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10|回复: 15

(转个评伍仕贤新片的文章):独自装B,等待中指――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了篇李祥瑞的评论


我要说的是,有些还是说的挺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自装B,等待中指--某国产文艺片印象

看过《独自等待》,独自胡言乱语……

总觉得现有体制催生了一批视电影审查领导为上帝把观众当傻子的电影导演,这类导演的作品极其平庸,却总能因思想意识符合上意“安全无害”而顺利通过审查,他们借助国家对体制内创作的支持获得“资历”和“声望”,摇身一变为“著名导演”,随意调配资源、呼风唤雨、打击异己,推动国产片走向没落。很少有谁质疑这种导演的创作为何与世界电影大环境脱轨以及为什么很难在国际级影展获奖,国内媒体上向来只有对他们的热烈吹捧,在体制和“舆论”携手打造的生态环境中,越是低能的产物越能得到保护、收获奖赏,冯小宁电影、冯小刚电影,乃至近年来的张艺谋电影,莫不如此。

而且,这种强大的制度性压力严重排斥新晋者,并像“黑洞”一样吞没着那些激情冲动的生命:有的新锐导演被磨平了棱角<张元(《绿茶》)、陆川(《可可西里》)、娄烨(《紫蝴蝶》)>;有的导演刚刚走出电影学院就比前几代老导演还会迎合体制需求<张扬(《爱情麻辣烫》)、金琛(《菊花茶》)>。为了得到拍片机会,为了作品顺利送审……或者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生存,很多年轻导演甘愿变成垂垂老朽,满足于体制产生的繁荣假象当中,放弃探索、拒绝尝试,失去了生命感的国产片从此源源不绝。

终于,又有一位青年导演加入这场悲剧。



导演伍仕贤曾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影艺术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6年自编自导过短片《东二十二条》,该片在八个国际电影节提名并获奖,2001年创作了轰动一时的香港影片《车四十四》,影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多个重量级电影节中获邀和得奖,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被媒体认为带动了内地短片电影热潮。上述履历似乎证明伍仕贤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他的《独自等待》应该不同凡响、表现出众。

可惜,伍仕贤太想投身主流了,他丢掉了短片时代的电影灵气,不拍地下作品、也不要香港电影精神,只想用彻头彻尾的国产片思路武装自己,像冯小宁、张扬、陆川那样捞上一票,以跻身“名导”行列。

《独自等待》和《苏州河》、《开往春天的地铁》、《恋爱中的宝贝》、《绿茶》、《菊花茶》一样,属于贩卖“时尚”的典型装B文艺电影。故事的主人公们是小说作者、吉它手、剧组工作人员、设计师之类,“文艺青年”们的游离之所也无非酒吧、迪厅……

《天下无贼》之前的冯小刚特别喜欢拿文艺圈儿里的人说事儿,因为他低估了观众智商,认定大家都喜欢抱着电视看国产都市言情连续剧,只有将焦点锁定在所谓的“时尚人群”,才可能博得赞赏引起关注--其实这种意识和把画面漂亮理解为电影好看的张艺谋思想一样愚蠢,视观众为农民和不懂审美的低素质群体,你的作品就有资格或者必须接受仰视了么?!未必!从来没有哪部经典的文艺片是靠炫耀高素质群体的高素质生活使人瞳孔放大的,《秋天的童话》、《甜蜜蜜》、《北京乐与路》都在描写小人物心态方面下足功夫,时装、艺术、高档场所之类,仅仅是背景和皮毛。

文艺片的灵魂是普通人的情感,如果有人像张艺谋一样单把力气用在制造景观上,就会拍出外部美化、内涵缺失的垃圾性作品。幸亏有人正在学奸,冯小刚开始将小偷和民工纳入视野,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较比“放眼天下”“情系武林”的豪华大片《英雄》、《十面埋伏》相当简约洁净,不似大导手笔……也有人死性不改,《青红》啊、《向日葵》啊,号称新电影,其实主旋律弊病始终阴魂不散。

《独自等待》具备国产装B文艺片的所有要素。文艺青年们的文艺生活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在以时尚为卖点的追求之下,真实成了首先被剔除的部分:文艺青年们不需要成长背景、不需要长辈管制,甚至不需要糊口谋生、挣扎求存,他们放任自流、自得其乐,他们的任务就是享受充满文艺色彩的生活同时让银幕外的窥视者艳羡不已。

影片对青年观众的诱惑点除了“类中产阶级”的浪漫城市生活,还有文艺青年们的泡妞艺术--相信很多热恋期的情侣观众不会对《独自等待》的真实性过度苛求,不入流的电影导演在营造浪漫气氛时往往以牺牲真实为代价,在实际情景中植入浪漫才需要勇气和才气!最美的浪漫应该藏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而不是存于虚幻之地。虚拟浪漫相对廉价,也难赚到眼泪。

