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e1st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哈里-谢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 忽左忽右康神系列合集(冷战-能源-合作社-南亚等等)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0:04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_teMo27i6LwYoJnNzXkC8A

盘尼西林文字版


本期介绍
预计阅读16分钟

上世纪四十年代,青霉素出现在生灵涂炭的二战战场上,成就了“神药”美名。而这一伟大发明普及全球的过程也承载了一段波澜曲折的历史。青霉素在美国的研发为何与禁酒运动、大萧条和重振农业计划息息相关?抗战末期到新中国初期,我国研制国产青霉素的故事真相又与文艺作品中的叙事相差何在?冷战铁幕下,美国对各国生产青霉素的援助态度如何从授人以渔转变为私心杂念的技术封锁?请听本期节目周小康的精彩分享。



内容节选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


二战时期青霉素的国际援助



周小康

为了解决国产青霉素的生产工作,一定是要等到抗战结束之后,国民政府和一些职能部门也逐步能够回迁。这个过程当中,美国人的态度非常有意思,因为美国人拿着青霉素,开始考虑要在战后扮演一个良好形象。因为(当时)美国有一种混杂的进步主义的乐观情绪,还有传统福音派的救世情怀,所以它想利用自己在二战之后主要战胜国的地位,推进美国的意识形态。当时盘尼西林是一个很好的东西,(美国)开始考虑我能不能够在一些国家推广青霉素的使用。



当时美国人真的会有这种脑筋,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干脆给你援建工厂。这是临近二战结束末期美国人的心态和思路,因为(他们)见证过一战之后的混乱局面。我们知道,一战之后马上开了凡尔赛和会,但是一战本身结束得很突然,而且一战末期已经签了很多秘密条约,《塞克斯-皮科协定》是在英法之间签的,要及早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俄国又去跟德国去签《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有这些东西横亘在中间,再加上一战之后错综复杂的局面,凡尔赛和会开得一团乱麻。威尔逊总统想要搞的东西其实没搞成,最后美国连国联都没参加。



这种情况到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时候,他不想再重演,所以他提前构思了二战之后整个全球复兴和战后救济的大框架。当时罗斯福考虑的是:第一,要建立联合国,在战后把《联合国家宣言》精神变成一个国家之间的组织,来解决战后和平问题;第二,战后的救济复兴问题,他当时想搞一个机构,这个想法很早。1943 年 6 月,盟国基本上在各条战线上都已经开始占优势,可以开始讨论战后的复兴问题了。罗斯福就提出,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国际机构来做这件事,机构取名叫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因为罗斯福搞新政,所以他特别喜欢复兴这个词。但是显然在 1943 年、1944 年的时候没有联合国这个概念,联合国的精神是来自于联合国家宣言,构建方法其实是同盟关系。这个提议解决了实际问题,所以到了 1943 年的 11 月 9 号, 44 个国家响应在白宫签署《联合国救济和复兴管理协定》,标志着善后救济总署正式成立。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参加?因为大家找到金主了,美国人掏钱。美国人当时财大气粗,所以他变成了这个组织最主要和最热心的捐赠国。



最后盘账筹集了 37 亿美金,美国一家出 27 亿美元,剩下的像英国(其实已经债台高筑,说英国马上要破产也不足为奇)都出了 6.25 亿美元,英联邦的加拿大出了 1.39 亿美元。就这三个国家,盎格鲁-撒克逊人出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90% 以上的资金。出钱出得多,美国就对这个机构有绝对控制权,总部设在华盛顿,而且负责人也由美国人开始担任,开始推行美国设想的战后复兴的计划。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工作的重心在欧洲,因为他们认为欧洲是文明的中心,两次大战破坏也很严重,历史上盘根错节的问题也很多,所以美国人想用这种方法来去解决。



那么掏钱出来后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援建青霉素的工厂。当时青霉素从开始工业化生产之后,基本上技术几个月就能迭代一次,美国有条件拿一些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高级的技术转移出去,而他自己也要留一手。所以当时规划的就是,美国有做标准工厂的方案,拿出一个计划图纸来做一个标准化工厂,各国可以申请。工厂的产能是 400 亿单位一年,相比土法炼钢一个礼拜才几十万单位的产量,完全不是同一量级的。



美国准备要去援建的对象有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欧一个,中欧一个,外加波兰、南斯拉夫、白俄罗斯、乌克兰。大家要注意了,这几个国家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呢?其实当时一开始捷克也在苏战区里,但是美国人认为,捷克还是有可能走向一个相对来说民主化的结构。波兰、南斯拉夫,又有情况不一样,因为波兰是最早独立的,之前还是沙皇俄国的统治范围。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人对波兰控制得很牢,南斯拉夫虽然没有介入铁托的游击队,最后打赢了。这个是东南欧,还有东欧。最后两个国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个里面就牵涉到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了。



程衍樑

他们的身份是苏联的加盟国。



周小康

因为在二战末期构思联合国的时候,苏联人为了争取在联合国里有更加多的话语权,他们一度提议让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全部占一票,但美国人当然不能同意。所以来回拉锯之后,美国人只同意让白俄罗斯、乌克兰进去,因为俄白乌这三个国家是最早签订同盟条约的。此时,美国人也说既然这样,未来可能也可以做点文章,所以就给白俄罗斯、乌克兰援建,但是肯定是跟苏联谈判。



过程当中,谈得比较顺利的肯定是意大利。虽然意大利有共产党游击队,社会主义势力也有,但是基本上来说是一个民主国家,而且也是比较早退出轴心国的,所以他比较容易解决。捷克的事情当时认为还能解决,然后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那就是跟苏联讨价还价了,大概是这样一个体系。美国的意图中虽然有一点“小九九”,但是人道主义的目的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毕竟是免费捐赠。







