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28|回复: 23

[原创] [自译]口述历史:日本动画在英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村隆太郎 于 2014-4-4 20:34 编辑



(译者:本文原载于美国动漫同人杂志《ColonyDrop》上。日本动画的同人杂志(fanzine)曾在80年代的欧美声势浩大,但随着90年代动漫网站、论坛和博客的兴起早已绝迹。《ColonyDrop》是现在美国硕果仅存的唯一一个动漫同人杂志组织。虽然它实际成立时间并不长,至今仅出了两期,但颇有继承前辈道统的气势。《ColonyDrop》的内容仍然以文章为主,风格独树一帜,水准/逼格颇高。本文作者Tim Maughan是英国科幻作家,曾出版过科幻小说《Paintwork》,现也为AnimeNewsNetwork.com和Tor.com撰稿。这篇讲述日本动画在英国80-90年代发展的文章,并不是传统的流水账,而是类似于纪录片的口述+旁白,其中很多地方能让走过同样时代的中国ACG爱好者会心一笑,这正是我翻译这篇文章的原因和动力。)



《口述历史:日本动画在英国》
作者:Tim Maughan

  这篇文章本应该是一篇介绍英国的日本动画爱好者群体的发展史。这个主题让我的几个朋友和一些美国同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可能要部分归结于某种潜在的英国情节(Anglophilia),我认识的很多美国人心里貌似都隐含着一些。但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这是一个自我审视的机会:看看这些人是否和你有同样的经历,看看彼此的区别,然后反过来思考这对你自己的意义。

  问题在于,经过几周的调查和访谈后,我觉得我完全没弄明白所谓的发展史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甚至不确定某件事情到底是否(或者能否)存在过。所谓的爱好者群体并不是一种性质相同、意念相通的存在——准确的说,它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所组成的社群。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看法和过去。那些关键的事件、上映影片、以及相关刊物(正文里会涉及一些,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圈内的动态)当然可以梳理出来,但是最终还是会变成一堆观点。或许我应该假装能把这个群体的发展轨迹漂亮地组织成一部编年史,可能还注释着一条时间线,甚至一个流程图,但我已经放弃这么做了。我决定让那些观点本身来引导读者,相信我,这样读起来要好的多。

    
  “我看的第一部日本动画是《海底小游侠》,然后是《行星之战(译注:Battle of the Planets,科学忍者队的英版名)》,然后是《星星舰队》,永井豪做的人设,虽然其实不算是动画(译注:是木偶剧)。但是我完全没有这些片是日本片的印象。很多年之后我才发觉,我成为日本迷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间。”——Jonathan Clements
  “我能想到的第一部震撼到我的日本动画是《机动战士高达》。但是引导我产生兴趣的作品还是要归功于《铁甲万能侠/魔神Z》。这部动画我是从Steve Kyte那里知道的。1980年的夏天,当时我还没和Steve混在一起,他在西班牙的马略卡岛上过他的研究生假期。然后他和他的朋友们在西班牙语的电视台上看到了《铁甲万能侠》。他们那群人本科都是学绘画或设计的,所以一下子就被那种动感张力的美术风格吸引住了。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动画和漫画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震撼。对英国和美国这些搞艺术的人来说,那种风格简直是强力的视觉迷幻药,所以Steve和他的朋友们立刻补完了他们能找到的所有作品。日本动画当时已经在欧洲大陆的儿童电视节目上火了很多年了,有很多的相关产品。Steve就花光了所有的钱,买回了一大堆的玩具和漫画书,马上开始把那种美术风格运用在自己的作品里。后来我们遇到的时候他给我看了他的《铁甲万能侠》,然后我也被迷住了。之后我和当时美国的星际迷航和人偶特摄(译注:Supermarionation,《星星舰队》中所使用的人偶技术)同好群体建立了联系,他们很多都可以算是美国早期动漫圈里的,然后我开始从他们那里入手录像带和同人杂志。在英国当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相关信息的,除了电视报和杂文里用怪异傲慢的口吻提及的“低劣日本儿童动画”。幸运的是,我的法文很不错,还能读一点意大利文,所以我开始从这个方向入手。那时候自然是没有什么网络手段的。如果当时美国动漫圈的那帮人里你一个人认识的都没有,那你可能就别想听到任何关于动画和漫画的消息了。”——Helen McCarthy
  在1970和80年代,和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以及美国的情况不同,日本动画在英国的儿童节目里相当少见。当时的意大利儿童能看到许多超级机器人动画,比如《铁甲万能侠》和《铁人28号》。美国儿童则在为《星光使者》(译注:Star Blazers,改编自宇宙战舰大和号)和《太空堡垒》这样的美式改编动画沉迷尖叫。但在英国,这些片子都很难看到。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BBC的公共服务政策。它明确规定了大部分儿童节目必须由本国制作,并且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译注:听着是不是很熟悉=_,=)。只有很少一些作品躲过了这套管理体系,比如根据《科学忍者队(Gatchaman)》译制成的《行星之战(Battle of the Planets)》,以及《神秘的黄金城(译注:太陽の子エステバン,1982年的日法合拍片)》。尽管这两部作品——再加上科幻木偶剧《星星舰队》(改编剧情并重命名后的永井豪的Xボンバー)——赢得了大量的学生拥簇,但并未对当时的现状产生什么影响。主流社会当时的认知是——甚至在大部分科幻和奇幻爱好者中也是——日本动画从未存在。事实上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前面提到的那些作品是来自日本的。

