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acro

[PS3] 【总部出品】MGS4全套剧情视频【480P】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LS两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Killzone 2我今天到CES特别跑去玩了。

我个人不喜欢枪枪枪,技术也烂,扫不死人经常满脸血,所以叫我说是神作啥的肯定没什么说服力,不过从我玩的那关看,这作肯定不是雷。

两点看到的:
1.Killzone 2旁边是Resistance 2, 和R2比K2的画面优势很明显,尤其是纹理的质感要好上不少。R2颜色比较鲜艳但是层次感相对比较差。
2.运行流畅,人物在不同区域置换跑动快速顺利而且不掉帧 ,单就玩到的部分。
3.敌人AI不错,有一定难度。 (当然也可能是我太笨

MS我只跑去玩了Halo Wars...性质不同也不好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R2的几乎所有进步都是建立在R1的基础上,没玩过R1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感觉,单说画面的话R2确实比较一般,希望R3可以从用KZ2的引擎,多做几年再出,Insomniac做游戏太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999new 于 2009-1-12 13:23 发表
R2的几乎所有进步都是建立在R1的基础上,没玩过R1的人可能体会不到这感觉,单说画面的话R2确实比较一般,希望R3可以从用KZ2的引擎,多做几年再出,Insomniac做游戏太快了 ...

R2的画面不是次世代最强吗?

http://club.tgfc.com/viewthread. ... ghlight=%2Bmapledo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gsoldier 于 2009-1-12 13:34 发表

R2的画面不是次世代最强吗?

http://club.tgfc.com/viewthread. ... ghlight=%2Bmapledot


这问题你在TGFC和事主讨论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1-12 12:30 发表
你这应该是反着说吧,Halo是因为MS的大规模全方位的包装打磨(写小说,出漫画,拍电影,还有模型玩具乱七八糟都是例子)而成主流的,而不是因为自己主流了才开始发展周边

这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当年Bungie被微软收购,第一个电话是Bungie打给微软的,主动投怀送抱。而不是一般大家习见的“大鱼吃小鱼”

谁知道这个穿绿色盔甲的士官长就能大红大紫了?Halo也是首发热卖之后,才慢慢开始有一整套包装计划的,派了一个专门的科幻作家负责统一Halo设定(这人是太空枪骑兵的执笔),也就是传说中砸到脚上会很疼的Halo Bible。MGS专门有一个“特许授权开发组”的部门,独立大楼办公。

老大看中你,要捧红你,你也得有点姿色,真的能撩拨大众性趣才是

[ 本帖最后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4:2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AI差一点没关系,能达到熟悉系统联机入门教程的程度就可以了
嫌电脑纱布可以和狡猾的人类对战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玩游戏玩到这个地步是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shuigui 于 2009-1-12 13:55 发表

会为了KZ2激动不已夜不能寐的群体,不大可能是从PC过来的FPS玩家........
他们能叫出名字来的FPS也就是被提起得多的,比如光圈COD危机战地孤岛HL生化冲击Doom什么的吧。例如Stalker,NOLF,FEAR,Wolfenstein这些估计不要说玩 ...


...
+655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玩到后玩的爽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2:17 发表
但是赛车游戏,属于模拟系。也就是说你再牛逼,总不见得把跑车当成主机形象吧?
士官长,马里奥,汽车人?

所以GT也很难系列化、品牌化(是指对外授权贴牌,去做更多衍生产品),受众也很难多元化。这方面,GT还不如头文字D来的有品牌价 ...

品牌价值当然有啊,“汽车百科全书”这个词我觉得怎么来说也比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胡子形象来得更加贴近人心,毕竟欧美的汽车普及率摆在那里,这也直接符合你说的PS在欧洲“休闲、时尚”的定位。

其实谁规定游戏机就一定要有形象代言人?除了水管工和蓝刺猬,我找不出第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主机虚拟形象,而且这东西和产品成功显然也没有直接联系,MD时代美国的孩子就已经认为马里奥老土了。现在玩马银如痴如醉的人到底看中的是马里奥系列一贯的高质量还是他“可爱”的形象呢?

