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e1st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690|回复: 1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食] 川渝说本地吃辣是为了祛湿气,那为什么同样湿润的东南没有吃辣文化?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2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1-19 2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附会而已,辣椒没传进来的时候蜀地人民还不是照样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1-19 20:22 | 只看该作者
湿气重是因为山林,不是因为潮湿啊。。。。福建北部山区吃很辣的,不比江西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1-19 20: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粤佬:你有湿气,喝凉茶啦

—— 来自 Xiaomi 2311DRK48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nexus1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9 20:36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注册上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井盐的开采难度一直低于海盐吧

是不是穷困先不说, 跟山区沿海大概是没有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9 20:3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582587/answer/29292743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没有辣椒的时代,百姓们用来代盐的手段主要是三种,用草木灰、酸、硝盐,都比不上辣椒。能用辣椒来代盐,对底层百姓而言已属显著的饮食质量提升。

不为驱寒,为无盐
与今人喜欢将爱吃辣椒归因为气候闷热湿润、吃辣椒可驱除潮气之类的说法不同,康雍乾时代的底层民众爱吃辣椒,主因是他们吃不起盐,只好以辣椒作为代替品来调味。

如康熙年间的《思州府志》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这里的海椒就是辣椒,因从沿海地区传入贵州而得名。雍正年间编修的《广西通志》也记载,瑶、苗杂居的兴隆土司辖区,百姓们“每食烂饭,辣椒作盐”。其实,在当时的贵州,并非只有土苗以辣椒代盐,普通汉民也是如此。康熙年间做过贵州巡抚的田雯著有一部《黔书》,内中有一篇《盐价》,便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田雯说,贵州本地不产盐,吃盐主要仰仗四川的井盐,但四川的井盐产量有限且不稳定,运盐进入贵州的道路又很不便利,所以贵州百姓常年缺盐,“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诳夫舌耳,非正味也”——百姓们没办法,只好用辣椒做盐的替代品。但用辣来代替咸只是满足了舌尖的快感,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其实,能用辣椒来代盐,对底层百姓而言已属显著的饮食质量提升。自秦汉时代起,几乎所有政权都将食盐这一生存必需品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他们或控制生产环节,或控制销售环节,或控制流通环节,或同时控制多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盐掐住百姓的咽喉,变相从百姓身上汲取财富。也因此高价盐成了常态,底层百姓吃不上高价盐也成了常态。汉武帝时代的百姓受困于“盐铁贾贵”只好淡食,北宋收复燕云地区后在当地实施食盐官营导致盐价暴涨二十余倍,皆是典型案例。

在没有辣椒的时代,百姓们用来代盐的手段主要是三种,一是用草木灰代盐,二是以酸代盐,三是熬制硝盐。草木灰影响食物口感,酸汤不健康,硝盐有毒,都比不上辣椒。这正是辣椒在清代逐渐成为底层百姓主要代盐选择的主因。



辣是痛觉,不是味觉
四川在今天虽然是众所周知的嗜辣大省,但四川地区史料对辣椒的记载,要比周边的湖南、贵州等省都晚。其中与湖南相比要晚半个世纪以上——湖南地区目前可见的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宝庆府志》和《邵阳县志》,内中已将辣椒列为常规蔬菜;四川关于辣椒的最早记载则是乾隆十四年(1749)的《大邑县志》。辣椒在四川的传播之所以晚,是因为四川在明末清初经历了最惨烈的战乱,先是有张献忠疯狂屠蜀,后又有清军入川烧杀抢掠,再后来又发生三藩之乱,蜀地再次成为清军与吴三桂军交战的场所。等到三藩之乱平定,蜀地已是荒无人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统计四川人口,全省仅得9万余人。为恢复四川,清廷鼓励周边各省百姓移民,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吃辣椒的风俗,便是在这场持续了百余年、涉及约600万人口的大迁徙中,慢慢移植到四川的。


到了清末民初,底层百姓以辣椒下饭已成为湖北、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缺盐地区的一种常态。何刚德是光绪年间进士,他在《客座偶谈》中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便提到江西虽称鱼米之乡,但“寻常人家,皆以辣椒、豆豉佐饭”。鲁迅回忆在江南水师学堂与矿物铁路学堂的读书生涯时,也说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当然了,以鲁迅的家境,他吃辣椒与缺盐大概没有关系,只是吃上了瘾。科学研究早已解密,辣椒的辣味并非味觉,而是痛觉。人吃辣椒会上瘾,是因为辣椒造成的疼痛感会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内啡肽可使人感到愉悦,能提升人的食欲。也正因为辣椒能够使人上瘾,清末民初之际才会出现集甜、酸、辣三味于一体的、供上流社会品尝的名菜“宫保鸡丁”。

