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41|回复: 7

[读书] 从何进之死到迁都长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要还是前两天的吕布if贴,让我又有点想继续尝试分析分析长安时局了。这篇文章本来我是打算以“倒霉皇帝刘协”做题目的,因为最初我是真的觉得他生不逢时,也许换一个时代会成为一代明君,想从最初何进之乱开始写,写到董承之死为止。一共目前是分了三部分,这是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是从何进之死到迁都长安为止。说来也有趣,我写着写着发现本章的标题其实还不如改成“袁绍的小心思”。因为从头至尾袁绍这个家伙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过程,这属于是意外收获了。
写这个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整理史料,方便我自己写小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找人探讨,查漏补缺。毕竟史料卷帙浩繁,个人能力有限,探讨之下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所以也是欢迎各位交流指正。


1.王美人之死
王美人是刘协的生母,后汉书着墨不多,我就直接搬原文了。

“时王美人任娠,畏后,乃服药欲除之,而胎安不动,又数梦负日而行。四年,生皇子协,后遂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董太后自养协,号曰董侯。”
“王美人,赵国人也。祖父苞,五官中郎将。美人丰姿色,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以良家子应法相选入掖庭。帝愍协早失母,又思美人,作《追德赋》、《令仪颂》。”
“帝求母王美人兄斌,斌将妻子诣长安,赐第宅田业,拜奉车都尉。 兴平元年,帝加元服。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朕禀受不弘,遭值祸乱,未能绍先,以光故典。皇母前薨,未卜宅兆,礼章有阙,中心如结。三岁之戚,盖不言吉,且须其后。’于是有司乃奏追尊王美人为灵怀皇后,改葬文昭陵,仪比敬、恭二陵,使光禄大夫持节行司空事奉玺绶,斌与河南尹骆业复土。 斌还,迁执金吾,封都亭侯,食邑五百户。病卒,赠前将军印绶,谒者监护丧事。长子端袭爵。”

赵国王氏虽然不显,但是赵国附近却有日后显达的太原王氏(东汉祁县王允、东晋晋阳王沈),多少应当有些血缘关系在里面。鉴于董卓死的时候刘协才十二岁,很难说这个“帝求母王美人兄斌”究竟是这个十二岁的小孩子的真实想法(也有可能,毕竟王允专门上门教了孝经了),抑或是可能能攀上点亲戚的王允(等人)的意图。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2.何进之死
我认为何进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老实人,所以他很快就死了。
在波云诡谲的朝堂之上,尤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好和老实并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
而且我认为何进的死其实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意外。如果他真的是像司马衷那种天生弱智,善良老实,一眼就能看穿的那种,也许反而这个意外就不会落到他身上了。
最怕的就是他这种,半吊子的好,半吊子的老实。

2.1灵帝之死
谈及何进之死,就不得不简单补充一些关于党锢之祸的资料。简单来说,桓帝朝的党锢之祸算是中官和党人的首次交锋,然后灵帝朝的党锢,算是基本奠定了中官掌权的大基调。
然后灵帝就死了。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候去世了。可能是知道大限将至,他对于立储的态度可谓是真的有些模棱两可。灵帝在将死之前,把小刘协托付给了蹇硕。蹇硕其人虽是中官却有勇略,灵帝颇为信任,甚至于全洛阳城兵力皆受蹇硕调遣,兵权甚于大将军何进(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灵帝的这一手骚操作,无疑是加剧了朝局的复杂程度。
四月丙辰,灵帝崩于嘉德殿。四月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皇弟协为渤海王。
这下蹇硕可尴尬了。手上有独一无二的兵权,又有渤海王在手,造反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手中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何氏和蹇硕之间必有一死。鉴于中官之间也隐藏着内斗的情况,蹇硕权重而德行不足以服众,德不配位,只能被淘汰出局。

