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视动画是什么时候开始从4:3过渡到16:9的?
本帖最后由 Unlight 于 2023-5-15 12:42 编辑一开始以为是HDTV成为主流后,但想想又不对:
2004 蔷薇少女 16:9
2005 双恋A 4:3
2005 虫师 16:9
2006 银魂 4:3
—— 来自 S1Fun 本帖最后由 月夜凝雪 于 2023-5-15 15:35 编辑
看看柯南什么时候变成16:9的
短篇动画还有制作周期问题,有些很早就制作了但迟了点播放的,但不间断长篇作品就是与时俱进
—— 来自 Xiaomi M2006J10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魂狩01年16:9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衷 于 2023-5-15 22:06 编辑
03年就有不少16比9动画了 典型代表就是最终流放 还是个原创动画
说起来柯南TV版是从哪集开始变16比9来着
大概就是提到的新世纪前几年吧,与日本动画转向数码制作和地上波放送之类的有关,具体的就得翻很多资料了
之前看的04年的to heart TV还是DVD4:3
05年的to heart2就转到BD的16:9了
wiki上写着06年16:9的作品初次达成过半数 银魂开播的时候其他动画片已经逐渐用宽屏了 本帖最后由 早乙女元气 于 2023-5-15 16:45 编辑
99年的BETTERMAN开始逐步有TV作品使用宽荧幕比例制作,次年假面骑士空我这样的真人电视剧跟进,onepiece从04年10月底的207话开始有高清宽屏版
个人感觉高清制作高清播放有实感多起来的年份大概是06年的zegapain开始
我也记得魂狩当时有过类似的宣传,查了一下wiki
WOWOW(有料(スクランブル)枠)で2001年4月4日から7月4日まで毎週水曜日の23時にて放送。全13話。WOWOWハイビジョンアニメ第一弾という触れ込みで、当時はごく珍しかった全編ハイビジョンの精細画像が売り物のひとつであった。 动画的高清化过程也是日本数字电视的推广过程,2003年开始直到2011年模拟信号彻底退出舞台 AIR是我下到的第一部16:9 这个应该跟BD的推广有不小关系,以前都是DVD的时代那基本都是4:3
我记得日本动画大约是08年左右开始进入BD时代吧 K-ON第一季时京都还出双版本,先出4:3,一周后16:9。
京都还专门介绍过这样对作画的影响。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3-5-15 12:41
看看柯南什么时候变成16:9的
短篇动画还有制作周期问题,有些很早就制作了但迟了点播放的,但不间断长篇 ...
我还记得M7《迷宫的十字路口》是第一部采用数码作画的柯南剧场版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3-5-15 12:41
看看柯南什么时候变成16:9的
短篇动画还有制作周期问题,有些很早就制作了但迟了点播放的,但不间断长篇 ...
其实长篇反而是会较晚转向的,因为是连续不断的制作,所以画面制式的改编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看看死神? 前两季和后面的作画规格都不一样 2000年开始就有tv动画是16:9了,感觉是06年开始热门里16:9的就变多了
虽然不是第一批 不过有里程碑作用 0几年吧 すぴぱら 发表于 2023-5-15 19:32
看看死神? 前两季和后面的作画规格都不一样
死神要怎么分季? 库德里尔 发表于 2023-5-15 20:04
说来4:3的K-ON和16:9的会有很大区别吗 突然想找视频资料看看
区别不大,京都特别介绍过,作画时需要特别注意把信息量都放到中间的4:3范围。 stevenzero 发表于 2023-5-15 18:55
K-ON第一季时京都还出双版本,先出4:3,一周后16:9。
京都还专门介绍过这样对作画的影响。 ...
印象特别深的,mio摔倒那集,人物正好在画面边缘看不到内裤,然后一帮人就起哄说下周16:9出来就能看到了 本帖最后由 玄天大佐 于 2023-5-15 21:53 编辑
大约06年开始,07、08、09逐渐更新完成
因为我很记得高达00开播前有宣传说这是第一部HD的TV高达,而00在07年开播 不想查了,凭印象写几句,细节估计有出入但大概有这么个趋势
tv有变动的预兆在00年头上,比电视模转数转hd其实还要早几年
有动力做这个事情的主要是三家,一个是收费电视频道,wowow这种,一个是做ova的碟商,先锋这种,一个是有能力做高质量长篇的动画大厂,日升这种
90年代后期有这么一个背景,就是电视台在世纪末开始吃到深夜档的红利,组制作委员会的深夜动画算是在摸索期,但是因为路径依赖,大电视台在深夜动画委员会中的主导性依然很强
然后深夜动画对于收费电视台和碟商威胁特别明显,就是本来吃收视率和广告和IP商业化的电视台开始做深夜内容,这些内容还卖碟,所以无论在内容上和商业模式上都开始挤占收费台和ova的空间,这两家就很难做,
然后实际从那个时代看过来的人就知道,好时代来临了,泡沫吹大了猫猫狗狗都来做,产能不足也要做,大家都是草台班子,基本现在的乱局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奠定的
然后路径依赖导致那时候的深夜档集数还挺多的,基本都两季,所以必然制作粗糙,著名的作画事故基本都出在那个时候,算是一个时代的特色了
所以这里还带来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泡沫吹大了大家都能卖,那日升这种家大业大的,是不是也要加进去卷,拿其他小厂一样少的钱还被电视台主导项目?他们也不乐意,恰好他们有能力也有空间去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然后这三家的做法就很明确了,首先是是收费台,他们资金没大电视台多但有核心观众,所以就不会去开每季十几个片,而是找点有深度的个别优质项目来投
这些收费台他们本来播的主要内容就是电影,电视信号本来就按16比9在播,所以他们给自己开的专属项目就出现按16比9比例做的
然后受压比较多的碟商,本来纯按卖碟开的项目,现在等于和收费台凑个委员会,收费台播完后继续卖碟。他们手底下的动画产能虽然有限,但擅长短小精悍,本来也有按宽屏做ova的经验,比如前面有人提到的魂狩,就是wowow和先锋合作的宽屏单季tv
顺便先锋之后变的geneon,他们00年代中期越做越大,把宽屏制作带成收费台之外的深夜动画主流他们算是大功臣之一了
再就是大厂,他们的产能比ova厂更强,于是你看星界战旗,overman这种都是宽屏,都是日升给wowow做来播的
这几个片基本就是010203那几年的先驱了
之后过了03年开始进模转数,日本全面推数字电视信号,正好赶上等离子和液晶这些高清宽屏电视在日本逐渐普及,选择宽屏制作的项目一下就多了
但你要聊最早做宽屏tv动画的,肯定要按照深夜动画大潮冲击下,收费台开发少数精锐优质动画项目进行对抗、ova碟商转型参与、动画大厂寻求新模式,这三块的动向来聊了
07年刚到日本的时候花大血本买了台sony液晶电视,当时主要是为了玩ps3,电视一直看的模拟信号,直到08年初有一次电视节目上在教怎么看数字信号,原来把说明书里带的那张卡插进电视就行了,然后第一次看数字信号的光美惊为天人…… 好像蜡笔小新有几集都是讲的这个
—— 来自 S1Fu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