美国对中国的善后救济总署

直接拨款超过五亿美元



周小康

美国也讨论过对中国的援建,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但是问题于中国的技术条件实在太落后了,没有工业基础。所以美国的方案是先搞一些中式装置,国民政府既然能够回迁到北京,那就在北京建一些像样的实验室和中式装置,再在工业条件基础最雄厚的上海,建一个放大型的工厂,标准要比上述六个国家低一点。那这故事就来了,那么回迁以后,当时是在天坛旁边建了实验室,我们知道现在有一个上市公司叫天坛生物,追溯到最早就是中央防疫处在天坛旁边的实验室,这是美国整体对华援助计划下的一个项目。



程衍樑

像是个青霉素的援建计划。



周小康

援建计划是 3 年,美国搞了一个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对应在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里设了一个对口单位机构,也叫善后救济总署。这里面有必要提一句,尽管美国实际上设想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最初想法,是以欧洲为主要的工作重心,但大家最后盘账会发现,(美国)在中国投资钱是最多的,投了 5.18 亿美元。当时中国 4 亿 5 千万人口,人均大概一美金多。排在后面的波兰大概 4.78 亿美元,意大利 4.18 亿美元,南斯拉夫 4.16 亿美元,这都是过 4 个亿的,还有希腊 3.47 亿美元,捷克斯洛伐克 2.6亿美元,乌克兰 1.88 亿美元,奥地利还有 1.36 亿美元。中国跟他们比起来是最大的单一国家,尽管中国的人口多,每个人均摊不了多少,按照人口计算,这一些中东欧国家,基本上人口都只有中国的 10% 不到,人均分到肯定更多,但是如果按照国别来计算,其实给中国投的钱不少。



其中就有在天坛那边去做一个中式工厂的计划,这个计划有对口部门,它的特点是小步快走:先小规模地做一笔投资,把机器设备先装起来。这一工作由之前就给过中国菌株的美国医药援华会来提供,扔了 1.6 万美元进去。虽然规模不能和那些东欧国家建的工厂相比,因为东欧的预算大概是每个工厂 25 万美元,有差距的,但好歹比昆明或者延安土法炼钢要好多了。接下来就是在上海建立一个更大的工厂。实际上不是像《陈毅市长》里面讲的完全没有国产化计划,其实计划一直是有的。



程衍樑

40 年代其实一直有这样的一个建造计划。新中国之后, 1951 年我们自主生产的国产青霉素,不能说完全跟之前是没关系。



周小康

对。而且问题在于有很多的叙事。大家都喜欢写爽文,写爽文就是一定会有一个跟老外谈判的情节,老外一定是表现得非常愚蠢、霸道、漫天要价,比如说利润对半分之类的,最后一定还会有几句表现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看不起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话术。



程衍樑

“离开了我们,你们不要想自己能够生产出青霉素。”



周小康

其实当时美国一直在援建中国项目,实际情况应该说是大相径庭。要知道,援建不是商业项目。美国正在开展各种抗生素研究、搞工业化的商业医药企业确实对援建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无利不起早,但是恰恰因为美国政府很早就介入了青霉素的研发和工业生产,所以它有可能这么干。另外,美国还有办法去绕开这些商业企业,去跟加拿大谈。这个故事我们还要回到二战时期,因为英国毕竟在战争过程当中可能会遭到德国的轰炸,所以英国的很多生产能力是需要加拿大的。同时像辉瑞这样的工厂,它发酵的设备还有其他一些的重要的设备,是从加拿大订购的,所以加拿大作为一个英联邦国家获得了很多青霉素方面的专业技术。



当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想要援建青霉素生产的时候,他就考虑不过多地去跟商业企业打交道,因为他们肯定没有兴趣。所以美国政府就不找美国的企业,转而去找加拿大,让加拿大的企业和大学出面。最后我们中国除了引进美国的设备以外,美国还出钱让中国的科学技术人员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学习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还有下属的康诺特实验室,这个过程还帮你培训技术、培训人员。








链霉素和波氏萃取器降低了美国人的援助意愿

周小康

青霉素的神药身份其实是有点问题的。在 1944 年到 1945 年的时候,人们在另外一种抗生素的临床研究上发现它有非常好的功效,而且能够跟青霉素互补,这就是链霉素。我们前面有强调过,青霉素是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敏感的,而链霉素主要针对的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了导致黑死病的鼠疫耶尔森菌、导致霍乱的霍乱弧菌、导致痢疾的志贺氏菌,导致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这些全部都属于阴性菌,而这些疾病杀死的人可不得了。



程衍樑

我以前听说链霉素被大家看中,主要是可以用来治疗肺结核,也是另一个神药。



周小康

对,链霉素对结核杆菌非常敏感。如果在和平时期,没有战争,那么致人死命的烈性传染病里革兰氏阴性菌影响很大,而链霉素对它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这么来理解,青霉素是战争时期的神药,而链霉素是和平时期的神药,发现是在 1944 年,它就是为战后和平时代而生的,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人民的寿命有巨大的贡献,但美国人不是这么理解的。美国人担忧链霉素被运用在生化武器中。核生化武器,也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没有防毒面具,怎么能够打化学战呢?你要能防,你就能打。美国人发现,原来我已经有了特效药,如果特效药搞得满大街都是,对方去搞一些生物武器、细菌武器的可能性也**提高了。



而在1944年、1945年,美国内部形成了恐慌。美国在二战后期已经知道德国和日本搞了很多的生化武器实验。到了 1945 年,臭名昭着的 731 部队石井四郎向美国人投降,移交了很多材料,美国人完全清楚日本人搞了些什么勾当的。事实上,日本在二战时期的细菌战的水平跟现在比起来的是很低劣的,日本人也没有特效药,所以一不小心要伤到自己人。但是如果有特效药了之后,针对没有特效药的人群,就变成了“我能防,我就能干”。而且在二战末期,日本人还搞了气球袭击,飘过太平洋纵火,其实日本人也考虑过投放病菌,所以美国人就产生了一种疑人偷斧的心态。



