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3|回复: 10

[其他] 冷知识: ARPG的秘密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砂糖天妇罗 于 2021-8-9 13:14 编辑

说到ARPG的起源,很多X乎大神就开始复读法老空的Dragon Slayer是起源。其实也不怪X乎大神,在西方似乎已经被确定为了正史。

正好,去年有一篇的老外的文章。这个老外真的非常认真,经过探索,发现了ARPG这个类型的早期源头。很多信息都是之前广泛流传的历史里没有说的。
文章地址<---
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就把大意写了一下:

从伊苏到塞尔达,很多游戏都属于一个和游戏界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游戏类型---ARPG

日本早期的PC游戏对日本的游戏发展影响很大,但是相关考古不多。对于西方来说(当然我国的资料也大多来自于西方的研究),ARPG的鼻祖一般被认为是Falcom的Dragon Slayer,发售于1984年PC-8801;或者是南梦宫的The Tower of Druaga,发售于同年12月PC-6001和8801。(这里的鼻祖,不是一定绝对要指时间上的第一个。如果几个游戏在相近的时间里分别独立创造出来的话,也被认为都是鼻祖。)

然而谁才是ARPG的最早的祖先呢?谁能想到,这个答案就沉睡在东京的秋叶原?

文章作者对日本的pc游戏很感兴趣。这些游戏因为是日语居多,而且普遍失传,所以对于西方来说是未知领域。当他在著名的秋叶原的Beep中古店搜索一些有关伊苏的书籍资料的时候。Beep的店员里,正好有一位PC-88大神,号称是“行走的百科全书”,“隐秘的知识管理员”(twitter:https://twitter.com/arios_sofia)。

这个店员告诉了作者日本本土圈子里对于ARPG的历史观点。首先就是:和Dragon Slayer、The Tower of Druaga同时期的,还有一个叫Courageous Perseus 的游戏,1984年11月再PC-8801上发布。这三个游戏算是同一波早期的ARPG。

当然以上的内容,其实也被西方的人记录过,比如John Szczepaniak的The Untold History of Japanese Game Developers (2015)就都有介绍。

之后呢,这位大神店员开始逐渐透露一些隐秘的知识了。首先就是他有一次和Dragon Slayer的制作人私底下聊天的时候,制作人说,Dragon Slayer虽然有些元素是受到1982年的街机游戏Pengo的影响,但只是一些设定细节而已。而真正的大真相是:

那个,对了。Dragon Slayer其实是借鉴Apple II上的一个叫Caverns of Freitag (カーバンス・オブ・フレイタグ) 的一个游戏。
那个大神随口一说。

结果文章作者大吃一惊,这么多年来,不是一直说Dragon Slayer是最早的ARPG吗????于是他赶忙拿出手机开始用日文和英文上谷歌查,都鲜有提及这个游戏和Dragon Slayer的关系。

那个大神于是给作者看了Dragon Slayer的作者木屋善夫在2013年发过的一个推 (https://twitter.com/nekoaisle/status/367273464450658304):
Dragon Slay 1 的原素材是 Caverns of Freitag (Apple II)^^; #嘟囔着一个你的粉丝不知道的游戏转发你就输了。
这条当时只有8个赞和10个转发。

这个Apple II上发布的Caverns of Freitag是美国的游戏,作者是David Shapiro,后来创世纪系列的核心制作者之一。这个游戏比之前那一票“祖先”早了整整两年,不仅是个RPG,而且是即时制。确切地说,是弥补了游戏历史上回合制和即时制RPG进化历程上中间缺失的一环:

这个游戏本质上还是回合制。但是每经过一段时间,敌人就会自动推进。这个时间间隔可以在游戏里调整,从慢到快,1到50挡。最慢的时候,和回合制差不多,完全不是即时制。文章作者亲自试玩的时候还有点失望。但是当他把速度高以后,突然游戏就变成即时的感觉了。可以在敌人之间闪转腾挪。(这个作者还专门找出来试玩了,也是很认真。)

现在历史终于被还原得差不多了。就剩最后一块拼图:为什么一个美国不出名的游戏,会被Falcom的员工知道?多亏了twitter,文章作者联系了木屋善夫 (https://twitter.com/nekoaisle/status/1286593038714671110)。木屋善夫说:
因为Falcom当时是Apple电脑的经销商,所以我们有Apple II的所有游戏。我当时正好也在用Apple II,所以我看过大部分上面的游戏。

就这样,感谢作者的认真、秋叶原大神的渊博,以及木屋善夫的坦诚,ARPG的进化历史貌似终于已经还原了(暂时):最早的电子RPG本来是回合制,Caverns of Freitag增加了可以调整回合间隔的机制,成为了真正的鼻祖。因为Falcom代理经销Apple II,木屋善夫于是接触到了这款游戏,结合了一些其他的游戏元素,拼凑了一下,开发了即时的Dragon Slayer。Dragon Slayer以及同期的The Tower of Druaga和Courageous Perseus一起作为ARPG的先锋,开启了一个新的游戏类型,流传至今。

Caverns of Freitag:



Dragon Slayer:



Elden R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结尾突然插了一张艾登环的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h 于 2021-8-9 13:24 编辑

风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h 于 2021-8-9 13:24 编辑

风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8-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8-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8-9 1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样有真材实料的游戏史考古真是有意思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time制的话,比较有名的Gateway to Apshai就已经比屠龙者要早一年

这个游戏的存在把历史又往前拉了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ndtrack 于 2021-8-9 13:46 编辑

retro圈子里对ARPG概念起源争议到现在还存在

主要有三种流派

1是对action出现的定义。基于早期硬件条件,所谓的动作和回合制的区别,就像你纹章里提到的Caverns of Freitag,其实只是一个回合的时间长短,回合足够短的时候 ,玩家便有了action的错觉,所以单靠回合时间很难判定到底是不是Action。Retro圈子里比较普遍看法是,对于早期RPG,如果敌方运算和我方操作分别独立进行,那么就可以认定为action。以此为出发点,第一款ARPG应该是名作Daggorath地下城,同样这款游戏大概也是第一人称视角RPG的起源(1982年)。但是反对派的主要意见是本作不存在角色成长因素,是纯动作游戏,所以应该定义为ActionGame而不是ActionRPG

2是基于上述历史对于RPG要素的认定,也就是说不仅要有Action要素,还要有角色成长环节,按照这个理论比较公认的就是屠龙剑为鼻祖。但是不得不说在屠龙剑之前还有个游戏叫做ボコスカウォーズ,这个游戏也是基于短回合制的类即时游戏,而且也引入了角色成长要素。但和RPG不同的是这个游戏不仅是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而是扮演一个指挥官带领军队打仗,你可以理解为类似战锤40KDOW这种操作多个英雄的战略游戏。因此虽然他以RPG的名义发售,基本已经被retro圈开除出RPG范畴了...

3是最先提及ARPG概念的游戏,这个倒是比较有共识,最先把ARPG概念化的就是ハイドライド,一般通译梦幻仙境。最先在宣传上提出了ACTION ROLE PLAYING GAME这个概念。但从Action系统上来看,还是利用的短回合制分别运算这一套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12 16:55 , Processed in 0.044773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