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22|回复: 10

[原创] 《一指城》镜头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yclotron 于 2015-8-7 10:25 编辑

正片可以看这里: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634109/时间不多,为了快点写完就不组织语言了






为什么大量镜头重复使用

第一点,可以看到故事的讲述一直围绕着老人的活动和院子周围展开,整个故事就是老人重复的日常生活。然而在老人的生活里,很多事物都逐渐改变了。于是出现了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对应,镜头重复这种形式与镜头内的画面内容的逐渐变化代表老人重复的日常形式里物是人非,令人唏嘘。
第二点,涉及到视觉结构的整体规划。视听语言的效果不能单独体现出来,只有处在一部作品,一种形式系统里才会对观众产生特定的影响,出现意义。极端点的例子像《鸟人》,全程一镜到底后的几次镜头切换;或者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大量的固定镜头中出现几次令人惊奇的移动镜头,这些都给观众带来强而有力的感受。给手法设限的结果是强化了那一两个打破限制的片段,尽管在一般的电影中这些手法再正常不过了。
《一指城》的视觉结构也是如此运用的,五分半钟之前与五分半钟之后截然不同。前五分半的几个重复使用的镜头,如上面图234所示,画面的纵深被有意地作了限制,要么三面堵死,要么平面空间加水平线构图,每个镜头还都是对称的,不过这一点另有深意。前五分半的构图非常封闭,视觉强度也很弱。
选取几个视觉元素来看,整体上在景别(由大到小)、镜头时长(由长到短)、空间(由平面到纵深)、角度(由平视到仰、俯视)、线性(由水平线到斜线)、镜头和画面内运动(固定、慢到略微运动、较快)都做了恰当精确的规划,五分半之前与之后形成强烈对比,强视觉张力的手法被集中运用到老婆婆挖佛像的一段,加上生动的人物描写(老人将安全帽戴在佛像头上骗自己佛像会没事,然而遮盖物一下被吹飞。老人不知如何是好,手忙脚乱后又伫立片刻,终于拿起铲,奋力挖下)和环境描写(三个俯视镜头,画面内容从老人切到四周已经瓦砾成堆的院子,再切到巨大的建筑,简洁有力地描写出一个小人物对整个庞大城市、社会的小小抗争。拳头大的石块不时落下,高耸的一指城,被吹歪的树枝,风雨雷鸣)以及动人的背景乐,不流泪的观众肯定是冷无缺。而要达到这样强烈的效果,前五分半的压抑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指城》可以算是这种视觉结构设计的教科书级范例了。






对称构图的涵义

前面说了对称构图对视觉结构的作用,然而在《一指城》中,这种对称还被赋予了另一层意义。读者足够留意的话,可以发现图1和4两个远景里,老婆婆的屋子在中线上,而在图2和3里,中线上的就是佛像,也就是说从图1到图4,佛像都在画面的中线上。
这代表了什么?我们结合剧情来看,首先在故事中老婆婆每天一定会拜一次佛,而且扫地时也会先从佛像前面扫起。佛像就是老婆婆的心灵支柱。再看图5图6,图5的佛像并不在中线上,而是被景框切了一半,是左半边唯一重要的视觉元素,可以算个次要视觉中心。图6的佛像又在接近画面中间的位置,老婆婆尽管没有看着佛像,却被镜面反射和佛像联系在了一起。这又是一种常用的技巧,通过反射将两个元素在一个镜头里呈现,表现他们的联系。在大量重复镜头中的几个小景别里,分镜把老婆婆和佛像的联系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佛像就是婆婆的心理寄托。这是第一层意义。
在短片的结局,我们看到当佛像的食指断裂后,一指城也随之倒塌。佛像的象征意义不言自明,它即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根基,庞大到弱小的老婆婆个人无法搬走,又脆弱到可以被物质轻易摧毁,然而一旦被摧毁其影响也是巨大的,无人能够承受。理解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图1到图4,就会发现另一层含义:整个对称构图,画面的平衡都是建立在中线的小小佛像之上的,即使它是如此的不起眼,有时甚至小到看不见。远在结局之前,这些镜头的构图已经一直在向观众呈现《一指城》世界的真正结构:小到不起眼的文化才是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城市建设、发展的真正根基。
佐证上述观点的是图7和图8。可以看到一指城城顶的镜头,建筑在画面上的位置与短片开场的第一个镜头差不多。换句话说,如果这个镜头往下摇到图1的位置,我们会发现佛像依然在画面的中线上。不仅是对称构图,即便是不对称构图(不过如果有尝试画线的话,会发现图7的三分线稳稳地落在塔顶的中心,是三分构图),佛像也依然处于中线上,确实地对画面内容发挥着作用。所以笔者可以说,佛像处于中线并不是对称构图的结果,反而对称构图是佛像处于中线的结果。作为文化根基,佛像支撑着这个世界的平衡。
于此相对的是图8,既不平衡,佛像显然也不在中线上。在第一次看的时候笔者一直对这个取景感到奇怪,城顶的镜头能看到一指城的施工进度,这个镜头重复出现的几次却看不出什么变化和功能,反而因为构图实在太偏,建筑的位置又被与城顶的镜头做出区别,让笔者感到怪异。现在有了上述的思路也知道了一指城的结局,一个解释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了出来:构图不平衡带来的怪异感是有意为之,暗示的是建筑的不稳。一指城的倒塌从这个镜头出现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是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缺点(?)和其他

