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陆 发表于 2023-2-13 01:05

MR骑士道MKⅦ 发表于 2023-2-13 01:10

因为一个故事(剧情)讲的好讲的坏,大众都能看得出来。但审美(音画表现)就有门槛了。

eyeego 发表于 2023-2-13 01:16

想要剧本让位 至少最低评价也是要不难看 现在光是能做到这点的都已经难得了

萌臀 发表于 2023-2-13 01:46

所以说程耳拍博子哥拉这么多饭圈妹来欣赏美术和摄影实在是功德一件啊

埃拉尼 发表于 2023-2-13 01:50

其实真正的路人是看个爽就完事的,不分国内外,例如鬼灭、妇联这些票房的主要构成,对这些人来说视听、剧作等等的重要性因片子而定,反正只要能让他有所体验就行,你说的那种属于半瓶水,他觉得自己懂,结果只是暴露了艺术观,至于是不是国内特色就不知道了,猜测可能和传统章回体小说以及近代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点关系

另外,起因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3171860/
总结就是无知且自信

88ace88 发表于 2023-2-13 03:03

看imbd不就知道了,国外也大差不差

wangxu9909 发表于 2023-2-13 05:59

也受观影设备影响,大部份人选择普通影院+手机

哈扎马 发表于 2023-2-13 06:30

没觉得,如果真的看重剧情追光那几部新神榜应该暴死才对

CSWQ 发表于 2023-2-13 07:22

视听语言要意识到有门槛,同样作为各学科杂糅的文艺批评也有门槛,而且上述两拨人重合度也不那么高,说白了就是兴趣到了想去了解的就去了解,没兴趣的就当消费品咯,你会在乎你买的日用品的生产工艺、市场营销和员工待遇吗?

CSWQ 发表于 2023-2-13 07:25

另外大众语境下的“剧情”是个人的综合(混沌)性感受,重要的是阐释者所做文章是否能让人觉得“对!就是这个意思!”

hu14againagain 发表于 2023-2-13 08:26

国内声音最大的观众们是这样的……你看沙丘和银翼杀手在国内的接受度就知道了

量子力学 发表于 2023-2-13 09:28

前几年我还见人批评过你名格局太小剧情不行。大概宏大叙事大格局就是剧情行

waterdragon3 发表于 2023-2-13 09:30

国内观众X
国内写影评的X
国内在社交媒体一句话评论影视剧的O

—— 来自 HUAWEI NOH-AN0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51s 发表于 2023-2-13 09:32

clover293 发表于 2023-2-13 09:54

这个问题我想到了我当时看八佰,应该是开场那段混乱的音效就给我很差的观感,但我后来和我家人交流他们说他看哭了

鲁邦三世1 发表于 2023-2-13 10:05

拿这个解释国内对于烂片的定义有点太宽泛了吧
就像环太平洋,这电影细究剧情就是一坨,但国内评价也不低
还有哥斯拉系列


或者说电影细究剧情合理性几乎没有天衣无缝的,但你得装一下或者说得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并且贯穿到影视叙事里面


当然国内对于一种确实可能和国外有点异议,就是披着科幻皮的宗教片
老雷的普罗米修斯和异星灾变系列,那玩意粉丝吹的思想多深刻世界观多庞大,但普罗米修斯就是个一大堆npc随机作死,最后又是圣经那一套的故事

Albshbzn 发表于 2023-2-13 10:08

观众看电影目的是来消遣娱乐不是来搞学术研究的,这专业知识储备跟不上啊,你说剧情大家还能讨论,你说场面调度这谁懂啊

KDConan 发表于 2023-2-13 10:11

因为近些年国内商业电影剧情一流的少,跟不上视听效果的进步和艺术表达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rp1993 发表于 2023-2-13 10:24

剧情谁都能掰扯两句,而且会上网讨论的也是小部分,真正大部分观众只关心有没有明星吧

鲁邦三世1 发表于 2023-2-13 10:28

我大概明白泥潭为啥所谓反派影评粉丝多了
刚想到一个观点
国外IMDB评分榜单上的电影视听语言到位,然后剧情方面无论是炫技也好,晦涩也罢剧情也都还可以吧,也没到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电影是艺术品不假,但也是商品
剧情弱视听语言极佳那能叫工艺品,剧情全程自嗨那别指望普通人能理解你给你掏钱
泥潭可能确实婆罗门多,俗人理解不了这种文艺片境界