其实我觉得任天堂现在主机的形象代言人根本就是川井隆太。

第一方游戏就是用来镇场子的,砸出一个标准给妄图偷懒的第三方看看——你们在我机器上的游戏没做到这个程度就别拿出来丢人了。

就这个意义而言,GT完全是SONY合格的第一方代表作,只不过产能不足罢了——当然它和马里奥索尼克相比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法炒冷饭,确实不好骗钱。

[ 本帖最后由 cubesun 于 2009-1-12 17:4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ubesun 于 2009-1-12 17:41 发表

就这个意义而言,GT完全是SONY合格的第一方代表作,只不过产能不足罢了——当然它和马里奥索尼克相比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法炒冷饭,确实不好骗钱。

学EA那样更新更新资料出来卖行不?


.......哦这不是比赛,刚想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azwsxqwer 于 2009-1-12 17:43 发表
学EA那样更新更新资料出来卖行不?
.......哦这不是比赛,刚想起来

你别看山内一典现在嘴硬,搞不好哪次GT5P大规模更新直接就变成了正式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孙渣 于 2009-1-12 09:39 发表
然后到了05年E3展
KZ2的‘演示画面’出来了
其实明眼人一看那就是CG做的
但无数的脑残S饭欢欣鼓舞大喊‘这才是次世代画面,KZ2轰杀一切FPS!’

我回帖说了句‘这一看就是CG啊’就被他们批斗了
事实上那个画面到现在任何主机也做不出来


2005年E3那几个演示,除了NV美女跟虚幻竞技场3之外,都是CG

GG这公司直到2007年才承认那段DEMO不是及时渲染

说句公道话,05年那段CG放到现在看已经很一般了,没什么做不出来的一说

GOW1的画面就在其之上,KZ2现在的画面也远比当初公布的CG强

但问题是这个欺诈案涉及的不是技术力,而是诚信问题

SE第一次公布FF13的时候用的宣传片也是CG,可人家直接就承认了“这是概念DEMO,不是实际游戏画面”

这种气度跟GG相比,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小场子的小奸小坏成不了大气

可惜SONY没有任天堂那么NB的第一方跟第二方,只能指望着这些不孝子打法日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ubesun 于 2009-1-12 17:41 发表


就这个意义而言,GT完全是SONY合格的第一方代表作,只不过产能不足罢了——当然它和马里奥索尼克相比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法炒冷饭,确实不好骗钱。


我没记错的话,PS1跟PS2的最高销量作品都是GT系列,做代言人是合格了,就是不好系列化,开发周期太长

GT在这方面有点类似脑白金,能打进主流市场,不玩游戏的人都对它感兴趣

改神他老爸就曾经弄了个GT FORCE在家练车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段CG我觉得你是不是忘记了……
至少这个世代还没有哪个游戏能比的
一开始那个大叔脸上面的面数和颜色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2:06 发表

Quake 4 有360版,还是早期游戏。实际开发商是raven。但是因为帧数问题,评价和销量都不好。Gamespot记得是6分多来着。
idsoft不是不想在主机上赚钱,从历史上看,他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主机平台,感觉你的“20年断层说”缺乏依据。没有人和钱过不去。Xbox时代 Doom3和资料片双双登陆就很说明问题了。idsoft在这个世代相对的默默无闻背后其实是引擎之争。carmark的开发速度下去了,不像epic在 xbox时代厚积薄发,UE3抢占了次时代图形引擎的绝对主流份额(07年GameDeveloper杂志的全球Top20开发商中有19家都取得了 UE3授权),而Tech5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实际上idsoft和epic这种引擎厂自己出不出游戏根本无所谓,geow的出现实在是微软走了狗屎运,人傻钱多压对宝。


IGN以前做过一个专题,题目就是“回顾128位时代的id跟epic”,大概是战争机器1代刚发售之后做的,讲了很多内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epic绝对比id重视TV市场,他们专门推出了为三大主机特别优化的UE2.5,id就没有。UBI跟EA这些大开发厂数不清的作品都是UE2.5开发,这方面可以说是拜XBOX跟DX8所赐,统一了开发环境,也便宜了epic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问题,07年的BIOSHOCK其实是开发公司自己弄出来的UE2.5升级版,而不是UE3制作的画面,可见UE2.5的潜力多惊人

