吹CCA还是押井守吹得比较劲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反而觉得伊迪安发动篇比CCA更好来着,CCA节奏还是太跳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有几段想起来在上影节看CCA的时候现场全程都欢笑不断,但最后beyond the time响起来的时候身边前后左右都有老害坐着一动不动低声跟着唱,当时觉得也有一点就像CCA本身一样的感觉,悲伤的余韵在无厘头甚至使人发笑的情节之后也能渲染出来,非常喜欢
CCA描绘的作为人的痛苦悲伤挣扎,作为人的失败局促和难堪以及人之间的爱恨纠缠理解和不舍的关系性也是真的很独特而且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1-3 16:44 编辑

更新一下第459,460,461期 这三期算是在总体方面对电影进行了评述 接下来几期会对具体的人物加以分析

第459期《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
到上一期为止,写了关于自己的《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的体验。从这次开始,我想再写一写《逆袭的夏亚》这部作品。《逆袭的夏亚》是于1988年3月12日上映的剧场作品。

内容是第一季《机动战士Ζ高达》之后,描绘了阿姆罗和夏亚最后的战斗。同时上映的还有《机动战士SD高达》。

本剧将描写初代高达的主人公阿姆罗·雷(古谷彻饰)与宿敌夏亚·阿兹纳布尓(池田秀一饰)之间的结局。虽然剧中没有提及年龄,但设定上在TV系列中是15岁的阿姆罗·雷在这部电影中是29岁。20岁的夏亚·阿兹纳布尓已经34岁了。夏亚作为新吉恩的总帅,为了整肃留在地球上的人类,打算将小行星阿克西斯丢到地球上。如果阿克西斯坠落到地球上,地球将遭受与核冬天同等规模的破坏,人类将无法居住。阿姆罗作为地球联邦军隆德贝尔队的驾驶员,试图阻止夏亚的计划。隆德贝尔的旗舰“拉·凯拉姆”号的舰长由布莱德·诺亚担任。

《逆袭的夏亚》讲述的是男人与女人的故事。夏亚有个部下叫娜娜伊·米格尔(榊原良子饰),她也是夏亚的恋人。娜娜伊是个沉着冷静的成熟女性,在公私两方面都对他给予支持。女主角之一的葵丝·帕拉亚(川村万梨阿饰)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女。最初对阿姆罗很感兴趣,一起行动,但在遇到夏亚后跑到他身边。她是NewType,作为新吉恩的驾驶员,与隆德贝尔战斗。夏亚的部下中,有一个叫邱尼·卡斯(山寺宏一饰)的年轻人。他也是新吉恩的驾驶员,是被赋予了接近NewType能力的强化人。葵丝毫不掩饰对夏亚的感情,邱尼被葵丝所吸引并且嫉妒夏亚。而娜娜依也对葵丝的存在感到烦躁。
夏亚非常依赖娜娜依,甚至把脸埋在娜娜依的怀里撒娇,但直到现在还无法忘记在一年战争中死去的拉拉辛(潘惠子饰)。拉拉在与阿姆罗的战斗中失去了生命,在死前与阿姆罗产生了NewType之间的共鸣。关于这件事,夏亚说:“我所关注的驾驶员,拉拉辛,在敌对的阿姆罗身上,发现了渴望的温柔。”夏亚现在也敌视阿姆罗,不仅仅是因为阿姆罗害死了拉拉,也应该是因为在死之前阿姆罗在精神上与拉拉联系的嫉妒。

剧中娜娜依和邱尼都说过,夏亚之所以进行阿克西斯降下作战,其实是为了重新再见阿姆罗吧。人类的整肃无疑也是他的目的,但与此同时,他对拉拉的感情,以及对阿姆罗的对抗心也驱使着他。关于夏亚最后的台词,后面会重新提起,不过,在最后的最后,我们可以知道,想要做人类肃正这种大事的人,其实是执着于曾经死去的少女,为其思慕而行动的。《夏亚的逆袭》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池田秀一的戏剧风格是腹有一物,有深意。在《逆袭的夏亚》中,他的这种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部电影里的夏亚肚子里不仅有一件东西,还有两件、三件东西。为了达到目的,对敌对友都说谎。看着他理所当然地撒谎的样子,虽然觉得很过分,但这确实是成年人的做法,也觉得很棒。
回到男人和女人的话题上,夏亚对娜娜依他们也撒了谎。对葵丝说,为了你我会忘记拉拉和娜娜依。在最终决战之前对娜娜依说,只要这场战斗结束,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即使战胜了阿姆罗,作为野心家的他也不可能乖乖地听别人的话。对邱尼耳语道:“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会对葵丝出手?……我对重建新吉翁和打倒阿姆罗以外的事没有兴趣。娜娜依对我也很温柔。”不对葵丝出手是真的,但说因为有娜娜依在就感到满足是假的。然后用“娜娜依对我很温柔”这句台词,说明自己和娜娜依是男女关系。对年轻的部下说那样的话,也太露骨了。看了之后觉得“这家伙连这种事都说得这么好”。

与夏亚阵营相比,阿姆罗的女性关系比较简单。阿姆罗有个叫倩恩(弥生みつき饰)的女机械师,两人好像在交往。虽然不知道她的年龄,但她可能很年轻。可能才20出头。倩恩为了阿姆罗竭尽全力,在他面前表现得像个小女孩。虽然很可怜,但阿姆罗对她还是没有敞开心扉。他到现在也忘不了拉拉吧。两人的关系也很冷淡。另外,布莱德的儿子哈萨维·诺亚(佐佐木望饰)也作为非战斗人员乘坐在凯勒姆号上。他也对奎斯有好感,结果酿成了悲剧。

夏亚和阿姆罗之间的战斗是一场围绕着拉拉的宿命对决。作为人际关系,以夏亚·阿姆罗·拉拉的三角关系为顶点,下面是娜娜依、葵丝、邱尼、倩恩、哈萨维。这是一部以宇宙为舞台的爱恨情仇剧。这就是富野导演所说的不输给机器人战斗那样有力量的角色戏剧。



第460期《逆袭的夏亚》的“氛围”:
《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中充满了某种“氛围”,那是干巴巴的、紧绷绷的东西。承认人类是愚蠢的,感到焦躁;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幸,感到忧伤。与此同时,也有“终究如此”的达观。就是这种“氛围”。

这种“氛围”充斥全篇。一个场面、一句台词都不浪费,都是为了用电影表现来“氛围”而存在。毫无疑问,这种“氛围”来源于富野由悠季监督的个人风格。虽然我想在影迷中说得这么极端的人也很少有,但是对我来说,《逆袭的夏亚》是一部为了享受那种“氛围”的电影。

先看开头吧。第一个镜头是月球表面。下一个场景是在阿纳海姆的工厂里,倩恩和阿纳海姆的奥克托巴在交谈。倩恩问建造中的ms的重量减少了3公斤的理由,奥克托巴回答因为改变了驾驶舱周围框架的材质,“因为提升了强度,所以绝对不会有危险”。对此,倩恩说:“那是必须的吧,要是变弱了可要怎么办!”当倩恩问奥克托巴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时,奥克托巴回答说,谁让交货日期提前了10天。大概是因为倩恩提前了交货期,所以没时间通知吧。奥克托巴想说的是自己没有错。但是倩恩并没有道歉,反而是说:“这话去和新吉恩的夏亚说吧。要不是他那么着急就让陨石落向地球的话,就不会变成这样了。”电影刚一开场,人际关系就变得紧张起来。当倩恩取下了盖在MS上的布,新型的MS:ν高达的头部就出现在那里。与此同时,BGM热烈响起,ν高达头部的影像上出现了《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的标题。开头很清晰。到这里为止,电影开始的时间是1分多钟。奥克托巴所说的关于框架材质的话是关于神经感应框架的伏笔,在对话中也说明了夏亚开始陨石落下的事情。

标题过后是地球上的印度。为了成为NewType而进行修行的葵丝被警察队带走,这时,葵丝的同伴克里斯汀娜被施暴。下一个镜头中,葵丝的父亲阿登纳·帕拉亚和爱人一起带着葵丝前往机场。葵丝反抗,咬了情人的手,她大声嚷嚷。警察一脸惊讶地问:“什么啊?”警察署长回答说:“就是地球联邦政府高 官一家,带上宇宙的话,那种蛮横也能治好吧。”然后警官说:“那不是他的太太吧”。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是刻画葵丝这个角色的必要条件,但与此同时阿登纳和情妇同行,情妇与葵丝之间的不和,连名字都没有的警察的惊讶等无一不在表现电影的“氛围”。否则也就不需要“那不是他的太太吧”这样的台词。到这里,电影开始2分半多钟。

