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60|回复: 10

[讨论] 【找茬/怨气】一追就是几十年的美国漫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1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在:这文是不是毛猪写的,好有怨气啊~~但还是写的比介绍森熏的搞笑文专业多了。
PS。隔行如隔山,译林出版社你也太……

美国漫画在中国不会成为主流,但许多漫画人物甚至典故已经出现在了电视、网络的流行语汇里,随着更多美国大片的上映,这股热潮,想来还将持续下去。

  江业华



  《美国连环漫画史》

  洪佩奇著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2版

  1127页,150.00元

  译林出版社的《美国连环漫画史》,出版已有数年,但最近方才读到其第二版。本来,美国漫画的发展历程相当值得一书,但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却是十分可叹,因为此书虽然洋洋千余页厚如巨砖,却有诸多误译和抄袭。

  书中脱离原意的翻译比比皆是。当读者初次读到“《格林·兰顿》/《格林·阿罗》”(第379页)的时候,可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原来是《绿灯侠与绿箭》(Green Lantern / Green Arrow)。而应该音译的人名如《巴特·拉什》(Bat Lash)却反倒被意译为“蝙蝠鞭子”。而且,作者似乎偏爱“首领”这个词,凡遇到captain这个词一律翻成首领——别人也就罢了,管人家美国队长叫美国首领,这是要把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置于何地啊?

  多数问题源自不了解原作而望文生义。如“蝙蝠侠是复仇治安维持会的成员”(第381页),看来作者并不认识vigilante(义警,多为贬义,指无视法律自行执法者)这个词,随便翻词典找一个义项就下笔了。试问复仇治安维持会究竟是什么组织,蝙蝠侠又是何时加入的?这样的错误所在多有,让人不禁好奇作者究竟看过多少他所介绍的漫画。至于大名鼎鼎的英国国民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被翻成“胡博士”,凸显的更是作者对流行文化的陌生。

  暂且不提一部自称“史”的书大量使用第二手材料是否妥当,遇到这些问题时,作者总该下点求证工夫。毕竟如今网络这样发达,查证一下并不难。这书倒是利用了网络,然而并非用来查证,而是用来抄袭网上文章。


  这本书介绍蝙蝠侠和正义联盟的部分,以及第四编“后转折期”,大量使用了笔者自2003年起发布在网上的多篇原创文章的内容,只是对个别字句做了调整,并将原文中的英文名称翻成中文而已,对其出处更是一字不提。可笑的是,由于笔者这些文章的出发点是介绍漫画剧情,因此下笔时采用的是故事情节中的时间设定,而非现实中的历史,该书作者竟然当做正史照搬,毫无辨别能力。例如


  警察局长Gordon在Batman登场的第一期就出现了。初期Gordon只是代表“警方”的符号化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角色慢慢丰富起来。我们看到他作为警察在几十年中所做出的牺牲,同权势的斗争,私人生活的矛盾,对家人的关爱,对Batman的保护与关心,两人的争执与默契,以及一个正直的人如何赢得尊敬。他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查出了Batman的真正身份,但是他不想深究,宁愿让自己处于下风。他们长达十余年的无言的友情也成为Batman故事中最感人的地方之一。(笔者,《Bats!》)

  警察局长詹姆斯·戈登早在蝙蝠侠登场的那期就出现了。早期戈登只是警方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角色的形象慢慢丰富起来,在几十年中,作为一名警察他做出了许多的牺牲。他同权势斗争,他对家人关爱,特别是他对蝙蝠侠的关心与保护,体现出他的正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从一开始他就查出了蝙蝠侠的真正身份,但是他绝不深究,宁愿自己处于下风。他们之间几十年无言的友情也成为《蝙蝠侠》故事中最感人的因素之一。(《美国连环漫画史》381页)

  消息传出,举国哗然,就连《今日美国》和《华尔街日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是策划此事的编辑Denny O'Neil始料未及的。这些媒体的受众大部分是成年人,他们有的从不看漫画,但是六十年代的电视剧让罗宾家喻户晓。他们以为遇害的罗宾是陪伴他们长大的Dick——于是把愤怒的矛头对准了编辑,似乎他杀死的不是一个漫画人物,而是一名现实中的少年。(笔者,《回首黑暗时代》)

