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78|回复: 62

[科技] 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先进工业的领先创新者(特别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与天争锋_L 于 2024-9-20 01:41 编辑

137页pdf链接


文章链接



我本来是想不搬的,因为实在是太tm长了,pdf有137页,

不过帖子一楼一点信息都没有直接赢也无聊
一边看节选一些断断续续的要点数据,看得难受可以无视:



主题就是作者吹了一波中国的工业能力与创新能力日益强大是体制优势,美国啊美国,意识形态不能这样干等着了,要在现有经济模式上加倍努力改进,再或者发展一种新的国家资本主义

我们看吹工业和创新部分就可以



我发给微博的沉睡之书他总结的版本





————————————————————————————————————————————————



中国在商用核电、电动汽车和电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或与之相当。目前,它在机器人、生物制药、化工和人工智能等其他关键领域落后。但它正在取得快速进展。


虽然中国的创新体系并不完美,但它比以前理解的要强大得多——美国应该效仿它的许多方面。



总体而言,我们发现,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虽然中国公司和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国家(定义为发达的民主国家)的全球领导者,但它们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迎头赶上,而且他们的努力规模非常大。1 正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在 2021 年略显谦虚地写道,“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与美国仍有不小的差距需要缩小,但 [中国] 增长率很快,有发展潜力。2 打个比方,我们仿佛望着大海,看到平静的海浪,但地平线上是一场海啸,数十个行业的数百家强大、创新和低成本的中国公司试图从老牌领导者那里抢占全球市场份额。




在 2020 年,在 10 个先进行业中的 7 个中,中国在全球生产中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仅在 3 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中国仍然缺乏两样东西:高生产率和超越创新领导者的能力。


无疑问,在未来三十年里,中国的生产率将继续以超过美国的速度增长,至少可能直到达到美国水平的 80% 左右。但这几乎完全是通过国内服务行业(例如农业、公用事业、物流、商业服务、零售贸易、金融等)使用更多技术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的。届时,中国的 GDP 将很容易成为美国的两倍,甚至三倍。美国及其盟友几乎无能为力,无法减缓中国的生产率增长,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增长并不依赖于盟国控制的任何关键技术。此外,这种增长可能给美国和盟友的先进产业带来一些好处,不仅可以刺激中国的需求,还可以创造一个庞大的中国中产阶级,





如果中国能够成为创新领导者,那么这种发展将对西方国家及其公司构成重大威胁,因为中国将能够将质量、创新和价格结合起来。






如果中国能够走向全球创新的前沿——中国所有力量都在努力争取的目的地——世界经济和相对的国家实力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规模对先进行业非常重要,此处插入了一个小模型说明,没有中国竞争,一个公司可能卖第88单位盈利,有中国竞争,盈利可能就得250单位了

再然后



(楼主题外话,过去十五年中美gdp增量占全球总和七八成左右,全给中美吃完了都)






介绍了下什么是创新,还有创新得推入市场才有用,颠覆性创新是最致命的

总而言之,创新不是发明。这不是科学。这不一定是企业家精神。它正在大规模地将新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此外,虽然创新的这一部分至关重要,但其广泛的传播和采用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如此。



介绍亚洲四小龙发展之路
中国的四个阶段,目前第四个阶段是“十三五科技”、“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中国制造 2025 战略”,**上呼吁“以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等
最后一部分是支持这些公司“走出去”并在世界其他地区占据市场份额。不幸的是,为了获得对美国应对中国的强大战略的政治支持,美国是中国公司最后寻求进入的地方之一。相反,他们正在争夺拉丁美洲、东南亚、非洲和东欧等全球市场的“软肋”等地的市场份额。随着公司市场份额的增加,西方公司(包括美国公司)会失去市场份额,而且临界点可能会很快发生。

最后,重要的是要注意创新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人才,一个是收入。更多的钱使创新变得容易得多。拥有更多资金的公司可以在研发上投入更多。他们可以获得人才和技术。他们可以支付更高的人才工资。他们可以实现规模化。这是亚洲四小龙和中国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中国市场和收入都要大得多。由于中国管理其市场并在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限制国外销售,因此中国公司拥有大量、基本安全的市场收入,这还不包括巨额政府补贴。

与此相关的是,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以确保中国社会成为先进和新兴技术的主要采用者,包括高速铁路、数字和支持 5G 的制造、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港口、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AV)、数字支付、健康科技、教育科技、无人机、卫星和太空旅行等等。18 虽然中国在通过技术改变社会方面言出必行,并在此过程中为其科技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能力和收入,但美国甚至没有放慢言出必行,因为我们经常倒退,禁止和妖魔化技术。


理解中国经济战略所需的核心见解如下。中国要在几乎所有先进制造业中获得全球竞争优势,都需要大量的“学习”,因为制造宽体喷气式飞机、计算机芯片、基因组测序仪、机器人或生物技术药物等的生产“配方”非常复杂,无法从学术期刊文章或其他广泛可用的技术知识来源中获得。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中国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提供了了解中国创新的一种方式,该研究将创新分为四类:效率驱动型、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工程和基于科学。22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有能力大规模生产商品,使产品适应中国市场,并开发和采用移动支付系统和电子商务等数字基础设施(有时甚至在更发达的经济体之前),已经证明其有能力实现效率驱动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作者认为,摆在它面前的挑战是在基于工程和科学的创新领域迎头赶上。




中国能否创新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作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人们可以预期会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独角兽。作者还谈到了中国人喜欢采用新技术的方式。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比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更大。最后,中国创新成功的例子大多发生在少数几个狭窄的领域,例如 5G(中国的领先优势实际上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小得多)、移动支付和智能滑板车(对国家实力不那么重要的技术)


在大多数情况下,广泛研究中国经济及其创新能力的学者直到最近还在很大程度上认为,中国没有能力进行“真正的”创新,至少在全球前沿是这样。一般来说,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鼓励死记硬背并压制创造性表达的教育体系,以敬畏权威为中心的规避风险的文化,这不利于破坏或剧烈变革,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以及国家对市场的参与效率低下。这些论点的支持者认为,尽管中国的经济崛起令人印象深刻,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充其量只能是西方创新的复制品。
然后从教育模式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安公司排党小组,制度等方面认为中国不利于创新。

有专家认为像日本一样,中国注定会停滞不前,即使它拥有最好的供给侧技术发展政策,因为需求侧停滞不前,其次,中国公司不仅仅依赖中国市场(日本公司不依赖中国市场);他们依赖于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
此处又有几位专家认为中国创新已死


然后一些正方观点,说明为什么,中国可以创新——即使不是全面创新,至少在一些特定的关键技术上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 2021 年的一份报告《科技大竞争:中国与美国》认为,中国已成为 21 世纪基础技术(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科学 (QIS)、半导体、生物技术和绿色能源)的重要竞争对手。报告指出,“在一些比赛中,它已经成为第一名。在其他国家,按照目前的轨迹,它将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52 它将此归因于强大的研发生态系统以及持续进步的优秀中国大学。


中国技术专家 Dan Wang 认为:中国的技术发展比国家形象所暗示的要充满活力。中国在几个关键领域仍然落后,其一些最重要的科技公司面临监管压力——无论是来自华盛顿还是北京本身。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中国的工业正在达到世界级的标准,中国的科学也在稳步进步。在此过程中,中国公司开始进行自己的重大创新,包括在美国优先考虑的战略领域

还有一些结构性因素表明,中国可能会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黄仁勋和谢里夫认为,使中国成为技术领导者的三个因素将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的巨大市场(使创新公司能够比其他国家更快地降低边际成本),中央集权的政府体系使中国能够为创新公司提供重要支持,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作用,在获得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其进行先进研发的能力。 通常与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利益集团合作。他们认为,这三个因素将使中国“长期”成为全球技术领导者



再次分析创新

确定要衡量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想要回答什么问题。理想情况下,创新应定义为新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和市场份额。换句话说,发明不是对市场领导者的挑战;只有创新才是,创新被定义为成功地将新产品或流程推向市场。创新过程的创新输入和输出,如研发支出和专利,也不是对市场领导者的挑战。这些是有用的指标,但归根结底,它们不足以真正衡量创新。
由于缺乏足够的中国数据,无法衡量某些(如果不是大多数)行业和技术的产出和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可以评估许多中国公司的创新产品开发。中国企业是重点,而不是中国经济,因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对盟国经济的威胁要比中国企业小得多。外国公司可能会将一些生产和研究转移到中国,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取代自己。相比之下,与大多数跨国公司一样,许多中国企业的目标是赢得全球市场份额。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政府继续推进“本土创新”(中国公司的创新),外国公司在中国的作用将继续缩小。这就是为什么重点不是中国的创新,而是中国的企业创新。“中国”能或不能做好某件事的概念当然具有误导性。

但是,我们所说的“新来”是什么意思呢?显然,对公司来说是新的创新,甚至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新的,这是有区别的。例如,在询问中国公司是否进行了创新时,调查显示,与更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这一比例相似,甚至更高。但这只是意味着中国公司正在做一些与以前不同的事情,即使这意味着复制外国的创新和技术。


遗憾的是,除了生物制药行业的药物批准外,没有现成的数据库来评估中国公司创新的数量和程度。因此,我们使用三种方法来评估中国企业的创新。首先也是最无用的是对定量创新指标的审查,例如研发人员、专利和文章引用。这些是有用的,但不是决定性的。

第二部分是对个别中国公司的分析。我们使用了在欧盟研发2,500强名单(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2,500国名单)上列出的中国公司。2023 年共有 679 家中国公司上榜,我们选择了 44 家公司进行更仔细的审查,尽管我们试图确保广泛的行业覆盖面,但我们大部分是随机选择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偏颇的样本,因为它只包括领先的研发支出者。但这些公司是最有可能创新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中国创新能力的信息。虽然我们选择了至少 2 家公司来适应 11 个深入的行业/技术案例研究,但对于其余公司,我们随机选择了。依靠以中文为母语的研究人员,我们审查了公司年度报告和投资分析师报告,以定性评估这些公司开发的产品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在多大程度上是或接近于新的。然后,ITIF 专家按照 1 到 10 的等级对每家公司进行独立评分(1 分表示完全复制,10 分表示处于世界创新的前沿)。

