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艺术,而不是商品” “游戏得先是商品,其后才能是艺术” 这类言论与争辩,从国内游戏机禁令解除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在各大媒体社交平台看到 随着大企业的垄断加剧,资本的大量注入,中小工作室在妥协中销声匿迹,游戏的玩法和类型发展都受到了限制。游戏似乎也真的从玩家心目中的艺术,开始了向纯粹商品化的转变。 但其实在古早的80年代,便已经有那么一群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脱离了大企业的制度束缚,脱离了商业化的资本索套,致力于开发“自己想要做的游戏”。 而这类游戏如今被我们称之为 indie game —— 独立游戏
虽是这么说 但独立游戏并不是游戏界的慈善事业,也不一定是有梦之士实现自我价值的终极途径,不管是免费还是收费,独立游戏最终依然需要交付到玩家手中让其游玩,并借由玩家的评价及销量来确定自身的价值。 所以大部分的这类游戏的确还是作为一个商品诞生的 与上个世纪的先驱者相比,如今的独立游戏产业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体制架构。随着互联网和游戏平台的发展,销售自己的游戏也不再那么困难,甚至还有kickstar这类羡煞前人的网站出现。前所未有的优质条件催生了一批质量奇高的独立游戏: 铲子骑士,FEZ,空洞骑士,超级食肉男孩等等 这些游戏在小小的体量内达到了惊人的完成度,拥有不输甚至超越大型工作室的美术,音乐,关卡设计与手感 不过,上述游戏虽无一不是优秀的作品,但大部分却都是一些经典作品的再演绎,已有元素的再堆砌 ———— 现代游戏的玩法和思路正在被不停的消耗和固化,谁都逃不过宇宙空间的收束 这些游戏让制作人在完成了自己梦想的同时带给了他们名利,看起来美妙绝伦,但游戏本身却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创新,且在这些工作室随着名声日益壮大的同时,创新的部分也会随其成长而渐渐消失,直到最后又回到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一套,这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必然是有负面影响的。
直到有那么一个人推荐了我一款游戏:史丹利的寓言 作为一个从FC时代步入游戏世界的玩家,马里奥索尼克,恶魔城街霸,这类游戏对我的游戏偏好和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一度成为一个以“玩”至上的玩家,对剧情类的游戏并不会太过感冒 史丹利的寓言和那些被我忽略的游戏一样,一开始并没有吸引我过多的注意,但既然有人推荐了,玩一玩也不要钱,why not 于是我飞升跃入了一个充满了meta元素的虚拟世界,在游玩的过程中意识到 独立游戏的最大优势便是不受限制,他可以是小型的商品,也可以是大型的艺术,既可像孙渣画的大便一样可以看起来臭闻起来香。也可以像某个不可说的游戏一样看起来香贴图里臭,只有想不到,没有拉不出 meta系,意识流游戏的大放光彩,在曾经的业内是非常困难的,只有独立游戏这样足够特立独行的父母,才能供的起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上一所好大学
不过有一点,这样的大便并不是说你看了足够多的游戏杂谈就能拉得出来 独立游戏制作者们并不能随意的和业余制作者们混为一谈 像是大海原与大海原,魔女之家等当初非常优秀的free game,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制作经验是依然不可能完成的。史丹利的寓言及新手指南也明显超过了业余的范畴 最近一些以视觉错觉为基准的游戏开发起来甚至更像是在搞科研。。。 游戏制作本身更接近于纯粹的艺术,实打实需要技巧的沉淀,也离不开自身的磨练 他不可能,也绝对不能成为那些垃圾艺术展上的白纸加直线
我个人作为一个玩家对目前的圈子还是有些悲观,正如我上文所说,独立游戏也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连史丹利的寓言这类的meta游戏,在后人的争先恐后下也已经显得不再那么特立独行了 整个圈子似乎变成了一个低配版本的游戏行业 但 平民窟里出英雄 在未来的不久,肯定会有那么一个人带领整个业界步向新的阶梯吧
————————————————————————————————
我不是文学工作者,本文基本就是随性而写,而且带有极度偏见的瞎聊产物,没有参考什么资料也没有百度百科,没有文笔积累也没有太多的业内经历 所以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和读起来很拗口难受的地方,大家轻喷
发这个最主要是想通过和坛友交换看法来增长一下自己的姿势
对meta游戏不了解的可以看这篇知乎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20876?sort=crea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