  罗宾死后,举国哗然,甚至《今日美国》和《华尔街日报》等有影响的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使得策划编辑丹尼·奥尼尔始料未及。有些美国人从不看连环漫画,但六十年代《蝙蝠侠》的电视剧使罗宾家喻户晓,他们认为遇害的罗宾是陪伴他们长大的迪克,于是把愤怒的矛头对准了编辑,似乎他杀死的不是一个漫画人物,而是一名现实中的少年。(《美国连环漫画史》977页)

  这样雷同的地方还有多处,不一一列举了。不知作者在后记中宣称“这本一百多万字全部运用第一手翻译资料的著作”时,宁无愧乎?

其实向中国读者介绍美国漫画的历史,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美国漫画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它的发展过程反映出的实际上是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不过,报纸连环漫画(comic strip)和漫画书(comic book)的命运差别很大,前者基本稳定发展,后者则跌宕起伏。国外也有许多研究者认为不应单纯依照年代将两者一刀切。虽然这两种体裁之间也会相互改编,但区别却相当大。绝大多数报纸所刊登的连环漫画为报业辛迪加提供,每天在报上连载,一般是四格漫画,周末则篇幅较长,通过辛迪加,漫画家的作品可以同时在多家报纸上连载,并同报业辛迪加分账。而漫画书则由漫画公司以期刊或单行本形式出版,版权多属公司所有,公司聘请漫画家进行创作。

  1938年,超人诞生,带动超级英雄题材流行,大批漫画公司涌现。蝙蝠侠、美国队长等角色都是此时诞生的,这就是所谓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伴随着二战而辉煌,漫画和其他军需品一样,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用来“鼓舞士气”。而在二战结束后,原本盛行的超级英雄漫画开始衰落——随着和平的来临,人们不再迷恋动作冒险题材,幻想英雄的吸引力也减弱了。战争、历史、爱情、西部、惊悚、犯罪等更加接近读者的类型纷纷兴起,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出现了后来大放异彩的“图画小说”的雏形。如果历史继续这样发展,很可能如今的美国漫画也会出现各种类型百花齐放的状态。

  然而好景不长,一位心理学家威瑟姆博士在《诱惑无辜》一书中,宣扬“漫画有害论”,认为它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惊恐的家长们开始抵制漫画,甚至焚烧漫画书。国会为此专门召开听证会,会上以出版恐怖漫画闻名的EC公司想为自己辩解,但起到了反效果。漫画公司不得不同意成立一个自律组织,定下条例,自我审查——或曰自我阉割。盛极一时的黄金时代也就此衰落。大量的漫画公司倒闭,漫画家改行,残存的少数几家公司只好打安全牌,不敢越雷池一步。恐怖和犯罪题材被禁绝了,其他题材也死得七七八八,后来英雄漫画一家独大的情况,也种因于此。

  不过,报纸因为要面对大众,所以对其刊登的连环漫画内容相当谨慎,血腥恐怖不能有,种族、宗教等敏感话题也不能触碰,因此不在打击之列;这一审查条例,只是针对漫画书的一道紧箍咒,与报纸和杂志漫画无关。因此,有的漫画公司就改弦易辙,以杂志的形式出版,比如EC公司就转而出版讽刺漫画杂志MAD,大获成功;漫威(Marvel)公司为了规避审查条例,也以杂志形式出版过恐怖漫画。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DC推出新版《闪电侠》、《绿灯侠》,开启“白银时代”的序幕,美国漫画才迎来又一个兴盛时期,而在之前的风浪中艰难幸存下来的漫威公司,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同英雄主义的DC相比,漫威走的是另一条路:现实主义。

  

  漫威的故事不是发生在“大都会”“哥谭市”这种虚构的地点,而就是在读者熟悉的纽约市;他们旗下的角色并不高大全,而是有弱点的不完美英雄。这弱点不像超人的“氪石”那样,是硬加上去的阿喀琉斯之踵,而是来自于人物本身——蜘蛛侠总是把自己的生活搞砸,绿巨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钢铁侠有酗酒的问题,X战警更是一群饱受排斥的问题少年。读者追看连载,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这个角色的人生,而不单单是他如何击败某某反派——在读者看来,这些新的漫画人物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是他们的代言人。