此外,随着青霉素工艺的提升,美国运用了一个非常好的设备,叫波氏萃取器。原来青霉素纯度比较低,有了波氏萃取器之后,它能够大幅提高青霉素的产能。波氏萃取器本质上是个离心机。大家一听离心机是不是慌了,是不是铀浓缩的气体离心机?波氏萃取器不是气体离心机,它是液体的。尽管如此,它对于现代生物化学的工业来说非常重要,当时来说确实是一个神器。有了这个玩意儿之后,美国人就想揣着不给了,因为它是独门秘籍,所以就想方设法地在对外援助的项目里面不包括这个设备。所以最后青霉素的生产能力要比美国自家工厂出来的要低,而且美国还在不断地迭代技术,这就是“小九九”出现了。



另外,就是想办法给二战期间的生产装置。比如,美国人当时放弃了部分承诺给南斯拉夫的装置,想换成二战期间莫沙东已经在用的早期生产装置,跟后来更新迭代过的装置是不能相比的。南斯拉夫当然很不满意,因为 1948 年他已经跟苏联闹翻了,成为了美国要争取的对象。捷克、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虽然还是加拿大的工艺来帮助生产,但是美国商务部禁运波式萃取器。我们在 2018 年之后就很清楚美国玩的这套东西了。美国商务部有禁令,制裁是美国财政部执行,美国国务院外交部里面要有很多的综合考量,就开始到处拱火,结果导致苏联、波兰、捷克三个国家很不满意,因为你美国人承诺没兑现,互相各种的拱火,你说美国国务院有没有想法?他当然有。



1946 年年初出现了一连串事件,有伊朗危机,有丘吉尔的铁幕,有苏联操纵捷克斯洛伐克选举以让共产党上台执政等等,美国国务院一定是有想法的,所以就开始串联商务部搞禁运。此时,美国正在考虑未来联合国建立之后,怎么去管理。当时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工作范围内,先是把援建项目移到世界卫生组织去,可是世界卫生组织也有他的想法,他就不像美国人掏钱的救济总署那样听美国人话了,他认为美国人应该按照承诺,把所有的设备完整地交付,但美国人就拖着不给。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了,他就是1945年拿到诺贝尔奖的钱恩。



钱恩是一个犹太科学家,出生在德国,后来跑到英国拿了英国国籍,但是他家里面很多人没跑,死在集中营里面。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看法非常强烈,他认为美国人应该遵守承诺,因此他用自己的关系来施加影响。同时,把原来美国承诺要给工厂的这几个国家组织起来,搞一些技术,把波氏萃取机给到他们,帮助他们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最后,这些国家还是辗转拿到了技术,一旦拿到之后就开始做大规模宣传,讲美国人的不好。美国人闹到最后,在已经建成的项目上也不落好,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项目也没建成。整个过程,美国人在几年时间里从一个非常有理想的灯塔国,开始打“小九九”,最后落到这种田地。这是冷战初年的事情。



不得不说,苏联跟美国在冷战后,初期的合作嫌隙就已经出现了。在十几年前,有一本书叫《盘尼西林:胜利与悲剧》,书中就讲了美国人因为三心二意,导致战后向这些国家捐赠青霉素工程不顺利。从冷战的视角来看,这也反映出昔日的战争盟友,共同开展反法西斯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在二战之后已经开始形同陌路,向两个方向发展了。







本期嘉宾

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20:07 | 只看该作者

衍生:

256 从瓦格纳谈私人军事服务商(PMC)今昔

本期介绍
预计阅读14分钟

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惊人能量?作为俄罗斯军改失败的补充品,瓦格纳似乎已经变成了新时代的“哥萨克”。从克里米亚半岛到中非金矿,瓦格纳早已在全世界布局。回望历史,从瓦兰格卫队到黑森佣兵,欧洲的雇佣兵传统源远流长。民族国家出现后,佣兵渐渐式微,但他们从未彻底消失。黑水公司为美国提供了一种“可以雇佣的胜利”,而佣兵的足迹其实离我们也并不遥远。本期节目从近期的瓦格纳兵变谈起,有请沙青青和刘怡给我们带来精彩分享。

https://mp.weixin.qq.com/s/rxwdeVtSX6_z802ntYdsGw

具体内容不搬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15:23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Fz36ZuhjdRuUFp0o76g-9g

忽左忽右258| 原油!商品之王是如何炼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8-3 21:06 | 只看该作者
254 银行买手:单伟建谈收购深圳发展银行往事
这期我觉得也非常好,作为自由派精英的,耶伦的弟子,大院子弟,身上的标签无数,说话幽默风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8-3 23:2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连察话会都听不过来了,要不然这个节目也想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11:15 | 只看该作者
#忽左忽右# 269

土地改革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而人与地的互动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苏南、温州、珠三角,中国的三种地方经济模式各有什么特色?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为什么如此依赖土地?视野转向南边,中国的土地政策究竟师从何处?高楼林立的当下,农民工何时能在大都市安身立命?面对拆迁这样的世界性难题,我们还能拿出有新意可操作的解决思路吗?为了回答这些难题,著名经济学家陶然写出了《人地之间》一书。本期节目请听陶然先生带来的精彩分享。

你会在节目中听到👇🏻
02:44 为什么现在要写中国“转型发展三部曲”
09:04 温州模式:乡镇企业“戴着红帽”勇闯市场
15:50 搞开发区!苏南“吸走”珠三角的港资台资
25:15 土地财政“组合拳”,师从新加坡和香港
29:30 万亿债务背后,是利益集团和权力寻租
33:38 “计划转向市场,大炮转向黄油”
39:17 “全国性债务重组”:财政重整,分拆资产
45:49 “没有成本”的政策工具:缓征房产税,确认永久产权
58:40 拆迁改革思路:“两个竞争与一个腾挪”
01:07:10 成功的土地制度改革,自然会解决户籍问题
http://t.cn/A6OSGaFc

https://weibo.com/3364781322/4945292342070442

这一期值得一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0:23 | 只看该作者
本期介绍预计阅读10分钟[size=14.666667px]

https://mp.weixin.qq.com/s/j_P7KRS8mLj-XDiztMmAuQ[size=14.666667px]

明清时代的中国,路上奔波着许多旅人,他们或是进京赶考的学生,或是走遍四海的商人,而无数这样的人的集合,编织出了社会、经济、商业的网络,映射着个体与时代命运的交织。在交通远不如现在便利的古代,人们的旅途中有什么奇闻逸事?旅行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了什么机遇?不同群体的出行或者不被允许出行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欢迎收听段志强老师的精彩分享!