  一个可能有所争议的看法是,这种情况在1990年开始改变,转折点是英国的年度科幻大会Eastercon。  
  “在1990年前,我只知道很少的几个人沉迷日本动画和相关的东西……如果你认识某个在美国的英国人,或者有美国或欧洲大陆的笔友,你可能从他们那里听说过日本动画,但你还是要记住,当时英国的动漫圈子确实非常小。在美国,《星光使者》的爱好者在举办放映会,C/FO(译注:Cartoon/Fantasy Organization,80年代美国最大的日本动画同好会之一)在发布新闻。在欧洲大陆,甚至有一些杂志和电视媒体的专业人士在关注这方面的动态。但在英国,Eastercon的日本动画活动完全是平地一声惊雷,意外之喜。”——Helen McCartby
  “(Eastercon)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虽然我们之前也在谢菲尔德市和罗瑟勒姆市举行了一些地方性的放映活动(肯定不是面向公众的)。我觉得它让我们走了出去,让我们有勇气去寻求交流。那次大会(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参加)之前,日本动画的世界就只在南约克郡,而我们觉得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但是经历过Eastercon的洗礼后……一切就完全不同了。”——Darren-Jon Asbmore
  “你可能喜欢的是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片,但不妨也去逛逛那边动画活动在搞什么,我觉得那次大会上差不多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当时有个节目是放《阿基拉》,简直挤得水泄不通。我相信这是第一次在英国放映这部片,尽管完全没有得到过授权。但据我所知,那时候没有展会会关心版权问题,企业基本上也毫不在意。那次大会的另一件大事是放映《暴力杰克》。我们之前宣传过这片,保证过对任何人都是一种精神打击。所以那次也变成了一场能把消防队挤的进不来、只能站立观赏的放映会。”——Helen McCarthy
  和美国动漫圈的早期情况类似,当时唯一能真正入手日本动画的方法只有交换录像带和海外购买。这种环境随之衍生出了自己的内部文化和地下作坊。
  “当时有一个很大的互助性质的联系网,保证圈子里有人想要什么片的话就能够拿到。这里我不提其中谁谁谁的名字了。这些家伙有的维护着半公开化的资料库,免费帮人拷贝动画(有个家伙甚至买了一台多区翻录机(multi-region recorder),然后在一年的时间里让英国北部日本动画的传播量增长了好几倍)。还有的能在日本买到录像带,担任类似于代理商的角色。最后还有一些人能把大家聚在一起,聚成一个圈子。
  这些情景是很重要的。Space Centre(*译注一)和其他一些商店综合来看可能也很重要。但在早期(1988-1995年左右)的真正问题是,爱好者之间必须互相帮助,因为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正规代理商(刚成立的Manga Video和美国的Viz/Animeigo不算)。回想起来,这个市场好像是自发形成的一样,靠的是它自身内在的热情,企业只是顺势而为而已。事实上,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我的房间,给一个叫Pete Armstrong的家伙(他是Manga Video的员工)看美版的《铁甲人》第一话。然后他借走了那一话,把它给他的老板看了,然后,炸裂!Manga Video的人就不还我片了,就为了代理这片,最后销量还算不错。
  可能是当时圈子太小了,而且基本上靠展会活动,还有周六到当地的熟店或者谁家里碰头,圈子里每个人之间都互相认识。天哪……这样显得我好老。”——Darren-Jon Asbmore
  “除非你认识什么人能经常去日本或者美国旅游,不然交换录像带和同好字幕组就是唯一能搞到熟肉的方法。英国在90年代有过一次录像带行业的小爆发,涌现了很多相关公司,不过大部分都混的很惨。但即使是这样,它们发行的影片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不够多,也不够多样化。引进动画很困难,部分是因为媒体把日本动画描绘成西方文明的终结,部分是由于乱七八糟的高额进口税。
  这儿也一直都有大爷心态的人,觉得无论他们想要什么,无论什么时候要,都应该得到满足,还不用给钱。有些爱好者的名声在80和90年代变得很臭。其中一些是因为他们用他们收集的录像带装逼,另一些则是因为太难伺候了,不停地索要数量恐怖的录像带,不停地烦扰其他人。我听说过一个家伙,他给我朋友的介绍信里这么写着:‘他们说你在给同好拷贝录像带,这里是我要的150部片的名单,下周我会去你那里,所以请你在周二下午呆在家,拿到东西的时候我会给你录像带的钱。’”——Helen McCarthy