  在六十年代这个反传统、反权威的变革年代,这样的人物设计很受读者欢迎。漫威渐渐后来居上,超过了DC。DC终于也开始着眼现实,推出关心种族、环保、宗教、毒品等问题的内容。从七十年代末开始,随着美国国内对越战的反思日趋强烈, “惩罚者”等反英雄开始流行,他们不再受到道德的约束,而是以暴制暴。受到这种潮流影响,一些本来相当正面的人物也渐渐黑化。蝙蝠侠变成了黑暗骑士,超人的人性也压倒了外星人的一面。

  这时DC引进了一批英国漫画家,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叙事手法与丰富的创意,让美国漫画不再是英雄大战,富有深度的作品开始出现。阿兰·摩尔的《守望者》、《V字仇杀队》,尼尔·盖曼的《睡魔》等,都是此中的佼佼者。这一时期,图画小说也大规模兴起,随着《鼠族》获得普利策奖,漫画的地位终于获得承认,跻身文学之列。九十年代初,创作者享有版权的“独立漫画”兴起,这意味着市场不再由漫威和DC两家把持。只不过,这一波严肃漫画的潮流并没能继续下去。不久后,美国漫画市场再度遭遇严重打击,大伤元气。但这次不像过去那样有明确的凶手,其原因是复杂的:漫画市场的盲目扩张、电子游戏对读者的争夺、成本的增加、投机者的恶意操作(漫威差点被整破产)……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读者群的萎缩。

  八十年代初,美国漫画的读者经过十余年的漫画熏陶,开始形成粉丝群体。他们多已成年,有购买力,而且愿意为“收藏品”付高价。所以漫画公司调整策略,以这部分读者为首要目标,建立单独的漫画店直销渠道,同时推出各种不同封面的版本,以提升漫画作为收藏品的附加价值。这种做法虽然抓住了核心用户,但也无意中缩小了读者群:从前,漫画在街头出售时,读者是少年,如今,进入漫画店的却多是三四十岁的宅男——这对漫画业的持续发展显然不利。因此,吸引新读者成了如今漫画公司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而对中国人来说,美国动漫其实并不是刚刚进入我们的生活。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力水手》等短片就已经进入了上海,而在1986年,随着《超人》在国内的公映,中国观众终于目睹了漫画英雄的英姿。它那在当时而言颇为神奇的特效、气势宏大的场景、丰富的想象,立刻征服了中国观众。次年,《超人》第二集引进,同样掀起热潮。超人成了第一个中国人广泛了解的超级英雄。市面上随即出现根据超人的剧情自行编绘而成的国产连环画,根据蜘蛛侠、神奇队长等美国漫画改编的连环画也可以见到。由于当时中国并没有加入版权公约,亦缺少版权意识,这些改编作品不少将原作漫画打散,重新描绘,山寨感十分强烈。这时,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以“世界连环画博览系列”的形式,出版了一批美国漫画选集,包括超人、蝙蝠侠、人猿泰山等。这套书的编者非常有眼光,选择的内容都是名家名作,十六开黑白印刷,翻译也十分精良,令当时见惯了六十四开“小人书”的读者们感到新奇过瘾。

  随后,中国和平出版社于1989年推出了六本一套的彩色版《超人》。这套书采用彩色与单色交错印刷的方式,没有采用英文原版,而从德文选集转译,因此德文版里的一些附录,如小超人的家构造图等,也收录了进去。也因为底本是德文,所以一些人名按德语发音翻译。尽管翻译上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比如蝙蝠侠译作传令兵),但仍然受到读者欢迎,那张超人和闪电侠赛跑的封面也留在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的日本漫画风潮,一方面使中国读者极其迅速地遗弃了传统的连环画式叙事方式,另一方面也让现代漫画的出版形式、分镜和阅读习惯在国内普及。但同日本漫画相比,彩印的美国漫画成本较高,版权费也相当高昂,限制了国内的传播。