但在民国时代,宫保鸡丁不是辣椒价值的主流。对底层百姓而言,辣椒的核心意义仍是代盐。《红安文史资料》第二辑收录有高叔樵、罗以谋与吴克仁三人合作的口述资料《裕和盐栈》,内中说,湖北红安县虽是山区,但米、面、油、棉、鱼、肉、茶叶这些生活必需品都可以自给自足,惟独食盐必须依赖外地供给。清末时,官府设有食盐分销局,强迫百姓必须买官府的高价盐,不许买民间的低价盐。进入民国后,当地政府继续沿袭这套敛财的办法,禁止民间贩卖食盐,“食盐官办,价由官定……盐价不仅昂贵,且在食盐中发现人为的掺有石膏、米粉等杂物,1926年以后,由于战乱,食盐无法入境,盐价迎风上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食盐价上涨到一块银元1斤。穷人买不到、也买不起盐,只好以辣椒代盐。”江西的情况也差不多。曾任赣南工委书记的刘建华在其回忆录《风雷激荡二十年》中说,1933年的江西瑞金等地“吃盐非常困难,炒菜没有盐,或者只有很少一点盐,根本吃不到什么盐味。咽不下饭,就只好用辣椒代盐。不吃辣椒的人,就没有法子可想了。”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辣椒代盐的相关记载就更多了。据《阳新人民革命史》,湖北阳新县因日军设立了食盐公卖局,盐价高涨,“广大群众在其搜刮下只得以辣椒代盐,生活苦不堪言”。据《望江县志》记载,抗战期间的安徽望江县“市场物资奇缺,农村居民多以辣椒代盐”。据《永泰文史资料》第二辑,福建永泰县的百姓在抗战期间吃不上盐,“许多群众不得不以辣椒代盐,严重损坏了身体健康”。《晋察冀日报》记者雷行也回忆说,1941年报社搬迁至河北省平山县后“吃不上盐,大家只好吃淡饭”,后来有一名原籍贵州的编辑胡畏“想出了一个办法,说可以用辣椒代盐。他教大家用火把干辣椒烧糊,就成了糊辣椒,拿它就饭吃,又辣又香,吃饭的滋味就好多了”。贵州以辣椒代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时代,这位贵州人胡畏,其实只是将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带到了河北。不独敌后根据地,国民政府浙西行署所在地天目山一带,同样因日军侵略而存在严重的缺盐问题,只能以辣椒为替代品,报人沈达夫为此还曾赋诗一首,内有“百味长调椒作盐”这样的句子。另据赵健生《同异集》记载,因为湖北大别山地区在民国年间长期以辣椒代盐,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发生过台湾同胞带着精制盐回大别山探亲之事。面对那些从台湾带来的精制盐,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惊讶失笑;了解历史的老年人却别有一份感动与沉重。

无盐时代,无言的安慰
显而易见,辣椒能够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能够成为中式菜肴必不可少的调味料甚至主食材,与它在历史上充当食盐的最佳代替品有直接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曾以辣椒代盐的地区最后都会变成嗜辣地区。比如安徽歙县在太平天国战乱时期和抗战时期,两度不得不以辣椒代盐,歙县下属许村百姓甚至感慨“当年徽商靠卖盐起家,现在弄了个卖盐的喝淡汤的下场”,但时过境迁后,歙县百姓的口味很快就恢复了原状,并未被辣椒俘虏。只有在那些长期缺盐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地区,嗜辣才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可遗传的饮食癖好。

专著《中国食辣史》中,有一项分析恰好可以佐证这个结论。书中说:“综合多处文献记载,清朝覆亡前后,即二十世纪初,食用辣椒的习惯大致已经传播到长江中上游多数地区,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这几个省几乎全部食辣,食辣的北界当时在关中一带……南界在柳州附近……东界到浙江的衢州……西界到藏区为止。”这个范围其实仍是今天中国嗜辣版图的核心地区,也是历史上长期以辣代盐的核心地区。

