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e1st

标题: zt:小时候学钢琴花了几十万,现在只能在公司年会表演 [打印本页]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6 21:05
标题: zt:小时候学钢琴花了几十万,现在只能在公司年会表演
中产家长,在大众眼中一直是“追求完美”“对孩子的教育近乎偏执”的形象。
于是我一度觉得,这群人如果被骂,只可能是因为又发明出了什么“鸡娃狠招”。
没想到,前一阵有位妈妈被拱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居然是因为她“不再逼孩子学乐器”;
引发争议的则是她选择放弃的原因——她在某个商场里看到了一个正在弹钢琴的外卖员。
根据讲述这件事的博主所说,这个妈妈是觉得“孩子即使学了琴棋书画,最终可能也只是个会弹琴的写字楼打工人。”
听着是不是很扎心?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小学乐器,如今却只能在年会上被领导叫出来表演节目的人来说。
或许是因为“被逼着学乐器”这件事确实是一代人的童年阴影,大众复杂的情绪最终转化为对这位妈妈的批判。
“连学个乐器都是为了让孩子当‘人上人’,这家长也太功利了吧!”
说实在的,我可以理解网友的愤怒,毕竟“学习音乐到底是为了有一技之长,还是为了艺术感知”,确实是个值得讨论的议题。
但落脚到这件事本身,我还挺为这个妈妈抱不平的。
01
“我费这么大劲,
是为了让你艺术熏陶的?”
“给孩子陶冶情操”,这话不仅是网友会说。
你看那些兴趣班的老师,每次在朋友圈晒出学生的演奏视频时,文案里总是不忘提两句“对美的感知力”。
最近的电影《心灵奇旅》里也是差不多的套路,男主角为了一个登台演出的机会执着了那么久,结果达成心愿后却怅然若失;
用一句热评总结主旨,“正是那些不以拿奖为目的的音乐教育,才让人在庸常生活中获得喘息的出口”。
听起来很美,也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你真的拿这套东西去跟爸妈对线,那八成会被一句灵魂质问瞬间拉回现实:
“知道你学这门乐器,花了家里多少钱吗?”
是的,不管是抱怨爸妈逼着自己学的,还是羡慕别人有才艺的,都无法回避这件事——
“贵”,一直是乐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现在是,过去更是。
3岁开始学钢琴的Vista刘亦菲,至今还清晰记得自己每个月4节的钢琴课学费要花掉360元,而当时爸妈的月平均工资只有不到1千块。
当她怀揣着一颗愧疚的心向妈妈表示感谢时,又被无情地纠正:“哪儿有1千多,我当时的工资只有400。”
轻松花掉家庭收入的一半,这还是五线小城市的价格;
如果换成省会城市里有点名气的老师,45分钟200块的价格也不少见。
即使就像有人说的“学着玩玩”,前提也得是家里有乐器。
而买乐器,往往是更加让人肉痛的事情。
一把萨克斯3000元,一把二胡4000元,一架钢琴动辄上万……
徐小姐至今还记得,17年前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提琴时,她捧着那个价值8000块的盒子有多么胆战心惊。
前一阵有部分省市宣布把音乐纳入中考成绩,当时争议的重点就是“让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怎么办”;
尽管大家后来发现考试形式大多与乐器无关,但至少证明——“学乐器很花钱”的印象,至今都深深刻在90后的脑子里。
更不要说在这条漫长的艺术道路上,靠钱铺路只是第一步。
每个被音乐梦想折腾过的家庭,都经历过更具体的鸡飞狗跳。
从小学古筝的阿修回忆,老家县城当时根本没有古筝老师,妈妈每周末都要带自己在长途巴士和公交车上辗转几个小时,去最近的地级市上课。
有一次因为天色暗出门又急,两个人差点一脚踩空掉进没盖子的下水井里。
至于平时的练习,那更是一场大型伦理惨案。
“一到晚上七八点钟,楼里就是孩子们乱七八糟的演奏声,此起彼伏的哭声,和与家长的吵架声。”
因为楼板隔音不好,还常常要跟楼上楼下的邻居交涉;
别管是小提琴、长笛还是手风琴,练习开始后的五分钟内,绝对能招来楼上敲水管的抗议。
说实在的,都不谈什么“演奏家梦”,就算仅仅把学乐器当**好都堪称是一次苦修。
全家人的时间、金钱、精力这么多沉没成本砸进去,却要求家长“抛掉执念,以艺术熏陶为主”,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更何况大多数人其实一早就认清了自家孩子没什么天赋的现实,想要的也并不多:
“不图你以后能走音乐家的路,但好歹给我考个级回来吧。”
02
国内乐器教育,
逃不出功利化的陷阱
既然学乐器这么苦,就不能及时“止损”吗?
但问题在于,做选择是很难的,家长帮孩子做决策更是碰运气。
如今我们会被弹钢琴的外卖小哥感动,并相信“靠热情支撑的爱好”才是最美好的;
但是别忘了,要判断出孩子到底是短暂的新鲜感还是真的感兴趣,可比登天还难。
乐器大多需要长期的练习,而自律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很难在枯燥的重复中获得持久的快乐——
很多人回忆起童年对音乐第一次产生厌烦情绪,都仅仅是因为小伙伴们写完作业就能去玩,自己却还要在乐谱前坐上两个小时。
有父母抱怨“学什么明明也是孩子自己选的,结果几年下来学成了仇人,天天闹着不想去上课”;