“上军校尉蹇硕以帝轻佻不德,二舅好脩虚名,无股肱之才,惧不能安社稷也,欲诛进等,立勃海王。与常侍赵忠、宋典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威权,欲与天下党人共诛内官,以硕有兵,尚且沈吟,观其旨趣,必先诛硕,次及诸君。今欲除私雠,以辅公家。’是时上新崩,大行在前殿,左右悲哀,念在送终,硕虽用,有谋策,其事未可知也。忠、典以硕书告大将军进,进诱诸常侍共诛硕。或曰:‘硕,先帝所置,所尝倚仗,不可诛。’中常侍郭脉与进同郡,素养育进子弟,遇之曰:‘进,我所成就,岂有异乎?可卒听之。’”
“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埽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闭上阁,急捕诛之。’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这段话放在现在来看简直就是讽刺。四月庚午,上军校尉蹇硕下狱诛,兵皆属进。五月辛巳,骠骑将军董重下狱死。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七月,徙渤海王协为陈留王。也许一开始灵帝只是担心何氏会对刘协赶尽杀绝所以才把刘协托付给蹇硕。但是从最后的结局来看,他的担心倒是多余的,因为这么多人最后反倒是刘协活到了最后。

2.2何进的愿望
处理完蹇硕的问题,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倒真如蹇硕所言,何进在袁绍的撺掇下要拿中官群体开刀了。
但是我认为何进的内心其实是十分矛盾的。从记载的资料来看,何进在这之中始终采取了一种十分被动的应对方式。
---Round1(蹇硕解决了以后)袁绍继续提了一个杀光中官的小要求;何进说太后不同意,要不咱还是杀鸡儆猴吧;
---Round2袁绍说杀鸡儆猴不够,要绝后患,还是“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以胁太后”,然后指使丁原火烧孟津;何进可能一开始觉得挺好(只是威胁嘛),没想到惹怒了车骑将军何苗,也让何进更犹豫不决,何进派种劭阻止董卓;
---Round3袁绍继续威胁何进,再不下决断事情败露了都得死;于是何进直接甩了一个司隶校尉给袁绍,还找了王允当河南尹;
---Round4然后袁绍开始动手,一方面“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一方面让董卓前进逼宫;太后终于慌了,让各黄门各回各家;黄门不知所措,去找何进求情;何进不知所措,说要不你们还是回老家吧;
---Round5袁绍劝何进就此下定决心吧;何进再三婉拒;
---Round6袁绍“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张让向太后妹妹求情,想要重新入宫侍奉一回,太后妹妹讲给太后听,然后“乃诏诸常侍皆复入直”;
---Round7何进进宫再次要求太后“请尽诛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入守宦官庐。”;被中官偷听了,中官设计反杀何进。
也许这就是一个杀猪匠所能做的所有努力了。何进尝试在中官、太后和袁绍等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积极的扮演者平衡人的角色。但是这种“大平衡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杀猪匠借助一些市井小技巧就能够施展的。所以最后何进还是死了。

2.3袁绍的心思1
当何进认为“且欲诛其放纵者”就足够的时候,袁绍是这么回答的,“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袁绍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里话外无不是在影射前司隶校尉李膺、阳球。李膺收杀张让之弟野王令张朔,阳球收杀王甫父子,然后两人均死于中官的反杀。
清空宦者的这个设想并不是袁绍首倡的。桓帝朝尚书朱穆就有类似的想法,“……臣以为(宦者)可皆遣罢,率由旧章,博选天下清纯之士,达国体者,以补其虚。”,只不过桓帝比较强势,并没有答应。所以到了灵帝朝,陈蕃终于意识到只是动嘴皮子是没有用的,采取了联合外戚,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只可惜外戚中官本就同气连枝,大将军窦武生性详重(和何进一样,去内宫问皇太后意见,皇太后不同意),最后折戟沉沙被曹节反杀。
所以其实袁绍是个很厉害的人。他吸取了陈蕃窦武的失败经验(其实也不能说只是吸取经验,毕竟他也没这个本事当陈蕃),也吸取了李膺阳球的失败经验。一方面,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走到台前成为中官的标的,而是在幕后默默怂恿大将军何进成为与中官的矛盾中心,让张让段珪以为只是“窦氏意复起”,以至于最后的最后猝不及防被迫跳江魂断小平津;另一方面,针对何进的“拖”字诀,稳步做局,引导天下猛将豪杰入洛,增强己方实力,逐步激化何进与中官群体之间的矛盾。所以即使何进同窦武故事一样最后被反杀,他也有杀光中官的资本在手。从实现“杀光中官”的目的而言,也没有比这个更周全的计划了。
我认为这个计划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计划和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个落实的困难。袁绍的整个谋划之中不乏反对之人。大致是以下五位:
卢植: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固止之。
郑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 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
陈琳:“《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 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曹操:“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鲍信:“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
其中卢植、郑泰是明确反对诏董卓入京的;陈琳、曹操反对的是“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其中曹操和何进最初的调和方案是一致的;鲍信则是来的迟了,建议及早除董,以绝后患。简单归纳一下,其实也就是两个要不要的问题:要不要召猛将豪杰进京,以及要不要召董卓进京。

