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yon
发表于 2023-8-31 12:40
木箱还要组乐队呢,没有倒的可能性吧,soyo给木头人道歉被拒了可能性比较大吧
akirakira
发表于 2023-8-31 12:42
木箱还有隐藏的关系性,这集没讲的话下集大概率有
挺好的
发表于 2023-8-31 12:46
污陨血红
发表于 2023-8-31 12:47
两个团还真是⭐和🌙
nh_zzz
发表于 2023-8-31 12:47
没想到这里都有关系性
https://p.sda1.dev/13/d4a8ad15f31f1e5c68e1f829137ac609/CMP_20230831124701451.jpg
椎名mahuyo
发表于 2023-8-31 12:47
木花现在没啥联系吧,倒是想看两人知道都是祥的青梅竹马后的反映
砂糖砂糖
发表于 2023-8-31 12:47
rinku 发表于 2023-8-31 12:38
微博不是都透完了,倒的是树木还是木箱就看今晚了
请问微博的剧透在哪里看?
污陨血红
发表于 2023-8-31 12:48
什么邦邦绿萝
skives
发表于 2023-8-31 12:49
“我才是祥子唯一的青梅竹马”
爱丁堡official
发表于 2023-8-31 12:50
星月旗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污陨血红
发表于 2023-8-31 12:55
实津二三
发表于 2023-8-31 12:57
苟富贵daze
发表于 2023-8-31 12:58
对邦的时候能不能奏乐Ceddin Deden
蒜灵
发表于 2023-8-31 12:59
二次元罗马正统
t222
发表于 2023-8-31 13:03
上班族
发表于 2023-8-31 13:05
什么黑魔法JK金属
Aendst
发表于 2023-8-31 13:06
说到星星和月亮我会想起这个
Seabiscuit
发表于 2023-8-31 13:15
可以写进二三次元联动教科书了
NODY
发表于 2023-8-31 13:19
两个团代表星月歌名就看出来了吧,迷星叫和双月
nh_zzz
发表于 2023-8-31 13:19
母鸡卡首字母参考,来自长颈鹿
罗伯托·埃斯波西托(Roberto Esposito):“munus构成的共同体,并不是建立在共同属性和共同所有的基础上。它不拥有任何东西,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债务、誓言、需要给出的礼物,因此,munus构成了一个亏欠(lack)。共同体的各个主体是在亏欠基础上结合在一起的。”“拉丁语的munus,被理解为相互之间的给予或亏欠,而它就是让共同体(communitas)概念得以成型的东西。这种角度可以帮我们精确地理解munus构成的空洞,共同体建立在这个空洞之上,也就是说,在共同体之前,各个成员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从而让预先具有共同体属性的主体逻辑遭到了质疑,与之相反,共同体的主体的属性不是预先确定的,他们就是源自于这种空洞的状态。”“就像给个体身体接种的医学实践那样,政治机构的免疫功能与此类似;在其内部导入部分同样的病原体,这样它就需要通过阻止、抑制自然的发展进行自我保护。”
楼楼楼楼楼楼楼
发表于 2023-8-31 13:22
最清真的一集
liyropen
发表于 2023-8-31 13:30
DarthAka
发表于 2023-8-31 13:30
星是金星(一番星)
Archlich³
发表于 2023-8-31 13:47
modedd 发表于 2023-8-31 09:20
说到现场,今天还有能看直播的地方吗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油罐上的木棉花HK,只迟5分钟,画质好。需要香港IP(不限定原生的,节点在香港就行)。
PDQ4
发表于 2023-8-31 13:56
按照微博哥和13集标题来看,木箱大概是倒不了的,就是发展方向可能和大部分人不太一样,祥子更黑了) 爱信等13话
枫林不见
发表于 2023-8-31 13:58
牛油
发表于 2023-8-31 14:04
双月这歌不就是在说我们mujica是另一个月亮吗
間桐櫻
发表于 2023-8-31 14:16
Archlich³ 发表于 2023-8-31 13:47
油罐上的木棉花HK,只迟5分钟,画质好。需要香港IP(不限定原生的,节点在香港就行)。 ...
