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74|回复: 33

[漫画] 鱼丰新作《欢迎来到FACT东京S区第二支部!》汉化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蚊仔蚊仔蚊仔 于 2023-8-22 23:05 编辑

作者鱼豐
原名『ようこそ!FACT(东京S区第2支部)へ』
译名《欢迎来到FACT东京S区第二支部!》
动漫之家:https://www.dmzj.com/info/huanyinglaidaofactdongjingsqudierzhibu.html


@Arahiruk 微博个人汉化
『欢迎来到FACT(东京S区第二支部)!』
https://weibo.com/1767656800/NfNVBflxE

-


【新连载告知】
小学馆の漫画アプリ、マンガワン(@MangaONE_jp)にて、
新作连载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タイトルは、
『ようこそ!FACT(东京S区第2支部)へ』
です。


(开始时期は今の所未定です)
乞うご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4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版的地球运动后面4本和百米到底啥时候出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5 0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hez 发表于 2023-3-24 18:10
大陆版的地球运动后面4本和百米到底啥时候出哟

“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5 0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会是历史相关的漫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0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ano-Forest 于 2023-8-14 17:46 编辑

『ようこそ!FACT(東京S区第二支部)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1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化更新第一话。

评分

参与人数 2战斗力 +3 收起 理由
byebyeみ + 1
feliznavidad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4话看完了,我只感到鱼豊又要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了。大致内容我摘第4话有一个评论:
“跟《地。关于地球的运动》正好相反。前作讲过去的伟人挑战知性和日心说,本作讲的则是互联网发展导致的反智主义、阴谋论、地心说扩散。”
我体感,男主非常像真嗣,或者说某一时间节点后至今的全球年轻人=Doomer,而这个FACT组织有点像现代互联网巨魔的极端具象化。
很看好之后的剧情发展,相信鱼豊老师,也感谢汉化人员的工作能让更多人看到鱼豊老师的作品。
话说有没有捏他《欢迎来到NHK》呢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3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吐槽一下,鱼豊你这画力怎么比前作还不如了。都画成油库里了,太难绷了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3 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功怎直逼one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丰还是应该找个作画比较好,更别说这次是周刊连载,第二话开始就撑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蚊仔蚊仔蚊仔 于 2023-8-26 15:58 编辑

@Arahiruk
第二话、第三话个汉更新。
https://weibo.com/1767656800/NfY1QzEZz
https://weibo.com/1767656800/NgmJLCD7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8 0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真人化的潜力,想找个会搞耍的班子来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1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到17话。。。这个题材和主人公太巨魔了,看得我手脚冰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5 0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线已经回束,大概离完结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5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出了堂吉诃德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7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微博上个汉的情报,30话完结!
看到最新话25话,对本作的最大印象是:男主很有轻度弱智的感觉,其次就是故事有点流水账。
对本作不看好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部音乐剧West Side Story - Gee Officer Krupke! (1961)
有句歌词很应景,“我们病了,我们病了,我们得了社会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篇幅太长,花约半年的时间去追这么个作品不是很值当,故事能浓缩很多的。
太多时间花在FACT这个奇葩小团体的纠结”你信不信我?”上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0 1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结了,基本上没见到国内社区有任何风浪,不去特意搜完全见不到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2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ANCE 于 2024-10-19 16:09 编辑

完结呖!感觉鱼丰发挥的不好啊!花时间画这么个故事很没意义啊!
总体而言:×0!
本作尽管是一个以“阴谋论”这样有点靠近社会议题的题材,但实际上仍然只发生在了主角生活半径的5米之内。即使在这5米之内,认为本作的表现也很难称得上好。

1.阴谋论
本作中展现的阴谋论比较刻板,只有近乎于数字论证或三题故事的一种形式,基本具有精神分裂的特征,如下:

概括过程倒错,指病人常根据事物的一个偶然的现象,力图从“理论立场”来对待,以空洞、抽象的原则来说明事物的相互联系,结果导致思维离奇古怪,不符合现实,令人费解。常见于精神分裂的联想障碍。
例,男,29岁,断言半年来姑母要害他而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精神检查证实病人确有被迫害妄想,坚信姑母要将表妹强嫁于他。病人为此十分气愤,认为近亲结婚是绝对不会答应的。问他这种想法的根据时,病人说一天他去姑母家,表妹拿了一碟玫瑰酥与核桃酥请他吃。他认为玫瑰是爱情的表示,核桃是合起来志同道合的意思,因而他断定表妹看中了他。并说以后姑母又串通其他人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逼他就范。”
——https://www.yixue.com/思维障碍

当然不是说这种形式的推断在阴谋论者群体或类似群体中不存在,但在阴谋论题材故事中使用这种方式塑造阴谋论,显得实在很偷懒,且很缺乏代表性。
这里要说明的是,①导致阴谋论出现的思维方式;②某个具体的阴谋论其内容;这两点,都是有其存在的社会土壤,而非如本作中所述,近乎完全出于个别人的“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的个人式的狂想。
现代社会,个人能接触到的事物或事件**增加,但很多的个人对于这些事物或事件是没有经验、无法或难以实际调查的。在此基础之上,“要如何对自己所能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甄别、如何科学地接受某个结论以至用其指导自己的生活”,应当是对阴谋论进行反思的故事中必然(=如果不提到,不能认为作品在此方面是及格的)提到的问题。而本作!则基本上没有意识到此问题。
本作主角对阴谋论的相信和对阴谋论的拒绝都是无来由的,这种无来由的相信与不相信与其说重点在阴谋论怎样、“知”怎样,不如说更像是主角因为外在的原因而选择去相信某种他想要相信的解释罢了。本作对为何应该拒绝阴谋论的讨论相当的不有力,或者说就是没有。
为什么相信阴谋论?为什么不相信阴谋论?为什么采信一个结论?为什么不采信?如果斯诺登没有曝光棱镜门、如果塔斯基吉实验没有被曝光,现在有人提到美国政府全面监听了美国公民,或者是美国卫生部拿自己的公民做梅毒实验,有多少人会将其当作阴谋论?但即使事后证明此事确有存在,也不代表先前的推断过程一定可信,或许“先前的推断”和“确实的证据”的关系正如全球变暖与海盗减少一般。如何科学地接纳一个结论、或者是否需要将一个徒具可能性的结论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尽管一定存在个人发挥的空间,但也同样是一个更科学的问题(这里的相关话题应该是一些科学哲学的书籍。我感觉鱼丰大概率没看。)。用“属于自己世界的真理”来和稀泥,我觉得不好。
对于所谓的阴谋论信者来说,“阴谋论”的真假虽不至于尤其紧急,但也可以说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的,阴谋论问题不单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也提出几个问题:
新冠病毒来自蝙蝠还是美军实验室?
克林顿夫妇是否多次暗杀过自己的反对者?
爱泼斯坦相关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2020年美国大选,民主党是否选票舞弊?
你的手机是否被软件监听?
海明威有没有被美国政府监听?
波音吹哨人是否是被暗杀?
在四十九中/红黄蓝幼儿园/等SNS热门事件发酵时,你采取的是什么立场?真相和你采取的立场一致吗?
不一而足。

2.“困境”!
排除掉因为“这是个讨论阴谋论的故事~!”的角度,从已经呈现的内容本身出发来讨论的话,基本认为本作的叙事主题主要围绕主人公身上所代表的某种困境。
主人公之所以选择相信阴谋论毫无疑问是有外力的作用在的:没有学历、个人能力不足、缺乏社会支持,在饭山的刺激之下,难以接受现实,由此才被诱骗进了奇怪的组织(这个视角下,这里的奇怪组织可以未必是阴谋论的组织)。
但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使男主进入组织的真正问题何在?本作中是否明确提出?最后又有无解决?以这个问题当作主题来考量的话,本作则在进入FACT之后把故事的重点太放在这个奇怪组织的具体形态上了,对男主本人的客观问题又很蜻蜓点水,最后选择单纯地“专注于当下”又有点随波逐流。
我认为表现得不好。