下一个场景发生在飞往香港的客机上。葵丝问父亲,为什么没能阻止夏亚的地球寒冷化作战,他解释说联邦政府不相信夏亚还活着。对此,葵丝说:“宇宙中住着100亿人。爸爸你们只是从地球上仰头望天,就以为能了解一切了,这才奇怪呢。”她指责着地球联邦的人们不去理解宇宙的事。这是偏向宇宙殖民地的发言。在观众看来,奎斯的台词怎么想都不自然,把既复杂又是说明性质的想法说得过于直截了当。这样的台词在《逆袭的夏亚》里,不,在富野的作品里有很多。的确是“精心设计的台词”,但这对这部电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人工的台词是无机的,和这部电影干涸的氛围很搭。到这里为止,电影开始3分10秒左右。
  这样重新看的时候,想起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跟上这部电影的节奏。一方面是因为信息量太大,没能仔细推敲每一件事,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葵丝咬手、警察说“那不是他太太吧”的描写是为了什么。可能会觉得对电影来说是多余的噪音。总而言之,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赶上《逆袭的夏亚》的“氛围”。在迷上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明白了那样的细节的重要性,不久就可以享受到细节了。
  而且,开头的节奏恰到好处,仿佛拒绝移情的叙述方式,都很酷。关于这一点,我第一次见到时,应该就感到很舒服。而且,节奏和语调也与这部电影的“氛围”息息相关。

关于客机的下一个场景,是以宇宙为舞台的ms战。将小行星月神5号丢到地球上的夏亚和阿姆罗展开了一战。这里的阿姆罗乘坐的不是高达,而是灵格斯。就在阿姆罗想要轻松打倒邱尼的时候,驾驶沙扎比的夏亚出现了。“为什么要让这种东西落向地球!那样的话,地球会变冷到人类无法再居住。会出现核冬天的!”“住在地球上的人只会考虑自己的事。所以,我宣布要抹杀他们!”“人类居然想要自己去惩罚其他人!”“我,夏亚·阿兹纳布已经说了要去肃清,阿姆罗!”“那是狂妄自大啊!”。这是很有《高达》风格的对白。这些台词也是人工的,是传达作品“氛围”的东西。这样的台词也被称为“富野台词”。这个场面和初代《机动战士高达》有异曲同工之处。另外,战斗的展现方法也很巧妙,作画也很好。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影片开头的时候,前往宇宙的穿梭机的场景也令人印象深刻。月神5号从穿梭机旁边通过。当时葵丝的父亲由于太过恐惧,只顾抱着头嘟囔:“啊,神啊……”,而没有去担心身旁的奎斯。接住失去姿势的葵丝的不是父亲,而是碰巧坐在旁边的哈萨维。对于这样的父亲,奎斯吐了一声闷气。这也是强烈的描写。今后谁都可能会死去,也不是不能理解求命的心情。而且我也能理解女儿看不起不关心自己的父亲的心情。第一次见到这里时并没有在意这些。正是这种描写的积累造就了《夏亚的逆袭》的“氛围”。



第461期《逆袭的夏亚》的名台词:

《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是名台词的大游  行。上次也写过,这些台词既是为了传达作品的“氛围”,也是能让人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台词。名台词在夏亚的发言中有很多。这是因为他是真正的主人公,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同时又爱自嘲的男人。

例如,联邦政府官员举行会谈,把他们欺骗之后的台词:“阿姆罗,我在做着贪得无厌的事。如果你在附近的话,就试着感受我吧”;和阿姆罗争吵时的话:“那么,你现在就把睿智授予所有愚民给我看啊”;在结束了作为统帅的演讲之后的台词:“这根本就像个小丑”。在阿克西斯的核脉冲引擎点火时的那句“去吧,阿克西斯!带着那令人不快的记忆一起!”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老实说,我不太清楚那令人不快的记忆指的是他的哪一段经历,但夏亚的深意传达了出来。开头部分邱尼敬礼后对娜娜依说的台词“是,新人类研究所所长!不,是作战长官”也是如此。如果你不去看很久以后的场景,就无法理解邱尼故意称呼她为新人类研究所所长的用意,但仅从这个场面就能感觉到邱尼对她不高兴,在讽刺她。

回到夏亚的话题,之前也写到过,我最喜欢的台词是“我和你可不一样,不能只做一个驾驶员啊”。电影中期活生生地骑着马和阿姆罗见面的时候,说了这个。虽然他一边当统帅一边当驾驶员,但那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对只当驾驶员的阿姆罗说“我可和你不一样”,怎么想都是一个借口。但是,我很理解他这么说的心情。夏亚一边搞政治,一边很好地利用周围的人,并且作为驾驶员也想要战胜阿姆罗。那样既会很累,也会积攒很多压力吧。例如,一边作为原作者构筑作品世界,一边画分镜的富野监督,对于同时代的演出家,是不是觉得“我和你可不一样,不能只做个画分镜的演出家”,一边兼任原作者即使在画分镜上也要做不输给竞争对手的工作,这样的“氛围”不是反映在了夏亚身上吗,会产生诸如此类的妄想。

   角色鲜明的性格和存在感是《夏亚的逆袭》的一大看点。用富野导演的话来说,角色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在和隆德贝尔决战之前有一个场景,夏亚像个孩子一样把脸埋在娜娜依的胸膛里对她撒娇。对于从初代《高达》就开始接触的粉丝来说,这场面多少有些震惊。《逆袭的夏亚》毫不留情地描写了他人性中脆弱的一面。

《高达》第一部中的夏亚狡猾,也有自嘲的地方,作为动画角色是接近现实的存在,不过基本上是华丽的美型角色,有脱离浮世的地方。赋予夏亚与活生生的人一样的血肉,是《逆袭的夏亚》剧作上的目标吧。

虽然不是夏亚的台词,但同样在与隆德贝尔决战之前,邱尼对葵丝说出:“听过上校在梦里喊拉拉·辛梦话的女人,多到数不清啊!”。他为了让葵丝放弃夏亚,披露了在新吉恩内部成为话题的夏亚的八卦。这句台词之所以厉害,是因为能让观众想象到很多事情。夏亚和女人上床后,梦话中说出了以前女人的名字。而且,女人们到处宣扬,连邱尼这样的小毛孩都知道。夏亚也会和俗气的女性上床,也会对女性放松警惕吧。关于梦话,一定是被女人追问,又找了奇怪的借口。只用一句台词,就给了夏亚丰满的塑造。
这既不是与“氛围”有关的话题,也与生动程度有关的话题略有不同,但我想介绍另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这是布莱德对布鲁姆的台词。卡姆兰·布鲁姆是曾经的米莱·八洲的未婚夫,在0079中被她甩了。是个诚实却懦弱、没出息的男人。在《逆袭的夏亚》中,卡姆兰也一直思念着米莱。而与未来结婚的是布莱德,哈萨维是两人的孩子。

卡姆兰作为会计监查官参加了联邦政府高 官和新吉恩的和平谈判。那次会谈是秘密进行的。他认为夏亚不可能停止战斗,就把进行和平交涉的事告诉了布莱德。而且在新吉恩和隆德贝尔的最终决战前,卡姆兰独断地将会计审计局保管的15枚核弹头交给了布莱特。如果这次战争之后现行的政府继续存在,他将被判终身监禁。对于交出导弹的理由,卡姆兰说:“我是希望米莱能活下去,所以才这么做的。”如果夏亚落下阿克西斯的话,在地球上的米莱会有危险。所以,他把重担交给了隆德贝尔。布莱特对卡姆兰说:“以前的未婚夫有资格这么说。”这句台词很棒。

现实中,前未婚夫没有资格说“为了那个人,我即使被判终身监禁也没关系”。不,根本不是有没有资格的问题。倒不如说,对米莱和布莱德来说,这么想的话会很麻烦吧。但是,为了米莱和地球想要做到那种程度的他的决心是可贵的,布莱德对新吉恩使用了那些核弹。正因为明白他的想法,布莱德才说:“以前的未婚夫有资格这么说。”既然你有这种觉悟,就算你喜欢我老婆也无所谓。布莱德的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他既不慌张,也不强加于人,冷静地说。虽然与生动有所不同,但都是现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人。这样的描写给作品增加了厚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看CCA的次数也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注意过葵丝这个吐气的动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KalaLake 发表于 2021-10-16 23:28
虽然我看CCA的次数也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注意过葵丝这个吐气的动作

这里我注意到了,不过我认为是在向她爸吐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ddr 发表于 2021-10-16 23:45
日本网上有富野和庵野在《友之会》里的对谈,里面富野提到自己在创作娜奈这个角色的时候甚至会设想她给夏亚 ...

你是在这个博客里面看到的吗?
https://char-blog.hatenadiary.org/entry/20110626/1309097046
除了这个博客里的这篇对谈之外我就没找到《友之会》其他访谈的网络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7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自主规制 于 2021-10-17 00:30 编辑
KalaLake 发表于 2021-10-16 23:28
虽然我看CCA的次数也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注意过葵丝这个吐气的动作

这个动作是在啐她爹吧不是吐气,类似于吐口水,嫌弃身为高/官的爹连飞机震一下都还会趴在地上蜷缩起来,一点都不像个男人——这个细节把葵斯之所以喜欢鸭子骡子的理由表达得非常直白,就只是对父亲这个形象的向往罢了,葵斯就喜欢那种成熟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主规制 发表于 2021-10-17 00:25
这个动作是在啐她爹吧不是吐气,类似于吐口水,嫌弃**爹虽然权势煊赫依然目光短浅,甚至震一下还会趴在地 ...