木線花那個我看畫質只有720,要會員才能高清嗎
xuziang111
发表于 2023-8-31 14:18
你们邦学家也太哈人了
skgaminger1988
发表于 2023-8-31 14:18
exam00
发表于 2023-8-31 14:18
睦头人拆团说。我从来都没觉得组乐队是一件开心的事--如果这是一句真话。
睦活得很压抑,青梅竹马的祥子很关心她。为了让她开心,于是C团开组了。第一次live后大家都很满足开心除了睦。自闭怪灯的歌无法打动睦,不像PPP的歌让人积极向上,也不像摇滚那样释放自我。祥子心有不甘,C团还是解散了。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没有什么重重黑幕,只是乐队理念不同。为了让睦开心,后来Ave Mujica诞生了。
シナモンロール
发表于 2023-8-31 14:44
内务部的阿尔金
发表于 2023-8-31 14:45
四顾
发表于 2023-8-31 14:45
本帖最后由 四顾 于 2023-8-31 15:24 编辑
nh_zzz 发表于 2023-8-31 13:19
母鸡卡首字母参考,来自长颈鹿
罗伯托·埃斯波西托(Roberto Esposito):“munus构成的共同体,并不是建立 ...
拓展一下,生命政治中提到的“免疫系统”大多是排斥性的,不负有munus的“免疫个体”反倒是外人、异物
在福柯对生命政治学的归纳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现代社会的治理技术所针对的对象并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人口统计学上的人。在人口概念面前,所有的其他差别都变得次要,无论是贵胄还是佃农、黑人还是白人、男性还是女性,在人口统计学中,都被还原成了一个统计数字,具体的差别消失了。而按照埃斯波西托的观点,这种消失恰恰是现代的munus的结果,因为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所有人都成为了负债之人,利用债务进行统治和治理显然已经成为了当代资本主义得以运转的奥秘。正如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莫里齐奥·拉扎拉托(Maurizio Lazzarato)所指出的:“货币将我们从人格奴役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为货币形式的债务让这种奴役关系变得非人格化、匿名化,变得可以移转。”也就是说,由于变成了货币形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明确人格属性的债务,其人格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具体的债务通过货币变得抽象化和普遍化。生活在整个社会中的个体都成为了匿名的负债者,而这种负债的匿名形式让整个社会变成了新的munus,这是一种共同体的现代变型。与具有人格属性的债务不同,抽象的债务变成了一种无法偿还的债务,将所有的负债人都变成了这个庞大的利维坦共同体的一部分。活生生的生命不仅被城邦的munus变成了公民,而且在具有了公民的形式躯壳以及成为没有任何内涵的有资格的人(bios)之后,他们进一步被现代货币体制讨论,成为了抽象的欠债人。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转的奥秘就是恒定地将活生生的人和具有人格内涵的人变成欠债之人,让自己的生物性身体持久地随着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的治理机制而运转。
不过,在这个共同体之中,有一类特殊的存在,他们生活在共同体之中,但并不分担债务或被免除了债务,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成为了无债之人(sine munerbus)或空债之人(muneribus vacuus)。因此,埃斯波西托指出:“从豁免和免除角度来说,那些对任何人都不负债的人被定义为免疫个体:无论他们是原初就是自由个体,还是后来被免除了之前约定的债务,在免疫个体的定义中所考察的就是他们不具有munus的义务。”从表面上看来,免疫个体相对于共同体来说具有绝对的优势,因为由于债务或munus,共同体的成员在身体上不得不从属于共同体,并承担相应的债务。但是,埃斯波西托更关注的是免疫个体,这种被豁免了债务或munus的个体的状态。