而这背后的矛盾其实是,有关到底该坚持还是该放弃的问题,没人能给家长们一个百分百正确的答案。
再加上前期已经投入了很多金钱和精力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好了呢。”
同样是“骑虎难下”,另一种情况则更为复杂。
的确有家长开始是抱着“陶冶情操没坏处”的目的来尝试,但最后几乎都迅速陷入了对考级、拿奖的执着。
我们很难归咎于功利心和意志不坚定。
因为国内针对儿童的乐器教育,一直以来都与巨大的诱惑共存共生。
在2008年之前,一些特定乐器门类只要在业余考级中拿到最高等级证书,就能在中考和高考中获得适量加分;
对于经济条件尚可的父母来说,这就像是挂在眼前的大馅饼,是让孩子“弯道超车”的最佳渠道。
尽管后来因为考级市场乱象频生,各省市渐渐取消了艺术考级证书加分,但在家长们的心目中,乐器与升学的关系从未彻底脱钩。
“邻居家的孩子在国际比赛中拿了一等奖,后来获得了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
“同事的侄女学了一个冷门的乐器,中考时直接被免试录取了。”
这些传闻真假难辨,多少都带有一些演绎色彩。
但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诱惑下,掌握决策权的家长真的很难保持理智。
外人会嘲讽“看什么能加分就让孩子学什么”,但当事人却往往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
“既然最后都会厌烦,那为什么不干脆学个有用的呢?”
只不过更可怕的是,随着学乐器越来越普遍,“有用”的标准也在水涨船高。
以前还只是为了给孩子的考学“开点挂”,现在就连进高档幼儿园,都恨不得要先把萨克斯练到业余五级。
对乐器门类的挑选也越来越刁钻。
去年曾有人总结过中产家庭的“乐器类鄙视链”:冷门又昂贵的管风琴、竖琴、大提琴遥遥领先,而普及率更高的钢琴则位居最后。
固然有优越感的原因,但同时也有务实的考虑。
毕竟大多数家长在第一次决定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时,就会得到建议“学乐器最好学点冷门的”。
学的人越少,竞争就越小,就越容易出成绩。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有用”。
03
“我只能做个
钢琴十级的普通人”
所以你看,实在没必要责备开头的那位妈妈“过于功利”。
甚至换个角度来看——明明知道学乐器的收益是不可控的,却还愿意投入心血,本身也是一种“不计代价”的表现。
我们常常习惯于把“鸡娃”的家长看成是一台台疯狂而又冷静的“性价比机器”,永远都在精密地计算孩子未来的每一步;
但也总有人只是想给孩子提供多一个机会:“万一呢?万一派上用场了呢?”
如今已经成为琵琶老师的夏小姐回忆到,爸妈就是因为她从小就学习不好,才说什么都要让她把琵琶坚持下去;
这样,就算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按部就班地升学,也能有一条能走通的人生路。
就算是局限在乐器教育本身,国内家长的这种“强按头”方式到底利弊几何,本身也是因人而异。
就像有人会对当年不愉快的练习经历耿耿于怀,至今都不会再碰那个乐器一下;
也有人认为正是爸妈的坚持,才让自己有了一个能够寄托心情的业余爱好。
至于更多曾被乐器折磨过的90后们,练习时的枯燥、跟爸妈吵过的架、考级前的紧张、演出前的郑重其事,都早已成了一段有点遥远的回忆。
而唯一的情绪共通之处可能就是:当初为了学它耗费了那么大精力,但最后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用处。
电影里往往不是这样演的。那些曾经为音乐付出过努力的人,就算变成了生活困窘的小人物,也总会有一刻在舞台上发光;
而《心灵奇旅》中的男主角,也是在真的实现了他登台演出的梦想之后,才悟到了平凡生活的真谛。
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情节高潮,也没有什么反转。
那段学乐器的时光,无论是来自于家长的催促,还是出于自己懵懂的“艺术梦”,最终往往也都变成了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会拉二胡的瑶瑶上一次拿出自己的琴,还要追溯到前年的公司年会;
她带着两个其他部门的实习生在舞台上尴尬地拉了一曲《赛马》,现场放的还是提前录好的录像带。
更惨的则是隔壁工位那个学过5年手风琴的同事——要不是五条人让手风琴又秀了一次存在感,这门技能都快变成“时代的眼泪了”。
Vista刘亦菲的妈妈有时候会感慨,当年为了陪她练琴花掉了自己几乎全部业余时间,如今也没学出什么名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网友对于“学乐器是为了让孩子享受艺术”这种话如此赞同,可能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我们总是愿意相信这场充满仪式感的“艺术朝圣”,多少能给人生留下点什么;
只可惜不论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有一技之长,最后多半都是要失望的。
厚积薄发大概只属于少数勤奋的天才,所谓的“艺术细胞”更是全凭运气;
在从未降温过的乐器教育领域里——花钱出力却徒劳无功一场空,大概才是更常见的结局。