鲁邦三世1 发表于 2023-2-13 10:28

我大概明白泥潭为啥所谓反派影评粉丝多了
刚想到一个观点
国外IMDB评分榜单上的电影视听语言到位,然后剧情方面无论是炫技也好,晦涩也罢剧情也都还可以吧,也没到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电影是艺术品不假,但也是商品
剧情弱视听语言极佳那能叫工艺品,剧情全程自嗨那别指望普通人能理解你给你掏钱
泥潭可能确实婆罗门多,俗人理解不了这种文艺片境界

mengsu 发表于 2023-2-13 10:30

不是更关注剧情,而是国产影片剧情短板太短,连累了整片观感。

rp1993 发表于 2023-2-13 10:37

鲁邦三世1 发表于 2023-2-13 10:28
我大概明白泥潭为啥所谓反派影评粉丝多了
刚想到一个观点
国外IMDB评分榜单上的电影视听语言到位,然后剧情 ...

不要走极端,泥潭也没说关注视听语言就不要剧情了。

jfk2046 发表于 2023-2-13 10:40

我的三体和艺画三体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TSST 发表于 2023-2-13 10:47

吹视听语言的,只是没做好叙事的找补而已。每年都不乏叙事和视听都不错的影片,怎么某些电影就一个劲吹视听呢?
我的观点是,影片有多少时长,就得讲多少故事,就得讲多好故事。
现在影视区首页还挂着“有没有类似海街日记这样的电影”的帖子。就是这样一部“平平无奇”的影片,拿下了当年日本学院五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灯光。只要做好了密度、故事和视听的相适应,大家自然心领神会。
楼上吹丹尼斯·维伦纽瓦的,学院这么婆罗门,一定给了他不少奖吧,一看战绩还不如诺兰。我这么说吧,就连诺兰最差的信条,即使故事就是个狗屁,人起码做好了密度和视听的相适应。这个狗屁成这样的故事豆瓣上都只比沙丘低0.1分,总不能说是诺兰粉丝多吧。

superkidx 发表于 2023-2-13 10:48

superkidx 发表于 2023-2-13 10:50

superkidx 发表于 2023-2-13 10:58

肉搏光头 发表于 2023-2-13 11:02

本帖最后由 肉搏光头 于 2023-2-13 11:15 编辑

电影就是要有戏剧性,有视听体验,不然别人花那么多资源在服化道特效上干嘛?剧情写那么多都合巧合桥段干嘛?像巨蟒和圣杯里,敲敲椰子壳代表马,或者背景摆个多彩纸板箱代表宇宙飞船不就得了?

scorbian 发表于 2023-2-13 11:20

剧情这东西不是那么难做好的事情,好莱坞的那一套三段式模版其实很好用,只要内核逻辑合理套上那个模版就差不多有7-8分,现在时间久了好莱坞自己反而是越来越套不明白了

另外豆瓣上那帮文青嘴里的“剧情”看一乐就得了,黑豹2这种片子都有人吹剧情好呢,他们所谓的剧情也就是看一些标签化的东西,逻辑上的东西是一个字不提

上将郝萌 发表于 2023-2-13 11:23

剧情是国内短板啊
视觉奇观这种很多导演都会玩了,技术也跟上来了,电视剧服化道也贼华丽
就是剧本不说人话

windtrack_qh 发表于 2023-2-13 11:26

我是觉得现在国产电影最大的短板是剪辑

从剧本到台本到分镜到剪辑,一部好戏怎么拍出来需要很多部门配合

有的电影不是剧情不行,而是剪辑影响了表现力

miu255 发表于 2023-2-13 12:49

作为观众,看电影本来就是图一乐,打发时间,拍得让人看都不看明白咋乐。
至于什么视听语言,我又不拍电影为什么要懂。分析电影,那是影评人干的活,观众为什么要干,钱都TM掏了,还不够啊。


—— 来自 motorola XT2125-4,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混沌大陆 发表于 2023-2-13 15:32

Dgnic_ 发表于 2023-2-13 15:36

视听是要学的,看各种视频网站专业拉片播放量那么少,杂谈播放量那么大,心里就该有点数了。

tansapple 发表于 2023-2-13 15:39

其实就和游戏一样,当以前的视觉奇观变成了稀松平常的玩意,自然大家就开始追求剧情的合理性了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23-2-13 15:41

本帖最后由 月夜凝雪 于 2023-2-13 15:43 编辑

大多数的路人根本懒得去写影评和点赞,然而路人才是数量最庞大的,不计算多刷的前提下写影评的和点赞的加起来才占票房的多少?