对爱情,主人公蚊子孜孜以求花招用尽,再加上威尼斯、金马、金鸡影帝夏雨光芒四射的演技,简直令人感到任何对影片形式和内容的责难都是不人道的。可我们不能因为影片宣扬爱情、演员尽职就原谅了它的思想单薄和导演的无所作为。确实,面向青年观众的电影需要这种“类中产阶级”的浪漫,但好看的电影决不是用脱离实际的浪漫景观换来的,看过《顽主》和《本命年》等以城市青年为主角较具思想深度的青年电影的观众不可能轻易给《独自等待》这类过目及忘的“时尚电影”奉献掌声和鲜花。

不过《独自等待》中的城市新人类们还是用非其族类者看不惯的行为完成了一种新思想的输灌,譬如,蚊子梦中情人所代表的新女性需要“那种可以做一辈子的好朋友”,这种无关爱情不可能发展为婚姻的关系并不妨碍朋友间肆无忌弹地拥抱、接吻和做爱!--在发展中国家,这的确算得上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了。

相比还算有些看点的故事情节,导演技艺乏善可陈表现一般,几乎看不出多少曾借短片扬名国际影展的实力,很多手法照搬经典,如打麻将的环绕运动剪辑镜头明显抄自《落水狗》,摄影机升降臂起伏运动也是国产电视剧水准的(伍仕贤应该看看《阿嫂传奇》)。整体看,叙述十分平板,梦境和恐怖情节没有一处出人意料。直到结尾,才略有电影味道,几个主要人物的不同生活经历交织往复,突出了新时代新人类的母题。比较有想象力并值得称道的设计就是剧中安排了多位娱乐圈的重量级人物客串,其中周润发的出现最令人惊喜,那久违的笑容真的值回票价!   

李祥瑞 2005、10、7

本文原载《中国银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想说很喜欢这片
前两天看的,现在已经看4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羡慕他们的生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片的人里面,
夸他的要比骂他的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结尾的那短短十来秒,这片子就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
文章作者不是枪手就是脑子抽筋
而且还是包办婚姻没恋过爱在那瞎YY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RockingHorse 发表
[B]只能说..
文章作者不是枪手 [/B]


的确是枪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嫂传奇》-本年度将导演艺术发挥最好的华语电影

香港黑帮片,一向是男人的世界,从吴宇森的“英雄”、“喋血”系列到杜琪峰的“银河映像”作品,再到近年来风光一时的《无间道》系列,虽然视觉风格从堂皇亮丽热血蓬勃过渡到感情内敛冷酷压抑,但阳刚味道仍然日渐充盈,雄性力量咄咄逼人。
  
曾志伟因在《无间道》中表现出色而跃居香港电影配角首席,此后他的最大成就并非是继续扮演彼此类似的“老大”角色,而是支持并启用新人,给香港黑帮电影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幕后贡献,远比他在银幕上担当“配角教父”重要的多。
  
影片《江湖》,编剧是23岁的女学生杜致朗、导演是29岁的黄精甫--这个低幼组合在老将云集的香港影坛确实令人难以置信:香港电影亟待复苏,把大牌明星、高额资金等宝贵资源交给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调用,简直象赌博一样。
  
事实证明曾志伟的选择是正确的,《江湖》的复杂结构以及细腻情感在以往黑帮片中难得一见,编剧的女性笔触赋予故事浓郁文艺气息的同时,在图解男性友谊方面实现飞跃,吴宇森的义气男儿用枪说话的时代终于结束了!剧中刘德华与张学友的对话占有较大篇幅--看多了热衷打杀老港片的观众也许会对此感到不耐烦--通常只有在台词火爆的台湾电视剧里男人才会如此多话,女性编剧的委婉阴柔让两个江湖男人的辞锋相对、互吐心曲缠绵不已赏心悦目。导演黄精甫借该片荣获当年金像奖新晋导演奖。
  
香港电影需要新鲜血液,香港电影有过新浪潮,而新浪潮的旗手无不是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当邵氏片场的高龄导演已经习惯于坐在椅子上执导内景戏的时候,喜欢事必躬亲干涉一切的徐克、许鞍华这类工作狂和男人婆创造了新的电影时代。信任并投资给年轻人会受益无穷,台湾新电影的兴起,国内第五代电影能够形成热潮,都是贯彻这一原则的结果。
  
不过,香港电影低迷多年,积重难返,在这个历史性问题面前,只有一个两个电影新人很难掀起风浪成大气候,毕竟,香港电影主流仍然在走陈旧路线,加之得到专业奖鼓励的《江湖》并没有象《英雄本色》那样引起广泛的社会呼应,黄精甫作品便只能以“另类”的形象出现了。
  
较比《江湖》,《阿嫂传奇》的另类气质更加突出,该片继承了《江湖》的文艺片风格和过硬台词,在视觉造型和场面调度上做出标志性贡献。
  
开篇悠扬的女童声令准备好了看黑帮片的观众疑心进错了剧场。日本黑帮系列片《极道之妻》拍过多集,韩国电影《我的老婆是大佬》拿下国内票房亚军,但纯粹以女性作主角并深有影响的香港黑帮片就不多见了,也许在形式探索方面贡献卓著的《阿嫂传奇》会填补这一空白。
  