作者: armedangel    时间: 2024-1-26 21:14
在很久以前的日剧里,看到培训机构的大教室里整了挺多电钢琴,一个老师可以同时向十几个琴童教课。

—— 来自 realme RMX3708,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作者: 空气爹地    时间: 2024-1-26 21:15
没关系,新一代中产有新一代的智商税:马术、高尔夫、冰雪运动
作者: yourSwaTer    时间: 2024-1-26 21:30
这种文章也有必要一句话一段吗
作者: whzfjd    时间: 2024-1-26 21:33
相比之下画画至少能混混网络圈子?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6 21:34
yourSwaTer 发表于 2024-1-26 21:30
这种文章也有必要一句话一段吗

适应手机端阅读的排版吧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6 22:56

作者: 没什么bu好    时间: 2024-1-26 23:09
不如买黄金存着

----发送自 Xiaomi MI 8 SE,Android 10
作者: czkt615477    时间: 2024-1-26 2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变老的大二    时间: 2024-1-26 23:16
这些东西除非是孩子真的爱好,强行培养起来毫无意义。家长内卷的产物。
作者: flyinwild    时间: 2024-1-26 23:17
我一直没明白。学乐器为啥不能租一个来学,什么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什么什么的?

—— 来自 S1Fun
作者: 变老的大二    时间: 2024-1-26 23:18
czkt615477 发表于 2024-1-26 23:16
不是吧,中产学的时候还真以为能有给公司团建表演以上的作用吗?

别人学了,你也要学。必须要有一个擅长的考级证书,如果拿奖了那就更好了。这样简历里可以填上去好看。
作者: 剑鹰    时间: 2024-1-26 23:23
功利不功利的先不讨论
有几个学琴的孩子是真心喜欢的
作者: lvcha3    时间: 2024-1-26 2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夜空疾走    时间: 2024-1-26 23:38
塞力斯中产挺滑稽的其实
作者: snledmaxce    时间: 2024-1-26 23:44
8000的小提琴是什么傻逼焦虑贩子意淫,兴趣班级别不都是人均一百上下的琴
作者: 大智若愚琪露诺    时间: 2024-1-26 23:58
波兰人费列克斯 发表于 2024-1-26 22:56

艹,他和我小时候用的两把二胡的价格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我的学琴过程和他完全是两条线。
我爹在小学门口等我放学的时候打台球,和匹配到的对手聊起来发现是地方戏剧团拉琴的,然后周末的时候把我带到师父家里,听了几首曲子,问我喜欢吗,我没被几首名曲吸引但是觉得二胡能拉猪八戒背媳妇贼有意思,然后就学上了。
我现在也不清楚老师具体什么水平,感觉比网上能听到的大师差远了,但又比现实遇到的其他会拉琴的人都强。老师生活上风评不好,台球桌棋牌室常客,听说还嫖婆娘,但对学生都很好,学琴也是稳扎稳打的教。但主要是价格便宜,一年四千,每周末都可以去,寒暑假可以一天隔一天去,匀下来一节课四五十。
至于是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全看情况,有其他同学的时候就对的多点,没有其他同学时就一对一的教,老师也把时间安排的挺好,最多也就三四个同学一起。
对教乐器的老师来说,人脉很重要,乐器厂、考级老师、各个比赛评委啥的,基本上是认识的越多越牛逼,而我的老师的人脉刚好卡在一个对穷人来说性价比很高的位置,考级什么的足够了,但又没办法把我们这些学生送到各种比赛的前几名,所以干脆就没参加什么比赛。
于是稀里糊涂学了几年,唯一的作用是在荒废好多年后能在大学的社团里跟着乐团滥竽充数,那些玄之又玄的陶冶情操美学培养,就更迷糊了。以至于学琴的经历也逐渐零碎,只剩下几个瞬间:我爹夸老师确实比办白事的拉的好的时候老师难绷的表情、第一次听老师用琴模仿马嘶的震惊,老师家养的乌龟碰一次壳就会缩一次脑袋。
上次看到老师还是几年前在老破小区附近的粮油店里,老师拉着琴,还有老头司鼓,乐器伴奏下老太太在唱戏,几个老人自得其乐,突然想到倘若未来也有老头老太太能在我的伴奏下瞎几把唱点啥,那这钱应该也不算白花