我的意思就是向着他爹做了一个吐口水的动作 但是并没有真的吐口水出来(至少画面上没有) 所以说是吐了口气
而且真的在低重力环境下把口水吐出来搞不好还是个技术活 只吐气也显得少女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7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KalaLake 发表于 2021-10-17 00:29
我的意思就是向着他爹做了一个吐口水的动作 但是并没有真的吐口水出来(至少画面上没有) 所以说是吐了口气 ...

口水真啐到爹身上好像也不太对劲不过也有可能就是作画方便省略掉了,啐和吐口水给人的感受上来说也比较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7 0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倾向吐口水,因为这一段配的音也像在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7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下来个人感受还是和作者有不同的地方,CCA果然是观感非常私人的影片
不过CCA的魅力也在于此,我始终觉得这片细节实际都能和角色的个性心境对应上,第一次看会觉得繁复累赘的细节实际上一点一点的叠加铺垫出了最后观众和骡子听见鸭子遗言的那种破天荒又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再倒回去看,或者甚至都不用倒回去看,回想一下所看过的情节,那种排山倒海的感情和醍醐灌顶的感觉上来了。这对我来说是看完CCA后感受到的拍案叫绝的“劲”
倒回去再看,细节就更迷人了。就鸭子的塑造来说对总帅也是最有感情的鸭子性格中的所有面都在CCA里体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7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7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ddr 发表于 2021-10-17 01:52
時に男が女に抱きつきたいと思った時にね、どうせならナナイみたいな女に、シャアは抱きついて欲しいと思 ...

这篇访谈整体上劲都挺大的 虽说估计都是实在话,但是冻鳗从业者,婆罗门之间吐苦水的老害臭扑面而来
重新看了一遍最想吐槽居然是这个:
富野 ああ……というよりも、今の「アニメが嫌いになりました」という事に繋がってきます。基本的にこういう形では作りたくないんだ。戯作者でありたい自分が、いったい何を求めているのかわからないけれど、こういう風にしか出来ないんだという事も含めて、あの、趣味として惚れ込んでない部分が、どうしても表現になってしまうんです。
庵野 僕はそういう「引いた」ところが好きなんです。これは今の自分にはまるで無いものですから。
庵野桑,现在如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0-19 22:47 编辑

更新了第462到465期 前3期是葵丝,邱尼和哈萨维的单人物篇 第465期谈及了制作和演出 接下里的几期会进入高潮部分



第462期 葵丝·帕拉亚

初代《机动战士高达》和《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的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少年的故事,而后者是成人的故事。前者也有青春期的初衷和柔软。在初代《高达》作品中,虽然描写了愚蠢的战争,但通过成为NewType,总有一天人类会革新,也有变成美好存在的希望。

而这样的希望在《逆袭的夏亚》中很渺茫。《逆袭的夏亚》反过来说,成为了NewType,人也会继续愚蠢。因此,即使以同样的世界为舞台,同样的主人公登场,也是完全不同的作品。虽然《机动战士Z高达》也描写了NewType的不幸,但《逆袭的夏亚》应该是以更容易理解的形式描写完了。

从《逆袭的夏亚》上映开始,葵丝·帕拉亚在影迷之间的评价就不太好。也听到过“只要没有那个角色”这样的发言。确实,即使没有她,也能描绘出夏亚和阿姆罗的结局,那样夏亚和阿姆罗的故事或许更加完整。即使葵丝是那样的人格,如果在剧中被分配的时间短的话,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妨碍吧。

葵丝是古怪的《逆袭的夏亚》中最古怪的角色。任性、浅薄、荒唐的言行比比皆是。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阿姆罗附近有倩恩,对她在那里的事抱怨。以下是奎斯当时的台词。“你才是为什么会在这里?”,“我想问的可不是这种事啊,是你和阿姆罗·雷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对被称为NewType的阿姆罗很感兴趣。可是,你为什么要妨碍我?”“你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人啊。你快点离开这艘战舰吧!”真是荒唐的说法。

尽管和阿姆罗一起行动,但是和夏亚相遇的瞬间就背叛了阿姆罗他们。葵丝把阿姆罗对准夏亚的手枪敲掉,说:“阿姆罗!你有点太小心眼了”这种轻浮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顺便一提,夏亚带走葵丝,后者完全被牵着鼻子走的样子也是看点。葵丝在后面的场景里在跟随对夏亚的理由做说明时这样说道:“我……看到有天鹅在飞。阿姆罗叫了起来,我也跟着叫。在这之后,你就出现了。”这句话很有电波的感觉。这句台词,给人一种新型人的情绪不稳定的感觉,同时也瞄准了时下女孩子的个性。虽然是1988年当时的“现在”,但这种感觉到了2010年也没有过时。

明明周围有人,却问夏亚“上校,我是拉拉的替身吗?”这种危险的问题;在宇宙空间中荒唐无理地活生生用肉身跳向夏亚的沙扎比,说着“你会惩罚娜娜依的吧!”这样孩子气般的恳求,也让人看了之后直犯嘀咕。

“父亲与女儿”的对立,是一段时期以来富野导演作品的重要主题。但在这里并没有展开父女间的对立,而是葵丝直接开着ms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尽管她并没有想着这样去做。这也表明,在富野作品的众多角色中,她是一个突出而古怪的角色。

电影后半段,葵丝开着α-阿索隆出战,而哈萨维则在试图阻止。葵丝对着正在说服她的哈萨维说道“我讨厌小孩,都是因为这种厚脸皮。”“说的就是你!”我忍不住冲进去吐槽这句骇人的台词。创作者用这句台词来表明“这孩子,原来是这么不了解自己”。居然让她说了这样的话出来。

葵丝也有可爱的地方,对别人也不是没有温柔的一面。最后关头为了保护哈萨维而丧命。虽然也有误解和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对于人与宇宙的关系等问题,相对于她的年龄来说还是思考得比较透彻。但是,古怪的部分过于强烈,总体来说,对很多观众来说变成了讨厌的孩子。

就像阿姆罗和卡缪一样,葵丝也是以创作者当时的年轻人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角色吧。我还记得上映当时,Animage的编剧说过:“我想让富野监督也看看现在年轻人的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角色。大概是大人眼中“年轻吵闹的姑娘”进行变形描绘出来的吧。看了结局的展开就会明白,如果她对夏亚来说不是棘手的存在,夏亚和阿姆罗的戏剧也无法成立。这无疑是成为NewType也无法获得幸福的例子。姑且不论作为女性角色讨不讨人喜欢,正因为有了葵丝,才诞生了很多名场面、名台词,至少对我来说,她是《逆袭的夏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记得是在《机动战士V高达》的时候,我曾在采访中问富野导演:“为什么在富野先生的作品中,没有出现可爱又开心的女孩子呢?”回答很简单:“因为不喜欢。”他可能是觉得风流倜傥的少女不适合他的作风,但最重要的是他喜欢意志坚强的女性。比起可爱的女孩,她可能更喜欢像葵丝这样麻烦一些的女孩。不知道是作为异性喜欢,还是作为女儿一样的存在喜欢,或者,是现实中喜欢,还是只是喜欢画画。

第463期 邱尼·卡斯

《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中以多个三角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形式构筑了戏剧。以夏亚为中心的是“夏亚·拉拉亚·阿姆罗”的三角关系,夏亚的周围有“夏亚·娜娜依·拉拉”、“夏亚·娜娜依·葵丝”、“夏亚·葵丝·邱尼”的三角关系,阿姆罗的周围有“阿姆罗·拉拉·倩恩”有“阿姆罗·倩恩·葵丝”的三角关系。年轻登场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是“葵丝·邱尼·哈萨维”。所以,虽然邱尼和哈萨维甚至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两人却形成了互相争夺葵丝的形式。这样重复着的三角关系,丰富了故事情节。说句题外话,庵野秀明监督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同样的也由多个三角关系重叠在一起。中心是“源渡·唯·冬月”的三角关系。而无论是拉拉还是唯都是“已经失去的女性”。

邱尼对奎斯抱有好感,但她被夏亚所吸引而无法回头。当他说了一些想贬低夏亚的闲话时,葵丝说:“就是因为你们爱说这种话,我才讨厌年轻的男人!”等等。“年轻男子”的说法也很生动。这样的邱尼,对我来说是《逆袭的夏亚》登场人物中比较能投入感情的角色。葵丝对他来说是一个美丽的少女。虽然我不太了解葵丝的魅力,但很能理解为了有魅力的她而拼命努力的心情。
他用强化人的力量从隆德贝尔发射的导弹群中找到了装有核武器的导弹,并用浮游炮击破了它。出色的表现。葵丝对此也很佩服,对此夏亚评论说“邱尼他拦截了敌人的核弹,那就是强化人的工作了”。好像在表扬,其实不是在表扬。也就是说,邱尼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进行了强化,那么做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让他强化的,应该是夏亚自己,简而言之就是说“邱尼能做到那个,也是因为我很厉害哟”。

