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0:43

关于偶像文化的疑问和意见交流

这季度偶像动画很多,话题作更多,所以我的某些疑问越来越大了。
其实从国内追星族,韩流,到偶像文化,再到虚拟vtuber,我一直不大理解这类市场里消费主体(粉丝,偶像厨)以及偶像本身的心理。偶像作为产出者,她们的商业目标和为达成商业目标产出的商品,努力的方向到底是什么,粉丝从偶像身上追求的又是什么。有漏油科普下吗。
或者大家也可以在这楼里多多发表自己对这类文化的看法

论坛助手,iPad

Licheus 发表于 2023-4-14 10:45

您这是指名chatgpt呀。

RStocking 发表于 2023-4-14 10:45

偶像不知道,但是国内皮套人这一块儿,主打一个贩卖“陪伴感”

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0:46

Licheus 发表于 2023-4-14 10:45
您这是指名chatgpt呀。

怎会如此,我真心发问啊

论坛助手,iPad

三味线陆战型 发表于 2023-4-14 10:49

偶像这个话题可能比较大,从早期作为“自己理想型”类的电视偶像,度过一段沉静期后发展到通过扩大角色、外观类型尽可能捕获粉丝…现在的二次元偶像多媒体企划也多属于这种。

limboc 发表于 2023-4-14 10:50

不一定准确的一个观察:偶像是粉丝的自恋性投射对象
偶像充当了粉丝“理想化的自我”。他们与传统的歌手或者演员不同的是,后者以作品为媒介与听众/观众进行交往,前者以自身为媒介(所谓作品不过是呈现自身的工具)。粉丝在偶像身上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他/她可能更漂亮,更有才能,更出众。通过将自身认同为偶像,粉丝弥补潜在的自卑感。同时粉丝也喜欢将自己与偶像构建为某种特定的想象性关系(比如“女/男友粉”中恋人关系和“妈粉”中的亲子关系),将自己进一步投射为偶像的保护者/维护者,从而获得一种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感。

野菜一日分 发表于 2023-4-14 10:54

本帖最后由 野菜一日分 于 2023-4-14 11:04 编辑

你这个问题太宽太广,而且很少有人能对你提到的这些个领域都有很深刻的了解。单纯拿日本女性偶像行业来说,曾经的偶像是一种造神,握手奴时代偶像是一种以美少女为原石,梦想为装饰,可以接触到的商品,2.5次元企划和虚拟主播是在此基础上用了二向箔,这是我个人浅薄的认识。至于观众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往偶像是什么上面反套就是了,很多阿宅为什么喜欢看动画,因为里边有美少女,为什么甲子园这种竞技水平并不高的体育赛事会有那么多观众,因为人喜欢看汗水与追梦的故事。那让美少女贩卖上大舞台发光的梦想可太好骗人了。

stygian 发表于 2023-4-14 10:54

不用思考太多,大型真人秀,各取所需
质疑看偶像无意义的话不如回头想下看动画看纸片人又有什么意义呢,都是花钞票买取心理安慰

Vacuolar 发表于 2023-4-14 10:55

偶像与消费主义不能分割,常说偶像是贩卖梦想的职业,分析起来就是偶像是以人为商品,把消费行为嫁接到自我实现上的结果。饭圈则是后现代讨论的一部分,饭圈行为有极强的去主体倾向,在某个饭圈里激烈讨论的人群对于偶像本体其实并不一定有多关注。顺便我看偶像大师,理由就是一点,歌好听。

宵神乐 发表于 2023-4-14 10:58

跟你关注逼站up难道不是一样
你投币点赞不是一样?

三味线陆战型 发表于 2023-4-14 11:01

如果从偶像视角的话

偶像这个职业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自我实现还是金钱)更容易的窗口:
娱乐行业,尤其是日本娱乐行业参与者上下差距极其巨大,当门槛变低后就有大量人涌入。
地下偶像就是这么个群体

主流偶像相似的情况在AKB48(48系)也有出现
早先的成员可能很多都是按照“这个组合是实现之后梦想的跳板”这样定位活动(实际上也确实做到了,看看隔壁爱丽丝)
到中期后其中就有人提到新加入人都只是把这个组合作为最终目标而已

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1:02

本帖最后由 concert 于 2023-4-14 11:04 编辑

宵神乐 发表于 2023-4-14 10:58
跟你关注逼站up难道不是一样
你投币点赞不是一样?