3.其它细碎的地方
1)情节与人物
本作这方面真的很突出吗?25话上台、30话告白以及和老师告别这里还不错,其它的最多算是及格吧。故事有点流水账,不过姑且不至于为此打负分吧。
2)30话结尾老师的宣言。我觉得在前述故事内容讨论不充分的情况下,这样的情节是在主题上和稀泥。

水平不行,如有问题,敬请斧正。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还是回到了有光就有影的犬儒,这篇最后几话台词还是没忍住又开始大字划重点了,只不过与地球不同的是,剔除宏大的历史背景后,鱼丰的自言自语反而变得很像主角那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疲软无力又琐碎至极,在某层意义上不得不令人印象深刻。28-30话夏目真悟突然请神上身,谢谢鱼丰帮我回顾了sonny boy,我就喜欢这种桥段,或者换句话说我喜欢这种看完之后就能上公园遛鸟的闲暇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汉化打包合集吗?想放平板里补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冗长,不过最后两章还是很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1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漫画看的人很少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1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玖公 发表于 2024-2-20 19:28
完结了,基本上没见到国内社区有任何风浪,不去特意搜完全见不到讨论…… ...

可能国内漫区烂完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误入藕花深处 发表于 2024-2-27 17:13
可能国内漫区烂完了吧

本土讨论度也不高,这种题材的东西本来就没啥可讨论的,内容也没多深入和新颖,讨论到一半就会转移去讨论更深的和漫画没什么关联的内容了。
反复看了几遍,我觉得鱼丰这次尝试写新东西还是没写出啥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5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顾 于 2024-3-5 02:58 编辑
EVANCE 发表于 2024-2-22 05:44
完结呖!感觉鱼丰发挥的不好啊!花时间画这么个故事很没意义啊!
总体而言:×0!
读完之后草草理了一遍思路,附带点个人感想。《FACT》以个案视点切入大概是有作“自然化”描写的考虑,兼顾人文关怀和社会忧虑,但碍于篇幅或者题材元素限制,到最后反倒多少显得在给阴谋论“正名”一样。

一.虚辞
作者在本作中展现的“阴谋论”可能实质上更接近某种“居间话语”,这种话语内容激进,而形式上则为收留边缘人容其歇脚的避难所,这就导致其中大部分叙述都只是暧昧的“虚指”——比起行动,它更多指向表面的态度。
这一点在主角、师傅、创立者身上各有体现,他们作为“阴谋论者”虽路过同一点,但各有各的来去,主角是连“成功学”都无法拾得在恋慕和庸碌中煎熬的笨拙失语者,师傅以玄谈为生十多年来只是围着空地大转靠着“天选之人”的更替轮回锚定自己,创立者怀念往昔试图靠妄言妄语的集会跨越身体的残疾——他们每一个人都念叨着“行动”、“抗争”,但又毫无例外地与行动、抗争绝缘,后期主角的挣扎、解放都源自这居间的桎梏。
二.搁浅
所谓“居间”,是困苦者依附在主流的阴影下假装“自我赋权”,阴谋论仅仅是通过廉价空谈获取“控制感”、自尊认同的工具。故事中主角在聚会中练就的“妄想奔逸”让他在荒谬之中获得了勇气,摆脱了学历、职业、出身等等不利条件的羁绊,展开了“行动”,并随着遍览师傅、酒会众、创始人等成员的嘴脸逐渐意识到在阴谋论中行动的“不可能”,最终扯掉了这层假皮/假言假语,做出最初和最后的行动——告白、被拒、告别。
可以看出,“FACT”不是QAnon、8chan,作者对它的安排更像是滥用反文化思想麻药的边缘人互助会,它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其许诺的救赎和颠覆必不可能来临,与其相反,只有令人反感的“现状”角落才是安心之所。时过境迁,真正走向社会实践的“阴谋论者”要么化身为仇恨枪手、谣言载体散播恐慌,要么就只能沦为娱乐时代的乱象一环,徒增笑料(正如师徒二人的“劫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剧情中网络对阴谋论的传播作用也逊于当面言谈,还起到了关键时刻留痕揭穿的反效果)。
三.归流
阴谋论和其它许多种的迷信一样,定义其信众的不是字面内容,而是实践的方式。前文中作为“居间”阴谋论填补的是大众救济体系的暗面,其虽然涉及政治内容,但始终只是动员人的活力去面对生活,最终回归私人生活。在精神荒芜的现代世界,“真相”对于普通人只是触手可得的废品,打开APP,抬头看公共屏幕,翻开印刷物,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真相”,稀缺的只是让个人接纳真相跨越真相的路径,而“FACT”就是那个“绕远点也无妨”的小道。四.迈过去/踩上去
最终话里不同的人以“虚辞”为桥走到一起,最后以彼此坦诚相对的展开或许就是作者的期望,“虚辞”也是寄托表传心意的语言,人们也可以借其交往,孕生实在的关系、历史。某种程度上,这种“虚辞真意”也映照着作者在访谈中提到的“现代作家意识”,所以可能难免有着祛魅又赋魅的变扭劲儿。就结局来说,阴谋论没有被瓦解,被替代,被消灭,它只是作为悬空的台阶继续留在那里,等着下一个惶惶不安畏惧踩空的人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5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ANCE 于 2024-3-5 05:56 编辑
四顾 发表于 2024-03-05 02:46:35
读完之后草草理了一遍思路,附带点个人感想。《FACT》以个案视点切入大概是有作“自然化”描写的考虑,兼 ...

