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___R___>空木春宵:震撼世界!摇滚敌托邦百合科幻短篇小说
本帖最后由 スピードワゴン 于 2023-7-16 11:45 编辑Rock 'n' Roll with Me
300论坛有朋友另有专文介绍:【小说安利】空木春宵「R____ R____」(『2084年のSF』所収)
本文收录于以回应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著的敌托邦小说《1984》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合集:《2084年のSF(2084年的科幻)》
本作描写了一个节拍(Beat)被取缔的奇妙社会。主人公在有轨电车里,遇到了悄悄打着节拍的神秘少女。被她改变了日常生活的主人公,开始秘密地尝试反抗这个世界。
本作大量引用了摇滚明星大卫·鲍伊的用语,文中充满魔法般的韵律和回响,其表现手法也颇为独特,将《1984》中出现的“双重思想(Doublethink)”具象化的笔法更令人咋舌。即使是2022年的现在,一些国家仍明令禁止部分音乐。这也证明了,确实有人在畏惧着艺术带来的变革社会的力量。
空木春宵,生于1984年。2011年,以《繭の見る夢》获得第2届创元SF短篇佳作奖并以此正式出道(后收录于选集《原色の想像力< 2 >》)。另著有《感応グラン=ギニョル》《夜の、光の、その目見の、》(收录于《狩りの季節 異形コレクション》)等。
——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
注:因泥潭页面无法显示注音,以下译文均用图片呈现
本帖最后由 スピードワゴン 于 2023-7-16 11:40 编辑
本帖最后由 スピードワゴン 于 2023-7-16 11:4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スピードワゴン 于 2023-7-16 11:42 编辑
本帖最后由 スピードワゴン 于 2023-7-17 15:32 编辑
〈参考文献〉
『デヴィッド・ボウイ詩集:スピード・オヴ・ライフ』古川貴之訳(シンコー・ミュージック)
『デヴィッド・ボウイ・イズ』ヴィクトリア・ブロークス、ジェフリー・マーシュ著/野中モモ訳(スペースシャワーネットワーク)
『デヴィッド・ボウイザ・ゴールデン・イヤーズ』ロジャー・グリフィン著/伴野由里子訳(シンコーミュージック・エンタテイメント)
『ボウイ゠BOWIE:その生と死に』サイモン・クリッチリー著/田中純訳(新曜社)
『デヴィッド・ボウイ゠DAVID BOWIE:無を歌った男』田中純著(岩波書店)
『デヴィッド・ボウイ:変幻するカルト・スター』野中モモ著(筑摩書房)
『デヴィッド・ボウイ:美しきアクター゠DAVID BOWIE THE ACTOR』大久達朗監修(リットーミュージック)
『神々の沈黙:意識の誕生と文明の興亡』ジュリアン・ジェインズ著/柴田裕之訳(紀伊國屋書店)
『中動態の世界:意志と責任の考古学』國分功一郎著(医学書院)
『〈責任〉の生成:中動態と当事者研究』國分功一郎、熊谷晋一郎著(新曜社)
『増補責任という虚構』小坂井敏晶著(筑摩書房)
『裸のランチ』ウィリアム・バロウズ著/鮎川信夫訳(河出書房新社) 本帖最后由 スピードワゴン 于 2023-7-17 22:24 编辑
相信摇滚歌迷朋友们不难看出本作中的诸多设计。但为有类似译者一样不甚了解的路人朋友,本人还是僭越地转载一些信息供参考(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0大卫鲍伊(1947-2016):英国摇滚音乐家、词曲创作人、唱片制作人和演员,出生于英国伦敦布里克斯顿,本名大卫·罗伯特·琼斯,艺名“大卫鲍伊”来自美国著名的刀斗士詹姆士鲍依,而鲍伊刀(Bowie knife,一种大型固定刀片的战斗刀)即为此人在决斗中使用而出名。大卫鲍伊对70年代至今的摇滚乐有着显著影响,作品对整个流行乐坛起到开创性的作用。
1The Year of the Scavenger:为大卫鲍伊1974年发行的专辑《Diamond Dogs》的同名主打歌中歌词,歌词第一句念白即为This ain't rock'n'roll, this is genocide,歌词中还有poacher,rebel,That Halloween Jack is a real cool cat,Wrecked up and paralysed 等本文中出现的术语。
2Big Wheel: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Future Legend》中的歌词,歌词中还有Temperance Building,Fleas the size of rats sucked on rats the size of cats,And red mutant eyes gazed down on Hunger City等本文中出现的术语。
3BB:呼应小说《1984》中的BB(Big Brother),在小说的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受到当局的持续监视,不断被口号“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提醒着这一点,该词随后也成为政府滥用权力的同义词。