第三,我们研究了对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实力至关重要的九个关键行业和技术:电动汽车、机器人、半导体、化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计算、显示器和商业核能。其中一些技术具有双重用途,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很重要,而且对经济安全也很重要。59 其他是有助于塑造技术竞争的新兴技术。60 为此,我们依靠与中国行业专家的访谈和圆桌会议。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采访中国的专家,部分原因是目前中//共对与外国人分享信息的限制,但也因为我们不确定我们能否获得客观信息。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些数据都会有局限性,比如用某个方式能测出来加拿大80%的公司有创新性,美国38%的公司有创新性,加拿大专家都觉得不靠谱

尽管原始数据存在局限性,但以下部分研究了一系列实证数据来源和研究,以评估中国创新的趋势和水平。总体发现是,在某些领域和行业,中国似乎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而在大多数其他领域,中国正在迅速迎头赶上。



实证数据(非常多干货数据)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发表的一些论文似乎是欺诈性的,其动机是“要么发表,要么灭亡”。68 然而,一项控制许多独立指标(包括期刊类型)的学术研究发现,中国在顶级学术期刊出版物中遥遥领先于普遍认为的,中国在 2015 年超过了欧洲,在 2019 年超过了美国。Wagner、Zhang 和 Leydesdorff 写道:

使用场标准化的前 1% 分析可能掩盖了中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事实。中国科学产出质量的提高挑战了关于国家建设科学能力的方式或条件的许多假设。中国的科学政策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该国推向了世界级水平,使该国的形象从快速模仿转变为具有世界领先科学悠久历史的国家的挑战水平。











众所周知,中国公布了大量虚假或可疑的专利,这使得纯粹的专利申请数量具有误导性。相反,查看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 授予的专利数量可以更真实地估计中国公布的合法专利数量。图 16 显示了 2010 年至 2020 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中国公司的专利授权份额。2010 年,中国仅获得 3,303 项专利授权,不到当年美国授予的所有专利的 1%。然而,到 2020 年,中国在美国的专利授权增加到近 27,000 件,占所有授权的 7%。2020 年,中国拥有 USPTO 授予的专利数量第三多,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表明,尽管有一些有问题的专利,但中国正在公布许多高质量的专利。





Bergeaud 和 Verluise 对专利申请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对前沿技术的贡献在 2010 年代后期与美国在数量上相似,同时分别超过了欧洲和日本的贡献。尽管在某些方面,中国仍然表现出经济赶超的特征,但这种外表很快就消失了。中国专利局公布的前沿技术专利的质量已经与欧洲和日本专利局公布的专利质量相当。与此同时,中国专利局的前沿技术专利申请似乎越来越得到国内专利权人的支持,这表明国内能力正在增强。



另一项关于中国专利申请的研究发现,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专利对外国知识和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而中国专利相对于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的重要性在过去二十年中稳步增加。此外,中国和外国的专利申请在技术类别的专业化方面变得更加相似,这表明中国现在正在与全球领导者类似的领域进行创新。76







独角兽是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私营初创公司。截至 2024 年 4 月,共有 1,453 家独角兽公司,其中许多集中在科技领域。图 19 显示了集中在美国和中国的独角兽份额。美国占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大部分,占 48%,而中国占 23%。







其他数据源也描绘了类似的情况。根据欧洲创新记分卡,自 2017 年以来,中国的创新能力增长幅度居世界首位,这是一份由欧盟编制的报告,使用国际投资、研发支出和商业活动等标准评估国际创新。在过去七年中,中国的创新能力增长了 28.2%,赢得了“全球温和创新者”的称号。其他世界领导人的增长受到了更大的限制,例如欧盟和韩国,它们都增长了 10%。中国在商业领域的研发支出、商标申请和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和技术文章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在这三个类别中,中国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欧盟。82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 (ASPI) 的关键技术跟踪器还发现,中国已成为该跟踪器涵盖的几乎所有关键技术的领导者。该跟踪报告重点关注各国在能源、环境、国防、核能、量子计算和许多其他关键行业等基础技术方面的创新情况。创新性使用过去 21 年中这些行业引用次数最多的前 10% 的研究出版物进行评估。在最新的报告中,从 2019 年到 2023 年,中国在 64 项关键技术中的 57 项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从 2003 年到 2007 年,中国在 64 项关键技术中仅领先 3 项。相比之下,美国在 2003 年至 2007 年期间在 60 项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现在仅以 7 项技术领先。中国现在也被视为“高风险”,因为它垄断了其主导的 24 项技术的研究。83



介绍了一些创新成果新闻,再比如电车,高铁,工业机器人,核电站之类

下面分析公司
从欧盟研发2,500强名单上的679家中国公司中,我们随机选择了44家公司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很少有公司处于全球创新的前沿,尽管大多数公司似乎都在赶上领导者并取得快速进步。在 1 到 10 的范围内,其中 1 表示完全没有真正的原创创新,10 表示公司中度到显著领先于全球创新前沿,平均得分为 6:落后,可能落后 2 年,有一些原创创新。排名最高的公司是中国核电公司(9 分)、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 (8.75)、QuantumCTek (8.25)、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 (8) 和人工智能公司智谱 (8)。


这种整体方法存在许多限制。首先,中国公司可能会夸大其创新水平,以提高他们在股东和中共中的声誉。其他公司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出于国家安全原因隐藏其创新表现。其次,根据定义,非中国人对中国实际发生的事情的了解要比在这些机构工作的中国公民要少。但考虑到总体局限性,我们认为这个研究框架可以为中国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提供有用的见解。



除机床外,所有机床均作为完整报告单独发布。表 3 提供了总体摘要。在 10 个行业中,我们评估了中国在 2 个行业中领先或持平,在 4 个行业中接近领先,在 4 个行业中落后。除了半导体和量子领域的进展受到设备出口管制的阻碍外,中国的进步速度令人震惊。




机器人领域
各国都有很强的公司,然而,就生产和使用量而言,中国领先世界。而中国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尽管国内产量不断增长,但中国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进口国,这表明它仍然严重依赖外国技术。研究表明,中国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公司都是系统集成商,从事的附加值较低。
然而,中国至少在两个方面落后。首先是软件。软件是机器人质量和多功能性的差异化因素,当今机器人技术的价值约为 80%。中国在工业软件能力方面仍然落后。二个是集成系统开发和机器人即服务商业模式,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弱于西方公司。

此外,许多中国机器人公司都是跟单者。

虽然中国的机器人通常无法与最好的西方公司的质量相提并论,但它们通常具有价格优势

中国正在特定市场进行创新。中国还利用外国收购来获得能力


化工品行业

行业创新进展比较缓慢。中国比较容易追赶
在基础化学品方面,中国正在提高其作为净出口国的地位。在极少数商品化工产品中,中国是净进口国。

中国的一个优势是化工行业与特定行业相关,例如汽车、电子、可再生能源等。

然而,中国在高质量的化工产品、化工行业的高端设备和领先的技术方面高度依赖其他国家。

中国缩小与世界领先企业差距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大宗化学品领域,是依靠外国生产商在中国投资,这种模式已经被多个行业采用。


机床
迄今为止,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复制者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战略研究,中国的机床工业落后于国际先进国家 15 年。165 例如,只有不到 20 家中国机床制造商升级了他们的生产线,以将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工业 4.0 标准纳入高端数控市场。166 中国制造机床的消费者也报告了产品缺陷,包括油、液体和气体泄漏。167 此外,由于发展不足,中国尚未将增材制造大规模实施到机械加工过程中。

此外,中国机床系统故障的平均间隔时间为 600 至 2,000 小时,而国外机床的平均时间为 5,000 小时以上。169 中国多轴机床的利用率(衡量设备生产率的指标)为 15-30%,重力加速度低于 0.8 g.170 然而,国外机床的利用率为 60-90%,最小加速度为 1-1.5 g.171特别是中国的超精密机床具有亚微米级的加工精度,与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差了一到两个数量级。

中国之所以无法成为真正的创新者,是因为中国企业无法生产高端机床的核心部件

中国公司也在寻找创新方法,将自动化、机器人和 3D 打印整合到 CNC 机器中;然而,由于中国高端数控机床生产商不到20家,日本和德国等先进国家在新型机床的研发方面已经能够轻松超过中国。因此,由于技术壁垒和成本高,中国公司对进入高端机床市场犹豫不决。

中国政府已经有意识地努力打破这种模式。“中国制造2025”力求通过高端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减少对外依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它还旨在将生产周期时间和产品缺陷分别减少 50%。虽然中国总体上落后,但已经有一些创新。2017 年,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联铸联锻能力的 3D 打印数控机床。中国中高端数控系统制造商华中数控于 2021 年推出了全球首台智能数控系统华中数控 9 系列智能系统。176 这个新颖的系统不仅融合了自动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还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决策能力。



核电
中国已经成为核反应堆技术的全球领导者。177 世界核能协会中国主任弗朗索瓦·莫林(Francois Morin)断言,中国“在核技术研发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178 总体而言,分析人士评估说,今天的中国在大规模部署第四代核反应堆的能力方面可能比美国领先 10 到 15 年。在可预见的未来,该国预计每年将建造 6 到 8 座新的核电站,这些反应堆的平均建设时间平均约为 7 年。中国打算在 2020 年至 2035 年期间总共建造 150 个新核反应堆。

说中国黑客2010年黑了西屋公司的计算机系统,窃取了西屋公司 AP1000 的机密和专有技术和设计规范

虽然中国在创新 CAP 1400 方面并不擅长,但它在采取部署它所需的步骤方面确实表现出色。事实上,虽然中国早在 2017 年就开始部署其版本的 AP1000,但美国首次安装的 III+ 代反应堆直到 2023 年才上线。
一些核反应堆成果