从夏亚的立场来看,葵丝作为被自己吸引的人能更好地加以利用,用这一句话降低了邱尼表现活跃的价值。事实上,关于邱尼的话题就此中断。另外,夏亚也许是出于男性的本能,嫉妒年轻女性被别的男人吸引,才让她刹车的。总之,好不容易努力取得了成果,却被认为“那是强化人的工作”而一刀两断,让人难过。感觉在大人面前,年轻人的立场就是这样。另外,因为是夏亚说了才会那样,同样的事情如果是普通的中年男子说的话就不成体统了。这样才会让葵丝这样的女孩子觉得“你这家伙,有点没出息”。(指邱尼)

邱尼的死法也令人难过。电影后半段,在敌我混战的时候,被ν高达一击,他乘坐的乍得·多加爆炸。虽然是主要登场人物之一,但没有临死前的描写,也没有最后一句话。从片段来看,就连乍得·多加的爆炸也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哎?刚刚过去的那个镜头就死了?”这样简单的描写。

尺度的问题也有吧,不过,对富野监督和阿姆罗来说,邱尼的存在只是杂兵这样的小插曲而已。仿佛听到了导演的声音:“现在不是在这家伙的临终前浪费时间的时候。”在不久前的场面中,邱尼对葵丝说:“你要和杂兵纠缠到什么时候?”而他自己就是杂兵。虽然很难过,但那种语气的干练又让人觉得简直受不了。

当邱尼散落在宇宙的时候,倩恩和哈萨维正从拉凯姆中飞出来。宇宙被悲伤包围着。问题在于人类是无法被拯救的存在吗?

第464期 哈萨维·诺亚

与古怪的葵丝和邱尼相比,哈萨维是个平凡的少年。他的目的是救出在影片中途投入战斗的葵丝。他虽然是非战斗人员,但在电影后半段的决战中,他进入了杰刚,前往葵丝的身边。但驾驶着α·阿索隆的葵丝不听他的话。“不能这样啊葵丝!都因为你这样,才四处树敌的!”哈萨维说道说,“你也说这种话。所以,如果不把诞生你这种人的地球毁掉的话,就没有救赎啊!”葵丝大声疾呼。如果只是觉得哈萨维的体贴是多管闲事还好,但从那之后,一下子跳跃到毁灭地球的故事,这才是青春期独有的荒唐感。葵丝在其他场合也说过类似的话。

哈萨维对躁动不已的奎斯说:“葵丝,你在里面对吧。我知道的,快打开舱门。只要见上面,就能忘记这种焦躁不安了。”。把这句台词包含在这样一个故事流程中真是太厉害了。哈萨维独自驾驶着他的机动战士来到心爱的葵丝身边。大概是被这种英雄豪迈的行为激动得忘乎所以吧。他说只要看看自己的脸,焦躁就会烟消云散。他并不是在演一个值得依赖的男人,而是想说一句帅气的台词吧。这么想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不能说出口。对于这句话,葵丝说出:“我讨厌小孩,都是因为这种厚脸皮”这句刺耳的台词。

另一方面,倩恩也投身于战场。是开着修理途中的灵格斯出击的。其理由是,精神感应框架增加对阿姆罗更有利。关于精神感应框架,后面会重新说明。结果正如她所想的那样,那个精神感应框架拯救了人们,但以增加精神感应框架为目的出击,实在是太古怪了。在战场上她也变得奇怪了吧。阿斯特纳吉为了阻止她,被卷入战斗而丧命。

哈萨维依附在α·阿索隆身上,感到危险的倩恩向α·阿索隆发射了导弹。葵丝为了保护哈萨维,用α·阿索隆承受了导弹攻击。可能是击中的位置不好,α·阿索隆被一发入魂直接爆炸了。葵丝虽然没有临死前的描写和最后的遗言,但通过哈萨维的悲伤能知道已经没救了。因为葵丝的死,惊慌失措的哈萨维攻击了试图帮助自己的倩恩。混乱到了极点。一边攻击一边说“是不该做的事啊!正是因为连这种事都不明白,才能连地球都随随便便破坏掉啊!”哈萨维叫道。无论谁怎么想,“大人的错”都不是问题。总的说来,是哈萨维的幼稚行为导致的悲剧。尽管如此,还把责任推给大人,甚至跳到整肃人类的话题上。这是不亚于葵丝的不合逻辑的发言,但这种不合逻辑给人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现实的感觉。

电影并没有像观众期待的那样,因为是向同伴发射的子弹所以打不中,或者千钧一发之际有人来救她,哈萨维的攻击直接击中了倩恩所在的灵格斯。她也当场死亡。与邱尼和哈萨维的死不同,在灵格斯爆炸的瞬间,倩恩的灵魂从mobile suit中脱离出来。虽然在设定上是精神感应框架引起的现象,但也可以看成是制作者的偏袒。

从哈萨维依附于α·阿索隆到倩恩死亡,我好几次都在想:“哇,搞砸了。”虽然是战争中发生的事情,但她们之所以牺牲,既不是为了自己的主义主张,也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由于个人立场上的分歧,也是因为头脑发热。虽然是荒唐的悲剧,但现实中也有可能发生。因为是有可能的事,所以我有“搞砸了”的想法。然后,意识到自己享受着悲剧。正因为悲惨得太彻底,才让人觉得舒服。人们常说他人的不幸是蜜的味道,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上映后不久,电视上播出了《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我认识的一位女作家看过之后说:“就像日间档(肥皂剧)一样有趣。”她既不熟悉《高达》系列,似乎也不喜欢那种硬核的作品。她似乎觉得剧中的角色有好有坏,为此表现得很糟糕,最后还互相残杀,很有意思。这或许有失偏颇,但绝不是错误的观点。如果展现“别人正在做的事”,包括无聊的部分,是富野导演所说的娱乐的话,这一连串的场面确实是娱乐。这是《逆袭的夏亚》的看点之一。

第465期「逆袭的夏亚」动画化

在进入高潮的话题之前,想先谈一下《逆袭的夏亚》的作画和演出。关于这部作品的制作状况,在上映前听到了不好的传闻。有传言说:“作画进度落后。另外,这一部电影的作画监督好像多达10人。”如果是现在的话,TV系列各话也有超过5人的作画监督的情况,不过,在当时1部作品有10人的作监,是无法想象的事态。因为听说过这样的传闻,所以在上映前我想会不会是破破烂烂的电影呢。我在上映前对《逆袭的夏亚》没有什么期待,也有这个原因。

然而打开盖子真正去看才发现,完成得非常漂亮。虽然角色设计的线条沿袭了《机动战士Z高达》,不过与《Z高达》相比,在作画和用色方面都很克制,作为机器人动画的角色,算是克制的作品。这种克制感,与写实感十足的故事不谋而合。机动战士的设计,总体上也采用了比较紧简约的形式,也给作为初代的爱好者的我留下了好印象。角色的演技很细致,机械描写整体很清晰,而且很考究。太空殖民地是用那个时期是很少见的用CG来表现的,这也运用得很好。美术也有看点,整体影像密度很高。

虽然从细节上看有粗糙的部分,但这是能接受沉重的戏剧的影像。当时在机器人动画中,完全没有想到能看到如此硬质而又丰富的电影。即使用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也很值得一看。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关于角色的演技,我看到了像哑剧一样一边大幅度移动手一边说话的镜头(实际上哑剧式的镜头不多,但是因为是在关键的地方表演,所以给人的印象比实际的镜头数量还要多)。这对于富野导演来说是第一部原创剧场作品(应该是指《高达》系列里),也许是用力过度的结果,也许是因为当时那样的演技才是动画的理想之一吧。关于那出戏,我也听到过有人质疑不自然的意见,但我觉得很适合这部有很多古怪人物登场的电影。

本作的角色设计是北爪宏幸。担任作画监督的有稻野义信、北爪宏幸、南伸一郎、山田瑞香、大森英敏、小田川干雄、仙波隆纲。作画监督补恩田尚之、中泽数宜、重田亚津史、小林利充。除去作画监督补,作画监督共有7人。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多,但还是很多。根据当时杂志的采访,北爪宏幸检查了所有镜头的布局规划。尽管有着多位作画监督,画风的混乱却很少,也许是因为他在布局阶段抓住了重点。

我个人对稻野义信担任作监的部分印象深刻。在造型和体态上都体现了他的个性,那个煽动部分太棒了。我还记得当时和朋友聊天时说:“稻野先生,你可真够能干的。”以原画方面来说,梅津泰臣的工作非常突出。他负责作画的是夏亚在列车上收到花束的场面、一年战争中拉拉的死亡回忆和前后夏亚和娜娜依的场面。列车上的场景,具有真实触感的路人角色(与《高达》系列设计的审美意识相去甚远,我想也会有人对此吐槽),赋予了作品世界的深度。回想场景一边活用了初代《高达》的风格一边又有所革新,巧得让人迷恋。夏亚和娜奈的戏很精彩,连睡袍的画法都很好。
关于战斗场景的描写,不仅是打斗场面的布置、情节步骤的编排,还将敌我双方的机动战士的噱头一个接一个地展示出来,进行战斗,非常精彩。我认为把MS是“制作精良、方便的机器”这一点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机动战士是作品的卖点。儿童观众很难理解这部作品的戏剧性,但我认为仅仅观看精心制作的战斗场景就很有趣。在演出上虽然是真实的感觉,但也有例外,在开始时阿姆罗的灵格斯所发出的一击,在接近邱尼的乍得·多加的时候,就变成定格了,颜色也会变成异常的颜色,典型的TV动画的演出。作为创作者,也许真的是想撇开那样的演出来制作的,但从我等人的角度来看,在高质量与真实感的电影中,加入那样的机器人动画式的描写,是很高兴的。