—— 来自 S1Fun
作者: 你报警吧    时间: 2024-1-27 00: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ze123321    时间: 2024-1-27 0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狐步    时间: 2024-1-27 00:06
小时候跟着家里长辈学的琵琶,被逼着学的那种,考了几个级,用途也不过是学校各种演出罢了。
大学毕业后去了外地,极少回家,教琵琶的长辈葬礼也没能去。我妈还和我说长辈临终前还问我有没有继续弹,也是唏嘘。
总之确实是再也没有弹了。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作者: 冰璃    时间: 2024-1-27 00:12
有父母抱怨“学什么明明也是孩子自己选的,结果几年下来学成了仇人,天天闹着不想去上课”;
因为这种所谓孩子自己选的,并不是孩子选择学不学音乐。这个爹妈已经做了决定了。比如钢琴小提琴古筝,你选一个。能让你选择学什么乐器,就算是最大的仁慈。



作者: 踩到图钉    时间: 2024-1-27 00:32
国内让小孩学乐器基本都是纯粹功利思维,主要目的一般都是  家长各种攀比/拿奖给小学入学、中考、高考加分/“赢在起跑线上”

所谓陶冶情操绝大部分都只是口头上说说好听罢了,真形成电影电视媒体里那种没事弹一曲抒发情感的音乐情操了,90%的家长都会动手把情操给你当屎打出来
“没事弹什么弹,你能靠弹琴吃一辈子吗?”
作者: 茉莉呐噶米谬谬    时间: 2024-1-27 00:42
借楼问,工作了想学弹钢琴,零基础,报班什么费用呀

----发送自 Xiaomi M2102J2SC,Android 11
作者: 404489039    时间: 2024-1-27 0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FM_otto    时间: 2024-1-27 00:50
比起乐器,我更想学学乐理,以前天天刷题不上音乐课挺后悔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作者: Milky牛奶    时间: 2024-1-27 00:53
就当陶冶情操嘛,只要不逼着练琴,很多小孩还是会觉得音乐有趣的
我女儿每个礼拜练琴的时间加起来也就1小时,现在在弹的还是汪汪队的主题曲
作者: 隔壁老黄    时间: 2024-1-27 0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aclken.    时间: 2024-1-27 01:10
今天就在年会听了钢琴
尊敬,但不羡慕
作者: 油条小贩    时间: 2024-1-27 01:15
关键听众还听不懂
作者: herryk159    时间: 2024-1-27 01:59
不如一步到位教小孩钓鱼
作者: 酷乐    时间: 2024-1-27 02:20
现在的小孩不都玩音游入门吗,教乐器还不如教合成器呢。
作者: =w=    时间: 2024-1-27 02:37
在某些片里,别说弹钢琴,芭蕾、体操、吉他、笛子等等其他稀奇古怪的全都有……
作者: laotoutou    时间: 2024-1-27 02:48
小孩喜欢就还行
作者: 王怡人    时间: 2024-1-27 03:56
我也学过,所幸是电子琴,花费不多,主要学了一年老师就跑路了,再想继续学就要进城专门学,代价太大,我妈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放弃,及时止损。

那个老师也很神奇,90年代玩流浪的纯文青,满中国瞎逛,逛到没钱了就找个农村小学当音乐老师,存够钱了就说走就走不告而别
作者: 王怡人    时间: 2024-1-27 03:59
我表哥则是学吉他,理论上应该比钢琴电子琴有用,毕竟更方便装逼,他父母都是医院中层,所以坚持了好久,结果他工作后我就一次都没见过他碰过吉他了。
作者: Corruptwing    时间: 2024-1-27 04:37
czkt615477 发表于 2024-1-26 23:16
不是吧,中产学的时候还真以为能有给公司团建表演以上的作用吗?