内容节选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




何为“白银”时代?贵金属货币发展小史
程衍樑
段老师你提到的这个白银时代,更指向的是白银本身的意思。能解释一下“白银时代”具体指的是什么吗?



段志强
简单来说,白银时代就是普遍行用白银的时代。当然,比如说很多小额支付用白银可能不太方便,但是白银也是作为计价单位或者是结算工具的,这样的时代。用这个名词其实多多少少有一点刻意,因为我对原本的历史分期的方式有点意见。过去我们就很希望用比较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一个时代。最简单的、最自然的是王朝史的分法——我们老说明代、清代。但实际上对于真实生活的人来说,他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遇到的时代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整个大的历史对于他的生活的不同方面来说,可能意义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与其单纯地用一两个词,比如说我们把一段很长的时间称为封建社会,那这样似乎遮蔽了很多复杂的、丰富的历史的面相,那还不如我们再回到生活本身,在不同的主题,来看它不同时代的分法。所以我无意于说用“白银时代”来概括这一段的所有的事情,只不过我觉得对于旅行来说,你怎么样花钱、花什么样的钱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用花钱的方式来完成旅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程衍樑
就是用银两来进行旅途中的支付的时代。



段志强
其实用王朝史的框架,大概也就是明代中期到清代中后期这么一段时间。



程衍樑
我们看很多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古装影视剧,感觉古人动不动出手全是银两,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当中,银子作为一种货币属性的贵金属,其实很长时间也并没有得到官府的认可,甚至出现过大量的这种禁止使用白银的时期。



段志强
对,明代早期就是禁止使用白银的,甚至一段时间还禁止使用铜钱。别说用白银的时代很短,就是用钱来解决我们生活当中的问题,用钱来搞定生活当中的各种需求,可能本身就比较晚。即使比较乐观的估计大概也是宋代以后我们才普遍地进入一种货币经济的时代。




候鸟般的举子与士人网络的发展


段志强
读书人就是一个流动性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群体,科考是非常容易想到的。那如果你考不上,做塾师去教馆,那大概也要换地方,到别的地方去教,而且你可能和这个东家的合约只有两年,过了两年之后要换一个地方,可能你常年在流动,甚至在有些地方形成一种塾师的互助共同体。比如说我现在两年合同到期,没有找到下一家,我就失业了,没有饭吃。但是我可能随便碰到一家学馆,我进去他也许有义务提供我吃一顿饭。这是在清代的资料里面说两湖地区有的风俗,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


如果在清代,有一些人会雇佣一些学者去给他编书或者做别的事情。私人可能要编一套大书,公家可能要编地方志,这些人也经常被来回聘请。如果最后他实在是考不上科举,也许有些人会学习一些实际的社会管理的知识,然后去做募兵。他也是在来回流动的。



程衍樑
刚刚说到了塾师这个群体,那还有一类人,比如说科举、举子这群人里面虽然他的绝对人数可能不会很大,但是他们作为这个古代中国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这一批人,他们的旅行,你在做研究的时候,有找到类似的一些样例吗?比如说作为一个考科举的人,假设他一路非常顺利,从乡试可以一路往上,他大概他的这个旅行的一个经历会是什么样,以及他要去做怎么样的准备?



段志强
科举的旅行是有很强季节性的,或者是有年份的,因为科举不是每年都举行的,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三年举行一次,所以它对旅行业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设想一下,你现在是一个旅行业的从业人员,有这么一批客人,可能每三年才来一次。怎么样应付这一堆客人?在有些地方就发展出一种类似今天的民宿的产业形态,就是科举的这些人来了,很多本来就是普通的住家,他可能立刻就把自己的家庭变成一个民宿,然后提供住宿。


当然因为科举的层级非常复杂,那如果你到北京去考会试,因为这时候你有举人身份,你已经是老爷了,你的身份已经在上层阶级了,这个时候你所遇到的条件,比如说你坐船,你就可以挂牌子,说你是进京会试了。这个时候理论上是要对你免税的,就所有的税官就不能来检查你,要收过路费的地方都给你免的,你到北京去也可以去投奔相应的地方的会馆,不一定要住在商业的客栈里面。但如果你要是乡试,就是到省城去,这个时候你是秀才,秀才也是士绅了,虽然是最低级的士绅,但也是士绅了,那么也许会有大量的同乡的组织大家来帮助你。不过你还没有很多的社会资源可以调动,也许你要找人帮你做各种各样的支持,包括路费之类的。那最惨的是童生,其实这批人的数量非常之大,那可能就要各显神通了。其实参加科举的总体人数可能并不算少,特别是到比较晚的时代,总人数可能相当之多的,只不过它是季节性的,有时间节奏的。




进香:一个女性的长途旅行机会




程衍樑
我看你在白银时代旅行史里面还总结了其他几个群体,我觉得有几个群体直到今天都还是蛮显著的。一个是进香旅行,这个好像是古人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段志强
很重要,特别对女性。


程衍樑其实就是去拜神。


段志强
是去特定的地点拜神。神也有地盘的,也有影响范围的。那有全国性的神,比如说[url=]普陀山观音菩萨[/url],这些是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这些类似于地方的一种狂欢节,就是它会在特定的时间有一个巨大的庙会。这个庙会本身是一个信仰的行为,但也是一个商业的集会。上香其实同时满足了拜神、旅游、购物多种需求。对于女性来说它又是一个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可以合法进行长途旅行的机会。


程衍樑
长途旅行?



