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emoon
发表于 2025-1-6 15:00
来一段chatgpt:
是的,药品的价格高低确实可能影响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安慰剂效应(price placebo effect)。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认为价格较高的药物更有效,这种认知可以增强安慰剂效应的强度。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研究证据
• 实验设计:某些实验中,研究人员会给参与者两种“药物”,一种标注为昂贵的(例如每片50美元),另一种标注为便宜的(例如每片0.50美元)。实际上,这两种药物都是无效的安慰剂。
• 结果:通常情况下,参与者服用“昂贵药物”后报告的症状改善更显著。这表明价格标签会影响人们对药物效果的主观体验。
2. 心理机制
• 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人们倾向于认为“贵的东西更好”,这一心理预期会强化药物的效果。
• 价值感知(perceived value):高价药物被认为更稀缺、更先进或质量更高,从而提升用户对治疗效果的信心。
3. 临床意义
这种现象在医疗实践中可能产生双刃剑效应:
• 积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昂贵药物的患者可能体验到更强的心理安慰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 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对价格高低的过度敏感,甚至引发过度消费。
4. 文化与个体差异
价格安慰剂效应的强度可能因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和个人价值观而异。例如,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可能更容易相信“贵药效果好”,而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可能对此持怀疑态度。
总结来说,药品价格确实会通过心理机制影响安慰剂效应,但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互动现象,需要综合考虑心理学、经济学和伦理学因素。
yyccq
发表于 2025-1-6 15:18
飞天荷兰人 发表于 2025-1-6 14:51
化学分子药沦落到和中医坐一桌了?说有差异的做个双盲实验再来说。
分子结构一样效果能有多少差异,也想搞 ...
当年阿斯匹林肠溶片的BE就干掉了好多仿制药厂,你不会以为大家都不知道100多年前发明的阿斯匹林的分子结构吧?所以只是分子结构一样对药效一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ryanz
发表于 2025-1-6 15:18
相信哪个就用哪个呗,反正是自己吃又不是别人吃。至于非原研药,自从见证了朋友医药公司疫情三年赚得盆满钵满,银行账户躺一大堆现金,今年也跟着其他行业说效益不好裁员,支持 nmgb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6 15:26
飞天荷兰人 发表于 2025-1-6 14:51
化学分子药沦落到和中医坐一桌了?说有差异的做个双盲实验再来说。
分子结构一样效果能有多少差异,也想搞 ...
要真这么简单,那一致性评价就不用做了
既无知又自信
—— 来自 鹅球 v3.3.96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6 15:30
本帖最后由 AstraZeneca 于 2025-1-6 15:33 编辑
浪子龙飞z 发表于 2025-1-6 14:12
怎么确信?麻醉药物本身就是每个人抗性不同,怎么确定不是个人抗性而是药效差别? ...
麻醉药的品种很多,利多卡因也是麻醉药,丙泊酚也是麻醉药
如果是丙泊酚这种脂肪乳剂型,本身工艺复杂不好做,如果是工艺不成熟的新厂新生产线,批间差异性大、和原研差异性大也是很正常的
鈴原るる
发表于 2025-1-6 15:49
不是,为了自己或者家人的健康,不用省那百来块钱吧
玉米黍
发表于 2025-1-6 15:56
反正没听过仿制药比原药效果更好的,所以可以试试。
木头啊
发表于 2025-1-6 16:50
如果受病痛折磨,我自己肯定买原研药吃。
这次媳妇咳嗽肺炎加支原体感染,医院开一堆中成药(蒲地蓝)+中药(甘草之类的一大堆,叫自己回家熬)。
我转头就去外面,买了原研阿奇霉素好原研阿斯美。
coldhot3
发表于 2025-1-6 16:58
aegind 发表于 2025-1-6 14:22
泥潭自从姜圣事件之后怎么还有脸对NGA学历歧视的
至于原研和仿制,自己去问问医生或者药师朋友不就好了,你 ...
