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63|回复: 146

[生活] 澎湃专访莫言:对一个作家的评判,在当代,更在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北京西郊的两块砖书房,莫言正站在一张长长的书桌旁挥毫:“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到“东”字时,他轻声嘀咕了一句:“有没有河水向西流呢?”

这天是星期一,第二天就是公号“两块砖墨讯”发文的日子。五年前,莫言与书法家好友、舒同研究会会长王振一起开了这个公号,专门分享诗词书法。在发文之前,王振会把要用到的书法作品依次放大几十倍,两人边看大屏幕边琢磨,这个韵对不对,那个字好不好,讨论了大半天,索性起身再写一遍。

这一期的公号内容让人欢喜。它有关12个来自云南西双版纳与内蒙古通辽的先心病患儿,他们因为莫言发起的慈善项目得到了免费的手术治疗,而且全部手术成功。莫言开心地没有午休,接连写下“喜闻病儿愈,乐见幸福临。与友举觞庆,挥毫复唱吟”“笔大涵墨多,无私天地宽。人在风中立,何惧乱衣衫”等等诗句。

莫言一直很喜欢孩子。作为一个“晚熟的人”,孩子的天真和无邪,是他最为珍视,最想去维护的存在。这些年,亲友们都知道他在为慈善奔波——一群素不相识的先心病与孤独症患儿,让这个自获诺奖后就尽量少说话的作家自愿站出来,公开呼吁更多人关心慈善,加入慈善。

这并不容易。


莫言   海报设计:碧晨

回望近十年,莫言得到过爱与肯定,也遭受过谩骂与伤害。用他的话说,十年经历写出来,一定是一部漫长的小说。

但他对种种经历的回应,就像他在这次对话中给我的感觉——真诚、和善。尽管一度悲观和低落,但他依然相信真诚与和善永远是世界的多数,也相信投入慈善,以及投入文学、艺术等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是他和这个世界最好的相处。

他不再把自己关起来,而是和更广阔的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他和王振一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民间的历史文化,也把一路见闻感想都记下来,以诗词、书法、戏剧、小说等各种形式与更多读者分享。他开公号,带学生,去医院看望患儿,在和越来越多“小朋友”待在一起的时光里,忘记了自己已经从一个中年人变成了一个老人。


莫言。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今年,莫言虚岁70了。

但他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成为一名剧作家、写出有新意的小说、让毛笔字有点进步、再写几首好诗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时光还是过得越来越快。过去,你像儿童时代,盼个春节多么漫长。现在感觉,去年的鞭炮硝烟还没散,今年的春联又贴到门上了。”

如果可能,他真希望时间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莫言、王振在印度洋西岸迪亚尼海滩,也学年轻人拍照。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命运的转折

2021年,为了和更多年轻人沟通,莫言开了公号“莫言”。让他感动的是,其中很多写于三十多年前的小文章依然能唤起当下年轻人的共鸣。大部分留言者是90后、00后、10后,有喊他“莫言爷爷”的,有唤他“莫言伯伯”的,他们让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愿意倾听,愿意理解,愿意共情。

跟着这些年轻人,莫言很快学会了几个新词——“内卷”、“躺平”、“佛系”。

他想到自己的十几二十岁,“那时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好像也不比现在小。”

1955年,莫言在山东高密一户农家出生。刚刚12岁的时候,他小学还没毕业便开始务农了。一年365天,起码300多天要下地干活,一年之中只有一两次机会跟着生产队的马车去县城。再大一点,他和伙伴凑到一块,也感叹今后无非是娶妻生子,再重复父母为他们操劳的一切。

像一个循环,根本看不到希望。

但和村里大部分年轻人不一样的是,因为大哥上过学,莫言还有机会读到几箱中学教材。他就是在那时候读到很多剧本,包括《雷雨》《日出》《北京人》《屈原》《林家铺子》《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等。当其他同龄人在为工分和对象焦虑的时候,莫言冒出了两个“白日梦”,一个有关大学,一个有关文学。

他想不到的是,因为三次命运的转折点,他的梦实现了。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973年。那一年,他成为县棉花加工厂的农民合同工,尽管还是一个农民,但他身处工厂,每天和数百个年轻人待在一起。这些年轻人里有一部分是青岛来的下乡知青,他们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电影,有的还多才多艺,能拉能唱,一下打开了莫言的眼界。

1976年,第二个转折点来了,莫言离开高密,到烟台黄县当兵。他首先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得到肯定的地方。更惊喜的是,每到星期天,他可以把整整一天都拿来看书。尤其一个战友的未婚妻是图书馆管理员,他因此有机会集中阅读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包括大量的剧本、长篇小说。他从1977年开始订阅《人民文学》,连订三年,每一次刊物来了之后,他都一字不落地从前言读到最后一页。

在疯狂的阅读中,莫言开始学习写作了。


1976年春初入军旅,莫言在山东黄县

1979年,莫言调到保定当政治文化教员,他一边给学员讲马列主义,一边创作,最早的小说都发表在保定的《莲池》。因为1983年的一篇《民间音乐》,莫言得到了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老先生的赏识。当时解放军艺术学院组建文学系,正招收第一届学员,莫言就带着这篇小说和孙犁的评论去北京报名。惊险的是,人到北京,报名期限已过,莫言差一点错失机会,但当时军艺的文学系主任徐怀中认定莫言是个写作的好苗子。于是1984年9月,30岁的莫言终于重返校园。他走进军艺,正式迎来他心目中命运的第三次转折。

在军艺那两年,莫言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了“自我”——知道了自己该写什么,知道了在农村的二十多年生活就是一个素材的宝库。1985年,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那个沉默、倔强又充满灵性的“小黑孩”一下惊艳了文坛,也让“莫言”成为1985年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紧接着1986年,莫言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头条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又引起巨大轰动。也是这一年夏天,张艺谋找到了莫言。那部震撼人心的高密东北乡影片于两年后上映,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人们由此看到一个年轻的导演和作家共同走向世界。

“今天的年轻人也有理想,也会想改变命运的办法。”当莫言重温电影《牧马人》,他依然对剧中女主人公模仿《列宁在1918》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最有印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1987年,电影《红高粱》拍摄时莫言与巩俐、姜文和张艺谋合影

相互的教学

这些年,莫言也发现自己低估了年轻人,以为孩子们一直在学校里,好像什么都不懂,但实际上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看书更多,每个人的生活也很丰富,“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当然,还有想象力。”

2013年,莫言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成为国际写作中心主任。作家莫言也是老师莫言,他将更多精力投入教育,现在带着五个博士生。

莫言的博士生焦典记得,刚入学那会她出于一种汇报心态提交了一篇短篇小说,根本没想过老师会怎么留心。结果几天后,她就收到了莫言用毛笔字手写的十几页修改意见,具体到小说中的某个角色名字要不要修改,某个意象是用鲨鱼好还是鳄鱼好等等。

不谈文学的时候,莫言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莫言的博士生李嘉茵发现老师乒乓球打得很好,会扣球,师弟师妹时常接不住,忙得跑前跑后,满地捡球。一个师妹说,如果当年打乒乓球能吃上饺子,年轻的莫言老师估计能进省队。


莫言在北师**师工作坊

“按说到我这个年纪了,我还要教什么书?我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己写写东西,自己出去玩玩。但这也是一个跟年轻人建立联系的渠道,一个平台,一种方式。你跟那些博士们,尤其是跟与自己同行的从事文学创作的博士们交流,也会让自己得到对文学新的感悟。 ”

显然,莫言乐在其中。北师大的大师工作坊已经办到第十七期,每期都叫来老师、同学、刊物编辑、评论家等等一大伙人,大家七嘴八舌地对某个学生的一批作品集中研讨,有的建议甚至抠到了一个标点符号。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的他也受益匪浅。

“比如说到哪个学生的某个作品缺点,我会反省,哎哟我哪篇小说里的某个地方处理得也不对,说到哪个学生的某个作品优点,我也会想,对对对,应该这样写。”

他很欣慰地看到,学生们在不断地发表作品,而且在读者中也能引起很好的反响,“他们同学之间有这样一种氛围,甚至一种比赛,都憋着劲儿写,这个力量是很大的。我当年之所以写那么多的作品,就在于我们军艺班上的35个同学,谁也不服谁,你写了一篇,我也写一篇,都憋着劲儿干,然后写作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灵感也会源源不断。”

今年年初,创意写作成为了二级学科,似乎也给“写作能不能教”这一长期争议一个结论。莫言想强调的是,不要把学生都教成一样的作家,尤其是不要教成和他一样的作家。“一个作家最根本的,叫作‘创作的灵魂’的东西,我们只能是帮他来强调,但不是我们给他的。他要依靠这样一个特点来长成大树。这个东西是没法教的。”

在这个意义上,他相信创意写作会促进一个作家较快、较规范的成长。一个写作者在个人摸索状态下需要三五年才能悟到的东西,在学院的熏陶和教育之下,可能两三个月就明白了,“所以他们赢得了很多宝贵的青春时间,能更早地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当然,也更早地成名。”

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学院派写作会不会把其他写**好者的路都“堵死”了?