中国在核聚变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24 年,中国政府成立了一个工业联合体,以促进聚变的发展和进步。185 中国政府还在中国启动了新的聚变教育计划,目标是培训 1,000 名新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来支持这些计划。186 政府设定了到 2035 年建造第一个工业原型聚变反应堆的目标,它称之为“人造太阳”,官员们希望到 2050 年开始大规模商业生产聚变能。



半导体
中国政府将半导体放在首位,投资数千亿美元促进本土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发展,并在从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到半导体制造设备再到组装、测试和封装 (ATP) 的几乎所有领域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半导体公司。

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努力并没有取得平衡的成功。在尖端逻辑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方面,中国的旗舰竞争对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SMIC) 可能比台积电 (TSMC) 等全球领导者落后约五年。189 家中国竞争对手在半导体制造设备方面甚至更落后,例如制造半导体的光刻工具。一位评论员指出,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可能落后多达五代人。190 正如另一位分析师所解释的那样,“中国公司可以生产的最好的机器可以制造 28 纳米宽的芯片;业界的尖端设备可以制造 2 nm 芯片。191 也就是说,中国半导体公司似乎正在某些领域迎头赶上。

制造半导体从设计开始,这使得协助半导体定义、规划、设计、实施、验证和后续制造的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软件变得至关重要。从历史上看,EDA “构成了中国努力建立领先的国内半导体价值链的薄弱环节”。192 然而,在 2023 年 3 月,华为宣布在 EDA 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它表示这将使中国工业在生产 14 纳米或更高半导体时摆脱对这些工具的外国供应商的依赖。193 尽管如此,中国公司显然落后于 EDA 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EDA 是设计半导体的关键投入,而中国在该地区的弱点历来阻碍其半导体设计公司。2022 年,中国设计公司仅占全球设计收入的 8%,全球前 25 名设计公司中没有中国公司。194 然而,正如一份报告所指出的,“自 2015 年以来,中国设计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其推动因素包括资本的广泛可用性(包括来自政府和私营部门的资本)、政府支持、行业本地化的愿望、需求增长、外国公司的收购以及下游用户设计自己的半导体。195 事实上,从 2010 年到 2022 年,中国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数量增加了近六倍,从 582 家增加到 3,243 家。

在设计和制造先进逻辑半导体芯片方面,中国企业已经陷入困境,但总体上仍远远落后于全球领先企业。真正的瓶颈在于制造先进工艺节点(即 7 nm 以下)芯片的能力。虽然中国的旗舰制造商 SMIC 正在以 7 nm 工艺制造,但它通常采用更昂贵、更耗时和低良率的工艺;换句话说,虽然中芯国际可以在 28 纳米下进行大批量、高良率的制造,但它尚未掌握 7 纳米的做法,更不用说低于 7 纳米的水平了,英特尔和台积电等领导者继续将尖端半导体制造降低到低于 2 纳米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公司在高级逻辑芯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如,2023 年 8 月,华为发布了 Mate 60 Pro 智能手机,该智能手机采用了 7 纳米麒麟 9000S 芯片(由华为海思设计部门构建),由中芯国际使用其中芯国际 N+2 工艺技术制造,“其性能震惊了世界”。197 正如 SemiAnalysis 的 Dylan Patel 所评论的那样,“简而言之,麒麟 9000S 是一款设计得比西方意识到的更好的芯片。它具有坚实的动力和性能。即使出口管制乏善可陈,这也是一个领先的芯片,在 2021 年将接近前列。我们怎么强调这有多可怕都不为过。198 然而,中芯国际用于制造芯片的工艺既耗时又昂贵,因此很难大规模使用这种工艺进行制造,这解释了为什么分析师预计华为在 2023 年仅出货 700 万部 MatePro 手机,而 2024 年可能仅出货 4000 万部。




未来几年,中国将占新半导体产能的最大份额。事实上,分析师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增加的芯片制造产能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每月将比 2023 年增加 100 万片晶圆。

长江存储
光刻是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中芯片晶圆入光刻机并暴露在深紫外线或极紫外光下,并通过光掩模将图案印刷到芯片的光刻胶层上。因此,长期以来,追赶光刻技术一直是中国芯片发展的核心重点,其努力可以追溯到 2008 年启动的中国“02 计划”。中国领先的光刻开发商上海微电子设备集团 (SMEE) 于 2023 年 12 月声称已成功开发出 28 纳米光刻机 SSA/800-10W。209 然而,分析师质疑 SMEE 大规模生产 28 纳米光刻设备的能力。总体而言,中国晶圆制造设备生产商的国内市场份额从 2019 年的 4% 上升到 2023 年的 14%。



最后,ATP 代表了半导体制造的最后一步。截至 2021 年,中国占全球 484 个 ATP 设施的 27% (134)。到 2023 年 8 月,中国的 ATP 公司占据了 38% 的市场份额,其中五大 OSAT 公司——长电科技、HT-Tech、TF、LCSP 和 Chippacking——都是中国公司。210 然而,尽管中国公司在 ATP 领域具有成本竞争力,但 ITIF 圆桌会议上的行业观察家认为,“虽然中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它在半导体 ATP 的前沿确实不具备这种能力。211 元



在创新投入方面,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远不如其他主要国家的半导体行业那么需要研发。2022 年,其半导体行业研发强度为 7.6%,仅为美国 18.8% 的 40%,远低于欧盟国家 15% 或台湾 11% 的平均水平。

中国研究人员在半导体科学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考虑到 h 指数(衡量科学出版物的生产力和引文影响力的指标),中国在全球发布先进集成电路和设计出版物的前 20 名研究机构中有 7 所机构。212 元

归根结底,中国企业正在该行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和进步,但总体而言,他们仍然落后于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导者。


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
这个吹的应该挺多的就不搬了,已经很长了

人工智能

得益于尖端研究和强大的私营部门,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引领人工智能领域,但中国坚持不懈、以国家为导向的方法正在迅速缩小差距。中国只是一个复制者的过时叙述正在被其强大的学术机构和创新研究的证据所取代,这些研究催生了大多数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从长远来看,美国减缓中国发展步伐的努力不太可能奏效,因此,如果美国不能确保自己保持领先地位,它可能会发现自己被一个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和专注度前进的竞争对手所超越。

在美国的研究往往在影响力方面领先的地方——更高的引用次数和私营公司的更多参与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研究正在迅速获得认可,尤其是在它与美国努力直接竞争的领域。
清华大学是中国 AI 革命的核心
中国的人工智能方法与其更广泛的经济和工业战略密切相关,该国已将人工智能确定为其未来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将其整合到制造业和医疗保健等关键领域。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支持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它体现在通过国家直接资助和为私人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的大量财政支持上。这种支持在传统上私人资本稀缺的地区尤为明显,使高潜力公司能够在可能被忽视的领域蓬勃发展。

然而,尽管中国的 AI 生态系统正在迅速成熟,但它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在私人人工智能投资方面,美国继续使中国相形见绌,美国公司吸引了更多的风险投资,并生产了更多开创性的人工智能模型。然而,随着外国投资者(包括沙特阿拉伯沙特阿美等重要参与者)开始看到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潜力,这一差距可能会开始缩小。此外,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全球前 20 名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有力指标。


中国 AI 战略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是其开源的 LLM 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发展速度引起了全球 AI 社区的关注。阿里巴巴的 Qwen 1.5 和智谱 AI 的 ChatGLM3 等模型不仅具有竞争力,而且还开始在各种应用中树立标杆。此外,中国积极寻求旨在提高数据可用性和质量的国家数据战略,这对于训练高级 AI 模型至关重要。


然而,问题仍然存在:中国能否保持这一势头并将其研究实力转化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尽管中国的进步是不可否认的,但美国在关键领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和支撑广泛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模型的开发方面。美国私营部门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继续使其在生产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 AI 方面具有优势。



显示屏
总而言之,中国显然已经从其他参与者手中夺取了全球 LCD 行业的领导地位:2004 年,中国占全球 LCD 产量的 0%,但到 2024 年,其份额已达到 72%(这是通过产业政策有效地人工制造的“比较优势”的有力例证)。同样,中国在 OLED 领域的市场份额从 2014 年的不到 1% 增加到今天的一半以上;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该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也将难以持续下去。(事实上,韩国或日本企业的唯一途径是在前端创新,开发下一代 MinilLED 和 MicroLED 解决方案。此外,事实证明,制造显示器和半导体之间的制造工艺相似性接近 70%,这意味着随着中国公司发展显示技术能力,这些能力可能会越来越多地溢出到半导体能力中,进一步增强中国半导体公司的竞争力。230 元


量子计算
中国在量子通信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在量子计算方面落后,在量子传感方面与美国大致持平。虽然美国在历史上一直引领量子信息科学 (QIS) 领域,该领域利用量子力学原理以全新的方式处理和传输信息,但中国通过积极的国家驱动投资和战略重点迅速提升其能力——其中一些进步在规模和范围上超过了美国。 这使得美国在量子领域的领导地位远未得到保证。量子技术不仅对国家安全很重要,而且还有可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变革性影响。
在量子计算方面,中国明显落后于美国,

在量子传感方面,竞争更加平衡,中国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在其他领域保持优势。
这种对比——中国在更市场就绪的量子传感和量子通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在不太成熟的量子计算方面落后——说明了它在快速完善和应用现有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及它在基础创新方面的局限性。中国的战略重点是近期的、商业上可行的技术,这反映了一种务实的创新方法,优先考虑眼前的收益,而不是有望推动量子经济未来的更深层次、更长期的突破。

中国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政府提出的投资额超过 150 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美国已拨款约 38 亿美元。中国量子创新战略的核心是坚持不懈地专注于将前沿研究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应用。政府的举措已经创建了专门的中心,例如合肥的“量子大道”,在这里,学术研究可以无缝地转化为市场就绪的技术。这些中心不仅促进创新,还确保技术进步与中国更广泛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增强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方面。


生物制药

美国仍然是世界生物技术的领导者,拥有最高水平的新药开发。但这一领导地位正面临风险,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政府将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开始显示出创新的迹象,包括生物技术相关科学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激增,中国新药数量的增加和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尤其是肿瘤学)的对外许可交易,以及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的增加。231 元

