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602|回复: 90

[社会] 黑胶唱片魅力不减,美国市场销量连续两年超 CD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3-28 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淘的CD还在路上呢
疫情后跨境物流速度虽然快了不少但还是比以前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人类的不理性,逼格比各种参数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CD都是汽车用户买的,真追星的肯定买黑胶就当顺手买海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的魅力当然是放唱片机和黑胶的房子啊
黑胶唱片吃的地方可不是cd能比的
像我这等穷屌,就之配玩硬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3-28 1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积大变成优点了呗,毕竟买了不听,是当摆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情感价值的东西,还是逼格要优于实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就是粉丝经济吧。正常人不会买张黑胶听,追星的人才会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dds_lies 于 2024-3-28 13:06 编辑

只说我自己的话,我喜欢听CD是因为两个原因:

1.我不想在听歌的时候再看见/听见微信/QQ来工作消息。

2.在挑今天听什么的时候,对我来说是个放松的过程。

我个人需要把东西分隔开来看,放空的时候看见自己的休闲设备来消息会很焦虑,你让我听CD的时候用手机回复消息就好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林达姆 发表于 2024-3-28 12:10
提供情感价值的东西,还是逼格要优于实用性

其实倒过来想,音乐本身就是提供情感价值的东西。
人从听音乐这件事上,真正的要获得的就是各种感性感受,而不是多么清晰多么高保真的声音本身。
那么对于一个音乐载体而言,能提供更多情感价值,那就是其实用性更高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种穷逼只配听流媒体

—— 来自 S1F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3.5寸软盘音乐现在还流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3.5寸软盘音乐现在还流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么说吧,我可能会买一张喜欢的歌手的黑胶家里摆着。可我听歌?当然是手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仪式感很重要

找出一张专辑,放进机器,开始播放,就是比打开app搜索播放更有仪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是模拟信号?应该不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macos 发表于 2024-3-28 14:15
黑胶是模拟信号?应该不是吧

黑胶不是模拟啥是模拟,黑胶就是现存最老的模拟音乐载体了。LP这个最新的黑胶规格都快100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磁带都复活了,cd还不如直接流媒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的保存时间应该比镭射光盘和硬盘时间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黑胶唱片和老式那种带个大喇叭上发条的原理一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素盏鸣尊 发表于 2024-3-28 14:26
黑胶的保存时间应该比镭射光盘和硬盘时间长?

并不是,单论保存CD是最好保存的,不划伤就可以。黑胶怕划伤,还怕发霉,太干燥还容易裂,其实挺娇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荣格 发表于 2024-3-28 14:32
并不是,单论保存CD是最好保存的,不划伤就可以。黑胶怕划伤,还怕发霉,太干燥还容易裂,其实挺娇气的[f ...

那钱花得实在太冤大头了。想想也是这么大一张饼很容易损坏,一旦弯折就彻底不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盏鸣尊 发表于 2024-3-28 14:34
那钱花得实在太冤大头了。想想也是这么大一张饼很容易损坏,一旦弯折就彻底不能用 ...

就是个玩而已,除了黑胶本身太贵以外,就像上面有人说的,最贵的硬件是大房子,这破玩意是真占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macos 发表于 2024-3-28 14:15
黑胶是模拟信号?应该不是吧

带清年间就有黑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荣格 发表于 2024-3-28 14:36
就是个玩而已,除了黑胶本身太贵以外,就像上面有人说的,最贵的硬件是大房子,这破玩意是真占地方。 ...

看来现在的消费全让有钱人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唱片盘上还能整些花里胡哨的,确实比cd有逼格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割粉丝韭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ersi 发表于 2024-3-28 14:37
带清年间就有黑胶了

Mozart是吧,西洋几年,南洋几年,东洋几年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虚乌有 发表于 2024-3-28 14:32
现在的黑胶唱片和老式那种带个大喇叭上发条的原理一样吗?

大原理一样,实际不一样,老式那种用的是钢针,真正的纯物理放音,现代的用的磁头,是输出的电磁信号放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黑胶涨得猛,实在是cd跌的太狠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提供逼格  流媒体蚕食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d不太行了 现在更多还是流媒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以前看新闻说黑胶的谷底大概一年一万张消费量,好像基本上是DJ用,之后就反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黑胶都是纯收藏 而且欧美还喜欢出彩胶更对年轻人胃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集美买ccd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stmule 发表于 2024-3-28 15:32
Mozart是吧,西洋几年,南洋几年,东洋几年

—— 来自 samsung SM-S91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 ...

在申了思密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pisces 于 2024-3-28 16:08 编辑

流媒体时代,数字下载先被卷死了,剩下的收藏领域实体CD和黑胶在抢生态位
但是CD本身缺少逼格,能有余力和经济去收藏实物的更多就会去选择历史更悠久的黑胶
说白了磁带CD黑胶之类在这个年代买了99%时间不会去听,不如多花点钱买时髦值更高点的轻奢属性的另外我市那种黑胶集市开的也越来越多了,逛了几次年轻人也很多,说白了符合一切稍微有点钱想提升生活品质(自我感觉)人的需求,包括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8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来,什么时候流行5.25和3.5英寸软盘啊,我家还屯着一堆没拆封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7 17:47 , Processed in 0.413536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