为什么踩上去,又为什么踩下来?只是因为漂浮不定的爱吗?观者会因为鱼丰忽如其来的正论而得到拯救吗?

不过在现代商业漫画寻求脱颖而出的思想性总有些缘木求鱼,我认为FACT最大的问题其实只是作为故事的无聊。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5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顾 于 2024-3-5 06:53 编辑
EVANCE 发表于 2024-3-5 05:50
为什么踩上去,又为什么踩下来?只是因为漂浮不定的爱吗?观者会因为鱼丰忽如其来的正论而得到拯救吗?[f: ...

拯救倒未必,按照自述作者可能想从发生机制开始描绘阴谋论的图景,来反映深层的“普遍性”,只是成效在个人来看不尽人意。
若同为虚辞,阴谋论与mbit、星座学、blm、环保运动等时尚是相近的,只是更偏非主流。网络时代,不算幸运的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需要在多元文化市场中选择一种轻浮的话语,然后才能获取身份,通过“觉醒”获得附流而动的能量,否则他们会沦为无法注册发声的“无名氏”。更别说历史上阴谋论团体通过渲染威胁团结动员的能力向来不可小觑。
而男主这样的人,之所以先被成功学劝诱,又被忽悠进阴谋论团体,本质上都是为了摆脱常规的不利条件“弯道超车”。他无法融入大学生的流行语境,也没法通过家境、爱好、炫耀式的消费累积谈资,即便没有突然坠入爱河,只要他依然急寻认同便不会放弃走捷径:从成功学传销、阴谋论、到吸引力法则、灵性运动,甚至邪教。
这个故事的短板、乏味之处不在于它讲了什么(边缘群体认同缺失、反文化),而在于没讲什么。“FACT”这个组织可说是“绿色纯天然”,只是一个事故受害人半为复仇半为敷衍残疾落魄创伤建立,不参与时政,未和权力交媾,没有仇恨的累积,也不煽动歧视暴力,无添加无害处。把它换成某个怪咖团体、中二行为艺术聚落没准也差不远。
引用一段作者自己的访谈译文
我一直对阴谋论有兴趣,想要创作有关阴谋论的作品,新冠疫情之后这种心情更是被加速化,如此严峻的形势让我充满了动力,而我本人其实并不相信阴谋论,对都市传说也只是有一点点的兴趣,但完全不了解,可是这样的话,画不出来作品啊。刚好这个时候,我读到了2021年5月号的《现代思想》,本期主题就是阴谋论,其中石户谕先生在文章中提到, “陷入阴谋论的人在认知偏差上犯下了本质上的归属的错误”,简单来说就是想太多,其实什么都没有,但却感觉肯定有什么,不断地去挖掘深入。读到这里时我发现换作恋爱也完全说得通嘛,包括我自己偶尔发信息不也会想“这个人现在在想什么"“不回信息是不是这种意思啊""为什么消息没有已读是因为去洗澡了吗还是自己被无视了”,这几乎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想法,那么会不会有人在这条延长线上走上了“国会山暴乱”这条路呢,将恋爱心情与政治上的阴谋论结合在一起感觉很有意思,如果按照这个方向的话那我就画得出来了,所以利用了“恋爱”与“阴谋”的相似点平行地去描绘。
选择阴谋论这个选题是很幸运的,在准备的这段时间里,它变得更加深奥了。在起草这个企划的时候,正好发生了“国会山暴乱”,而我的新连载开始至少要等一年之后,当时我以为这个事件就是阴谋论的巅峰了,可能不会再有跟阴谋论相关的比这更加严重的大事件了,一年后就没人再谈论阴谋论这个话题了吧,今后阴谋论的热度应该会逐步冷却吧,然而后来俄乌战争爆发,这是实时发生的、且几乎无人能预料到的,在某天的清晨一觉醒来,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战争影像,并且实时更新,那一年我25岁,我觉得这是我活了25年来感到最震惊的时刻。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批人以同样的速度高喊着“这是阴谋“俄罗斯在反抗",让我切身体会到"哇!原来阴谋论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除此之外也不断有着重大事件、重大灾害陆续发生,而每到那时,阴谋论者都会大量出动,所以在“国会山暴乱”一年后发表这部漫画也为时不晚,这也可以说是阴谋论这个主题的优势所在。在“国会山暴乱”当时,我原本准备拉开距离感去描绘的,然而我发现了在战争爆发时,用阴谋论去解释的人并不在少数,且归根结底人类从本质上比起当下的流行,其实会更关心未来的发展趋势,战争其实是很能让人清醒,阴谋论的吸收能力则更为强大,甚至足以把这些重大事件全数吞噬,这让我感觉还能够把主题再描绘得更深入一些。因为自己想画的基本都是具有普遍性的题材,无论何时、就算是十年后再看,也不会过时的,是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的思考,所以目前还没有出现因为现实中发生的某个事件,而导致想法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