辣椒,其实是无盐时代里世界带给底层中国人的一缕极珍贵的安慰。







评分

参与人数 3战斗力 +3 收起 理由
豌豆者 + 1 好评加鹅
人间失格 + 1 沉重
中川夏纪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20: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9 20:47 | 只看该作者
湿气是啥,吃了辣出汗就是去湿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9 20:47 | 只看该作者
Sunyalche 发表于 2024-1-19 20:36
井盐的开采难度一直低于海盐吧

是不是穷困先不说, 跟山区沿海大概是没有什么关系 ...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实行盐业垄断制度。

清代有11个产盐地区,分别是山东长芦、浙江两淮、广东、福建、河东、陕甘、四川、云南、奉天。

这11个产盐区的盐都有固定的盐销售区域。比如长鲁卖给直隶、河南;山东销往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两淮销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

具体到某个省份,往往有几个不同的盐销售区域。这就导致了一个省内几个不同产区的盐,甚至是某个省的盐同时销售。每个州和县也有来自不同盐销售地区的盐。

盐的销售区域一旦划定,就形成了固定的关系。盐商只能在指定的盐场购买盐,然后在指定的区域出售盐。如果有任何违法行为,盐商和盐买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以江苏镇江为例。从地理上来说,应该属于两淮,但镇江府的人吃的是浙江的盐。而与镇江隔江相望的扬州盐价就要便宜很多。

清代盐价最高的地方是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省。

比如贵州、巴东两县必须从两淮买盐。淮盐盐从仪征逆流而上流入长江,成本极其高昂。而邻近的云阳、大宁两县产盐,但不能销售过去。

另一方面,一些产盐省份由于售盐面积小,卖不了盐。典型的例子就是川盐。按照市场规律,川盐如果销往湖北,价格肯定会很低。

然而朝廷固守旧规,乾隆曾发布长谕,强调重划盐销区的不可行性。首先是为了保证两淮的盐税配额上交(两淮盐税的征收是最高标准。)。其次,重新划分盐销区会导致私盐泛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9 20:48 | 只看该作者
平时生活没听到几个人说湿气,倒是天天听说上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9 20:50 | 只看该作者
对哦,有高血压的人,可以适当吃一点辣椒,能有效降低 Na 的摄入。

辣椒素的感知虽然走TRPVl1温度感受器通道,但是能有效增强感受 K Na离子浓度的一型味觉细胞的灵敏度,也就是在有辣椒素的情况下,达到相同咸度所需要的盐的量更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自行车掷弹兵 + 1 学到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9 20:53 | 只看该作者
有一说一,印度、泰国的有些咖喱还是带辣的,甜辣酱也是源自泰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9 20:55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注册上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9 20:58 | 只看该作者
tasuku 发表于 2024-1-19 20:55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当然是产天然气的 火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9 20: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老百姓吃不起盐,以椒代盐的说法成立的话

那全国各地都该嗜辣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19 21:00 | 只看该作者
mimighost 发表于 2024-1-19 20:47
湿气是啥,吃了辣出汗就是去湿气??

四川那邊是寒濕,水偏硬
廣東這邊是濕熱,水偏軟

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濕氣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9 21:03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祛湿气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防寒。。。。四川湖南的1月份平均气温可比厦门泉州低10度左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19 21:04 | 只看该作者
tasuku 发表于 2024-1-19 20:55
四川一堆自流井卓筒井的地名
你猜井是什么井

有,可能不一定代表全吃得起吃得上,那什么什么来着,不是养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19 21:0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19 21:05 | 只看该作者
想了下,不说我国东南,东南亚那边也相当能吃酸辣苦的东西,会不会不吃辣的反而比较特别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2#
发表于 2024-1-19 21: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19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猫抓球 于 2024-1-19 21:18 编辑

以辣代咸这个说法虽然流传已久,但吃盐是生理需求而不是口味偏好,辣椒根本没法代替盐。吃得再辣,也还是得花那么多钱买盐,不然没法维持体能。

盐税高导致盐贵,这会让全国都吃不起盐,那么为什么偏偏某几个地方偏好辣呢?
盐税不那么高之后,四川依旧是产盐区,为什么还是偏好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19 21:15 | 只看该作者
ws001 发表于 2024-1-19 20:36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582587/answer/2929274376
来源:知乎

新京报的二手谣言而已
明王士性
都人不善居室。富者一岁止计一岁之用,恣浪费,鲜工商胥吏之业,止作车夫、驴卒、煤户、班头而已,一切工商胥吏肥润职业,悉付外省客民。又嗜辛辣肥醲

这是说的北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19 21:18 | 只看该作者
简雍 发表于 2024-1-19 21:04
有,可能不一定代表全吃得起吃得上,那什么什么来着,不是养蚕人

明朝法律,为了鼓励盐商带盐,许运一包官盐者,带三包私盐。明朝是私盐最泛滥的朝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19 21:20 | 只看该作者
闽南怕上火不怕湿气,我一东北舍友在闽南坚持吃辣吃出皮肤病。
估计和日照及温度也有关吧。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19 21:20 | 只看该作者
sacodina 发表于 2024-1-19 20:22
附会而已,辣椒没传进来的时候蜀地人民还不是照样过?