反正我是去医院开药有集采选集采品种,价格便宜量又足。
除非原研有明确优势(比如更甜,小孩依从性更好)。那我就自费美团或者饿了么买原研。
Narrative
发表于 2025-1-6 17:28
肯定达菲效果好,不过想想去年买国产仿制药也要100多块一盒感觉就离谱。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爱吃冻鳗的猫
发表于 2025-1-6 17:39
小田切宁宁 发表于 2025-1-5 18:45
没区别
隔壁nga每次因为仿制药和原研药能吵十几页
真的是脑残无药医
医疗行业从业肯定会这么说的,因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资,医院全开便宜药,没有收入就砍他们工资。
茴香正气
发表于 2025-1-6 17:42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6 15:30
麻醉药的品种很多,利多卡因也是麻醉药,丙泊酚也是麻醉药
如果是丙泊酚这种脂肪乳剂型,本身工艺复杂不 ...
楼上有人说过的麻醉医师的说法
就是网传某麻醉医师在社交媒体说现在医院里只有9元一支的丙泊酚,谁都一样,只有级别到一定等级(副部?)才能开出来200多一只的
遗迹永存
发表于 2025-1-6 17:45
爱吃冻鳗的猫 发表于 2025-1-6 17:39
医疗行业从业肯定会这么说的,因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资,医院全开便宜药,没有收入就砍他们工资。 ...
说反了啊,是医生开自费药金额超过一定比例就要被医保局罚款的,不过这个看地方医保局轨规定可能没那么大普遍性。所以都建议外面自费买而不是医院开。
—— 来自 鹅球 v3.3.96
KID1836
发表于 2025-1-6 17:54
sql710 发表于 2025-1-6 14:01
不可能365天都吃,也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只能说提前规划好
那我理解了,只要能保证我吃的期间能防住就好,撑过一个流感爆发期也就 10 天左右,明年要记得打流感疫苗了
椎名观月
发表于 2025-1-6 17:58
本帖最后由 椎名观月 于 2025-1-6 18:01 编辑
爱吃冻鳗的猫 发表于 2025-1-6 17:39
医疗行业从业肯定会这么说的,因为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资,医院全开便宜药,没有收入就砍他们工资。 ...
西药特别是原研药的回扣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回扣整体力比例非常小的品类。
集采实施前的回扣金额大体上是中成药>>>仿制药>原研药。
集采实施后基本上是中成药>>>>>>>其他药
谈药品和医护收入的关系起码要有2个节点,一个是药品零差价,一个是集采,节点前后的生态完全不是一回事。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6 18:15
中成药 可以说是目前系统的bug,从原理上不能做一致性评价,没受过任何中医训练的医生都能开
regname
发表于 2025-1-6 18:18
本帖最后由 regname 于 2025-1-6 18:24 编辑
仿制药也不是就一定差的,或者说差得很多,这要看具体的药、厂、辅料和技术,我觉得应该严格执行药物一致性评价,提高药物一致性评价的标准,就算价格会涨一点,就算达不到原研药的水平,接近也是好的,这样总体上医保和患者都节省了钱和减少了痛苦,不能一味的压制价格和成本,不能一直坚持低标准不进步,说实话很多钱都浪费在那些中医药中成药上了,哦,还有关系户的采购上(比如前阵子医院开了一瓶海盐水鼻喷,价格奇高,35+一瓶,比其它常见牌子贵几倍,喷嘴特别难用,这种没技术含量的东西都那么难用那么贵,一查一个自称生产“高科技”医用耗材辅料的小厂)。
astkaasa
发表于 2025-1-6 18:45
我换一个流行词形容一下,贵的有情绪价值,懂了么
浪子龙飞z
发表于 2025-1-6 18:50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6 15:30
麻醉药的品种很多,利多卡因也是麻醉药,丙泊酚也是麻醉药
如果是丙泊酚这种脂肪乳剂型,本身工艺复杂不 ...