富野监督是这部电影的原著、剧本和导演。关键是剧本也是自己写的。原作,剧本,分镜都是他自己做的事,也就是说,富野度数100%。就像上次的原稿中提到的那样,他以惊人的密度,展开了他独有的戏剧。就张力而言,可能不如《发动篇》,但论及富野作家性的强度,应该还是《逆袭的夏亚》胜出。如果把人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现实感是富野作品的精髓,那么《逆袭的夏亚》才是富野作品的终极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押井守在第457期中提到的“富野主义"特辑中的文章:
http://kaito2198.blog43.fc2.com/blog-entry-30.html
不过感觉内容都被押井守の映画50年50本里1988年谈《逆袭的夏亚》那篇文章涵盖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1-1 20:14 编辑

第466期 沙扎比VSν高达

在当时的动画杂志(《Newtype》1988年4月号)的报道中,富野由悠季监督说,《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是将《机动战士Z高达》在内的,之前的整个《高达》系列历史整理成摘要的作品。

哈萨维原本应该是卡兹扮演的角色,葵丝则是卡缪的另一种描绘。确实,从葵丝的死到夏亚和阿姆罗的结局的展开,很多地方都让人联想到初代《高达》的结尾。葵丝的死法让人联想到拉拉的结局,夏亚和阿姆罗在战斗中从机动战士上下来,使用火箭筒等战斗也是一样。

在戏剧的制作上,我想是重新做了《Z高达》想做的事吧。以前也写过(第243回《机动战士Z高达》的后续),我在迷上《逆袭的夏亚》之后,一口气看完了《Z高达》的录像带。那个时候,感觉明白了正式播放时不明白的“Z高达”的目标,也明白了那个在“Z高达”里没有做完的事。

关于高潮部分。阿克西斯已经开始朝地球移动了。在地面上的米莱们也看到了逼近地球的阿克西斯。隆德贝尔的布莱德等人,为了从内部破坏,登上了阿克西斯。这时,夏亚和阿姆罗的战斗开始了。阿姆罗坐上了ν高达。终于搭乘了新高达的阿姆罗和夏亚的战斗。经过浮游炮的狗斗和光束剑的交锋,夏亚和阿姆罗在阿克西斯内部展开了战斗。但是,在那里也没有结果,2人登上MS重新开始战斗。在战斗中,由于布莱德他们的作业,阿克西斯的爆炸开始了。沙扎比和ν高达的战斗,最终变成了用拳头的肉搏战。虽然是在驾驶机动战士,但作为夏亚和阿姆罗来说,这是一场意外的充满男子气概的战斗。然后,拳脚相加的结果,ν高达打倒了沙扎比。在这之后,围绕着分裂的阿克西斯,戏剧仍在继续,但MS战到这里就结束了。

阿姆罗打倒了想要作恶的夏亚。惩恶扬善,解决问题的阿姆罗简直就是个热血青年。在设定上,阿姆罗作为驾驶员的技术,ν高达的力量,都超过了夏亚和沙扎比。因为在意了阿克西斯的爆炸和娜娜依,夏亚被致命一击——同时担任指挥官和驾驶员的他,输给了只担任驾驶员的阿姆罗。
夏亚对阿姆罗说:“我和你可不一样,不能只做一个驾驶员啊。”果然,就连他也不能同时当政治家和驾驶员,战胜阿姆罗或许根本就不可能。

在和阿姆罗的战斗中,夏亚说了两次令人在意的台词。一个是进入阿克西斯前的“输出下降了吗? !”所以,从阿克西斯中出来后的“光束剑的功率居然不如对方!”。前者是指从腹部发射的扩散粒子炮的功率下降了吧。可能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过度使用了扩散粒子炮。后者是指光束战斧和光束剑的互砍,意思是沙扎比的光束战斧的力量输给ν高达的光束剑。

也就是说,沙扎比的力量逐渐下降,最终输给了ν高达。在“逆袭的夏亚友之会”的采访中,以《美少女战士》系列等闻名的几原邦彦,将争吵和Mobile Suit的削弱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争吵的结果是疲劳,在那里Mobile Suit的力量下降,这是很有趣的事情。按照这种很有意思的想法重新看了《逆袭的夏亚》之后,在很多方面都能接受。下面我们就以这个着眼点为基础,展开讨论。

夏亚和阿姆罗一边继续战斗,一边交谈。夏亚说:“好好回想起拉拉死时的那份痛苦吧!”,阿姆罗对回应:“真是个丢人的家伙!”有着“你到现在还被这件事拖着,而且还把它说出口吗?”的意思在里面。那之后又发生了其他的对话,在发射了扩散型粒子炮之后,夏亚喊道“输出下降了吗? !”。进入到阿克西斯中,阿姆罗对夏亚讲述了革命:“你不知道怎样让世界变好吧!革命总是由知识分子阶层发起,因为怀抱着虚无的目标行动,所以总是只会做激进的事”,“但是,在革命之后,就算是高贵的革命之心,也会被官僚主义和大众逐渐吞没,知识分子厌恶着这点,所以抽身世外不问政治而成为隐士。所以……”。阿姆罗的这番发言,应该是之前就想这么说的吧。在那之后,2人重新开始战斗,展开光束战斧和光束剑的对决,怪不得夏亚会说“光束剑的功率居然不如对方!”。

夏亚在争吵中虽然也在反驳,但他处于劣势。阿姆罗戳中了夏亚的痛处。在夏亚被阿姆罗打败的过程中,扩散Mega粒子炮和光束战斧的力量也随之下降。当然,这不是设定上的问题,而是剧本中的问题。在争吵中输了,精神上受到打击,结果在战斗中失败。为了表现这一点,描写了Mobile Suit的力量下降。

ν高达在给沙扎比致命一击之前,夏亚喊道:“娜娜依!不要介入男人之间!”。对于娜娜依让他回去担任指挥的联络,他说不要打扰。话音刚落,沙扎比就遭到ν高达来自背后的攻击,重重地撞在地上。夏亚乘坐的驾驶舱核心从沙扎比飞出。这是因为他利用女性,有时撒娇一般地说了“不要介入男人之间!”等诸如此类自以为是的话,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遭报应的演出。进一步说,有这种想法的,即使在日本也只有我一个人。“不要介入男人之间!”这句话的下一瞬间,阿姆罗的行动就像在吐槽“白痴”。驾驶舱核心从沙扎比飞出来的镜头,也是令人失望的视觉效果。从这时起,夏亚将被明确地描绘成一个丑陋的人。

第467期 ν高达可不是虚有其表!


隆德贝尔虽然成功地破坏了阿克西斯,但是由于爆炸太强了,被分割的后半部分掉到地球的事已经判明。照此下去,地球还是会迎来核冬天。夏亚知道后笑了起来,对阿姆罗宣布自己的胜利,嘲笑道“你们努力过头了啊!”。阿姆罗决心用ν高达单体,把阿克西斯推上去。夏亚问道:“认真的吗?”,阿姆罗回答道:“我既不像你这么激进,也还没有对人类绝望”。阿姆罗用ν高达附在阿克西斯身上,从下往上开始推它。然后饱含决心地说:“ν高达可不是虚有其表!”