“我觉得不会,才华总是压不住的。学院训练出来的作家成为一个群体,他们会带着某些共同的特征。而那些自己生长出来的,民间‘野生态’的,也许会冒出一些更有个性的作家。这两个群体都是不可替代的。”

瞬间的解放

如果不去外地,不去学校,莫言通常会这样度过他的一天:早起吃过早餐,读读书,写点小东西,中午睡个午觉,下午起来写写字,晚上看看电视。若是碰上好的戏剧演出,还要出去看看戏。

“当然,我也刷手机,也会看短视频,有时候一刷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

莫言毫不掩饰他对手机的“又爱又恨”。“爱”的是确实方便,什么问题难住了,一搜就出来了。“恨”的是不知不觉地刷了两个小时手机,最后问自己看到什么了,学到什么了,似乎又什么都没有。有一天他还突发奇想:再刷500年的手机,人的眼睛,人的手,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好在,刷手机再“不由自主”,也够不上诗词书法带给他的快乐。

这些年,莫言爱上了写毛笔字。写毛笔字是一个可以忘掉时间的活动,它跟写小说不一样,一旦进入情境,就像打扑克摸牌似的,总感觉下一张会比上一张好。这样写着写着,即使一直站着,他也不觉得累。


写毛笔字的莫言

为了获得更多的灵感,他和王振还经常“在路上”。两人的行走路线从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到黑龙江东极太阳广场再到北极村,从湖南,湖北,江苏,上海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双版纳转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南边陲。看到名人墨迹时,他会在自己的腿上比画,看到好的诗句,他也会喉咙发痒,想吼几声自己的句子 。

除了寻访名人墨迹,他们还格外留心民间的书法,比如一些地方博物馆的陈列、一些散落于各个角落的牌匾和对联。两人一路玩,一路拍。在王振看来,莫言拍下了几万张照片,都有很独特的贴近生活的视角,一棵老树芬芳四溢,一口古井滋养万家,一片梯田龙腾虎跃,一座石桥四通八达,一段历史英雄辈出。他所写下的诗词,也多的是人生感叹,多的是妙语连珠。


莫言与王振在河南安阳仓颉陵。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2013年,因为老师童庆炳的一句“在古典文学方面,尤其是格律诗词方面下下功夫”,爱写打油诗的莫言开始在古典诗词上留意:每写出一首诗来,就认真地对照一下,看看到底哪个地方不符合格律,慢慢也能体会到所谓的推敲是怎么回事了。

有时灵感来得飞快。一次参观结束回到住处,饭还没吃,莫言突然感觉“诗来了”,王振赶紧找出笔墨纸砚,随后莫言一写就是两个小时,纸张铺满了整个房间。还有一次在烤肉店,因为没有可供誊写的纸,莫言赶紧先用防溅油的“纸兜兜”抄录文思。  


莫言与王振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碑林。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莫言与王振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碑林。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莫言与王振在北京香山曹雪芹故居门前。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所谓的文人书法,都是建立在对古典文学、古典诗词烂熟于心的基础上的。只有理解古人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创造过程以及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才能够发现我们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莫言希望自己能与古典式文人接上一种气息。

他喜欢李白和杜甫,因为他们身上都有让他怦然心动的东西。“杜甫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对底层劳动人民那种深刻的同情。李白那样一种神驰八荒的想象力,那样一种放浪不羁的精神,这都是令人羡慕的。当然做到不容易,但是偶尔想一想他们,也会让自己瞬间获得了一种解放。”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发现自己会从喜欢一个或者两个诗人,慢慢地变成一种博爱,“你会感觉到进入到我们文学史的这些作家们、诗人们,每一个都是你可以崇拜的、可以学习的对象,他们都有过人之处,否则留不下的。”

最近三个月,莫言的书桌上又摆上了两套书,一套是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一套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70岁时再打开青春岁月读过的这两部,他发现自己读出了很多当时没有的感受,对书中人物也多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不单是重读文本,他还把《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等当年的经典影像也重温了一遍。“这样一种艺术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寻找自己的青春岁月。我现在看一个老电影,会想起当年我看这部电影时是多大岁数,二十来岁,三十来岁,当时忽略了很多细节,现在都发现了。”

比如,过去他不能理解托尔斯泰对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的描写:写他臃肿的身体、酒色过度导致的面部浮肿,给人一种又笨又懒的感觉。

按照现在有的说法,这不是丑化吗?怎么会写得像一个反面人物一样?

“再读《战争与和平》,我感觉到托尔斯泰这样写是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描写,才能在后面更显示出库图佐夫的伟大——就是这样一个人领导俄军打败了拿破仑。这样一个老英雄的形象,他不像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正面英雄,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描写。”

坚持的原则

一转眼,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过去十二年了。

或许有人想问:难道获得诺奖算不上命运的转折点吗?

“算不上。”莫言的回答非常干脆,“因为获奖前跟获奖后,我的心态没发生什么变化。我非常清楚获得诺奖并不代表我就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中国当代作家里,比我优秀的有很多。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作家,每个人都写出了别人不能代替的作品。 ”

在写作上,莫言是出了名的快:用30多天写出了28万字的首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用83天写出了58万多字的《丰乳肥臀》,用43天写完了50万字的《生死疲劳》……他写小说时的状态,就和他的想象力一样,腾空而起,一往无前。

“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一睁眼就写,一直写到半夜。毕竟上年纪了。”

但他对自己的写作依然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要写得和以前不一样。2020年,莫言交出了打破“诺奖魔咒”的小说集《晚熟的人》。在这本集子里,莫言是写作者,也是小说人物,他在变化了的时代回到了变化了的故乡,一次次打量着变化了的自己,新的故事由此起飞。


小说集《晚熟的人》

到了去年,莫言又交出新作,这一次是话剧剧本——《鳄鱼》。

尽管人们更熟悉的是作为小说家的莫言,但莫言一直对写剧本有着深深的迷恋。儿时的他深受家乡民间戏剧“茂腔”的熏陶,他真正的处女作也并非小说,而是一部名为《离婚》的剧本。在《鳄鱼》之前,他创作的剧本《我们的荆轲》和《霸王别姬》曾在国内外先后上演百余场,就连他的小说中也不乏戏剧的身影,比如《檀香刑》是一部戏曲化的作品,《蛙》的最后一章直接是一部和前文形成互文的话剧。

“我曾发下誓言,用我的后半生完成从小说家到剧作家的转型。”2019年,莫言与余华、苏童拜访莎士比亚旧居。在莎翁塑像前,莫言表达了自己全力投入戏剧创作的雄心。他玩笑道,由此就和余华、苏童他们“区别开了”。


剧本《鳄鱼》

新作《鳄鱼》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会说话的鳄鱼,讲述了一个逃亡海外的贪官的故事,由此深入探讨了“欲望”这一主题。在评论家陈思和看来,不断增长的鳄鱼是一个象征,把人的欲望意象化。在今天,欲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它有力的地方,也有它可怕的地方,《鳄鱼》对此有着鲜明的表现。

它也容易让人想到莫言发表于1993年的反腐题材长篇小说——《酒国》。《人民文学》前编辑朱伟形容这部作品是《提前目睹二十年之怪现状》,在1990年代初就锐利地割到了多年后才让人们都感触到的社会黑色肿瘤。

但在人物塑造上,《鳄鱼》的贪官形象要比《酒国》中的立体、丰满得多。莫言没把这个贪官写成野兽,也没把他写得不通人性:他有反思,有忏悔,有精神上的觉悟,当然,还有绝望。

莫言一直坚信,在文学创作中,不管是“好人”和“坏人”,都要当人来写。从《酒国》到《鳄鱼》,时间过去三十多年,时代变化了,社会变化了,作家变老了,情感复杂了,对人的认识也更全面一些了,但他始终希望自己笔下出现的,是活生生的人,是真实可信的人。

“不管是写小说也好,还是写戏剧也好,我们最终要完成的就是对人物的塑造。我们希望能够在我们的作品里出现典型的人物,在我自己的作品里没出现过,在别人的作品里也没出现过,成为文学史上的这一个,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当然,我能不能做到,这要读者来检验,要历史来评判。”

在文学阅读中,莫言也认为我们需要用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对过去的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即使是蒲松龄、曹雪芹、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巴尔扎克、雨果等等伟大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同样会受到时代的局限。

“我们这些1980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将来被我们的后人评价的时候,依然是这样的,而且也是客观事实。我们有明显的时代的特征,我们也明显地受到时代的局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代一代的作家来持续地写作。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更没有一个作家能够满足千秋万代的民族阅读的需要。”

在他看来,不要神化任何一个人,也不要有意识地妖魔化任何一个人。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文学阅读的基本原则,更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莫言长篇小说

内心的需要

也有人说,文学似乎不再是现在莫言唯一重要的事情。

这些年,当有网友提问“什么活动可以请到莫言”,莫言已经为一件事自愿参加了无数场活动,也前所未有地几次发表公开演讲、参与现场直播。

这件能让获奖后一向低调的他“大张旗鼓”的事,就是慈善。

王振一直记得那个场景,2023年5月20日,为了赶上武汉的慈善演讲,莫言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右手拉着行李箱,左手拿着身份证,穿过人群,钻过栏杆,在扶梯上疾走,在平地上飞奔。两人后脚刚刚跑进高铁门,就听到一声急促的哨声,之后当当地关门了,“那时,他完全忘记自己是个年近70的老人。”

这个老人的“为爱奔跑”或许可以以2014年为一个时间点。当时因为心脏不舒服,莫言找到了心脏病专家胡大一,闲聊中第一次了解到先心病患儿这一群体: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他们很可能十几岁就夭折了,但一旦得到及时救治,他们可以恢复得和健康儿童完全一样。

于是,莫言分两次悄悄给胡医生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先心病患儿救助项目捐了125万元。这125万治愈了西藏地区的62个患病儿童,当时红十字会想宣传,莫言拒绝了,他想到老人家常说:“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但这两年,莫言开始意识到帮助这群孩子是一件需要更多人参与的事情。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公布的最新报告,一项纳入1980至2019年超7696万名新生儿资料的分析显示全国新生儿先心病检出率持续上升。

“我觉得应该把慈善变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这么一个集体性活动。几个人做是不够的,大家都来做,一块做。你有钱多捐一点,没钱少捐一点,捐一个亿也不嫌多,捐一分钱不嫌少,实在一分钱都没得捐,你给我们点个赞,我觉得也是行善,你也会有好报的。”


莫言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看望准备手术的先心病孩子。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莫言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看望准备手术的先心病孩子。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2022年初,莫言和王振想到了用拍卖毛笔字的方式为先心病患儿筹集善款,由此开启了公益项目“莫言同心”。2023年8月,他们又为孤独症患儿发起新项目“与星同行”。在非洲大草原的篝火边上,“莫言同心”和“与星同行”的网上众筹正式启动,当莫言带头用手机完成捐款,就看到有一颗巨大的流星拖着金色的尾巴,划破了天鹅绒一般的夜空。

我问他,做慈善宣传需要公之于众,不担心让自己陷入舆论风波吗?