清纯少女小妹贯穿全片的内心独白和无时不再的女孩日记,一扫香港黑帮片既往的阳刚之气,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影片讲述“爱与牺牲”的故事,刻意追求处处有情。美丽少女柔情似水,直至付出生命化解了江湖恩怨。小妹是全片的灵魂人物,结局众人联手抢救她的画面气氛相当沉重,并给观众心灵带来强烈撞击:黑帮分子结束战斗,携手救人,这个残酷结局高度尊重女性的善良愿望,甚至是一种对爱的礼赞。在小妹的牺牲面前,江湖纷争、血雨腥风都微不足道!死去的小妹,被众人膜拜。最后所有的黑帮分子都脱去黑衣墨镜的装束,世界变得干净了!这个相当理想化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其实并不过分,张耀扬曾在《尖东双虎》中说过,上一代的江湖人讲义气,下一代的江湖人也许会讲感情--当时很多人会觉得让江湖大哥这么讲话很天真,“阿嫂”相信每个人都是好人,相信感情可以拯救一切,她不比张耀扬还要天真?!然而,这种女性天真就像我们百看不厌的男儿义气一样,是人性中的最美……
  
片中没有哪个配角可以被人忘记,任达华、黄秋生、方中信、刘烨的扮相演技均达一流水准。刘烨尤其引人注目,恍若第二个吴镇宇……
  
故事感人,然而最具震撼力的还是影片的形式。
  
黑帮人物登场后威逼利诱音乐比赛评委照顾老大的女儿,怡然自得的行止作派加上“要么照做,要么死!”的轻言慢语,竟是江湖感十足。故事和《江湖》一样拒绝妖魔化黑帮社团,调度和分镜异常优雅流畅,使观众在美不胜收当中,淡忘了江湖血雨,只见人间温情。
  
剧中刺痛人心的道白比比皆是:“我自己的命一分钱都不值”、“在这里做错事会死人的”、“你是一个好人”、“我杀人是怕被人杀啊”……台词极其过硬而又毫无卖弄之感,回想起来也就吴宇森作品具备这种素质了。不过,导演黄精甫比吴宇森、杜琪峰等片场和电视台出身的影坛名宿起点高得多,黄精甫虽然没有在摄影棚里和剪辑台前摸打滚爬的经验,但是对电影空间以及剪辑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而且看得出这种认识是建立在长期观影的经验基础上,所以他一下笔就流露出读书破万卷的气概与神采,表现令人激赏!
  
相比拍过很多默默无闻甚至赔钱之作的老前辈,新导演黄精甫一出手便显出大家气魄。影片开始,导演就沉迷于用画面说话--只有透彻理解电影的人才能这样无视常规甚至无视观众傲慢又不失谨慎地自说自话,由景深和剪辑造成的空间感异常夺目,导演仿佛在给所有人上课,告诉大家什么叫真正的电影。几个社团核心人物开会时,他们少年时的经历忽然闪现,两组时空水乳交融,那段搏杀岁月能够成为香港电影中最具激情效果的械斗,与导演始终以提供奇异的电影视野为己任不无关系。动作戏高潮是结尾的汽车大战,导演甚至丢掉了香港黑帮片的一贯传统,没有在压轴戏中使用枪弹,仍然自信娴熟地切割着空间,设计唯有电影摄制组才能做到的视点的盘旋起降。
  
总之,《阿嫂传奇》是本年度将导演艺术发挥最好的华语电影,不仅可以娱乐普罗大众,拿到电影学院导演系作教材也没任何问题!
  
李祥瑞 2005、10、7
  
本文原载《中国银幕》




个人认为这是个贝利型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祥瑞 就是个枪手。去网易的我爱电影看看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个人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3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3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的枪稿,胡说八道满嘴跑舌头.
没看过的去找来看看.挺好看的.
里面的音乐就配得很不错.
有许巍的<蓝莲花>,还有新裤子和龙宽什么的.
我看了三遍,越发喜欢里面的音乐和台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嫂传奇好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李祥瑞 发表
[B] 《独自等待》和《苏州河》、《开往春天的地铁》、《恋爱中的宝贝》、《绿茶》、《菊花茶》一样,属于贩卖“时尚”的典型装B文艺电影。故事的主人公们是小说作者、吉它手、剧组工作人员、设计师之类,“文艺青年”们的游离之所也无非酒吧、迪厅……[/B]


[m]233[/m]

除了这句有点好玩之外, 李祥瑞够没劲的。

有些人对《独自等待》感觉一般的原因是觉得伍仕贤纯为耍帅,且很多段落纯copy,比如夏雨举录音机一段学自《say anything》,七拼八凑,不是出自本心。我觉得这么说有点苛求。《独自等待》不是一个great novel,但至少是一个great jo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6 16:31 , Processed in 0.19773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