对于一技之长这个概念有一种迷信
作者: zn231    时间: 2024-1-27 07:17
王怡人 发表于 2024-1-27 03:59
我表哥则是学吉他,理论上应该比钢琴电子琴有用,毕竟更方便装逼,他父母都是医院中层,所以坚持了好久,结 ...

相比于现在人均家里墙边一台钢琴,90年代男青年人均墙上一把吉他
作者: Headless    时间: 2024-1-27 07:31
现在这个时代感觉长大后确实把乐器作为兴趣的人很多了啊,比如视频网站上各种放演奏视频玩的,改编的,去街头、车站显摆的,都可能有流量

—— 来自 vivo V2243A,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作者: 天人五衰    时间: 2024-1-27 07:59
本帖最后由 天人五衰 于 2024-1-27 08:04 编辑
Dai-Dai-Dai-Dai 发表于 2024-1-27 00:17
原来这么多小时候多学乐器的,真的只学弹,不学作曲编曲什么的吗?

这两项没有加分和考级,于入园考学无用,甚至连才艺都不算
作者: 我就再氪一单    时间: 2024-1-27 08:07
我小学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点了,自己没有艺术细菌所以能让老师给你个及格就行
所以小学的口琴我没过第一个学期就自己拆开把簧片全掰了,这样就能一边全力往里吹气一边滥竽充数了
作者: setree    时间: 2024-1-27 08:09
本帖最后由 setree 于 2024-1-27 08:21 编辑

我家的孩子被要求必须学一门乐器,但是一般都是小学的时候先上半年到一年的的视唱练耳,然后再让我们自己选乐器,有且只有一次换乐器的机会

我是学的笛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嘴唇比别人厚重一些,以及后面自学口琴之类的乐器有个底子;

我妹选的钢琴,考了十级,饱受折磨,现在碰都不碰,去商场看到钢琴或者琴行会下意识地远离
作者: Asukalangley33    时间: 2024-1-27 08:20
Headless 发表于 2024-1-27 07:31
现在这个时代感觉长大后确实把乐器作为兴趣的人很多了啊,比如视频网站上各种放演奏视频玩的,改编的,去街 ...

那类视频大多都是专业水准的
那可不是什么兴趣爱好,是吃饭的家伙

普通业余学着玩的,和“创作”两个字还有很远的距离
比如文中的“钢琴10级”,指的是业余10级
我姐小学就考完了2个乐器的10级,其实也就是相当于英语4级的存在,算是入门



作者: HIDER    时间: 2024-1-27 08:22
大多数人学到能自娱自乐的程度也就够了吧

—— 来自 HUAWEI NOH-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王怡人    时间: 2024-1-27 08:39
HIDER 发表于 2024-1-27 08:22
大多数人学到能自娱自乐的程度也就够了吧

—— 来自 HUAWEI NOH-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

虽然我就学了一年琴,但是以我的观察,业余10级这种也没有自娱自乐的能力,娱乐讲究一个兴,一时兴起,但是业余玩家要把没练过的曲子弹得能听非得下苦功练上好几天,早就过了兴头。那种拿到没见过的谱子就能直接开弹的全是职业中的职业,或者听到一首歌马上自己就能弹的,业余真没这本事,这才能做到想象中的自娱自乐。
作者: 苏利羊驼    时间: 2024-1-27 09:03
17年前第一把小提琴就8000块是不是有点奢侈了,我20多年前的第一把小提琴500来块钱
作者: 讨逆修会    时间: 2024-1-27 09:08
whzfjd 发表于 2024-1-26 21:33
相比之下画画至少能混混网络圈子?

现在再让小孩子学画画估计也没什么用了,小画家是真真切切在被ai撅了根,等小孩子长大后,微博小画家估计快被撅完了。幻兽帕鲁也证明了ai在商业作品上的使用是可以大获成功的,美术行业以后只需要极少量的从业者即可
作者: 唯_change    时间: 2024-1-27 09:12
学乐器确实有利于大脑发育,年纪小可塑性更强,还是有益处的
作者: 飞天意面怪    时间: 2024-1-27 09:21
或许可以转行当键盘手,去组号称是命运共同体的乐队。
作者: 团结奋进碇真嗣    时间: 2024-1-27 09:28
Dai-Dai-Dai-Dai 发表于 2024-1-27 00:17
原来这么多小时候多学乐器的,真的只学弹,不学作曲编曲什么的吗?