“为慈善挨骂是一种光荣,我不会后悔,也丝毫不会动摇我做慈善的决心。我做得不够好,我欢迎大家一起来做。”莫言说,哪怕是讽刺挖苦,也是一种“行善”,因为这说明有更多人在关注,在监督,也激励自己把这件事做得更透明,更好。

今年春节前夕,他与王振又冒出新的想法。他们邀请余华、欧阳江河、谢有顺、雷平阳、李浩、徐则臣等作家朋友拿出各自的书法与画作,共同参与慈善拍卖。这一次凝聚了更多朋友之力的拍卖让电话询问者与上线竞拍者络绎不绝,参拍的23件作品全部拍出,换来了100.15万元。按前几年的情况估算,这笔善款至少可以让40名先心病患儿得到救助。


莫言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看望准备手术的先心病孩子。图片来源:两块砖墨讯

“你能想象一个人做了善事,心地光明的那种感情。”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的脑海中一下浮现出莫言说起此事时的欢喜,“我国大部分慈善事业是社会组织在做,个人慈善也有,但是像莫言这样年近70的知名作家为爱呼吁和行动,非常难得。与此同时,我国先心病与孤独症患儿数量庞大,大约有300多万,在全世界来说比例很高。”

刘伟还透露,截至今年2月,“莫言同心”项目已经救助了359个孩子,“与星同行”项目则救助了46个孩子。他们大部分来自我国中西部地区。这其中,莫言个人为先心病与孤独症患儿捐助的稿费以及用书法和劳务换来的善款,累计起来已有900多万。

在中华慈善总会的视频号里,可以看到许多受帮助家长自发的充满喜悦的留言。

来自湖北恩施的6岁土家族女孩雨馨就是那359个之一。雨馨一出生就患有心脏病,三个月时体重不到八斤,两岁之前几乎每个月都在住院。每每住院,医院还会下发“病危通知书”。

雨馨妈妈一度为此崩溃抑郁。她带着雨馨到处检查,也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了解到雨馨的手术需要近四万元。可她一个人带着女儿,一年的收入都不够雨馨一年的医药费。

但雨馨妈妈现在用“幸运”二字来形容她们的经历。2023年2月,雨馨和同一批申请“莫言同心”的十几个小朋友来到北京,马上被安排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孩子们的手术都很顺利,雨馨手术后半年完全恢复正常。她胖了四斤,还能靠自身的抵抗力躲过去年冬天的强流感。

“我很感恩。自从得到这样的帮助,我对身边的人也更宽容了。”雨馨妈妈说,“莫言帮了这么多孩子,一定是一位非常有大爱的人。”


莫言手书的“福”字

但在莫言心里,实际上是这群孩子帮助了自己。慈善不仅仅是付出,也是获得。慈善是他的内心需要。

“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绝望,但是通过做慈善,我觉得我还能够用我的努力帮别人减少痛苦,尽管是很少的一部分的人。哪怕是有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帮助恢复了健康,说明我还是有用的。这也是我确认自己价值的一个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做慈善也是让我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唤醒我的自信。”

他说,是慈善,给了自己“一个理直气壮地活下去的理由”。

定论在未来

事实上,文学依然是莫言最重要的事情。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比如说慈善,它好像跟文学无关,但也不是绝对无关。我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一些认识,对自己内心的一些发现、一些觉醒,这些都是文学对人的理解,是文学基本的元素。没准哪一天,我的小说里就可以用得到。所以只要你选定了以文学作为职业,那么一切的活动,都是跟文学有关的。”

在评论家谢有顺看来,假如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无论谁站在莫言这个角色上,都会有很多为难,很多顾虑。“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他没有在得奖后乱写作品,没有透支自己写作的声誉,更没有拿自己的名声去变现。他一直对写作非常审慎,也热心地参加一些纯粹的文学活动,扶助了不少年轻人。如今他在公益事业上,又给作家们做了一个榜样。”

谢有顺相信,一个作家做的所有事情,无论是写作还是慈善,都是在这些事情里看见了自己,完成了自己,“莫言做这些事,他内心一定有一种愿望,或者说一种精神的感召。他的一切,出于真心。”


莫言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诺奖作家”这个身份,莫言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不仅仅是现在的一言一行,过去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往往也会被扒出来,用放大镜来看。

李嘉茵记得,一次师姐焦典获得了一个文学奖,说自己得了这个奖就像得了诺奖一样高兴,结果老师摸了摸头顶,自嘲地接了句:“别得诺奖了,你看老师多狼狈啊。”

让焦典伤感的是,有一次她去办公室找老师,发现老师坐在椅子上直叹气,说没想到曾经的一位多年好友突然在网上指责自己。

“这些年在老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沉默’吧。”焦典想到,她得了奖学金,老师告诉她“自己高兴就好”,她的新书加印了五六次,老师又敲打她“低调做人吧”。


莫言与学生焦典 图片来源:《我在岛屿读书2》

“我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公众人物,但不幸地成为了公众人物。成了公众人物,就得承受公众人物应该承受的。”莫言说,“我也相信,如果换上另外一个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下场’也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我现在期盼中国的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赶快出现,那个时候,我希望他/她能够得到的好评比我多,得到的差评比我少。”

如果说这“可以写成一部长篇”的十年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具体的影响,那就是让他对人,尤其是对互联网时代的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他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幸运,让他用这样一种独特的角度,了解了人的复杂性,人的可爱和可怕,人的高尚与卑鄙。

“至于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任人评说吧。而且我也坚信,对一个作家的评判,在当代,更在未来。”


莫言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莫言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学家小说家, 我看屁股都是歪的, 没一个好东西。   公开场面给他点面子罢了, 毕竟还有点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澎湃就生理性排斥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kk霖洞九 发表于 2024-4-17 12:49
这部片里中国部分没有采访余华 ……是张维为啊,是不是搞错了

嗯,搞错了,忘了是哪个纪录片了,余华谈起追悼会的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盛世无文学,有的时候文学不兴盛反倒对老百姓是好事,哪天文学真发达了恰恰说明国家出现大问题了。

—— 来自 HUAWEI TEL-AN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adfg 于 2024-4-17 19:15 编辑
哈扎马 发表于 2024-4-17 10:45
你这个起手不是社达是什么用死亡威胁来逼人放弃原则,如果共c先烈们连这个坎都过不去那连国都不会 ...

我敢打赌,纵观古今中外,找不出来一个没有后遗症的博弈,冰河时代制作组大概率跟你一样很喜欢问这值得吗?
至于是否嘲笑对牺牲和受害的生命哭哭啼啼,往后退一步,不就是莫言自己那句“炮火连天无非改朝换代,尸横遍野不过农家子弟”,不要求你和莫言同我观点一致,那样也千篇一律太过无趣。

但是这句话可以用在一切战争之上,一切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之上。莫言如果真的支持这个观点,他写土匪和地主抗日都没必要,直接投降了就可以了嘛。投降了就不用受害和牺牲,投降了无非就是改朝换代大清变大日本/帝/国,在东南亚和中国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日本兵也都是农家子弟。你可以去问问他为什么不这么写。

有一说一,我对莫言古典方面吐槽了点,其他都还好,早些年翻过莫言的中短篇选集。其实我主要是闹不懂,在皇道乐土下,山东有英雄的地主,有无畏的土匪,杀头也要去抗日。人为了这些不被记录的历史立家传。这个倒也有合理成分嘛。但为啥非要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写那么一段话呢?是认为东三省不抵抗牺牲肯定没有一堆抵抗省份牺牲大,所以山东汉子直言“炮火连天无非改朝换代,尸横遍野无非农家子弟”?可羡慕伪满洲国也大可不必在人家荣耀正义的纪念馆羡慕嘛,人又不是没历史,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抵抗政策丢了东三省,还是征战白山黑水间的四野洗干净过往的黑色,南下一统天下。

我是觉得是莫言在欺负人东三省,谁都知道45年牺牲热血坚决抵抗的山东全境基本上在TG主持之下全境解放,不抵抗不牺牲不受害的东三省还在日寇铁蹄下哀鸣。你一个山东人跑东北辽沈战役纪念馆里喊什么改朝换代尸横遍野,人不把你打断两条腿扔出去已经够体面了。

当然只是一点玩笑话啊,莫言本人说不定压根没想那么多,但我只是抛砖引玉,欢迎驳倒我,只要能给点有趣有意思的新见解,或者新论据也行,多怪都可以,希望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毒的蘑菇 发表于 2024-4-16 19:12
[摘] 去年我们一干人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他(莫言)被请求在纪念簿上留下墨宝。只见他挥毫写道:“炮火连天 ...

非得馆长把自己的真实内心表达出来,把他们都揍一顿才舒服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毛教员才是共和国文坛NO.1
政论文自不必说了,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累计写作几千万言。
其中矛盾论,实践论是哲学论文。也是不朽的文章。
另加诗词,也是独步当时,没人能写的过他。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领导了一次文学和文艺革命。

如果你说那些政论文不能算文学,那我只能说你太欧洲中心主义了,《左传》《史记》《尚书》难道也不算中国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老的大二 发表于 2024-4-16 16:32
其实,我感觉目前连同莫言在内的这批作家未来一个都留不下姓名

那要看多远的未来了,作为我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比其他作家留名的几率高多了。

论坛助手,iPho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霖洞九 于 2024-4-17 12:59 编辑
玖琳 发表于 2024-4-17 09:13
看看《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里面对余华采访的言论?想清算还找不到借口?各国有名的文学创作里有几个出名 ...

这部片里中国部分没有采访余华 ……是张维为啊,是不是搞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扎马 发表于 2024-4-17 10:45
你这个起手不是社达是什么用死亡威胁来逼人放弃原则,如果共c先烈们连这个坎都过不去那连国都不会 ...