魚豊在起草的时候已着目于时政,但是他没有写,没有选举阴谋,没有种族群际关系,没有国际阴谋,没有生物武器。也行紧跟时事有点敏感,那么按照“有着重大事件、重大灾害陆续发生,而每到那时,阴谋论者都会大量出动”,参照史实事件写架空历史也有余地。猎巫、排外屠杀、种族灭绝、战争宣传,多的是扎实的素材。最终只有稍稍脱轨的都市日常,没有历史透视,没有集体心态,没有离体深描,恋爱和个人发展的成分远大于政治阴谋、社会运作,落成的还是类似误入“反文化群落”的边缘人像素描,就“阴谋论”而言,算离题了。
就像画《地。》的时候不能呈现出相信宗教的人都是老古板都是笨蛋, 《FACT》我也绝对不想嘲笑相信阴谋论的人嘲笑他们都是笨蛋,怎样把握好尺度让作品不会变成这样子,是我绝不能退让的底线。

也有可能是顾虑这个倒置本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5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ANCE 于 2024-3-5 10:22 编辑
四顾 发表于 2024-3-5 06:51
拯救倒未必,按照自述作者可能想从发生机制开始描绘阴谋论的图景,来反映深层的“普遍性”,只是成效在个 ...

我对阴谋论的理解的基本在于“手机是否通过监听推送广告”这类事,所以对他所讲述的发生学很不认同。在于“其实什么都没有”这几个字并不能轻易地说出口:一个没有相关知识的情报弱者是无法“轻易”辨认手机有无监听的。我认为鱼丰只是对阴谋论的理解从这个最基础的地方就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顾 于 2024-3-5 19:09 编辑
EVANCE 发表于 2024-3-5 08:28
我对阴谋论的理解的基本在于“手机是否通过监听推送广告”这类事,所以对他所讲述的发生学很不认同。在于 ...