中国机构正在制作越来越多的引用次数最多的生物技术相关出版物。2012 年,他们发表了 139 篇生物技术论文,在引用次数最多的出版物中排名前 10%。到 2022 年,这一数字飙升至 671 篇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增长了 382% 以上。232 中国在将其科学出版物转化为生物技术专利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PCT 于 1978 年生效,允许创新者通过“国际”专利申请在众多国家/地区同时为发明寻求保护。233 从 2013 年到 2023 年,授予中国实体的生物技术 PCT 专利数量增长了 720% 以上,从 266 项增加到 1,920 项,超过了欧盟自 2021 年以来的年度数量。234 元

根据 2023 年 11 月麦肯锡生物世纪的一份报告,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对外许可交易,这表明跨国公司对中国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越来越有信心。这个数字从 2019 年的 15 人增加到 2023 年的 33 人,翻了一番多。235 增幅最大的是肿瘤学领域,从 2019 年的 7 笔对外许可交易增加到 2023 年的 27 笔,增长了近四倍。除了药物,该行业还在多癌种早期检测 (MCED) 测试方面取得进展,其中包括应用基因组测序技术来检测血液中的常见癌症特征。通过中国政府的支持,MCED 开发人员可以访问国家资本、学术生物样本库和其他资源。这使它们比美国同行更具优势,后者无法获得相同的资源,因此必须严重依赖私营部门投资才能获得这些资源。

中国生物技术行业对肿瘤学的关注相对较新,这从其新药、对外许可交易和诊断测试中可以看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癌症发病率上升所推动的。此前,其国内生物制药行业专注于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使中国成为青霉素的全球领导者。随着传染病死亡率的下降,中国的重点转向癌症等慢性病,抓住机会以低成本结构开发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是,尽管中国的生物技术取得了进步,该国仍面临一些挑战。许多中国初创企业已经并将继续由科学家创立,这给商业化带来了困难,因为科研能力与商业转化能力有很大差异。Marina Tue Zhang、Mark Dodgson 和 David M. Gann 在他们 2021 年出版的《揭开中国创新机器的神秘面纱》一书中反思了中国的技术创业状况:从实验室到医院和药房的距离很远。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支持性政策、资本和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这也取决于中国不具备的成熟生态系统。另一方面,美国拥有成熟的生物制药生态系统,不仅在生命科学研发方面,而且在生物技术的商业化和生物工程突破方面,以及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241 元

西方和中国经济模式的对比

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 (Larry Summers) 曾经说过:“经济学定律就像工程学定律。一套法律无处不在。243 正是这一广泛持有的观念导致许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技术经济政策的威胁不屑一顾。对他们来说,既然只有一条经济定律,中国就必须像我们一样——或者至少努力成为我们,特别是如果我们教他们的话——这样中国最终将构建其经济政策,专注于通过自由市场产生的消费者福利。就中国现在违反这些普遍规律的程度而言,受苦的是中国的经济,而不是我们的经济。由于中国的经济和创新体系与美国的体系不相称,因此许多人很容易忽视中国的挑战。专家们无休止地重复着这样的说法,比如中国在浪费钱;中国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当然,中国并不具有创新能力。前两个是无关紧要的,最后一个是错误的。

如果中国试图实现西方经济学的配置效率目标(基于市场的商品、服务和投资配置),西方经济体将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体,其创新能力将受到限制。中国领导人和专家确实了解西方经济模式,并知道根据西方经济模式,中国应该接受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学家读过《国富论》。他们参加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吹捧自由市场和消费者福利重要性的会议。但他们不在乎,因为中共想要完全不同的东西。中国领导人并不寻求最大化短期消费者福利,甚至不寻求为中国工人提供好工作。中国首先专注于最大化全球技术经济实力,包括通过一系列掠夺性的重商主义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重点是以牺牲全球经济的其他部分,尤其是西方技术领导者为代价来发展中国的发达经济。

中国极其推崇工业,制造业
认为,“历史经验表明,[这些]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全球发展格局。一些州“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其他人则没有。那些认识到眼前革命并积极利用革命的人,“迅速增强他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能力,从而迅速增强他们的综合国力

因此,中国的经济、贸易和技术政策就是通过先进的行业领导地位获得相对的全球影响力。与美国不同,中国的经济政策并不优先考虑消费者福利。浪费钱是可以的;效率不是它的首要目标。同样,中国领导人也不关心“扭曲市场”;事实上,中国成为全球领导者的唯一途径是扭曲市场,因为否则市场力量会表明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仍然是一个低工资制造商。


换句话说,中共将经济、贸易和技术视为争夺主导地位的战场。这与西方经济学看待国际经济学的方式相去甚远,以至于很少有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或民选官员理解或认真对待它。毕竟,他们相信拉里·萨默斯 (Larry Summers) 所相信的。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说法至少,西方政策制定者应该认真对待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中国不仅寻求增长,不仅追求渐进式发展,也不仅仅是根据李嘉图原则寻求技术进步;而是在先进工业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它将其视为动力源泉。

中共将经济、贸易和技术视为争夺主导地位的战场。这与西方经济学看待国际经济学的方式相去甚远,以至于很少有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或民选官员理解或认真对待它。


不幸的是,在美国很少有人意识到美国甚至参与了这样的竞争。在美国领导人的重视程度上,他们短视地专注于限制中国的军事能力,认为这是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主要威胁,并竭尽全力向中共领导人保证,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仅适用于武器系统。更糟糕的是,许多欧洲领导人自私地将其描绘成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这是美国为了保持其实力而煽动的;而不是中国挑起的中西冲突。通过这种方式,欧盟政府希望他们的公司能够在美国向北京低头时横扫并夺取美国的市场份额。

这种懒散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美国(和欧盟)经济学家和国际贸易智库认为经济交流是双赢的,它基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力量产生的专业化。但中国不是。它认为这是一场战争,其中会有赢家和输家,他们打算成为赢家,让西方成为输家。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技术经济战争的框架在西方被视为极端主义,因为 200 年来的贸易经济学和基于市场的分配重点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事实上,美国经济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嘲笑美国甚至与其他国家竞争的观点。对他们来说,只有经济文盲才相信这一点。事实上,正如一位商务部官员在奧巴馬政府期间与一个专家组交谈时所说的那样,为商务部制定国家竞争力战略提供建议,“我们试图与其他国家竞争似乎是错误的。毕竟,我们不想伤害他们。257 套用托洛茨基的话来说,你可能对技术经济战争不感兴趣,但技术经济战争对你感兴趣。

想象一下,当认为敌人既在战斗又想合作时,你就会去打仗——在他们不合作的程度上,你认为受苦的是他们。这是美国和欧洲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即使有些人认识到中国的目标与西方国家不同,但许多人并没有认真对待中国,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越来越流行的说法,即中国的技术经济政策现在只是为了在美国的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中国获得技术的措施面前实现自给自足。258 当然,中国正在寻求在短期内减少依赖,但在出口管制之前的许多年里,它的目标一直是扭转依赖并使西方国家依赖中国。
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萨默斯是错误的,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规则,这才是西方的核心问题。西方认为国家经济并不冲突,而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从而产生双赢的结果。中国将竞争视为类似于战争。正如所说,“技术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场的主战场,争夺科技主导地位的竞争将空前激烈。

问题不在于中国的制度是否适合西方,西方的制度是否适合中国,两种制度那种优越,而在于他认为,中国构建的技术经济体系是他们对抗西方的主要优势——在许多方面他都是正确的。


中美经济体系
对中国来说,消费者支出在其 GDP 中所占的份额要小得多,这一事实被视为中国消费者为确保经济增长和强大而做出的牺牲。

但宏观经济学 101 告诉我们,除非经济陷入衰退,否则增加支出不会创造就业机会,而经济通常不会。中国不在乎消费。它关心投资;在产生十年后产生更大经济的支出。对中国来说,消费者支出在其 GDP 中所占的份额要小得多,这一事实被视为中国消费者为确保经济增长和强大而必须做出的牺牲。在美国,如果消费者占 GDP 的份额下降哪怕 1 个百分点,就会引起警惕和指责,因为重要的是短期的个人福利,而不是国家在中长期内的更大利益。

此外,西方经济没有方向,也许除了变得更大(或者如果你听听越来越多的气候活动家吹捧“去增长”的话,就会变小)。国家有兴趣将经济推向某个方向的想法本身就受到了嘲笑。与数以千万计的消费者和企业每时每刻都在决定购买和出售什么相比,一群尖头的官僚对经济有什么了解呢?无论从这个近乎神奇和神圣的过程中出现什么经济结构,都是最佳的,尽管现在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气候污染。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答案是碳税,因此经济行为体的决策会考虑碳污染。相比之下,中共知道它希望其经济走向何方。它希望更具创新性,并希望在关键行业(例如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机器人等)的先进技术生产中获得更大的全球份额,即使这是“低效的”。建造航空母舰和战斗机的效率也很低下,但西方国家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需要国家力量。
在中国,权力不仅来自枪支的末端,还来自流水线的末端。中国最不希望的就是演变成服务经济,即使这样做会以某种方式提高生活水平。


中国看待投资先进技术产业的方式与西方看待投资军事武器系统的方式相同。经济回报不是目标;力量和安全是。
在中国,狭隘的利益被归结为中共的总体目标,即推进技术进步并赢得技术经济战争。2024 年 7 月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议》指出,它将为主要工业投资基金建立机制,以“挑战我国的战略需求”(强调后加


想象一下,在二战期间,如果美国将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因为消费者抱怨而实施汽油或轮胎配给。或者,如果福特和通用汽车成功地游说不转向武器生产。或者,如果工会被告知他们可以进行无限制的**。美国领导人没有这样做,大多数利益集团都接受了这一点,因为他们明白击败轴心国的国家利益胜过自身利益。这就是我们今天在美国需要具备的精神,以赢得与中国的技术经济战争。