那得学乐理吧
作者: vviosonia    时间: 2024-1-27 09:30
空气爹地 发表于 2024-1-26 21:15
没关系,新一代中产有新一代的智商税:马术、高尔夫、冰雪运动

沪上新增一门:帆船

—— 来自 samsung SM-S908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约瑟夫海顿    时间: 2024-1-27 09:52
本周是钢琴周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作者: Kawasaki    时间: 2024-1-27 1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ysterysilent    时间: 2024-1-27 10:10
你们要是看了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就发现西大也卷,不过卷的方向不一样,比起乐器更卷体育,足球妈妈都成一种特有名词了,不过卷乐器越冷门越好真是全世界共有的认知
作者: 希克苏鲁伯    时间: 2024-1-27 10:14
钢琴证书是能加分还是怎么着,冲着实用还不如整个吉他方便早恋
年轻的时候学口琴,揣着把小破口琴在学校边溜圈边吹,自我感觉良好像个sb吟游诗人
作者: 中已矣    时间: 2024-1-27 10:22
年会弹钢琴太麻烦了把
作者: wlgdc    时间: 2024-1-27 10:25
学音乐无非是古典和流行,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抖音神曲,昙花一现讲究的就是速度古典何流行你随便磨磨唧唧的学一百天都算有果。
作者: kooor555    时间: 2024-1-27 10:26
读书时有不少自学吉他的男生,当时beyond影响很大,要是会弹个冷雨夜的间奏那是能引来一大堆人来围观的。。
作者: 夕霧    时间: 2024-1-27 10:32
小学学的手风琴真的纯粹因为好玩,也没考级现在也扔光了,虽然有兴趣练琴还是真的痛苦。真的练习哪有不苦的呢一边练一边盯着墙上的钟度日如年至于学琴有没有帮助提升音乐品味我觉得还是有的。

论坛助手,iPhone
作者: kooor555    时间: 2024-1-27 10:32
讨逆修会 发表于 2024-1-27 09:08
现在再让小孩子学画画估计也没什么用了,小画家是真真切切在被ai撅了根,等小孩子长大后,微博小画家估计 ...

是真的,不说以后,现在插画师这个岗位就非常过剩了

我司某招聘软件的插画师岗位一开 ,收到的简历数量常态是别的岗位20倍+...

而且开通招聘大部分时间是免费的,其他岗位几乎没有免费开通
作者: cometa    时间: 2024-1-27 10:33
本帖最后由 cometa 于 2024-1-27 10:36 编辑
变老的大二 发表于 2024-1-26 23:16
这些东西除非是孩子真的爱好,强行培养起来毫无意义。家长内卷的产物。

真天才小时候也逃不出痛苦的磨炼啊。莫扎特小时候并不是主动学琴的,他是看到他爸教姐姐学琴觉得挺好玩的,上去玩了两把被他爸发现天赋很高,就转而教他学琴。他年龄太小根本就是三分钟热度,很快就不想学了,他爸就用了个毒招,不练完琴就不给饭吃,这才逼出了大音乐家莫扎特。
作者: 焚舟    时间: 2024-1-27 10:39
DFM_otto 发表于 2024-1-27 00:50
比起乐器,我更想学学乐理,以前天天刷题不上音乐课挺后悔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 ...

单独学乐理和读天书也没什么区别,还是得拿一种乐器莱实操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7 10:41
焚舟 发表于 2024-1-27 10:39
单独学乐理和读天书也没什么区别,还是得拿一种乐器莱实操

真想“陶冶情操”其实还有个简单的办法,大量的听,听的多了总归会明白些
作者: 三千珈蓝    时间: 2024-1-27 10:47
本帖最后由 三千珈蓝 于 2024-1-27 10:49 编辑
czkt615477 发表于 2024-1-26 23:16
不是吧,中产学的时候还真以为能有给公司团建表演以上的作用吗?

现在入学不知道,以前有考级证书或者比赛证书在报名重点的时候算加分项,我在招生办里见人掏出来过
作者: 天人五衰    时间: 2024-1-27 10:49
Kawasaki 发表于 2024-1-27 10:03
我后悔的事情之一就是小时候没学门乐器

放心,小时候的你只会选择多开一局游戏或者再打半小时篮球

—— 来自 vivo V2309A,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agathah    时间: 2024-1-27 10:52
去年会也是陪跑。我公司年会有投票,大家喜欢的,投票最高的永远是有创意的语言类,有一年一组带特效的舞蹈也异军突起拿过第一,乐器和唱歌,永远陪跑。

—— 来自 Xiaomi 23127PN0C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作者: 诚司    时间: 2024-1-27 10:52
之前已经问过很多遍了
如果要玩点没用的,为什么不去玩游戏旅游,花时间学这个
如果要学点有用的,学点数学物理写点代码不好吗,花时间学这个干什么?
真家族传承或者自己想学另说,但人类都进化这么多年了,怎么都没进化到让幼崽学点有用的自然科学,天天搞这玩意,鸡娃都鸡到狗肚子里去了
作者: Yeelolo    时间: 2024-1-27 10:57
我对钢琴其实还有点兴趣,就是工作了感觉没时间学
作者: 讨逆修会    时间: 2024-1-27 11:17
诚司 发表于 2024-1-27 10:52
之前已经问过很多遍了
如果要玩点没用的,为什么不去玩游戏旅游,花时间学这个
如果要学点有用的,学点数学 ...