可能是跟着辣椒一起移民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19 21:22 | 只看该作者
超级变幻形态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虽然但是,除非用辣椒精,不然辣椒再辣也掩盖不了食物变质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19 21:25 | 只看该作者
另外问这个问题是没吃过东南亚菜吧,泰国和老挝冬阴功,马来西亚腌辣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19 21:30 | 只看该作者
超级变幻形态 发表于 2024-1-19 21:04
因为食物很难新鲜,只能借助辣椒辛香料腌制调味吧

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辣汤吃。便问戴宗道:“这里有好鲜鱼么?”戴宗笑道:“兄长,你不见满江都是渔船。此间正是鱼米之乡,如何没有鲜鱼!”宋江道:“得些辣鱼汤醒酒最好。”戴宗便唤酒保,教造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来。顷刻造了汤来,宋江看见道:“美食不如美器。虽是个酒肆之中,端的好整齐器皿。”拿起箸来,相劝戴宗、李逵吃。自也吃了些鱼,呷了几口汤汁。李逵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宋江看见忍笑不住,再呷了两口汁,便放下箸不吃了。戴宗道:“兄长,已定这鱼腌了,不中仁兄吃。”宋江道:“便是不才酒后,只爱口鲜鱼汤吃。这个鱼真是不甚好。”戴宗应道:“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腌的不中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1-19 2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枫林不见 发表于 2024-1-19 21:22
虽然但是,除非用辣椒精,不然辣椒再辣也掩盖不了食物变质的味道。

现代的角度来看未必是掩饰变质,只是掩饰不新鲜,比如很多科技肉本身没坏变质,只是没啥味道,重辣重调味比较能入口,另外重辣的饭店酒水更容易卖,这是利润大头。

古代来说,辣椒传入之前中国本来也有其它辣味来源吧?我倾向于吃辣和贫富或者替代盐之类的没太大关系,单纯就是当地本身有吃辣的传统习惯,而有了辣椒这个味道更符合大众的大杀器之后变得更容易扩散这种饮食习惯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1-19 2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4-1-19 20:39
最注重香辣的菜系之一叫自贡盐帮菜
再怎么样盐帮都不会缺盐吧。

英国煤矿工人家里想必不会缺煤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1-19 21:44 | 只看该作者
有山有水不靠海的地方喜欢吃辣,很典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1-19 21:53 | 只看该作者
未必是湿度,很可能和日照有关。


再叠加人口迁徙和文化差异,体感都是南方,吃不吃辣的口音差别还是有点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1-19 21:56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注册上 发表于 2024-1-19 20:33
是因为辣椒可以代替盐调味,穷困山区才迅速发展壮大起辣味饮食习惯

你这说法靠不住 四川吃辣最厉害的地区自贡是著名井盐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1-19 21:58 | 只看该作者
更湿热的东南亚也喜欢吃辣啊 泰式越南式酸辣味很有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4-1-19 2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木瓜奶五元 于 2024-1-19 22:01 编辑

你们在说什么……

1. 巴蜀自古是用花椒、茱萸和姜做辣味调料,兼顾祛湿功效
2、海椒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才从沿海传进来的
3、也因此,好辣的新派川菜其实是近百年的东西,是多个菜系的融合菜;传统川菜区别很大,基本都不辣,买点纸书老菜谱看看就知道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梅林的三角裤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4-1-19 22:34 | 只看该作者
1303312165 发表于 2024-1-19 21:08
4202年了你还觉得古代盐贵是产量问题么.彘儿

自贡盐帮菜是川菜里最辣的那一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4-1-19 2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泰菜有辣的,找家便宜泰菜尝尝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40#
发表于 2024-1-19 23: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沪ICP备1302023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GMT+8, 2024-5-6 20:55 , Processed in 0.04398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