你饿几天就死了?你身体不行啊,正常成年人起码能挺十天半个月呢你没看过阿凡提怎么让智者白天看到星星的吗?
让你饿几天开慧眼是因为你“疑似”不用吃饭不用喝水,在一个满足温饱的状态下讲道理,而且你讲的道理都很对,就是没有什么解决方法能完美地符合你的道理和要求,于是任何解决方法你都可以喷几句,最后的结果就是:正真干活让大部分人生活变好的被你喷,你个什么都没干的家伙永远正确无比

—— 来自 HONOR FNE-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檀香刑在猎奇小说史上还是能留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1912年因为发明结合燃点航标、燃点浮标和蓄电池等功能的自动调节装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哪怕诺贝尔奖的含金量真的还在,这种东西也是不会被记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Sunyalche 发表于 2024-4-17 10:56
不理解为什么要一直说刘慈欣社达, 三体一结尾借主要角色之口直接赞颂虫子这也算社达了? 最多就是普通的达 ...

这楼里没人说刘社达,上面那位我的跟踪狂疑似是个人认为他只是尼采超人哲学(哲人王)的受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yalche 于 2024-4-17 11:00 编辑
哈扎马 发表于 2024-4-17 10:45
你这个起手不是社达是什么用死亡威胁来逼人放弃原则,如果共c先烈们连这个坎都过不去那连国都不会 ...

一个直言虫子从来没有被战胜过的作者, 你扣个社达帽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扎马 发表于 2024-4-17 09:56
新手村社达让刘慈欣的光谱离共又远了一丝

不理解为什么要一直说刘慈欣社达, 三体一结尾借主要角色之口直接赞颂虫子这也算社达了? 最多就是普通的达尔文主义者

社会一般意义上的社达基本都跟种族主义挂钩, 强者可以对弱者进行欺压在社达眼里天经地义, 这种东西完全是对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的曲解, 用这种玩意给刘戴帽完全不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延安文艺座谈会他的舔,和在诺贝尔获奖发言放一块,我就觉得这玩意再有才也是个顶级拣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零影 发表于 2024-4-17 10:30
别“社达”“共”了,**的理论也是要保证生产力足够的,然后你拉出来的例子直接一个资源短缺的大背景
顺 ...

你这个起手不是社达是什么用死亡威胁来逼人放弃原则,如果共c先烈们连这个坎都过不去那连国都不会有,出生理论比楼里车的还乡团还反动,希望你坚持的不是这个。



设置一个绝体绝命背景后单次博弈(赌国运)一波最后roll出20点大成功是刘桑的路径依赖啊,因为只有绝境才能让不择手段的单次博弈合理而不考虑后遗症抛开这些,就算资源短缺了努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路上牺牲和受害的生命嘲笑成哭哭啼啼的孟姜女是不是有点太极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是夺门之变后的意识形态吹鼓手,不会有人不知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诺文学奖指不定以后和诺和平奖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扎马 发表于 2024-4-17 09:56
新手村社达让刘慈欣的光谱离共又远了一丝

别“社达”“共”了,**的理论也是要保证生产力足够的,然后你拉出来的例子直接一个资源短缺的大背景
顺带问个事,你看过《阿凡提》没有?就是以前的个人偶片

—— 来自 HONOR FNE-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地位反而是作为意识形态家,作为杂文作家时候的鲁迅,把文章和当时社会绑定。(鲁迅创作路程反而是杂文占据时间空间居多)这和小说倾向世界以外再创作一个世界有区别,但影响甚大。
在改开以后文学重新获得地位以后,鲁迅也走到了小说家的叙事模式里,但作为文学的世界,鲁迅和老舍他们的差距就不是那么巨大了。

万艺之王的诗在国内处于很虚脱的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们的“药方”,你看得清吗?

原创 潮思 新潮沉思录 2024-03-31 19:59 安徽 930人听过



文 | 天书


距“毛星火起诉莫言”事件过去一个多月后,对莫言的争议和讨论仍余波不断,月初我写了一篇《对莫言的批判来得太晚了》,从莫言文学内核上的一些问题,以及当年中国版魔幻现实主义和先锋文学的成因来讨论莫言这一代人的局限性在哪。


当时限于篇幅,有些问题并没有展开讨论。粗略观察,这一个多月网络中反对对莫言进行批评批判的言论,多数都是夹缠不清,屁股大战,缺乏基本的逻辑,作用无外乎是充当舆论信息污染。


“起诉莫言”从行为效果上看固然是一种闹剧,不认同这种行为很正常,但对莫言以及这一代作家的讨论批评和批判在文学文化领域中从来都是正当的,只不过过往相关话题并没有进入大众视野。以“反对起诉莫言”的旗号上升到“反对批判莫言”,往往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这种力挺来为另一些东西张目。


今天针对几种有讨论价值的代表性观点来进行一些辨析和梳理。本文需要结合上一篇《对莫言的批判来得太晚了》一起食用,前文讨论过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莫言的“复杂性”


知名编剧汪海林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说到莫言当年发言挺教员导致被孤立,认为不应该简单给莫言贴标签。







这话是没错。不过正因如此,更不能忽略一个人的言论复杂性,毕竟说下面这种话的也是莫言。





上面那条微博说地好,起诉莫言很幼稚,但群众们对莫言的批评很有必要。批评莫言也不是为了把他推到敌对面,搞清楚莫言作品中那些问题的内核,认识到当下批判这种内核的意义,比纠结在莫言是挺教员还是骂教员这种表面现象更有实际价值。


我们不谈莫言挺教员的言论是不是属于“连夜绣红旗”,上几代人对毛**的感情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崇拜他的人未必就理解他的思想,反对痛恨他的人也未必会否认他的高度。认可教员和痛恨“那几十年”,甚至痛恨社会主义本身也不冲突,同时持有这两种观念的大有人在。


另一种观点也很有迷惑性,认为说莫言的小说里并不都是丑化中国人民,也写了日军和反动派的残暴。并不都是妖魔化那几十年,也批判过改开以后。认为批判历史和现实就是作家的职责。逻辑类似的辩护也经常被用于对阎连科和余华等人一些作品的质疑中。


这种辩白仍然停留在表面现象。莫言们的作品之所以需要被批判,之所以会被时代淘汰,不是因为他们在作品里批判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想借作品宣扬什么。


想搞清莫言们想宣扬什么,需要一组能揭示中国当代文学困境根源的关键词。



关键词1:批判


以巴尔扎克为代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学中达到了顶峰,也开始衰退。20世纪现代文学的基础之一就建立在对巴尔扎克式文学的逆反上。在我国,由于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与左翼运动和社会革命密不可分,加上建国后的文化氛围,批判现实主义对于大众来说,长期成为一种文学领域中的“政治正确”,似乎只要是在批判,就有了光环。


然而巴尔扎克之所以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峰,在于他精准还原和揭示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批判现实主义之所以退场,原因之一也是因为20世纪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已经远超文学作品的承载能力。


而莫言这类作家,很多人只顾着当社会的“良心”,无论对农村还是城市,他们都欠缺巴尔扎克那样准确描述和还原问题的能力(最反感莫言的人可能是高密人和山东革命老区人,最反感阎连科的人可能是河南人),如果你拿他们的小说当批判现实主义来看,那你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认知会与现实相去甚远。







事实上,他们对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也并非批判现实,而是在文学技巧和语言本身。虽然批判现实对大众有光环,但在当代文学圈内也不是主流。如《人世间》这样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一般被圈内人认为是为了拿奖的公式化之作。所以,“批判现实”不是当代作家可以拿来拒绝公众质疑的护身符。



关键词2:苦难


比起批判现实主义,喜欢描写苦难和丑恶更符合莫言这一代作家的特点。典型的苦难文学作为一个类别,因为文学性和思想性都不高,曾经受到过文化界的批评,不过苦难和丑恶始终作为一种元文本的存在贯穿于当代文学四十年的脉络中。


同批判现实主义的光环类似,大众总是认为描写苦难,揭露苦难是文学的主要价值,但这并不符合文学本身的客观规律。如果以苦难为最高取向,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就不会是《红楼梦》了。纵观世界文学史,成就最高的那批作品也很少有以苦难为主要内核。


即使描写苦难本身,如果以苦难和丑恶为单一维度,那也说不上是文学的真正价值。正如鲁迅评价陀翁所说“他不但拷问洁白,拷问出洁白下面的罪恶,他还要拷问罪恶,终要拷问出罪恶下面的真的洁白。”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苦难和丑恶,是乡土文学内在矛盾的具象体现。



关键词3:乡土


莫言这一代的主要成就都在乡土文学领域,以文学史本身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现象。中国文学诞生伊始,虽然诗词歌赋大量采风于民间,多有描绘农村农民之作,但本质上还是属于文人士大夫的游戏。到明清以后小说盛行,描绘市井生活,上层社会,怪力乱神,今古传奇是主流内容。西方文学轨迹也类似,19世纪近代文学的巅峰作品中,描写城市生活甚至是中产及以上生活是主流,进入现代后现代潮流之后更不用说。





民国有些作家写乡土,但内核和目的性与80年代后的乡土作家们截然不同。建国早期的农村和乡土写作则是属于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80年代后成名的这代作家与民国作家们有截然不同的背景。没有旧式文学的底蕴积累,没有新文化运动以来对西方文化既吸收又对抗的开阔眼界,没有见证中国完成革命从旧到新的历史视野。且这一代因为年轻时的经历,基础教育水平普遍比较欠缺,人生观世界观早早成型,所以比起那些难以把握的题材,乡土题材就容易成为文坛敲门砖。


这时期兴起的乡土文学,混杂了反思文革,倾述伤痕和文化寻根三种诉求。写乡土的未必都是农村出身,但很多都有上山下乡的经历,乡土成了他们倾述伤痕和表达诉求的最好载体。对文坛来说,中国农村长期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再怎么被夸大失实被妖魔化,都不会引起多大关注。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高密宇宙这样的变种,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创作方式,如果读者不较真,那就是写乡土,写真实,如果读者较真,那就是用魔幻手法进行反思批判。只是,高密人看到自己家乡以那样的方式获得国际知名度会感到自豪么?显然不会,但这对文坛大咖们的创作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从社会意义上看,莫言一代乡土文学整个内涵的“批判深度”,都不会超过《乡土中国》和《叫魂》这类社会学著作的藩篱,在此限度之外的苦难和丑恶写作就只与作者本身的创作取向和文学表达有关。