理解,工艺技术有别做出来的药会有药性差异很正常,但我的问题是这种差异是否会在一致性测试中表现出来呢?
如果一个麻醉药物通过了一致性测试,但有医生表示和国外原药有差别,我是该认为这个差异是个体耐药性还是认为是药物偷工减料?
appletree
发表于 2025-1-6 19:07
其实不用看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就拿那么多仿制药厂家自己之间对比价格也相差不少,如果全归结于智商税我觉得也不至于,工艺药效还是会有细微的区别。
具体不知道仿制药一致性怎么认定,如果评判标准是12小时到达多少血液浓度,那快慢是不是就没考虑进去,分解快宜吸收的先到达浓度的药效果就会更好。
原研药至少经过市场考验吧,不考虑价格因素肯定优先选啊,不用抽盲盒。
----发送自 Xiaomi 23013RK75C,Android 14
jiklp87
发表于 2025-1-6 19:10
本帖最后由 jiklp87 于 2025-1-6 19:12 编辑
问题不在刀本身。只要做出了刀的形状,指甲刀也是刀。你会用指甲刀上战场吗?但指甲刀确实是可以剪指甲的。
—— 来自 鹅球 v3.3.96
依然荏苒
发表于 2025-1-7 00:13
本帖最后由 依然荏苒 于 2025-1-7 04:49 编辑
刚好看到虎嗅这个阿司匹林文章https://www.huxiu.com/article/3877258.html
看楼上说注射剂,想起那个包装瓶成本的说法,现行集采的注射剂价格连西林瓶成本都覆盖不了让中标厂家换成了安瓿瓶,这次的价格甚至安瓿瓶的成本都不行了。
wokazuleaa
发表于 2025-1-7 00:51
木头啊 发表于 2025-1-6 16:50
如果受病痛折磨,我自己肯定买原研药吃。
这次媳妇咳嗽肺炎加支原体感染,医院开一堆中成药(蒲地蓝)+中药 ...
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率这么高,按理来说没啥用的
—— 来自 鹅球 v3.3.96
Map-2
发表于 2025-1-7 00:58
本帖最后由 Map-2 于 2025-1-7 01:00 编辑
说到麻醉药,我听麻醉科的讲,集采的丙泊酚打进去血压掉很快,要同时打升压药,病人的血压就跟过山车一样,以前用的没这个问题
当然我只是和他们吃饭时听说而已
兰开夏
发表于 2025-1-7 01:02
各自爱用啥就用啥,也不用嘲讽对面一定情绪价值或者效果不好。
大家都用脚投票,自然接受所有结果啦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07:42
本帖最后由 AstraZeneca 于 2025-1-7 07:45 编辑
兰开夏 发表于 2025-1-7 01:02
各自爱用啥就用啥,也不用嘲讽对面一定情绪价值或者效果不好。
大家都用脚投票,自然接受所有结果啦 ...
可惜毛估估50%的情况下患者没有这个选择权
打针吃药打针吃药,你不能选择性遗忘打针,只谈吃药
绝大多数患者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权限自主选择“针”的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07:45
Map-2 发表于 2025-1-7 00:58
说到麻醉药,我听麻醉科的讲,集采的丙泊酚打进去血压掉很快,要同时打升压药,病人的血压就跟过山车一样, ...
丙泊酚2020年才真正实现国产替代(指第一个完成一致性评价)
当然丙泊酚作为特殊注射剂,是要做BE的,CDE甚至为丙泊酚单独出了一个BE试验指南
需要给国产工艺一点时间,4年很明显太短了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07:48
依然荏苒 发表于 2025-1-7 00:13
刚好看到虎嗅这个阿司匹林文章https://www.huxiu.com/article/3877258.html
看楼上说注射剂,想起那个包装 ...