其实你和8楼的倾向差不多,如果大而化之看或许性质差不多,但具体看之,关注up,看动画和追偶像消费所对应的需求还是不一样的吧

论坛助手,iPad

eden0412 发表于 2023-4-14 11:03

建议看看神推偶像,那是真的在探讨偶像和粉丝的作品,推子是拿偶像当噱头吸引眼球的,赤坂调查再多也没用,出发点就不一样

骈儿 发表于 2023-4-14 11:04

可能消费的是一种“美”吧,一种人为创造出的美的事物

—— 来自 OnePlus LE2120,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codezwei 发表于 2023-4-14 11:05

触及知识盲区,盲猜为了获得精神寄托和活力

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1:07

eden0412 发表于 2023-4-14 11:03
建议看看神推偶像,那是真的在探讨偶像和粉丝的作品,推子是拿偶像当噱头吸引眼球的,赤坂调查再多也没用, ...

mark,等鄙人哪天用户组够了再给漏油们好评

论坛助手,iPad

节艾司 发表于 2023-4-14 11:07

因为普通人的生活都不怎么精彩,要从名人身上吸取这种精彩来滋润自己,吸着吸着有些人吸上瘾了就走上不归之路。

渡辺梨加 发表于 2023-4-14 11:09

神推偶像+1,大赤老师懂个屁的偶像文化
神推偶像的真人版也可以看看,毕竟是真的找了偶像来演的

肉搏光头 发表于 2023-4-14 11:12

本帖最后由 肉搏光头 于 2023-4-14 11:16 编辑

你把偶像这词换成神像试试,“总有一天我要让这个场馆全是信徒!”Simon & Garfunkel的名曲Sound of Silence就说“And the people bowed and prayed, to the neon god they made” 你看,不难理解吧

stygian 发表于 2023-4-14 11:13

即便是日本或者说东亚式的偶像文化都发展了有四五十年了,粉丝群体细分那多了去了
男友女友粉,老父亲老母亲/事业粉,同龄人应援粉,偶像为目标的粉,单纯欣赏的粉
每种心态都有区别。返璞归真点你还不如直接理解为现代宗教去神圣化之后公司化商品化就行了。

梅斯之围 发表于 2023-4-14 11:15

全都是为了爱

前夜秋星 发表于 2023-4-14 11:34

本帖最后由 前夜秋星 于 2023-4-29 12:19 编辑

edit

月灵修 发表于 2023-4-14 11:41

偶像通过扮演粉丝的女友来获得粉丝的金钱,粉丝通过付钱得到偶像扮演的女友的慰藉

越动天下 发表于 2023-4-14 11:45

音乐好就是好 只听偶像的好音乐

Anatoly 发表于 2023-4-14 11:49

偶像其实你没啥说的,有些人就真的是体验生活
比如开衣当时有一个在本地优秀大学学牙医的,在读三年了跑来体验两年生活
还有一个……emmm,团内混的算不上太好,但两边在职没休学的情况下读完了本校本科+研究生,经济系
属于我没想明白她们来干啥的典型

白小修01 发表于 2023-4-14 11:55

一直搞不懂“贩卖梦想”到底是怎么个“贩卖”法,这个“梦想”是啥?好像也不是唱歌跳舞演戏。当年LL火的时候跟风看了几集,感觉“学园偶像”就像校体育队一样,是宣传学校集体的,所以“明星学生妹”这个译名虽然土但是还好理解一些,社会上的事务所偶像就摸不着头脑。这些年来尝试的偶像动画没看完一个,除了佐贺。
好多年前看到有人说“秋元康系偶像的终极形态就是卖肉体”,当时脑子里的“偶像”概念还是“偶像歌手”“偶像派演员”,还想这怎么可能呢,再怎么说也是以唱歌演戏为目标,只是水平不太高颜值来凑,后来才知道还有非常抽象的“爱抖露”。
尤其本季度U149跟推子一起播,听说偶像大师系列对粉丝描写比较少,讲爱抖露和Producer之间比较多,很难想象一个讲歌手、舞者、作家的动画不讲观众和读者。