如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再怎么样将司马蓝与三姓村的悲剧融合进建国头几十年的各种事件中,对提升小说的“批判深度”也没有本质作用。阎连科自己接受采访时就说过“中国文学的发展不力,受制于现实主义”、“真实完全不在于来自生活,而是来自作家的内心。只要心感到真实,一切都是真实的。”





我们上面提到的反对批判莫言的第二种代表性观点的问题就在于此。按正常人思路理解,写乡土问题,写乡土社会中的苦难和丑恶,目的应该批判和反思乡土社会本身,探究乡土社会的出路。


但莫言和阎连科这些人的书你看了会觉得奇怪。他们有时像在批判乡土社会,但又经常对改造乡土社会的实践深恶痛绝。他们喜欢给社会开药方,但乡土社会的药方最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现代化和工业化对抗乡土社会的内卷,而他们往往又拒绝这味药方。





所以,不要看他们作品里“除了批那几十年外也批过改开以后,批过侵略者和反动派”,实际上内核逻辑是一致的,就是“好人观”和“权力观”。不论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好人,所以地主也有好人,日军也有好人。而谁有权力谁就是坏人,所以他们笔下的党员干部和军人总有不堪的形象。


乡土社会里本来可以有很多好人,但掌握权力的人让人变成坏人。而新中国头几十年政府对乡土基层的权力达到自古以来最大,所以——按这个逻辑,你就能理解他们作品中所谓批判的本质。



关键词4:权力


中国作家和西方相比,在历史渊源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工业革命以前,西方长期都是由封建领主,宗教神权,王朝贵族和强盗蛮子主导的社会。工业革命以后又由资本主义主导,文人作家这一群体离权力结构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则不同,科举制让中国从中古开始变成由文人士大夫主导的社会。及至近现代,顶级文人们与中国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一直密不可分。民国时期,左联成为革命的盟友。建国过程中,文人圈子又成为重要民主力量。这其中很多人都是作家,他们对权力属于就算没吃过也见过。


80年代以后的作家们虽然与权力中心绝缘了,但权力却成为他们的心魔。一方面,对自身青年时期经历的反思,容易让他们把问题归结到权力本身。另一方面,中国上千年的文人士大夫传统又容易让他们将自身代入其中,质疑自身无法获得同社会身份相匹配的权力。在他们的逻辑中,显然这也同权力的来源和结构有关。


对权力的病态性心理在阎连科作品中体现地最为明显。他自承喜欢通过作品探讨“权力对人性的异化”,《日光流年》司马蓝当上村长之后被异化,《受活》中柳县长想买列宁遗体,搞残疾人杂技团,“铁灾”“黑灾”“红难”反讽革命,还有那个被韩国拍成同名电影的《为人民服务》(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这电影)。揭开文学外衣看本质,阎连科的创作并不真的关心苦难和乡土出路,关心的是“权力”,对权力的病态反思和扭曲情结则让他的作品走向一切为了权力而虚构,一切为了权力而夸大,到了《炸裂志》就完全成了过犹不及的烂俗作品。





所以别看阎连科也会说市场经济时代如何世风日下,他批判市场经济绝不是认为以前不搞市场经济就好。以前不行,现在不行,也没人敢明着说建国以前就行。兜兜转转,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这涉及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4.5:赎买


在第五个关键词之前,有必要说下80年代以来作家们的生态位。反对批判莫言的声音中还有这样一种话术:莫言这些作家都是体制内作家,作品都获得过茅盾之类的奖,代表国家肯定他们。你有什么资格批判人家?


一个社会中总有反对派的生态,不在内部就在外部。西方社会通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轮流坐庄,可以让反对派变成小骂大帮忙的政治游戏,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此类问题就显得被动。苏联历史上因政见问题跑到海外的作家们给社会和民意造成很大冲击,更何况中国文人群体在传统中就是权力的代言人,天然就容易扮演反对派的角色。


我国建国后受苏联影响,大幅压缩了社科在高校中的空间,对文人作家群体则希望能统一在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的旗帜下。这种尝试失败之后,80年代高校恢复社科研究,对于作家群体不再以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的旗帜为要求,体制内的吸收,名誉和地位的给予更接近于安抚和赎买——先赎买稳定人心,让他们不至于变成索尔仁尼琴,再慢慢引导,参与文化建设。


这种赎买在人文社科的很多领域都存在,“内部反对派”的存在不代表因为他们是体制内,群众就要认可。恰恰因为赎买本质上是一种妥协,群众们更要自觉地对赎买对象擦亮眼睛。异见文人里像王小波那样有节操的是少数,更可能出现的是余杰这种。



关键词5,基督——基督情结,中国当代文学“不是秘密的秘密”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你以为莫言和阎连科们妖魔化那几十年,就会一味赞美80年代以后,现实并不满足这种结论。如果你以为他们批评市场经济时代世风日下是在怀念从前,那更是绝没可能。


实际上,莫言们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方式未必是依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种制度标签,实质上更接近“文明”/“野蛮”,“善”/“恶”这种二元标签,所以在他们眼里不是你搞了市场经济就变文明了,还远远不够。


他们划分文明和野蛮的标准在哪?从基督情结对当代文学庞大的影响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伴随着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一同发生的。80年代之后,这种影响迅速复燃。从文字最表层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种影响,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吴摩西出延津)、徐则臣《耶路撒冷》、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是三个代际作家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基督文化内核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如果说这三部作品只是一种文化意象借鉴,那么以基督教文化内核为元叙事,甚至最后皈依的作家也不乏人。





80年代开始基督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迅速扩大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一是在伤痕文学之后,刘再复等人提出要对那十年进行“全民忏悔”,一时间“忏悔与救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母题,而“忏悔与救赎”也正是基督教文化的内核。这股意识在发展到“人文精神大讨论”后,已经远超文学范畴,一如史铁生对基督文化的赞美:


“教堂的穹顶何以建得那般恐吓威严?教堂的音乐何以那般凝重肃穆?大约是为了让人清醒 ,知道自身的渺小 ,知道生之严峻,于是人们才渴望携起手来,心心相印,互成依靠 。”


二是学习西方搞所谓“现代性反思”,这种反思的成因和上一篇聊莫言文中提到先锋文学的兴起类似。


20世纪前后,西方的思想家们开始了现代性反思,从上帝之死到工具理性批判,再到后来的种种,如果不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反思,人们很容易得出现代社会不如前现代社会的结论。早期资本主义相比封建主义的确扼杀了很多温情脉脉,但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方法不可能是回到前现代。中国作家们在八九十年代搞现代性反思就是时空错位了,完全忽略了现代性反思之后西方社会又经过了各种战争,生产力大发展和吸收社会主义思想缓解危机等过程,而我们的现代化才刚刚起步的现实。


乡土作家对着自己反思了半天一看同期的西方,这不就是基督教里的天堂吗?再一寻思,同样都是搞市场经济,为什么人家像天堂我们像土鳖啊,为什么人家文明我们野蛮啊,总得有个原因吧?再一拍大腿,哎,因为人家是基督信仰社会,可找着根了。(这里只是不严肃的简略概括现象成因,严肃讨论以后有机会再进行)


文学评论圈内,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向来是不讳言的,并且赞同发扬的声音一直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罗列,以后有机会再单独梳理。我们仍是只看莫言和阎连科就可窥一斑,这两位作品中的基督元素和神学内核评论界早有论述。


莫言的《等待摩西》《丰乳肥臀》《饺子歌》,阎连科的《日光流年》,《丁庄梦》,都深度内置了原罪,忏悔和救赎的基督文化内核。只是,这些作家们是觉得全人类都需要忏悔和救赎吗?看看莫言的《在毁灭中反思》和阎连科的“日军的一颗糖”,好像也不尽然。总体说来,从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言论看,他们还是更觉得中国人需要忏悔和救赎。




莫言《在毁灭中反思》



阎连科《比世界更大的村庄》


比内置基督文化内核更进一步,就是北村这种直接受洗,以宣传基督文化为职责。再极端的就是余杰,曾经称声要写出最好的华语小说,最后信了基督跑到国外成了叛徒。


总之,基督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庞大影响并不是秘密,但却因为主流文坛与大众文化的脱节,以及各种评论有意无意地包装而成为大众认知中的盲区,并对当今种种话题和争论产生深远影响。这个圈子的风气确实不容轻视,比如我知道的一位资深圈内人,对东西方思想和文学批判很有造诣,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受了洗。


仅从文学来说,基督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几大母题之一,在东西方交流碰撞过程中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影响,并使得一批作家以此为内核创作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仅以文学而论无可厚非。


但讨论文学现象,不能忽视建国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大背景,更不能忽视中国的作家们并非单纯的作家,也是属于喜欢开药方的“文人士大夫”角色,这就需要普通人对作家的文学作品与士大夫的药方之间的界限有清醒的认识。你在文学里聊基督教我没意见,认为基督教文化内核是中国当代社会需要的那颗药那颗糖,那显然就不是文学的事了。



文学的归文学,其他的归其他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的,时代的发展就在于新的媒介和内容形态自然而然地斩断了莫言们在年轻一代中继续繁殖的渠道。确实对于中国文学来说,80年代以后的乡土文学是难以回避的,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要接受主流文坛长期构造的话语规训,以文学的名义无脑接受这圈子里的一切。莫言到近年还在写《左镰》这类东西,我们与其幻想这代作家还能有新的突破,不如让一切自然地更新换代。


我不是高水平文学爱好者,也接受不来圈子内的很多标准和推崇的东西。如果要推荐一本乡土小说,我会推荐《一句顶一万句》。这本小说会告诉你剥离苦难和审丑叙事后,乡土题材如何探寻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症结。当然也就是如此了,乡土文学终究没办法解答现代后现代的问题。


当你看到如今一些文章和视频猛夸哪个作家哪本书太有哲理和思考深度时,千万别轻信,自己看过思考过后再说。莫言这一代作家们不是博尔赫斯更不是荷尔德林,当不了哲学启蒙者。

没办法,文人在中国社会中的光环太牢固了,哪怕到现在,像带货的董宇辉还会被粉丝安上个知识分子的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上习惯文史不分家。到了学术体系现代化的今天,以作家和知识分子自居的群体就成了这个传统毛病的最主要保留群体。让文学的归文学,哲学的归哲学,历史的归历史,科学的归科学,这样我们才可能在公共争论中获得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近期文章导读:

莫斯科屠杀,一场**的幽灵

最关键的四年,美国需要拜登还是**?