  “当《阿基拉》在英国上映的时候我18岁。《阿基拉》也是英国市场上第一部被当作日本卡通宣传和销售的作品,没有被发行商模糊了产地。不过如果你想要看多一点的日本动画,你还是只能去漫展。这就是1993年我第一次去漫展的原因,就为了能看一大堆动画。我从来没有加入过同好字幕组。在我完成我的日语学位时,确实有字幕组存在。之所以不加入他们,不是因为不需要他们,而是因为当时我已经是个职业的日本动画翻译了。而且,动画是以影像为主的,但我的专业是日语,如果片子是英文配音的,我就完全没兴趣了——即便是我担任翻译的的动画。我知道有些观众是看英语配音的,比那些看英文字幕的观众多十倍。但我属于更喜欢看日本原版的。”——Jonathan Clements
  1990年Eastercon大会导致的另一个直接影响,是同人杂志《Anime UK》地诞生。这本同人杂志后来发展成为一本全面成熟、有国际知名度的正规杂志,坚持模仿着一些影响过其创始人的知名日本刊物。尽管如此,这本刊物的开始阶段却毫不起眼。  
  “那次大会的那个周末里,不停有人冒出来对我说,他们非常期待看到更多我们的东西,然后求着要和我们建立联系,旁边其他来参加大会的人也被这种场面吸引了。所以我们在周日早上举行了一个临时会议,决定筹办一个定期简讯,以便能更快地传播和分享信息,这就是《Anime UK》的诞生。Steve主动提出要负责设计,我自愿负责编辑——好吧,当我说‘自愿’的时候,我的意思是我那时候极度兴奋,肾上腺素激增。其他人觉得我跃跃欲试的样子很好玩,像是马上要冲进敌军里杀出一条血路似的。
  《Anime UK》后来从一堆简讯里脱颖而出,巅峰时曾有超过300个订阅者。现在听起来不算很多,但在当时可是要把数量恐怖的一大堆信封全部封装好内容,黏好邮票,还要每两个月一次!当然,这些简讯的内容也在订阅者外进行传播,比如订阅者的朋友,或者被其他简讯或同人杂志摘抄引用(我们也这么干过,我认识的每个编辑都乐于分享信息)。我们有位叫Will Overton的订阅者,在一间叫Sigma的小设计公司上班。他把我们的简讯给他的老板Peter Goll看了。Peter认为这些奇怪的日本内容看起来很有趣,就问我们是否愿意把《Anime UK》做的更专业一点。后面的事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Helen McCarthy
  到1996年二月为止,尽管曾以《Anime FX》的名义复刊过,但这本杂志最终还是停止了出版。  
  “(停刊的原因是)钱,非常简单。Peter Goll是个好人,在印刷和排版上也有本事,但是我们之前都没运营过杂志。我们无法把现金流保持在一个应有的水平上。Peter一直在想办法让我们继续办下去。他和Ashdown Press谈过,有一阵看起来很有希望,但最后还是没成。限于法律原因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Helen McCarthy
  “《Anime UK/FX》,一个出了28期只付了8期稿费的非营利性刊物,作为同好群体自己创办的杂志,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但如果说《Anime UK》真正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话,那也是在投资者的咖啡桌上。这本杂志耀眼的发行量,给了投资者一个印象:日本动画实际上远远没有它看起来的那么受欢迎。事实上,《Anime FX》是因为无法支付债务而停刊的,但它旗下的姐妹品牌Anime UK Collection(译注:这个子公司是为了自行发行动画而建立的),只发行了一部《KO世纪三兽士》就耗尽散架了。”——Jonathan Clements
  杂志倒闭的众多原因里,有一个可以确定,那就是编辑团队和英国最大的授权代理公司Manga Entertainment之间的一个恶劣关系。Manga Entertainment曾因为试图注册“Manga”这个商标,激怒了整个英国的动漫爱好者群体。他们——包括《Anime UK》的编辑团队——发起了一场阻止Manga Entertainment的抗议活动,为此甚至联系了产业源头的日本以寻求支持。再加上《Anime UK》还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批评Manga Entertainment的一些发行作品中的质量问题,这个英国最大的动画发行商于是拒绝在该杂志上刊登广告,或为其提供影片资料。虽然后来事情有所缓和,但对Anime UK来说已经为时已晚。

