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584520184 于 2023-1-27 13:02 编辑
初步估计几十万字,我是想用手写草稿的,有必要用电脑打字吗?
题材是历史类的,主角是女性,假如去网文网站,有没有推荐的?
-----------------------------------------------------------------------------------------
先写了一章,大家提提意见
才2500个字,看来我估计的几十万字还要打折扣
一、 陪读 公元690年,在听政八年之后,在参政三十年之后,武则天终于登基称帝,受百官跪拜,受万民敬仰。上官婉儿得享殊荣侍奉在侧,登基仪式繁复而冗长,她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不在人群之中的太平公主,想起她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那个寻常的上午,又一次地改变了上官婉儿的人生轨迹。宫教博士找到了她,问道:“你就是上官家的那个女娃娃吧,你识字的吧?”上官婉儿点头称是,博士说:“好,跟我来,你们几个去做公主的陪读吧。”
博士口中的公主自然就是太平公主了,何以太平公主要找陪读呢,此话还得从三天前说起。
三天前的一个傍晚,武则天突然找到李治说:“我方才回寝宫,太平正在翻看我放在案上的太宗实录——”李治回头说道:“你怎么老看太宗实录。”“你别打岔,”武则天接着说,“太平正看到玄武门一节,在那里愣神,我问她怎么了,你猜她说什么。”“说什么?”“她说,皇家没有亲情。”武则天说完面露喜色盯着李治。李治皱眉道:“小小孩儿,你让她看这些干什么。不过太平倒是聪颖,你不会想叫她读书吧?”武则天笑道:“知我者,陛下也。”李治也笑道:“嗯,既然如此,就正经找个老师吧。”于是第二天,就给太平安排好了。
宫教博士领着上官婉儿等几个女孩子站在学堂的一角,一群宫人拥着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孩子进来了,那个女孩子在人群中熠熠生辉,吸人眼球。在经过上官婉儿身边的时候,人群突然停下,白衣女孩开口说话了:“这个姐姐生的好漂亮。”
这是太平公主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上官婉儿想到这里,忍不住面带笑意。
但是没过几天,事情就有了波澜。
初一、十五是皇子公主们按照惯例给皇帝、皇后请安的日子。太平公主的几个哥哥相约来接妹妹下学,太平公主读书的消息让兄弟几人十分好奇,这个被宠上天的妹妹,能乖乖地去学那些枯燥的经史子集吗。
太平公主从教室出来,看到几个哥哥都来了,欢呼一声,几步跑到众人跟前,一一行礼,众人还礼。李旦说道:“妹妹今日学的什么?”太平公主答道:“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向太子李弘说道:“大哥,我有东西给你,”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囊来,“这个香囊里装的是清凉去热的药,我请母后找人配制的,然后在观中道尊面前祈福九九八十一日,大哥带在身上,咳病很快就能好了。”李显听闻此言,哈哈大笑道:“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妹妹吗?”李贤也说道:“妹妹如此,你这做哥哥的不该有所表示吗?”李弘十分感动,从脖子上将自己贴身戴的一块玉摘了下来,给太平公主戴上了。李旦有些惊讶:“那不是父皇给大哥的吗?”李弘笑道:“送给妹妹了,我们兄妹不分彼此,父皇的东西,给我还是给她都是一样的。”李贤听到这话颇觉无趣,问道:“刚学堂里有一个小娘子生的十分清丽,是你的陪读吗?”李显问道:“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李旦笑道:“三哥如此上心,不如给三哥做侧妃。”李显怒道:“老幺,你又讨打。”李旦把头一缩:“妹妹才是老幺。”太平公主说道:“二哥说的,想必是上官婉儿,她是我们学堂里最聪明的学生。”李显奇道:“比你还聪明?”李弘与李贤对望一眼,问道:“她姓上官?”太平公主答道:“是啊,怎么了?”李弘咳了两声,说道:“没什么,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去给父皇母后请安吧。”
下一堂课,上官婉儿就没有来,之后一连几天都没有来。太平公主十分奇怪,让自己的乳母张妈妈去打听了一下,原来是掖庭令说的,让上官婉儿不要再去陪读了。这样来回几次之后,终于问明白,是太子李弘让人去和掖庭令打了招呼,不想让上官家的女儿接近公主。
上官婉儿说到这里,顿口不言了。对坐的老僧等了等,问道:“是令祖父的缘故吗?”“是的。”
掖庭令刚送走太子派来的人,就把那个宫教博士叫过来骂了一顿:“你不知道那个上官家的是怎么进来的?你那脑袋里装的都是什么?还不赶紧换人!全部换掉!此事要是追究起来,你自己去请罪!”话虽如此,他心知如果皇后真的在意此事,自己也难逃罪责。
太平公主要去掖庭宫,“我要上官婉儿。”她的乳母张妈妈笑道:“哪有公主去掖庭宫要人的,还是让婢子跑一趟吧。”
听到公主的乳母张妈妈求见,掖庭令亲自迎了出来,笑问道:“张夫人此来,是公主那边缺了什么吗?也不用劳动张夫人亲自跑这一趟,叫个下人来就行了。”张妈妈向掖庭令行了礼,也笑道:“掖庭令也知道,太平公主深得圣上宠爱,从来是要一样给十样,哪怕是不要的东西,也都是成堆成堆的送来,从来没缺过什么东西。”不缺东西,那就是缺人了,掖庭令心想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自己何德何能夹在中间,只好装傻道:“那张夫人此来是?”张妈妈笑道:“公主身边缺点宫女,想再向掖庭令讨几个人。”然后一连串报了二十个人的名字,上官婉儿也在其中。掖庭令面露难色:“张夫人,这、这怕是不妥吧?太平公主的的份例已经比别的公主多上不少,这再加二十个人,这、这……”掖庭令也不知道该找什么理由拒绝,只好将惯例搬出来。张妈妈笑道:“既然如此,婢子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就回去禀报公主。公主本来每天就要去观中为过世的荣国夫人祈福,近来又要去学堂读书,甚是劳累,本来想多要几个人,好服侍公主,没成想,让掖庭令为难了,婢子实在是过意不去。”说完就要向掖庭令行礼请罪。掖庭令赶忙扶住,连说不可不可,想了想还是挑明说了:“张夫人想要几个宫女,本来也无不可,只是其中那个上官婉儿,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说最好不要留在公主身边。”张妈妈笑道:“是去公主身边近呢,还是做陪读近呢?”
掖庭令又把那个宫教博士叫来,说道:“你选的人,很得公主的心意,还是按你选的人来吧。”张妈妈满意的走了,掖庭令又吩咐道:“那个上官婉儿不是识文断字吗?把她安排到你那去。还有,太平公主的学堂再多安排几个大人盯着。”
如此,上官婉儿便又做了太平公主的陪读。起初掖庭令提心吊胆,心想你们神仙打架,我凡人遭殃,日子一长居然并无人过问,他也逐渐没那么担心了,但始终觉得有一颗巨石悬在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
李弘听说上官婉儿又去给妹妹做陪读,心想此事可能有蹊跷,有一回面见武则天的时候带了一句,“听说那个上官仪的孙女在给妹妹做陪读,不知道下面的人是怎么办的事。”武则天正在看奏疏,听他这么说,抬眼看了看儿子,说道:“你是太子,是储君,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需要你过问吗?这件事第一天她的乳母就跟我说了,道家讲顺其自然,佛家讲缘法,随它去吧。”李弘低头称是。
太平公主对此一无所知,她看上官婉儿又来学堂了,朝她眨眨眼,心里只有得逞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