要我说学乐器的门槛还是太低,才去想着学这个,数学物理的门槛太高了,多少家长自己当年高中数学这种程度都学不明白呢
作者: agsva    时间: 2024-1-27 11:18
还不如学那种便携的乐器,平常还能耍一下。不过说到底还是要有爱好才行。
作者: empz1992    时间: 2024-1-27 11:24
感觉还不如学门运动,比如足球乒乓球什么的 既锻炼身体和个人意志 工作后在国企政府还能展现出来
作者: 星降る森    时间: 2024-1-27 11:28
whzfjd 发表于 2024-1-26 21:33
相比之下画画至少能混混网络圈子?

弹钢琴就不能了吗,不说擦边钢琴,正常弹也有和音社这这种
作者: 星降る森    时间: 2024-1-27 11:30
愿意的话可以去商场装逼,可能一来二去就变小网红了
作者: CosimoZi    时间: 2024-1-27 11:36
学艺术可以是为了更好地欣赏艺术.......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7 11:41
CosimoZi 发表于 2024-1-27 11:36
学艺术可以是为了更好地欣赏艺术.......

那直接整点高质量录音听岂不更好
作者: CosimoZi    时间: 2024-1-27 12:25
本帖最后由 CosimoZi 于 2024-1-27 12:29 编辑
波兰人费列克斯 发表于 2024-1-27 11:41
那直接整点高质量录音听岂不更好

不学习, 对古典音乐来说, 摊开一本总谱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演奏进行到哪儿了, 哪儿弹错了, 哪儿做了什么处理, 做得如何精妙也不知道.

对爵士来说, 一大乐趣就是你自己参与进音乐里去, 就更不提了.

最通俗的来说, 举个简单的, 有人甚至听不出来上低音号里, audition过程中丽奈比部长吹得好在哪里, 对于稍微学过管乐的人完全就是一耳朵的事.
作者: L-JoeW    时间: 2024-1-27 12:39
确实挺唏嘘的,昨晚看到两个小学同学在朋友圈的对话,正好就应验了这个标题。以前我也常常会想我如果从小学一门乐器会怎么样,我的下一代是否也要从小学一门乐器。
我希望是可以的,但更应该出于个人喜好。我经常想学吉他但一拖再拖导致现在都没有开始,听到喜欢的曲子的时候就常常在想如果我能亲手弹出来该有多帅。如果是为了功利化的目的那敬谢不敏,能自娱自乐我感觉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7 12:47
CosimoZi 发表于 2024-1-27 12:25
不学习, 对古典音乐来说, 摊开一本总谱在你面前你都不知道演奏进行到哪儿了, 哪儿弹错了, 哪儿做了什么处 ...

然而还是那句话,对普通人来说,就算懂了又能如何,艺术大师在地铁演奏尚且还被过路人当莲花落呢
作者: 古兰    时间: 2024-1-27 12: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osimoZi    时间: 2024-1-27 12:57
波兰人费列克斯 发表于 2024-1-27 12:47
然而还是那句话,对普通人来说,就算懂了又能如何,艺术大师在地铁演奏尚且还被过路人当莲花落呢 ...

你自己对这种不感兴趣不要拉普通人下水. 说自己就够了.
作者: golddamn    时间: 2024-1-27 13:00
没事,学啥该失业的还得失业,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7 13:02
古兰 发表于 2024-1-27 12:50
这种东西都有一个提现阶级性的目的的阿。要消耗大量金钱与时间来培养。一般家庭是没这时间跟金钱搞这个了。 ...

你以为很多人不懂么,他们只是装不懂而已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7 13:05
CosimoZi 发表于 2024-1-27 12:57
你自己对这种不感兴趣不要拉普通人下水. 说自己就够了.

行行行,那你开班授徒吧
作者: evatrix    时间: 2024-1-27 13:12
czkt615477 发表于 2024-1-26 23:16
不是吧,中产学的时候还真以为能有给公司团建表演以上的作用吗?