让我们还是回到林冲的例子。纳投名状之前的林冲是一个免疫个体。倘若没有投名状将林冲从一个教头或配军变成梁山好汉,那么林冲永远具有一种优势,但这种优势同时也是劣势,也就是说,由于林冲的身份背景太干净了,他不可能真正入伙梁山。即便他身处梁山之上,但并没有真正与梁山诸人构成共同体,他没有munus,也意味着免疫,免疫就意味着林冲始终是一个外人。由此可见,免疫个体实际上在埃斯波西托这里有了另一层含义,免疫并不意味着特权,而是一种区分的界限,将拥有munus的人和不拥有munus的人区别开来,从而维系共同体的安全存在。没有纳投名状的林冲始终是一个免疫个体,他无法真正融入共同体。用阿甘本的话来说,在这个时候,林冲是处在包含性的排斥(inclusiveexclusion)状态之中,他上了山,但没有在munus上被王伦、朱贵等人接纳,称不上好汉。于是,没有纳投名状之前的林冲在梁山上仅仅是一种身体性存在,无法与众人推心置腹。
这样,免疫个体与负有债务或munus的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被颠倒了。在共同体之中,不负有债务的人实际上就是外人,他遭受到共同体的包含性排斥,沦为了赤裸生命……
另一方面,munus亦是源于虚无,必须靠虚无维持之物
共同体在表面上可以是无法维持下去的。为了让共同体可以在风险中存活下来,它的关系性内涵就必须是越来越弱。这样必然会导致munus逐渐被免除,最后让共同体从内部走向堕落败坏,让共同体解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使用各种形式(规则、制度、体制)来将生命与其共同内容区分开来。共同的东西无非是共同的区分。很明显,这就是免疫辩证法给哲学人类学带来的虚无主义的一个方面:能让人类从根本上摆脱虚无的就是虚无本身。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埃斯波西托十分强调,共同体是无法维持自身的,即便有着原初的munus,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债的免除和礼物的回赠完毕,共同体也丧失了维持的动力。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使共同体得以维持的基础也越来越弱。不过,每当一个事件制造一个新的外部,共同体就会在事件中产生新的munus,让共同体重新获得生命力。这就是为什么当新冠疫情来临时,它就构成了一个共同的外部,对于不希望染疫的人来说,他们形成了一个新的munus,从而造就了一个新的共同体的基础。我们既可以把这个基础理解为我们身体相对于病毒的免疫,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相对于绝对威胁的体制性免疫范式(immunitary paradigm)。
共同体需要维持就需要同时需要外部的威胁以复制延续对内的暴力、凝聚力,这一循环其实正是以外部的死亡培植内部的生命——还有死亡,就如埃斯波斯托提出免疫范式本是为了回答
为何需要通过他者的死亡来培育生命,为何为了生命的保存,人们向死亡发出邀请呢?进一步地,我们还有回避这一现实的道路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解释,制造死亡的权能诞生于生命政治发展的顶点处这一问题呢?这一权能明显与生命政治中所含有的,富有生产性的推动力相矛盾的。”“理应发挥着保护、保证、增强生命这些功能的权力,为什么表现出这样一种趋向死亡的潜能呢?”(Esposito,2004,p.33)埃斯波西托无数次如此自问道。
之后埃斯波斯托追溯着文明始终受限于排斥性免疫范式以及衍生的免疫法、免疫文化的根源:“内与外的分离”又回到了罗马法上,而这次他着目的是“人格装置”
拉丁词“人格”(persona)来源于希腊语,指戴在戏剧演员脸上的面具,被用来与演员本人的脸相区分。后来,它被用来指代戏剧中被扮演的角色,与在不同剧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本身相区分。在罗马法中,人格的区分功能被用来标识出人所具有的社会地位,某人“有一个面具”(personam habere)的意思等同于他能够在社会中占有独立自主的地位。但是,persona并不直接规定人之“所是”,它是人之“所有”的东西,并通过这个“所有”来确立某人的社会属性和地位。埃斯波西托人格可以占有,也可以失去,基于某人是否对物享有占有权。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对于物的占有权依赖于“抓取”这个动作,且正是这个手所抓取的东西(manu captum),构建了罗马法中的“占有权”(mancipium)概念。手的“抓取”这一单纯的象征性动作,让某个被抓取的物成为私属(appropriation)于某人的家产(patrimonium),让这个占有物的人成为具有“persona”的“父老”(patres)。比如,在古罗马的法庭上,对于某物的所有权如果存在争议,诉讼人便通过在法官面前将一只手放在此物之上来宣誓对其的占有权,这个仪式被称为“conserere manum”,即将手放在那个有争议的物之上,等同于在物理上完成对这个物的抓取动作。为了完成获得所有权的仪式,此人还必须用一支羊茅去触碰它,其间他必须以一个庄严的形式来宣称:“我宣布这个物属于我……以我的公民权利为名。”