中国有一个国家使命: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CCP 致力于协调大多数活动以实现这一目标。这让中国在迎头赶上方面占据了优势。在我们听到 ITIF 想要将美国变成威权独裁政权的呼声之前:不,我们没有。但我们确实相信,在中共的威权主义和现在美国政治和社会的“人人为己”原则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我们曾经能够达到这种平衡,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表 4 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系统。





对比鲜明的创新政策体系


为了实现其技术经济强国的目标,中国建立了一种不同的创新体系,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此类体系。大多数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仍然否认这一现实,坚持一种历史上独特的创新概念,而这种概念与中国的新模式相比,现在已经严重不足。正如美国从 1940 年代末开始实施新的创新模式(并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初对其进行调整以应对日本的挑战)一样,现在是时候再次这样做了,采用我们所谓的“国家实力资本主义”创新和生产模式,其中国家的作用更加积极并支持赢得与中国的技术经济战争。

美国创新体系简介


1945 年,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兼总统范内瓦尔·布什 (Vannevar Bush) 首次提出美国创新的典型模式如下:政府投资于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由主要研究人员根据自身利益选择,或由追求国防、太空探索、健康或能源等国家利益的机构选择。在某些时候,通过一些未描述的过程,生成的知识被位于美国的企业家使用。

鉴于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创新体系——或者至少我们告诉自己我们确实拥有——美国应该在创新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儒家、墨守成规的国家,其基础科学相对较弱,尽管正在进步。中国压制而不是支持自由思想。它不让市场单独推动发展。



根据美国的创新概念,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充其量,中国应该是一个复制者,经常落后于西方领导人一两代人,复制产品和服务,并在较低价格的基础上获得市场份额。可以肯定的是,几十年来,这是中国的模式,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自 2006 年中国立志成为一个强大的创新者以来,这并不是中国的既定模式,首先是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然后最终成为领导者。

鉴于根据西方的创新剧本,美国应该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应该落后,如果其体系的结构不像我们,它怎么能成功呢?也许一个更好的问题是,鉴于前面列举的中国模式的优势,我们的系统如何成功?
分析美国,出谋划策中


美国体制中最强大的激励措施是让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成为光荣的赌场运营商:金融交易员通过操纵市场发家致富,从其他交易员那里获得毫秒级的优势,同时几乎没有为经济增加任何价值。

在过去的 30 到 40 年里,美国的创新体系也已经演变成一个压倒性的自上而下的体系,专注于最终产品和客户体验/需求,很久以前就放弃了价值链的许多较低层次。可以肯定的是,在许多技术领域,最终客户是最有利可图的价值链部分。然而,一个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价值链上下游的能力,而美国在价值链中向下移动的难度远比中国向上移动要困难得多。中国自下而上地进行了一场经典的克莱·克里斯滕森 (Clay Christensen) 攻击,太多的美国公司因忽视底层而只为顶层而屈服。事实上,这就是美国战略困境的本质,因为创新必须发生在价值链的每个层面,而不仅仅是尖端科学和面向客户的高价值细分市场。

如果美国不希望经济在技术上被掏空,那么目前的美国发明——中国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就不再可持续。






中国创新体系


虽然战后的美国国家创新模式从来都不是最佳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直到它与新的中国创新模式正面交锋。中国的模式与美国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基于不同的目标——获得优势,同时削弱竞争对手的优势——导致其公司和竞争对手的恶性循环。特别是,它寻求的优势主要不是更高的人均 GDP。它是相对的民族技术经济实力。正如中国科技分析师比尔·怀曼 (Bill Wyman) 所写的那样,“中国最关注对国家安全有影响的硬技术。274 元

同样,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科技政策专家 Naughton、Xiao 和 Xu 写道:“领导下的中国经济政策将技术和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从经济转向安全。275

中共中央承诺双月刊网站求是的一篇文章指出:

通过抓住技术革命和工业转型带来的难得机遇,一些国家得以迅速增强综合国力,一举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蓄势待发,关键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催生了新的行业和新的业态。276 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模式采用一种截然不同的创新模式:中国的模式不是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线性的,然后是新的诞生。它从注入来自既定来源的创新开始。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涉及直接窃取外国计划和数据(通过网络或物理间谍)、复制和逆向工程外国技术、从寻求中国市场准入的公司强制转让技术,有时还包括从领导者那里获得技术许可。

如果发明是目标,那么创业型市场资本主义很可能是更优越的制度。但是,如果目标是大规模创新,那么国家实力资本主义似乎更胜一筹。

一旦该技术进入中国系统,一个正循环就开始了。(参见图 23。中国公司(通常比最终幸存下来的公司多得多)开始生产创新产品,通常质量水平较低,价格较低。但是,由于国家提供的大力支持,以及通常受到保护的国内市场,至少一些公司扩大了生产。当他们这样做时,更成功的公司通常会参与严格、持续的增量产品改进。这通常与深入的工艺创新(改变产品制造方式)相结合,同样通常得到政府的支持。随着销售的扩大,较弱的公司倒闭,部分原因是政府支持的减少和更艰难的经济环境,规模经济增加,导致了降低成本和增加研发的良性循环。同时,庞大的中国市场可以带来更多的客户反馈,从而带来更多的变化,带来更多的销售额和更多的利润,等等。

然后将利润再投资于研发(产品和过程),以帮助公司攻向更多西方公司主导的细分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入者侵蚀了他们的外国竞争对手的销售(通常是产品开发和生产成本完全摊销的情况下最有利可图的增量销售),导致后者经常削减研发或简单地退出一些细分市场,告诉自己这些是成熟的和“狗”(用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的白话)。277 在这场生产战争中,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只需退出并转向高附加值服务和品牌。更好的是,以高价向中国人销售(例如,GE Appliances 和海尔、Ingram Micro 和 HNA Group、Motorola Mobility 和华为、IBM PCs 和联想,以及 Lexmark 和 Apex Technology)。中国对美国股市的短期关注,加上只从事高利润业务的巨大压力,使得中国以溢价收购外国先进科技公司的战略特别有效。



相比之下,美国/西方的线性创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科学、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和全球市场准入。这就是为什么大国和小国都可以使用它取得成功的原因。但是,即使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资金,也并没有真正取得那么多根本性的突破,例如基因编辑、量子计算或深度学习 AI 模型。突破很少见。扩大规模和渐进式创新则不然。此外,突破性的领导者并不总是最终成为最终的领导者。长期以来,市场赢家是第二和第三进入者。279 元



中国的循环创新模式涉及与美国模式不同的成功因素。这些可以称为“10 S”:



10Strategy
10.S 战略


继续分条论述

1. 科学与工程能力
对于每有10万美元研发支出支持的美国研发工人,一个中国公司花费10万美元进行研发就可以投入2.3名工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2. 领先一步
中国在某些行业取得了领先优势,正因为如此,它能够果断地将天平倾斜,有利于那些在行业学习曲线上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实现决定性的规模经济的公司,使它们能够生产产品——即使不如西方产品创新,而且价格要低得多。

3. 市场规模
与抢占先机相关,这使中国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在许多行业中,中国要么已经赶上(电信设备、电池和电动汽车),要么通过实现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学习来迅速赶上(机器人和化学品)。规模经济意味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边际成本低于前一个单位。学习或经验曲线意味着公司学习如何生产更好的产品,并在生产更多产品的同时更好地生产相同的产品。正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所写的那样,“一旦 13 亿人口变得富裕,结果将是一个超大的市场。283 中国明白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当它有自己的能力时,它通常会对外国公司关闭市场,以及为什么它为“一带一路”倡议投入了如此多的资源

中国的战略旨在通过确保庞大的市场来实现规模化。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做到这一点。作为 GDP 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规模巨大,而且这种规模优势只会继续扩大,因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生产率较低的经济体,在未来 30 或 40 年内肯定会超过美国的生产率增长。不仅中国的市场规模巨大,而且在许多关键行业,外国公司实际上被排除在获得任何重要市场准入之外。例如,中国电信服务公司不得不从爱立信和诺基亚购买少量设备,才能给人一种开放市场的印象,但现实情况是,它们的市场份额基本上是由政府分配的,大部分市场留给了中国公司。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实施这种受控的市场准入,包括税收优惠、对国有企业的指导以及对其他公司施加非正式压力,要求其购买国内产品。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加上对其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出口融资计划,意味着中国正在积极争取并赢得中国以外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之外。此外,一旦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消费者就会对他们感到满意,并且他们正在筹备中,包括拥有分销网络。这些变得自我强化。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现在在扩大采用先进技术的政策方面远远超过美国。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美国的政策现在对社会技术转型绝对是中立的,甚至是消极的。




4. 速度
中国的创新体系不是以实验室为中心,而是以生产系统为中心。因此,对速度有要求。不断的反馈和从市场中学习的内容会尽快融入到产品设计和生产系统中。与规模一样,这使竞争对手能够不断带来市场改进,其核心要务是在竞争对手之前获得市场份额和规模,以期实现增长的良性循环。对于中国私营公司尤其如此,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司。相比之下,他们与之竞争的许多外国公司都是大型、官僚主义的跨国公司,其复杂的流程阻碍了速度。地方、省级和国家政府往往希望避开公司快速行动,这与美国不同,在美国,放慢速度现在是标准票价。



5. 本地供应商
大多数西方公司都选择了全球分布式供应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将部分或大部分生产地点设在成本较低的地方来降低成本。但这是以牺牲速度和创新为代价的。
大多数中国供应商仍然在中国,通常与原始设备制造商位于同一地区。此外,由于中国非常专注于制造业,尤其是某些类型的行业,因此它能够享受丰富而深入的本地生产集聚。


6. 补贴和其他保护措施
中国的补贴之所以打了类固醇,是因为其城市和省份之间对工业的激烈竞争,这些省份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当地的冠军。它忽视了所谓的世贸组织关于补贴的规则。
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同时允许中国公司拥有所有市场,这在结构上削弱了非中国公司,同时在结构上加强了中国公司。