面对以色列屠杀,大儒念经,老齐“中肯”






潮思

 感谢支持! 

喜欢作者

54人喜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2.6万



分享收藏350830



141条留言

写留言

aLexSoLiD

海南3月31日

回复

赞555

牢记教员的老话,多读一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邓颖博

上海3月31日

回复

赞317

现在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每年毕业那么多大学生,硕士,博士,知识早已不被垄断,不是少数人的专有,自信点,我们自己就是知识分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把话语权拿在自己手里。如文中所言,他们终归被新生一代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7条回复

伍华宗

贵州3月31日

回复

赞47

该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对莫言等人的作品或者说人,进行了批判。但最讽刺的是批判文学的“文学”是一点也没有涉及,更有意思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篇文章也是批判文学,和莫言等人有何区别,对读者的指导就是批判莫言是正确的,理由我给你们找好了。真的是浪费时间。在我看来文学的意义是探讨“人”这一概念的延伸,在这个角度下,莫言等作者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议题的转换,比如本文

新潮沉思录

(作者)3月31日

回复

赞452

第一,本篇文章里并非没有讨论文学。更多相关讨论在上一篇文章就讨论过了本文已经说了需要结合上一篇文章食用。二看来你没察觉我为什么要写文学作品取向并非以苦难和乡土为主。你说文学的意义是探讨“人”这一概念的延伸没问题,但伟大的文学作品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并不需要通过设置过量苦难和审丑

Q

江苏3月31日

回复

赞328

旧时代莫桑喜欢地主和殖民者,新时代莫桑睁眼闭眼就是市场化改革(实则是想全面私有化)

东方仪韵

山东3月31日

回复

赞314

一人起诉莫言,有人表示支持神州大地便成了疯狂国度。日本死了一个至死不安的狂热**老右翼安倍晋三,至少十三亿国人成了愚昧无知流氓无赖的义和拳匪徒,偌大的中国国将不国了?形象大于思想,一部《红楼梦》读者心中各有一个贾宝玉,一部作品千万种解读,但大致上观者是懂究竟的,除非作者自己不知所云!真不知《丰乳肥臀》原来竟是如此的丰乳肥臀!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浑身痞气的姜大牙迎亲途中遭遇日军扫荡,新娘险些被鬼子花姑娘的干活儿,虎背熊腰的姜大牙砍死了两个鬼子后又跟新娘逃散了。本想加入国军报仇却误打误撞入了破衣烂衫刀枪长短不一的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伍,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脱胎换骨的人生历程,真是难得的一部佳作!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人崇洋不足为怪,而一些人却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干着跪舔媚外出卖民族尊严与文化自信的勾当,一如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中的“他信”派。黑天白日里肝肠气短地贩卖“美国人人长着一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的陈丹青民主圣地自由天堂浸润了那么多年了却依旧顶着一副老阴天,方方如此,莫言亦如此,神州大地上赚足了名利一颗心却向着日本美利坚,正合相由心生。惯于揭露邪恶中国人满心腔怨愤的莫言笔下的北海道少女却宛如宇宙天使,家族中有亲属死难于南京大屠杀的方方却宽容大度到巧妙地在国家公祭日欣欣然接受日本右翼媒体采访,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也配?

半年为期

江西3月31日

回复

赞121

一有点破事,微博上又是亡国十五天,

CHEN xinrong 佛山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247

想起网飞三体里叶文洁按下按钮的一大诱因就是“无人忏悔”,那时我就感觉多少有点幽默和魔幻了,“忏悔”是那个时候中国人需要的东西吗

谢康权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158

三体人拍的三体

3条回复

邓颖博

上海3月31日

回复

赞243

冲着名气读过,当时觉得又怪又恶心,真的有点怀疑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怎么对诺奖文学都看不上。现在才知道只因为自己是正常人。

一⼀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101

自信点,我们是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并非九漏鱼。

4条回复

杨林🇨🇳

山东3月31日

回复

赞231

视频里莫言说无法否定教员,但不代表他不想否定教员,这是两回事。

清风徐来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57

我认为你这个观点才是正解。

九局九所九院

山西3月31日

回复

赞168

我只说一点,那位七十多岁的母亲,1945年一个侵略中受伤的日本兵给了他一块糖,她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糖。并且记住了糖是甜的和哪个杀中国人受伤的日本兵。日本兵那么好,侵略中国十四年,怎么这十四年不给这位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一块糖,怎么要等到败退时才掏出可怜的一块糖给它呢?就说全面抗战也有八年啊。这位老母亲啊,日本人屠杀中国人十四年她记不住,就一块糖就记住了那个侵略中的伤兵。不是选择性健忘,就是居心叵测的造谣。

Little HANA

山东3月31日

回复

赞10

你拿宏大叙事去解构这件事情,摆明了你就没有从微观上考虑过这位母亲的定位,还是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振奋

河北3月31日

回复

赞167

近代严肃文学圈子有个大问题,就是很多人一辈子只写一种题材,只写一种主旨。网文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很多不是文学专业的,都起码知道进步和改变,现代严肃文学的落寞也是因此。

CHEN xinrong 佛山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99

《临高启明》有一段讲乡村的,虽然是架空背景,但在某种程度上薄纱某些“乡土文学”

11条回复

洪流波涛

河南3月31日

回复

赞159

上大学时冲着这些作家的名头读过几本他们的小说,但读完之后感觉不舒服,心里说不出的抓狂和憋屈!…… 好的作品应该是温暖的、昂扬的,但那批作者的作品完全体会不到这些。

清风徐来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95

说明你是一位正常的中国人。

Ni

江西3月31日

回复

赞149

80后,这些人写的东西一概不感兴趣

一⼀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45

对,离当下太远,又离历史太近。过上个五十年再谈这批人。

王碧石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131

文史哲不分家,意思是搞文学的也得下点功夫搞搞历史和哲学,而不是您是文学家您就天然有资格拿历史和哲学说事

清风徐来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60

文史不分家,其实应该是文史理(地理)不分家。地理学不好就搞不明白历史为什么会是那样的,历史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把文学做好?而哲学是更高一层次的现实总结和抽象逻辑。

2条回复

社科大能动校园🍀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124

文学家就是喜欢越圈评论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看到莫言那个担心人类资源不足,要放慢发展就想笑

万法门也想有道侣?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53

只擅长评论而不熟悉具体的行业、情况。 嘛,现在也不乏一些所谓“敢说”的自媒体,一个路数。

2条回复

王振源

福建3月31日

回复

赞110

最核心的问题,不从阶级层面来分析几千年乡土对立,不从知识普及层面来讨论乡土,不从几千年乡土农民大部分人目不识丁,没有任何文化解释权,而只讨论所谓好人坏人。你是很难认清这些所谓知识分子何来的高人一等文化优越感,何来的所谓启蒙使命感。

李冬冬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55

城市小布尔乔亚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嘴脸

1条回复

金色池塘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98

 莫言及其所谓主流一代小说作者,以批判反思为依托,其实是呼应西方中心论和殖民主义语境的文学表达,亦即“现代化”、西方自由民主的进步主义为标杆,把我们的文化归顺到西方中心论和基督教文明的框架里,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附庸。上世纪的革命本就是中华文化在批判中再生、在扬弃中赓续的,今天需要海纳百川建构共同体的文化理论,抛弃历史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

清风徐来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89

我是读着这些文学作品长大的70后,对于作者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正是对这些莫言们的批判来的太晚,让我和我的同龄人在后来的成长中思想上多少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实教育了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正确方向,也只有坚定不移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复兴。其他一切乱七八糟的,都不过是在非蠢即坏或者既蠢又坏中做选择题。 想起教员的一句话:方向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清风徐来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62

和莫言们的战斗只不过是这场没有硝烟却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一个缩影。回溯文明历史,我们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战斗了几千年;近代以来,为了**的实现——这一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我们已经奋斗了100年。撕开资本主义的外衣,它依然丑陋如故,但我们已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一直走向完全胜利!

1条回复

肆零伍零

山东3月31日

回复

赞83

他们特别希望能写出“批判性”的文字,以便“流芳千古”— 但往往现实里很多他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生活圈层),使他们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去批判自己脚踩的那块地方”,唯一可以“指桑骂槐”的路径,就只有时空交错— 反正放在大部分人压根没经过的特殊时期,以及历来都没人理睬(除了建国初期那三十年)的农村阶层里,什么样的光怪陆离都可以假借着“文学创作”的名义,被他们用文字“创作”出来… 文字既然写出来了,不就是给人评判的吗?怎么,只能接受来自某精神皈依国的“好评”?还是说广大的人民群众没那个资格对他们的文字“说三道四”?!那他们怎么就敢借编造的文字,对共和国历史堂而皇之地“说三道四”,还是无所不用其极的那种??

Kerltiss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37

鲁迅先生以笔为刀第一刀剖向自己的真犀利,后面那波鼻孔朝天的作者学不来的

御风狼

湖南3月31日

回复

赞70

写得太好了!有理有据有节有深度!

