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6|回复: 3

[电影] 《无罪谋杀:科林尼案》没人讨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7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三部反战电影(《波斯语课》《猎杀T34》《无罪谋杀:科林尼案》),个人认为这一部观感最好、最震撼。男主的身份与社会关系设定得十分巧妙,而影片后半部分的反转与真相给人一种既心痛又无奈的感觉。这片的题材也算是比较冷门吧,印象中相似背景的只有《索多玛120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子感觉不太行
影片叙事有种左右横跳+强行推进的迷惑感,粗略捋下剧情:一开始莱恩傻乎乎接了案子准备为凶手辩护→发现被害人是熟(en)人(ren)准备打退堂鼓→转头又对老相好表示得尽律师义务(咱可不是亲属关系哦,回避不着哦)→见科林尼死活不开口便开始划水顺便跟老相好打一炮(绿帽+1)→发现凶器有蹊跷果断化身名侦探(太弱智了)打算背刺→约老相好再打一炮(绿帽+2)然后偷摸搜集证据准备背刺→隔天在法庭上掀桌“異議あり!”→四天就挖出了迈耶黑历史(之前早就给了护照的镜头,诶,我就不去查就是划水,就得先跟老相好搞搞不伦,就是玩儿,DDL是第一生产力!)→马丁格反杀一回“法院早就判啦,迈耶是无辜哒,血亲复仇damedane”(可电影都给了迈耶准备在童年科林尼面前杀了他父亲的镜头,这么变态的人渣还有脸说无辜?这什么弱智阴间辩护?)→莱恩懵B了“科林尼你丫之前咋不跟我说?跟我这儿挖坑玩儿呢?”→科林尼痛心疾首“这国怎,总亏民,我陷思,定法问!”→一查还真这么回事儿→马丁格GG→科林尼自杀。
人物刻画也比较扁平,科林尼还好些,眼里的悲愤、大仇得报后的空虚和解脱都能让人感同身受,你一开始死活不开口就不开口吧,可从莱恩身上就很难看到法与情的纠结(也不是没有刻画,但就那几个画面很难让人产生共情啊)也看不出对律师职业道德有多坚持(前期不是打退堂鼓就是划水,也不知道马丁格后不后悔当时点了他一句,后边查案与舆论的阻力也不是很大,对比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戏剧冲突的张力简直差远了)哪怕是最后的正义审判也略显爆发力不足,拔屌无情搞不伦的形象倒挺令人印象深刻的。剩下的角色里老爹&太妹纯工具人,老相好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马丁格表现拉胯卖相还行,哦还有挂掉的发小就是个最后憋了的电灯泡,简直不知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ikena 于 2021-5-17 11:34 编辑
魔须丹愚 发表于 2021-5-17 10:14
这片子感觉不太行
影片叙事有种左右横跳+强行推进的迷惑感,粗略捋下剧情:一开始莱恩傻乎乎接了案子 ...

我认为莱恩的族裔对他的态度影响很大,受歧视的土耳其移民成为律师,毫无疑问是一种阶层跃迁,而帮助他提升的恰恰是本案“受害人”汉斯麦尔和老师马汀格,从这一点考虑莱恩前期的踌躇和后期的坚定(少数族裔没有历史负担)就可以理解了。马汀格有点像白色巨塔的东教授,和莱恩的互动可以看出,虽然为了胜诉不择手段但不算彻头彻尾的讼棍,最终在恶法面前还是秉持了自己的良知。另外可能是我对这片一开始就有了代入感,你说的几处刻画薄弱的地方我倒觉得是种克制的情感表达,电影的结尾也是全片基调的展现,而后半部分五十年前的生离死别与德富尔法案的高潮戏给我的震撼力是出乎意料的。
这片我反而觉得镜头剪辑是它的短板,部分镜头给人一种被删减的突兀感,情节发展也有点跑火车的样子,P38手枪这条线索怎么串起来的我也没太看明白,汉斯麦尔战后的转变也没有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horu 于 2021-5-17 15:43 编辑

平铺直叙的电影。讨论的事件本身可能对德国非常重要,但剧本也太拉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27 14:49 , Processed in 0.04989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