7. 有竞争的公司规模
西方的反垄断比中国要激进得多。只要大型公司为国家利益行事,中国不仅容忍它们,还鼓励它们变得更大。

中国明白这一点,并采取了产业整合战略。通常,部分原因是省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但也因为中央政府不知道哪些企业最终会成为赢家,中国政府支持的企业多于经济意义。然而,在某些时候,中央政府制定了政策,将小麦与谷壳分开,并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在许多情况下,这可以采取强制合并的形式,正如我们看到的中国铁建集团公司成立时所看到的,中国铁建集团公司是其全国铁路冠军。2023 年,中国开始对其钢铁行业进行大规模整合,到 2025 年,将只有 10 家生产商持有该行业 60% 至 70% 的产能。292 在其他情况下,例如华为,它支持公司成为世界各地电信提供商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使其能够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对于更狭隘的西方电信设备公司来说更难效仿。


8. 专业化
中国走深,这使得创新更容易。例如,与美国不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可能只有几位教授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而中国建立了研究机构,有 100 名研究人员从事同一主题的工作。例如,中国有近 50 个研究生课程,专注于电池化学或电池冶金这一密切相关的主题。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少数教授在研究电池。294 元
我们还看到,中国政府努力形成先进技术区域集群,将重点放在专业化上。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 (CSET) 关于 SKL 的一份报告指出,“为了简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创新过程,北京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 SKL 放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297 一位参与者告诉 ITIF,中国有一些大学只专注于电池研究。例如,中国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SKL 在谢曼大学雇佣了 100 多名研究人员。298 相比之下,NSF 资助了 19 个工程研究中心 (ERC),自该计划启动以来总共资助了 79 个,其中只有大约一半专注于可用于全球贸易行业的技术。一个典型的中心,如烷烃资源创新和战略转型中心,只有大约 30 名研究人员,其中很少有人在该中心全职工作。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制造学院系统,它复制自美国制造系统。但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在中国,活动与研究所、公司和研发实验室位于同一地点。例如,东莞机器人城是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机器人研究机构,附近有 400 多家中国机器人公司。299 这些中国研究所的资金通常至少是美国中心的 10 倍以上。


9. 空间
我们所说的“空间”是指为创新者提供的风险和测试技术的空间,或者 Adam Thierer 所说的“无需许可的创新”。300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西方创新者相比,中国的创新者不仅面临的障碍很少,而且他们也经常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来承担这些风险。例如,我们从中国对他们支持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政策中看到了这一点。301 同样,中国正在支持未来主义的智慧城市、无人机送货、智能农业等。302 元

鉴于先发优势和庞大市场的重要性,这种定位是中国公司的关键优势。由于中国政府非常渴望创新引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对科技公司施加限制,除了少数行业,它认为它们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
与西方创新者相比,中国的创新者不仅面临的障碍很少,而且他们也经常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来承担这些风险。



10. 策略
最后,支撑中国创新模式的是实现其获得超越对手的先进技术优势目标的战略。我们所说的 “策略” 并不一定是指列出步骤的正式文件或流程。通常,中国的科技政策更类似于“摸石头过河”,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时涉及错误和逆转,但总是为过河服务:创新领导力。与美国不同的是,在美国,在与技术、贸易和产业政策相关的跨部门过程中,多个经常交战的派系相互竞争,使得所有政府的解决方案几乎不可能,而这类解决方案在中国是常态。

此外,中国在政府和学术界的科技政策方面拥有深厚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而这门学科在美国基本上被忽视了。在中国,他们研究全球科学和技术政策,熟悉文献,尤其是西方的文献,并利用这些专业知识有效地制定政策。此外,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政策非常具有政府间性,不仅北京推动科技政策,23 个省份和多个大城市也是如此。304 元

最后,中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这带来了好处和成本,尽管在其发展的这个阶段,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好处。中共的控制意味着它有更多的余地来忽视既得利益,专注于引领创新的总体使命。

除此之外,中国在政府和学术界在科技政策方面拥有深厚而广泛的专业知识,而这门学科在美国基本上被忽视了。


中国创新模式的启示
虽然中国的创新模式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为创新领导者所依赖的模式相似,但在根本上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规模、政府的控制水平以及在大多数先进行业的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承诺水平。

这种“亚洲老虎打了类固醇”的模式对西方经济体意味着什么?如果后者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体,不与中国进行贸易,并且他们最大的公司不需要在西方以外的地方销售大量产品,那么这个中国的创新体系就不会对西方工业产生负面影响。他们的公司和工人可以在这样一个分叉的经济中蓬勃发展。

这就是进步派和“新右翼”都寻求的解决方案,作为解决中国挑战的方法。包括拜登政府在内的进步人士寻求一个更加封闭的美国经济,使其不受全球竞争的影响。前总统**似乎也希望如此。但现实情况是,美国必须为外国经济“领土”而战,不能将这些市场拱手让给中国公司。美国市场尽管很大,但太小了,无法支持大多数先进行业的健康和生产速度。

这就留下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否认,认为中国是一只纸老虎,甚至认为中国的经济正在停滞不前,甚至在下降。这充其量只是一厢情愿。

美国市场尽管很大,但太小了,无法支持健康的创新和生产速度以及许多先进行业。






其他人则认为,挑战主要是军事上的,中国寻求入侵和接管台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控制供应链的关键部分,尤其是半导体。这是通过 CHIPS 法案的主要理由。但来自中国的威胁不仅限于它可能接管台湾。中国正在寻求在许多先进行业中获得主导地位。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托马斯·曼肯(Thomas Mahnken)最近对传统观点进行了最好的总结:

美国的制度总体上优于中国的制度,因此我们不会通过试图战胜威权主义者来享受成功。我们将通过加强我们的系统来享受成功——我实际上说在许多情况下——变得更加忠实于我们系统的本质。311 元

如果说旧的华盛顿共识是关于“市场资本主义:财政政策纪律、无补贴、中立税法和贸易自由化”,那么新的共识是关于“支持资本主义”——更多的研发、更多的技能和放松管制——但始终保持“美国模式”。

如果西方,特别是美国,想要不在全球创新生产竞赛中输给中国,那么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加倍努力。调整甚至对我们的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已经不够了。公平地说,这至少比忽视挑战(通过大规模再分配支出或削减个人预算和减税)或攻击美国科技领导者(例如,对科技领导者采取激进的反垄断行动,甚至更严格的技术监管)要好。但渐进式改革还不够。如果美国要避免成为依赖中国的二流技术经济体,那么是时候“打破玻璃”并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了。



美国的挑战:意识形态分歧


在中国竞争时代,美国资本主义有五种相互竞争的愿景,每一种都支持与中国竞争的根本不同的方法。正如我们接下来所讨论的,只有一个——“国家实力资本主义”——有机会战胜中国。
要说为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是神,首先讲了其他四种主义相比于神差在哪里(市场,支持,反企业,工人与气候)


现在是时候进行一场公开和诚实的辩论了,讨论在美国体系上加倍投入是否足以应对前所未有的中国技术经济挑战,或者美国政府需要采用一种新形式的“国家实力资本主义”。

以中国的“10 S”为蓝本的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会是什么样子?

又来了一次介绍怎么整美国版10s(什么十胜十败)

中国如何停滞不前


中国创新体系的 10-S 方面构成了主导全球先进行业的强大引擎。但中国的最终胜利并未得到保证。它有很多种可能不足。

首先,中国的财政挑战可能会限制政府继续补贴其出口行业的能力。考虑到中国面临的人口挑战,这一点尤其正确。但重要的是要注意,中国的财政政策空间明显大于许多国家,因为它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并且比民主国家具有更强的增税和削减支出能力。

其次,中国的致命弱点是熊彼特式的创新。这就是日本受伤的原因,至少在 ICT 行业,因为它无法快速适应最初的“Wintelism”(Windows 和 Intel),然后是 Internet 和 TCP-PI 标准。然而,与日本领导人不同的是,中国领导人更意识到熊彼特式创新的必要性,这就是中国对下一代尖端技术进行如此多投资的原因。

第三,西方国家的努力可能会**减缓中国的努力,特别是如果他们限制中国公司的市场准入,在第三国市场更激烈地争夺市场份额,并在先进技术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但迄今为止,尽管正在采取一些初步措施,但没有太多证据表明美国或其贸易伙伴(尤其是欧盟)是真正认真的。尤其是欧洲,它继续希望通过扩大在中国的商业和投资来削弱盟国的利益,同时提出美国和中国都是欧盟平等竞争对手这一真正令人震惊的主张。344现实情况是,如果欧盟没有觉醒,不把中国看作是它的主要威胁,把美国看作是它的盟友,中国很可能最终会占上风。

此外,希望出口管制成为制约中国的神奇成分的希望似乎被**夸大了。乔治城大学 CSET 的一份报告强调了出口管制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个历史案例研究探讨了美国过去为使其卫星技术供应链与中国脱钩所做的努力。“345 尽管出口管制能够延缓中国的进步,但今天,报告指出,”尽管对技术转让有这些限制,但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的能力。拜登政府最近扩大了对先进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346 此外,根据定义,出口管制减少了美国的销售,从而削弱了美国公司继续创新的能力。

第四,如果发生此类灾难性事件,对台湾的军事入侵可能会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导致更多国家开始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和其他交流。然而,鉴于许多国家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继续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目前尚不清楚全球的反应是否会有很大不同。尤其是欧洲,它可能会发表一些措辞强硬的宣言,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限制贸易和投资,但它们很可能在武装冲突结束时恢复正常,特别是如果中国承诺增加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

第五,一旦亚洲四小龙的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他们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工业战略就让位于更具协作性的、以行业为主导的战略,更适合他们国家的新创新体系。目前尚不清楚中共是否能够表现出类似程度的灵活性,因为在所有亚洲四小龙的案例中,民/主改革都伴随着并促成了行业政策改革。

第六,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内的西方主要国家/地区联盟可以合作共同制定技术进步计划,同时制定政策来限制中国的优势,尤其是来自不公平做法的优势。


虽然所有这些挑战和其他挑战肯定是可能的,但美国政策制定者把头埋在沙子里并希望得到最好的结果将是愚蠢的。即使这些中国挑战确实出现,中国及其企业在此期间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仍然巨大。此外,如果中国效仿日本的模式,成为技术领导者,然后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停滞不前,达到美国水平的 80% 左右,这将意味着中国的 GDP 是美国的三倍,拥有更多的研发支出,更多的全球技术领导者,制造业可能多五倍。对于美国或西方的利益来说,这不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美国如何不会损失更多


显然,美国统计局相对于中国在创新生产方面的相对地位将部分取决于中国的行为。但这主要取决于美国做什么。至少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介绍了三种情况,前途都有点暗淡

尽管说起来很令人不安,但这表明只有中国入侵台湾才足以让美国摆脱困境。二战后,尽管有先见之明的声音警告美国领导人,苏联对美国的利益和自由世界构成了一代人的威胁,但美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放任了其军队的收缩。“该回家了”是风景。只有在苏联支持的入侵韩国之后,美国政治才围绕大幅增加的军事和研发支出而凝聚起来。事实上,经通胀调整的联邦研发支出从1950年的86亿美元增加到1962年的550亿美元。349 但那是当时,现在是这样。那时,美国经济增长要快得多。权利支出受到限制。税率更高。国家精神是“不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现在一切都不同了。目前尚不清楚美国人是否有胃口再打一场仗,我们的领导人是否有勇气和正直来呼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这场战斗。



该怎么办?