  2001年左右,网上出现了由美漫爱好者建立的个人网站,如“美国漫画网”、“暗夜侠影”等。虽然随着ISP停止个人网站服务,它们已不复存在,但在当时却是国内能找到的宝贵资源。其后,《幻想》、《科幻世界画刊》等杂志也开始介绍美国漫画,不仅在一般读者中起到了普及作用,也吸引了插画、CG等美术界读者,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美漫粉丝基础。

  当然,介绍性的文章写得再好,毕竟是雾里看花,不如读原作来得痛快。由于缺乏购买渠道,国内的美国漫画市场仍偏小众。同时,美国漫画动辄几十年的历史,提高了阅读门槛,很多读者不知应该从何看起:几十年前的画风古早,故事也不合今天的口味;现代的则头绪纷繁,背景故事往往会上溯多年的历史,令读者摸不清来龙去脉。

  近年来的漫画电影热潮,让这种情况开始有所转变。由于电影的带动,即使不看漫画的人,也知道蜘蛛侠、蝙蝠侠这些超级英雄,而对某部电影感兴趣的观众,也会有意愿进一步了解原作的背景。同时,电影网站、杂志也会进行相关背景介绍,起到了一定的普及作用。而由于网络的发展,现在要获得美漫的资讯已经非常容易,直接从网上订购原版图书也十分方便,读到美国漫画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困难。不光有了硬啃几十年原作历史的读者,甚至也开始出现和美国一样追求限定版、多封面的漫画收藏者。美国漫画在中国不会成为主流,但许多漫画人物甚至典故已经出现在了电视、网络的流行语汇里,随着更多美国大片的上映,这股热潮,想来还将持续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作品演个几十年,中途还换编剧换画师,补番最大的障碍。
现在有时候全靠爱好者看完贴图吐槽内容的时候,顺手问一下“出处是哪本”,然后搜种子自己下(感谢光纤提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3-3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闪开 让张哥教教你们美国漫画是怎么回事

据说,美国超级英雄漫画的崛起正因为美国社会当年的黑暗。各种毒贩,坏人,贪污犯,各种浅规则,黑背景,河蟹媒体和各种贫富分化。就和今天我们熟悉的某国社会一样。美国老百姓们既不是权2代也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有路子”“有关系”“上面”也没人。也一样生不如死。当年的美国社会,和今天某国差不多,任何一种强大的力量必然有着不可搞人的原罪发迹史和利益目的,不可能真的为老百姓说话。超级英雄们没有政治背景,没有后台力量,完全靠从天而降,不是被蜘蛛咬了就是喝错药了,或者干脆来自外星。从而能绝对正直地为老百姓惩奸除恶。而老百姓对超人们的需求量之大也完全能体现社会黑暗产生的供求关系———仅marvel一家漫画公司就有钢铁侠绿巨人等500多个超级英雄。需要这么大的英雄队伍来代替警力,可见社会有多黑暗。
实际上,美国社会逐渐民主化之后,超级英雄们在本土执行任务的次数逐渐变少,呈现全球乱飞。跟着美国大片一起输出全球的趋势。美国的英雄漫画要不是靠电影撑着。搞不好已经扫地出门破产了。可以说,世界上仍然有丑恶政权,正是美国漫画的救星。

你瞧瞧,这才叫原创,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如果需要张哥还可以给你们讲讲40年代大萧条60年代禁酒令80年代民权运动。


(所以说良好的美术教育未必能让人画好画,但是良好的义务教育最起码能让人在不了解的时候闭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4-1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迪克猪仔) 的帖子

为防误解说明下

引用的是Benjamin在他博客贴过的话,
而我的意思就是他是个SB,各种意义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limmor) 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美漫历史的书已经第二版了。。。当时还打算买来着,看完全文后有点犹豫。只当成速查手册用的话100块钱又感觉多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4-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美漫唯一的门槛其实就是四级水平左右的英语阅读能力,因为最新漫画的汉化进度真的很慢。
现在是看超级英雄漫画最简单的时代,喜欢DC就看NEW 52,喜欢Marvel就追Marvel NOW!
如果不是对某个编剧、画师或角色特别有爱,新读者真没必要补以前的大事件,有这功夫还不如看看Vertigo、Icon或Image的独立作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21 23:43 , Processed in 0.10654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