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8|回复: 0

[动画]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44 【俚语交响曲】(1951/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第44期。一位男子死后上了天堂,守门人彼得却完全听不懂他讲的话!为了记录男子生平,守门人请出了"活词典"韦伯斯特。两人听着男子的讲述,脑海中浮现出他光怪陆离的一生……

《俚语交响曲》是 Tex Avery 将语言修辞和视觉双关玩到极致的作品,一句一 gag 也让本片成为动画史上节奏最快的 rapid-fire comedy 之一。片中借守门人彼得和韦伯斯特(韦氏大词典编篡者)对大量当代俚语按字面上进行望文生义的误解,大量的修辞援引物用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进行奇妙的表演(如耳朵弹钢琴),以强烈的反差达成喜剧效果。

主角实时的口头叙述实际上被韦伯斯特解码后化作一种微妙的元叙事,通过屏幕上滞后的图像序列构建出新的含义。言语上的符号载体(sign-vehicles)与图像上的符号载体构成互锁(interlocking),因此也可以视作 Tex Avery 对符号学领域一次无意识的觊觎。

本片正处于二战后语言生活变化最为迅猛的时期,美国的社会方言变得极富生命力,而 Avery 则用动画捕捉到了这一激烈的变化:片子主角代表了新时代的 hipster,使用非标准化的流行用语,而另一方面的韦氏则代表了传统保守的当权方。两种社会个体被设立为对立面,Avery 夸张地让语篇类型几乎完全封闭,在碰撞中产生喜剧效果。这隐含了 Avery 对于权威,对于 High Culture 的反抗——实际上,片名把「俚语」和「交响曲」讽刺地放在一起,本身就是对 High Culture 权威性的消解。

本片的美术与设计稿出自 Tom Oreb 之手,日后他会将风格化的现代元素带到迪士尼,并引入《睡美人》当中。如果你注意观察本片的视觉,实际上主角和天堂其他人都不是一个画风。守门人彼得和韦氏是传统的 Avery 角色,仍保留了迪士尼式的圆润感;而主角却是高度平面化、棱角化,这源自刚刚兴起的 UPA 风格。不仅如此,天堂也采用了迪士尼式偏写实的传统浪漫主义画法,而主角的人间生活却是完全抽象化的图形,甚至构图风格也完全不同。这种「传统 v.s. 现代」的视觉对比更添加了本片的趣味,也与文本上形成呼应。

有语言学者说:「俚语是普通人的诗歌。」Tex Avery 则用片名表示,「市井俚语之中,自有交响曲存在。」

翻译:渡河公 校对:@马小褂magnil

微博:https://weibo.com/1804531244/FEvIEmXnV
B站在线: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8321965/
网盘:https://pan.baidu.com/s/1i5XQW8P 密码:aphk


「动画史经典翻译计划」每周一、五更新。有意加入,从事英语、日语、俄语、法语以及其他小语种字幕翻译,或有做字幕时间轴、特效经验的可以联系我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8 05:24 , Processed in 0.02337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