4Tricoteuses: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Candidate》中的歌词,原句为"I smell the blood of les tricoteuses",Tricoteuse是法语词汇“喜欢编织的女人”,同时也作为法国大革命期间在巴黎公开处决时坐在断头台旁边的妇女的绰号,据说她们在处决之间仍在继续编织。
5Bone Record:肋骨唱片(俄语:рёбра,罗马化:ryobra,意为“肋骨”),又称“肋骨上的音乐”(Музыка на рёбрах)“骨头上的爵士乐”(Джаз на костях)“骨头”或“骨头乐”(роентгениздат),为使用X光胶片勉强制作的录音唱片。这些唱片多制作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当时苏联禁止播放某些类型的音乐,此即将这些音乐偷传入境以及分发的一种地下方式。遭到禁止的音乐家包括流亡音乐人和西方音乐人等,前者有彼得·列先科和亚历山大·维尔京斯基等;后者包括猫王、披头士、滚石乐队、海滩男孩、埃拉·菲茨杰拉德、恰比·切克等。
6Shake it up & move it up: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Chant of the Ever Circling Skeletal Family》中的歌词。
7双重思想(doublethink):小说《1984》中的造语,指一个人能够同时接受两个相互矛盾的信念,在小说中被多次使用,并且被多个角色体验过。例如,小说中的党口号“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就是一例,它声称一件事物是另一件事物,即使那些阅读/听到口号的人知道它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
8色彩鲜艳的服装&用眼罩遮住一只眼&橙色的头发:大卫鲍伊在其音乐创作和表演中先后塑造过多个虚构形象,其中为专辑《Diamond Dogs》打造的虚构形象Halloween Jack如图:9Cut-up & fold-in:均为大卫鲍伊在创作歌词时所使用过的技术,源自20世纪20年代的达达主义。“cut-up”是通过将一篇完整的线性文本切割成几个或单个单词的碎片,然后重新排列这些碎片以创建新文本;而“fold-in”技术则是将两张具有相同行间距的线性文本纵向对折并结合在一起,然后横向阅读所得页面。自然,使用这项技术少不了Scissor Razor。
10Junkie和圣路易斯的瘾君子:前者是大卫鲍伊1980年的专辑《Scary Monsters (and Super Creeps)》中的歌曲《Ashes to Ashes》的歌词,原句为“We know Major Tom’s a junkie”,这首歌回应了其成名曲《Space Oddity》的故事,将后者中的主角·宇航英雄Major Tom揭露为瘾君子的一场幻梦,也对应了大卫鲍伊来到美国后过上的瘾君子生活——圣路易斯也是大卫鲍伊在美国巡演的地点之一。
11Tomorrow was never there: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1984》中的歌词,原句为“You'll be shooting up on anything, tomorrow's never there.Beware the savage jaw of 1984”。
12Glass asylum: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Big Brother》中的歌词,原句为“He'll build a glass asylum.With just a hint of mayhem”,下下一句则是“Please saviour, saviour, show us”。
13Rock’n roll with me: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Rock ‘n’ Roll with Me》。
14 Headbanging:摇滚等音乐现场常见的参与者随音乐“甩头”的动作。
15 甜美的鲜红的闪电:同为大卫鲍伊塑造的虚构形象,即与其1973年的专辑《Aladdin Sane》同名的形象,如图:16Hunger City:大卫鲍伊创造的虚构城市,主要用作1974年Diamond Dogs巡回演唱会的舞台道具,重达6吨,包括超过20000个活动部件和道具(如路灯、椅子和人行道)。
17Gig:音乐活动中指一场当晚限定的现场演出,可以通用于任意现场的音乐表演。
18Cheap thing & sweet thing:同为专辑《Diamond Dogs》中的歌曲《Sweet Thing》及其歌词“For hope, boys, is a cheap thing, cheap thing”。 果然是这位百合SF爱好者翻译的
非常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