2.3.1洛阳的城防力量
要分析这两个要不要的问题,首先还是要回到洛阳城的兵力分布上来。洛阳的兵力主要可以分为光禄勋、卫尉、执金吾、城门校尉、北军中候五个部分。按照1996年国内史学界较为权威的期刊《历史研究》曾经发表胡宏起的论文《汉代兵力论考》的计算,总人数大致在12000人左右。
那么这12000人听命于谁呢?我们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分析。
2.3.1.1北军
“黄门、常侍累世太盛,威服海内,前窦武欲诛之而反为所害,但坐言语漏泄,以五营士为兵故耳。五营士生长京师,服畏中人,而窦氏反用其锋,遂果叛走归黄门,是以自取破灭。”《后汉书·何进传》
这句话大抵是袁绍在解释为什么窦武会失败。但是也能从侧面展示,当时的北军多为黄门(中官)所用。
2.3.1.2光禄勋、卫尉(黄门令)
“又令绍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三国志·袁绍传》
虎贲中郎将属光禄勋。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士。由此可见,在当时何进如果想要掌控门户,还是得依靠安插内线来操作。
2.3.1.3城门校尉、执金吾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执金吾甄举等谓忠曰:“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故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宜进贤理屈,以副众心。”忠纳其言,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燮正色拒之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距离这个时间点最近的有记载的执金吾是中平四年(一说三年)九月转为太仆的甄举;城门校尉则是赵忠的弟弟赵延。甄举既为赵忠画策,而赵延为血亲,多半还是赵忠(或其亲信手中一直掌握着的砝码。

2.3.2西园军
“于是乃诏进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阵,天子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进驻小华盖。礼毕,帝躬擐甲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而还。诏使进悉领兵屯于观下。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 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后汉书·何进传》
这个时候让我们再反过来看西园军。看这段话我们会发现,其实西园军和大将军何进所领部其实是是重叠的。只不过先前蹇硕在时,拥有比大将军何进更高的权限。所以才会有后面“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蹇硕不死,任谁晚上也睡不好觉。

2.3.3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是个很特殊的职位。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说的简单一点,看看阳球的自我定位会更清楚一些,“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简单来说,我觉得当初设立这个职务的目的,后世的锦衣卫有一些异曲同工。比如说,桓帝借助黄门令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成功扳倒了有从龙之功的大将军梁冀。但是事实上不同的一点在于,司隶校尉这个职务从此以后,变成了士人世家唯一能够形成对宦官有效反击的职位。比如说李膺收杀张让之弟野王令张朔,阳球收杀王甫父子。当然了,这两个人在做完这些惊世骇俗的事情之后也没能活多久,相继被中官残党反杀。
何进提拔袁绍任司隶校尉的原因也许就在于,何进自己也明白袁绍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可怕了,他不想,也不敢,所以甩手让袁绍自己去做。《后汉书·天文下》“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令司隶校尉袁绍私募兵千余人……”。袁绍的这个司隶校尉也算是有“千余人”的兵力。