看产品中标价确实低得吓人
只能用 “集采中标相当于给医保局交投名状为后续打开市场铺路” 这种说法来安慰自己了
yyccq
发表于 2025-1-7 08:01
报出低价的很多都是B证企业,结合收紧B证监管的趋势,就有一种不让我吃饭我就掀桌的感觉。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08:06
yyccq 发表于 2025-1-7 08:01
报出低价的很多都是B证企业,结合收紧B证监管的趋势,就有一种不让我吃饭我就掀桌的感觉。 ...
这报个低价也不算掀桌啊
到时候直接断供违约不玩,那才算掀桌吧
你知道我的
发表于 2025-1-7 08:31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07:48
看产品中标价确实低得吓人
只能用 “集采中标相当于给医保局交投名状为后续打开市场铺路” 这种说法来安 ...
这种‘明显低于成本’的不会被提问题么?
zuiai401
发表于 2025-1-7 08:41
依然荏苒 发表于 2025-1-7 00:13
刚好看到虎嗅这个阿司匹林文章https://www.huxiu.com/article/3877258.html
看楼上说注射剂,想起那个包装 ...
有点狠,六七毛的直接干倒三分钱。这图啥,成本都覆盖不了,而且成本还是逐年上涨的,资本家不能用爱发电吧,还是准备搞美团滴滴那种抢占市场把其它企业饿死先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09:18
本帖最后由 AstraZeneca 于 2025-1-7 09:20 编辑
zuiai401 发表于 2025-1-7 08:41
有点狠,六七毛的直接干倒三分钱。这图啥,成本都覆盖不了,而且成本还是逐年上涨的,资本家不能用爱发电 ...
B证企业在MAH制度下,你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合法皮包公司
皮包公司为了最后捞一把,也挺合理
yichengyu
发表于 2025-1-7 09:52
我已经很久没有用医保卡了,因为都是京东买原研药
marsquake
发表于 2025-1-7 09:56
说实话.一致性这个东西就很难评
utakata
发表于 2025-1-7 10:06
我有一个困惑的地方:
楼里不少人提到一种风险是仿制药过了测试之后为了成本换辅料,而且这个只能依靠企业自己的良心……
那
原研药是一定不会为了成本更改辅料的对吧?因为原研药企业一定有良心?还是有其他的规则或者保障措施?
hydrogen
发表于 2025-1-7 10:12
utakata 发表于 2025-1-7 10:06
我有一个困惑的地方:
楼里不少人提到一种风险是仿制药过了测试之后为了成本换辅料,而且这个只能依靠企业 ...
可能他们更喜欢剂量翻倍的止疼片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璇瑢子R
发表于 2025-1-7 10:14
utakata 发表于 2025-1-7 10:06
我有一个困惑的地方:
楼里不少人提到一种风险是仿制药过了测试之后为了成本换辅料,而且这个只能依靠企业 ...
一款药的名声要靠原研药顶着,原研药自己摆烂就没人买这款药了。。。
而且原研药一般价格也远高于好好做的成本。
但是对仿制药来说,反正有原研药撑着牌子,瞎搞压力的小很多。
Hominidae
发表于 2025-1-7 10:18
utakata 发表于 2025-1-7 10:06
我有一个困惑的地方:
楼里不少人提到一种风险是仿制药过了测试之后为了成本换辅料,而且这个只能依靠企业 ...
原研药的价格远大于他们用好的辅料的成本
—— 来自 鹅球 v3.3.96
AstraZeneca
发表于 2025-1-7 10:21
本帖最后由 AstraZeneca 于 2025-1-7 10:25 编辑
utakata 发表于 2025-1-7 10:06
我有一个困惑的地方:
楼里不少人提到一种风险是仿制药过了测试之后为了成本换辅料,而且这个只能依靠企业 ...
换辅料、换包材得走上市后变更申请
企业可以偷偷换,但是药监局飞行检查也不是吃素的……查出来可能就勒令停产了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21年 第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