段志强
对,因为上香有时候要走好几天,甚至更久。比如说我是一个江西人,那么我要去普陀山,可能要有个十来天我才能走到那。即使比如说我是山东人,我是山东西部的,我现在要去泰山上香,往返可能一个星期。这就是长途旅行嘛。那如果正常情况下一个女性,特别是一个年轻女性,大概很难跟家里说我要出门一个月或者十来天。但上香一方面是正当理由,因为你是求神保佑的。另一方面往往有人来组织一个上香团,一个旅行团,你跟团去家里总归要放心一点。




旅行是人与自然的搏斗



程衍樑
前面提到了运河,它作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生命线,过去我们对于运河的理解主要是服务于中央政府,给皇帝运送粮食。无论是隋唐往长安、洛阳运,还是后来往北京运。那普通人在运河的这个经济当中会使用这样的一些航线吗


段志强运河首先服务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漕运在运河当中处于第二等优先的位置。第一等优先的位置是直接和皇帝有关的,比如给皇帝进贡,或者皇帝招什么人来觐见。然后第二优先就是漕运,给首都运粮食。运河因为有自然条件和水利设施的限制,所以它的南段和它的北段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说如果我做生意,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去旅行,我可能最多到淮安这个地方,就是从杭州或者是南方哪个地方出发,然后到淮安这个地方我就要考虑要换陆路了,一方面是因为运河北段,特别是山东段,它因为地形的起伏比较大,所以设置了很多的船闸。设置了船闸就对通行效率的影响非常非常大。

你等一个闸等个三四天可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山东这段可能有70多个,甚至多的时候有100多个船闸,所以没有特别好的心态,大概是走不了这一路的。而且在过闸的时候肯定也是漕船优先,个人旅行者要排在后面。另外一个原因是北方特别是冬天,它会结冰上冻。过去的时代,季节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今天条件太优越了。


程衍樑
古代打仗,像这个东晋时代,刘裕北伐,他就一定要等江淮当中的这个水网丰水期的时候才能北上,因为他所有的补给都要通过船来运。




段志强
是的,所以漕运就是这样。漕运的时间卡得是非常死的。你等江南地区的水稻熟了,要抓紧运走,到北方运完回来的时候,一定不能拖延到上冻,上冻你这一年就完了,就要等到下一年才能回来了。那还有一些就是北方的运河水量没有南方多,它水是非常浅的。山东段的水量3尺就算合格,就是一米深就算合格。所以那个水有人形容它就像黄金一样,而且我这边又有很多水闸,我开一次水闸,然后这个水又要跑掉一部分。


我讲过一个例子,山东段因为它的水源主要来自运河东边山里面的山泉,所以它又被称为泉河。可是你想泉水冒出来一股才有多少水呢?它就要把这个地方所有的泉都封禁起来,然后让这里泉水的每一滴水都流到运河里面去。甚至有人讲过一个案例,有人牵了头牛,喝了一口这个泉水,然后官府就把他这个牛充公了,因为这是破坏了国家漕运大计。





本期嘉宾

[size=14.6667px]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关心中国政治思想史、明清文化史、中国文化地理等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24-3-4 21:13 | 只看该作者
播客|冷战中的突变:复盘第三次印巴战争始末https://mp.weixin.qq.com/s/oQUHyXrXc2X3_PIqVoxINQ

本期介绍
预计阅读11分钟


本被认为会是一场“大国闪击战”的俄乌战争开战至今已满两年。回望历史,20世纪存在着一场和俄乌战争目标高度相似,结局却截然不同的地缘冲突——第三次印巴战争。这场发生在南亚次大陆上的战争历时极短,印度方面势如破竹,闪电般地扫进巴基斯坦,在达到国家利益最大化后宣布停火;东西巴基斯坦则彻底分裂,实力上再也无法与印度匹敌。战场上的胜利并非一蹴而就。战前印度做了哪些军事上的准备与政治中的斡旋?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起到了怎样的领导作用?冷战局势怎样影响了战争的走向,又如何被其影响?战后,印度的发展与印巴关系又怎样相互作用?欢迎收听周小康带来的精彩分享!



内容节选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


印巴战争:另一种结果的“俄乌战争”


周小康
历史上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先例,就是我采取冒险的行动,能够取得一些政治上的成果?为什么政治家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历史上有这样的先例——我们去讲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区,这个就是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印度跟巴基斯坦......
很多人能讲出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可是对1971年的事情大家不很熟悉,甚至于经常把这场战争遗忘掉。这件事情就是震惊了世界的第三次印巴战争,无论对于印度、巴基斯坦,还是孟加拉来说,1971年的印巴战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巴基斯坦是被肢解了,也造就了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基本地缘政治格局……

1971年3月25号,东巴基斯坦,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爆发了内战。因为当时东巴还是巴基斯坦的组成部分,所以巴基斯坦军方就采取了军事行动,部队派过去,镇压一年前在东巴自由选举当中当选的人民联盟党还有它的支持者。这个军事行动导致了大量的印度教教徒逃往到印度。我们知道历史上印巴分治,印度占多数的是印度教徒,而巴基斯坦占多数的是**。但实际上这个分家是分得很不干净的,因为在巴基斯坦还有一些印度教徒,特别是在东巴就比较多,而印度境内其实**也不少的。当数百万印度教徒要逃亡的时候,他会选择跑到印度去。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整个印度和东巴基斯坦地区的动荡。

印度领导人就发现了一个机会,她看到了东西分割给巴基斯坦带来的巨大的地缘政治缺陷,然后决心要利用这个机会搞巴基斯坦一把。按照他们当时的战略,就是要让东巴基斯坦成为耗尽巴基斯坦力量还有资源的无底洞,而且这个战略印度不隐瞒,它当时正在寻求跟苏联的结盟,是直接向苏联摊牌的。


中印边界冲突:美英战略考量、中国军事能力与印度的左右逢迎

周小康
1962年中印冲突爆发之后,印度实际上是狮子大开口,向美国、英国要武器装备,而且这个要法是大家想象不到的巨大。当时美国觉得要加强印度国防,拉上英国准备给印度提供五个师左右的装备, 3到5个月之内。这五个师基本上都是以轻装备为主,提供方主要是英国,连同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就是原来英联邦的这些国家。可是印度的尼赫鲁要求美国提供12个中队的超音速战斗机,两个中队的B-47中程轰炸机,甚至要美国飞行员驾驶这些飞机参战。