本报告无法列出一个完整的议程,以确保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不会失去对中国的技术经济领先优势。ITIF 在各种报告中列出了如此详细的议程,包括保护美国及其盟友市场免受中国不公平竞争影响的贸易措施。350 然而,这份报告确实提出了五个关键建议:

1.将研究和实验税收抵免提高三倍。中国的研发信贷可能已经至少是美国的三倍,其研发劳动力成本不到美国的一半,其研发人员成本可能至少是美国成本的一半。[351]国会可以采取的最简单且易于管理的步骤之一是将替代简化抵免的研发税收抵免从14%提高到42%,并允许全球标准制定的支出符合条件。

2.以 Tawain 工业技术研究所为蓝本,建立五个专注于关键军民两用行业和技术的国家工业研究所,这是一个主要专注于 IT 技术的行业政府先进技术实验室,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所谓的“中等技术成熟水平”的技术,这超出了大学的工作范围,并且比大多数公司工作的时间都早。

3.成立“竞争力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C)”,与工业界共同投资研究和应用商业部门军民两用国家安全领导地位所需的关键技术。到第五年,每年至少筹集 200 亿美元的资金,这样的实体可以由 NIST 管理。

4.成立国家工业开发银行,为新的国内制造业投资提供低息耐心资本。352 元

5.为所有新机械和资本设备制定为期 7 年、25% 的投资税收抵免。美国是“轻资本设备”;中国不是。

结论


除非美国的技术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接受“国家实力资本主义”,否则美国就不太可能在广泛的先进产业中保持竞争地位,不仅与中国竞争,而且与其他更遵守规则但仍在争夺全球市场份额的国家竞争。



进行这种智力转变有四个主要挑战。首先,世界从未遇到过像中国这样的模式:一个决心通过电力贸易来赢得先进工业的大国。太多的美国政策制定者、专家和专家就是拒绝相信他们眼前的正确事物。

其次,大部分关注中国的政策专家来自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背景,而不是技术经济背景。因此,叙事和议程都受到这些担忧的影响。例如,限制中国进口的主要论点几乎总是关于安全,而不是保护美国的技术经济能力。

第三,许多人仍然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坚定承诺,加上对工人和气候资本主义的新兴承诺,可能会淹没倡导国家权力资本主义的声音和力量。更多的专家、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将气候变化和减少不平等视为当今的生存挑战,而不是中国。此外,即使是那些认识到中国威胁的人,也默认“加倍努力”支持资本主义和美国制度。我们需要明白,这个系统未能解决中国的挑战。现在是时候接受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现实了。

最后,除非战争首先来到美国(例如,美国独立战争、1812 年战争、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与苏联的冷战在一系列代理热战中进行 [例如,韩国和越南]),否则美国从来都无法处于“战争”状态。但每次战争来临时,美国都以压倒性的生产力作为回应。但这次不同。至少在上个世纪,美国从未遇到过能够战胜它的对手。现在它做到了。不幸的是,如果没有中国入侵台湾,美国很可能无法在技术经济战中站稳脚跟。


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赶上世界创新领导者,但它正在取得极其快速的进步,并且在没有某种外部或内部冲击的情况下,在未来 10 到 20 年内,中国很可能处于或非常接近大多数先进行业的全球创新前沿。这有几个影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国家的反应。

情景一:中国作为创新领导者

一个结果,我们称之为“以中国为中心”,即随着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领先国家在技术附加值的全球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美国仍然会有一些创新公司,就像英国有劳斯莱斯和葛兰素史克等公司一样。但许多美国公司将被迫破产;其他被中国公司收购;还有一些公司缩小了规模,转移到了市场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部分(例如,服务业)。如果当前美国反企业和反技术的敌意、财政危机和政治两极分化的政治经济学继续下去,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全球创新生产中心的这种地理转移并非史无前例。事实上,自 1790 年代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这就是工业转型的本质。随着 184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转变出现,涉及流亡者、铁路和手工制作的金属制品,重心变得不那么分散,西欧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成为活跃的参与者。随着 1890 年代开始的第三次转型,以钢铁、精密机床、电力和内燃机为动力,英国被取代,德国和美国成为领导者。随着 1940 年代后期开始的第四次创新浪潮,在电子产品、化学品和消费品大规模生产的推动下,美国巩固了其领先地位,德国因战争而被削弱,苏联受到**中央计划的约束。直到 1970 年代末和 1980 年代初这一时期结束时,追随者才开始迎头赶上,包括德国和日本。随着 1980 年代后期开始的第五次转型,在包括计算和软件在内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美国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尽管美国创新的重心从东海岸和中西部转移到西海岸。

随着我们进入第六次创新浪潮,由人工智能、自主系统和材料创新提供动力,中国似乎很可能会获得世界创新中心的衣钵。

几十年内,我们可能会处于一个中国对美国实施出口管制的世界。

这种潜在发展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它将导致全球经济力量和创新中心从大西洋某个地理点到中国某个地方的大规模转变。可以肯定的是,正如英国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工业衰落后仍然拥有一些技术能力和公司一样,西方也不会像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警告的那样,成为一个完全依赖当时的创新领导者英国的凿木工和抽水机。但是,如果中国能够走向全球创新的前沿——中国所有力量都在努力争取的目的地——世界经济和相对的国家实力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中国获得重要能力,美国甚至盟国的出口管制限制将显著下降。当一方具有另一方没有的内容时,导出控件将起作用。当两者处于奇偶校验状态时,它们就是无效的。谁知道呢?几十年内,我们可能会处于一个中国对美国实施出口管制的世界。


情景二:战略平价
中国在机器人、化工、电动汽车、核电和消费电子等许多行业都取得了成功,这给这些行业的西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它无法在生物技术、航空航天、软件或半导体等工程或科学更复杂的领域实现创新平等。如果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能够克服其重大的政治经济挑战,并建立世界一流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为工业技术开发提供更多资金,那么这种情况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将要求美国从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体系(认为科学研究是国家创新成功的基础)转变为将大规模利用知识和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工业生产能力观点转变为关键。



情景 3:日本化
在这种情况下,就像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初的日本挑战一样,中国失去了动力,其公司未能向新技术系统进行必要的过渡。这当然是可能的,但如果美国能够加快各种技术的创新速度,包括半导体、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同时减缓中国的速度,包括通过联合行动提高人民币价值和限制中国出口,那么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无论哪种情况发生,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最好的策略是拥抱国家权力资本主义,旨在保持对中国在最先进技术行业的领先地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8战斗力 +8 收起 理由
Louiskeep24ever + 1 好评加鹅
cqduoluo + 1 太长了不看了
机吉斯卡 + 1 好文当赏
討神滅魔 + 1 好评加鹅
黄泉川此方 + 1
夜月の影 + 1
qadfg + 1 材料很好
偽物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可以拿丝袜拐外国妹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感觉这作者是想让罗斯福二代出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adfg 于 2024-9-19 22:47 编辑

对实验和研究减税
组建国防科工委(?)
组建国开行
对特定行业减税
这药方来得挺不错,谁来执行呢?指望川皇?川皇会觉得研究和实验不属于大企业所以没必要减税吧?指望哈哈哈?哈哈哈自己不是说大幅度对大型企业加税么?

生物技术(四大粮商,诸多药企),航空航天(SPX引领的星舰,波音洛马雷神等),软件半导体(微软苹果英特尔等),这些是家底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说实话不太看好国内的创新能力……就连骗人的法子都是学的国外的……最多只能延续现在的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实力资本主义

哪家资本主义追求国家战略目标优先于短期市场效率?想走社会主义可以直说的

“政府提供大量资金和政策支持来发展关键技术和产业”

这一条可以想象在美国一定变成史密斯专员大吃特吃。



我劝先把国会山股神清干净了再来谈新资本主义的事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9 2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喧嚣的风酱 发表于 2024-9-19 21:51
什么时候可以拿丝袜拐外国妹妹

按本文作者设想,极端情况下未来东大gdp甚至可能美国的三四倍,这种世界线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这赢的也太狠了隔壁国新区怕是都不敢这么赢

—— 来自 鹅球 v3.2.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adfg 于 2024-9-19 22:46 编辑
shikiki 发表于 2024-9-19 22:15
但说实话不太看好国内的创新能力……就连骗人的法子都是学的国外的……最多只能延续现在的繁荣 ...