醋加酱油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68

莫言这种文人毕竟并不是孤例,是特殊时代造成的印记。八十年代刚打开国门,看到自己与美国甚至美国小弟的惊人财富差距,社会大众绝对不可能不深受震撼。总得有个解释吧?在当时传媒不发达、难以真正查实的环境下,大家就乱找原因,不乏从政治制度甚至文明传统上追溯的。整整一代文科知识分子就是这么无条件趴下的。其极限者,就是政治事件,我不想解释。 现在看,这个暂时的落后能不能被政权挺过去,是存在变数的,这才是真正最危险的时候。的确有些国家真就没挺过去,废掉修习多年的九阳神功,练了葵花宝典。

追风的蜗牛

山东3月31日

回复

赞62

之所以这部分人的文字被推崇流行并不是代表大众真的认可,而是目前掌握文学权利的是这部分人而已,任何文学都要放在太阳底下接受大众的评判,在过一些时间你会发现大浪淘沙,假的真不了,所有带着偏见和自私的东西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红太阳

河南3月31日

回复

赞61

这年头知识区有个俏皮话,叫“写网文的特有的啥都想学一点”,为了构筑一个还算合理得世界观网文作者都要费心思去学写作之外的知识。当今文学界很多作者享受着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但没人万分之一好学,连睁眼看看真实世界都不乐意……

风声不理

陕西4月1日

回复

赞30

特别是历史小说,虽然yy的成分居多,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查资料,去漫天胡说的话,那么这类小说最后也是被唾弃的。

1条回复

任尔东南西北风

内蒙古3月31日

回复

赞55

去看看诺贝尔给他的颁奖词,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获奖了 

哼哼

河北3月31日

回复

赞53

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阴阳怪气让人恶心

起名

江苏3月31日

回复

赞51

国内许多“富有哲理和深度”的文人,对哲学的理解程度还不如一些理工科出身的编剧。。。

Kerltiss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26

现代哲学和科学是并蒂莲,如果因为学不会理科才选文,还真很难把哲学学通透

董子

加拿大3月31日

回复

赞47

其一,没有调查就批判。 其二,写了苦难,但也只是写了苦难。 其三,在农村只是“居住过”,而没有“生活过”。 其四,对权力有酸葡萄心理。 其五,忽略了前现代社会已经一去不返的事实。

北徂

四川4月1日

回复

赞20

以前是士大夫能进高堂,现在谁听你指点江山啊,退吧又想当人民的良心和鸡蛋代言人,可他们既不了解也不同情,配吗?

风声不理

陕西3月31日

回复

赞32

私以为刘慈欣一类的科幻文学应当能成为30年中国文学(如果科幻文学是被认为文学的话)的一个标杆。传统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和现实连接,不反应现实,那么要不了几年就会被扫进垃圾堆,不再被人所关注。

心理咨询师齐衡弈

山东3月31日

回复

赞47

我一直觉得,再过几百年,金庸的作品还会有人读,刘慈欣的作品还会有人读,但是,殇派老油渣的所谓严肃文学作品,会进入垃圾堆。

1条回复

相忘于江湖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41

直接反驳史铁生对基督文化的赞美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 团结就是力量!

margaretツ

上海3月31日

回复

赞4

看了看评论区就挺有意思,叫好或叫不好的的都是因为笔者批评莫,但似乎没几位理解笔者批评莫的理由。

辛**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32

作者写得很清楚了,大家都看得懂!

李健

云南3月31日

回复

赞30

我是不愿意看写乡土故事的书,因为我生活了二三十年的地方没出过书中写的那些人的荒唐事

过期少年(王伟)

陕西3月31日

回复

赞22

传统上文学存在的意义之一,给社会问题开药方。但是在现代社会,文学实际开不了什么药方,都只是作家意淫的一个载体。能给现代社会问题开药方的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法律学、经济学、人类学、公共管理学等专业的社会学科。

清风徐来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30

自以为能给社会问题开药方的作者都是乌托邦的迷信者。作家或者他的作品反映现实,也可以批判现实,但开药方确实不是他们的工作。

1条回复

万法门也想有道侣?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30

略有收获,既然部分文学标榜自我、要上价值,那就请为大家寻找出路。 而不是既批判过去,又批判变革,否认一切权力,那你要怎么样呢?安吗?太虚无了

Nick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27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让老登们破防了

流风回雪

江苏4月1日

回复

赞26

当代文学圈子特别强调批判性,但是怎么认识世界怎么批判世界他们不明白,所以写出来的都是黑深残。我看方方的小说之后,对武汉的印象特别差,觉得小市民势利,残忍,变态,男女关系混乱。后来看了同样是武汉作家池莉的书,才慢慢改观:小市民虽然世故虚伪,但泼辣精明,对亲朋好友也尽心尽力,灰色人生也有高光时刻。但是在严肃文学界,方方的地位比池莉高,因为有文学评论家喜欢的“批判性”。当代文学越混越边缘化,不是没有原因的。

风过耳

上海3月31日

回复

赞25

年轻时候看莫言,一直好奇高密东北乡是啥,怎么那么混不吝的,后来硬熬着看完百年孤独,感觉那不就是马孔多么。至于文末提到的董教,可了不得,现在谁敢踩董,OMG,在教众眼里董圣人那简直是与日月同辉的存在。

根号三

河南4月1日

回复

赞11

丰乳肥臀不就山寨版百年孤独嘛,思想境界差远了。马尔克斯是悲悯,莫言是任性,高下立判

.

江苏4月1日

回复

赞13

回复 根号三:百年孤独揭露香蕉公司即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罪恶,莫言爱日本

蓝瑟

新疆3月31日

回复

赞21

最近写几篇,我需要收藏起来好好读一读,想一想啊

二向箔

山西3月31日

回复

赞17

写的真好,当年高中刚读完《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好奇为什么里面的官员都那么好,看了路遥的一些介绍,渴望指点江山的心很难从所谓的士大夫心中去除。当然《平凡的世界》对年少的时候我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

渚清沙白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19

要从时代来看,路遥写作的时候正是百废待兴,人心思变的时候,加上路遥写的主要是基层干部,往上是他的想象,人脱离不了自身的环境

醋加酱油

北京3月31日

回复

赞11

20世纪末期那一阶段的文学看来已经废了。那么目前的文学,还有真正的成果吗?莫不是要从仙侠网文发掘金矿?

迷茫的布尔什维克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17

网文里,历史类,不开系统挂就多半会上分田诉苦大工坊、怼生产力一波。科幻类,《黎明之剑》“神存在,那祂一定是可以理解解析的”、“人民需要引导,但人民不需要你来教”,剑与魔法、神的背景下玩全民大生产。甚至连女频都知道“(宫斗)的首要问题,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无名之辈万虎

浙江3月31日

回复

赞18

回复 迷茫的布尔什维克:毕竟女仆里面的女主不是想当皇后就是女帝。而这些“知识分子”只想做奴才

8条回复

cleo

江苏4月1日

回复

赞16

说得对,比起巴尔扎克对他的时代的解说能力,这帮人属于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振飞

江苏3月31日

回复

赞16

雄文!堪比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

牧童

广东4月1日

回复

赞15

竟然说他们对战争有深刻反思,一个母亲忘不了一颗糖,抗日战争中国死伤的平民难道靠这颗糖来治愈,这糖浓度比他们拍到大海里面的重水低太多了

蓋颍

湖北4月1日

回复

赞15

看过边芹的著作之后,对这些作家的文章多了分警惕了,这篇写的真好,我有个小建议,作者可以接这篇再写几篇,比如哪些领域有哪些真正好的作者或者研究员,可以把他们介绍一下

XXX

广东4月1日

回复

赞14

建议直接用沟子文学进攻。

晶晶

北京4月1日

回复

赞3

这个哈哈哈,其实如果不讨论现实问题,不在意是否符合事实,也不在乎艺术性,其实跟沟子文学也没甚差别。

寒巽

吉林3月31日

回复

赞14

从文学角度说两句,问题是歌功颂德(褒义)的那批人给他们机会他们不中用啊! 莫言是很恶心粘腻奴才相,所以诺奖评委才喜欢。对应村上春树,作品明快都市人格独立,所以不受诺奖评委待见。 但跟国内作家比,甭管《丰乳肥臀》内核啥的多恶心反动,但人家至少写出了一个文学上极其少有的一个地母样本身有力量的母亲,而不是文学上被规训后面目一致(慈祥、为娃奉献的力量)到模糊的母亲。 而给共产党、人民唱赞歌的那批人都啥水平?挑几个写得还好、我买书了的,喜欢这几本书是喜欢,但你让我说他们写得比莫言好,那我可说不出口。 《女活佛》,把宗教写到人民的活佛才是“活”佛,不可谓立意不高,但宗教宗教没写明白,活佛活佛写不出来,地域地域氛围全靠编……只写了个“女”,看见俩男的为她打架感觉开心算是“人”的觉醒?但凡去西藏自己住俩月再写呢! 《人啊,人》,总算有个真正到人民中去的主角,结果到人民中去的过程是虚写,一个大字的人民也没敢写!连为了到人民中去,他失去、放弃的编制、待遇……一个字都没敢写啊!真的,有一说一,比起来莫言敢挑衅我多少敬他是个(对外的)奴才里的(对内的)汉子! 《?》,这本忘了名字,写建国初期女石油工人的,前一半都很好,真·女性解放,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女性群像……后一半急转直下,女二被**就自然而然嫁给**犯当官太太去了!What the fuck, again! 不是,文学作品啊!啥都不敢写吗?你哪怕告了输了被社会吃了也是个文学啊!

.