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这是普遍情况,又叫座又叫好的本身就是稀有存在

单纯靠叫好也无法获取足够的收益,但单纯叫座是可以获得足够的收入

—— 来自 Xiaomi M2006J10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cgte030629 发表于 2023-2-13 23:21

剧情当然是最重要的,决定下限。
视听效果做的再好,剧情不行我也看不下去,相反如果剧情很棒,就算用老电视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触手酱133 发表于 2023-2-14 02:11

赛道不同吧评分体系也不能放一起,但觉得视效奇观上限也就那样当场说一句卧槽也就结束了,但剧本反应社会问题的话值得讨论,表演节奏构图背景服化道可以审美,总的来说还是觉得价值要高一点

玖羽 发表于 2023-2-14 03:29

本帖最后由 玖羽 于 2023-2-14 03:35 编辑

多年来,我总是看到两种典型的而且层出不穷的失败剧本。第一种是“个人故事”坏剧本:我们在办公室背景中看见了面临问题的主人公:她应该被提升,却没被选中。她很窝火,于是来到父母家,却发现父亲已经老年痴呆,母亲对此一筹莫展。回到自己的公寓,和邋遢放肆的房客又大吵了一架。接着出去和男朋友约会,没想到话不投机:她那感觉迟钝的情人把她带到了一家昂贵的法式餐厅,完全忘了她正在节食减肥。再回到办公室,惊喜地发现她被提升了……但是新的压力又起。回到父母家,好不容易把父亲的问题解决,母亲的精神又崩溃了。回到自己家,发现房客偷走了她的电视机,连房租也未付便溜之大吉。她和情人分手,吃光了冰箱里的食品,结果体重增加了五磅。但她振作精神,把自己的提升视为获得了一个胜利。在饭桌上与亲人进行了一次怀旧的谈心,治好了母亲的精神创伤。她的新房客不仅是一个提前几周就把房租付清的好人,还给她介绍了一个新朋友。现在我们已读到剧本第九十五页。她坚持减肥节食,在最后的二十五页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体型,因为这一段故事即是对她与新朋友之间的爱情之花开放之后在雏菊丛中慢镜头追逐的文学描写。最后,她终于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是屈从于爱情还是抽身自拔?剧本在催人泪下的高潮中结束,因为她决定保留自己的生活空间。

第二种是“保证商业成功”的坏剧本:一名软件推销员从机场的一堆行李中得到了一种“能够毁灭当今人类文明的东西”。这个“能够毁灭当今人类文明的东西”非常小。事实上,它被隐藏在一枝圆珠笔内,而这枝圆珠笔不知不觉地进了我们这位倒霉的主人公的口袋。于是,他成为影片中三十多位人物追杀的对象。这些人物都具有双重或三重身份,他们都为铁幕的两边工作过,他们自冷战结束之后都彼此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杀死我们的主人公。剧本内充斥着汽车追逐、枪战、令人毛骨悚然的逃跑,还有爆炸场面。在爆炸或杀人间隙,则是密集的对白场景,因为主人公要搞清在这些表里不一的人物中,到底能够相信谁。剧本在一片喧嚣嘈杂的暴力和耗资亿万美元的特技场面中结束,其间我们的主人公设法销毁了那个“能够毁灭当今人类文明的东西”,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个人故事”结构性不足,只是对生活片断的呆板刻画,将表相逼真误认为生活真实。作者相信,他对日常事实的观察越精细,他对实际生活的描写越精确,他所讲述的故事便会越真实。但是,事实上,无论观察多么细致入微,也只能是小写的真实。大写的真实要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之后,之外,之内,之下寻找,它们或维系现实,或拆解现实,但它们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由于作者只看到了事物表面可见的东西,所以他对生活的真实一片茫然。