相比较之下id的作品在TV上给我感觉就像捞外快,能赚多少是多少,不是说引擎公司自己做不做游戏无所谓,而是他们也没把重点放到开发TV用引擎上。UBI的工程师说过id的引擎给人感觉就像PC专用,搞跨平台开发很不舒服

Q4那质量就不提了……我身边一群id青现在都不知道有Q4这游戏……

战争机器算得上是最早公布的次世代游戏之一,不谈微软砸的广告钱,宣传上也绝对够本了。跟重要的是epic是把这东西当成UE3引擎的形象工程做的(第一个UE3的DEMO画面,04年那段罗马风格的DEMO就是GOW里面的场景)

GOW这系列的意义就在于,诞生了一款吸收了日式游戏精华(MGS2,BH4,杀戮开关)集大成的欧美作品,再加上epic的技术实力,给人打破了“引擎公司做好引擎就行,自己作品搞什么样无所谓”的惯性思维。从风格上来说GOW也算继承了UNREAL的精神内核,那股浓郁的中世纪古罗马风格,玩过UNREAL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epic这公司比BUNGIE有前途,只要他一直跟着微软混。BUNGIE到了次世代就给人后力不足的感觉,但作为引擎开发双霸之一的epic绝对不会有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9-1-12 18: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8:02 发表
IGN以前做过一个专题,题目就是“回顾128位时代的id跟epic”,大概是战争机器1代刚发售之后做的,讲了很多内幕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epic绝对比id重视TV市场,他们专门推出了为三大主机特别优化的UE2.5,id就没有。UBI跟EA这些大开发厂数不清的作品都是UE2.5开发,这方面可以说是拜XBOX跟DX8所赐,统一了开发环境,也便宜了epic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个问题,07年的BIOSHOCK其实是开发公司自己弄出来的UE2.5升级版,而不是UE3制作的画面,可见UE2.5的潜力多惊人

你没记错。实际上epic专门给xbox开发了UE2.5的专用版,UE2.X,Bioshock就是基于UE2.X的升级版,在特效方面,尤其是水方面下功夫比较多。而GeoW2才是真正的UE3.5,不妨比较比较Bioshock和GeoW2中类似特效的异同,其实是很有意思的。epic和微软在图形技术方面的搅基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这方面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卡神被过度神化,而很多人却忘了Tim Sweeney同样具有远见卓识。Tim Sweeney已经开始着手UE4的概念构架,而且他也明确表示,UE4将瞄准下一个世代的多核高清主机。而且他强调了以主机平台为主,兼顾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8:16 发表

这方面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卡神被过度神化,而很多人却忘了Tim Sweeney同样具有远见卓识。Tim Sweeney已经开始着手UE4的概念构架,而且他也明确表示,UE4将瞄准下一个世代的多核高清主机。而且他强调了以主机平台为主,兼顾pc。


两大豪门混出名的人里最悲哀的是罗梅罗,做完了大刀之后整个人都不知道死到哪去了

Tim名气低很大原因是现在epic把宣传都放到GOW系列上,作为制作人的偶像派CLIFF B自然就是当红炸子鸡

2年前的DQ9叛逃事件,S1就有牛人精辟总结过现在的局势:微软出XBOX不是为了奠定基业或者赚奶粉钱,而是他看出在IT尤其是TV这方面欧美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我先打进欧美市场把TV那边的开发规格也给统一了,到了下一代主机出的时候就什么都好办了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9-1-12 18: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8:02 发表
战争机器算得上是最早公布的次世代游戏之一,不谈微软砸的广告钱,宣传上也绝对够本了。跟重要的是epic是把这东西当成UE3引擎的形象工程做的(第一个UE3的DEMO画面,04年那段罗马风格的DEMO就是GOW里面的场景)

GOW这系列的意义就在于,诞生了一款吸收了日式游戏精华(MGS2,BH4,杀戮开关)集大成的欧美作品,再加上epic的技术实力,给人打破了“引擎公司做好引擎就行,自己作品搞什么样无所谓”的惯性思维。从风格上来说GOW也算继承了UNREAL的精神内核,那股浓郁的中世纪古罗马风格,玩过 UNREAL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epic这公司比BUNGIE有前途,只要他一直跟着微软混。BUNGIE到了次世代就给人后力不足的感觉,但作为引擎开发双霸之一的epic绝对不会有这个问题。