江苏4月1日

回复

赞7

春村有个鸡蛋与高墙,是巴以的。这些文人绝对站以色列。不是同类

马国悌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14

莫言这批人因脱离底层文化,随着时间的逝去,他们将会被历史淘汰,除了张艺谋改编的电影《红高梁》能得以流传外,莫言的其它作品均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中国这四十年巨大的变迁必会有充足的史料与无穷的素材;它们必将孕育出一代文学巨匠,但必不会是莫言之流;几十年后必会有一群与这段历史不存在利益瓜葛的文学家从解秘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找出历史真相书写出永远流存的文学巨著……

迷茫的布尔什维克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13

作者你试图把“为什么要批判那些脱离实际、有时代局限性和阶层性的文学”的原因说清楚。但评论区还是多数居于批判对不对的表面。 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两三代人的局限所在吧。

Enderrr

广东3月31日

回复

赞12

节选自阎连科的《比世界更大的村庄》,里面提到「日军的一颗糖」,我个人的理解如下: 可能对文中那位老母亲而言,她在未受完善教育的童年阶段拿到了这么一颗糖,这颗糖的甜味对她而言便是全部。但在我的认识里,这颗糖恰恰是作为抗战胜利的一个结果。抗战胜利不仅拯救了中国人民,也避免更多的日本人民被法西斯高层强征到战争中、继而被法西斯主义和侵略战争异化。如果抗战没有胜利,那么你得到的不是一颗糖,更有可能是子弹与刺刀,还可能遭受日军的**、虐杀。 如无误解的话,作者在本文推荐的作品有《乡土中国》《叫魂》《一句顶一万句》

单**

湖南4月2日

回复

赞6

如果作者是马识途,你的理解可能是对的 可惜他是阎连科

1条回复



河南3月31日

回复

赞8

黑暗的文学=好的文学

安庆府怀宁县

江西3月31日

回复

赞7

这个世界本身就存在阴暗面,而作为对现实的反映的文学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世界的黑暗之处。如果将这类文学都视为“黑暗的文学”的话,那么,与其说什么“黑暗的文学等于好的文学”,倒不如说所谓“黑暗的文学”就是文学本身。



河南3月31日

回复

赞12

回复 安庆府怀宁县:莫言离不开那个时代就写不出好的作品了或者说是别人赋予的好的作品,而这些别人不是国人而是外国人,莫言就是该骂拿别人苦难来赚钱,记得莫言里有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但其实原句是与天地奋斗其乐无穷,好与坏也是其他人赋予的,我定义的好的作品不是这样的

1条回复

二胖

广东4月1日

回复

赞8

“2023年上榜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七位”这是阎连科的百度百科中的一句话,至于莫言,我很坦白的讲,我知道他被人传颂优秀的作品就是因为作品里有奈子这俩字,是图书馆严肃名称里,给我性压抑的生活中的一个刺激罢了

我爱乖宝宝

上海4月1日

回复

赞8

翻了几次实在看不下去还不如看起点沙子里还是有金子的

小溪流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7

董宇辉的作文一看就是积极向上,**,简洁易懂,比那些蝇营狗苟好看

风声不理

陕西3月31日

回复

赞8

呃呃,你说的不是反话吧

1条回复

子上

安徽4月1日

回复

赞5

批判与批判之批判,事物的本质和多面性总要多留点心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大院那些事也许更值得写一写。

Uper

四川3月31日

回复

赞2

就余华的还能看看

寒巽

吉林3月31日

回复

赞4

余华的也就几本能看。像《兄弟(上)》惊为又上一层楼,(下)就 What the fuck?!

周玲

湖北4月1日

回复

赞3

让文学的归文学,哲学的归哲学,历史的归历史,科学的归科学! 说的特别有道理!凡事讨论批判要讲逻辑!

德嘉

广东4月1日

回复

赞3

董宇辉们就是新时代的莫言,而且素养更低,暴论频出,打着个知识分子的招牌卖高价,不仅妖言惑众,还收割粉丝的钱财。

松柏策划-查理

广东4月2日

回复

赞2

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懦夫,在神化的外部形象中自我满足的小丑——攀附西方文化体系的文人糟粕之具象化

沐風

江苏4月2日

回复

赞2

文人光环在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后就慢慢解构了,如今00后已经崭露头角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很多困惑和困扰自然消解啦,因为大家看到了更多文人的局限性、欠缺性和狭隘性,不管是文化知识领域还是科学技术领域,甚至是生活常识领域,哈哈。一个人或一个概念祛魅的最好办法就是丢到日常生活和脱稿交流中去。

晶晶

北京4月1日

回复

赞2

不只是作家,电影也一样。《杀生》就是,看得人无语死了,还都披个黑斗篷,把小镇搞得跟邪教一样。去年出的《涉过愤怒的海》直接不讲现实了,开始搞抽象,跟《消失的她》一样,不讨论实际问题,只迎合观众心底的阴私,跟脚臭一样,让人不用凑近,闻一下都觉着犯恶心。

彭远杰🎾

陕西4月1日

回复

赞1

有看到乡土中国啦,还有另外两本,都建议看呢。 叫魂还没有看过,但是看过简介。大约就是上中下三层之间的斗法。

北徂

四川4月1日

回复

赞2

以前没看过乡土中国的时候以为是一部调查巨作,结果是如此精辟浓缩。非常经典的一本专业社科书籍,却又适合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零影 发表于 2024-4-17 09:41
你先饿一个礼拜再说,到时候你的慧眼能白天看到星星

—— 来自 HONOR FNE-AN00, Android 12上的  ...

新手村社达让刘慈欣的光谱离共又远了一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扎马 发表于 2024-4-17 03:55
本人没有慧眼,看不出满嘴吃人和兽性,官方改编电影需要大量排毒的man怎么能反映出共,加缪的共成分有 ...

你先饿一个礼拜再说,到时候你的慧眼能白天看到星星

—— 来自 HONOR FNE-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化境 于 2024-4-17 09:23 编辑
Synopses6087 发表于 2024-4-16 16:44
刘慈欣的保质期大概能撑到下一个百年

不是刘慈欣的保质期,是我们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发展的保质期,同时代同等级作者里,意识形态像他这么稳,而且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闭嘴的确实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这些故事和历史进入一个这样的国度,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
……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这一苦痛的证据就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吃人肉的风俗。在莫言的笔下,吃人肉象征着毫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够跨越种种禁忌界限试图加以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女孩子不够好,都没人愿意吃她们。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我中心和贪婪却永存。所以莫言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侵略还是毛主义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热生产至上。
我不知道莫言本人什么意识形态,也看不懂他的书,但炸药奖的颁奖词还是看得懂的

—— 来自 Xiaomi 23049RAD8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iklp87 发表于 2024-4-16 19:05
喜欢余华胜过莫言许多,有坛友说说余华会被清算吗

—— 来自 S1Fun

看看《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里面对余华采访的言论?想清算还找不到借口?各国有名的文学创作里有几个出名的御用文人啊?天生和劳保不对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的书都很多人不看了,前段还有人因为林仙儿破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4-17 0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踩莫言就踩莫言吧,拿刘慈欣来踩就太科幻也太复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猫踏飞燕 发表于 2024-4-16 17:52
大刘的小说意识形态,除了那些站在人类作为整体的小说之外,一到人类内部,简直爆表的反西方反殖民好不· ...

大刘很共,而且看得出来他内心很崇尚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反殖民倒没觉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纸质书这几年还有限定刷边返潮的小迹象,要是全新再都卖便宜点多淘些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现在互联网死亡定律的应验速度,整个赛博世界消失在纸质书之前都是大概率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7 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24-4-16 20:29
大刘可以说是骨子里最能反映共为什么能领导国的科幻作家。
(你回复的是泥潭最恨刘慈欣的人,至于为啥他 ...
“哈哈哈哈……”沈华北大笑起来,失重的虚弱使他站立不稳,但在精神上他已亢奋到极点,“长城和金字塔都是完全失败的超级工程,前者没能挡住北方骑马民族的入侵,后者也没能使其中的法老木乃伊复活,但时间使这些都无关紧要,只有凝结于其上的人类精神永远光彩照人!”他指指身后高高耸立的地球隧道南极站,“与这条伟大的地心长城相比,你们这些哭哭啼啼的孟姜女是多么可怜!哈哈哈哈……”


本人没有慧眼,看不出满嘴吃人和兽性,官方改编电影需要大量排毒的man怎么能反映出共,加缪的共成分有一说一都比他高刘慈欣有意识形态,和尼采 みしま坐同一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鲁迅,活久点不过是替代了胡风罢了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wjsif 于 2024-4-16 23:27 编辑
cube 发表于 2024-4-16 22:42
不止小说,鲁迅的作品几乎涵盖了现代汉语文学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代非常多的人受他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在和 ...

主要鲁迅在小说这方面有学术专著,是真的在学术意义上从小说这方面支撑了现代汉语。
《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这些都是开先河的。
对现代汉语言文学来讲,鲁迅当然是奠基人。
不过要说对“现代汉语”的支撑,现代汉语言文学是一柱,现代汉语语言学也是一柱,甚至后者更隐秘且重要。主持汉语拼音方案的王力,主持现汉词典的吕叔湘等等,都挺有风骨的但也常常被忽视。对语言下定义这件事,只靠文学也是不够的。
楼上很多人提及当代文学甚至现代文学都挺消极的,可能确实如此。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在历史上从未将识字率提高到如此地步。古代(甚至到近代建国前)文学更多地是被特定阶层所垄断。语言学的研究与推广,帮助了更多人认识读写,使得文学大众化,进而使得文学不再神秘,“不再吸引人”,这个趋势是明确的。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对当代文学的整体评价真的就无可无不可吧,但无论如何不是时代亏欠什么,恰恰相反是时代给予的太多太光怪陆离。

除非语言文字再次被特定阶层垄断,不然没有人还能稳居神殿之上了。
比如楼下就是一例,我觉得就是认字的人太多了的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bwjsif 发表于 2024-4-16 22:06
鲁迅首先是文学史学者,再是作家
定义现汉有点大,汉字全面拉丁化确实有点极端了,但是定义现代小说没问题 ...

不止小说,鲁迅的作品几乎涵盖了现代汉语文学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代非常多的人受他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在和他的骂战中学习他的写作,说是现代汉语文学奠基人之一毫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小马 于 2024-4-16 22:20 编辑

挟洋自重卷土重来的妄想是士大夫阶层亲手给自己的棺材钉上的最后一颗钉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首先是文学史学者,再是作家
定义现汉有点大,汉字全面拉丁化确实有点极端了,但是定义现代小说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5-23 00:03 , Processed in 0.5088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