  没有人怀疑过Manga Entertainment在国际上——不只是在英国——为推广日本动画所起的重要作用。1991年,该公司随着《阿基拉》在英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后创办,到1995年为止,已经为全世界近乎1/3的日本动画的英文化发行,提供了代理授权、翻译和配音服务。但是商标事件并不是唯一涉及该公司的争议事件。Manga Entertainment经常为他们所发行的影片和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产生冲突。他们努力为他们的动画寻求负面的媒体评价,用颠覆“卡通片”形象的方式推销作品中的成人向内容。  
  “那时候媒体上有很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言论真的非常荒谬,大部分是从未看过任何日本动画的人发出的。政治人物自然也跟着他们有样学样。这些争论让日本动画对十多岁的男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反过来也意味着,那些并不激烈的动作冒险片需要改的更暴力,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十五岁化(fifteening)”。翻译和编剧被要求确保剧本里有足量的脏话和过激对白,好从分级委员会那里获得“十五岁限定”认证——没有一个有自尊的十二岁孩子愿意被人发觉自己看的片是‘家长指导(PG)’或者‘十二岁限定’。”——Helen McCarthy
  “动画爱好者们看不起Manga Entertainment,但Manga Entertainment也看不起动画爱好者。因为当500动画爱好者挤在伯明翰酒店的VCR旁放着《甜甜仙子》时,Manga Entertainment正在商业街上把《超神传说童子》卖给40000个其他人。媒体因为日本动画的过激内容而谴责动画爱好者,但1993年的动画爱好者显然不是Manga Entertainment那些动画的爱好者。有件事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动画爱好者曾因为《超神传说童子》而受到媒体谴责,但根据资料显示,这片子绝大部分的购买者并不是喜欢动画的人。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90年代那些所谓的动画“丑闻”并没有明显影响到英国的动画销量。到《口袋妖怪》和《黑客帝国动画版》为止——这两部影片都刷新了销售记录——英国的日本动画历史销量排行榜上,前20的作品有19部都来自于同一家公司:Manga Entertainment。一大堆动画的名字成了媒体指责的对象,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保护”英国公众远离这些动画。
  到目前为止,所谓的“爱好者群体”即可以指500个有自我认知的真正爱好者,也可以指2000、3000个经常购买Manga Entertainment配音动画的人。就像你能想到的一样,前者认为那些被改的充满脏话、性和暴力的“十五岁化”动画很糟糕。但问题是他们并不是会买这些片的人。我毫不怀疑Manga Entertainment那些作品的爱好者要多很多倍。这些人一边看片一边喝酒,只要片子里有人说了一个脏字,都能让他们起来喝彩。这两种爱好者群体现在已经混在一起了,事情当然就变得更复杂了。
  那些争论确实有,但很多都是发行商自己一手操纵出来的。Kiseki Films曾经发过一篇媒体稿,列出了所有《超神传说童子》里剪掉的东西。这篇东西立刻就让《每日邮报》的人怒了,都不用看完,也不会有任何观众能坚持看完这篇东西还不生气的。Manga Entertainment非常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形象:他们的片子是你能在商业街上能买到的最粗俗的影片。那些想要表现叛逆的十多岁孩子当然就有义务去买这些片,以证明他们到底有多酷。”——Jonathan Clements
  但是套用一个现在被滥用的说法,没有东西是“太庞大所以倒不了(too big to fail)”的。由于来自美国的竞争越来越强,尽管Manga Entertainment仍在运营,但它最终还是会失去动画代理领域里,世界领导者之一的地位。失败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过度自信,特别是和一种逐渐增多的爱好者相比,这些爱好者的品味更成熟、更有鉴赏力,并且知道他们到底想看什么。