像那个外卖员一样路过一台钢琴敢坐上去弹一曲对于那个大概是等外卖时会去弹钢琴的外卖员我还是挺有好感的,起码比我那些摸鱼时找别人传播负能量的同事强多了,再说总不是因为弹钢琴才沦落到送外卖吧,那么会弹钢琴对他的人生总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了
作者: 上将郝萌    时间: 2024-1-27 13:22
有公司,公司还有年会,这不是打工人中的中上层了

—— 来自 Xiaomi 2210132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5.2
作者: DFM_otto    时间: 2024-1-27 13:52
焚舟 发表于 2024-01-27 10:39:58
单独学乐理和读天书也没什么区别,还是得拿一种乐器莱实操
也不是要学多高深,主要是想提高音乐鉴赏水平,现在经常会觉得一首歌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作者: 波兰人费列克斯    时间: 2024-1-27 13:54
DFM_otto 发表于 2024-1-27 13:52
也不是要学多高深,主要是想提高音乐鉴赏水平,现在经常会觉得一首歌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

  -- 来 ...

这个简单,多刷点音乐区视频,然后你就懂乐评术语了
作者: 人生オワタ    时间: 2024-1-27 14:03
学过围棋,练过电子琴,吹过口琴,最后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尤其是口琴,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会吹,但自己就是学不会,吹口哨也不会。
作者: 好想破坏    时间: 2024-1-27 14:06
艺术家不是在穷困潦倒时的成就才最大吗? 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学艺术怕不是搞错了什么
作者: 埃罗芒阿.    时间: 2024-1-27 14:26
中产真想学贵族,也应该是去学对音乐绘画书法的审美吧哪有亲自下场的


作者: 死宅真恶心    时间: 2024-1-27 14:46
等家道中落就明白父亲的苦心了。银河战舰乐队出道!
作者: 铁自闭    时间: 2024-1-27 15: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lasaya    时间: 2024-1-27 15:09
哈哈哈,我 33 岁自学吉他两月,不急,就每天学一会。 我是因为喜欢上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然后觉得自己应该积极向上点。
作者: 咕咕鸡大量发生    时间: 2024-1-27 15:14
好想破坏 发表于 2024-1-27 14:06
艺术家不是在穷困潦倒时的成就才最大吗? 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学艺术怕不是搞错了什么 ...

说起来真穷困潦倒的音乐大师也就舒伯特一个,其他的要么啃老要么啃老婆
作者: 自旋    时间: 2024-1-27 1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lume    时间: 2024-1-27 15:32
3岁开始学钢琴的Vista刘亦菲
作者: ko1p    时间: 2024-1-27 15:59
真正要说有意义的话 还是能扒谱 演奏自娱自乐吧 而且弹得好的去抖音之类的发发视频 vlog至少多一个做白日梦的可能吧
感觉还是有比没有好 至于说值不值几十万那只能 我倒是有几个同学是高中乃至大学自学的 反而现在都还保持着热情
作者: Awanano    时间: 2024-1-27 16:20
…开头的例子就很搞笑。尼美还有所谓流浪钢琴家呢,流浪汉也会弹钢琴,那所有学了点钢琴的就一定能成为流浪汉吗
说白了作者也是个想扮中产的傻逼,整个文章就是那种很经典的“我没拿到我想要的,所以我以前付出过精力的事情有问题,都必须拎出来返攻倒算”的小资心态
当然不能否认很多家长以功利心态让小孩学乐器,但是以部分言论代表全部家长,并论证学乐器就是功利,从而否定文章拉出来的靶子“意义是陶冶情操”根本站不住脚
妈的越看这逼文章就觉得这作者就是经典物质小资。什么觉得外卖员弹钢琴可怜,年会拉二胡可怜,全给他可怜完了。换我送外卖等出餐有台琴在旁边我也想弹一会给大家乐呵乐呵,这作者怕不是一面打字觉得可怜,反手嫌弃外卖员送餐不及时打差评投诉

论坛助手,iPhone
作者: 兰开夏    时间: 2024-1-27 17:02
学习而已,挺好的。
作者: joni    时间: 2024-1-27 17:24
ko1p 发表于 2024-1-27 15:59
真正要说有意义的话 还是能扒谱 演奏自娱自乐吧 而且弹得好的去抖音之类的发发视频 vlog至少多一个做白日梦 ...

成年后还能用音乐来能自娱自乐已经很好了,如果我的孩子将来学乐器,这就是我对他的期望
作者: 天人五衰    时间: 2024-1-27 17:46
自旋 发表于 2024-1-27 15:22
很多家长分不清,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是什么,一律按照培养钢琴家来对待,这不是有病吗,这个世界哪里需要那么 ...

我相信中国99.99%的家长不是为了培养钢琴家,而是为了升学或者考核才让孩子学的艺术




欢迎光临 Stage1st (https://bbs.saraba1st.com/2b/)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