“ν高达可不是虚有其表!”说出这句话的阿姆罗是英雄,在说出这句台词的瞬间,《逆袭的夏亚》迎来了作为机器人动画的顶点。但是,仅凭一架MS怎么想都不可能推回阿克西斯。如果这种事能解决阿克西斯的话,隆德贝尔就不会遇到那么多麻烦。在下一个镜头里,ν高达开始以最大功率向上推,再下一个镜头,镜头继续拉远。在变成超远景的镜头里,ν高达简直就像附在大象身上的小虫子。无情地切劈说明阿姆罗的行为只表示鲁莽行事。“ν高达可不是虚有其表!”这样的角色的想法,和切割并丢弃这种东西的创作者的冷静之间的对比是美妙的。

向前回溯,从沙扎比中飞出来的驾驶舱核心被ν高达所捕获。夏亚的身体连同驾驶舱核心都落在ν高达的手中。阿姆罗在接触阿克西斯时,把驾驶舱压在了阿克西斯的壁面上(在以后的展开中,驾驶舱也一直埋在阿克西斯里)。被强按的瞬间,在驾驶舱内的夏亚的身体因为冲击剧烈地左右摇晃。夏亚“哇!”地大叫。创作者在这里把他描绘得非常难看。第一次看时,见到那样的夏亚就笑了。那个潇洒的做什么都很帅的夏亚,让我看到了那么没出息的样子,多少感到了打击。富野监督在这部电影中描写了夏亚·阿兹纳布尓是个无聊的普通男人。在直到最后的过程中,他虚荣的面具一点点被揭穿。即使台词和戏没有传达出那种可怜的感觉,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也能明白吧。就是在“哇!”这里。

在阿姆罗试图将阿克西斯向上推时,剧中发生了意外事件。地球联邦军和新吉翁的MS齐聚一堂,开始与阿姆罗一起推进阿克西斯。阿姆罗试图阻止,但他们不听劝告。联邦方面的士兵说:“不能只让隆德贝尔留下美好的回忆啊!”,连新吉恩的士兵也对阿姆罗说:“这可关乎地球会不会荒废,有试一试的价值啊!”。但是,这些机体也会因为摩擦热和过载而爆炸。

在将阿克西斯推上去的时候从ν高达里溢出了光,显然是ν高达的驾驶舱周围使用的精神框架发出的光,精神感应框放大阿姆罗的意志,并且其他的驾驶员的精神好像也产生了共鸣。在之后的展开中,精神框架的光包围了阿克西斯。因此,阿克西斯改变了航向,离开了地球。地球被精神框架的力量和与之产生共鸣的人的精神拯救了。

使用新人类的脑波来控制浮游炮等武器的系统被称为“塞可缪”。所谓“精神感应框架”,就是将与塞可缪性质相同的计算机芯片,以金属粒子大小封存在框架内。关于这个可能引起预想之外的事态,也埋下了伏笔。在和新吉恩决战之前,倩恩对阿姆罗说说“让这个和上尉的塞可缪产生共鸣,或许能引出未知的能力这件事,你相信吗?”。“这个”指的是倩恩携带的T字型精神感应框架的样品。

倩恩在乘修理途中的灵格斯出击的时候,也携带了T字型的框架的样品。她死的时候,有一道不明的光在宇宙中扩散。地面上的人们对此做出了反应。有人认为那光是太阳,也有孩子觉得听到了谁的声音。这些都是T字型精神感应框架的能力吧(战舰里的娜娜依在上述这些描写之后,好像头痛似的用手捂住了脑袋。在那之后,她表现出了NewType的反应,也许是受到精神框架的影响。)

更进一步说,即使在倩恩还活着的时候,葵丝也曾在幻视中看到过与她同在的T字型精神感应框架。从那时起,精神框架开始发挥力量。T字型的精神框架,在阿姆罗和夏亚的战斗中也登场。那个东西在宇宙空间舞蹈一样地飞行,告诉阿姆罗夏亚的接近。从阿姆罗的台词来看,T字型的精神框架似乎是根据倩恩的想法在移动。在最后一幕中,地球获救之际,T字型的精神框架从阿克西斯中飞出,飞向宇宙的另一端。简直让人以为拯救了地球的就是倩恩。重新考虑一下,阿姆罗想要推回阿克西斯的意志,倩恩的想法,各自的精神框架反应,再加上Mobile Suit上的驾驶员们的精神,创造了奇迹吧。

但毫无疑问,解释还是不够充分,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算你能理解精神感应框架的力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但是按照夏亚的计划,为了阿克西斯坠落而战的驾驶员们突然开始协助将阿克西斯推回这里还是存在疑问。他们不是也用着自己的决心在战斗吗?

不,更重要的问题是,正是某种神秘的现象改变了阿克西斯的方向,从而解决了事件。因为戏剧的情绪很高涨,在观看的过程中感性上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在理性上却无法接受。下期我想继续谈论关于精神框架的话题。


第468期 精神框架奇迹
在《逆袭的夏亚》的高潮部分,精神框架所创造的奇迹,应该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接受。“精神框架的奇迹”,就是上次提到的现象。一个是连敌人的Mobile Suit都协助举起了阿克西斯,另一个是通过精神框架的力量阿克西斯改变了方向,地球被拯救了。不知道该如何接受,一方面是因为难以理解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这样的展开抱有违和感。

到现在为止的展开和“精神框架的奇迹”之间存在差距。直到高潮之前,这部电影都有一种干涩的感觉,以枯燥的笔触描写了紧张的人际关系和由此引发的悲剧。本来是为了告诉观众人类是愚蠢的,是无法被拯救的存在而推进故事的,但在高潮部分,连敌人的驾驶员都为了拯救地球而放弃了生命。也就是说,剧情突然变得又甜又湿。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在想“啊!为什么!”。即使理解了设定的事情也会留下违和感。

关于精神框架的力量阻止了阿克西斯的下落这件事,现实主义的水平与迄今为止的发展不同。到高潮为止,人物和机械都以写实为基调,描写得很有说服力,但最后却突然失去了说服力。没有足够的解释,即使理解了设定的部分,也很难接受。即使通过精神框架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并且牵连着阿姆罗和倩恩的意志,改变阿克西斯的航向也太过方便了吧。从硬核的机械动作电影变成了幻想电影。被观众吐槽“结果还是用不可思议的力量来解决吧!”也没办法吧。

关于精神框架,从第一个场景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毫无疑问,创作者从一开始就打算用精神框架来阻止阿克西斯的坠落。令人在意的是,故事已经深入到这个地步的作品,为什么只有“精神框架的奇迹”部分,会变得僵硬呢?即使用精神框架来阻止阿克西斯,也应该能让对方接受。为什么没做那个?好像是故意让观众产生违和感似的。

以下是我的解释。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会写,但那也是我的想象。“精神框架的奇迹”之于《逆袭的夏亚》,是“救赎”。人是愚蠢的,正因为如此,人间才会有悲剧。正如剧中台词中所提到的,这不是生活在地球上或宇宙殖民地上的问题。这部电影描绘了生活在宇宙中的人也是愚蠢的。对人类和世界的负面描述不断重复。然而,故事需要“救赎”。至少对于娱乐电影来说是必要的。不仅对观众,恐怕对创作者也是必要的。

再重复一遍,直到高潮,《逆袭的夏亚》描写了亲子之间的断绝、憎恨、嫉妒、感情纠葛等等导致的悲剧。不,不只是这样的。人也是有优点的。也许现在总是对立,但说不定哪天就能团结一心。这种希望作为“精神框架的奇迹”被提出。

夏亚对精神框架的光说:“这...这是精神感应框架的共振。人们的意识过于集中,从而导致过载了吗?可是,感受不到恐怖,不如说很温暖,甚至让人感到安心”“这样吗……但是,拥有这种温暖之心的人类,就连地球都能破坏。这一点你也明白的吧,阿姆罗!”。夏亚似乎理解了精神感应框架力量的本质,但并没有明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框架所释放出的能量,集中了人类精神中积极的部分。对此阿姆罗回答道“我当然知道!所以,才不得不让世界看一下人心的光辉吧!”。对话的内容有很大的飞跃,阿姆罗的台词“让世界看一下人心的光辉吧!”指的是夏亚的计划,还是现在正在发生的现象,不得而知。好像在和夏亚步调一致,又好像在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情。

在本篇的最后,有一段描写地面上的人们仰望着被精神框架的光芒包裹的阿克西斯。正如阿姆罗所说,地上的人们看到了“人心之光”。也许世界人民的内心因此发生了某种变化,也许人们离更好的人更近了一些。以《机动战士高达》初作的想法来说,或许大家都有点变成NewType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夏亚所谓的“唤醒被重力束缚灵魂的人们”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成了。只是,看到剧中所描写的精神感应框架之光的人实在太少了。这又让人难过。

在初代《机动战士高达》中,作为对在宇宙中生活但仍忙于战争的人类的“救赎”,提出了人类革新的“NewType”概念。与此相对,《逆袭的夏亚》则描写了人心之光——精神框架之光带来的奇迹。但是,“精神框架的奇迹”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以下的原因吧:
对观众和创作者来说,“救赎”都是必要的,但创作者无法相信真的存在针对愚蠢人类的“救赎”。虽然可以把“救赎”描绘成有说服力的东西,但这样做只会变成谎言。既然如此,我就把他描绘成毫无说服力的奇迹吧。
难道不是这样想的吗?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果可能的话,人类希望相互理解。人是愚蠢的,但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他们能成为更好的存在。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从“精神框架的奇迹”中可以感受到对人类抱有希望的心情和对希望的放弃。《逆袭的夏亚》这部电影让人想要怀抱希望,却又无法轻易相信。


第469期 夏亚瞄准的完全胜利
关于《逆袭的夏亚》的评论也接近尾声了。就在“精神感应框架奇迹”发生的同时,ν高达上的阿姆罗和驾驶舱核心中的夏亚继续对话。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夏亚的驾驶舱核心仍然紧贴着阿克西斯的壁面。这段对话是影片最核心的部分。

书接上回。阿姆罗说“ν高达可不是虚有其表!”之后,夏亚又说了以下的话。“如果我重视自己的性命的话 还会给你提供精神感应框架的资料吗”,“和丢人现眼的机动战士战斗,赢了又有什么意义?但是,这都已经毫无意义了!”。对此阿姆罗惊讶地回答道:“瞧不起人吗? 正因为是这样 你才会永远都是这么一副俯瞰众生的样子”。“毫无意义”说的是输给阿姆罗,被压在阿克西斯的壁面上的事。