2.4小结
2.4.1要不要召四方猛将豪杰
按照2.3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官势力实际可控兵力约是洛阳常规城防兵力万人左右,以及具体人数不明车骑将军何苗的部属,应不超万人,两相合计大致二万人左右;何进的整体实力可能稍强于中官,有“步骑数万人”;而司隶校尉袁绍的兵力为“千余人”。中官的兵力与何进均为万人级。真打起来可能最后拼的还是后勤实力。
同时我认为这个时候对于大将军何进来说,找更多的人来撑场子无疑是加重后勤负担。洛阳城虽大,但是不一定能够维持长久的万人级别对战。但是对于别有用心的司隶校尉袁绍等人来说,“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 不仅能“胁太后”,而且还可能能够得到与何进、中官匹敌的能力,即使何进一直保持中立的立场,他们也有足够的兵员来推进“尽诛中官”的计划。甚至可能还能够间接敲打敲打乡巴佬何进,让他老实一点不要整天打马虎眼。
2.4.2要不要召董卓
“初,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后汉书》
董卓的“步骑不过三千”,甚至连他自己也嫌少。原本在声势浩大的洛阳军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我认为就数量的层面而言,多他一个少他一个事实上也无关紧要。
但是他姓董。这就不得不考虑董卓和董太后之间的关系问题。
2.4.2.1董卓和董太后的亲缘问题
我有一个很神秘的记忆,董卓好像贴过董太后的冷屁股,但是我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原文材料,只有百度上一个疑似ai生成的文章提到“董卓亲自给董太后倒酒,以示尊敬”(这篇文章充满了逻辑错误)。所以也可能是我记错了。如果有人能找到相关材料,麻烦@我一下谢谢。
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说董卓和董太后的亲缘关系。现在关于两人同出董仲舒一脉的言论来源于清代的《董氏统宗分迁派志》。家谱这玩意儿比较混沌,按照b站up何解毒的相关系列视频,个别看上去特别离谱的说法居然也可以有基因学证据,所以很难一竿子打死,同样的,也很难证明说的就是事实。
在董卓入京之前,中平六年初,皇甫嵩和董卓刚刚解决完西边王国围陈仓的问题。紧接着就是董卓升少府的一纸调令;被董卓回绝后又改成并州牧,董卓挑了五千人准备去上任。但是前后两次调令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董卓放弃兵权,然后被董卓以花式理由拒绝了。而且不仅拒绝了,还带着五千人渡河了。
中平六年这个时间点,虽然边境战事频发,黄巾余孽又起,年景也不是很好,但是好歹还是有皇帝,机构锈蚀庞大但还算是能运行。虽然四处打仗,但是救火式征召运动战的成果还是可以的,除了边章韩遂算是经年以来的问题,其他大的基本上都被压下去了。按照草台论的精神,凑合凑合其实还能过,皇权的威严也算是还有三分薄面,大家将就都会听。
但是董卓的这一出就像是给皇权甩了一个大嘴巴子。他不仅敢拒绝调令,还敢领兵靠近洛阳(虽然和并州是一个方向)。按照之后张杨的说法,“天子当与天下共之,辜有公卿大臣,阳当扞外难,何事京都?”,正常情况下,带兵向京都前进这种行为多少都得和谋逆沾点边吧(也能成为何董之争的导火索)。从当时的时间点看,就算是董卓本人和中官交好,我也不认为单凭他自己能看到有什么利益能值得让他冒着被告谋逆的风险去碰碰运气。
但是从我们的上帝视角来看,不看后续发展,我认为这个时候(中平六年)明眼人是可以看出京城之内何董必有一争,只是绝对没有人能够想到(除了袁绍这帮一开始就想对中官下狠手的),最后不仅何董俱亡,顺带的连中官势力也被彻底消灭了。何、董(董重)、宦三家势力只要有一家还在,他董卓都不可能有机会登堂入室。对于当时的董卓而言,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想等个机会,带着五千人和洛阳城里的万人上下的守军比起来,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或者说是以卵击石。
所以要解释董卓的这个行为,最简单的逻辑,董卓抗命这个事情,多少是受到董氏默许的,甚至有可能是授意的。那么反过来,想要褫夺董卓兵权的,多半还是何氏。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受到赵忠等人的委托呢?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一方面是,何董之争是外戚之争,对中官而言是选边站的问题。对当时的他们而言,只要蹇硕一死,剩下的都不是问题。另一方面,中官一直手握禁兵。就算没有蹇硕超越常规的权限,前车骑将军赵忠等人的手里多少还是有一些底牌的。不至于像董重或者何进那样捉襟见肘。而在何董之间,显然董重更有理由召董卓“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这样也能够解释之后何进在召董卓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犹豫和迟疑。他所担心的其实还是董卓的立场问题。和袁绍等士人世家不同的是,何董二姓之间其实是有血仇的,他也担心董卓入京之后会不会拿“董侯”借题发挥,所以还特地派了种劭前去阻拦。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何进在“征董”的问题的态度其实是很模糊的,那董卓其实是袁绍招来的?在洛阳董氏灭亡的时间点,袁绍为啥又敢招董卓进京呢?
2.4.4.2袁绍的心思2
这里又得说袁绍这个人的问题了。作为四世三公袁氏子,袁绍的前半辈子过的是顺风顺水,甚至还得到了前车骑将军中常侍赵忠的评语:“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吓得叔父袁隗连声骂:“汝且破我家!”
所以我认为袁绍其实是个很骄傲的人。不愿在袁术之下(《英雄记》:绍举高第,迁侍御史,弟术为尚书,绍不欲为台下,告病求退。)也不愿在曹操之下。自然骨子里也就看不起起于边地的董卓。尽管董卓年长许多,但却是军旅出身,自是不能和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地的袁氏相比拟(但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孙坚孙策就被袁术拿捏了)。
只能说年轻人还是见识太浅薄了。还有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犟。