无意义小号 发表于 2023-4-14 11:55

在这个独孤的世界上,有人想骗骗你还不好嘛

Anatoly 发表于 2023-4-14 11:57

白小修01 发表于 2023-4-14 11:55
一直搞不懂“贩卖梦想”到底是怎么个“贩卖”法,这个“梦想”是啥?好像也不是唱歌跳舞演戏。当年LL火的时 ...

偶像大师本质上是一个偶像(和P)自我成长的故事
而现实的日系偶像的理论效果是偶像和粉丝一起成长的故事

qds 发表于 2023-4-14 11:59

三次元不清楚,二次元这边偶像应该都挺单纯的,原因大概就是想让自己的歌声才艺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吧,当然也可以说为了出名后的声望和钱
喜欢二次元偶像就是喜欢听歌听声音看美少女呗,和看某些动画不都差不多,管人也一个理

顺便聊到三次元偶像,让我回想起看星团一期的时候,动画结束后楼友还会关注声优的live,我看了一两场就发觉三次元这边不符胃口,AKB也看了点听了点歌也get不到,管人痴倒是当了几天然后就没精力看了

ads147147 发表于 2023-4-14 12:03

人类文明的诞生起源于宗教,而宗教起源于一个骗子遇到一个傻子,宗教亦或者偶像活动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想看详细的去翻一翻宗教发展史就行了,脉络上是完全一致的,从泛神到多神,从多神到单一神,从单一神衍生出不同种类的分支,你从里头把各个教派的名字换成你耳熟能详的名字就行,其中是思路也是一样的。

yuzu99k 发表于 2023-4-14 12:05

偶像讲故事想要赚米 而粉丝脑子一热就会爆米

粉丝爆完米之后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转型生命粉可持续爆米 和同担共振完毕后建小团体过权瘾 出脑回归现实 总之没有一个正常人

渡鸦骑士 发表于 2023-4-14 12:21

这东西说实话还是只能拿自己的例子来说。
应该不至于被骂滚回管人区吧。
像我一开始看绊爱也只是觉得ai的设定很有趣,然后刷了几十个视频直接腻味了,所以后来绊爱偶像歌手化我是完全没感觉的。
到后面那些稍微有点二次元的主播时代,我是抱着能看到会动的二次元角色这种期望去看的。有没有类似的感动呢?有是有的,不说别的,现在莲团的直播就很有这个味道。但是会因为这样去追偶像嘛?恐怕不会。
一般人对于角色的喜爱其实也很淡的。
最终喜欢上的还是人。就像对角色的喜爱会代入到声优身上,对主播直播内容的喜爱,随着直播时长的增加,共同经历的时间的增加。比起投入的金钱,共同投入的时间恐怕才是追偶像当中最宝贵的,当你每天看着她活动,感知她的喜乐,为她的成就感到欣喜,能读懂一些她背后的想法。很难不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知心的朋友了。(然后只要稍微自我意识过剩一点就会直接恶堕成男友粉。)
觉得自己喜欢的这个形象就是一直以来,自己最信任的对象,朋友,真实的精神支柱。在这种理想的投射下,但凡一点差池,都是背叛吧。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的推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故意的,稍微走错了一步:把自己喜欢二次元男纸片人的爱好丢了出来。不得不说,有点太下头了。又不得不说,太二次元了,我喜欢

野菜一日分 发表于 2023-4-14 12:28

白小修01 发表于 2023-4-14 11:55
一直搞不懂“贩卖梦想”到底是怎么个“贩卖”法,这个“梦想”是啥?好像也不是唱歌跳舞演戏。当年LL火的时 ...