明面上,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说不希望第三方卷入中印冲突,但实际上他是要拖美国人下水,因为一旦美国飞行员在驾驶这些飞机而又出了问题的话,那么就可以把美国人拖下水,这个是尼赫鲁的如意算盘。但是明眼人都看出,其实这个狮子大开口并没有任何现实威胁基础,因为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能力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路去建立前进空军基地,更不要说去轰炸新德里了。

可是为什么尼赫鲁要战斗机,要轰炸机呢?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的除了把美国人拉下去,如果拉下去不成,也要保证拥有这些装备,以便拉平和超过巴基斯坦空间的差距——因为巴基斯坦跟美国是同盟关系,它接收了很多美国的空军装备,在一开始是比印度具有优势的——然后才是希望美国给印度的战略做背书。谁比较清楚这个事情?英国人跟印度人打了好几百年交道,他是很清楚的,他认为这个是印度在给美国人下套,所以就建议美英两个国家不要搅进去。如果跟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的话,最后可能导致中国收回香港作为报复。英国人是非常在意香港的……而肯尼迪的回答是:如果西方失去了印度,没有人会真在乎香港。所以说美国人对于远东的看法和南亚次大陆看法,就肯尼迪本人来说,是看重南亚次大陆的……

讲到中国,改变中印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1964年中国爆炸了原子弹,后来又有了氢弹、导弹核武器,发射了卫星等等。这一连串国防尖端技术上的进展使中国具有了大国地位,但是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怎么去来看待中国拥有了这些大杀器呢?我们可以从印度身上看出来。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两年之后,中国拥有了原子弹;1966年12月,东风三号中程导弹首次试射,1967年5月全程试射成功,到1971年开始服役。这个导弹它的射程超过2,500公里,大体上是可以从中国的青海打到新德里的,中国就具有了打击北印度的条件和能力。

当然,因为这个时候中苏已经交恶了,所以这个距离也足够去覆盖苏联远东地区,比如说像哈巴罗夫斯克、赤塔、海参崴这些地方。对此印度是非常非常担忧的,所以当中国拥有了这一系列的能力,而且不断加强的时候,印度考虑的就是要去跟苏联结盟。


14天的第三次印巴战争 :有备而来的印度与有限的中美援助

程衍樑
第三次印巴战争它基本的一个战争进程是什么样子的?

周小康
英迪拉·甘地从美国回来之后半个月,印度就于11月21号出兵东巴基斯坦。一开始它不叫战争,我们可以也管这个叫“特别军事行动”……印度很清楚的是什么呢?巴基斯坦是绝不甘心失去东巴的。办法就只有一条——离开那么远,就只能从西部进攻印度,但这个意味着扩大战争。所以果然没有什么选择的,巴基斯坦12月3号出动空军轰炸印度9个空军基地。这正中印度下怀,英迪拉·甘地就开始做舆论动员,把巴基斯坦描绘为侵略者,然后第三次印巴战争由此全面爆发。

12月3号晚上,英迪拉·甘地召开内阁紧急会议,会见反对派领导人,午夜时分进行全国广播,说这是一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印度就差点把巴基斯坦说成是纳粹了……

尼克松就鼓励其他一些盟国——他在中东还有些盟国,比如约旦、伊朗——向巴基斯坦紧急运送军事物资……当时美国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国会不让越南战争这件事情再爆发,不能在全球再搞事了,所以它限制美国转让军火,美国只能鼓励约旦跟伊朗送武器——你先送,送完以后我再补你。

同时的尼克松也鼓励中国对巴基斯坦提供点武器装备。不用尼克松说,中国肯定也要援助,否则怎么叫“巴铁”,对吧?但是中国当时力有不逮,为什么?中国跟巴基斯坦之间有一条公路,叫做喀喇昆仑公路……但是在1971年的时候,这条公路是没有修完的。这条公路要到1979年才能全线建成,所以中国大冬天没法翻山,那就不能出兵,有限的援助也不能大规模送进去。援助很有限,不足影响这个整个战局。而且印度它准备充分,目标是具体且有限的,所以战争进程发展得非常快......

1962年之后,印度军费直接翻倍,一直养兵练兵到了1971年。12月16号,俩礼拜不到,14天打完了。印度陆军总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指挥印军战胜驻守东巴的守军,决定性胜利。英迪拉·甘地宣布次日停火。14天时间,第三次印巴战争随之结束。这场战争是以印度大获全胜告终。东巴基斯坦被分割,独立建国,改名叫孟加拉。它彻底改变了印巴两国的势力对比。孟加拉这个地方土地很肥沃,是个产粮食的地方,人口也很多。一切二之后,巴基斯坦的人口总量就萎缩了,它能够牵制印度的机会少了,从长期国家的潜力上来说就少了一大块。自此之后,在南亚次大陆上,一直是印度占优势的。


第三次印巴战争加速了美苏关系缓和

程衍樑
第三次印巴战争对冷战整体的格局在70年代产生了什么样的一些影响呢?

周小康
由这件事情开始,再加上后面的一系列的事件,导致苏联开始慢慢能够把势力范围拓展到温暖水域。后面发生了一连串事情,比如说苏联在苏伊士运河、非洲之角到亚丁湾、叙利亚到伊拉克全面布局,这是苏联全球进攻战略的一个体现。因为印度去搭了苏联这个车。这也反映了什么呢?就是美国确实在一个实力的衰落期,或者全球战略的调整期......