正是从这点出发,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Rudolf vonJhering)将家产制(patrimonialistic)视为罗马法的基础。罗马法并不具有现代法学中的主权理论,它并不是要给某人以一个物品的所有者的合法名号,而是要给予他一个有实际效果的具体的所有权。“对某物宣称其所有权”(vindicatio in rem)由“这个物是我的”(res mea est)而非“这是我的权利”(ius mihi est)所决定。虽然对物的占有具有多种类型——通过战争、购买、继承和捐赠等形式——但它的原型仍然是对一个“不属于任何人的物”(res nullius)的抓取。
通过对物的占有,某人获得了“人格”,他与其他人在等级、地位和权力上的区分也得以确立。这一区分建立在占有家产的人——父亲——能够对那些较少占有物或者不占有物的人行驶支配权的基础之上,后者被还原为物,像物那般被“父亲”抓在手上。虽然在《法学阶梯》中,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Gaius)对人类整体进行所谓“总体分割”(summa divisio),将之分为自由人和奴隶,前者具有人格,而后者则处于物的领域,是“会说话的工具”。但这一分割又是极其模糊的,因为在人的领域与物的领域之间,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类型的人,比如妻子、儿子和破了产的债务人。他们不是自权人(sui iuris),而是他权人(alieni iuris),他们不是物,但也不具有“人格”,故而从属于他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可以转变为物。
还有基督教的版本,二者混同让“人格”成为一种临时物权的装置,非先天所有,亦无法确保持久
埃斯波西托认为,在现代政治学和法学思想中,人格装置并未褪去其区分性功能,而是将罗马法和基督教两种模型加以融合,通过区分个体内在不同实体的方式来实现区分不同人的政治功能。他以康德为例:基督教传统下肉体与灵魂两个实体的区分在康德这里仍然有效,但康德并不因此而认为存在着“一种人格的双重性;而是那个思想和直觉的自性(the self)才是人格本身,而那个被我所直觉到的客体对象的自性,正如其外在于我的客体对象一样,它就是物。”就是说,人格将人自身内在的一部分排除出去,让它成为一个可以被意识对象化的物。虽然意识的部分就是人格本身,但它又需要对物的部分进行对象化的占有才能保持主体的同一性。换句话说,人格是主体的对象化能力,它能够让其自身内与自身相异的物的部分服从自身,从而让后者的被归入前者的占有之中。……279它需要通过对于他人身体的占有才能获得:“当一个人格被另一个人格同时当作物品而获得时,这个人格又反过来获得那个人格;因为这样一来,这个人就重获自身并且重建了自己的人格性。”288就是说,人的“人格性”(personhood)通过人相互将对方当作物来使用的能力才得以可能。而物也并非人内在的与人格绝对相异的部分,相反它位居于人格装置的中心——只有当人的身体能够被他人所占有,他才能够真正地成为主体。
埃斯波西托看到,现代哲学思想中的人格概念仍然让身体继续游荡在人与物的夹缝之中,以至于在当今对于生命伦理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思想回流。如果说康德尚且能够通过对身体的互相占有的方式保证所有人都占有人格,那么当代自由主义伦理学家则让人格装置彻底回归到了罗马法的模式,即人格并非为所有人所先天占有,且是可以获得也可以失去的东西:“人格就其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仅仅是在某一些时间段里才是有效的,比如说在出生后的年月里,又比如说在其组织器官意义上的死亡之前的它可能就不再存在了。”澳大利亚伦理学者彼得·辛格认为,只有健康的有自主意识的成年人才有能力自决(self determination),才具有人格。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通过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上下浮动,还存在着一个介乎于人和物广阔的谱系:“潜在的人”(婴儿),“半—人”(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非—人”(得了绝症的人),以及“反—人”(疯子)。