马克君看的很清楚。当年Tim Sweeney做UE3引擎讲演的拿gow场景做示范图的PPT我还有。至于gow的gameplay师承何来,CliffB在GDC上已经很坦白了,就是“生化开关”,BH4+KillSwitch。gow中UT的影子无处不在,无论是美术设定、武器,甚至是UE的一些常见bug

不过要说Bungie和epic比,那我实在不敢苟同epic能更有前途。epic games还叫 epic mega games的时候pc上没少出东西,那叫一个烂,至少没诞生过任何让人能记住的大作。直到unreal。在被微软收购之前,mac平台起家的Bungie就已经名声显赫了。具体的我有关于Bungie发家史的长文。简单说,没有微软,没有xbox,Halo也注定会是一款经典之作。Macworld99 Apple keynote的时候,第一次向世界公开HALO这个名字的是Steve Jobs本人。最后成为给微软脸上贴金的招牌,这也实在是讽刺。epic在unreal之后基本变成一个引擎厂,开发经验集中在fps领域。gow有潜力,特别是gow2。但是Bungie的原创力拿到全球同等规模的独立studio里都是顶尖的,当年马拉松做完了,做rts类型的myth,照样火。硅谷分部做的oni,风格和类型又是之前bungie完全没尝试过的。

你说在次时代后力不足,我觉得是因为……你对halo没爱,自然对bungie也没爱。Halo ODST是Bungie内部一支小组在做,另外两个团队正在做别的项目。07年10月Bungie再次独立的时候,也明确说了手上有非halo的新作。这些都是Bungie能力不衰的证据。epic和Bungie,我觉得根本扯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8:29 发表

你说在次时代后力不足,我觉得是因为……你对halo没爱,自然对bungie也没爱。


黑肉1跟2的画面在同时代都是顶尖的,尤其是2,但是3实在没给我带来什么震撼感觉

BUNGIE的原创力倒是不错,myth跟oni这俩作品我当年在PC上都接触过,没什么爱

主要是感觉匠气有点重,前者系统类似帝国,后者整个一美国山寨版的攻壳机动队(我是士郎正宗的FANS,就事论事而已,别骂我……)

原创性什么的倒的确是够了。但被微软保养之后,这公司基本上这辈子就安在HALO上下不来了,做完了3这才恢复自由身,日后前景不太乐观

至于苹果老机那些系列……抱歉我没接触过,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epic青我不敢当,只是当年在游戏房玩QUAKE2被人虐的厉害产生了逆反心理,自己一个人练UT而已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9-1-12 18: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8:26 发表
两大豪门混出名的人里最悲哀的是罗梅罗,做完了大刀之后整个人都不知道死到哪去了

Tim名气低很大原因是现在epic把宣传都放到GOW系列上,作为制作人的偶像派CLIFF B自然就是当红炸子鸡

2年前的DQ9叛逃事件,S1就有牛人精辟总结过现在的局势:微软出XBOX不是为了奠定基业或者赚奶粉钱,而是他看出在IT尤其是TV这方面欧美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我先打进欧美市场把TV那边的开发规格也给统一了,到了下一代主机出的时候就什么都好办了

tim在开发圈名气并不低,也一直被尊为和卡神一样的教父级人物。只是一般玩家知道的少而已,他本人也很低调。CliffB这小子蹿红,很大程度上是满口脏话,老婆比他小10岁之类的,太好包装了……epic里牛逼人物挺多,尤其美术方面。

romeo一直在ION Storm。05年倒闭后来跑到Midway Games帮忙整圣铠传说,然后又离开了

至于说微软为啥出xbox,起因有人写过一大本书。我就从xbox这个名字出发好了,因为最早是DirectX小组提出来的。当然出主机这种事情,目的并不单纯,可以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要统一API或开发标准之类的。Live这个词出现在微软,第一次就是Xbox Live。现在整个微软都Live了。娱乐产业要进去,就必须做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硬件,Zune,xbox,都是这种策略下的产物。有必要的话,微软也会出手机,umpc。只是手机厂商和umpc厂商足够多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8: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8:36 发表
黑肉1跟2的画面在同时代都是顶尖的,尤其是2,但是3实在没给我带来什么震撼感觉