尼克松政府的看法就是没办法。他的既定战略就是从越南体面脱身,想办法连任,然后推动中国关系的正常化,想办法让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压一下越共,然后通过接触中国能够跟苏联在核裁军控谈判上有一些成果,让美苏缓和下来。美国也要休养生息一下,所以它要换取战略空间,对吧?所以是一个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一个阶段。苏印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个调整的步伐。所以翻过年来,1972年就出现了一连串美苏缓和的成果。尼克松上台之后,1969年跟苏联搞了第一阶段进攻性战略武器限制谈判,SALT I。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就让美国在谈判当中更加游刃有余一些了。所以他访问中国之后不久,72年的5月26号,尼克松访问莫斯科 ,和勃列日涅夫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ABM Treaty,成果很丰富。

还包括什么呢?为期5年的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这样就给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然后双方还约定1975年的时候安排一次联合的航天飞行,联盟号飞船、阿波罗飞船,搞一个交汇对接。




本期嘉宾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





本期提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本期豆列




[color=rgba(0, 0, 0, 0.9)]俄乌战争 / 印巴战争 / 印巴分治 / 孟加拉 / 尼赫鲁 / 不结盟运动 / 纳萨尔 / 铁托 / 巴格达条约 / 喀什米尔 / 勃列日涅夫 / 英迪拉·甘地 / 赫鲁晓夫 / 印苏友好合作条约 / 塔什干宣言 / 国大党 / 林顿·约翰逊 / 尼克松 / 肯尼迪 / 中美关系缓和 / 越南战争 / 伊朗 / 约旦 / 阿拉法特 /黑九月 / 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 反弹道导弹条约 / 拉吉夫·甘地 / 索尼娅·甘地

《惊爆十三天》 / 《王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24-3-5 10:54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qkef77UkcQl51J1YQkxXeg


本期介绍预计阅读10分钟
信息与情报是清朝统治者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与我们之后熟知的“闭关锁国”形象不同,清帝国经营着一个横跨欧亚的情报网络,通过它,从康熙到乾隆,统治者们对欧亚世界的了解细致到今人意外的地步。藏传佛教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拉达克人如何发挥关键影响?帝王为何不与子民分享这些外界信息?这个情报网最终为何走向衰落,后继无人?欢迎收听孔令伟老师的精彩分享!


内容节选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

“闭关锁国”还是眼观六路?清代帝王的情报网络概述
程衍樑
过去我们看到的很多关于清代的传统描述里面,可能过了康雍乾三代以后的印象就是闭目塞听,对于外界是非常的不了解……但是您研究的领域恰恰是这些文化议题的反方面,是他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掌控。能跟我们稍微介绍一下吗?清代的统治阶层从入关以来,或者说从他在东北亚形成一个政治实体以来,他对于外界的了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他有哪些渠道,视野范围到底有多大?跟我们在影视剧里面看到的那个清朝是不是有些出入?

孔令伟
……汪精卫在1906年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就是清朝还没灭亡,民国还没建立的时候,有一群革命志士想要推翻满清,但是有一派立宪或者保皇的人士就反对革命,认为革命会导致中国的四分五裂。所以当时以汪精卫为首的一派人就发表了这样一个论点,说清朝应该要被推翻,因为闭关锁国,革命并不会导致中国的分崩离析。这样的政治宣传后来受到了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认可,后来孙中山也引用了汪精卫的这篇文章。
所以基本上清朝“闭关锁国”的形象就是被孙中山、汪精卫等革命党人一直反复地引用,后来民国建政了以后,就被编入了主流的历史教科书或者是历史书写里面。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复杂。清朝的闭关锁国,如果你去看汪精卫的原文,中间有各种讲法,现在学界去看的时候,认为它也不是完全错,它还有一些渲染的成分。因为其实康乾对于整个欧亚大陆的认识,甚至超越了当时欧洲对中国的认识。清朝1636年建政于关外,然后1644年顺治元年的时候清军入关,我们必须知道它还是以一个少数——满洲人在数量上面还是个少数——入主中国,它很早就重视到情报的重要性。你要以少赢多,那当然不是说单纯地凭武力硬干。所以从关外时期,它对于情报、间谍战或者是说策反,都有很熟练的运用。
闭关锁国是个比较化约的讲法。其实康雍乾的时候,他一直有收集关于欧洲的情报,包括通过传教士、通过一些内陆亚洲的族群,都有在对欧洲进行情报的收集。包括甚至是对俄罗斯、印度。我们今天讲的拉达克,主要是贡献了印度跟中东方面的情报。
清准战争的情报网:清廷对拉达克“中间人”群体的经营

程衍樑
清朝这三朝——从康熙朝开始要去进行准噶尔战争,断断续续一直到乾隆朝——它这个情报网络是怎么一步一步建立的,以及拉达克人是怎么融入到这样的情报网络当中去做出贡献的?

孔令伟
这个问题其实很曲折。我们今天先具体讲拉达克这一线。当然西藏是一个很重要的面向,清朝不可能一开始就跟拉达克人直接建立联系,因为中间隔着青藏高原。根据清朝的档案,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清朝是通过西藏人才认识到拉达克这个地方,那这就要从清朝跟西藏建立关系说起。

我们传统的对中国史的历史书写——我这边也带一个历史观点的问题——我们很多人对这个清朝认识,就认为1644年清军入关了,明朝因为被流寇李自成攻破,然后灭亡,后来清朝等等取而代之。但是这样的史观就忽略了1644年以前发生了什么。其实清朝人自己的历史书写认定它的建立应该是在1636年,也就是崇德元年,皇太极把金国——我们现在叫后金,他们叫爱新国——改成大清国,1636年是一个标志。

那其实在1636年前后,清朝还没入关以前,就已经派人跟西藏建立联系了。它是怎么跟西藏建立联系的呢?从今天的内外蒙古这一条线路。因为16世纪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区有一个扩张的过程。我们知道 13 世纪的时候藏传佛教跟蒙古就已经建立了联系,但中间的时候有起起伏伏。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再次大兴,就是在16世纪后期以后,三世**喇嘛跟俺答汗1578年在青海的仰华寺会面。

1636年清朝建立前后,[url=]满洲人[/url]其实不太清楚西藏是什么情况,所以它就先试探性地派了一个使团,由一个现在认为至少是通蒙古语的喇嘛,从盛京经过蒙古往西藏去,后来才开始逐渐跟西藏建立起联系,但是对西藏的关系很复杂。我们简单来讲,它有友好的部分,但也有很多挫败的部分。