正是这样的“人格”让排斥性免疫范式有了普及可能,为了弥补“人-物/非人”“灵魂-肉身”“内-外”的统治裂隙,埃斯波西托提出的是制造“非人格”的概念,将排斥性免疫转变为共生性免疫(或者别的非排斥隶属机制)
正是受到上述思想家的影响,埃斯波西托试图在本书的结尾延续他早先在《第三人称》(Third Person: Politics of life and philosophy of the impersonal)中的工作,即建构一种名曰“非人格”(impersonal)的概念,用来抵抗人格的装置性功能。但他并不是要用这一概念来摧毁人格装置,相反,它是对后者的补全和完善。在人格装置暴力性地将人区分为不同类别,将人的内在区分为不同的部分,并规定一些人必须服从另一些人,身体必须服从灵魂、理性、意识之后,“非人格”虽立足于被压迫的那一方,但也并非将这一等级结构进行简单的倒转,而是将这二者放置在身体的整体性视角之下,寻求一种真正能够弥合全球化背景下个体“原子化”的倾向。由此他认为,不可能通过对人格装置的简单召唤而让西方传统的代议制民主重新焕发生机,相反,对于拥有弥合不同类别人群之力量的“诸众”(multitude)的身体的承认,才是解决西方政治困局的关键:“头部以下的身体却也开始逐渐获得一种非人格化的价值。头部以下这部分是人的活的身体,它不再由政治机制所代表,拒绝任何解释性的范畴。”145-146……“非人称=非人格并不单纯指的是人格的反面,并不是直接否定人格。相反,是人格,或者说人格中某种可以去中断如下机制的东西。这一机制乃是一种吸纳而又排除地将‘我’导入‘我们’的群体中的免疫性机制。” (Esposito,2007,p.126)也就是说,这种被埃斯波西托作为新范式提出的非-人格、非-人称,指的是能够阻止自我免疫化的persona的应有的存在状态的别名。
故而,如果用“munus”切入“Ave Mujica”的逻辑,似乎便难以忽视通过撕扯上文提到的诸种裂隙到极致以培育维持被选中某一组对立面相(新生假面)的象征意味,毕竟这一概念的提出背景主要是生命政治中“悲剧性否定”、“倾向死亡”的那一面。
水至清则无豚
发表于 2023-8-31 15:03
本帖最后由 水至清则无豚 于 2023-8-31 15:13 编辑
原来邦邦还是一部侦探片
Laie
发表于 2023-8-31 15:06
https://en.bang-dream.com/news/20230830/post-37-2
英文圈也搞**两周免费看片啊,1~12还有分段group watch直播,各地区结束时间刚好对上延期后的13话放送,大的真的要来了!
雷攻姛人
发表于 2023-8-31 15:08
邦学家让人敬佩,期待哪位大佬来一篇十万三千字
实津二三
发表于 2023-8-31 15:09
四顾
发表于 2023-8-31 15:14
exam00 发表于 2023-8-31 14:18
睦头人拆团说。我从来都没觉得组乐队是一件开心的事--如果这是一句真话。
睦活得很压抑,青梅竹马的 ...
“无感”确实可以当做彰显“乐队现实感”(即音乐的不可能性)的一个关键要素,但这个假说的成立并不能光靠“无感”支撑,它还需要解释:1.为什么让对crychic占主导地位,负责谱曲、定调祥子无法调整、尝试其它发展方向
2.为什么让祥子失控封闭,无法和其他成员坦白、内部协调
3.为什么祥子退队后转校断联,无法和前成员简单坦明原因
4.为什么祥子退队之后睦没有马上跟随离开
5.为什么祥子退队后没有马上组建Ave Mujica
对玩音乐的人来说,感性、喜好有偏差实属正常,不是什么羞于开口只能一散了之的事情。相反,灯最初提供的只有歌词和自己的声音,,编排风格、乐队的发展方向都是由祥子决定的,说到底只要想,《春日影》完全可以是另一种表现法。
既然没有外部压力,那么在演出成功之后,crychic便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应对“众口难调”的问题,可最后剧中给出的不是“协调失败,分歧无法化解”而是“骤变退队”。
另外,在表现上,如果睦的“无感”是crychic解散的主因,那么“退队”这部分演出就显得本末倒置,祥子的退队宣言反倒是成了替睦坦白的“代言”,最后变成了睦让祥子负责最后只有轻飘飘一句感言,显得比重十分不合理,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往“众口难调”方向走很容易,但要酿成退队解散需要时间来让矛盾加剧,要历经挣扎、弥合的过程。以剧中的已展现情况来说,要让这个假说成立需要额外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car123
发表于 2023-8-31 15:28
刷了两天优俊少女初始,发现跟不上楼里的节奏了,怎么突然开始新朝雅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