在自述中,魚豊大概只把阴谋论当做是反智主义的一环,和恋爱之间的交点也是在于个体认知偏差/病理性偏执上。借用哈贝马斯的概念,他只在乎生活世界中的异常,却忽略了这异常来自于系统的殖民。
放宽定义,把目光从最“经典”的阴谋论形象上挪开,从日常的琐碎中也能看到比“FACT”更自然的阴谋论——不结社,不游行,不抢话筒,不鼓励妄想奔逸大串联,只是从“猜疑心态”、“直觉”萌生的念头,单纯对特定事件的怀疑和基于怀疑展开的全局理论是截然不同的两阶段,但它们多少都算阴谋论。
私以为,阴谋论问题和盖梯尔问题思路相近(虽然远没那么严苛),在个人层面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持有一套阴谋论(奶牛和谷仓的“影像”比比皆是),但无法独立进行“充分辩护”,即使它凑巧成真,最终只能放弃在日常中对“真信念”的朴素追求,走向“共识”、“异识”。如“政府正监控大众的一举一动”这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可能还算是阴谋论,但在斯诺登之后便成了一种共识,“政府正通过搜集个人数据建立模拟沙盒逐步接管现实”这类才算是阴谋论。这一过程中,除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监控计划更容易实施外,关键更是斯诺登通过作为专家内部曝光的行动瓦解了体制内外的隔绝,高度分工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怀疑,但少有人能证明。
进而可以说,阴谋论内部及其与合理怀疑之间的差别在于细节证据与中间观念(技术可行性、利益网络、前科)链接的稳固度以及最终主张的规模、强度。如“曾有国家进行非致命武器实验,其中包括用微波进行心灵传信的常识”/“这个国家曾对异见者展开持续的监视-跟踪-骚扰,并导致个别受害对象自杀”是被披露的事实,“这个反对派活动家突然发疯自杀背后是政府主使的阴谋”是特定阴谋论,“正有秘密团体大范围实行脑控”则是全局阴谋论;同样面对一则后续处理语焉不详的事故通报:结合过往案例“他们在拖延降温”是合理怀疑,“事故是人为的,旨在引发大众恐慌,破坏另一个项目进展/打击政敌”是个别的阴谋论,“事故是人为的/根本没发生,这是政府大众认知干预工程的常规一环”则是全局阴谋论。话归正题,在更广定义上,阴谋论同时是个体-社会发生和系统暴力植入的产物,在前者那里“怀疑”是自然或病态化的常规思维活动用来调整自身和他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想象协调行动产生反思再定位,而后者正是使社会环境“定型”的主要动力来源。所有社会阴谋论本质上都是现实阴谋的摹本,阴谋论心态亦是在和系统互动中被培育出的习性乃至持观本能(所谓的后真相),一个人倾向于阴谋论可能是因为他迷茫、困顿、对不公愤恨需要寄托虚辞,也可能是因为他真的知道大体上什么在发生但无话可说无计可施只能止步于虚辞,毕竟他不能是斯诺登。
阴谋论是种抵抗的悖论,被证明/证伪的阴谋总会失去吸引力沦为背景的一部分,可计较的阴谋论会被削弱、转化,难以计较的要么化为无用空谈要么则被当做是煽动话语化为系统中内斗的一环,其之所以饱受争议,便是因为它是大众对在抗争一线缺位这一事实的幻想代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5 2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ANCE 于 2024-3-5 21:21 编辑
四顾 发表于 2024-3-5 19:07
在自述中,魚豊大概只把阴谋论当做是反智主义的一环,和恋爱之间的交点也是在于个体认知偏差/病理性偏执上 ...

是的,就阴谋论而言,即使要将故事的目光聚焦于个人生活的五米之内,以在其现实生活/世界一线要务上的某种失语做关键词展开应该要更好,而非实际故事中仅仅只是聊以**的思维游戏。当然,这其中如何合理怀疑的认知问题也无论如何绕不开。再将恋爱与阴谋论的交点在故事情节上做以比实际故事更深的拓展(实际故事在这点我认为相当的浅尝辄止),应该也未必不能有一个问题讨论更深入的同时更有娱乐性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1-22 21:07 , Processed in 0.05110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