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短篇《火星要有诗人》Todd Honeycutt
本帖最后由 篠川流 于 2023-5-21 16:58 编辑原作于2023年4月13日发表于《自然》杂志“Futures”栏目。作者为ToddHoneycutt。
作者简介:Todd Honeycutt是一位公共卫生研究员,也是推理小说作家,他与家人们住在新泽西。
火星要有诗人Mars needs poetsTodd Honeycutt
生命的韵律。The rhythm of life.
Illustration by Jacey
佩蒂尔耷拉着脸跌入厨房,身上的尼龙搭扣噪音阵阵,把他黏在墙上。“悲伤淹没了我。”他整个人垮作一团,看上去比身上没洗的藏青色连体工作服还糟糕。 我们正在飞往火星的半路上,任务是启动先一步发射到那儿的栖息地。把它运作起来,为后续的第一批移居者准备好温室、太阳能板和二氧化碳转化器。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应付了一场制冷器发生的电气火灾,还换掉了一根报销的天线。 我天天担心还会发生哪些岔子,整晚睡不着觉。 现在又一个问题已经摆到眼前了,我却不愿面对它。 “我看了日历。”佩蒂尔绷紧双肩站了起来,身上套着那件皱巴巴的工装,“三月,它高鸣着。我的身体渴盼着怡人的春光、啁啾的鸟儿,还有那唤醒了沉睡的绿意和鲜花的温润的细雨,我要在凉爽的清晨漫步,细嗅泥土的芳香。我甚至怀念那不幸化为泥泞的融雪。” 我瞥了一眼索尼娅,她是我的副指挥,兼船上的工程学专家,她全副注意力都在佩蒂尔身上。我们刚刚在吃饭,菜单里包括鹰嘴豆、西红柿和藜麦辣糊——我喜欢这一餐,仅此而已。第四位船员卡琳娜在宿舍里睡觉,现在轮到她休息。
“你是怀念四季了吗?”我问他。
“怀念它们?我们离地球几百万英里远,这里没有四季,以后也不会有。”
虽然我们做足了准备、训练和预期,但任务中心还是警告过我们会发生这种事,即便他们也不知道“这种事”具体是什么。
作为指挥员,我脑中的第一反应脱口而出:“试过VR频道吗?我最近花了很多时间在哥斯达黎加的云雾森林*漫步。那里的高空滑索令人心潮澎湃。”*云雾森林: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的山地雨林,终年云雾弥漫。此处指哥斯达黎加的蒙特维德云雾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也是当地著名景点之一。
“但心灵能看透眼前的虚像。” 许多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走马灯似地在我脑中一一闪过:向任务控制中心寻求建议;让AI智能医生和他一起工作、也和我们所有人一起工作(毕竟他心理出了问题就意味着我们都有问题);也许他需要更多的休息,或者更少。我得让药品打印机赶紧配点药出来。
“佩蒂尔。”索尼娅开口了。我心中一凛,哪怕丁点儿失言都会危及整个任务。
我试图抬起手示意她停下,但各种念头在脑中翻江倒海,拖慢了动作,我没能来得及打断她。
“我也想念四季。”她说,“南加州的阳光和浪花、永不枯竭的暖意、沙子摩挲着皮肤。到大熊山*避暑,扑面而来松林的清香,聆听脚下松针的脆响。”*大熊山:原文“Big Bear”,洛杉矶周边的避暑胜地,附近有同名湖泊和城镇。
我胸口一紧。糟了,如此一来队伍已减员一半了。
“诗人们借物咏心,天候时令无不映照着人的情感。”她双手指尖相对,宛若祈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我们的灵魂渴求着那些韵律、期待着四季流转。”
训练手册里绝对没有这些内容。
“佩蒂尔,我一直在聆听。侧耳倾听我们的飞船。这里季节更短暂、天气更微妙。卡琳娜锻炼后空气中会夹杂着一丝咸味;空气循环系统有时会突然加大功率,扬起尘埃——那是我们脱落的皮肤细胞——仿佛暴雨骤至;太阳风暴逼近时,警报声惊心动魄;餐前和餐后,抽屉或推或拉,沙沙作响;我们在船上起居时的声响,亦会激起回声阵阵,就像你会在飘过走道时会用左手拍打两次墙面*。”*在失重环境中,宇航员无法正常行走,只能通过墙面上的扶手借力才能控制方向。
佩蒂尔的肩膀松弛下来。“这是我的习惯,不是吗?”他把一只手搁在桌子上。
我把他的食物管*往他那儿推了推。*食物管:原文“food tube”,为避免失重环境下食物残渣飞溅,早期宇航员的航天食品通常呈糊样,灌在牙膏状的铝制软管内。随着技术进步,食品形式逐渐多样化,但除了压缩食品,仍然以袋装+挤/吸入口中进食为主。
“这不一样。”一抹微笑点亮了索尼娅的面庞,“在这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只需对周围的韵律给予些不同的关注。”她顿了顿,模仿佩蒂尔的样子,一只手轻抚桌面,“你知道我最期待什么吗?”
佩蒂尔摇了摇头。
“我们可是第一批体验火星气候的人。我们将听到怎样的声音?沙尘暴从地平线席卷而来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当它摇撼着栖息地、震撼着我们时,又会是怎样的情绪浮现在心头?我想要感受鞋底下大地的起伏。我还想带一份样本进来——趁乔治不注意,”她对我努了努下巴,“我要用手揉搓泥土,用它点缀地板,赤脚在上面跳舞。”
佩蒂尔笑出了声。
在准备领导这次任务时,我关心的是队员们的技术能力:在工程、机械、生物、物理和地理等专业方面的年资、数千小时的模拟飞行时间和栖息地经验、几十次关乎任务成败的测试和复试的成绩。
但我唯独没有在索尼娅的众多资历中评估过她的诗才。
“想去见识见识火星吗?”她问道,这个问题不是给我的。
“那当然。”佩蒂尔回答道。
“去吧,”我说,“我会负责打扫的。”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如此需要放松心情。而这也不会是索尼娅最后一次挽救任务于水火。
在和任务控制中心的下一次联络中,我一定会告诉他们:火星要有诗人。
【完】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3-01302-8
译者的话:本文原作的语句优美,但译者力有不逮,译文未能完全还原原文的韵律感,非常抱歉,请各位读者多多指正。感谢@linq_ @KafuuChino @谷风道长 为本文的翻译和润色提出的宝贵意见。
本帖最后由 篠川流 于 2023-5-20 19:02 编辑
译后记:这是一篇以长期太空旅行中的心理问题为主轴的小说。之所以选择翻译本文,一方面是对太空舱生活细节进行了细致描写,另一方面则是字里行间的黄金时代科幻味,至福…… 为什么不发外野 >>附件有同名湖泊和城镇。
是“附近”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