另一方面,“保证商业成功”的剧本却是一种结构性过强、过分复杂化、人物设置过多的感官刺激,与生活全然无关。作者把动作误认为娱乐。他希望,撇开故事不谈,只要堆砌了足够的高速动作和令人眩目的视觉效果,观众便会兴奋不已。就目前美国这么多暑期档上映影片全靠电脑合成影像(CGI)的现象而言,他似乎并没有完全错。

这种类型的壮观场面用模拟的现实取代了想象。它们只是把故事当成一个幌子,来展现迄今尚未见过的特技效果,把我们带入龙卷风、恐龙的血盆大口或未来世界的大浩劫。毫无疑问,这种令人目眩的壮观场面确实能引发马戏团般的兴奋。但是,就像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其愉悦只是短暂的。因为电影创作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新鲜惊险的感官刺激在风靡一时之后,很快便会沦为明日黄花,受到冷遇。

每隔十年左右,技术的创新便能孵化出一批故事手法低劣的影片,其唯一目的只是为了展现壮观场面。电影发明本身作为对现实的令人惊叹的模拟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兴奋,随之而来的便是多年的乏味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影片发展成为一种辉煌的艺术形式,结果却毁于有声影片的问世,因为有声片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加真实的模拟。30年代早期的电影,正是由于观众为了感受听演员说话的愉悦而甘愿忍受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倒退了一大步。后来有声片终于在力与美的层面上大有提高,结果又因彩色片、立体片、宽银幕以及现在的电脑合成影像的发明而陷人困境。

电脑影像并不是瘟疫也不是万灵药,它只不过是在故事的调色板上增添了几抹新鲜的色调。多亏有电脑影像,我们所能想象的一切才都能够做到,而且维妙维肖。当CGI为强有力的故事所引发时,如《阿甘正传》或《黑衣人》,效果便会消失在故事后面,强化它所要烘托的画面,而免去了哗众取宠之嫌。然而,“商业片”的作者往往被宏大壮观的光焰所迷惑,看不到持久的娱乐只有在蕴藏于影像之下的人生真谛中才能找到。

刻板故事的作者和壮观故事的作者,乃至所有的作家,都必须明白故事与生活的关系: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一个讲故事的人即是一个生活诗人,一个现术家,将日常生活、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梦想和现实转化为一首诗,一首以事件而不是以语言为韵律的诗——一个长达两小时的比喻,告诉观众:生活就像是这样!因此,故事必须抽象生活,提取其精华,但又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失去实际生活的原味——故事必须像生活,但又不是分毫不差地照搬生活,以致除了市井乡民都能一目了然的生活之外便别无深度和意味。

刻板故事的作者必须意识到,生活事实是中性的。试图把所有事件都包罗在故事内的最脆弱的借口是:“可是这确实发生过。”任何事都会发生;任何可以想象的事都会发生。实际上,不可想象的事也会发生。但故事并不是实际中的生活。纯粹罗列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决不可能将我们导向生活的真谛?实际发生的事件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们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思考。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关于众所周知的“圣女贞德”的一系列事实。几百年来,知名的作家已经将这位不凡的女性送上了舞台,写入了书页,搬上了银幕,他们所刻划的每一个贞德都是独一无二的——昂努伊尔的高尚的贞德、萧伯纳的机智的贞德、布莱希特的政治的贞德、德莱叶的受难的贞德、好莱坞的浪漫勇士,而在莎士比亚笔下,她却变成了疯狂的贞德,这是一种典型的英国看法。每一个贞德都领受神谕,招募兵马,大败英军,最后被处以火刑。贞德的生活事实永远是相同的,但是,她的生活“真实”的意义却有待于作家来发现,整个样式也因之而不断改变。

同理,壮观故事的作者必须意识到,抽象的东西是中性的:我所谓的抽象,是指图像设计、视觉效果、色彩浓度、音响配置、剪辑节奏等一系列技术性的策略。这些东西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六个不同场景的完全相同的剪辑模式可以得出六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电影美学是表达活生生的故事内容的手段,其本身决不能成为目的。
——罗伯特・麦基,《故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观众比起视听效果调度啥的确实更关注电影剧情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