3.残局1(董卓秉政)
计划之外始终是有变化的。所以袁绍等人的确是成功达成了最重要的目的,杀光中官,补以郎官,并且城内还有老实人执金吾丁原执掌城防,也许还能比收拢何氏残兵的董卓更胜一筹。
乍看之下其实这个结局还不错。丁原改封执金吾,但是董卓还是并州牧。董卓虽有兵有功,但无权。
按照后汉纪记载的时间,皇帝八月辛未回宫封赏,八月癸酉问袁绍立陈留王怎么样。丁原的执金吾屁股都没坐热就被吕布掀了,也不知道董卓花了多少钱许下了啥承诺做成的这件事。这可比王允士孙瑞不给钱硬劝快多了。(吐个槽)
丁原没了,董卓兼并并州军,收洛阳城防。至此,洛阳独大董公一家,董公军法令,文武莫敢言(这里该夸一夸卢尚书,赵子龙一身是胆,卢尚书更甚)。
真就如张让段珪之言,“臣等死,天下大乱矣”。历史上一语成谶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当然了,如果这个时候洛阳城防和何氏残兵是由袁绍或者是哪家世家公族收下,也许事情就不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但是事实上却是,虽然东汉民间游侠风盛行,但是世家公族却不尚武。正统公族如弘农杨、山阳王,家族基本不出武将(可能是因为领兵在外不得擅离驻地,军法严苛且军官社会地位低下)。就算是好游侠如袁绍,也鲜少领兵征伐(董卓之后世道不一样了),更不要说主动去收拢残兵了。皇甫嵩(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和朱俊(以君召臣,义不俟驾,况天子诏乎!)就是最好的两个例子。所以这个残局,虽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4.迁都长安
董卓既然接手了洛阳的残局,第一件事必定是换皇帝。虽然何进之死与他无关,但是何太后还活着呢。不封董卓封丁原,可是危险的紧。“董侯”虽非亲出,多少总有一点养育之恩在吶,有一层外戚的衣服总是好过光着身子。所以他想到了霍光,想要效仿霍光故事。那当然朝上是一片反对声,董卓没办法,军法一摆,我意已决,硬是把皇帝给换了。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袁绍是董卓提前征询意见的一个人选,大概可以勉强算是董卓的幕僚吧。所以我认为袁绍一开始可能想像拿捏何进一样暗中操作煽动董卓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只不过董太师老谋深算久居朝堂,和南阳杀猪匠不是一个量级。袁绍发现不行,也就只能撂下狠话,拔腿跑路了。
关于袁绍的这些个细节是不能细想的,细想难免会有股阴谋论的感觉。比如说,董卓和袁绍是如何变得如此亲密的?再比如说,之前的丁原之死,是不是和袁绍也有关系?袁绍是不是也知道并且默许了董卓对全洛阳兵力的整编?再往前算,袁绍是不是一开始就想要利用何董之争的背景一起干掉何氏,所以才力邀董卓入洛?
史书上没有更明确的记载。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不知道。
“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大赦天下。改昭宁为永汉。”
“太傅袁隗解帝玺绶,立陈留王为皇帝,年九岁。太后迁于永安宫。”
“九月丙子,董卓杀皇太后何氏。”
皇帝换完了,何后也顺手带走了。就算是牛逼如董卓也有天敌。所以大权一到手,赶紧把皇甫嵩从左冯翊驻地调任洛阳城门校尉,顺手也把盖勋调任议郎,一起调回来了。
这之后也没有啥事了,中平六年终于平安落幕。