BUNGIE的原创力倒是不错,myth跟oni这俩作品我当年在PC上都接触过,没什么爱

主要是感觉匠气有点重,前者系统类似帝国,后者整个一美国山寨版的攻壳机动队(我是士郎正宗的FANS,就事论事而已,别骂我……)

原创性什么的倒的确是够了。但被微软保养之后,这公司基本上这辈子就安在HALO上下不来了,做完了3这才恢复自由身,日后前景不太乐观

至于苹果老机那些系列……抱歉我没接触过,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epic青我不敢当,只是当年在游戏房玩QUAKE2被人虐的厉害产生了逆反心理,自己一个人练UT而已

Bungie是家小公司,但是影响力一直不小。当年在Mac上被誉为最好的mac平台游戏开发商,负责Bungie市场营销的VP是macsoft的创始人,也是apple的股东之一。
你说myth像帝国,我不禁  myth在rts领域是革命性的,第一款没有资源收集概念的rts,直接给你兵。更像即时战术。设定是原创的,过场的2D动画也达到了当时游戏中的顶尖水准,请的好莱坞的一帮人。oni宅的不得了,很明显地受到日式acg的影响。ok,这就来了,你印象里,美厂出的像样的日式风格的游戏你能举出几个?oni体现的正是Bungie这群美宅对完全陌生领域的理解力和把握力。oni有ps2版,个人觉得胜过pc版。顺便一提,到现在街霸ii的街机都是Bungie内部最热门的娱乐室器材。

貌似我心智上已经过了对某个工作室喊口号的阶段。不过……BUNGIE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8:36 发表


黑肉1跟2的画面在同时代都是顶尖的,尤其是2,但是3实在没给我带来什么震撼感觉

BUNGIE的原创力倒是不错,myth跟oni这俩作品我当年在PC上都接触过,没什么爱

主要是感觉匠气有点重,前者系统类似帝国,后者整个一美国山寨版 ...



myth是即时战术,和帝国一点不像....
02年第一次看到myth2时候,震惊了,居然物理效果这么棒
oni就是出招表怪了点。。。其他还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8:36 发表
黑肉1跟2的画面在同时代都是顶尖的,尤其是2,但是3实在没给我带来什么震撼感觉

没看到这句。再补充一下。halo1画面强是应该的,bungie以第一方身份参与了xbox初代的硬件规格制定。2么,xbox本来就是上世代机能最强,而且强的比较明显,所以halo2多用点bump map就已经很养眼了。到了次世代,360和ps3差距没那么大,ue3卖的这么好,法线贴图连索靑都天天挂嘴上,魔都美术外包事业这么红火,halo3自然没当初那样惊艳了。而且我要说,帧数第一。

尽管我还是一直觉得halo3的空气感,光影渲染特别舒服,但鉴于可能是我作为软饭的脑内补完,省略。其实360机能也就这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太大“潜力”可挖。(不像神机姐妹,永远不会被耗尽的机能潜力…… )或者可以这样穿越一下,如果halo4随着xbox720首发,估计又可以让各位震撼一下……

BUNGIE花着微软的钱,做了游戏史上最奢侈的data mining,所以在射击体验上对hardcore来说回味无穷。当然这一点又要被用ps3手柄玩fps的人群和鼠标党鄙视。公开多人beta测试也是前所未有的。halo3没给你震撼,我敢打赌是因为你从来没体验过halo3网战。
说的再难听点,halo3只需要“创造性地重复自己”就够了,我等软饭就已经头顶青天,狂喜乱舞了。能不能震撼到360时代突然从ps2转职过来的5元党,关我屁事……

[ 本帖最后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9:1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的走向真有趣。
作为一个索匪兼小日本爱好者,当年在电脑上第一次玩到HALO也让我惊为神作。后来陆续试过几个FPS,除了使命2没一个能有动力通关的。
黑2代在XO上才玩到,那会战争机器刚出,黑2就没什么动力玩了。
前两个月玩抵抗2,不同难度通关了3次,过程很欢乐,找到些当年玩HALO的感觉。
现在看KZ2的宣传视频,觉得很不错,入是一定会入的。KZ1我没玩过,也没学过“贼的儿子都是贼”的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8:48 发表

oni宅的不得了,很明显地受到日式acg的影响。ok,这就来了,你印象里,美厂出的像样的日式风格的游戏你能举出几个?oni体现的正是Bungie这群美宅对完全陌生领域的理解力和把握力。