康雍乾三代的宗教外交与藏传佛教的普世性

孔令伟
《喇嘛说》提到一个立场,就是乾隆对藏传佛教好像很工具性,就“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嘛(黄教即藏传佛教格鲁派),就说我皇帝老子不是说真的多么信佛。我们是汲取了蒙元的教训——蒙元的灭亡就是因为太崇奉藏传佛教了。我乾隆皇帝是为了国家、朝廷社稷着想,为了要让蒙古人安定,所以才很尊重喇嘛。可他同时有一些矛盾的地方,就是他个人信仰又很丰富。他自己在一些私人场合天天跟喇嘛在一起。这个就没有什么政治宣传嘛,而且你看那乾隆的地宫也是刻了各种藏传的咒语,这个也不是政治宣传,他不可能说我定期开放我的地宫,给这个蒙古王公来参观,对不对?所以他当然有一些政治的展演性,也有一些个人的心理追求。

回到藏传佛教普世性的问题。我们先把他个人宗教信仰、内心世界跟他讲给汉人听的这套工具性的表述放在一边。他建立国家,需要有一个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这个政权合法性的依据跟近代的国族主义国家是很不同的。近代的国族主义就是说比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这是很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乾隆是为了配合清朝境内多种族群,所以他对汉人的时候,还是讲儒家圣王这一套治理。他非常的服膺比如祭拜泰山、泰山封禅等等,他还是非常尊重这套传统。

但是他在对待蒙藏世界的时候,他讲这套别人听不懂,蒙藏人不买单。所以他还是需要有一个蒙藏世界所推崇那套佛教转轮王、佛菩萨、文殊转世的话语。我们不是乾隆帝本人,也不是康熙、雍正本人,没办法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可是他在实践的时候,表述这套话语的时候,他必须要这么谈。

所以情报网络的建立当然有金钱上的实质利益的交换、政治利益的交换,但也是意识形态性的话语做出来的。所以你去看拉达克人给清朝皇帝的通信,里面很强调大家都是佛教的信仰。再一个因为他们也认可清朝皇帝是文殊菩萨的转世,那无论这是一个外交的修辞,或者是政治的话语或者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很稳固的基础。


财政问题、皇子教育与对外信息传承危机

程衍樑
清代的高层一方面搜集了这么多的材料,了解整个经略欧亚大陆的情报网络递过来的信息,另一方面它对内又无法让这些信息流通起来。他们自己决策者能把这些知识体系传承下去吗?我们看历史的话,感觉好像乾隆一死,他掌握的这些知识信息好像就断掉了,他之后的这些皇帝们好像又从零起步,对外界又陷入了很无知的这样一个境地里面来。

孔令伟
清朝对外收集了这么多信息,可是为什么它控制在一个小范围里面传承都没有办法做到?……乾隆道光之间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但目前学界还在进行研究,包括我在内,我们都不能说搞得特别清楚,因为嘉庆这个人很重要。到底嘉庆在清朝历史或者整个中国历史、欧亚历史里面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都知道嘉庆好像衰落了,嘉庆好像比较节俭。其实他节俭就是因为没钱啊,当然天性节俭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国家也确实没钱了……

回到传承的问题,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子教育是非常严格的。皇子不好当,很早就起来要读书,可是这些念的东西,你去看他的这个功课,花了很多时间念的还是一些心性之学,传统的四书五经,或者是治国的一些理想。可是实务上面他不会让皇子们去看拉达克的情报,不会让皇子们去看这些边疆的奏折,我们至少在目前档案里面没有看到这样的记载。

在清朝比较特别的一位皇子就是胤禛……你去看档案的话,康熙很早就把边疆事务交给胤禛去处理,也就是后来雍正帝。所以西藏的事物雍正很早就已经接触到,大量的跟康熙用满文通信去讨论这个边疆的事务,这些东西现在还没有被完整的翻译出来。很多事情很早就让胤禛去接手,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乾隆把这些知识传给嘉庆的证据,嘉庆传给道光的证据也没看到。


本期嘉宾

孔令伟,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暨历史学系博士,“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4:01 | 只看该作者
#忽左忽右# 320
阿根廷的经济疲软多年,不仅困扰其国人,也已经成了全世界熟知的老大难问题。2023年新总统“狂人”米莱所继承的阿根廷是一个长期超支、有过9次主权违约、通货膨胀超过100%、负债超过20万亿比索,长期困在经济发展“钟摆”之中的国家。纵观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30年代的民粹主义、国有化与不完全的工业化貌似是阿根廷经济噩梦的开始。阿根廷为什么会走上这条道路?近些年来发现的大量页岩油气资源对解决经济问题能够有多大的贡献?油气专家周小康将从阿根廷独立开始,溯源阿根廷跌宕起伏的经济发展史,欢迎收听!
本期节目为付费节目,您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蜻蜓fm、网易云音乐和「忽左忽右leftright」公众号付费收听。

你会在节目中听到👇
05:00 百年前起步的阿根廷石油工业
10:15 英国人在阿根廷独立历程中的特殊角色
19:30 阿根廷成为英式资本主义体系的“前置厨房”
25:00 阿根廷与美国农业起步的根本差异:美国国内市场更大
31:00 1933年英阿的农产品条约严重刺激了阿根廷的民族情绪
39:30 资源诅咒:当资源保护法规框死了油气业急需的发展空间
42:00 锚定美元成为噩梦,阿根廷被破变卖国家石油公司YPF
50:00 社保危机与高速通胀下,阿根廷的连续违约
55:00 页岩油革命推动阿根廷政府强行回购YPF为国创收
01:00:00 新的曙光:油气出口带动锂矿等新能源开发
01:05:00 阿根廷的油气禀赋对巴西等南美邻国颇具吸引力
http://t.cn/A6TRDEc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沪ICP备13020230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GMT+8, 2024-5-5 01:50 , Processed in 0.02826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