4.1袁绍的心思3
“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馥怀不自安。”《三国志·袁绍传》
“逢纪说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答云:“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辨,无所容立。”纪曰:“可与公孙瓒相闻,导使来南,击取冀州。公孙必至而馥惧矣,因使说利害,为陈祸福,馥必逊让。于此之际,可据其位。”绍从其言,而瓒果来。”《英雄记》
“绍客逢纪谓绍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部强实, 而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将兵南下,馥闻必骇惧;并遣辩士为陈祸福,馥迫于仓卒,必可因据其。”绍然之,益亲纪,即以书与瓒。瓒遂引兵而至,外托讨董卓,而阴谋袭馥”。《后汉书·袁绍传》

对,我们的好朋友袁绍,他又来了。这三段记载直指同一件事,也就是袁绍的反董卓联盟,虽言反董,实则取冀。这也能解释反董卓联盟的半途而废,以及臧洪和曹操等人的怨怼。而且在孙坚攻打洛阳前后,袁绍派会稽周X偷袭阳城,公孙瓒之弟公孙越阵亡,导致后来公孙瓒和袁绍结下梁子(术遣越与坚攻昂,不胜,越为流矢所中死。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遂出军屯磐河,将以报绍。)。从这个角度看,袁绍的反董卓联盟从始至终都是各怀鬼胎,究竟是真的打不过还是不愿意打呢?
更不要说大倒霉蛋叔父袁隗了,好好的四世三公转眼就灭门了,上一秒还是换皇帝的帮凶,下一秒却轮到自己了。又是一个一语成谶。
所以说袁绍的事情不能抠细节,一抠一个阴谋论。但是证据总是微妙的不够。
初平二年夏六月,韩馥自愿让位,袁绍领冀州牧。反董卓联盟就此烟消云散。

4.2定策长安
虽然袁绍的眼睛并不是盯着董卓的,但是董卓这次倒是真的慌了,毕竟洛阳离关中太近,而离老巢凉州太远,缺乏战略缓冲,没有拉扯的空间。所以他先是火急火燎的鸩杀刘辩,先断了关东联盟另立的念头,随后才是迁都的议案,想要和关东联盟拉开距离。在董卓的强烈要求下,不仅是百官,就连洛阳人民也只能浩浩荡荡的和队伍一起出发。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即使不和车驾一起走,接下来孙坚朱俊也要打进来了。 就像荀彧也会劝颍川父老,“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接下来肉眼可见的兵临城下,不搬走等着挨打吗。
当然了,董卓的出发点不可能是因为这个。他多半还是觉得百姓太累赘了,在洛阳城里又不干活又不能打仗还费粮食,还需要人力管理,不如打包全部送到长安来的方便。洛阳城干脆就给部队驻扎防守,方便快捷省力,万一有一个什么没拉扯好,反正这个洛阳,他就是不要了。
他是不要了,可是还有一群有苦说不出的人,从离开洛阳开始,便在谋划如何返回洛阳。

评分

参与人数 1战斗力 +1 收起 理由
Byooon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1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性马克

—— 来自 HONOR MAA-AN10,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2.4.4-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1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战马

—— 来自 Xiaomi M2003J15S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3.0.0-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1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卓是袁氏的人,何进被袁氏忽悠召董卓进长安,并被袁氏算计和宦官同归于尽。然后袁氏利用董卓行废立之事。结果到了最后一步袁氏想拿董卓的脑壳以谢天下时玩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一猫 发表于 2024-4-29 18:04
主要还是前两天的吕布if贴,让我又有点想继续尝试分析分析长安时局了。这篇文章本来我是打算以“倒霉皇帝刘 ...

其实一圈下来,祸首就是天下仲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2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以郡望出身来说,董卓肯定是攀附。但贴冷屁股是没机会的,董卓入京之前董太后就被隐诛了,俩人就没见过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袁氏在所谓十常侍之乱何进之死的时候扮演的角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30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说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5-24 23:45 , Processed in 0.06229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