  “那段时间,人们不再因为看了什么片就心满意足。他们开始学着思考评价作品中的不足了。《Anime UK》和Manga Entertainment之间曾有一次很有名的冲突。原因是《Anime UK》居然敢刊登一篇文章指出Manga Entertainment发行的动画不都是好作品。你要知道不同杂志在如何服务读者上是有分歧的,比如《Anime UK/FX》和《Manga Mania》,前者专注于有深度的冷门东西,而后者——英国最早的正规动画杂志——则公开承认自己媚俗。
  《Anime UK》和《Manga Mania》上评论的着眼点,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能精确到监督和人设了。这些评论把日本动画从蒙昧的沼泽中救了出来(像当时的忍者电影演的一样),实际上还给了观众鉴赏能力。他们就能说这样的话,啊你看,我觉得寺泽武一的东西不怎么样,但我觉得可以试试押井守的片子。这些观众经历的成长,我也经历过,这是一种值得赞扬的变化。观众应该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让企业来决定。我想看带字幕的原版电影,不想看配音糟糕的TV动画。这部片我会买是因为这部片很棒,不是因为这部片也是日本动画。也有人确实因为理念问题不会在动画上较真,但我不是这种人。动画爱好者在购买影片时能动动脑子,就不会只要看到什么东西印着‘anime’就去买了。
  实际上,当时Manga Entertainment正希望他们的品牌,Manga Video,能成为动画爱好者们的唯一选择。他们想把他们旗下的所有东西都印上Manga Video的商标,然后希望人们看到商标就会乖乖付钱。他们尝试过卖韩国货、粘土动画、摔角周边、以及各种各样的垃圾。我相信在90年代末,其他动画公司一定都在想方设法对HMV之类的媒体集团进行游说公关,就为了让那些动画专柜不要再叫作‘Manga Video’专柜了。”——Jonathan Clements
  在90年代中后期,家用游戏在英国迅速崛起并流行。但直到今天,这种现象对日本动画在英国的人气有促进还是阻碍作用,仍没有明确的结论。两者肯定都共享着同一套审美文化,但“PlayStation一代”的产生将彻底并永远地改变家用游戏业,最终将扭转西方市场的主导权及其消费者的喜好口味。不过在这一切发生前,任天堂会给我们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东西:口袋妖怪。
  “当1998年我成为《Manga Max》的编辑时,我们的邮箱里全是二十多岁喜欢吹毛求疵的单身男人的来信。到2000年我离开的时候,邮箱里已经变成了男女比例各一半一半了,而且大部分都是14岁的孩子。口袋妖怪的热潮虽然已经停息,但它极大地扩展了低龄爱好者的数量,多到正在把老一辈爱好者挤走。Tokyopop已经开始在普通书店(bookstore)销售日本漫画了,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在专门的漫画书店(comic store)销售。这种改变让女孩子能更容易地买到日本漫画,结果就是漫展上的女性数量增加了,并且改变了圈子里的社交生态。曾经的漫展就是一堆人坐在黑乎乎的屋子里看卡通。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漫展已经变成打扮得像精灵一样站在停车场你看我我看你了!”——Jonathan Clements
  经过世纪之交,一切又再次发生了改变。互联网为海外购物开启了简单的新途径。网络盗版则使英国的相关产业紧缩不振,以至于这些公司现在就像是靠吃美国大集团的剩饭维生。作为一个活在当代英国的动画爱好者,很容易因为一些事变得沮丧,比如要合法入手一件新产品有多难,或者新片引进到本地上映要等多久——但是在回顾完往事后,忘掉我们现在有多幸福也许可以变得更容易。
  “现在的动画已经多到看不过来了。新的动画爱好者只需要轻轻点击他(或者她)的鼠标,就能立刻拥有吉卜力工作室的全部影片,几十部动画电影,几百话经典TV动画。我很怕去想,如果1993年吉卜力屈服于代理商的压力,同意低价甩卖他们的电影会发生什么。他们当时坚持把影片的价格定的那么高,以至于不管谁买了他们的影片授权,都必须在电影院放映才能收回投资。
  结果就是一直到世纪之交前,吉卜力的电影在英国录像带市场上都一直很碍眼的缺席着。但是一旦他们在市场上出现,就必然能获得巨额的利润。
  你能想象得出,如果有人在90年代某个错误的时间点上拿到了《龙猫》的授权,会发生什么吗?这部动画可能会被交给只做字幕翻译的公司,比如Western Connection,或者被改成像《风之战士》(*译注二)一样的东西。可能这部影片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就消失了,而不是被译制上优秀的配音和优秀的字幕,走进数万个英国家庭中。我就随便说说,有时候,动画爱好者们没有问他们自己这样一个大问题:如果片子的水准是译制决定的呢?”——Jonathan Clements