通过到这里为止的展开,我们已经知道ν高达所使用的精神框架似乎是从新吉恩那里带来的。那是夏亚有意对阿姆罗散布的。也就是说,夏亚企图取得完全胜利。作为新吉翁的总帅完成对人类的整肃,同时作为驾驶员战胜阿姆罗。而且,讨厌被认为是Mobile Suit的性能战胜了阿姆罗,想要在与Mobile Suit的性能对等的基础上获胜。为此,他放出了精神框架的信息。只有这样才算是完全胜利。像夏亚这样的男人,不做这种事是无法满足的吧。在战胜阿姆罗之后,“我好不容易把精神框架的情报泄露给你了,你却只能战斗到这种程度吗!”也许是想嘲笑他。这是多么可爱的性格啊。在这部影片中,虽然有监督的别有用心,但就好像监督的别有用心直接反映在夏亚的计划中一样。
 
虽然布置得如此周到,夏亚还是输了。简直是毫无意义。ν高达的性能加上了精神框架,可能超过了沙扎比的性能,也可能阿姆罗的机动战士差的判断原本就是夏亚的过度自信。设下这样的圈套,最后还是输了,这也太丢脸了,但他还说,你之所以能赢,是因为自己给了他一个精神框架。说了那样的话的夏亚,没出息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不说这种话,保持沉默,会好上几倍。

之后,敌我双方的MS集合并向上推阿克西斯。于是到了上次提到的“但是,拥有这种温暖之心的人类,就连地球都能破坏。这一点你也明白的吧,阿姆罗!”的对话。“我当然知道!所以,才不得不让世界看一下人心的光辉吧!”对于阿姆罗的台词,夏亚表示“哼。说这种话的男人,却对葵丝很冷淡呢”。突然聊起了葵丝。阿姆罗说“我又不是机器。无法代替葵丝父亲给她父爱……所以吗?所以你才把葵丝当机器对待!”夏亚回应说:“是吗,葵丝是在渴求父爱吗?因为对这样的事感到麻烦,所以我才把葵丝当做机器。”不光是这个场面,池田秀一和古谷彻的演技也很精彩。

简而言之,夏亚和阿姆罗都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阿姆罗知道葵丝想要父亲或者是类似父亲的存在(所以葵丝才对邱尼说:“就是你们爱说这种话,我才讨厌年轻的男人!”),但夏亚连这都没有注意到,而且把她当作“小女人”来对待。阿姆罗虽然知道葵丝想要什么,但没能扮演父亲的角色。在这部电影中描写的场景中,阿姆罗并没有扮演葵丝的父亲,而且我认为阿姆罗和葵丝之间的联系没有达到做出那种事的程度。但是,通过这次对话,我明白了他自己觉得自己做不到。

两人是优秀的MS驾驶员。夏亚是个政治家,把周围的人当作棋子使用。但是,他还没有成熟到像父亲一样对待孩子的程度。即使自己没有孩子,只要年龄正常增长,应该也能以父母的态度对待。阿姆罗认为,代替葵丝的父亲,就是自己成为机器。也就是说,如果不消除自己真正的心情,就无法去代替父亲。这么想的阿姆罗也很悲哀。

然后,从没能代替葵丝的父亲的故事转到拉拉的故事。夏亚说出了冲击性的发言。



第470期 夏亚的“拉拉是妈妈……”发言

夏亚和阿姆罗的对话还在继续。对于夏亚的“因为对这样的事感到麻烦,所以我才把葵丝当做机器”的发言,阿姆罗说“像你这样的男人,为何气量如此狭小!”。夏亚回答说:“拉拉·辛可是说不定能成为我母亲的女性。你这个杀了拉拉的人有资格说这种话吗”。对于这一发言,阿姆罗也感到惊讶。“妈妈...拉拉吗? !...哇!”。当时他发出“哇!”的惊讶,因为ν高达的驾驶舱被光包围了。看了下一个镜头,就知道ν高达并没有爆炸。夏亚和阿姆罗的精神,似乎和精神框架的光一起,飞向了宇宙的彼方。夏亚和阿姆罗的对话到此结束。从娜娜依的反应来看,夏亚应该是在这里死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姆罗应该也一起失去了生命。之后,阿克西斯离开了地球,地球上的人看到了阿克西斯的光。这就是人心之光吧。地上有婴儿呱呱坠地。既可以理解为夏亚和阿姆罗中的一人转生,也可以理解为有人死亡,但也有新生命诞生。T字型的精神感应框架样品在地球周围飞行,地球被精神框架的光所包围。然后,片尾曲开始,《逆袭的夏亚》完结。

问题是,“拉拉·辛可是说不定能成为我母亲的女性。你这个杀了拉拉的人有资格说这种话吗”“妈妈...拉拉吗? !...哇!”的台词,旷日持久的争吵就此结束。这两句台词表明了《逆袭的夏亚》的结论吧。

第一次见到时,我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不明白夏亚想让拉拉当妈妈的心情,也不明白在电影最后让夏亚说出这句话的用意。“啊,你在说什么?”就是这样的感觉。我反复看了几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想象创作者的意图,但还是无法理解夏亚的心情。当时我24岁。回想起来,24岁的我还是个孩子,无法理解这种对话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电影中,夏亚向拉拉寻求母亲这件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意义。不管怎么说,夏亚好像刚说完就死了,阿姆罗只是被这句话迷惑了。布莱德和娜娜依没有听到夏亚的发言,所以没有对此发表评论。剧中没有人接受过这句台词。“精神框架的奇迹”,对于夏亚的话的意思,我不认为表达了什么。创作者采用了问观众:“夏亚说了这样的话就死了,你觉得呢?”的提问形式。那么,就让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段对话吧。

在《高达》系列中,最酷,自尊心最强,作为战士也很优秀的夏亚,竟然希望曾经死去的少女成为母亲一样的存在。没有错,他大概是抱着这种想法一直活到现在的吧。夏亚心中最重要的东西,是10多年前死去的少女的存在。因此,他对葵丝自不必说,就连娜娜依也没有交心。他是一个在心底希望从少女那里找到母亲的男人,所以他无法想象自己会成为葵丝的父亲。虽然对娜娜依撒娇,但从她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她的心计。她不仅仅是溺爱(夏亚),还会(对夏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种事如果发生在活着的女性身上是理所当然的,但正因为如此,夏亚才认为娜娜依不可能成为母亲。

或许对于度过孤独人生的夏亚来说,几乎没有能让他感到安心的对象,或许拉拉就是他唯一的对象。人类的整肃,对夏亚来说也是应该做的事,不过,驱使他的,是对失去了的拉拉无处可去的想法吧。为了摆脱那种感觉,想和让拉拉死的另一个负责人阿姆罗战斗,取得完全胜利。可能是先有想把阿姆罗打得体无完肤的心情,然后发展成阿克西斯的下落。

拉拉在世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过要她做自己的母亲。在她死后,夏亚对她的感情越来越深,甚至觉得她可能是他的母亲。另外,说她是那个有可能成为他母亲的女人,也有一半是他的妄想吧。夏亚和拉拉度过的时间很短。恐怕只看到了她的优点。如果拉拉还活着,一直一起行动的话,应该会看到她讨厌的地方。

在最后的展开中,夏亚的内在被一一揭开。身上的东西逐渐消失,变得赤身裸体。最后的最后,夏亚希望拉拉成为自己的母亲。“那就是夏亚”。

那个夏亚也有这种人性的弱点。英雄也好,勇者也罢,人都有这样的弱点。人就是这样。关于那个我不想说“愚蠢”。我把它写成了“弱点”,可能也不对。虽然是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才会说的话,但是抱着像夏亚对拉拉那样的感情的人不是不少吗?也许他所追求的对象不是“死去的少女”,也不是“母亲”,但世上总有这种无法割舍的感情吧。只是,可能很少有人会说。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阿姆罗对夏亚的发言感到惊讶。到这里为止,阿姆罗被描写成夏亚的想法全都明白的样子。就像夏亚一直很在意阿姆罗一样,阿姆罗也一直意识到夏亚。即使是这样的阿姆罗,做梦也没有想到夏亚会在拉拉那里寻找母亲。所以,惊讶地说“妈妈...拉拉吗? !...哇!”。即使是NewType,也不了解别人的内心深处。在电影的最后,夏亚和阿姆罗也明白了彼此无法理解的事。讽刺的是,在“精神框架的奇迹”发生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而阿姆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所感受到的,是对手竟然有这种想法的惊讶,这是多么虚无的故事。

夏亚在拉拉那里寻找母亲并不愚蠢,但如果被这种想法囚禁,走上了沮丧抑郁的人生,那就愚蠢了。如果以此为契机,对人类进行整肃,那就是愚蠢得出奇。不能说被地球的重力束缚着灵魂的人类的坏话,必须要看到人的心灵之光的难道不正是夏亚自己吗。