偶像大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物,它最开始是街机游戏,除去培育部分,avg的部分其实更像是樱花大战这类游戏的好感度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通过nico和草根创作融合,在那里你可以根本不是一个偶像文化爱好者,可以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可以是一个萝卜厨,可以是任何身份,cm为什么偶像大师保持了那么久生命力因为它早就形成了这种自由二创的生态,玩家既是粉丝也是挖掘偶像魅力的创作者(或者说p)。这个结论有点以偏概全,有一些夸张化,但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偶像大师不是很需要粉丝视角。
如果提动画,我会推荐偶像传说英里子,这片资源并不多,制作挺穷的,但却点出了偶像是造神的本质。以偶像视角也有akb49这种美化后的漫画。推子绝对不是一个了解偶像的好选择。


—— 来自 Xiaomi 22041211A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gothicmaid 发表于 2023-4-14 12:28

偶像就是风俗业

爱吃冻鳗的猫 发表于 2023-4-14 12:35

limboc 发表于 2023-4-14 10:50
不一定准确的一个观察:偶像是粉丝的自恋性投射对象
偶像充当了粉丝“理想化的自我”。他们与传统的 ...

这么解释我想起《未麻的部屋》

海神航 发表于 2023-4-14 12:38

本帖最后由 海神航 于 2023-6-4 10:09 编辑

BV1JW411r7A4

BV18t41187Gc
先知其史 了解其由

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2:57

本帖最后由 concert 于 2023-4-14 13:03 编辑

白小修01 发表于 2023-4-14 11:55
一直搞不懂“贩卖梦想”到底是怎么个“贩卖”法,这个“梦想”是啥?好像也不是唱歌跳舞演戏。当年LL火的时 ...

其实如果仅从ll和imas偶像对自己理想的解释出发那还好理解一些,那就是变得kirakira,偶像追求自我实现粉丝寄托理想,但这就和体育明星甚至很多文艺创作者类似了,而现实明显大不同,存在很多男友粉,yy粉,甚至因为偶像私生活,某方面“服务精神(?)”不到位而引起的炎上,这时候我就会疑惑,偶像到底有义务给予粉丝什么,而在粉丝心中在偶像身上寻求什么是合理的

论坛助手,iPad

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3:06

无意义小号 发表于 2023-4-14 11:55
在这个独孤的世界上,有人想骗骗你还不好嘛

当然好,关键就在于拿动画和小说举例,虚构作品能骗到我我也愿意被骗,但偶像骗的方式太怪了我没法沉浸其中啊!

论坛助手,iPad

concert 发表于 2023-4-14 13:11

渡鸦骑士 发表于 2023-4-14 12:21
这东西说实话还是只能拿自己的例子来说。
应该不至于被骂滚回管人区吧。
像我一开始看绊爱也只是觉得ai的设 ...

喔喔,很有参考性,然后得寸进尺的问下能具体嗦嗦你推拉出她的xp后影响如何吗

论坛助手,iPad

安广多惠子 发表于 2023-4-14 13:18

你的题目起得太大了,实际上国内早年追星族,韩流欧巴,日本早期偶像,后来的开闭/坂道系女团,二次元偶像acg,再到Vtuber并不从属于同一个偶像文化圈,这些受众们的思维和消费方式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所追求的回报或者说需求的商品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无法归纳成一体。
努力,闪耀,梦想的舞台这种关键词,说实话是需要你戴上很厚的偶像滤镜投入到日式爱抖的叙事语境里的,你若站在圈外看可能会觉得意义不明甚至弱智,但圈中人从自己推的偶像完成这些梦想(比如在武道馆办live)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养成游戏。这也是为什么歌舞水平一言难尽的声优偶像,地下偶像也有着各自的市场,他们面相的客户群体追求的不是高完成度的音乐舞蹈,而是每次不过几秒的握手或者在环境恶劣的livehouse里表演后和小偶像的一次击掌。
当然,从绝对理智的角度来看,这一切无非是资本想方设法从你口袋里掏钱的一环,而且是为了让水平低劣的偶像也能达到赚钱的效果而构造出来的,只是对很多人来说,有了这些偶像为他们无趣的日常增添了许多动力和快乐,只要他们自己觉得值,就不需要圈外人的理解。


—— 来自 S1Fun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偶像文化的疑问和意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