毫无疑问,短片《一指城》是极为优秀,完成度相当高的。上面仅提到了镜头的处理,实际上无论是细腻、涵义丰富又巧妙留白的剧本,还是背景乐配合画面的准确程度,又或者是各种为短片里的世界添彩的小细节,无一不是高水平的。视听语言对叙事的参与程度经常被作为评价导演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片的作者显然也有意着力于此。然而是否作者将理解难度设置得太高,以至于影响了观众的观感呢?
像老婆婆家的门牌号是“食指凹 03号”,施工地的标语“高效 安全 有钱”中有钱的牌子被藏起来,以及在老婆婆家中墙上,表现老一辈人的建筑理想的海报与现在的无德开发商卖楼的广告海报设计相似等等,这些作为不影响故事主干的细节,可以当做是给用心重复观看的观众的犒劳,丰富了作品世界的内涵。然而像街上亮灯与不亮灯是在同样的黑天下,用来判断时间是凌晨还是傍晚的提示;老婆婆前几次在早餐车开张的时候就开始拜佛,而最后一次却起晚了,这样的细节观众是否能注意到呢?
再比如说,老婆婆最后一次拜佛时先给了贡品和香的特写,然后是一个较小的景别,表现老人这次拜佛强烈的情绪,两边的门框又暗示她的受困;这一夜,老人抬头望天,或许想起了过往的岁月和老伴,这对她来说是难熬的一夜,然而时钟最终还是走向了十二点,昭示着拆迁日的到来。这些镜头的意义都是比较显见的,但对于不了解镜头语言的观众来说,他们一定能感受到老人拜佛的镜头带来的情绪,可他们是否能将这种情绪联系到老人身上呢?笔者认为这是成疑的。
对于视听语言知识丰富且观察能力很强的观众来说,他们会在故事进展的途中留意到每一处叙事元素,将它们一一串起,与无力而心酸的老婆婆感同身受、积累情绪,然后在婆婆决定挖出佛像的一刻情绪爆发,获得理想的观影体验。而对于像我一样知识匮乏,注意力不集中的观众来说,前五分半钟就单纯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连续体,还没到达终点就先泄了气,注意力游离到无关故事的东西上去了。
不过在故事之外,如果观众对本片的作者之一曹润泽有一定了解的话,会知道他早先的作品并不像这次一样克制且含蓄,而他本人在《职来职往》的节目上也极为自信健谈(用节目里的人的话来说是“得瑟劲”)。既然曹公有意呈现了不同以往的风格,很可能他对本片的目标观众也有一定的预期。原因就见仁见智了。正好不久前金海豚奖的终评已经结束,作为入围作品之一的本片想必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8-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rms117 发表于 2015-8-6 23:57
这是学押井守还是大友克洋

你从哪能看出来鸭子和大友,完全不像啊……
中传的11级本来就全是妖孽,曹公更是大一的片子就已经技惊四座了,想要有个大概认识可以看看这一贴:http://zhuanlan.zhihu.com/animukokuseki/19778757
老实说我都担心自己班门弄斧会不会被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在想老奶奶的定位。挖佛像那段她是守护传统(记忆)的最后一人,而最后高塔倾倒又冥冥之中被神护佑,这个结尾实际上让前面的明晰表达又含混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Arguzus 发表于 2015-8-7 16:19
看完了,在想老奶奶的定位。挖佛像那段她是守护传统(记忆)的最后一人,而最后高塔倾倒又冥冥之中被神护佑 ...

我觉得这个故事就是那种主旨和逻辑前期都很清楚,最后玩一下留白,结局开放的类型,让观众觉得作品还有一层没看懂的涵义,好像很牛的样子
佛像的食指被砸断和一指城倒塌的联系也可以有现实的、神棍的和象征意义的解释,而且每一种都能自洽,那么就让这种多义性保留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8-1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展映现场看了这部作品
这一届动画专业毕设优秀作品太多,作为同级隔壁专业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勉强……我觉得不算
估计2l应该没考虑那么多,找什么相似物件,鸭子就更不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seki_m 发表于 2015-8-10 14:07
在展映现场看了这部作品
这一届动画专业毕设优秀作品太多,作为同级隔壁专业学生感到压力很大 ...

偏偏赶上这一届,只能说不走运了……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yclotron 于 2015-8-28 00:52 编辑

不出意料拿了个银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8 09:07 , Processed in 0.15270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