就像夏亚一样,人是渺小的。有没出息的地方,也有愚蠢的地方。这部电影所描写的人类愚蠢的顶点就是夏亚。而这种愚蠢会造成悲剧。但是,这个世界上也应该有“救赎”。我们希望有“救赎”在那里。但该片虽然明确地表现了愚蠢和悲剧,但却没有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救赎”。恐怕做不到。那苦涩就是《逆袭的夏亚》。


第471期 没长大的NewType

关于《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的原稿,这次就结束了。回头一看,我再次意识到,这果然是一部不容易的作品。信息量惊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对登场人物的探索出奇地深入。作为戏剧来说既刺激又偏颇,但是主张的事情很有说服力。

但是,这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作品。机器人动作很有魅力,谁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乐趣,但是能沉浸在这部作品的剧情和心情中的人,绝对不多。另外,我认为创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未必能传达给观众。在制作同人志《逆袭的夏亚友之会》的时候,和很多人聊过这部电影。那个时候,明白了即使相当喜欢动画,也有人不能理解这部作品的好处。如果用“无法理解”来形容,就好像在说自己的能力很差,其实不然,这是价值观和喜好的问题。我很想断言《逆袭的夏亚》是“名作”,但犹豫不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不是谁都能喜欢的作品,但对于迷上了的人来说是无法抗拒的作品。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我觉得《逆袭的夏亚》中描写的人的愚蠢、悲剧、干涩的感觉就像自己的事一样,并以此为乐。剧中葵丝说,能理解人的灵魂被地球的重力所吸引的人难道不是不幸的人吗?同样,能够理解《逆袭的夏亚》所描写的内容,并被它所吸引的人,或许也不是多么幸福的人。这样说的话,会被其他《高达》的粉丝骂吗?

关于《逆袭的夏亚》,我时常会问“为什么,那时夏亚……”这样想。就像思考真实存在的人一样,思考角色的心情和言行的理由。能想到这种程度的作品只有《逆袭的夏亚》。能让人持续这样思考,角色本身就很有厚度,被塑造成作品。

几年前,通过《逆袭的夏亚》,我突然明白了阿姆罗郁闷的原因。在《机动战士Z高达》中,他也很郁闷。但是,在《Z高达》的初期,他是被软禁的,他精神上没有得到解放是有理由的。但在《逆袭的夏亚》中,他是两位主人公之一,是与夏亚奋力战斗的角色。觉得应该会有更可靠、更开朗的地方也没什么问题。虽然没有像夏亚那么严重,但他郁郁寡欢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拉拉的死吧。

几年前,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我注意到的是,《逆袭的夏亚》中的阿姆罗,不就等同于观看的我们吗?就像《Z高达》中的卡缪、《逆袭的夏亚》中的葵丝都是以制作作品时的年轻人为原型一样,初代《高达》中的阿姆罗,应该也是以当时的年轻人为原型描写的角色。

阿姆罗是室内派,是个喜欢摆弄机械的微机少年。说好听点是天真,说难听点是神经质。一有不开心的事,马上就会变得很讨厌。那样的当时的现代孩子,坐上高达,把大人的驾驶员们踢开。对他来说,驾驶机动战士应该是他爱好电脑的延伸。也是一个室内派,用后来的话来说就是宅男派的少年,灵活运用自己擅长的领域活跃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初代《高达》对于当时的年轻动漫迷来说,就是“我们的故事”。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作品。

我以为阿姆罗在作为MS驾驶员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战士,也就是说,会成长为成熟的大人。但是,阿姆罗并没有长大,而是成为了NewType。正如第20期《机动战士高达》中所写的那样,我对《高达》的最终回感到意犹未尽。那是因为在系列的高潮部分,他没有作为战士留下伟大的成果。

距离《高达》第一部放映已经过了近10年,《逆袭的夏亚》终于上映了。剧中已经过了10多年,剧中的阿姆罗已经29岁了(但剧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年龄)。撇开设定上的理由不谈,阿姆罗在郁郁寡欢的状态下增长了年龄,这不就是反映了初代《高达》时的现代孩子,也就是我们,即使经过了近10年也完全没有变成大人的事吗?阿姆罗和夏亚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代替葵丝的父亲的程度,这难道不是年轻男性尚未成熟的反映吗?二人继续执着于10多年前相遇的少女,或许也是我们年纪大了还继续执着于动画的比喻吧。以富野监督的年龄,我们看起来是这样也不奇怪。这样想来“ν高达可不是虚有其表!”的台词,也有不同的意思。这句台词或许表现出了永远执着于《高达》这个名字的愚蠢。这与“人心之光”和“人类的愚蠢”是两码事。如果是这样,那么制作者在通过电影对我们说:“你们要长大。”

就像刚才写的那样,在初代《高达》中,对与自己亲近的阿姆罗没有长大感到不满,但没想到他没有长大的事,会以这样的形式回报给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夏亚的逆袭》是苦涩的。


第472期 从今天开始稍微低空飞行

从第455期“《逆袭的夏亚友之会》(前篇)”开始的关于《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的话题,到上一篇结束。动笔之前,我没想到会写这么长的稿子。既没有谁让我写《逆袭的夏亚》,也没有约定好要写,但总觉得好像完成了一个很大的作业。

因为没有考虑整体的结构就开始写了,所以在结构上有粗糙的地方,关于这点请原谅。如果在别的媒体上重新整理的话,我想梳理一下。我认为,富野导演是想让粉丝们从《高达》毕业,所以才制作了《逆袭的夏亚》。只有这句话在这次的文章中没有加入,所以如果有整理原稿的话,我也想提及一下。

关于《逆袭的夏亚》的原稿,读过的人很多,也收到了很多感想的邮件。非常感谢,这鼓励了我。在第462期“葵丝·帕拉亚”节目中,我写道“葵丝·帕拉亚的评价似乎不太好”,结果有几个年轻人表示自己很喜欢夸斯。上映时10多岁的人中,好像也有对那个角色产生共鸣的人。原来如此。这或许就像我们在初代《高达》中与阿姆罗产生共鸣,而年龄稍小的粉丝在《机动战士Z高达》中与卡缪产生共鸣一样。

即便如此,在写原稿的过程中,稿子的量越来越大,这让我吃不消。回过头来看,在第365期“第365期要干脆利落”中,我宣布今后打算写得更干脆些,但完全没有变短。不行,不行。作为每天都要写的专栏,实在是太费事了。会压迫其他工作。如果在“动画365天”上投入精力,导致其他工作延迟的话,那才是变成了夏亚所说的“你们努力过头了啊!”。

所以为了赶上更新的节奏,从这次开始想以低空飞行的方式进行。我将从 1988 年作品的话题中休息一下,写一下在Animage的工作等。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JimmyJoker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1-1 18:41 编辑

回顾一下小黑的整个专栏,应该说是关于《逆袭的夏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提及,他本人也完全称得上是CCA的核心爱好者,也是当初《友之会》同人志的参与人士之一。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观点都认同,但是整篇影评在大体的解读方向上我觉得都是很可取的,尤其是关于核心部分的精神感应框架的奇迹和夏亚的理解我觉得都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没什么过度解读的嫌疑。

"阿克西斯奇迹"本身虽然在感性上是可以直接体验的,但是仅仅归结为人文主义那只能称之为诡异的机械降神。不过如果带着这种微妙的不平衡感进入片尾曲,感受充满"肉感"的情绪,甚至会有类似夏亚和阿姆罗会不会是同性恋这种想法恰恰正是监督所期望传达的。夏亚对拉拉的情感和他偏执的关于NewType与人类革新的执着,”灵魂被宇宙吸走"实际上是一回事: 唯有一个不实际存在的少女才能承载他的爱恋,唯有死者才不会背叛他的期望。他对拉拉的情感自从79那一战失去拉拉之后不断的加深,同时愈发向着心底埋藏,唯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一直试图理解他的老对手也是老友阿姆罗才完完全全赤裸地显露出来。

当然作者本人身为当年看着0079长大的中学生一代,到了解读CCA时候不免会有类似"爷青结"的感叹。翻到导演用电影告诉我们高达粉丝从中毕业的时候,我甚至嗅到了那么一丝今年的"再见了,所有的新世纪福音战士"那味。总之,CCA由于作品本身的独特性,完全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都是好的认知。

关于《友之会》里的访谈,能找到网络副本的一共三篇:
庵野X富野: 繁中翻译:逆襲的夏亞影友會 富野訪談部份 (f6bfb5.github.io) 原文:逆襲のシャア友の会 富野インタビュー - シャア専用ブログ@アクシズ (hatenadiary.org)
庵野X几原: 原文:TwitLonger — When you talk too much for Twitter
庵野X山贺: 原文:TwitLonger — When you talk too much for Twitter
不过这几篇访谈实际上聊的内容也并不和电影完全相关,零零散散聊了关于业界,《高达》系列,创作理念,宫崎骏等等 内容上还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作为相对非正式的对谈,和面对媒体的文字或者文章温差还是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5-30 09:05 , Processed in 0.19421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