受访者:
Helen McCarthy是《The Art of Osamn Tezuka》和《Hayao Miyazaki:Master of Japanese Animation》的作者。她是第一个出版专著介绍日本动画的英文写作者,也是在英国历史里,第一个在展会中举办日本动画主题活动的人,第一个组织发行日本动画定期通讯的人,以及第一个主编日本动画专门杂志的人。

Jonathan Clements是《Schoolgirl Milky Crisis》的作者。他在英国杂志《Manga Max》工作了两年,翻译了许多动画和漫画。此外他还撰写了中国历史里一些重要人物的传记。

Darren-Jon Ashmore是日本国际教养大学的日本研究教授。他曾参与了1980年代末期,日本动画爱好者以Sheffield Space Centre商店为中心开展的许多活动,并帮助筹办了1991年的Animeday漫展。




*译注一:Sheffield Space Centre是英国谢菲尔德市一家小有名气的科幻专卖店,如你所见,也卖日本动画和漫画:



*译注二:《风之战士》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风之谷》剪辑版。《风之谷》在1985年就已经在美国译制、放映并销售了。1993年,另一家公司重新剪辑和配音了这部电影,更名为《风之战士》,并配上了一个诡异的科幻风格封面。封面中心那个主角一样的男性角色甚至根本就未在影片中出现过。这件事后来惊动到了宫崎骏和吉卜力,此后吉卜力的影片都和海外发行商签署了严格的改编限制合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星舰队,以前熊猫俱乐部放的,勾起回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4 2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和东方人口味差异蛮大,space dandy在西方评价那么高反而在日本,中国算是小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村隆太郎 于 2014-4-4 21:50 编辑
southleaf 发表于 2014-4-4 21:27
西方和东方人口味差异蛮大,space dandy在西方评价那么高反而在日本,中国算是小众。 ...