我是MATRIX黑,见到龌龊司机的东西就要过去喷两嘴,我很讨厌欧美用流行文化把日本硬科幻重新演绎出来,往里添加商业要素的东西

恩,以上是MATRIX的评价,不是说oni。但至于我为什么本能地反感oni,你应该也清楚了

顺便说一嘴,PC的中文版(奥美代理汉化,这渣公司现在已经消失在云之彼端了,报应啊)那翻译……跟当年的老滚3有个拼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9-1-12 19: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KZ和黑老这对冤家果然是路窄
可惜N社的银河战士不跟着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9:05 发表

halo3没给你震撼,我敢打赌是因为你从来没体验过halo3网战。


HALO的网战只用PC版打过,从来没上过LIVE,我承认我是黑肉伪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z01 于 2009-1-12 19:21 发表
KZ和黑老这对冤家果然是路窄
可惜N社的银河战士不跟着玩了

呃,不得不说,哪里来的冤家

是SCE硬要把个渣作往“Halo Killer”的不归路上送。人家Bungie和广大光晕症患者可从来没把你螃蟹厂当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3楼的 叉包饭斯DKCK 的帖子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9:21 发表
我是MATRIX黑,见到龌龊司机的东西就要过去喷两嘴,我很讨厌欧美用流行文化把日本硬科幻重新演绎出来,往里添加商业要素的东西
恩,以上是MATRIX的评价,不是说oni。但至于我为什么本能地反感oni,你应该也清楚了

靠……如果你是Matrix黑,那瞬间我就露出了凶光……
而且你竟认为Matrix是“欧美用流行文化把日本硬科幻重新演绎出来,往里添加商业要素的东西”的产物……

这基友没得做了……

你的内涵破产了,马克君。 Matrix在具体的视觉手段上用了很多小日本的东西,包括字母掉落的风格不免让人想到GITS的开场……但是三部曲根源和主旨分明是Gibson的神作 Neuromancer……(以下省略N字)

(这贴真tmd不该扯到Matri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19:50 发表

靠……如果你是Matrix黑,那瞬间我就露出了凶光……
而且你竟认为Matrix是“欧美用流行文化把日本硬科幻重新演绎出来,往里添加商业要素的东西”的产物……

这基友没得做了……

你的内涵破产了,马克君。 ...


GTIS也是《Neuromancer》的概念孕育出来的东西,这么扯下去就没完没了了

就像星际白喷HALO世界观抄星际,然后有人把星船伞兵拍出来一样

这个话题,打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19:22 发表
HALO的网战只用PC版打过,从来没上过LIVE,我承认我是黑肉伪非

halo出来的时候,Live还没有呢……xbox版一代只支持LAN。谣传过一阵会出支持Live的Halo1.5,结果辟谣的时候直接说出Halo2了。如果说Halo一代定义了xbox的硬件软件风格,那halo2可以说定义了Xbox Live应该是啥样。halo2在Live多人游戏上的top1位置一直保持到360时代,halo3出来……
你说你至今没入360玩包机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肯定没上过Live了…… halo的多人部分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卖了……

[ 本帖最后由 叉包饭斯DKCK 于 2009-1-12 20: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cro 于 2009-1-12 20:00 发表
GTIS也是《Neuromancer》的概念孕育出来的东西,这么扯下去就没完没了了

不是概念孕育,也不是抄点设定之类的问题。而是Matrix本身就既是Neuromancer网络空间的视觉化呈现,本身又是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批判,这要比GITS走的更远,更深刻……

好吧,打住。   Macro我恨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1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星人 于 2009-1-12 20:51 发表
当年的METROID PRIME可是比HALO更精彩有趣哟


MP的官方定义是FIRST PERSON ACTION
瞄准都能自动锁定的

而且MP的乐趣是解密,这方面跟2D版一样,与FPS游戏没什么可比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6-10 00:17 , Processed in 0.41335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