实话说也是最难搞的一方面,目前公认为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个人也半认同),乔帮主跟中考高考一路杀出来选拔出来的精英没法比,结果那样读了几年私立大学还辍学自己出来闯荡就建立了苹果真的跟神话一样(虽然神话就那一个美国人也没法复现)。

虽然这样,但还是谨慎乐观好吧,猫和老鼠和土地抗日解放朝鲜战争是同一时代的。那个时代的中美差距才叫巨大。现在瓶瓶罐罐家当多了,总不能胆子也小了。等解决了平等分配问题,应该创新就能解决一点了,吃饱饭,人人都有稳定的工作的时候,总该有创新了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存一下。只能说谨慎乐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m007 于 2024-9-19 22:54 编辑
与天争锋_L 发表于 2024-9-19 22:24
按本文作者设想,极端情况下未来东大gdp甚至可能美国的三四倍,这种世界线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这赢的也太 ...

他一定没考虑人口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最大市场也快到峰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eblack 于 2024-9-19 22:57 编辑
shikiki 发表于 2024-9-19 22:15
但说实话不太看好国内的创新能力……就连骗人的法子都是学的国外的……最多只能延续现在的繁荣 ...

中国人,你要自信!
隔壁帖子宁德时代刚刚群嘲欧洲人不会做电池,这个文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论证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迅速提升,还用了10S框架这种新分析手段给中国人加油打气。
你要自信每年新增一个欧洲国家人口的STEAM大学生含金量

不要焦虑什么量上去了质上不去,历史不断告诉我们量上去了质就上去了

还是举电池的例子,电化学,材料学几乎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有足够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其他国家想开发都没有足够多的懂这一行的人来更进一步了。


中国人,还是自信得有理有据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眼光不错,但过于高估了自己:优势在我只要改革就能赢。但问题是改革就是做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天争锋_L 发表于 2024-9-19 22:24
按本文作者设想,极端情况下未来东大gdp甚至可能美国的三四倍,这种世界线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这赢的也太 ...

实际上是有可能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的,赢家通吃,最后变成终产者,逻辑上没错,不过你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emmmmmm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长篇大论下来都没提最关键的劳苦大众的贫富差距怎么解决。老美私有化精耕细作这么久,现在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背着学生贷款,你指望他们下厂房给你振兴制造业吗?需要涨的工资估计把通胀炸飞了。更别提医保这些生活保障的根本问题了。何况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根基已经被它们一铲子挖了,以后没有这个免死金牌的美元靠什么撑起那些巨额的投资而不会引起通胀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天争锋_L 发表于 2024-9-19 22:24
按本文作者设想,极端情况下未来东大gdp甚至可能美国的三四倍,这种世界线应该是可以的,不过这赢的也太 ...

现在一产和二产增加值已经是美国人的1.6倍了。三产增加值是比较虚的,一产和二产实在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公司和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国家(定义为发达的民主国家)的全球领导者“

中国不擅长创新真是西方的思想钢印

当然,如果西方画个PPT就算创新,中国第一个把它做出来实用化不算,那确实创新能力不如西方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2 收起 理由
黄泉川此方 + 1 欢乐多
KinderJoy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又不是没搞过国家资本主义,二战时期冷战时期都采取过类似的政策,不是不想国家资本主义,是美国战略转向这一行为本身的实行机制失灵了,你站出来说要改变,搞得跟什么石破天惊的新观点一样,问题是得真的有人去做,美国现在有人去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痴货 发表于 2024-9-19 23:00
这长篇大论下来都没提最关键的劳苦大众的贫富差距怎么解决。老美私有化精耕细作这么久,现在一半以上的学 ...

怎么解决?朱姆瓦尔特号一声炮响,革命的水兵冲进国会山

但是作者很可能想不到,就算真这么想,也不能这么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9 2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march5 发表于 2024-9-19 23:15
”中国公司和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国家(定义为发达的民主国家)的全球领导者“

中国不擅长创新真是西方 ...

这点文章其实有讲到,先是说明创新并不是发明,也不是科学,应用到的创新才是创新

然后正反双方都有认为中国创新差或者好的

最后海量数据说明中国创新要么是已经够领先了,要么是追赶很快

—— 来自 鹅球 v3.2.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次看这种文章或者类似新闻,再看看我国摩托车企业和网上的摩托车用户发言有一种游客看动物园黑猩猩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美元计价就没意思
比如IT服务,我国银行IT开支是严重低估的。summit(恒生)一个人天一千美元,他真比工行的高级到哪去?笑死了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冤枉呐 发表于 2024-9-19 23:29
以美元计价就没意思
比如IT服务,我国银行IT开支是严重低估的。summit(恒生)一个人天一千美元,他真比工 ...

对,三产增加值是水分很大的

最简单的例子,同样糙老爷们去剃个头,理发师几推子了事,同样的劳动,中国人10块人民币美国人10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天争锋_L 发表于 2024-9-19 23:23
这点文章其实有讲到,先是说明创新并不是发明,也不是科学,应用到的创新才是创新

然后正反双方都有认为 ...

即使这篇文章也得说两句中国创新不如西方

可能作者不这么想但是一定得这么写,否则发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程上的创新可以,海量工程师快速迭代。

科学上的创新不行,现在高校比刷论文手速,帽子们都是善于快速兑现浅层思考,难问题深问题绕着走,追热点是其中一个表现。至于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比如张益唐佩雷尔曼这种人在高校生态灭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大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天才,乔布斯算最后一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基金委管工科的事情,也搞坏了工科的风气,因为它只看论文,而高校无国基无职称,使得大量工科老师不愿意下一线,只愿意灌水,是工科理科化的重要推手。

比工科理科化更过分的是工科材料化,材料好灌水,分区高因子高,连自动化信工也在大量进材料的人,影响本务。

基金委管好基础科研就好,工科项目还是工信部来管,否则工科理科化越来越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chm007 发表于 2024-9-19 22:53
他一定没考虑人口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最大市场也快到峰值了

如果这波产业升级中国赢了,那以后东南亚和非洲人口就都将是我们的工业人口,就像十年前我们本质是美欧的工业人口一样。那你的老龄化就不再是问题了,毕竟花钱比挣钱容易

如果这波玩崩了,那国内老登肯定也得被爆金币了,大家一起滚回工厂打螺丝,人口问题是所有问题最小的那一个

所以,不管成没成,人口问题都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通过联合行动提高人民币价值



山不见我 我自去见山,建议米帝把美元贬值80%,产品竞争力瞬间起飞,暴打老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里面最好笑的一段是说美国系统近期目标是为左翼工人某福利那部分
骗骗兄弟就算了怎么把自己也骗进去了(x
对美国来说唯一解就是诱导鳖去打4v那段也很搞,但是看得出来真的是经过苦思冥想挠破头想出来的解法了

不难看到,这里面依旧有很多刻板印象和一厢情愿以及傲慢偏见,但是随着文章不断列举证据做着推论,笔者也掐着鼻子承认了很多,对美国方面的研究者来说算得上是相当实事求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哪怕是航发这种,体系进步也已经到了摸到车尾灯的状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qadfg 发表于 2024-9-19 22:26
实话说也是最难搞的一方面,目前公认为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个人也半认同),乔帮主跟中考高考一路杀出来 ...

那些年的美国,乔帮主发家时代一个高中就工作的产业工人可以轻松养活自己一家人还有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adfg 于 2024-9-20 00:46 编辑
巨魔已被忠诚 发表于 2024-9-20 00:32
那些年的美国,乔帮主发家时代一个高中就工作的产业工人可以轻松养活自己一家人还有狗啊。 ...

是啊,硅谷起家的荒芜年代,美国还是有养的起产业工人的实力,而大量有钱有闲的产业工人又能支撑起乔帮主的消费市场。
现在美国钢铁企业在美各省市县的厂都裁的没几家了,工人都没多少他拿什么建立国防科工委。总不能指望进口2亿印度工人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下主楼的节选,只能说作者已经是非常注意政治站位了,所有地方都要找补两句中国数据怎么怎么不可靠,美国怎么怎么行,还挺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寒之月 发表于 2024-9-19 22:05
怎么感觉这作者是想让罗斯福二代出世

我一看到国家ZB主义就笑了 天天反TG上头的国会山这帮B没准哪天也得把罗斯福打成Gong碟

美国不是不投钱 但现在都去搞DEI了 科研就指着一帮不交SAT成绩就进藤校的少数族裔出成果简直想屁吃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march5 发表于 2024-9-19 23:34
对,三产增加值是水分很大的

最简单的例子,同样糙老爷们去剃个头,理发师几推子了事,同样的劳动,中国 ...

做梦呢哥,美国理发25刀+20%小费,一共30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weill 于 2024-9-19 12:16 编辑
东龙山 发表于 2024-9-19 11:05
工程上的创新可以,海量工程师快速迭代。

科学上的创新不行,现在高校比刷论文手速,帽子们都是善于快速兑 ...

那你是瞧不起CNS呀。光是浅层思考,绕着艰难问题,还能大量发CNS 你不如说说近几年哪一篇西方顶刊是中国完全没涉及的深层领域
至于刷论文。。国内的tenure制度就是从欧美抄的,欧美ap没有论文一样也得滚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龙山 发表于 2024-9-20 00:10
基金委管工科的事情,也搞坏了工科的风气,因为它只看论文,而高校无国基无职称,使得大量工科老师不愿意下 ...

1.硬要说,基金委的国基唯文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剩下的指标(专利)这些都比文章更不可信;
2.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专项项目,基金委的国基除了那些重大专项之外其实都是给培养科学家维持科研用能力的;重大专项对文章的要求很少,大部分都是对某些核心产品技术指标或者设备投产作为核心指标。
3.申请过项目的人都知道基金委已经算比较公平的机构了,大部分其它部门的专项只有那几个特定的学校和课题组手里才能拿得到;为了拿这些项目,院士给小科长敬酒的事情不算少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eblack 发表于 2024-9-19 22:18
"国家实力资本主义”

哪家资本主义追求国家战略目标优先于短期市场效率?想走社会主义可以直说的

美国特色资本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wszweill 发表于 2024-9-20 01:15
那你是瞧不起CNS呀。光是浅层思考,绕着艰难问题,还能大量发CNS 你不如说说近几年哪一篇西方顶刊是中国完 ...

在他眼里,可能只有数学和理论物理才能配得上艰难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0 0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忽局呢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啊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9-20 10:59 , Processed in 0.28630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