不奇怪,这片adult swin也投资了一部分,算是日美合拍片吧,很明显是瞄准欧美市场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4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auron.j 发表于 2014-4-4 20:36
星星舰队,以前熊猫俱乐部放的,勾起回忆了

STAR FLEET里面那艘船很像狞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4-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u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4-5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4-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4-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在谢村几年都没看到过那个店。。。。
记得某次去打印东西,找不到U盘用了NDS的存储卡,结果老板一下子认出了赫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1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想过写个国内的acg传播历史啥的。。。这看起来好多即视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村隆太郎 于 2014-4-5 17:50 编辑

更新几张美国80年代C/FO NY的活动照片。这个组织在顶楼的文章里提到过,是80年代美国最大的动漫同好组织之一,圈内影响很大,很多日本动画公司也和他们有合作。虽然不是英国的,但可以对欧美80年代的动漫同好活动产生更直观的印象。


另外当时C/FO NY的活动地点是一间地下室,所以确确实实是字面意义上的“地下活动”……


没认出这是什么书,但后面是阿拉蕾的海报……


80年代C/FO NY的主席Patricia Malone


动画放映会,一般是直接从日本搞到尚未引进的动画,由同好者自己制作的字幕。另外这张照片能看到Patricia Malone在主持活动。


满桌子的玩具,高达模型和《福星小子》的漫画,貌似是出售的


整个架子堆满了漫画,这个看起来很逗的人手里拿着的是《福星小子》,当时在日本和海外都非常火。


这边这些是画册。嗯,小伙子挺帅的……看起来没什么宅气……


门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村隆太郎 发表于 2014-4-5 17:41
更新几张美国80年代C/FO NY的活动照片。这个组织在顶楼的文章里提到过,是80年代美国最大的动漫同好组织之 ...



书应该是再见银河铁道9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1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xm coser:游戏,美漫,日漫,三等分

----发送自 Sony XL39h,Android 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口袋妖怪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潮,
我头一回见到报纸用好几个版面报道一部动画、游戏。

蜡笔小新引进后,一时间也成了小资的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evation 于 2014-4-5 22:45 编辑

星星舰队

这片子有个很有名的英国佬拥趸:皇后乐队的吉他手兼天文学家布莱恩·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2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翻译   马下来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qiaogaohhb 发表于 2014-4-5 21:58
当年口袋妖怪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潮,
我头一回见到报纸用好几个版面报道一部动画、游戏。

“蜡笔小新引进后,一时间也成了小资的代表。”求解,没听说过。好像小新到是成了反面教材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aogaohhb 于 2014-4-7 16:40 编辑
ritsuko 发表于 2014-4-7 16:01
“蜡笔小新引进后,一时间也成了小资的代表。”求解,没听说过。好像小新到是成了反面教材的样子。 ...

虽然很奇怪,但那时蜡笔小新被放到了几米与朱德庸这类文艺书籍里面。
记得当时有部青春类的电影就拿蜡笔小新当男主的背景设定来着。

负面新闻有提及,但记得没那么大的影响(毕竟这件事在日本也早就成老黄历了),反而是商标被抢注一事获得了更多关注。
“对国外作品出格行为”的包容心再次生效。

http://bbs.tianya.cn/post-books-3194-1.shtml
当然,小资这个概念本身也基本成化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战士233,那海报一走神以为是星球大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日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7 1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002 发表于 2014-4-5 17:08
有些漫画汉化组都是从欧洲的英化组那里分到的图源甚至直接用人家的英文版(比如有一阵的LC冥王和疯狂怪医 ...

现在A4S和百度nd吧里有个id发图透和英文剧透的似乎也是老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21 19:58 , Processed in 0.09458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